从去年年底在青岛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为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看了《青岛往事》,非常好的正能量的片子,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了岛城。
满仓是一个生于清末山东的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但却令人心生佩服,“我笨,但是我拙,别人坐着,我得站着;别人站着,我得走着;别人走着,我得跑着”,“别人对我一分好我就要对别人十分好”,养母和爹的这两句话是满仓一生的信条。
从到青岛要饭,到三兄弟创办德佑聚,从自己的小染布坊到承志染布厂,他始终踏踏实实过着自己接地气的日子,孝敬父母,把结拜兄弟当作亲兄弟对待,重情重义,从来摸着自己良心行事做人,而这些并非高不可攀的点点滴滴,也更容易让观者反思自我,是否做得足够好。
自那时烽火乱世到当今浮华社会,太多人汲汲于名利,我们总是笑话满仓偶尔甚至视其为小丑,而想想我们自己是否才是渐渐忘却本心的小丑呢。
哎,人还是有点信仰好,不一定要是什么宗教,什么组织,像满仓一样,朴素本真,将良心、将情义作信仰,也挺好。
本来黄渤路人粉,看了这部剧,路人粉转粉,同时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有演技】先放几张图,自行感受下
第25集,得知夏德发背叛天佑,天佑被抓进大牢,并且陈妈被日本人打伤进了医院,坐在医院凳子上望向来道歉的夏德发的眼神,比起同一场景里小嫚儿和小弘志的大哭大闹(当然女人孩子不能一概而论),这个眼神实在能秒到人,镜头扫到渤哥的时候我立马哭出来了,有失望、愤怒、不置信以及怨恨,渤哥一点肢体动作都没有,就给了个眼神。
下一个场景,母子相认,同样没有嚎啕大哭,就对着陈妈默默流眼泪。
比抱在一起嚎啕大哭感人多了。
打败吉村的时候,第一个表情是听到楼上开窗的动静回过神来,下面那个是看到吉村,又立马恢复傻乎乎的样子,就是这个傻乎乎的人,替天佑报了仇,第一次跟日本人的交易大获全胜。
得知承志已必死无疑告诉小嫚儿的时候,对于承志,恐怕是比弘志更亲,红着眼眶死撑的时候简直动容。
小嫚儿难产,在产房里喊满仓,保孩子的时候,渤哥使劲喊【我不要孩子!
我要小嫚儿!
】这一段建议看视频,这大概是傻乎乎的王满仓整部戏里最爆发的一段,就冲这一段,四星给的不冤。
接下来说下这部戏主要的几个败笔。
第一,大嫚儿的性格转变。
大嫚儿第一次登场,是跟着她爹变戏法,看到脏兮兮的王满仓,给了他一个包子,并且阻止小嫚儿向王满仓要钱,之后还为满仓缝补衣服。
超级超级贤惠温婉的形象啊,结果第三集长大了第一个场景就是拜金女形象,要穿洋装,喜欢天佑送的高跟鞋等等。
性格转变也太突兀了,前面毫无铺垫啊。
第二,天佑出狱后的报复+王满仓的老好人形象。
30集一过,剧情就拖沓得要死了,当然前面也拖,但不至于拖成这样,为了把爱国主义加进去,先设计了天佑的无休止报复,这里我有点烦王满仓了(不是烦渤哥,渤哥永远男神),每次出来劝天佑都是要求他联合大哥扳倒日本人和叫他停下来。
天佑报复,情理之中啊,天佑可没看到大哥去找日本人拼命,再说了,大哥当时一咬牙一跺脚帮天佑的话,天佑哪能受这份罪,大哥开始就是只想着自己,才会导致陈妈去世,天佑蹲了六年大牢。
第三,后期太红色。
这里先说一句,感谢编剧没让满仓加入我党,至少还能让我愉快的看下去,但是为什么!
为什么夏慧,弘志都要走这条路呢!
弘志啊,青岛政府小公务员一枚,为毛就被我党吸引了?
这个跟伪装者电视剧一样,明台加入我党的戏份太生硬,被程大妈几句话洗脑,太突兀。
看过山影好些剧,战长沙是抗战里面最好的,因为特别真实,家国这个概念,到后期才被推出来,前期都是小老百姓过自己的生活,不会无端就被洗脑上战场杀敌了。
这个跟这部剧无关,就不说了。
满仓和小嫚儿的感情戏值得一看,推动起来不生硬,但后十集真的能跳就跳,老好人太破坏整体气氛。
除了眼睛里有宇宙的渤哥,其他人演技基本都在线,小人物塑造的也很有个性,比如溥兴大爷,一个保皇抗日的老顽固,再比如吉村和溥绣,虽然很讨厌但是也感谢演员演出了讨厌,大哥的演员横跨所有剧集,性格的变化也拿捏得不错。
还有一直劝俩女儿好好过日子的姜傻子,做人有如此智慧,已属不易。
总体而言,前期值得看,30集以后,就跳着看吧。。
写出这样的标题,多半会被吐槽,冠以“标题”党,然后一言吐之。
但在我心中,黄渤的这部电视剧,却妥妥的可以担当起以上两个断句:“最不出名的作品”;“必看的年代经典大剧”!
它便是上映于2015年的《青岛往事》。
【一】:黄渤最不出名的作品(01)两大明星前后坐阵,不火反灭黄渤出生于1974年,成名于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但那个时候的黄渤也只是小小配角,真正的大红大紫要等到2009年的《斗牛》,其后的黄渤便如同开了外挂一般,直奔巅峰。
《青岛往事》上映在2015年,那一年的前后,黄渤刚刚拍完《心花路放》,然后转战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同一年上映的电影还有一部票房过10亿的《寻龙诀》。
2015年对于黄渤是忙碌的一年,几条战线同时行进,几乎各个都是业内顶峰,除了这部电视剧。
当所有的媒体焦点都对准了黄渤的电影和综艺,进行大肆宣传时,《青岛往事》反而成了被遗漏的一颗明珠。
而除了黄渤以外,电视剧里的其他演员可以这样定性:实力派颇多,但当红和流量明星却无。
同样那一年的王凯,刚刚在两年前凭借《北平无战事》小有名气,再到2015年《琅琊榜》、《伪装者》接连成为爆款,而《青岛往事》中王凯的戏份相对偏少,只在最后时刻才有了寥寥戏份,从哪个角度都成了王凯最鸡肋的一部作品。
所以两大最该有流量的明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都掩盖了这部电视剧的光芒,时也命也。
同样网上搜索的任意推荐榜单中,属于这二人的经典作品中,基本都不会寻见《青岛往事》的踪迹。
(02)豆瓣打分人数,惨不过万黄渤也好,王凯也罢,他们二人任何一部作品的豆瓣人气基本都是在五万+,而《青岛往事》在豆瓣的热度:参与打分人数只有五千人。
由此可见,这部电视剧的热度极其惨淡。
当然7.9的得分,以及47%的四星好评,却是相对比较高的一个得分。
所以虽然热度不够,但是质量却是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下面我们说说:为何它是必看的年度大剧。
【二】:必看的年代经典大剧衡量一部作品,是否适合自己看的标准很简单,直接去看,能否看的下去就是最好的参照,但推荐给所有人,可以参照的便只能是大数据。
作品想要满足所有人的喜好,这一点是奢求,豆瓣评分中4星+5星的合计占比是73%,如果四星代表的是这部电视剧值得一看,那意味着10个人里就有7个人认可这部电视剧。
当然前面说了,由于打分人数偏少,这一数据的参照性并不强。
所以我们从演员和剧情两个层面,具体的去看下这部电视剧的优秀之处。
(01)实力派明星主演黄渤恰恰是山东青岛人,对于黄渤来说演《青岛往事》,有一种回到了自己过去的感觉,剧中人物王满仓的性格,内敛、有些愚钝,这样的人设和黄渤本身的气质很是贴切。
而王满仓身上最大的特点,除了愚笨以外,应该是一种韧劲。
满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别人坐着我站着,别人站着我走着,别人走着我跑着……”天资愚钝就意味着你需要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就,剧中三兄弟一起创造的“德祐聚”,满仓连署名权都没有,其后的生意中,兄弟二人越做越大,满仓却守着一个小小店铺,一守多年……
但他却最终成了三兄弟中,做生意最大的那一个。
这样的经历也和现实中的黄渤颇为相似,黄渤从酒吧驻唱出道,到外形被人诟病,能一步一步走到如今国内炙手可热的一线男星,他成功的最大法宝便是王满仓拥有的那股韧劲!
除黄渤以外,剧中的刘向金、穆淼,以及萨日娜、陈逸恒,名气不大,却是个顶个的实力派。
(02)无断点剧情《青岛往事》的剧情简单来说便是:王满仓的一生,从被遗弃的孤儿到成长为率领青岛整个商界对抗侵略者,其中横跨的几十年岁月,便是青岛这个城市的岁月变迁。
而牵涉在这个剧情之中的,是三条感情线:亲情、爱情与友情!
爱情线上:满仓与小嫚、天佑与大馒、夏德发与溥绣三兄弟的爱情故事,基本诠释了爱情里的三大种类:相守一生、恩爱如初的满仓;因爱结缘,磕磕绊绊,差点夭折的是天佑;因利益结合,最终全部失去的是夏德发。
而亲情线上,满仓与天佑的兄弟情,以及满仓和亲生母亲的感情,一个真挚热烈,一个含蓄内敛,萨日娜饰演的满仓母亲,在抛弃孩子时候的那种不舍,一步三回头,再到儿子就在面前,却不敢相认的心碎,以及最后母子说破一切,逝世之前的得偿所愿。
友情线是《青岛往事》的主要剧情线,三兄弟小时候相识,一起打拼天下,到成年以后,理念不合、各奔东西,再到中年以后误会频生,分崩离析,最后和好如初,三位大叔共斗日寇。
上面这三条线,每条都很饱暖,没有任何厚此薄彼,或者说为了营造一条,而淡化另一条的情况存在,三条线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做到了尽可能的极致。
故而从剧情内核到演员演技,《青岛往事》都堪称优秀,值得一看!
(文/影评菌)
如果说人笨,那么凭借后天的努力,能不能够和普通人一样甚至超越普通人。
答案是一定的。
看过很多各种奇迹,比如说ALS患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他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比如说海豚人尼克·胡哲的精彩人生,他用他不屈服的意志战胜了生命的卑微,让生命之光熠熠闪烁。
比如说,比如说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青岛往事》中的王满仓。
黄渤那青岛人的底蕴加上本身憨傻的造型也正符合电视剧中那个先天有问题,后天却长成的人生趋势。
他们有很多共同点。
电视剧中反复重复这么几句话:我傻,我拙。
别人躺着,我坐着。
别人坐着,我站着。
别人站着,我跑着。
别人对你一分好,你要还别人十分好,百分好。
前一句是满仓娘说的。
后一句是满仓老丈人说的。
老话说的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他的那个亲兄弟,就是之前没有听进去这两句话,栽了跟头,吃了苦头,受了折磨。
当然,最终,别人看起来傻傻的满仓,反而成长最快,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比谁都明镜,比谁都敞亮。
想起了我们好多人,好多正常人甚至是聪明人。
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的明白这些道理,或者说都明白这些道理,却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这很难,不容易。
但是能不能做到,当然能。
要不然,那些笨鸟先飞的典范都是哪来的。
古往今来的智者,咸者,或者是富商,首富,基本没有靠继承得来的,都是在自己手里一步步得以成就,得以成功。
笨鸟先飞,勤鸟也得学学笨鸟的精神。
这人生在世,就一个字,活。
怎么活得好,怎么活的精彩,只能看个人造化以及个人努力。
但我始终坚信,笨鸟先飞。
本来这都电视剧不错,但是,三个明显的败笔实在不好说什么了。
第一,你一日本人和日本人说话用中国话干嘛,不知道现在这是烂片的标志了吗。
说好的商战,20级以后才出现,喂哦,大哥,都过了一半了商战才出现端倪,当然前面也有点铺垫,但是感觉像在过家家啊。
第三,人物比较脸普化。
作为一个优秀的电视剧这三点实在致命,本来想打三星的,但是作为黄渤的路人粉加上最后赢中村的计谋确实不错,勉强给个4星吧
该剧不仅仅讲述了第一代青岛移民的创业之路,更是体现了家国情怀。
剧中三兄弟的命运跌宕起伏,最后却能冰释前嫌,为了国家的前途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日本人,这是三个人的觉悟,更体现了危难之际中国人的觉醒,中国人终于能一致抗敌。
该剧也一贯体现了鲁剧题材厚重、方正大气的特质,对得起山影这块金字招牌,堪称经典。
<图片1>文/言小夫 作为山东人对央八热播的年代商战大剧《青岛往事》格外关注,该剧朴实无华的展现老潍县风土人情,老青岛地域风貌,山东人朴实淳厚等等浓郁的地方特色看的心里分外踏实亲切。
当然随着剧情不断铺陈延展却发现剧集的惊喜还在于塑造了多个鲜活饱满的人物角色,如剧中桃园结义三兄弟中的大哥“夏德发”,以鲜明的性格特质和较大波动的命运令人印象深刻。
“夏德发”并不是典型的类型化脸谱角色,从出场开始人物的性格就一直在变化波动中。
尤其是在成年之后做了商号掌柜开始,苛待伙计埋下祸根、积怨爆发强行分家、攀贵不成闷吃黄连、见利忘义坑害兄弟、唯利是图误入火坑、利令智昏出卖国土、泯灭良心贩卖大烟。。。
他的性情可以说呈瀑布式的逆转,甚至让人怀疑这还是剧中初见时那个身手不凡打抱不平一身正气的“夏德发”吗?
不禁唏嘘财利侵蚀人心之可怕。
一面从“夏德发”身上窥视人性之可怕,一面也被角色扮演者刘向京的精湛演技所吸引,皆因角色的出彩最终离不开演员的精准演绎。
其实“夏德发”具有一定的表演难度,角色在正义、道义之路上渐行渐远的鲜明转变,很容易让人对其产生符号化的心理定位。
而刘向京在表演时也明显注意到这点,从他的表演中可以看出其在演绎角色诸多外在刻薄、势力、趋炎附势和见钱眼开等特点时,更不忘注重去刻画角色内心的变化过程。
刘向京以层次分明的表演描绘出“夏德发”内心的波动曲线,又以眼神表演区分角色不同时期的内心状态。
如“夏德发”怀疑“王满仓”心生不满时,刘向京不过是一个略带不满的细微表演眼神变化;而到“夏德发要”分家分钱分道扬镳时刘向京眼技中全是决然和嫌弃;当“夏德发”误入皇亲贵族圈套被坑再回头几次三番向满仓要钱时刘向京权宜之下的眼神流转堪称精彩;而“夏德发”唆使“天佑”贩卖鸦片一事中刘向京以复杂奸诈的眼技释放出角色之阴谋腹黑。
特别值得细说的还有“夏德发”被所谓的王爷格格父女设计欺骗东窗事发之后的一段戏份,刘向京以精湛纯属的演技和复杂无奈的眼神运用,将人物在历经大喜大悲大失所望之后的心理动荡演绎的丝丝入扣。
而且从刘向京诸多精彩的表演中又可以看出他进入角色体验角色内心的力度,将自己的表演创作与剧集故事相结合,在故事历史时代背景下加入符合年代感的表演。
所以综合来看看刘向京塑造的“夏德发”从外把握角色的鲜明特质,由内刻画角色情感变化。
不突兀刻板不生硬粗糙,以加法表演最终刻画出“夏德发”鬼迷心窍,由人到“鬼”精的变化过程。
当然“夏德发”的命运发展在由人变“鬼”精之后,也将在后半段人生中有巨大的扭转改变再由“鬼”变人,所以接下来的人物命运发展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唯有持续关注《青岛往事》以及刘向京的表演,等待“夏德发”后期的回头是岸。
<图片2>从一个角色的精彩,可以重新认识一名演员的表演魅力。
其实《青岛往事》和“夏德发”不过是刘向京诸多作品中最新的一个代表,回看他之前的诸多作品也都是很经典精彩的。
诸如《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中他扮演了情场和商场截然不同遭遇的个性化角色“胡斯文”、《青盲》里他则化身沉稳干练智商担当的我党地下党员“冯进军”、《闯关东》中他扮演性格懦弱憨厚有小农意识的“朱传文”大受好评、《老农民》中他则变身有志向有搭档的农民干部,其塑造人物的正气感深入人心。
虽然在荧屏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角色,刘向京的实力演技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但其实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演员,尤其是在演艺事业中追求更纯粹的表演,坚持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
恰好想到了眼下很火热的一个词“老干部”,刘向京无疑属于典型的“老干部”型演员,沉稳踏实吃苦耐劳一身正气好演员的典范。
《青岛往事》看完了,虽是同一个导演,但感觉不如《闯关东》出色,剧情连贯衔接有点仓促,没得闯关东细节做得好,但演员都很出色,所有情绪也都有了,特别是黄渤,影帝演技没得说!
不得不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投入派影视迷,看到义愤填膺,怒火冲天时,恨不得上去抽那谁两巴掌,等到峰回路转时,又感慨连连,先前痛恨的人又无限疼惜起来,急脾气自找的起落跌宕之罪,分明自虐!
不过人生如戏,一辈子谁都有过走错的路,踏错的门,没有谁说自己是绝对的好人或坏人,也没有所谓的清高自傲,能有所谓的淡然处之无非是踏过了厚重的泥泞,看过了杯影繁华的魅惑,各种黑暗是非的洗礼,是经历后的笃定,见怪不怪的释然,是强制执行的心绪坦然,一切只是世事世故的反馈而已,真真如《青岛往事》里满仓那样从一而终的自谦善良的心态,不争不抢也不怨的宽容待人,世上能有几人?
……人在世间走,对错亦有之,即使走错,及时回头,曾经的错都可以是教训和经验,得以提醒和鞭策,可脾气性情,每个人都有冥顽不灵的执念,执念可以继续,错事却不能一而再,否则造业不断,折福损寿,便只能万劫不复了。
而立不惑之年,对人对事,所寻的无非是担好此生责,尽好本份事,能于己的有一个心安满怀便是最好的收获了
《青岛往事》就在眼前,心中感慨万千。
这个发生在民国前后的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王满仓、陈天佑、夏德发三人结为了异姓兄弟,可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又引领着他们走向了不同的未来。
夏德发是个现实主义者,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兄弟情也是可以出卖的。
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正义和善良的,因此当他在做对不起兄弟之事时,内心也相当挣扎,但最终利益大于了一切;陈天佑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聪明、帅气、浪漫,优越的自身条件,让他觉得未来是美好的,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更无条件地信任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但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一切;与两位兄长比,王满仓真的很不起眼,他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当两位兄长生意越做越大时,他依旧在经营着他的小染布坊,而且不会做生意的他,店铺和作坊还全靠小嫚打理着。
他牢牢记着养母临终前跟他说的话,因为他笨,所以人家坐着时,他要站着,人家站着时,他要走着,人家走着时他要跑着。
因为知道自己笨,他很满足自己所过的生活,因为知道自己笨,每做一件事他都做足功课,决不轻敌。
他还牢牢记着姜老爹跟他说的话,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忘掉别人对你的不好。
他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遇事冷静地分析原因,他不怨生母对他的抛弃,不怪大哥对他的轻视,他清楚大哥和大嫚背叛天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人的阴谋,他脚踏实地的处理方式不仅打败了日本人吉村,还挽回了三兄弟的情谊。
他说得对,最终战胜日本人是因为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王满仓兄弟的团结让吉村及其他日本商人倾家荡产,中国人的团结让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除了王满仓兄弟的主线外,青岛往事里还说了另一户人家的故事,那就是刘志远、谷蓝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承志。
这是一个革命家庭,刘志远为辛亥革命而献身,谷蓝接着走刘志远没有走完的解放全中国穷苦人民的道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为此牺牲。
他们的儿子刘承志继承了父母的遗志,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也同样在这条道路上倒下了,但是革命的火种已被革命先驱们点燃,陈宏志、夏慧以及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投身到革命的队伍中去了。
当小嫚和王满仓的孩子的啼哭在黑夜里响起,更预示着革命的队伍中又有了新生力量,中国又有了新的希望。
不起眼的、笨笨的王满仓,就这样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青岛往事。
看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明白了,要沉下身来做人、沉下心来做事,王满仓正直而不冲动、低调却又勇敢的人生,告诉人们好高骛远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脚踏实地才能透过表面看本质,看似头脑简单的他才最懂得人生的真谛。
青岛往事是王满仓三兄弟的往事,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往事,细细地品味吧,努力并坚持着,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年少的满仓在乞讨途中晕倒,被姜傻子所救。
在解救姜傻子和其女儿大嫚、小嫚的过程中,两人结识了乐于打抱不平的夏德发。
三个少年一起从德国人弗利希手中赢得第一桶金,合开商行“德佑聚”,开启了在商场的闯荡之路,三人也成为了患难与共的生死弟兄。
时局动荡不安,三兄弟的命运也随之跌宕起伏。
历经了分家、兄弟矛盾等种种过往之后,兄弟三人冰释前嫌,在国家命运的大背景下重新站到一起,并最终在商场上给予吉村为代表的日本商人以沉重打击。
原本还以为黄渤不会再演电视剧了,没想到,可能是因为青岛是他的家乡吧,是个好演员,电视剧也不错。
良心电视剧,虽然剧情漫长,但还是和爸妈在两天内看完。说的是那个年代的爱恨纠葛,国恨家仇。很喜欢巩峥啊,貌似是他演得最好的一部剧了,黄渤依旧是炉火纯青的演技
在央八断断续续看完,剧情进展慢,黄渤太圣母玛丽苏了吧!不过母上大人好像挺喜欢🤔 另外傅晶怎么老成这样了好心酸
结构和节奏都奇差
剧情硬伤 片尾曲和BMG烂俗透顶
男主角这人设换成女的就是圣母了吧
跟妈妈一起看orzzzz,剧本到最后有点崩
好看好看好看。但是罗汉大哥你怎么成了鬼子,我不能接受。
黄渤演小人物演的确实地道。故事性一般
前期尚可,后期过于墨迹
别人对待你一分好,你要还人十分好。
渤哥粉,但仍然有些无法接受这个自带主角光环的笨拙小哥靠一副好心肠走上人神巅峰的故事。中规中矩,甚至有些平庸。但为了青岛风光还是多打一星吧。
既然笨,那么就要勤快。拙理天天在。
黄渤的剧还是好看的
民国前后做生意的戏还是值得认真多拍几部的,这是个可以尽情发挥的时间节点
恶
感觉国产电视剧要被山影屠版了。。。
面对利益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
剧情拖沓,细节处理粗糙,毫无特色。青岛往事、青岛往事,除了几句似是而非的青岛话,连个青岛的符号也没有,这电视完全可以叫济南往事、蚌埠往事、开封往事甚至可以叫平壤往事、河内往事。
黄渤真是影帝。全身都是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