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卫

I Am David,送信到哥本哈根(台)

主演:本·蒂伯,吉姆·卡维泽,琼·普莱怀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3

《我是大卫》剧照

我是大卫 剧照 NO.1我是大卫 剧照 NO.2我是大卫 剧照 NO.3我是大卫 剧照 NO.4我是大卫 剧照 NO.5我是大卫 剧照 NO.6我是大卫 剧照 NO.13我是大卫 剧照 NO.14我是大卫 剧照 NO.15我是大卫 剧照 NO.16我是大卫 剧照 NO.17我是大卫 剧照 NO.18我是大卫 剧照 NO.19我是大卫 剧照 NO.20

《我是大卫》剧情介绍

我是大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大卫(本·蒂伯Ben Tibber饰)是从小生活在保加利亚集中营里面的12岁孩子,外面的世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谜。他的父母已经死去,大卫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在营中唯一给他慰藉的,是一名叫约翰的大人。但即使这样,大卫的脸上还是写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 直到有一天,大卫竟然被神秘安排逃狱,并接到了一个任务:他必须把信送到丹麦的哥本哈根,不要相信任何人的叮嘱,被他默默记住。 于是,大卫开始了他的漫漫征程。希腊、意大利、瑞士、丹麦,他必须攀山越岭长途跋涉,才能到达哥本哈根。在外面的世界,他获得了从未品尝过的自由,遇上了善良温暖的人们。大卫在心中牢牢筑起的紧张戒备,在人情温泽下慢慢软化。人们帮助他消灾解困,度过厄险,手中信和路上美景,陪伴大卫通往哥本哈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火星生活第一季看不见的他们绝望写手第一季陌路之恋念念手纪人狼大战光影与魔法致命弯道五月五之战青春无季拯救圣诞记2富家穷路第二季死亡边缘女力报到-正好爱上你阴阳路16:回到武侠时代父子战争谈判官驻院医生第四季再见了,小蝴蝶柯村风云甩尾王足迹一善心光天赐第二季向银河开球身后事虎胆龙威4迅兽亲爱的生命孙子谋略

《我是大卫》长篇影评

 1 ) you are david

本应是悲伤到让人绝望的旅程,却为何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欣悦?

是因为沿途旖旎的风光、自私却善良的人们、意外降临的爱情、种种惊险的考验和安慰你、引导你走出瓶颈的老人?

David漫长又短暂的旅程浓缩了我们整个人生。

在无法选择的起点和终点之间,可能因你的选择而改变的是路程的长度和宽度。

面对你毫无经验的世界,在噩梦生活的阴影下,你依靠着别人告诉你的一点点“知识”和直觉作出反应。

也许在观众看来你做的未必正确,但是谁能肯定如果换一种选择你将得到怎样的结果?

 2 ) 《我是大卫》--- 送信到哥本哈根

最初我看的时候,还以为是和《流浪的尤莱克》是同一个版本,看着看着,我才发现并不是,尤莱克是失望,但是大卫是希望,尤莱克断掉了双臂,大卫安然无恙。

最后的时候,有人回来寻找尤莱克,要求尤莱克回到自己的村庄去,尤莱克的那个眼神,我永远无法忘怀,尤莱克那种心痛,我一辈子回想起来,都会历历在目。

大卫刚刚逃出来的时候,遇到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

那些风景,让人难忘,让人眼前一亮。

大卫问他的朋友约翰说:“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 约翰:“活着能改变事情,死了就不能。

想尽办法活下去。

小小的大卫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集中营,所以他觉得生活很痛苦,生活也没有任何希望,于是大卫问出了这个问题。

然后大卫逃出了集中营,然后大卫看到各种各样美妙的风景,虽然流浪,但是还是记得沿途的风景,沿途美妙的风景陪伴着他,沿途美妙的风景在大卫的内心深处蹦蹦跳跳的。

然后又一次,大卫又差一点点被抓了,被抓的过程中信封裂开,然后他发现其实信封里面装的是自己的各种证件。

然后大卫继续往前走,遇到了一个正在绘画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画出了大卫的模样。

老奶奶说:“世界上有好多人,言不及义,却老是说个不停。

沉默是金,你很聪明。

” 然后老奶奶带大卫去了小镇上,老奶奶让大卫在镇子上等他,大卫看到了那本书,那本自己的妈妈写的书:这本书讲的是女作家战后在保加利亚,失去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她丈夫是英国人,到保加利亚鼓吹反抗共产主义,他一直带着她和她的儿子,但是他们全部被捕收,他和小男孩遇害,但是她遇到一个卫兵,是她青梅竹马的玩伴,帮她假造文件,帮她逃亡,让她有了生机,但是她与儿子失散,两个人相隔万里。

 3 ) 一些粗浅认知

大卫的朋友自始至终保护着这个男孩,最后因拿了一块肥皂替男孩顶罪,大卫的想法是在集中营里结果是死,出去也是死,还不如一死了之,是他的这位朋友一直引导他,给他希望。

营长觉得已经不能保护大卫了,引导帮助逃出去,叮嘱他“不要相信任何人”。

大卫回家之路甚是艰辛,途中屡次三番遭遇不幸,也因记住了营长的话不相信任何人。

但经历了救火事件与苏菲给他画画事件后,他也慢慢放下了恐惧。

最后借助一本书,“这个作者还活着吗?”,苏菲带他去警察局,从而找到了妈妈。

这部剧最感人的一段是苏菲说自己也有一个孙子叫皮特,患肺炎去世了。

聊天中大卫慢慢放下防备,大卫说“不要把我送出去”,苏菲说“那你只要知道这里很安全就够了”,那一个拥抱让我相信了世间还是存在美好的。

好人占大多数。

通过这个故事,最大的启发应该是“活着还可以去改变”,坚强一点、努力一点、觉得生活很难的时候想想还有比你更难得人还在咬牙坚持,所以加油。

 4 ) 一路向北

12岁的少年从保加利亚集中营出逃,一路向北到达哥本哈根,没有钱,没有同伴,甚至没有生活的经验…约翰告诉他不能信任任何人,他的脸上有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忧郁,确切地说是死寂。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坚持走完这一路的,除了心疼,只想祈祷,神啊请保佑这个不幸的孩子!

最后与母亲重逢既意外又惊喜,泪目。

 5 ) 哥本哈根在天堂

1952年,一个在集中营长大的孩子—大卫,接到了一个送信到哥本哈根的任务,外面对于他是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未知的艰险在等着他。

但是凭着在集中营里暗无天日的岁月里锻炼出来的坚毅和顽强,他从遥远的保加利亚向北边的丹麦进发了。

一路的坎坷,但送信到哥本哈根这个任务一直萦绕在大卫的心底,或许那里就是希望,或许那里就是自由。

梦中母亲甜美的笑容让他绽开了笑脸,集中营里的梦魇让他一次次不寒而栗。

还有“donot trust anyone” ,眼睛里深邃的黑暗。

忧郁而稚嫩的脸 看不懂人世。

然而偶尔翻起一本书,一切都结束了。

善良的老奶奶苏菲最终帮助大卫完成“送信到哥本哈根”的使命。

母亲 自由 都不在梦里。

 6 ) 故事、风光、讨论

抛开剧中对于某些世界观妖魔化的叙述,毕竟我没有历实中去考证,是否真的迫害如此严重。

单就电影自身内容而言,是一部传教士式的电影,先说说主人公的背景,一个在集中营成长的孩子。

他通过身边人的话语去了解世界,以身边人说讲述的世界观去看待这个世界。

他是一张有了底色纸,而那颜色是蒙蒙的灰暗。

一段送信之旅,与其说是逃亡或冒险,不如说是对主人公心灵的淬炼。

起初的猜忌、恐惧在伪善、利用、漠视、戏谑中挣扎,在亲情、友情、怜爱、仁慈中成长,终以善融化坚冰,让他回到他的天堂,他母亲的怀抱。

他的旅程是人生的苦旅,正如教士们的苦修,他们寻找的不也是天堂吗?

在镜头上,我喜欢他对于自然美好事物的描绘,如果拿任何的风光篇比较这部电影都不落下风。

所以抛开一些东西,这部影片值得一看,不要去讨论它的内涵是否深刻,它就是它,一个孩子的精神苦旅。

 7 ) 人性的善良

2021.12.25

约翰告诉大卫,世界上有友善的地方,凭着这个希望和在集中营学会的多国语言,大卫开始了他的人生旅程,去寻求他的自由。

大卫遇到的第一个友善的人是一个叫罗贝托的意大利船员,依靠他的帮助,船进港后罗贝托把大卫放下水游上岸。

当然作为回报,大卫送给他一把刀柄上镶着珍珠的苏联产折叠刀。

大卫遇到的第二个人是面包店老板,他引来警察,大卫逃脱。

第三个人是个老妇,她让大卫去送酒,作为酬劳给了大卫两里拉小费,这是大卫第一次赚钱。

帮助半路汽车抛锚的外国人去加油站买油,一脸凶悍的加油工却非常友善的用摩托车送大卫一程。

得了一大笔酬劳的大卫这回可以大大方方的去面包店买了一大堆新鲜的面包,吃了个撑。

大卫扒墙头窥觑一处豪宅,被一个比他大的男孩一顿胖揍,信也差点被抢走。

一处农舍着火,大卫冒险奋力救出里面被困的女孩,自己也被浓烟熏的晕了过去。

醒来发现他睡在了那个豪宅里,他就出来的女孩叫玛丽亚,揍过他的那个男孩叫卡洛。

这真是一顿丰盛的午宴,尽管只看到了一些没有经过烹饪的新鲜蔬菜和意大利面条,但是对于只顾大朵快颐,不亦乐乎的大卫来说已经是非常奢华了。

黑暗和恐惧中长大的大卫和蜜罐里泡大的玛利亚生活在两个完全相反的世界里,以至于玛利亚质疑大卫对美好的事物你都一无所知?

大卫不置可否,无言以对。

第一次看见地球仪让大卫惊奇不已,玛利亚父母的盘问又让大卫惊恐万分,他选择了不辞而别。

大卫无意间卷入了一场街头游行队伍和警察的对抗中,大卫被关进囚车,发现要送的信件封蜡被开封,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贴有自己照片的身份材料。

大卫机智的逃脱,在路上竟遇到帮助过自己的船员罗贝托,他已经辞职开车运货了,罗贝托把大卫顺路带到米兰。

一个风景秀丽的山顶,正在画风景画的苏菲·安德森太太愿意为大卫画像,得知苏菲家住在瑞士,大卫暗自盗喜,可是过境的时候,没有任何证件的大卫还是虚惊了一场,好在安德森太太谎称是自己的孙子才化险为夷。

安德森太太的家里,大卫第一次有了回家的感觉,安德森太太的关心触动了大卫内心深处最柔弱的地方,让他有一种遇到亲人的感觉,失控的差点把自己的事情和盘托出,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安德森太太也善解人意的不再追问。

大卫第一次向陌生人吐露心扉,安德森太太及时给他正确美好的人生启迪。

教堂里,大卫第一次主动对站在他身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的警察打招呼,让警察放下了戒心,这让大卫想起了集中营里放他走的那个卫兵,无论多么丑恶的地方都有善良的人和人性的善良。

在书店里,大卫发现了一本书,书名《旅途和哀愁》,安德森太太介绍这本书很精彩,这位女作家战后在保加利亚,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她丈夫是英国人,到保加利亚鼓动反抗共产主义,他一直带着她和儿子,他们全部被捕,他和小男孩遇害,女作家碰到一个卫兵,是她青梅竹马的玩伴,帮她伪造证据逃亡,现在女作家住在丹麦。

大卫突然意识到,书中的男孩就是自己,他交出了那封信,在安德森太太的帮助下大卫登上了飞往丹麦的飞机,和母亲重逢,重获新生。

漏点一:大卫徒手翻越集中营的铁丝网,居然手脚都没有被铁刺刮伤,是个奇迹,莫非保加利亚的铁丝网光溜溜的没有铁刺?

漏点二:开往意大利的货轮船舱里,大卫划了一根火柴以看清楚周围环境,那根火柴燃烧的时间可真长,莫非是特制的火柴?

漏点三:在意大利的小镇上,大卫对着一台拖拉机上有裂痕的后视镜照镜子,一低头发现地上还有几块镜子碎片,随手拾起一块,明明镜子只是裂了,不知道地上的碎片是哪来的。

 8 ) 善良的人被世界温柔以待的

刚开始看影片的时候,真的以为是集中营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秘密文件需要被送到哥本哈根去,因为电影的气氛和音乐营造了一种紧张害怕的氛围。

集中营里面的戴眼镜的大人是唯一对大卫好的人,他是那群麻木冷漠残忍的人中唯一温暖的存在,先入为主的以为是他竭尽全力帮助大卫逃离魔掌般的集中营,所以我先入为主的以为一直是他在背后帮助大卫制定逃离训练营的计划那个人对大卫说:“我知道你不想就这样在训练营里度过余生,如果你想逃走,就必须按我说的做,你必须保护好这封信,任何时候都不能给任何人看,包括你自己。

外面的社会是个更可怕的世界,你不能相信任何人。

”就这样大卫带着这个人的嘱托惊险的逃出了训练营,他来到了外面的世界。

大卫并不能自由的呼吸新鲜空气,他在训练营里长期长期担惊受怕提心吊胆的生活方式以及那句“你不能相信任何人”一直深深的刻在心底禁锢着他幼小的心灵,让他表现出一个12岁没有的忧郁和成熟。

他的梦里总是有两股很矛盾的力量在斗争,一边是训练营里的长官拿着枪指着他说来杀他,这让他害怕自己身边的警察,恐惧别人问他的身世和家庭,小心翼翼的在人群中活动;另一边是梦中妈妈温暖慈祥的微笑,他渴望得到关爱和照顾,渴望一个幸福正常的家庭,可是每次面对的是妈妈离开的背影以及醒来一切不复存在的现实。

我觉得导演用两种截然相反的梦来处理大卫这两种对立的感情是很有智慧的,不突兀又很自然向观影着传达着思想。

再来说说大卫一路上遇到的挫折。

可能是电影的缘故,大卫从集中营成功的逃离出来表面看起来是他敏锐的反应能力以及一点点运气的加持,其实现实中可能是很残酷的,很少能有人从防守严密的集中营里逃离出来。

再就是大卫从船上下来需要从大海游到岸上的那一幕,也被导演轻描淡写的带过了,所以我对这一路上大卫遇到的艰辛和磨难是没有太多印象的。

反倒是对大卫在进入到“这个更可怕社会”对人性的认识以及态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体会。

刚开始大卫对每一个人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总感觉被人想杀他,想害他,在现在人看来像是有被迫害妄想症。

不敢在面包店工作来换取食物填饱肚子;不敢接受小女孩对他的爱慕,只能偷偷的离开并祝愿她幸福快乐;不敢轻易搭陌生人的顺风车;不敢相信别人对他表达出来的善意慢慢的,他开始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别人的行动慢慢的重新思考,并不是人人都像集中营里的人一样麻木不仁,这个外面的世界也不是“一个更可怕的世界”,真的有人是真心诚意想帮助他的,人间真的有温暖和温情存在的。

我记忆很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大卫被歌声吸引到一个教堂,他进去以后,来了一个警察,大卫和以前一样心惊了一下,但他回想自己这一路经历的一切,开始去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担忧,鼓起勇气向旁边的警察微笑着问候,当然这位警察也露出来温暖的微笑。

很多时候我们不相信爱和温暖,不是因为没有,而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不去用心感受,用心体会,用心生活了。

也许你曾经过人生中很多灰暗和恐惧的时刻,让你对世界失去了希望和信心,你开始选择冷漠,麻木,自私,不去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了。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面镜子,你微信它就回报你微笑,你愤怒它也对你大发雷霆,你哭泣它就对你流下眼泪,你悲伤它也对你哀叹。

所以,选择权全在你自己,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决定的,你要怎么过也是你自己说了算的,你随时准备好了微笑,时间也随时回报你善意。

我想这是导演想要表达的。

电影中也有出乎我意料的地方。

就是帮助大卫逃跑的并不是开头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而是一直以来大卫梦中拿着枪指着他的那个可怕凶狠的长官,可以说导演隐藏的很好了。

而且电影中最温情的一幕——大卫终于到达哥本哈根完成了那封信的使命,与自己心心念念的母亲拥抱在了一起。

大卫的母亲也是那位长官帮助她逃离出集中营的。

我感觉最后的这个也是一个很触动的点,集中营里的一个长官完成了一个母子的先后逃离和重逢,这在二战残酷而血腥这个背景下,还是在集中营这个二战缩影的地方,这个伟大的壮举也是给二战中人们的一种慰藉,导演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的恰到好处。

最后,愿每个善良的人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9 ) 在追往自由的路上没有免费——评《我是大卫》

自由,如果不是以上帝之名,它又何以如此美妙以至让如此之多的恶人从那善良的人们手中将其剥夺?

自由无疑是上帝给予人类最美的馈赠,它美妙的似天堂,但同时又脆弱地不堪一击。

它本是人类的天性,是上帝的馈赠,但历史却又不断重演着人类得而复失的故事。

那些独夫刽子手永远不会让人们如此轻易地获得自由,他们总是以各种宏大的名目阻挠并剥夺人们本该享有的自由,以致在追往自由的路上,人们永远不会是轻松而安逸,它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代价。

我看过很多电影,我也喜欢过很多电影,但真正能够深深打动并引起我深刻共鸣的电影只有两部(目前为止),一部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有一部就是这部《我是大卫》,有趣的是这两部电影都是关于自由的。

《我是大卫》讲述了一个让我两度落泪的追往自由的故事。

电影的背景是在二战之后的东欧国家保加利亚,二战之后的东欧建立起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许多东欧人因不满新政府而被关押到集中营劳教,无数的家庭因此而破碎。

影片在一片漆黑中开始,在嘹亮而深邃的歌声中,有两个人在进行着对话,一个是集中营的监管者,另一个便是主角大卫,一个12岁的小男孩。

就像前面介绍的,大卫的父母因为反对新政府而被政府关押到集中营劳教,集中营里没有欢笑没有爱,只有愤怒和仇恨,没有自由,只有奴役,而大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长期的集中营生活让大卫过多地见证了人性之恶,到处都充斥着奴役与殴打,没有任何人可以自由的言笑,以致在大卫的童年里没有快乐,而大卫也没能学会如何欢笑。

大卫在集中营里有一个朋友约翰。

有一天,大卫对约翰说,“我不想活了。

”约翰听完他的话后,停下手中的活,一脸严肃地对他说,“不准这样说,不准这样想”,“为什么不呢?

这里没有一件事时好的,活着有什么意义?

”约翰说道,“因为如果你活着你就可以改变事情,但如果你死了就不能了,所以想办法活下去!

”我感动于这段对白,它让我不禁想到胡适说过的一句话,但有一息之尚存,则终有一毫希望在,若一暝不视,则真无望矣。

后来大卫因为偷了集中营监管者的一块香皂而被卫兵发现,就在卫兵排查时,约翰将香皂从大卫手中抢去认罪,而这一幕被一位集中营的监管者看到,于是约翰被当成小偷被当场枪决,他是为大卫而死的。

那位集中营监管者也许是被这一幕触动以至最终良心发现,安排大卫逃出集中营并向大卫指明他要去的目的地丹麦——自由之地。

于是就有了电影开头的那段对话。

就这样,大卫开始了逃亡旅程。

在通往丹麦的一路上,大卫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有好几次都险些被再次关进集中营。

很难想象,在长达上千公里的路上,一个只有十二岁的男孩只身一人前往,这期间他要承受多么大的艰难困苦与孤独落寞啊。

大卫就一直这样在这条路上不停地走着。

当大卫遇到一位在郊区画画的老奶奶时,这位老奶奶请求让她为大卫画一张画,在仔细刻画大卫的过程中,老奶奶似乎看出了大卫眼中所隐藏的孤独与忧伤,也从大卫的脸上看出大卫所经历的不寻常的岁月,虽然她不知道那些岁月具体究竟是什么。

也许就是因为这位善良的老奶奶感受到了大卫受伤的心灵,于是她请大卫去她家做客。

大卫乘坐着老奶奶的汽车来到意大利与瑞士的边境。

在这里发生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边境卫兵要求检查证件,但大卫没有证件,于是老奶奶向卫兵求情,“他是我的孙子,他的证件出门时忘带了,你就通融一下让我们过去吧!

他只是来贵国一下,推翻政府之后马上就走。

”卫兵顿时大笑,并笑着说道,“好吧,安德森太太!

年轻人,掌握政权之后帮我们加加薪水吧!

”于是大卫越过边境就到了瑞士老奶奶的家中。

老奶奶非常关心大卫所遭受的经历,她希望大卫能告诉她,但经历过集中营生活,在集中营见证过无数丑陋邪恶之举的大卫已很难再相信任何人了,他不敢说,怕被再次送往集中营。

于是大卫便哭着说他不能向任何人讲述他所遭受的一切。

看到这里我已热泪盈眶。

大卫向老奶奶讲道,为什么人们要做恐怖的事情?

打人、杀人、把人关起来。

大卫继续讲道,我朋友约翰告诉我,不要相信任何人。

老奶奶听后说:“如果那样的话,生命就没有价值。

小心没错,但不能拒人千里。

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他们都有家庭和朋友,他们只想过快乐的生活。

世界上确实有坏人,...但你不能因为这样就拒绝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

拒绝交朋友,或者看不到人的优点,如果这样的话生活永远不会快乐。

”在自由的社会里,大卫开始慢慢改变在专制的集中营中形成的偏见。

在自由的社会里,大卫走进了一间教堂,看到人们在上帝慈爱的光辉下唱着圣洁的歌曲,大卫在这个自由的社会见到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友爱,他没有见到如专制集中营中的仇恨和罪恶。

大卫无意间在一家书店发现了他母亲写的一本书(这本书讲述的就是大卫一家在专制社会下的故事),向老奶奶询问他的母亲,最后大卫将自己所遭受的一切全都告诉了老奶奶,并将记载着他一切信息的信给老奶奶看了。

于是老奶奶带着大卫找到瑞士当局,联系了他的母亲,最后大卫坐上了飞往丹麦的飞机,最终见到了他因失散多年而记忆模糊的母亲。

电影进行到这时,我再一次流下热泪。

自由社会人爱人,专制社会人恨人。

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人们相互友爱,自由往来,而在一个专制的社会里,人们互相揭发,相互仇恨,在那里人们之间没有友爱没有同情,也没有生活只有独夫政治与强制奴役。

人性之恶在这里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人类在专制社会下生活了几千年,而自由社会最终出现才不足百年,就在上个世纪,就在大卫故事发生的二十世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国家建立在独夫统治之下,专制、仇恨、奴役、杀戮,人们在这样的政体下承受着一切。

而那美妙的自由却在人们手中一次次地得而复失,这是为什么?

为何人类都知自由之妙,却仍被独夫统治在强制和奴役之下?

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我们大多数人由于独夫所宣扬的美好新世界抑或是其向我们给出的种种美好承诺,以致我们迷惑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而最终让独夫和专制者满足了他们的权力欲望,达到了他们最终的邪恶目的。

或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知晓自由的人儿而在面对谎言和诱惑时表现得过于软弱。

正如帕尔默在《实现自由》中所说,自由的挫败首先发生在思想领域,然后才出现了恐怖的压迫形式,而未来最紧要的战斗也将在思想领域爆发。

自由意志论者千万不能从思想较量中退缩,或者——在公开的辩论中——回避集体主义、暴力以及统治思想的挑战。

我们千万不能像过去的自由主义者那样怯于争辩,将思想阵地拱手让与自由思想的论敌。

用F.A.哈耶克的话来讲,就是:“我们必须将自由社会的构建重新看作是思想的历险,是一项需要勇气的事业。

”罗斯巴德说,自由的代价便是时刻保持警惕。

警惕自由的敌人,警惕一切可能再次将人类带到那曾使人类受困千年的强制奴役的深潭中去的各种形式的理论与说教。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追求自由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人类的生存状况也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改善,人们开始享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而这一切都是人们不断努力斗争获得的,自由永远不会像空气那样唾手可得,因为自由的敌人永远地存在,并异常的强大,它们不允许人们轻而易举地就得到自由,它们必然会想法设法地阻挠人们。

就在这样的斗争中,人类走到了现在,走过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走过了上个世纪最庞大的乌托邦运动。

今天我们得以幸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无数善良人儿的生命和自由永远地被留在了人类追往自由的路上,他们应该被铭记而非被遗忘。

我们应加倍地珍惜并保卫今天我们所享有的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去努力争取并帮助人们争取更大的自由。

因为自由是人类的天性,是上帝给予人类的馈赠,历史一再演示,自由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是和平、安定和繁荣以及一切的一切,而专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只能是仇恨、强制、奴役、饥荒、杀戮和战争。

自由必须是绝对的而非相对的,这种绝对是建立在财产权之上的绝对性,也只有当立基于财产权之上的自由绝对时,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并保护我们应该享有的自由,我们必须为此而战。

和以往一样,未来我们还将在追往自由的这条路上面临更多的困难也将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但我们不该为此而有丝毫的退缩,我们应该像大卫那样勇敢地奔向自由。

只是我们要时刻明白,在追往自由的路上没有免费。

注:1、电影《我是大卫》观看地址:http://v.pps.tv/play_31FNVY.html2、原文发表于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e2854f01017taf.html

 10 ) 出类拔萃

这一次,从集中营里逃亡的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

他的逃亡路线,竟然是从保加利亚前往丹麦。

一路逃亡,一路成长。

学会信任,学会微笑。

沿途诗画般的风景,却始终无法安抚一颗充满阴霾的心灵。

能够挽救人心的,终究还是人心。

这是一个充满救赎意义的童话。

《我是大卫》短评

成长就是一场逃亡

2分钟前
  • 和平小智
  • 还行

谢谢,给了我痛哭一场的理由

4分钟前
  • 妮子
  • 力荐

真•猜中开头猜不中结尾,以为是二战片其实跟历史基本没关系。

9分钟前
  • 宛儿
  • 还行

相信,其实是一件很简单很美好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变的如此困难?

13分钟前
  • 怪人村
  • 推荐

大卫的守护者居然是嫌犯追踪里的John,为了保护大卫,他牺牲了自己。12岁的大卫虽然自小生活在集中营里,但是他也算很幸运的人,有人在暗中守护他。出逃的一路他又遇见了不少温暖的人。尤其是最后碰见的那位画画老太太,她看出了大卫眼里的忧伤,她看见了这个小孩脸上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严肃深沉。最后的结局太美好了,原来大卫的妈妈还在,原来集中营里那位军官让大卫送的信就是自己的证明文件!小孩子路上的辛苦不易让人心疼,但好在一路也有点滴温暖安慰。结局梦幻,让人欣慰。

14分钟前
  • 萱草
  • 推荐

不幸的男孩,幸运的逃生。天堂与地狱、轻盈与沉重“冰火两重天”般的交错反而让人更难承受,David说出那句“我不配任何美好”时心都碎了……还好遇见了老奶奶这样的天使“引路人”,太暖太治愈了!! ps. 配乐渲染很到位

19分钟前
  • 星尘
  • 推荐

在营中唯一给他慰藉的,是一名叫约翰的大人。但即使这样,大卫的脸上还是写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

21分钟前
  • 让鱼冷静一下
  • 还行

细节决定了它到底不是一部失败的电影

24分钟前
  • yong-yi
  • 还行

没有那么的感人啊,路上的困难没有表现的很多。

28分钟前
  • 步毅
  • 还行

改编的很多,但仍是一部好电影。

31分钟前
  • 夜岚晓語
  • 力荐

21/3/31

32分钟前
  • 2046小马
  • 还行

比起"I am David",更喜欢《送信到哥本哈根》的译名,虽然作品有些地方有些刻意的引导,但琼普莱怀特的天使面孔搭配对白,以及剧作最后的解密,这封特殊的信还是让人泪目了,儿童节这一天因为这部二战儿童电影圆满了

34分钟前
  • 悠游
  • 推荐

看完以为会爬出片尾字幕: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结果没有。那就太过于传奇了。

39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还行

可惜是没有字幕,看得过程有点费劲。。。

41分钟前
  • 橡皮子弹
  • 推荐

一个人翻山越岭的打野升级的游戏

44分钟前
  • 小王子
  • 还行

剧情好童话……除了开头紧张了一下,后面更像旅游片。虽然整个过程是在打开小男孩的心扉,但总觉得力度不够,好像在看小男孩的梦境,危险的地方不够紧张,表达人性真善美的地方又太表面。加上每个人都给我在努力咬字的感觉,像在看什么学校戏剧社汇报演出,搞得我没办法代入情感……

48分钟前
  • edo
  • 还行

题材很好不过一路的艰辛成长被弱化了好多 变成一生一死的唯美

49分钟前
  • 赤夜奏禾、永恒
  • 还行

剧情稍显简单,但整个电影基调从黑暗可怖慢慢转向温暖明媚,很温暖人心的一部,更适合青少年儿童观众。

52分钟前
  • 畅畅电影
  • 推荐

二战真是电影灵感宝藏…和大卫一起从保加利亚到意大利到瑞士到丹麦…故事线略单薄像童话故事…景色很美,结尾略彩蛋…

57分钟前
  • 豆叶古池
  • 还行

清扫硬盘 挖到个宝

1小时前
  • simonx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