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格洛莉亚
Àma Gloria,小嫉妒(台)
导演:玛丽·阿玛苏克里
主演:露易斯·毛若伊-潘扎尼,伊尔卡·莫伦诺·泽戈,阿布纳拉·戈麦斯·瓦雷拉,弗雷迪·戈麦斯·塔瓦雷斯,阿诺·雷博蒂尼,多明戈斯·博格斯·艾尔梅达,马克·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佛得角克里奥尔语年份:2023
简介:克莱奥只有六岁,她疯狂地喜欢上了一直抚养自己的保姆格洛丽亚。但格洛丽亚必须紧急返回佛得角,到她的孩子们身边。在她离开之前,克莱奥要求她遵守一个承诺:尽快再见到她。于是格洛丽亚邀请她到去自己的岛上,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夏天。详细 >
亲爱的格洛莉亚,是克莱奥的视角,真可爱。
鲸鱼是母系社会。小女主的母亲去世时太早,那时太小从未明白,在保姆母亲的墓前,她才真正为自己的母亲而哭。母系社会里,出身种族的隔阂都不是很重要,母亲们互相帮忙抚养孩子,让母爱缺失的孩子,能在梦里,油画般的洋流里,记起被拥抱和抛飞的欢笑,想象到佛得角的火山,如同孕育生命的源头。情感要先领会,才会到学会告别这一步。但时间总是有限的,爱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嫉妒和爱一样原始,当更小的孩子在族群里出现,分走母亲的关照,年长一点的小鲸鱼们,相聚在悬崖边,纵身投入大海之中,从此就是独自的漂流了,从岛屿离去,泪水汇入浪潮,只一个短暂的回眸就出发。
#76th Cannes#影评人周 孩童视角 动画转场 对于缺失母爱的渴望与占有
手持摄影、特写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依恋(亲密关系)。在一次次告别中,我们就长大了。#26th SIFF百丽宫长宁来福士
童年是脆弱跟敏感
女性主义题材的种族融合变体
难以共情
一般
克蕾欧是个极其敏感的小姑娘,孩童身上的纯真与爱意,嫉妒与毁灭同时存在且毫不矛盾。她想让恶魔把占有了格洛莉亚的婴儿带走,她在受伤害后毫不犹豫跳崖跳水,在被“背离”的悲伤中终于学会了自己游泳,她成功游上了岸……格洛莉亚的世界和她的有那么多的不同,分别的夏日一切是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
3.5 mais c’est ma chanson 毫不扭捏的佔有好真實但這是幾乎多數“東亞小孩”無法直接外化的 不需要動畫
不喜欢童趣的电影。我喜欢苦到极致的悲离
可以
其实亲子话题能拍成这么可爱的样子也很难得了。
当《亲爱的葛洛莉亚》收到《家乡的消息》那一刻,其实我们早就知道这位「母亲」将会面临什么。是啊,正如受到「圣灵」感召的宝妈所说,是福是祸(是损是益)要看你怎么说:乐观地说,是一次离别,悲观地说,是一次永别。而不论是她通过血缘关系生养的女儿,还是她通过经济关系教养的「女儿」克蕾欧同样面临这个由得命运不由得她们选择的抉择:往好处说,是一次成长,往坏处说,是一次创伤。显然,那层不依赖于血缘维系的亲密关系被特写镜头放大——并以动画形式将其梦想化,与此同时,依靠经济关系维系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则被《Kiddo》有限的眼界放小放低。父权对摆脱「父女」依附关系且正利用经济关系「自立门户」的女权代理的态度是:有,很好,没有,也不坏。但女儿却被宝妈之间这种可有可无可被《零度社团》替代和再定义的母婴关系欺骗和伤害。
我们都曾是克莱奥,我们终将是格洛莉亚,分离焦虑不止小朋友才有
*SIFF/虽然情感投射对象不一样,但也曾彻底经历过Cléo的情感,眼泪大把大把砸下来。Gloria是照顾她长大的人,似母亲似友人。Cléo嫉妒新生儿的出现夺走了Gloria大部分的注意力,和Gloria终要分离的焦虑时刻尾随着她。离开巴黎之后她发现Gloria在自己的家乡有完整的一套生活方式,她的世界并非只剩小小一个Cléo。想成为之于某人的独特存在的占有欲,害怕分离之后相互遗忘就连摇篮曲都非她独有。Cléo跳下海的时候切成海中寻鲸的漫画,像她尿床那晚做的恶梦,怎么也握不住Gloria的手。她戴着Gloria送的鲸鱼挂坠离开,互相承诺会记住彼此的爱和分别后要继续开心地活着。扎人又温暖的告别片,湛蓝画面配着Mes yeux dans ton regard,出了影院还想哭。
#2024.3.15资料馆放映# 7分,温情而动人的故事,克莱奥和格洛丽亚假期重聚之后便是一场注定会到来的离别。相处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我们会离开彼此但也要开心地继续生活。
感情是真挚的,正如她对彼此的差别和距离还什么都不懂。#PYIFF07
最后一见的夏日假期,也算是一种晒后假日了。种族、阶级、宗教、生育…孩童视角下许多的议题都被轻拿轻放,孩子与保姆之间浓烈的爱盖过了一切,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充满爱的一部电影❤️(过场小动画都好喜欢)
平遥目前最佳。这是一个真实地流淌的故事,没有任何造作的成分。两个个体和家庭短暂地产生了无比亲密的联系然后又分离。好喜欢动画的表达,那是孩子的视角和理解。我们以为共享悲伤和欢笑就可以成为一家人,但其实有太多东西横亘在爱中间。片尾曲是关于爱情的,但是人类的爱和亲密是共通的,从来不区分类别。而告别也不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