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案子的来龙去脉讲的清清楚楚,其间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和性格上的特征叙述的很成功,而且毫不拖沓。
是讲故事的好手,逻辑通顺,情感充沛。
朱元璋开始的雄心壮志与最后一个案子的英雄迟暮之感,令人唏嘘。
严刑峻法并非好的解题思路,以现在的法治理念看,法当适度。
全部重罚会导致初犯之人破罐子破摔,毕竟圣贤实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难免犯错。
威逼也好,利诱也罢,尽力把平凡之人引到少作恶的道路上。
朱桓案(皇亲国戚犯法照杀不误,我觉得这点现代做不到)开济案(一个大奸似忠的官员的落马过程,主角演技超神)道同案(一个基层的清官对抗封疆大吏(大将军),不幸被陷害冤死,随后又得以恢复名誉。
据说是明朝第一大案。
落马将军的小舅子以及地方领导的角色行为都很有代表性)秦升案(一个涉世未深本性纯良的官二代被地方老油条千方百计引诱沦陷的过程。
看完这件案子后我跟同事说,假如有一天你突然掌握了权力,面临巨大的诱惑:权力、金钱、美色时,你能抵挡得住吗?
我原以为他会挑一两个,没想到他说,那可能一样都挡不住。
)驸马案(一个农村读书人突然考上了状元,又迎娶了驸马,本以为是走上人生巅峰,结果却事与愿违。
这个案子其实是关于选择的问题,你是要选择金饭碗,一生衣食无忧但没有自由和作为的空间,还是要选择一条虽充满荆棘但是有自由有更好的前景和可能性的路?
换言之,你是更喜欢安逸还是更喜欢折腾?
)
昨晚看到一集,罗姓恶霸,就是把妹妹嫁给朱将军做小妾的。
他说道:“我要先富起来,再带着你们一起富起来”。
当时鸟人正在街上收保护费。
哈哈哈。
这一段实在搞笑,光*腚*肿菊居然没给他河蟹掉。
————————吐槽开始——————————受室友胁迫所看,虽然期间我读了两本书了,基于瞟了那几眼来吐槽吐槽。
1、演员阵容还是比较强大的2、剧情有点简单,好人和坏人全都太脸谱化3、朱元璋满口大白话,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和编剧考虑到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故意让他这样的4、案子我专门去百度了下,有的是杜撰的,有的是民间故事,有的是却有此事5、还有一些地方不是很合理,番禹的罗姓恶霸满嘴京片子。
先吐那么多 呵呵
4.5星。
好剧。
好看~节奏明快(除了最后的驸马一案有些拖沓),风格有些像《大明王朝1566》,但台词更直白些,讽刺gc黑暗面。
秦升案与驸马案可能于普通人最有借鉴价值,一人本是清官,因一时贪念,行差踏错,无法回头,看得人脊背发凉;另一人本是状元,因想一步登天,走了不适合自己的路,做了驸马,身不由己,又经不起诱惑,逐渐滑入深渊,令人扼腕叹惜。
“好义者以利民为心”——人若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拥有多少都不会觉得足够,所以会贪;若能想到自己取了不义之财会有很多人因牵连遭受苦难,善用这些财富却可以造福很多人,可能也就不愿也不想拿了。
朱元璋反腐意志如此坚定(可谓杀伐决绝,不赞同),但当诱惑足够大,贪官仍层出不穷,可见靠人治是很难的。
建议实行一些诸如公开一定职务以上的gy及其家属收入明细等类似细化措施,信息尽量透明化,由全社会监督。
最后,道同、郑士元、韩宜可,先生们千古流芳……(24、25集看破防了)PS:“古人把清官分成三类:知天理,明是非,不收取不义之财者为上;为了名声、名节,不收取财物者次之;畏惧法律,担心被抓,不敢收取财物者再次之。
”洪武年间,gy评定称职者仅一成……
只看了个开头,这片子说真话,感觉打8分不算高。
本来只是为了看丑货,这片子的名字也不吸引人,哪知道看了竟然觉得意外。
不管好人也罢,坏人也罢,不管哪个都是绝对是人精儿啊,斗得很精彩。
里面一个小角色,初看他丑态百出,以为是个窝囊废,哪知临死前在朱元璋面前一番话竟然是头脑灵活、胆色俱佳。
虽然一看就是谬论,但竟然很难辩驳。
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为什么现在乐视视频播放每一个节目都看不了,都卡广告那里。
哪位大神发个洪武大案的播放地址啊,谢谢啦!
但是评论要写149字才能发所以发西字充数,忘大家海涵。
不耽搁大家发播放地址给我。
哈哈看看字够了不,1234567890987654321098776544321122334455677899009887665544322
这部戏里,李立群先生表演的朱元璋确实是嫉恶如仇,大义凛然。
先后杀掉过本家哥哥的独子——皇侄朱桓;朝中重臣——刑部尚书开济;钦差——秦升,并且没有杀掉他清廉的父亲;开国元勋——侯爷朱亮祖;皇亲国戚——驸马欧阳伦。
随着这些主要角色一起遭到处置的,还有很多官员,数不胜数了。
看起来,朱元璋反贪之心非常坚决,可是,我帮帮不小心发现,朱元璋那么多儿子,那么多藩王郡王,其中不法者相当多,而且朱元璋的儿子们大家都知道,是掌握实权的,是直接控制军队的,尤其是晋王和燕王,是直接掌管当地军政大权的。
他们所作所为,比起上边的那些被处决的贪官,可就严重太多了,可是,朱元璋一个都没处置啊。。。。
再一想,上面处置的那些贪官,朱桓只是一个本家亲戚,欧阳伦只是个驸马,是外姓人,朱亮祖虽然姓朱,但只是个勋臣,秦升和开济就更甭说了。。。。
真是让人感慨,惩贪还是要看亲疏啊
只看了个开头,这片子说真话,感觉打8分不算高。
本来只是为了看丑货,这片子的名字也不吸引人,哪知道看了竟然觉得意外。
不管好人也罢,坏人也罢,不管哪个都是绝对是人精儿啊,斗得很精彩。
里面一个小角色,初看他丑态百出,以为是个窝囊废,哪知临死前在朱元璋面前一番话竟然是头脑灵活、胆色俱佳。
虽然一看就是谬论,但竟然很难辩驳。
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10.21 上午11:48那几个监狱长官也是嫌疑人,为什么让他们自由活动?
开济也是嫌疑人,怎么让他参与查案?
找出透露情报的人为什么用刑?
这是要惩罚他吗?
为什么要透露情报的人跟开济这个嫌疑人汇报,不怕开济和罪犯同一伙吗?
而且没有一个安全的汇报渠道,竟然让他们自己走去调查人家里,这路上一点不安全。
皇帝为什么不立刻开棺,难道他也不希望事情揭发?
为什么皇帝能想到开棺和询问囚犯,那两个调查的官员却那么白痴?
开棺后为什么不让受害人家属黄氏看看?
既然那么喜欢用刑,为什么不用刑询问埋棺材的人手,多半能问出点什么?
当然如果埋的人和二埋的人不是一伙人就比较难了。
能让薛强翻出墙逃跑,难道没有事先包围薛宅吗?
片中有句台词,“明朝第一大清官”。
我想,清官应该不分大小吧,清官一分不拿,都一样的。
除非贪得多的叫小清官,贪得少的叫大清官。。。
最后,说说优点,看这个片反腐挺带劲的。
但是现实中不是这样,最高统治者不可能完全消除腐败,因为他需要下级服从上级的内部团结,在不导致被推翻程度下会纵容腐败。
所以这种制度本身模式导致它不可能没有腐败,反而需要一定程度的腐败。
非常喜欢这部电视剧,秦升那个案子惊得我一身冷汗,如果我是秦升,我也会掉入那个圈套的。
诱惑那么多,对手的手段那么多,还能做到心无杂念真的是太难了。
年龄大的人就一定能不为所动吗?
不会的。
这和年龄多大没关系,和心性才有关系。
什么是心性。
就是当投我所好来临的时候我会做出什么选择,当做一件事情艰难无比的时候我会做出什么选择。
最后敲登闻鼓的画面,是还有续集吗?
强烈的期待着。
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案子,挺好!
一部还算优秀的历史古装剧,用历史来影射现实,怀揣往昔在反贪的路上寻找一些希冀。
低成本制作的神探朱元璋
大概知道为什么会被打高分,但抛去情感因素单纯说剧本身只能在6到7分徘徊。剧的问题很多,朝廷基本就是皇上皇子和御史韩三个人的戏,朱元璋在剧中成了诸葛亮无事不知无事不晓,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然而像某人评价诸葛亮一样多智而近妖,已经不能算做人了。与之形成对比的朝堂众人甚至没有几个镜头,加上场景比较寒酸,整体观感更像是小品而非历史剧。至于故事本身不知道是不是有删改,比较跳脱,很多地方没有交代直接转下一场,中间全靠脑补,让剧情很有割裂感,故又像舞台剧样由一幕幕构成。最后再说剧情,朱元璋惩贪童叟无欺,果真全靠朱元璋一人到处走访破案,何其可笑。更可笑的是扮演者永远苦大仇深,让人觉得你还不如不当皇帝。要说什么支撑它还有6到7分,应该就是勉强能看的剧情和配角们普遍不错的演技
这个可以看看,感觉不是那么精良,不过里面有几位真心演的不错!
💩
没想到杨幂还演过这个
杀不完呐,感觉在借古讽今,话里有话
这就是明朝版人民的名义,除了题材好一点,也不值得这么高分啊;尤其李立群的表演太出戏了,完全看不下去
这一年 打开电视都是杨幂
李立群真是厉害
几百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变了,但很多却没有变,比如贪欲的猖獗,比如野火烧不尽的贪官,比如恶人的歪理好人的无奈~~
……
蠢
贪官们要是不坏的那么的明显直白,就更好了
朱元璋应该是最矛盾的君王之一了。为了明朝后世稳定,杀光功臣,稳定基业。但后期太爱杀人。粗人出身,只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置问题。连坐酷刑,令人发指。因为皇帝自己标榜清廉,官员得不到相应薪酬,甚至整个明朝都是历史上官员最穷的朝代。在此之下,各种贪腐,官场黑暗,层出不穷。使整个明朝之于后世评价都是极低的。在这部剧,老朱亲自办案,设登闻鼓。初衷是好的,但这是皇帝该做的事吗?试想一个国家领导人,不去改革和修改制度,不去发展经济,却要用办案来提升在人民心中形象,格局实在不大。所以留下的,也不过是一地鸡毛而已。
官员剥削百姓是贪,那皇家收受贡税自然是理所当然,毕竟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这是中国几千年都时而口头讨论、一直实践相争的。皇帝惩贪究竟是为了救民,还是视天下为己有,不容臣子伸手。无非是开国有力则剥皮充草,积重难返则天水冰山录成。此事确需专人,一是孤臣能避福也能避祸,二是面对的对手都是毕生钻研此术,全凭个人聪慧是难以抵挡经验积累的。无论是无形施恩、故卖破绽,亦或是故意授之以柄,都是为了打消你的顾虑、让你放松警惕,只要你松懈又有贪念,就不愁不能拖你下水。
一集弃,开篇就很高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太经典了,我觉得丝毫不逊于大明王朝1566
太出戏,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