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钱第一季

Dirty Money Season 1,不义之财

主演:Alberto Ayala,A.J.班扎,Roddy Boyd,Jonathon Braun,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Adam Davidson,Jack Ewing,John German,亚历克斯·吉布尼,Walter Groth,John Hempton,Carolyn Jarvis,Stuart Johnson,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黑钱第一季》剧照

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1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2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3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4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5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6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13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14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15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16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17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18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19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20

《黑钱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政治意图明显到让人恶心

剪辑,叙事,每一个画面都充斥着无处不在的政治站队,还要站在道德高地,让人真是生理不适。

第一集:罔顾事实、历史背景和动机,强行把大众的一个尾气实验里考虑过的用真人来做实验的设想跟希特勒的毒气实验相互联系。

指向什么?

紧接着出来的是床破退出巴黎协定。

当一个纪录片在宣扬诚实的重要性的时候,这种无时无刻不在,又从来没有挑明,因此不接受辩驳的道德审判,诉诸感情,speculation,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美国是一个,人人都恨不能有一辆SUV,一个家庭有两辆三辆大排量车司空见惯的国家;是一个,一个小姑娘去五百米外的星巴克买个咖啡也要发动她的SUV的国家。

是一个,在高速公路上,只要一辆车里装了不止一个人就可以走最左边快速通道的地方。

面对着如此大的习惯性浪费和不加节制的污染,完全没有反思,反而在一味责怪汽车生产商没有生产出完全无污染的柴油汽车。

没错,大众是造假该罚,然而把大众造假完全讲成一个坏人们合谋的故事,一个欧洲国家为了就业率明知故犯的故事,却完全把美国人民塑造成无辜,美国联邦政府塑造成正义化身(大众可也在美国买地造厂来的喏)。

真的有点让人恶心了。

 2 ) 我就说看得眼熟,声音也像,甜甜软软,果然是她!安然里,她也是写手!

第一集就出场过,但主要活跃在第三集,医药企业威朗收购爱里根那一集。

可惜已经二婚了,呜呜呜目前看到第三集,她的戏份终于多起来了,看来金融拔粪确实是她的主业。

还有第三集里面的空头小姐姐,就是网飞另一部商战喜剧《股票之王》里面那个做空德国电子支付巨头的小姐姐的原型哦。

说话好温柔鸭,软软的,太喜欢了,呜呜呜

 3 ) 看看美国企业怎么赚黑心钱

纪录片片名和内容非常一致。

片子很深入地探讨了一些美国企业是如何赚黑心钱的,从汽车废气装置数据造假到民间贷款,药企疯狂提高医药价格...这些企业的违法敛财行为大致有这么些特点,1.受害者范围相当广泛,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医药这里甚至可以波及到每一个美国人,因为大家基本都得买医保;2.企业高层基本都知道违规行为,但是在后来被相关询问或者调查的时候,依然抵死不认,声称自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3.和企业签订贷款合同要慎之又慎,片里的贷款公司就是利用在合同中分散重点内容迷惑借款人;4.要么死,要么战斗的情况,那就战斗吧;5.一些公司高层在公司经营严重违法的情况下,竟然还能逃离指控,全身而退...不知道说什么好;6.Trump一直都是一个商人阿,正好还提到了我看过的第一季的<学徒>,他的很多决策涉及政治也涉及商业,这一点很明显,但是以哪个为主,为优先项,这就要打个问号了。

 4 ) 《黑钱》告诉你除了「假疫苗」,这世界还有很多黑幕

从昨天开始,朋友圈就被假疫苗事件刷了屏。

这件事的起因是,上周,国家药监局发现长春长生公司一批狂犬病疫苗存在记录造假问题。

大家都知道,狂犬病发病的致死率是100%。

一旦被犬咬伤,第一时间应该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但如果狂犬病疫苗存在造假问题呢?

曾经,以及最近,就发生过多起注射狂犬病疫苗之后,仍然病发身亡的新闻。

在发现狂犬病疫苗存在记录造假之后,紧接着又发现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问题。

百白破疫苗,主要是为婴幼儿接种的,因此舆论哗然,「连孩子的疫苗都不肯放过」。

所有人都在愤怒——钱挣了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害人?

25万支问题疫苗进入儿童体内,为什么只罚了300万?

这些愤怒更造成了全国性恐慌。

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注射问题疫苗,以致于放弃给孩子打疫苗。

这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然而,这个世界的黑暗是你想象不到的。

除了假疫苗,还有更多的社会黑幕——黑钱Dirty Money

这是Netflix新出的纪录片,又一良心之作。

看过的人不多,豆瓣评分8.5,预计还会上涨。

《黑钱》,剧如其名,就是讲述各大企业的贪腐行为。

简言之,巨头企业是如何赚黑心钱的。

每一集对准一项尖锐的社会黑幕。

每个黑幕,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第一集,揭露大众汽车欺骗消费者,在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假。

第二集,讲述发薪日放贷企业,利用障眼法,赚取借贷人高额利息。

第三集,就讲述了药企售卖天价药的故事。

着重来聊聊第三集。

开篇就是一场听证会。

药企CEO将一款药品的价格,从每粒13.5美元提到了750美元。

尽管,媒体抨击这是「美国最令人痛恨的男人」,但是,这位CEO面对镜头,依然露出得意的笑容。

不过最终,他因为证券诈骗罪被捕。

然而,这个男人还只是个小虾米。

这集的主人公,则是威朗的CEO,迈克·皮尔森。

2008年,威朗是加州一家艰难运营的制药公司。

市值21亿美元。

当迈克·皮尔森开始接管威朗时,股价还不到15美元。

但是2015年,在最高点,股价达到了262美元。

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赚钱的机会之一。

在外界看来,他的手段只有一个,疯狂并购。

然而,一些调查者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一般情况下,制药公司花费18%的收入,用于新药的研发。

而威朗只用了3%。

它找到了其他增长方式。

迈克认为,研究新药浪费钱,回报率低。

而资本更好的利用方式,是购买那些有认证产品的公司。

但是,威朗在收购这些公司之后,却大幅度提高价格。

在病人看来,这是致命的。

一位被采访者患有威尔森氏症,一种铜代谢障碍疾病。

过去,她每个月花30美元买药,付钱吃药,日子继续。

尽管有病,还是能好好活着。

然而,突然有一天,她发现,每片药竟然涨到了200多美元,这样下去,一年就要花二十八万美元。

如果停药,她就会死。

如果继续吃药,她总有一天会买不到医疗保险。

如果自费买药,那不用多久就会拖垮整个家庭。

采访过程中,她坚持匿名。

因为她害怕,一旦公司发现她医保花费过高,就会成为公司裁员的对象。

一旦失去现在的工作,以她的医疗保险状况,很难再找到新工作。

威朗公司将这款药品的每月价格,从650提升到21000美元,请注意,与此同时,威朗的市值,从23亿增加到780亿。

在威朗给投资人的季度报表中,脚注里显示,「罕见药物销量增加」。

但是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怎么可能是销量增加,难道是得罕见病的人突然增加了吗?

其实是,他们大幅度提高了价格。

CEO操纵数据,让投资者产生错觉,产生虚假繁荣的假象。

2016年,希拉里盯上了威朗制药。

她当众念了封信,某位患者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在注射某品牌的药。

当时,每十针,180美元。

现在,同样十针,14700美元。

希拉里当众说,「这是掠夺性的价格,我们要确保它被阻止」。

这是个触发点。

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导致一个月内,威朗股票下跌了59%,损失了260亿美元市值。

在听证会上,参议员步步紧逼拷问,看得人十分过瘾。

买了其他公司后,你会维持药品原价?

你能找出一种威朗没有提价的药吗?

说出一种就行。

CEO迈克·皮尔森说不出话。

这是一种商业模式,利用规则而无视道德的赚钱方式。

他们找到能垄断市场的药品,买下这家制药公司,完全抛弃研发部分,对药物不做任何改变,然后翻倍涨价。

当药品涨价时,制药公司就会说,有保险,可以免费。

但事实并非如此。

保险公司的钱是全民缴纳的,所以,每个美国人都在买单。

再说明白些,高昂的医疗费用,转嫁到了每个人头上。

而且,并不是威朗一家公司这样做,其他公司也是也一样。

比如胰岛素价格,十年翻了三倍多。

十五种癌症新药,每月花费超过一万。

肾上腺素价格,从08年来涨了四倍。

这些数据背后,人们发现,所有生物制药公司的利润增长,都来自药品价格增长。

针对威朗公司的听证会结束之后,纪录片采访了参议员,有一个提问让人绝望:「威朗公司的行为,有多少是合法的,多少是非法的。

」回答让人绝望。

「我们没找到任何违法行为,这才是整件事可怕的地方。

很多公司都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从道德层面来看,不少大企业都赚着「黑钱」。

就像第二集中的发薪日贷款公司。

所谓发薪日贷款,指的是一至两周的短期贷款,借款人承诺在自己发薪水后即偿还贷款——百度百科这是一个围绕穷人发展起来的产业,仅仅是线上发薪日贷款,一年成交量就100亿美元。

全国发薪日贷款的平均利率,450%-500%。

尽管如此,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个逃不开的诱惑陷阱。

毕竟谁都有周转不开的时候,在网上轻松填好个人信息,就能借来几百块现金,到了下个发薪日,分期还款,简单愉快。

看上去是小额贷款,但因为借贷陷阱,雪球可能越滚越大。

2016年,一家发薪日贷款巨头斯考特塔克,面临联邦刑事罪起诉。

有人认为,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犯罪企业。

他收取的费用,是纽约黑手党贷款集团利息的两三倍。

但他自己却说,我只是个创业的生意人。

他凭借发薪日贷款,至少赚了4亿美元。

先解释下发薪日贷款的规则。

假设你借了300块。

另外还需要支付手续费,90块。

所以一共欠了390块。

两周后,你会发现账户被自动扣款90块。

再两周,又扣了90。

四周后,扣费超过了欠款总额。

这时你意识到不对劲,联系客服后,对方会告诉你,还款必须手动操作,因为你没能在第一次发薪日全额还清贷款,所以每隔两周,贷款就会不断更新。

所以,你的自动扣款,根本不是本金,而是手续费。

按照这个规则,300块贷款,能滚到975块。

公司内部的培训文件显示,所有员工都十分清楚这个规则。

他们只是不愿意事前将之告诉贷款者。

而贷款者看到的合同文件,则是另一番模样。

措辞令人困惑,句子冗长,还有很多与贷款无关的内容。

任何一个理性消费者,都会感到困惑。

虽然这部纪录片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

比如第六集即最后一集,围绕川普展开,具体就不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暂且撇开政治倾向不谈,《黑钱》中每一集聚焦的巨头产业黑幕,都让人瞠目结舌。

看完,我们小老百姓简直惊掉了下巴,原来,钱是这么赚的。

特别是第三集,制药巨头威朗企业售卖天价药,拍得十分精彩刺激。

不敢想象,哪天要是拍一个中国版,那得有多轰动。

就像这位豆友说的,医药领域值得调查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国内的情况比美国更糟糕。

这次假疫苗事件的爆发,更能说明问题。

最近,《我不是药神》,刷爆了朋友圈。

因为它戳中了中国人的痛点:看病难,看病贵,谁能保证自己和家人一辈子不生病呢。

但是别忘了,真正的现实,远比影视作品更残酷。

 5 ) ~

总听来说,我觉得这部片子拍的还是不错的,里面说的有些事以前还真不知道,权当增长一些见识,但是具体对于那些时间要有一个更深入客观的了解,显然光凭这个骗片子是不够的。

其中第三集和第四集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以前对于做空这个行业知之甚少,只看到他们在金融市场里投机倒把,没有创造什么真正的社会财富,缺分配利润,但是drug short这集吧,的确需要做空的人来摧垮那些虚张声势,价值远远被高估的企业。

前一阵子幸瑞和爱奇艺被浑水盯上,也的确引人再次审视他们的经营模式(爱奇艺不清楚,感觉在中国搞一个土生土长的咖啡品牌,没有喝咖啡的文化传统,定价还很高,的确很让人怀疑这样的公司的盈利状况)hsbc对于这种毒枭洗钱走私的容忍既令人震惊又在情理之中,政府的罚款对他们来说九牛一毛,从毒枭的黑钱中所获的利润可能比这个多的多,而正如片子里说的管理者也会手下留情,因为当他们从现任的职位上退下来的时候,可能就会开个法务公司和这样的国际银行做合伙人,或者直接到公司做法务。

可能hsbc在这些国际大银行中不是唯一的一个吧,面对这样的unjailable class, 像我等平民能做的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选一个不是那么邪恶的吧。

 6 ) 留给自己

1. 大众。

并没有这么好看,人物太单薄了,除舞弊这一个案件外,没有其他有用的内容。

2. 线上借贷。

网飞立场很明显。

错的就两件事,拿本地人逃法律,还款金额目的写的不明确。

所以我也自然感觉可能会终身监禁还是太夸张。

是不是美国银行没赚到这笔钱就想搞他 3. valeant药厂。

最震撼的一集,主要是因为这个为了profit没有犯法的集团,不可持续的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而且是那些命悬一线的人。

好佩服fahmi,那个short seller,有勇气,好坚定的女人,专门抓fraud,做price discovery。

4. hsbc,最后判决下来讨伐的部份比较有趣。

贩毒的杀人的要判终身,帮他们洗钱的却无人入狱,只是赔偿了5周的收入。

其实我觉得这笔赔偿已经够狠了,但当他放出那些死人的时候我真的心碎了 5. 枫叶糖,最无聊的一集。

除了对cartel系统的不支持外故事也讲的不清楚,为什么有了cartel民众就无法赚到钱呢,那为什么还有quebec群众趋之若鹜呢,案子本身也不是很有趣的类型6. con man 特朗普。

我会永远敬佩一个能这样拍自己总统的平台。

有正面的描述他商业才华,也告诉大家他是怎么把才华砸掉,靠爹,靠诈骗活下来。

或许一直说他是商业奇才,当总统之后能对经济有贡献的可以看看,这也没多少干成的事

 7 ) 杂感

2.12刚看第一集讲大众,看完百味杂陈,原来保时捷创始人还曾与希特勒过往甚密…2.13看完第2集跟第3集。

看豆瓣评论,发现有豆油在攻击这部片子的观点,有可能被政治干预了。

想说的是即使是纪录片,拍摄方也一定存在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跟立场,不论这些立场是否有被干预。

但其价值在于,它可能揭露了一些被公众在之前可能忽略的事实或现象。

提示公众不要摔倒在那些之前已经有人摔倒过的坑当中。

或提示是否有机会从立法的角度组织这些也许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本质上这跟韩国及印度的一些电影是类似的,而且更加直接。

第3集至少是目前看到拍得最好的一集。

网搜Valeant发现这么一条新闻[中国资本 1.9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制药巨头 Valeant 旗下抗衰老护肤品牌 Obagi],不禁YY是否Valeant的把戏会换壳在中国上演,还好,收购的只是化妆品公司。

而不是慢粒性白血病…

 8 ) 即使在资本主义制度里,走得远的大企业都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很羡慕他们任何社会问题都有记者、非盈利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和大公司的无限金钱对抗,一查到底。

第二集印象很深刻,贪婪的商人也有家人需要保护,当制片方问他“do you consider yourself a moral person.” 他停顿了三秒钟:“I’m a business man.”=== === ===看了一些指责本片政治倾向明显的评论,我认为逻辑很混乱。

举两个例子:1.因为美国人根本不环保,所以节目没有立场抨击大众造假。

这个逻辑错误连考SAT的中学生都能辨别。

2.抨击大企业作假or金钱利益至上就是抨击资本主义。

别忘了即使在资本主义制度里,走得远的大企业都是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所谓social responsibility).

 9 ) 纪录片dirty money观后感(持续更新)

5.纪录片dirty money观后感:黑钱/不义之财第五集,枫糖浆失窃案,这一集的开头和配乐都有点喜剧的味道在里面,枫糖浆是加拿大枫叶之国的特产,枫糖浆产业也是加拿大的重要民生产业之一。

如果仅仅是记录高额枫糖浆失窃案,似乎还不如记录大额珠宝失窃案吸引人眼球,所以网飞拍摄的枫糖浆失窃案重点并不是盗窃案本身而是探寻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聚焦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枫糖浆联盟和个人农场主追求的自由市场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也正是导致枫糖浆盗窃的内在因素之一。

个人农场主希望恢复自由市场,认为联盟过度干预,枫糖浆市场配额和市场价格被联盟全权把控,个人农场主难以赚取更高的利益,不遵守联盟规则就等于被市场淘汰。

而联盟代表则认为与30多年前对比,联盟通过制定规则,控制了枫糖浆市场价格和产量,实现了枫糖浆产业的稳定盈利,让市场年轻化,更多的人得到了能养家糊口的工作。

双方从各自的角度在影片中进行了一场激烈的隔空辩论。

在我看来,一码归一码,盗窃案只是为了引出这一根本冲突,联盟和自由市场的矛盾可能是导致盗窃案的因素之一,但是盗窃案本身不能证明联盟体制存在问题,这仅仅是盗窃者的违法行为而已。

个人农场主追求的自由市场信奉的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有能力的人能赚的盆满钵满,更多的普通人只能是养家糊口,更有甚者,可能被市场淘汰失去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

而联盟则是一个集体,遵守联盟规则的人都不会被踢出这个产业,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可以养家糊口。

这不是个人和联盟的战争,这是两种市场体制的战争,不存在所谓的恃强凌弱,不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联盟因为不再适应时代自然会崩溃瓦解,自由市场将成为产业的主流,在联盟时代追求自由市场的人或许又将在自由市场时代追求联盟,一切都只是未知的轮回。

4.纪录片dirty money观后感:黑钱/不义之财第四集,关于这一集其实有个小插曲,b站上的两个黑钱双语合集里面第四集都被和谐掉了,后来找到了一个无中文标题的合集,才发现了没被和谐掉的“漏网之鱼”-第四集汇丰银行(xiqian)案。

可能是因为期待值过高又或者是看过前三集之后已经适应了这类纪录片的节奏,第四集总体观看下来并没有太大的冲击。

第四集比起前几集少了十多分钟的长度,结尾有点让人猝不及防。

我还专门点击屏幕,看进度条是不是真的到末端了,总有一种故事还没有讲完的遗憾感。

第四集的故事讲的是汇丰银行(HSBC)因缺乏对洗钱,贩毒以及恐怖组织融资活动的监管,被美国检察方调查起诉,但美国司法部却因多方政治经济因素,与HSBC达成协议,HSBC对罪行供认不讳,司法部撤销多项起诉仅对HSBC提出19亿美元的罚款。

19亿美元对HSBC来说仅仅是5周的盈利,鉴于HSBC承认的罪名,这就像对人赃并获的贩毒犯做出口头批评然后就地释放一样可笑。

影片大部分内容着墨在墨西哥贩毒集团和恐怖分子的凶残屠杀以及HSBC调查案中参与人员判决前后的感受,19亿美元的罚款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我看完这个故事之后的遗憾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中正义并没有被执行,但是我已经不再是热血青年,也不会去追问为什么,因为我明白起诉HSBC可能导致经济崩溃和几万人失业,我就像影片中那些了解前因后果,对结果不满却也无能为力的律师,检察官,记者一样,最后只能选择沉默。

这是一个我无论说什么也无济于事的故事,因为这就是现实,现实让人失去倾诉的欲望。

古有刑不上大夫,今有法不责资本!

3.黑钱/不义之财第三集,天价处方药,与第三集对比黑钱第二集简直只算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冰山一角,第三集直接带着观众进入华尔街的金融世界,让普通观众有种直接潜入海面直面冰山全貌的窒息感。

天价处方药聚焦华尔街的空头和对冲基金大佬,从他们的视角披露了美国威朗公司不断并购医药企业,对各种处方药进行垄断,降低药品研发经费,大幅提高药品单价并让社会医保为高价买单的不道德却合法的盈利行为。

影片中出现了五类人,空头专家,对冲基金管理者,威朗公司负责人,执法者以及病人,故事的展开归根结底却还是资本和道德的较量。

从法律层面来说,威朗公司以及基金投资者没有任何违法行为,他们只是逐利而行,药品、病人这些只是他们盈利模式里面的一个个数字而已。

而向来带点反派色彩的空头专家在影片中反而是揭露这场丑陋表演的英雄,甚至在宣布做空成功的时刻也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退场,主导这次做空行动的女性专家说她在等威朗公司股票跌为0的那天,与正面的对冲基金相比饱受诟病的空头资本反而带了点人情味。

脱离片面化的认知,辩证来看,资本从来都是工具,工具没有对错,资本持有者才是对错的源头。

影片结尾因为没有违法行为,威朗公司负责人以及基金投资者除了遭受经济损失外,仍然在继续他们的资本追逐游戏,留下的是负担着高额药品费用的病人以及大额提高的社会医保。

有趣的是威朗公司事件之所以被调查,空头专家的信息披露只是导火索,希拉里为了竞选总统赢得选票,在选举演讲中发表对威朗公司事件的关注才是事件的突破口,政治游戏和资本游戏从来都是密不可分。

药品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私有化确实存在太多的隐患,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我国共产主义体制的优势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有国有化医院才能在危机时刻大力响应政府号召,不计成本的为人民服务。

资本在某些领域必须进行控制,绝对自由只能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不然苦难的承受者只会是每一个你我!

2.黑钱/不义之财第二集,发薪日贷款,也太资本主义了[衰]讲的是一个剥削穷人的故事,网飞却让贷款公司老板担当纪录片主角,就像电视剧站在反派的视角讲故事一样,纪录片完整的展示了公司老板被调查前后的工作、生活、家庭、想法,这种设定能让观众一直保持理智进行思考判断而不是一味的对始作俑者进行道德谴责。

最后老板都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我是一个商人”。

里面还提到州政府没有对印第安人部落执法的权利,只有联邦政府拥有,所以这个贷款公司是以印第安人部落的名义运作的,印第安人的部落酋长也不认为他们做错了,还打算继续恢复贷款机制。

[笑cry]资本主义还是强,钱就是一切,美国大部分人都靠工薪度日,没有存款,真的不心慌吗?

1.黑钱/不义之财,第一集大众排放门,70多分钟每一分钟都讲的言之有物,以个人对大众事件的反应开头到质问人在大众事件中的价值收尾,从事件的表象到事件的源头加上事件中的的人道主义困境。

法律结合伦理的表述方式,网飞纪录片的力道真的好。

本来以为只是看企业为财走钢索,但是看到以活人和猴子做活体实验那里真的有被冲击到,尤其是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还有大众美国那个配合调查的高管,有点好笑。

 10 ) 好意思叫纪录片

倾向性太过于明显了。

最后一集说了一扒拉然而都不是川普违法赚黑钱的实锤。

只是让人知道了这个人地产生意做得一般,但擅长包装自己。

好歹第二季讲川普女婿地产生意现金流的由来还是实实在在的证据。

首先,在提到老川的业务不是每个都成功然而他只字不提失败的部分,实在是很下作。

实际上公司有失败项目是很正常的现象,看的是成功的项目带来的利润是否能盖过亏损。

另外,只强调负债,不明说同一个时期确切的资产数据以及杠杆比率,也是一个很下作的障眼法。

并不为他洗白,只是以上论据并不严谨。

同时,很少有哪家有良心公司会自己跳出来说,抱歉我的公司是一坨屎,要破产了别救我让我自生自灭。

正常创业者的思路难道不该是想办法挽回吗??? 况且这片子自己也说他夸张的包装确实带来了利益,制作组真婊啊,你不也靠夸张这些有的没的所谓的论据做成纪录片给自己带来点击率吗。

其二,他的盲目自信,过度包装,拖欠尾款,推卸责任,等等,没得说肯定是恶劣行为,我也绝对不赞同这些行径。

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按照制作组的逻辑,护肤品厂商都该下地狱,毕竟人家动不动就宣传年轻十岁,斑点全无,皱纹减少一大半呢。

在这个肮脏的社会,一个百分之百英明睿智还清廉的人反而还当不了总统。

其三,一个商人本质业务水平不怎么样,但通过包装使自己重新获利,也算是一种非传统的能力。

这难道不是变相的帮川普做宣传,他邪门本事还不错,商界范冰冰啊,还自带炒作技能,包装费都能省不少。

最后,这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验证川并非商业精英,从而推论他从政定是灾难。

按这逻辑,里根是个没有名气的四流小演员,因此也是他当总统时美帝查无此国。

制作组不可能不知道,政客皆是包装出来的,随便拉一个出来深究背后都是及其肮脏。

哈里斯、拜登、克林顿这些民主党的脏东西光是台面上谷歌搜的到的丑事就一大堆了,要点脸吧。

若川普是左派的人,同样的故事,大概故事就被美化成:一个富裕家庭出身的男人 - 天之骄子,爱吹牛 - 有个性不做作,泰国生意失败 - 敢于尝试,到处挂自己名字 - 小机灵鬼,临近破产五次 - 千锤百炼终出深山。

结论:期待跨入政坛大干一番。

并不是川粉,从不粉任何政客,他推卸责任给逝者、勾兑腐败方等的行为也让我无比反感,只是这一集实在是被制作组恶心到了。

《黑钱第一季》短评

第一集就看不下去。真环保的话买电动车或者不买车,买了尾气门柴油车出来装受害者真没意思,还特别drama地回去指责dealer。这种自说自话地宣传根本达不到效果,环保主义和左派的名声就是被这群人搞臭的。

8分钟前
  • 碎碎评评
  • 较差

自曝美国式骗局的美式纪录片,恰是推动美国不断前进的源动力。提供接近并了解更多相关信息的可能性,便是价值所在了。

13分钟前
  • 麻麻睇
  • 推荐

原本有机会达到和辛普森美国制造同等的高度和价值 但由于对事件的挖掘不够全面 导致价值不足的一部片子 我们不能说它有政治立场 我们只能说它高度不足 导致"黑钱"有着现象级的事件作为题材 却没有做出一个现象级的纪录片

18分钟前
  • 運河街木村拓哉
  • 较差

最后一集讲trump的实在太到位了,总结了所有我可以作为论点回击那些盲目支持川普的人的证据。

19分钟前
  • V'S double life
  • 力荐

mind blowing

23分钟前
  • jps
  • 力荐

太多反思了需要想想

28分钟前
  • snow
  • 推荐

教授推荐,还真不错。网飞的315晚会!

30分钟前
  • take it easy
  • 力荐

能允许纪录片有自己的立场,但太明显不好,而为了揭示或批评一个错误去牵扯另一个无关的错误就不对了。

34分钟前
  • Aaron
  • 较差

确实很左

39分钟前
  • Mackyo.
  • 还行

又给我看睡着好几次

42分钟前
  • Cristina菲娅
  • 还行

其实The Confidence Man这一集完全可以独立出去自成一体,水平远远高于同期Netflix力推的另一部川普传记片Trump: An American Dream

46分钟前
  • vacuity
  • 力荐

看完第二集 迅速改分

51分钟前
  • K
  • 较差

选题真的很不错,希望可以再客观一点

55分钟前
  • Crystal
  • 还行

白手起家赛车英豪 医药界金融巨蟒 全球首席洗钱银行 三集连续高能精彩过后 以世界著名神棍噘嘴老爹收尾 堪称神作 不能理解的从来不是川普其人其作风 不能理解的始终是 这样一个人 竟然 是民选出道的 所以是集体选择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59分钟前
  • 消失成瘾症
  • 力荐

强调阶级斗争的确容易引发社会动荡,但丢掉这种思想吧,似乎这条道路的终点也不容乐观。看来这世界是注定没办法永远保持稳定的,说不定哪一天马克思就复活了呢。以前有一本相当有名的书叫<历史的终结>,在苏联解体的背景下,里面的观点在当时得到普遍认可。现在看来有点可笑。

1小时前
  • 海绵
  • 推荐

虽然是揭露类,但引导性蛮强的,客观看待吧

1小时前
  • Jingwen_0033
  • 还行

可以获得很多启发的说

1小时前
  • 我不是
  • 力荐

这个系列可以拍1000季不带重样的

1小时前
  • 遇风
  • 还行

世界是靠什么在运转?

1小时前
  • 夏雨
  • 力荐

第一二集很棒 三四集还可以 第五六集就直接呵呵了

1小时前
  • 已注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