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幸运

Lucky,福伯的不老传说(港)

主演:哈利·戴恩·斯坦通,大卫·林奇,朗·里维斯顿,小艾德·博格里,汤姆·斯凯里特,贝丝·格兰特,詹姆斯·达伦,巴里·沙巴卡·亨利,伊冯娜·赫夫,雨果·阿姆斯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7

《老幸运》剧照

老幸运 剧照 NO.1老幸运 剧照 NO.2老幸运 剧照 NO.3老幸运 剧照 NO.4老幸运 剧照 NO.5老幸运 剧照 NO.6老幸运 剧照 NO.13老幸运 剧照 NO.14老幸运 剧照 NO.15老幸运 剧照 NO.16老幸运 剧照 NO.17老幸运 剧照 NO.18老幸运 剧照 NO.19老幸运 剧照 NO.20

《老幸运》长篇影评

 1 ) loner

初识与德州巴黎,与世独立(实在想不到别的词汇可以形容,面无表情又非冷漠,孤独落寞又不足以形容其空洞)的表情便深刻印在我的头脑中。

看到这部电影介绍,竟是他最后一部电影,人生匆匆,这两年沧桑的竟不知此噩耗。

重复几遍利群广告后微信的电影公众号推介了这部电影,不胜唏嘘。

人生百年,希望你我都可以如广告词一般: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看风景的心情,用心灵去旅行。

记与归家大巴。

 2 ) 我不想死

西部牛仔孤独的一生,我不害怕死亡,我其实不是不害怕,只是我太过于谨慎,如果我今天可以死去,我一定不会挽留在明天,这个男人是坚强的,但是他太过于害怕,有人不怕死吗,没有,只不过有些人是装的,我希望他可以一直活下去,本片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大卫林奇和他的老王八,他的每一次出场说话都会推使故事的发展,这是全片的精华,本片所有的画面都是比较简单,没有特别惊艳的镜头表述,但是老了,不就是平淡吗,平平淡淡。

我希望世界和平

 3 ) 稍淡,有味,不算鸡肋。

全片给个3.5吧。

一只(位)活成精(神)的老乌龟在走出家门遁入山林(或根本就直接化身成一株仙人掌)前,参出的几个生活小话头。

印象最深的一个:面对早晚归于【虚无】的现实规范(比如在人家的地盘里不许抽烟),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接受是什么?

老乌龟答:一笑。

总之一不小心,导演就会弄出点禅意来冒一下(是不是受了林奇大仙儿的点拨?

),身为观众,每每看到,怎好意思不提前会心莞尔下呢?

酸了。。。

 4 ) 噗

人人都会死亡,都会恐惧死亡,不如正视它,当成是另一段旅程。

这是《老幸运》所表达的价值观,但实际上表达的意义并不大。

仅仅看到故事中的人物“想通”,并不能给生活中的我们带来感悟。

因为这部电影缺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

电影《老幸运》是一部人物电影,故事很弱,讲述了一直一个人生活到老的“幸运”先生,得知自己即将老死后,从恐惧到接受释然的过程。

因为故事很弱,电影主要呈现是靠人物魅力和大量的隐喻。

生活在小镇上一成不变的老人,每天定时锻炼身体,热衷于填字游戏,毫不顾忌的说脏话和荤段子,喜欢老电视节目。

这样的塑造使观众觉得滑稽、个性及令人同情,角色认同感很高。

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电影很多关于填字游戏的语言梗不太体会的到。

片中出现的符号化元素有片头片尾呼应的路上的乌龟、仙人掌、红色的未知房间以及老人每天经过时就会骂上一句的黄色拱门。

乌龟是老而不放弃,仙人掌是一身刺但坚韧的生命力,红色的房间暗示欲望,而黄色拱门背后的美好花园是对老人关闭的世界。

基于在这些符号理解的基础上,电影还算值得一看,但也仅此而已。

 5 ) 我本来只是想点开一个视频,然后度过一个悠闲的周末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去思考那些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去证实的问题?

对一个现实主义者来说,肯定很难。

Realism,现实主义。

你碰到什么事情,你解决它,直接地,不绕弯。

渴了?

去喝水,没有问题。

车胎没气?

换个胎,一切继续。

房顶漏水?

补上它,要么干脆搬个家,总会有办法。

全球变暖?

给科学家涨工资,把那些反对这么做的政客都赶下台。

失业率升高?

经济不景气?

我们发明经济学是干什么用的?

变老?

嗯……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坚持锻炼,积极就医——你看,没有什么是身为现实主义者没法应付的,况且事实就是事实,所见即所得,被事实之外的问题困扰,岂不是很不划算?

所以说,现实主义可以是一种基础相当坚实的人生观,不难想象一个人如此活了一辈子的情景。

——直到这个人发现他的生命正在接近终点。

他快死了。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但尤其对一个现实主义者。

当以往的解决方案都是基于某个事实,基于对此事实进行的因果分析,那么当你对面前的事实一无所知,并且注定永远无法知道,你要怎么去处理它带来的问题?

你要怎么去处理“它”?

机械论的魅力在于,它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现实层面的问题——当然,前提是你选对了方法。

所以当你去问一个医生“我快死了那怎么办”的时候,他会首先提醒你这是没人能避免的事情,然后推荐你一份标准化的应对计划,从生活保姆到临终关怀。

简单事实,简单方案,一切都清晰明了。

“面对现实”,这是对现实主义者的基本要求不是么?

但是,如果你不满意仅此而已,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尽善尽美的现实主义者,那或许走出自然科学的围墙,走进更加多元的生活实际,你还有必要去处理那些所谓的复杂事实。

就像那位律师朋友那样。

他给你展示的,保险啊遗嘱啊,虽然不是什么美好愿景(你们在谈论差点被卡车撞死,身后还留下一对母女),但从好的方面看,却非常典型地高效又实用,能解决一个人死后的所有麻烦事。

所以还有什么可抱怨的,“高效又实用”,这不正是现实主义者所追求的吗?

一个让你好受一点 ,一个让你周围的人好受一点,无论是简单事实还是复杂事实都能解决,对付“我快死了”这种事,医生和律师的组合看起来融洽极了。

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当你需要知道“我快死了”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只是旁敲侧击,根本就没办法帮忙弄清楚死亡究竟对你意味着什么。

机械论能搞定的东西数不胜数,但看起来和死亡好像不在一个层面上。

虽然这不妨碍你和还不坏的律师一杯咖啡泯恩仇,但不幸的是,现实主义似乎卡在了一个瓶颈上,它不再像是杯中的咖啡那么无可置疑了。

于是很自然地,浪漫主义翩然登场。

因为不可见,进而无需解决,“虚无”永远不会出现在现实主义者的字典中。

但浪漫主义者不仅不怕它,还张开双臂拥抱它。

什么因果关系,什么机械论,指向目的的东西存在的价值在于目的本身是存在的,如果目的不存在,紧抓着那些东西不放又有什么用呢?

还不如及时行乐。

如果时间无可避免地要流向以死亡为代表的虚无,那么用享乐去填充这些时间就不是什么不合理的举动,因为虽然终点是没有意义的,但填充的动作还是让走向终点的过程具备了意义,而不管你喜不喜欢,享乐只是一种可选的填充物罢了。

可能觉得无法论证这种说法的真伪,但实在是不能认同,你选择走进一片灯红酒绿,然后在第二天早晨,用颓然一身去告诉人们那就是个狗屁。

不过这也就是一个早上的事,而且证实远比证伪要困难,丢掉享乐主义不代表就找到了什么生命的钥匙。

只是阴差阳错,钥匙找到了你。

大卫·林奇可笑地为自己喜欢乌龟辩护,说他没法不尊重这种生命长度超过我们、同时还背负着象征死亡的龟壳行走一生的物种。

你可能当时不太明白这种伴随着庄重而来的尊严,却仍然救下了一笼子蟋蟀,床头的它们比灯红酒绿要吵,但你反倒睡得不错。

在和律师碰杯的那间饭馆,几天以后你碰巧听到了一个动人的、面对死亡如归途的佛教徒的故事,不知道讲故事的老兵想没想到轮回和希望之间的关联,但无论如何,他说该给那个女孩发个勋章。

还有面对善意,你从对看望你的女人要求更多,变成了参加聚会时的给予你能给予的。

当然还有调一下烧水壶上那个该死的时间。

就像服从禁止吸烟的规定,你同样不得不服从生老病死的规律。

但服从有服从的姿态,你拒绝把死亡看作一个单纯的事实,也不承认只能以消极去抵抗即将走进的那个虚无。

形而下的和形而上的都不足够。

最终,你选择的是一个微笑。

我知道这听起来挺扯的:你快死了,然后……就在那傻笑?

你确定?

我当然不确定,但不是因为笑就错了,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办法确定。

死亡对我来说太远,也太不真实,对每个活得好好的人来说大概都是如此。

所以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去思考那些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去证实的问题?

又如何去思考?

老Lucky的故事为我们每一个活得好好的人搭建了这么一个情境,在这里,在由生向死的这一段上,他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不过这样的问题难度太大,所以别人的答案也不可尽信,包括他肯定的那些和他否定的那些。

说到底,我们也只能活个几十年而已,有限之躯怎么能轻易参透无限之境呢?

所以,没准,我们还真没有林奇的乌龟懂得多。

 6 ) Always lucky.

故事围绕哈利·戴恩·斯坦通饰演的90岁高龄的无神论者的一次精神之旅展开。

大卫·林奇、朗·里维斯顿加盟出演。

影片于2017年西南偏南电影节期间亮相。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安静和谐,景色迷人。

主人公是一个外号叫lucky的独居的高龄老人。

生活十分规律,主要活动场所就四个:家、餐厅、便利店、酒馆。

喜好填字游戏和抽烟。

小镇生活波澜不惊。

直到有一天,他在家莫名摔倒了。

虽然并没有造成身体损伤,但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死亡就在自己的眼前。

他很害怕。

从这天开始,他变了。

这时故事真正开始了。

经历了许多事后,lucky终于明白了truth的意义,以微笑面对将会到来的死亡。

影片画面很美,虽然是在讲述一个和死亡有关的故事,但是采用了暖色。

像是黄昏以前的颜色,把老年人和日暮联系起来,使人感到有一些许的悲凉,却不悲伤,恰到好处。

故事的感情也十分的细腻。

往往不经意间就能令人感动。

比如lucky打电话时说到,他小时候有一把BB枪,从来没有打中过任何东西。

有一天,他出去对着树、树叶打,树上有一只知更鸟正开心的叫着,本只想吓走它,就扣了扳机......突然就不叫了。

那是他一生最难过的时刻,那种沉静仿佛是世界末日。

影片中也留下许多悬念,使人有看下去的欲望。

例如影片一开始就出现的陆龟,还有和lucky打电话的人是谁?

还有他每次路过时都会骂一声cunts(贱人,猪头)的地方是什么?

但是这些悬念并不是影片中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线索还是lucky的心路历程。

最后lucky对他的朋友的对话是影片的高潮。

It's the truth. The truth matters.就是我们是谁和我们所做所为的事实,我们不得不面对与接受的事实。

对我们来说事实就是:所有一切都会消失,变成一片黑暗,虚无。

Nothing......而我们一笑置之。

影片中还有许多有趣和引人深思的地方,便不多说了。

强烈推荐!!!

 7 ) 哈利·戴恩·斯坦通的半自传电影,硬核现实主义者的人生终途

《老幸运》讲述了一位90岁的无神论老头,住在地图上也寻不见的沙漠小镇里。

人们叫他老幸运,因为年轻时在战场躲过生死劫,如今他抽烟很凶但不可思议地长寿。

老幸运保持着极端的独立,每日践行固定的轨迹:在家做几组瑜伽,出门喝一杯咖啡,玩填字游戏,再买两包烟,下午回家看电视猜题节目,晚间带着金句去酒吧,和老友唠嗑。

直到有一日,他突然无来由地跌倒,直面衰老的降临。

「老幸运」的主演是与大卫·林奇多次合作的资深演员哈利·戴恩·斯坦通(Harry Dean Stanton)。

斯坦通是一位好莱坞老戏骨,从文德斯的《德州巴黎》到林奇的《双峰》《内陆帝国》《我心狂野》《史崔特先生的故事》,贡献了诸多经典的银幕形象。

90岁那年,斯坦通出演《老幸运》,塑造了一位与他相似的角色,于次年离开人世。

斯坦通本人是老幸运的原型,许多日常对话走进了电影里。

在影片中,你会看到一段奇怪的对话:老幸运走入一家快餐店,和店主说「你什么也不是(You are nothing)」,对方也回答「你什么也不是」,老幸运接着说「谢谢」。

这源于斯坦通本人与洛杉矶服务员的对话,他们每次见面都这么说,这反映了他的观念:我们每个人什么也不是。

可以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硬汉渐渐接受自己「什么也不是」准备好衰老及其终点的旅程。

这个过程没有任何戏剧性的大事件,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平淡的,这不妨碍我们通过与他人的联系与互动,在内心悄悄发生变化,慢慢地坦然起来。

老幸运是一匹孤狼,但镇上居民的交流也让他不断获得启发。

小镇的人仿佛比他更了解他自己。

即使年老的他执拗地独居,坚信自给自足的生活,小镇居民依然会向他敞开,邀请他参加生日派对,聆听他对死亡的恐惧,与他倾诉乌龟走失的痛楚。

大卫·林奇饰演的正是这位丢失了乌龟的主人霍华德。

他戏份不多,说话时仿佛诵读台词,配上满头白发和认真的神情,生硬却又可爱。

片中,霍华德为陪伴多年的乌龟逃跑而心碎不已,甚至立下遗嘱让乌龟继承他的财产,安度他走后的百余年。

经过一番波折,霍华德逐渐开悟,逐渐坦然,乌龟有必须要做的事情等着它,不该强行挽留,如果乌龟愿意回来,他的大门始终为它敞开。

乌龟的出逃或丢失,仿佛是死亡的隐喻,不告而别正如死神的行迹,你无法阻拦,只能默默祈祷与对方在路的尽头重逢。

影片的结尾,我们看到,倔强行走的老幸运身后,这只长寿的乌龟在沙漠上逍遥游走。

在与死神并肩同行的路上,老幸运并不孤独。

不知本片导演约翰·卡洛·林奇是否受到大卫·林奇的影响,《老幸运》也带有奇幻的色彩。

朋友走后的小酒馆后墙,是一片霓虹鲜亮,向前走去是无底的出口。

途径的沙漠管道,另一头是伊甸园般的水源丰沛林野葱葱。

老幸运将现实主义奉为圭臬,但是他的梦境、渴望与恐惧也逐渐在世界中展开,我们得以打开平淡的表层,进入老幸运想象力丰富的内心世界。

-FIN-文字:bb安排版:乔奔

 8 ) 一场关于死亡的伤感喜剧。濒临生命终点时的恐惧、留恋、无奈和释然!

,几乎让人相信这就是他的临终遗言。

如能撇开一些拍摄和其他演员表演上的缺陷,片子由内到外散发出一股温柔真挚的情怀无可替代。

也许和我个人经历勾连起来了,今年在影院里第一次眼泪要夺眶而出。

行将就木的老年生活,生命无疑是一个最大的困惑,在可见的为数不多的时日里带着孤独和对时光的窥悟度过这一生。

每日的重复其实也是人生几十年的重复,大卫林奇有爱的客串。

苍凉和孤寂。

有点担忧我老了会是怎样一种生活?

可惜老爷子也不在人世了,此片成了双重含义遗作!

 9 ) 写在2018年3月12号1点52分

哀莫大于心死最痛苦的是在眼前的看着世界一点点走远如同死亡所有的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心情不好,本来想看一部洪尚秀的温和电影,但偏偏今天迅雷网速不好,然后又点开了这种谈死亡的绝望片子,就像吃涮羊肉羊肉切的厚了那么一点点,夏天的啤酒不够冰,就是这么舒服的刚好不合适,只能很不爽。

我们每天吃什么饭,赚多少钱,和谁谈恋爱,是不是一个颓废的上帝早有剧本写好了。

人类不断前进,夜以继日,竭尽全力,还是无法探索别人的内心宇宙。

 10 ) 微笑的Lucky

以前写的,跟电影关系不大。

另外,最近听的歌,《My Way》,挺贴合这个主题的。

http://music.163.com/#/song?id=22174742——————————————————————————站在地铁车厢的角落,耳机里播放着音乐,我无聊地看着周围的一切,目光从车厢地板移到扶手广告,接着又游走到顶板和灯罩。

地铁门忽然开了,我看到一辆婴儿车,然后是推车的奶奶,紧跟着的是背包提袋的爷爷,走到了车厢中间。

奶奶扶着把手,固定好婴儿车。

虽然我称呼奶奶爷爷,但他们没那么老,顶多60几的样子。

不知怎么的,我一直盯着这辆小车瞧,脑袋里空空如也。

我盯着婴儿的小脚看了好久,突然一阵思绪掠过。

我既认真又放松地看着那个小婴儿:不到一岁样子,裹着不厚但看起来很保暖的棉衣,头侧过一边,呼吸平稳地睡着觉。

小脚缠着彩色条状的棉袜,看着十分小巧。

我的目光移向旁边,车厢里的男男女女,接着移回到婴儿的小脚,又抬头看看奶奶,然后又回看婴儿。

我忽然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

自从小学某个夏天的晚上我梦见死亡开始,即便到了现在,每当晚上躺在床上,哪怕是跟死亡擦肩而过的想法,都让我陷入到深深的恐惧之中。

我怕死,我怕死后的终结和空虚,我怕“围绕着我运转的世界”在我死后就不再需要我了那般虚无。

我没有找到一个理由让我远离死亡的恐惧。

但当我盯着那个婴儿看的时候,我发觉这是一个对于死亡来说很具正能量的理由。

婴儿总有一天会长成男男女女那般的青年,而男女青年终有一天会变成推着婴儿车的老爷爷老奶奶。

这不仅仅是自然规律使然。

此时,我联想到了前不久稍稍回顾过的书,《中午的黑暗》。

书中主角鲁巴肖夫认为D永远是光荣伟大正确的,为了保证革命成果,他必须承认D给他定的莫须有的、听起来且十分荒唐的罪名。

如果拒不承认甚至反驳,都会跟自己当初的理想发生巨大的矛盾,对D的事业产生负面作用。

那,如果我承认自然规律使人人必有一死,而新鲜血液必将替代老去的一代,那我跟鲁巴肖夫——我鄙视却又同情的革命前辈——又什么区别?

也许,永远光荣伟大正确的D,是无法跟大自然放到一起作比较的;也许,大自然不会让我我承认那些荒诞的罪名。

我只是承认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就像出生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已。

前几天我看了动画电影《赛车总动员3》,闪电麦昆也是前两部的主角。

在第三部动画里,麦昆身边的对手一个个变成了新一代的赛车,不仅拥有全新装备与性能,还运用了最新的科技和训练方法。

闪电麦昆始终拒绝承认失败,他相信只要他的心依然年轻,就仍然能跟新一代赛车一较高下。

电影结局虽然我不怎么满意,但看着麦昆完成了自己的新老交棒,转变成为了新角色,我还是觉得蛮欣慰的。

曾有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但我却看到新闻里说,一名91岁的老爷爷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我会考虑说,既然91岁了,就不要占着名额参加比赛了,把名额让给年轻人吧。

老爷爷如果觉得还能老骥伏枥,可以当教练,可以做智囊团,但参加比赛确实让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也许“名额”跟“权力”一样,只要占着,哪怕不拉屎,也能令人有所忌惮。

而且,背后的两股势力,支持占着的来获益,以及反对占着的来获益,这两股势力也常使人身不由己。

以前,我看到了许多不公平,我觉得“纵使世界上存在千万种不平等,唯有在死亡面前,帝王和贱民殊途同归。

”现在,我看到了另外一种使我释然的力量,哪怕是虚幻的释然,也总好过一直困在死亡的恐惧中。

万物生生不息,死亡是仅次于出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死亡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在人类历史中,哪怕你是圣贤明君,哪怕你是千年难得一见的科学家,或者是个残暴的独裁者,又或者跟我一样是个懦弱的胆小鬼,我们死去了,新鲜的生命才能开出花朵。

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里,前者拥有着极具“破坏性”的力量,而后者则是“建设性”的。

《老幸运》短评

未婚,无后,一个乐观的,精神世界飞得很远的老哥们,他不相信上帝,他很无所谓的静静地等着死的到来。他用行动证明什么是接受人生的虚无。教会的义工去看望他,临走时,老哥们说:我告诉你个秘密吧。义工:好。老哥们:我怕死了,怕得要死。义工:我知道。ps:大卫.林奇演了配角。

6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再见,travis。九十岁的沙漠之歌,没有起伏,是他最后一次的露面。

8分钟前
  • ztlpoppy
  • 推荐

很一般一般

13分钟前
  • 点映鼓师
  • 较差

8分。90多岁愤世嫉俗的无神论者对现实主义和真理的理解。接受人生虚空,以微笑。观影于戛纳。05/17/2017

16分钟前
  • 若汐
  • 推荐

尹净汉看过的电影打卡。比起这个电影故事本身,我更喜欢那个陆龟的主人和陆龟的故事。

17分钟前
  • 十三三十三
  • 还行

“告诉你个秘密,我开始害怕死了。” Lucky和罗斯福一起完成了精神世界的旅行,最后的会心一笑着实感动。大卫·林奇承包了片中唯一最有料笑点。(Lucky+罗斯福+仙人掌+林奇)

18分钟前
  • 老怪CXJ
  • 推荐

1.人老了之后才有资格说往事如烟吧。2.BGM真的很好听

19分钟前
  • 两点🕑
  • 还行

变老,真是一件简单却又复杂的事情。男主角现实中,在电影上映前半个月,死了....

20分钟前
  • 通叔
  • 力荐

老牛仔89岁高龄出演此片,影片上映同年,老头也去世了。7.1。

22分钟前
  • tikey
  • 还行

对这种剧情平淡如水的电影简直毫无抵抗力,全是生活片段,却因为镜头对准的老人而显得格外的寂寞和孤独,就像《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和《自己的葬礼》一样。哈利·戴恩·斯坦通这演技妥妥的奥斯卡级别,不给提名太冤枉了,最后一个镜头大哭,乌龟或许还能活一百年,但人已经没时间了,而哈利去年也走了。

23分钟前
  • Ron Chan
  • 力荐

笑得太。。哎。20180220

26分钟前
  • peapea
  • 还行

只见长者,未见智慧

31分钟前
  • 天涯.........
  • 还行

老爷子遗作很像是自己的写照,终其一生茕茕孑立,夜晚拥抱自己,白天拼图游戏,瘦小身体里透出的恐慌与释然交织的心绪,很有点德州巴黎最后的感觉。人生就是虚无,而微笑是最好的回应。老爷子微笑的瞬间很想哭。大卫林奇的客串还蛮好笑的。

32分钟前
  • 倒带
  • 推荐

孤独终老不是坏事,何况身边还有一堆默默关心你的人,而自己就算一个也是可以的。

36分钟前
  • 坦荡快乐
  • 还行

想不到导演是他,哈利老爷子也算是高寿了,全片一直探讨的是老去的主体,很有味道,喜欢拍摄地的调调~

37分钟前
  • 发条J
  • 推荐

抽支烟,望着仙人掌,后边有乌龟爬过,偷得浮生

38分钟前
  • 大债仔
  • 还行

不禁想到自己非常非常年迈时会怎样看待所谓生命的意义和这一生的旅程,是否还有力量改变,或者释然的一笑。

40分钟前
  • 淼大壮
  • 推荐

016:无神论的虚无主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有一切都会消失,你、我、香烟,一切。我们忘了是因为还没面对老和死。当他老了,不信神,又不想死……无奈无解,将恐惧消化在生活细节里,好像里面有对抗虚无的答案一样。把哲理放进白开水情节中,有意义没意思。口琴声和垂垂老矣的孤独、安静很对味。

43分钟前
  • 鹿鸣
  • 还行

节奏很慢,但没有一丁点的冗余。构图很美,但没有一丝的华而不实。

46分钟前
  • 陈年
  • 推荐

影片尝试以极其缓慢的节奏 来表现老人的世界观每天活得很规律 又很自在老人非常的有自我意识但其实也会害怕孤独和死亡而通过身边人的故事 优越的“乌龟” 自己老朋友的遗嘱 律师的惊险一刻 杀死的知更鸟 露出最后笑容的女孩老人也最终学会了 从容面对死亡只一笑 却是人生的超然

51分钟前
  • 光咻咻xiu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