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身为名副其实的“烂片之王”,拍过的烂片在数量、程度以及烂出的花样上来说在整个演艺界目前仍无人能超越!
但是有的时候,“臭鸡蛋的数量再多也凑不出一个好鸡蛋”这样的道理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地方。
对于拍了大量烂片的王晶导演来说,拍十部烂片之后总能让他拍出一部不那么烂的片子,而在集齐了一百部烂片之后,他居然也能给人召唤出一部正常水平之上的片子!
而《澳门风云2》便是这么一部正常水平之上的电影。
赌片、喜剧、穿插一堆百用不厌的烂梗,这实在是王晶导演再拿手不过的套路了!
赌牌、比基尼、枪战,香艳、刺激、轻松搞笑,这实在是太适合在贺岁档上映的片子了!
因此本片能领跑贺岁档,我其实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和不可思议。
场面太假不符合逻辑?
剧情无深度、无新意、漏洞百出?
笑点生硬刻意、烂梗随处可见?
都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忽略掉本片:虽号称赌片实际却没几处炫赌技的地方;片子开头的一场比基尼枪战搞得像打水仗一般儿戏;太多网络滥词热点被生硬粗暴地塞进剧情中;有一段有着明显向泰囧“致敬”的意思……等等这些“细节”不管,将这部电影完全定位成一部无厘头、无深度、搞笑娱乐爆米花电影,你就会发现,其实它:剧情流畅清晰、节奏紧凑明快、演员演技生动自然,而在数量繁多的烂梗里也总有那么一两个神来之笔,逗得观众开怀一笑!
王晶驾驭这样一群演员、这样一部片子可谓是驾轻就熟,他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单一,就是要取悦观众!
他做到了。
观众很显然都看得相当轻松愉悦!
在吃得脑满肠肥的春节期间,与朋友或家人相约观看这样一部片子无疑是相当有助消化的!
剧情方面没有值得分析和挖掘的地方。
谈谈里面的演员吧。
这部片子很巧合地集结了好几个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明星。
《爸爸去哪儿》里几个小孩中我最喜欢的恬恬,小小年纪却在里面演技自然,给赞!
我很喜欢的女演员袁泉。
她的演技我从不担心,而且我觉得她特神奇,无论在怎样的环境和作品中,她总让我感觉到一股淡淡的文艺气质,很舒服!
很佩服的香港演员张家辉。
关于张家辉,我只看过他早期的作品,近期令他夺得影帝、名声大噪的片子我却都没有看过。
但是我一直都知道,他是个演技相当了得、实力超群的演员!
他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也相当踏实勤恳,至今没有看到关于他的负面新闻,他和他老婆关咏荷的感情也令人相当感动和佩服。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香港另一位我相当敬重和喜爱的演员梁家辉,同样地演技优秀、低调踏实、感情专一。
因为他们两,让我对“家辉”这个名都相当有好感。
)说到张家辉的老婆关咏荷,我小时候看陀枪师姐的时候真的非常非常喜欢她!!
对于张家辉,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便是他和星爷拍的那部赌片,他跪舔星爷鞋子的场景,还有一个场景,我已经记不清是哪部片子里的了,就是他被人追杀,必须要装瞎才能保命,那群追杀他的人追到了他家,当着他的面QJ了他的女朋友,他却仍旧要装作若无其事、看不见任何东西的样子。
这样的两个场景令我相当的震撼,那时候我就认定了这个演员演技相当地不得了!
我知道他是从一部部烂片、一个个配角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因此当得知他终于获封影帝、成就喜人的时候,我也感到十分的欣慰和喜悦。
我相信以他的演技,完全能胜任任何类型的角色。
《澳门风云》中这样的角色对于他而言几乎就像吃饭喝水一般信手捏来。
看着他演戏,我不会觉得这是演戏,只会觉得这就是他的人生。
最后,是我非常敬重、从小看他的作品长大的发哥。
我习惯最喜欢的东西要放到最后吃。
我习惯最喜欢的东西要放到最后吃。
我习惯最喜欢的东西要放到最后吃。
(据说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发哥早期的代表作《上海滩》我只看过图片,但是他的《英雄本色》、赌片系列,都是儿时租碟翻来覆去看好几遍的!
有人说,发哥天生便走路带风、自带大哥气质。
这句话很对,也不对。
看过《上海滩》以及赌神系列作品,你会感叹,若非天生自带,世上怎么会有人能将这种大哥气质演绎得如此浑然天成、丝丝入扣?!
然而看过《秋天的童话》以及《阿郎的故事》等影片,你便会发现,自带大哥气场的发哥其实也可以很屌丝。
只要剧情需要,他完全有能力收起自己的强大气场,游刃有余地在小人物及大哥之间自由切换!
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质,自然而然地散发出强烈的男性荷尔蒙,不仅能征服女人,同样叫男人们臣服于他。
天生便自带人上之人的强大气场,同时又拥有炉火纯青的演技,能完美地隐藏自己的这一特质,完美把控其他小人物角色,这样的演员,在我看来只有内地的道明叔可以与之一较高下。
但是发哥的气质又跟道明叔不一样。
同样是贵气、庄重,道明叔是犀利霸气,似一把龙泉宝剑,而发哥则更为沉稳、温厚,如一杯至臻美酒,醇厚、绵长。
发哥身上有种属于沉淀多年的成熟男人的稳重和绅士,这跟年纪无关,拍许文强的时候发哥才25岁,便已经具有这种魅力了!
类似发哥这种气质的男演员,在国内我还没发现,倒是韩国的张东健,曾经有一段时间给过我这种感觉。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明,发哥这样的演员,对于演艺圈来说是相当弥足珍贵的。
能文能武,可庄可谐!
无论哪一种风格,他都能表演到极致!
虽说《澳门风云》中发哥脱掉衣服的一刹,仍让我产生“英雄迟暮”的感叹,但是,管他什么“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更休提“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发哥只要在银幕上笑,我便陪着他笑,只要他哭,我就陪着他哭!
我的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都许给了一个叫做钟汉良的家伙,但是只要发哥还愿意活跃在银幕上一天,我便愿意走进影院支持他一天!!
发哥的人生已经足够辉煌,因此往后的日子,只要他笑看风云、开心就好……(ps:最后刘德华华哥出来的大彩蛋实在是太太太惊喜了!!
我可是看着这几位赌片长大的啊,瞬间燃爆!!!
)
因为是典型的港产贺岁片,所以影院里笑声此起彼伏,仔细听以上了年纪的妈妈居多,暗自揣测她们二十多年前也看过赌神系列的。
片中安插了众多爆乳美女,一看就是导演特有的品味【应该都是干女儿们吧?
因为片中恶势力组织DOA被一再提及,让我一会儿想起喜欢的弟弟一会儿想起跳猫女舞的组合。
发哥的身材保持得相当不错,60岁的人了啊。
记得六七年前在香港偶遇过素颜的他本人,当时就感叹虽然高瘦但头发花白胡子拉碴面容憔悴已经不得不承认是中老年的事实了,但那时看他上镜还是饱满的。
现在看到镜头上的他,脸上胶原蛋白真的流失得差不多了,有小小心酸。
倒是其他几个客串的胖子看起来还是没什么变化。
其实,就算是余文乐张家辉这一辈都不得不面对脸垮的现实了。
啊,我不应该这么对皮囊有迷思的,一定哈韩哈久了眼睛被养刁了。
虽然电影整体给有怀旧情结的人看起来更合适,但片中还是有一些与时俱进的新鲜元素,比如讲四川话的机器人,比如各种高科技道具以及电脑特技,比如胖胖的初一。
所以就带着轻松的心情怀旧地笑了一把,虽然没什么营养,在春节假期也觉得挺应景的。
本来想回广州看粤语版《冲上云霄》,结果同事异口同声说不好看,推荐了《澳门风云》,不抱多少期望的去看,却从开始high到最后。
发哥不管是小人物还是老大哥,都能正好的化身剧中人。
广东话的王诗龄比正宗京腔版angela萌多了。
刘嘉玲在这部片子里好美,跳机的戏有泪点。
一个女强人的内心,如何才能走下台阶与爱人共情?
她不愿输给对方,她好强,她也爱他,她说你一定要记住我。
机器人也是广东话的,据说普通话版本是四川话,想来会很搞笑。
一部片子,爱情、亲情、友情、赌场、枪战、反间、萌娃、萌robot、大胸与美腿、各路笑点,都有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呢。
爱刘嘉玲,爱她本色出演的倔强,一个女人强势倔强又倾国倾城,真是过瘾极了。
---动情是容易的 因为不会太久远远的 仿佛可以触摸留恋是不幸的 因为曾经拥有夜夜被思念缠扰着无奈我们看懂彼此是彼此的过客啊爱情是个轮廓不可能私有把最初的感动巨细无遗的保留心中不容许让时间腐朽了初衷所以放手 所以隐藏 湿透的袖口不要挽留 不要回头 记忆续相守
在《黑金帝国》和《大上海》的史诗气质刚想露出一点端倪的时候,王晶导演凭借《澳门风云》系列义无反顾地回归快餐片和口水片,极尽糟蹋和作践之能事,当才华和创意沦丧殆尽,也就只有靠贩卖回忆捞取一点点市场红利了。
那么豪华的演员阵容,那么强大的创作资源,居然还是一骑绝尘像黄百鸣那样堕入了市场投机的潮流之中,《澳门风云2》的唯一看点似乎只剩下王诗龄了。
《澳门风云2》这部片子本身的质量自是不必多说,而其作为今年贺岁档票房的冠军,2周内在内地市场上拿下近8亿的票房,单凭这一点,也是足以作为现象性的电影来说一说了。
首先要声明的是,以票房上的成功来说明《澳门风云2》作为贺岁片是一部优秀的片子,显然是不成立的。
本片的确在笑料上下了功夫,很多观众也的确买了这个账;但即便作为单纯以娱乐为目的的贺岁片,本片也算是硬伤颇多。
本片虽然确实费了精力也确实迎合了很多内地观众的审美趣味,但它所用的梗大多是低级的,有些甚至是恶俗的,这些梗对于影片本身的推进是有负作用的。
如同本年度春晚的部分语言类节目一样,本片硬是把一些长存在民间的、恶俗的、膈应人的幽默方式拖入片子的叙事中,不仅在喜剧的层次上自我堕落,而突入的笑点段子也打破了片子本身的叙事逻辑,让稍微认真一点的观众在了解情节推进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断。
稍微严厉一点地说,本片所谓的幽默段子,是对认真观众的智商和观影态度的双重践踏。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本片作为贺岁片,是不足以和多数的冯氏贺岁片相类比的,而大致可以归到和快乐家族的片子同一档了。
贺岁片轻松一点,娱乐性强一点,当然是不错的,但起码要在价值观上稍微有一点社会责任心,要在电影完整性上稍微尊重一下,怕是稍微做到这两个“稍微”,才能说是一部合格的贺岁片,才能说是对得起观众手中的那张电影票吧。
进一步地讲,若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本片无疑更是不及格的。
尚且不说为什么“澳门”风云的故事发生在曼谷,为什么国际刑警全是中国面孔,为什么警察反被犯罪集团追杀,为什么从飞机跳下去不是自由落体…(此处省略十万个为什么),光是本片的归类都足以使人头疼了。
这是一部赌博片?
是警匪片?
是喜剧片?
是战争片?
是科幻片?
是爱情片?
是公路片?
是亲情片?
随着影片推进,一会儿赌博,一会儿枪战,枪战打着打着怎么好像打成了小战争,为什么逃着逃着怎么变成了《泰囧》,然后又不知怎么的开始了寻母之路,又不知怎么的续起了同样不知怎么分的恋情,还有时常打酱油的机器人,时常突入的烂笑话段子,这些都不得不让你感慨本片元素的多样性。
这种程度的元素混搭风格,能出其右的,怕是只有不久前的《富春山居图》了。
当然不是说混搭不好,但混搭的每一个元素都讲得足够差,差到每一个元素都能单独比肩一整部同类型烂片,才是本片导演特有的功力吧。
另外,本片自始至终弥漫的无缘无故的感情、无缘无故的使命感,并不能把观众真正带入到故事本身之中;当然,本片似乎也不存在一个可带入观众的所谓情节,因为片中多数场景的设计并不考虑其在故事中的作用,所以越是认真看情节,便越发现这些个情节不过是废柴,更遑论人物的塑造了。
当然,若真是以对待电影的态度来对待《澳门风云2》这样一部片子,倒是真的显得我们影评人太过小家子气了。
那还是不如把本片放在一个大环境下来考量一下票房大卖的这一现象好了。
从港片上世纪末走向衰弱、香港电影人开始北上探索内地市场算起,港片内地化也走了差不多20年的路了。
一些香港导演利用港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中国内地的巨大影响开始了酒壶装新酒的尝试。
有些经典老片如《甜蜜蜜》《东邪西毒》等经过修复直接在电影院复映,有些影人则依据自身之前的作品再创作类似作品,例如徐克的《龙门飞甲》之于《新龙门客栈》,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之于《大话西游》,成龙的《新警察故事》之于《警察故事》等。
而王晶这部《澳门风云2》以及前作《澳门风云》和他自己之前的作品《赌神》《赌侠》等,显然也是有一种利用旧作的知名度来换取同类新作的票房的承接关系的;片尾更是直接摆出了发哥和华仔在《赌神》之中的经典形象,摆明了“我就是在吃老本”的态度。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本片倒是在保留一定传统港片元素的同时,加入了不少内地本土喜闻乐见的元素。
本片之中的兄弟情谊、怎么打都打不死的主角、智商无下限的配角、力量无限夸大却喜欢单挑最后毙命的反派、呯哩哐啷的枪战、情节上的小反转等都是八九十年代十分常见的元素;本片对这些元素的应用倒也还算娴熟。
与此同时,本片也在台词上呈现了“土豪”“二货”“喜牛牛”“No Zuo No Die”等内地流行词汇,甚至让你想起《爸爸去哪儿》《泰囧》等内地综艺节目或本土电影以及不就之前流行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内地观众对于老港片的缅怀,加上接地气的流行语台词,造就票房上的成功,自然不是难事。
可以说,虽然本片缺乏基本的叙事逻辑、人物塑造及电影责任感,但本片作为商业片,是基本符合当下内地多数电影观众的口味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内地电影市场的相对不成熟。
随着大量不是在老港片熏陶下成长的新一代年轻人走入电影院,以及观众整体审美趣味的变化,像《澳门风云2》这样的本身质量又不高又吃老本的电影,仅靠对内地流行元素的吸收,在几年之后还能否收获像今年这样的票房成就,能否斗得过更本土的内地片子或者视觉特效无与伦比的好莱坞大片,就很值得质疑了。
另外,《澳门风云2》这种拍片的方法是港片内地化进程中不可取的。
本片在港片再创作的浪潮中绝不是一次优秀的再创作,甚至谈不上“创作”二字。
类似《西游·降魔篇》《龙门飞甲》等虽然借助了旧作的影响力,但其作品本身就有相当程度的创作,本身就有相对上乘的质量,也确实为观众呈现了又一次的心灵震撼或视觉盛宴;而《澳门风云2》就基本属于迎合低端趣味、吃老本、胡拼乱凑的大杂烩罢了。
《澳门风云2》的这类制作,是不值得效仿的。
这不仅仅是说在商业成功上的复制有风险,当然也是对电影艺术的损害。
更为重要的是,这让人想起香港电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大量跟风、粗制滥造的现象,而这种跟风最终导致观众的不买账,港片开始在东亚东南亚直至本土市场上连连败给好莱坞。
二十几年前的事情,在而今高速发展、影片质量参差不齐的内地市场上重演也不是不可能;而当下若是发生内地观众的不买账,那将是港片北上的一次大退潮。
* 若你觉得本片影评对您有帮助,想了解笔者更多的影评,可以关注微信公众账号“说起电影”:IUmovie。
文/梦里诗书 用《澳门风云2》这个名字根本不足以囊括王晶此番的呈现,海陆空大战再现当年赌神威,润发家辉泰囧二人转博欢颜,诗龄爸爸去哪儿神穿插讨人喜,文乐师徒感情深,嘉玲凄美爱现真谛,若问如是传奇何以拍?
舍剧情,弃逻辑,方能有此致娱风云。
每个人都会有以自已钟爱的电影类型,在中国独树一帜的综艺片也能红遍大江南北,王晶并不是一个多么有天赋的导演,但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电影贩,他总能把握时下人们对电影的刚需,以最直白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作为贺岁片的《澳门风云2》便是一场揉以了所有元素的大杂烩,电影怀旧并调侃着过往的赌神,叮铃哐啷的枪战中有以潜伏的反转,带你游走于绝美的沙滩海岸,也让你看的到泰国异域风情,玩着叼炸天的高空争雄,也搞怪着并不那么高科技的机器管家,还附带玩了一场张家辉特别版《爸爸去哪儿》,对于一生致力于娱乐业的王晶来说,电影早已不过是娱乐。
如若说早年的王晶觉得电影还是需要剧情,喜剧还是需要意义的话,那么今时善于审时度势的王晶从《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的赤手可热,以敏锐觉察到在中国拍电影剧情是可以成为备选项的,只要逗的乐人,谁还会管你剧情是不是合乎逻辑,能不能暗合情理,能走马可观花的贺岁喜剧总是能赚到盆满钵满,又何须费脑在剧情上大做文章?!
剧情几近零分的《澳门风云2》不是王晶选择的,而是数以亿万的中国观众自已选择的,王晶只是真实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不知有多少人当看着那个满口四川腔,做着诸多傻事名为傻强的机器人管家,还能纵声而笑……这是一场致娱的风云,每个人对笑料的喜闻乐见是一种再为正常不过的生理反应,但真正的喜剧佳作,娱乐只会是电影的手法,绝非如此番的本末倒置。
还是忍不住上来吐槽一下,看了排名前面的影评,觉得对王晶导演的喜爱冲昏了基本的观影感受和视角。
首先我对王晶导演没有任何看法,不了解应该可以客观地看这部电影。
其实电影的开头还是可圈可点的,张家辉演的不错,和他女儿的调侃还是让人感到父爱的降落。
还有炸安全屋和追船的场面特效很刺激。
加上傻强的川普应该就是本片的亮点了。
而周润发只是个搞笑演员,性格怎么样不知道没有体现,潇洒?
爱捉弄人?
那么这个人物就没有生命力,虽然拍的很热闹,但太物化。
导演差劲到让演员穿着幽默的外衣却没有任何灵魂,是中国电影的特色。
还有余文乐,很不喜欢,他要干嘛?
他在电影里是干嘛的?
国际刑警?
和周润发父子感情深重?
不好意思,在他本人的表演中没有看到丝毫体现。
刘嘉玲,我很喜欢她,很有味道的演员,这样的演员一定会添色不少,但是平庸的故事线让她显得多余累赘,根本没有正常角色应该有的贯穿始终,最后死了,为啥?
我就是看到这里,吐槽水平太烂的,几个主要演员没有演出人性没有关系,怎么连最爱周润发的女人也这样?
电影就是有那么些个笑点而已,我也笑了很多次,但是如果要写影评我不得不说这不是部电影,没有艺术性,没有最基本的人性刻画,不够标准,我再也不想看缝缝补补,拼凑的笑话,这是侮辱我的智商。
这部电影里面只有张家辉这个角色达到正常,有情感和情节,和完整的人格体现给观众。
周润发不是个真人,是导演物化后的碎片,是搞笑+风流倜傥+魔术手,没有内在。
余文乐直接无视,看了电影的就知道,刘嘉玲本来很好的,但到最后没有任何交代的死了。
所以,只要正常,耐心的展现人物本来的性格,即内在的统一性。
而不是分裂,是电影最基本的。
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没办法不吐槽了,最起码得电影原则没有,我们的观众用各种角度看有啥用?
在一个基本的逻辑,基本的正确再去探讨好不好?
压根在讨论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有意义吗?
你们愿意沉浸在国产烂片里?
但凡正常演,正常导的片子就不是烂片,那为啥我们的烂片这么多?
人都演不出人味来了,还谈啥?
难道你们看不出来拼凑剪贴的痕迹吗?
所以,我讨厌拼凑出来的东西,从各个局部剪下来拼成个人。
人不是那些标签,而是人能演活这些标签。
希望国产电影能稍微用心点,真的。
但最重要的是观众,什么样的观众什么样的电影。
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希望有针对性提出来,不要泼皮打滚骂人喔,嘿嘿!
希望大家多多发声,让我看看大家的观点喔!
这部电影是哥买了票去电影院看的,所以劳资就要给好评,就要五颗星,就是不说you can you up,我就不就哔哔发哥老了,刘嘉玲出场很少,最后有刘德华,吴越变帅了,谢霆锋变余文乐不太开心,还有好几个大腕的酱油对了,王诗龄倒是无违和的乱入了下一部不知道有没有周星驰,我倒是很希望吴京出现和吴越演个亲生兄弟啥的
本片相比澳门风云系列的前一部好太多了,整体的场面更加宏伟,特效也更加精良。
发哥依然表现出非常强大的boss气势,辉哥饰演的小马也依旧神气,从眼神中能感受到巨大的威力。
另外影片中的喜剧元素有不少,但能让观众真正捧腹大笑的地方却很少,很多笑点实际上都是比较尬的笑点。
另外部分动作场面也非常普通和一般,没能表现出很新颖的地方。
拜电影技术的进步,昔日赌王系列中飞来飞去的扑克牌都做成了动画。
不禁想起了昔日亚视的《胜者为王》系列的连续剧。
不同于TVB“强中自有强中手,口重更有口味重"的拍摄方法,亚视的连续剧总是给你那种“开始好强,中间也不错嘛,为什么后来就无缘无故消失的感觉”。
当然陈庭威,万绮雯也是大红大紫,后来面目清秀陈庭威也渐渐离开了演艺的路线。
当然当时如日中天的一些演员在亚视关门大吉后仍然转投了TVB继续自己的演艺路线,也有些转投大陆的演艺事业。
张家辉也在那个时候度过了自己的青葱岁月。
然而香港演艺事业的黯淡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事,如同开篇一起打牌输的要脱衣服的王晶,比起拍商业片的本事来,他比起这些在大陆拍商业电影的同行来实属强弩之末,以至于要脱衣服的地步。
毕竟上一会让人有印象的片子还是多年前的《黄金帝国》。
但,发哥还是那个发哥,除了面部表情夸张的时候竟然不属于自己赌神时代的颜值。
反倒是衬得华仔和家辉有点老,实在让人想讨教下驻颜神术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刘嘉玲倒还凑合,但和电影中年轻时代的她相比早已气质不在,完全让人想不起《东邪西毒》中那诱人的脚踝。
最出色的角色竟然是片里的熊孩子,不知道导演如何才能找到这样讨人嫌长相的小姑娘。
每每念白的时候分分钟都让人想丢东西过去。
总体来讲,在我们这么一个并不是特别了解赌文化的国家里,能拍出这样适合老中青的电影也实属不易,角色设计无论是人还是非人都下了相当的功夫,动作设计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也都相当到位。
但是却没有了鼎盛时代的样子。
随着最近香港电影致敬怀念为主题的片子渐渐多起来,我想王晶自然也不会放弃这样捞钱的机会。
《澳门风云2》套路上还是八九十年代类型的电影,加入了新的特效新的元素新的鲜肉,但。。
风骨不在。
可惜。
电影院看的 所以印象很好 一分给余文乐 一分给机器人强哥的四川话 一分给50了还依旧那么美的刘嘉玲 一分给王诗龄 和爸爸分离那段看的挺有感觉的 好了 结束
拼图式喜剧,很用心,就是不好笑~
发哥这卖萌之路走得可是越来越顺畅了。我觉得傻强逗比很不错啊。
我就是喜欢看这种不用动脑筋的电影!
妈妈觉得好笑就行了!起码笑点不是很生硬!
还不错吧,只为发哥的那份执着和搞笑劲,还有张的青葱~
靓妹,帅哥,萌小孩,综艺弹幕文艺腔,哈哈哈,砰砰砰,轰轰轰,哎呀又是电影梗,砰砰砰,砰砰砰,哎呀又是电影梗,情感戏,砰砰砰。。。除了剧情,一切应有尽有,毫无异议的贺岁档冠军相
央视六公主看的,轻松喜剧~
纪念!
很搞笑,有些段子很不错!
电影院看烂片才是标配。
比第一部好太多了
刘德华真是惊艳。
旧瓶装新酒。然后换汤不换药,都是套路。真偷懒啊,导演。说实话,这个系列的精髓就是学习好莱坞的吧。哈哈哈。某些桥段也真是够了,用了好多遍,致敬自己,果然脸大。贺岁片嘛,呵呵。动作场面居然不错哦。两星半
我看不太好港片,就觉得还可以
热闹、欢腾、无厘头,连环恶搞上海滩、粑粑、激战、钢铁侠、扫毒,比前作更有意思,气氛值3星。当《澳门风云》没有赌字后,它就剥离掉了“心理战”、“特异功能”,只剩下视觉奇观下不可能实现的“魔术”,以及凑篇幅的打戏——纯粹为了贺岁而存在。以至于女性角色?刘嘉玲能一口气死那么久也是传奇!
比1好,
这片让我想起王晶早期自编自导的《魔翡翠》啊《青蛙王子》啊《我爱罗兰度》那些片子,剧情都是有一搭没一搭,想到哪拍到哪,笑点混合了无厘头跟冷。还行吧,算是王晶个人的返璞归真,另外这个卡司挺显眼了
盆盆罐罐张家辉,金牌闪闪周润发。不讲道理是女人的特权,骗到手不认账也是男人的天性。都21世纪需要思想深度了,但电影还在耍帅卖腐玩动作,悬念猎奇吹牛皮,赌神世界有了不切实际的高科技,就像傻强在端茶按摩洗衣服中都格格不入一样,但是我喜欢这么欢乐的啊,王胖子,曾胖子,老赌神还能在一块玩一盘麻将,张家辉的星爷配音都是弥补遗憾的回味啊
2.21 @ 汕头星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