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剧时间夸度较大,主时间线从1918年至1992年。
相关人物众多,哪怕只有几个镜头的串场角色也是关键。
如果没看懂建议进度条往前拖,把当下情节缕明白了再继续,不然越来越迷茫。
女主Kirby是六年前一件恶性案件的幸存者,她的人生也从那一夜开始发生改变。
报社记者Dan在做一件凶杀案的报道,Kirby在这个案子里发现了和自己案件的相似之处,决定追查下去。
故事一开始就悬念叠起:Kirby像一只易受惊的小白兔,短发黑衣目光闪躲,就差把“惶恐”两个字挂在胸前。
她有一个大本子写满了关于前一天的所有细节,因为她身边的设定在不断变化,她甚至不能保证下一秒是否还是熟悉的环境:比如办公桌在她离开时还在漏水的管道底下,回来后就换了位置,家里的宠物一直是Grendel,但从猫变成狗。
最初只是一些细节,再后来她的人生出现断裂:公寓换了楼层,打开门后同住的妈妈不见了,而自己已经与报社同事Marcus结了婚。
大家雀跃地祝福,Marcus包容体贴,而自己作为当事者之一只能慌乱应对。
诡异的是所有的不同只会波及到她的生活,其他人都视而不见。
如果是你,会疯掉吗?
这里会有两个假设:一、Kirby的认知出现偏差,她不断在脑海中构筑场景并替换,就像在搭建一座迷宫,最终自己迷失其中。
二、Kirby被动地在不同时空穿梭,目前每次触发都是不可知的因素,不受自己控制。
以上也可以看作创作者故布的疑阵。
这部剧的前三集一直在撒碎片,把线索一点点放出来让观众自己充分调动脑细胞去拼凑。
比如其他受害者接到电话后传出来的声音竟然是下一秒自己发出的;比如跟进案件的记者Dan路遇凶手后状态似乎受了很大的影响。
此时凶手显得无所不能,事态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下,他一直走在时间的前面。
转折从第四集开始,Kirby主动出击了,和凶手Harper有了正面交锋,并打伤了对方。
重要的是,此时,我们发现凶手也有弱点他并不是神,特别是他离开自己的房子太久状态就会受损。
而Kirby已经根据线索找到了下一个受害者物理学家Jin,并给出提醒。
这个时间段里的女主也有了由内而外的变化,气场大开自信满满。
四、五集相当于前半部分的小高潮,掀开了真相的一角,也是女主蓄力的开始。
第六集真相徐徐展开,关于凶手关于Kirby受伤之前的经历,关于那栋神奇的房子,以及时空是如何变化的。
Kirby和Jin是所有案件中的幸存者,前者是幸运后者是被救赎,因为她们的命运与凶手最初的设定产生了偏离因此先后都掉入了不稳定的时空。
Jin在被拯救的同时同样也是Kirby的救赎者,在Kirby初次探访Jin时曾经透露心声,Jin的回答更像一位智者:“有些事尚未发生不意味着它不会发生,有些事必须要反复看才会理解。
” 而她这个理论“两颗粒子可能存在一条隐形的线,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并且可以影响整个时空”也是整部剧的注脚。
再直白一点就是蝴蝶效应: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每一件事情都会互相影响,因此前半部分Kirby生活中的每次改变都是与凶手的时间穿梭同步,他每个节点的每次选择都会折射到Kirby身上,而且根据情节轻重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同。
比如最后在这个时空Dan被杀死了,Jin的工作消失,身份从科学家变成机械工人,而Kirby上一秒是正式记者下一秒变成资料员,甚至到最后报社所有人都不记得她,妈妈也音信全无。
第八集完美收尾,Kirby反杀,将凶手的生命结束于1992年,也呼应了最初凶手第一次与Klara穿越时的对话,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凶手说可能是最远的时间吧。
所以他能去到的时间点就是他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之后Kirby穿越到故事开始的时候—1920年,找到第一个受害人Klara揭穿他的谎言与心机,在这里就将凶手可掌控的局面打乱,并故意留给他线索然后回到房子里静候。
之后Kirby站在了在凶手引发灾难的时间线的源头替代了那个位置,所以完全阻止了所有悲剧的发生。
其实看到第七集时还在担心怎么收尾,最终这个结局呈现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填上了所有的坑,爽快。
剧中不仅有时空的跳跃,在叙述过程中时间线也在不断变换,比如Dan在受害者家门外遇到凶手交谈了几句,之后在和Kirby汇合时状态明显有很大改变,此时的Dan与刚来时的Dan应该已经也来自不同时空经历了不同的事情。
Dan宿醉回家送儿子上学发现书架上的书摆乱了,此时是倒叙,后面会出现儿子被跟踪凶手潜入找线索的情节。
这部剧不能用直线思维分析,开着脑洞认真刷完,相当于完成一次头脑风暴。
In the end, she broke all of these barriers and saw her beacon of hope. I’m so happy to see that. It’s not a tv series which is literally sang how powerful a woman can be. Instead, it shows the whole process. As audience, I can see her struggle, pain and persistence. Every and each girl should learn that. Even though you might get trapped into a tough situation, we should be convinced that we are strong enough to get ourselves out of that.Except from that, I also saw how a war did harm to soldiers' mental health. It's literally death and survival, which is so cruel. Looking back into our world, in 2023, there are still wars in the world. It's unbelievable and incredible because everyone knows what a big harm it is, but some countries still want to trigger a war. There nothing I can do unless wish our world more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剧透==================================================剧透==================================================剧透==================================================剧透=========================看完后的第一想法:穿越这个元素反而拉低了作品水平,让大家的注意力从幸存者的顽强求生,转移到了穿来穿去的烧脑解析上。
当然原作小说本身也不怎么样。
因为创(穿)伤(越)和酒精导致的记忆混乱是本剧男女主的共同点,这让他们看起来像不可靠叙述者,也让他们身处高危之中。
在谜底揭晓前,观众学会了怀疑自己的见闻,甚至和女主一样努力记下他们的衣着、发型和工位,每集都在找不同,也在根据越来越多的线索推测行凶的原理——和“谁干的”相比,“怎么干的”同样很吸引人。
我们同时也无意识地逐步代入女主——我们对自身记忆的怀疑、对未解谜团的好奇、对凶手逐渐逼近的恐慌,都在一点点同步。
这种切入点可以说相当优秀,如果不去了解原作,多数观众都以为这是传统的缉凶剧,而且是执行很出色的一部。
以幸存者视角作为主视角,追凶线、新闻报道线共进,尤其是后者,描写之认真详尽足以让任何一个从业人员赞赏。
而三名主角的各自经历也让人着迷。
就算不添任何佐料,这都会是一部上佳的罪案剧。
可惜光是连环杀手显然还不够刺激。
原作之所以声名大噪,因为它抛出了一个很吸引人的钩子——“当连环杀手获得了穿越时空的能力”,这让它从一众连环杀手题材中脱颖而出。
的确,穿越时空者英雄居多,他们利用这种能力阻止悲剧、解决危机。
没人愿意想象坏人可以获得这种加成,这对受害者也太不公平,正反角色的处境极度失衡。
真心以为剧集在走现实线的我,看到这里五味杂陈。
凶手打破了物理规则,而女主所有的记忆错乱被证明不是错乱,而是实际发生的改变,因为凶手的每次行动干涉了时间线,把与之相关者带到了数个不同宇宙,世界当然变得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现实题材,剧集和原作给出了一个超现实解答。
不止于此,凶手的连环行凶并非出于他的本意。
他在闯入一栋神秘的房子时,被赋予了开门可以穿梭到 1929-1993 年任意时间点的能力。
是这座“房子”给了他一张需要逐个解决的女孩名单,是“房子”出于莫名的理由选出了“闪亮女孩”,凶手从头到尾都只是执行房子意志的工具人。
原作并没给出更多解释,“穿越”和“有意念的房子”更像是噱头。
去掉这些概念,其实并不会影响故事情节和角色发展,反而会让作品中的严肃议题与现实更有关联性——创伤应激者的记忆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并非因为有穿越人在干涉宇宙。
当你引入了科幻概念削弱了这种真实性,观众的焦点就从幸存者的挣扎和顽强追凶,简化成了超英题材式的正邪对决,扭曲成了“烧脑”解析。
严肃感荡然无存。
仔细想想,原作走红的原因就很让人无语。
女性受害题材、连环杀手题材如过江之鲫,因为它们(femicide)本身就充斥着我们的每日新闻,以至于作者们一定要加一个噱头才能吸睛。
而这个噱头也恰恰极简化了现实悲剧,换句话说,作品中的明喻(如果作者真想到了这一层的话)过于夸张:在现实里,逃脱法律制裁的凶手确实对受害人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包括剥夺了她们好好生活的机会、用创伤搞乱了她们的记忆让其无法前进等等。
但如果真的将之描绘为超能恶棍/邪恶力量去猎杀被选中的三好女孩,由此将这种影响表现在纯文字意思层面(记忆错乱是真的世界线变动哦,不能再闪是因为凶手专挑事业突破期下手哦),就让整件事包括随之而来的解决方法也跟着脱离现实、像爽文般极其简单,因而失去意义——不同于 Kirby 可以反过来利用房子穿越搞定 Harper、继而让这个宇宙的受害者通通过上正常人生,现实中的受害人不可能大快人心地把凶手揍一顿或实现义警正义。
她们面对的凶手并不具备超能力,却仍可能受到系统保护,因而逍遥法外;幸存者将永远承受身心创伤,而这种创伤不是物理上解决凶手就会自动消失的。
由神秘力量去选中“闪亮”受害人也是一个迷思。
Harper 在房子的指引下,总是在完美受害人即将取得事业突破的前一刻将之谋杀。
然而我们都知道,现实凶案更加随机,凶手挑选受害人与她们的背景、职业、样貌和人品无关,也不在乎她们前途可期与否,只是看谁脆弱好下手罢了。
在追完整季并且翻看原作后,我对它的印象无疑打了折扣,我确实无法接受,在这样一个穿越噱头下,原著作者在用如此笨拙的写法写这个题材。
除了整个女性受害主题被极简化外,小说里还有 Dan 和 Kirby 的感情线,还十分缺乏对 Harper 个人的塑造,Harper 完全就是不可理喻的凶器,一个传说中的怪物。
这让小说变成了一个不可能的鬼故事。
相比之下,剧集反而是对小说的提升。
主创放弃了感情线,因为觉得男女主短时间内没空想这个;也在 Harper 回忆集里刻画了他的背景故事、弱化了房子的影响,但完全没有将凶手美化(glorify);只以 Kirby 为主角,避免了对其他受害人的泛泛描写,显得更有力量、角色挖掘也更深。
我会推荐朋友看这个剧,并非因为穿越杀手这个噱头,而是在穿越这个梗揭开之前,它仍然算一部刻画细腻、节奏也不错的罪案剧,制造了足够的悬念让人往下追。
但也就这样了。
我们不该忘记的是,现实凶手并不手眼通天,却仍然在摧毁随机受害人,不存在什么神秘房子干涉,它们也不是鬼故事。
ps. 伊丽莎白·莫斯同类角色演得太多,感觉对她来说毫无挑战性,所以没有带来任何惊喜。
反倒是杰米贝尔,之前一直演纯良角色,这次演凶手,邪气逼人。
真是想不到。
首发于:墨带(ink_ribbon)
有关原著的译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832484229/?_i=4311109Mga-wyJ第八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2476705/?_i=4288966Mga-wyJ第七集 Offset真的是大爱这部剧,细节特别多,音乐、色彩变化都与叙事相关,演技也超级棒,一流的故事一流讲法。
虽然不喜欢拗暗喻,但是超爱这个小男人(small man)有了超能力/大权力之后腐坏的概念。
第六集讲了房子的来历,第七集女主弄明白了被害日期原来也有用意,于是救下了Jin-Sook,后者也有了现实跳跃。
杀人的动机也清楚了。
慢慢从头捋。
开场是明亮、自信、快乐、无畏的女主从天车下来回家,日常和妈妈斗嘴,有一只名叫东京(Tokyo)的狗狗——这种平常快乐与事件发生后沉默多疑的Kirby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这个惨烈的事件就发生了,听到Harper骂难听的话。
接着回到1992年,丹、Kirby和Jin-Sook三个人坐在一起谈话。
Kirby谈到自己被袭击的一些细节,觉得Harper总是领先一步;Jin-Sook接着说了第五集Harper在天台上委托她转达给Kirby的话:当Harper感觉到什么时Kirby知道。
Kirby意识到Harper和Jin-Sook天台相遇正是她的现实里丹的车被换掉之时。
Kirby对Jin-Sook说“He already did (killed you), just not yet.”听上去像个谜语,对观众来说应该很明白了:假设三人谈话这里是时间点A1,Harper从房子出发去了A3或A4任意一点(AX,而X>1)完成杀戮,所以对Harper来说是过去时或完成时态,而对Jin-Sook来说是未来时,未完成。
但是在死者体内留东西的动机和规律,还没有弄明白。
再接下来是看录像,此时三人组是丹、Kirby和丹的儿子弗莱迪,猜测Teenie是个什么。
回到报社,Marcus提供了Teenie的线索,丹不记得是因为酗酒让他对很多事情没有印象——比如他记得Harper在Julia家门外,但是不记得地铁站两人的对话,那个时候他就是处于醉酒状态。
之后兵分两路,Kirby和丹去了肉联厂,Marcus本来要去被Kirby制止了,结果这人跑去上司那里打了Kirby的小报告。
Marcus对妻子的担心是正常的,换成是我,结婚几年的爱人忽然说根本不记得结婚这事,我也会觉得TA精神出了问题。
向领导请求让妻子休息也属正常,没直接送精神病院就不错了。
但不该泄露Kirby的日记(领导看到一半说自己不应该看这个,就是体面人的做法)。
如果能和Kirby深入再谈谈就更好了,多观察,Marcus想和Kirby一起调查,这个想法大概就是基于此,然而遭到了拒绝。
在肉联厂得到了很多信息:Klara和Harper都在这里工作过,记录上都有照片,Harper的名字是John Smith,因为他是童工,想想也挺心酸,只是个孩子参加了一战还要赚钱养活自己。
Klara的尸体于1920年在地下屠宰间被发现。
(还注意到Harper的证件上日期是1920年4月13日,本剧第一幕里Kirby写日记是1992年的4月13日,不知道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色彩变化因为卫生原因这个屠宰间十年前关闭,但有计划将它改造成冷藏间。
这个细节很重要,与此同时,Jin-Sook在排练过程中被Harper吓了个半死——Harper的大动作引起Kirby现实大改变,小动作就小改变——吓唬Jin-Sook这次,Kirby的现实从地下屠宰间变成了冷藏间,色调从泛黄转变成冰蓝。
肉联厂得到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是Kirby察觉到了杀手的动机,他在惩罚她(Klara)。
后面也就自然推理出杀自己的目的也是惩罚,夺走她最闪亮的那一刻。
Klara演出前用镭覆盖全身,Harper就用脏东西来掩住她的光彩;Kirby/Sharon即将有独属于自己的系列报道,于是在报道出来前杀死她。
同理Jin-Sook第一次重要演讲的这夜也是被害的夜晚。
再看Jin-Sook这边的细节。
Gary邀请她一起吃午饭,似曾相识,第一集发生过,但第一集Jin-Sook婉拒了去看演出然后遇到Harper两人交谈,这次她犹豫了一下接受了,也许这是改变未来的第一步。
lunch time同时Harper看天文馆的演出,结束后发现Jin-Sook这次不在!!
Harper很生气很震惊!
Jin-Sook随后开始演练,这个台词写得很有喻意,就像解说两个粒子那次一样:Overhead you’ll notice a cluster of stars at the edge of our galaxy. Omega Centauri.Now, these may look like any other stars, but they don’t belong here.Billions of years ago, we collided with another galaxy. And these stars, they’re all that’s left of it.And now, another galaxy is making its way towards us. Andromeda.Four billion years into the future, an irreversible collision will occur——说到这里麦克坏掉了,放映室光线下的剪影不是Theo(梳小辫子的),明显是Harper,一动不动。
背景音乐响起,是第一集Jin-Sook被杀前参加晚宴时的“Lonesome Lover” by Max Roach and Abbey Lincoln,随即换成了被杀时的音乐,接着又换成了被杀时录的音,听到了自己绝望的尖叫。
Jin-Sook跑了出去,脱离危险,此时Kirby那边经历了上述场景的改变。
第一集杀Jin-Sook时Kirby发现自己结了个婚;这集小意思,只是场景的变化。
Jin-Sook逃回自己的办公室,Kirby正在疯狂给她打电话,因为场景变化让她意识到Jin-Sook可能遇到了麻烦。
得知Jin-Sook有惊无险后Kirby回去翻工会卡,Marcus正在打小报告,前面都讲了。
再下来丹和Kirby坐在门前谈心,两个人都敞开了心扉,却不知道Harper正在一旁偷听。
丹被孩子叫走后Kirby独自一人,这是杀她的好时机,而Harper没有动手,却选择之后杀丹,动机还是一样:惩罚Kirby,因为他意识到这时丹对Kirby个人更具意义,她非常在意丹。
Kirby被领导赶回家,丹正和儿子一起看1920年罪案的证据,发现了1981年的发票。
Kirby和Marcus分手,妈妈来帮她搬东西,不经意地谈话间Kirby意识到杀手选择那一天动手是故意的,有浓浓的主观恶意。
临走前Kirby没忘记1964年Harper送的飞马(这个细节以后或许有用)。
Jin-Sook参加晚宴,同第一集一样,因为仪器故障离开,此时那首“Lonesome Lover”响起。
但这次杀手没来犯罪现场,而是Kirby神兵天降。
杀手没来天文馆,又去了哪里?
丹根据1920年的发票来到了Sid,这里是Kirby妈妈演出的地方,Kirby曾在这里的酒吧兼职,也是当年Klara要演出的地方。
丹看到了“SHARON’S GONE LIKE THE SMOKE”那条杀手留言,也看到了Klara的演出海报,盯着海报时被Harper袭击。
同时Jin-Sook冲回晚宴准备演讲,经历了自己的第一次现实改变:服装从之前正式的晚礼服变成90年代的休闲装;没有认识她是谁,Theo、Gary看她都像陌生人,还有女保安,之前和Jin-Sook讨论过钥匙的事情,也不认识她;海报本来写着Jin-Sook的名字,现在变成了Gary;Kirby也变了样子。
再回到Sid,弗莱迪认出了Harper,两人第三集见过面,Harper穿着丹的衣服,还故意在车窗上留下血手印。
弗莱迪这集参与故事比较多,之前丹独自进酒吧,他明显很担心,是担心丹再次喝多,结果证明担心本身是对的,方向错了。
也许下集弗莱迪能成为救丹一命的关键。
总结:Kirby越来越了解杀手;Jin-Sook在Kirby的帮助下有意识地改变了一些选择,从而改变了事情发展轨迹,杀手为惩罚Kirby盯上了丹,使Jin-Sook成为第二个幸存者;杀手的动机、日期选择都明确了,遇害者体内留下的东西还不明白有什么用。
第7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2077996/?_i=3698679Mga-wyJ第6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1665139/?_i=3091018Mga-wyJ第5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1240049/?_i=2470846Mga-wyJ1-3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1046976/?_i=2211036Mga-wyJ第四集 Attribution兴趣来了,捋捋时间线和死者们的已知信息。
本集开始,出现在三个不同年代的三名女性死者:1972年草地上的死者,根据第三集,这名死者的体内应该是1992年Jin-Sook的钥匙。
1974年医院里死去的护士。
1984年停车场里的尸体。
然后是1986年幸存下来的Sharon/Kirby,沙滩上长长的血迹,远处的救护车,医院里抓狂的瑞秋。
杀手在等待区不断刺激瑞秋,让她再次抓狂引开了护士,以便自己进入ICU。
杀手可能并不像我之前想的那样聪明,他看到活下来的Sharon/Kirby相当困惑:how did you get here, Sharon?
片头过后,时间线回到1992年,丹在报社强力推荐这个连环杀手的报道。
这天清晨丹是在天车上醒过来的,胳膊有伤。
前一天晚上,丹遇到杀手。
杀手从丹这里得知有幸存者,之后杀手跑去1986年看望住院的女主,丹在天车上睡了一夜。
Kirby帮丹去取Julia Madrigal与杀手对话的录音带,在录音带里听到了回声,仔细辨认下发现不是回声,而是Julia的同一句话都说了两遍。
困惑的杀手来到他认为的Sharon的公寓,吓坏了现住户。
证明杀手并没有在时间线或平行空间晃来晃去吓唬Sharon,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时间线上跳来跳去的影响,也说明了他的杀人动机和时间线为什么那么古怪随机。
Sharon/Kirby带Marcus来到瑞秋以前唱歌的地方。
在镜子旁边看到“Sharon Is Gone, Like The Smoke.”这样一句话,忽然意识到那是杀手留下的。
接着在回忆里,Sharon/Kirby在电话听筒里听到了旁边的人即将说出的话。
就像Julia电话录音里的“回音”。
实在不清楚,能辨认几个名字丹走访了部分死者的家人或朋友:凯瑟琳,前同事提到华盛顿市长第一次竞选(1983年,Harold Washington),整个夏天她们都在伍德朗区拉票。
凯瑟琳可能是1982年停车场的那具尸体。
安妮不关心政治,只关心身边的人。
1985年取得房地产牌照,“就在她被杀之前”,死于1985。
玛格特-泽尔与一名木匠交往,两人与一个名叫邦妮或Betty的小女孩住在一起。
凯伦,原本主修音乐,因为丈夫(或男友?
)生病改修护理学,在远景医院工作。
可能是1974年医院的尸体。
萨莫-弗朗丁斯的室友其实是女友,死前变得沉默疏远。
萨莫的东西在玛格特体内(一套银器中的一件);维莉罗斯体内的别针是护士的,凯伦;凯伦(1974)体内是写着“Silence is deafening.”的胸章,正是华盛顿市长的竞选口号,指向凯瑟琳(1982);社工Julia是天主教徒,安妮(死于1985)体内的祈祷卡可能是Julia(死于1990)的。
现在已知的东西都来自未来,杀手活在《信条》里的吧,倒着来的。
——女主对这个1985和1990这个时间差的解释是杀手用来跟踪研究死者。
但杀手可能是按自己的时间线在杀人,他的时间线是圆形或螺旋性或随机的。
随机的可能性大,感觉杀手并不能控制时间线。
1992年天文馆员的钥匙在1972年的尸体里。
而Sharon/Kirby体内的快活蜂酒吧火柴盒则应该是来自未来,1992年之后。
结尾Sharon/Kirby去警告Jin-Sook,但后者没往心里去,说了一句很有哲理、又似乎预示了什么的话:Just because something hasn't happened yet, doesn't mean it won't. It always takes looking at something a few times before it makes sense.Sharon/Kirby看着Jin-Sook在大雨中离开并买了一把红色雨伞,正是第一集Jin-Sook被困在天文馆天台时莫名出现的那一把。
丹看着Kirby和其他遇害女性印刷在报纸上的同时,Kirby来到了与快活蜂酒吧同一地址的洗衣房,看到了同款火柴盒并遇到了杀手。
杀手还是一脸困惑:你不应该在这里,这不应该在这里发生。
也许杀手自己的时间线与现实发生了矛盾:按他自己的时间线,应该先杀与快活蜂火柴盒有关的那个女性,再杀Kirby,将火柴盒放在Kirby身体内——个人理解,后面有待验证。
杀手跟踪Kirby时看到Jin-Sook的话,会不会也有疑惑?
又或者正是看到女主拜访Jin-Sook才对她开始感兴趣的,因为此前她并未接到过可疑电话,如果这样,那就是女主把危险带给了Jin-Sook。
Jin-Sook此时钥匙没丢,是不是说明1972那个女性还没有死?
而Kirby似乎有同样的时间旅行能力,她有自己的时间线,看起来也相当随机(所以要随时记在小本本上)。
有可能是她的幸存,与杀手的碰撞导致这种超能力的出现。
最后杀手捉住她的头撞墙时壁纸不断变化,可能就是现实空间的改变。
第四集给出的信息比较多,但问题更多,非常烧脑,不但时间线有好几条,还有平行空间。
期待下一集。
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部还不错的剧。
女主在一个报社工作,但生活工作里的小细节可能一眨眼就会发生变化。
此时,女主生活工作都处于混乱状态。
啊,剧情叙述不出来。
引子是一个凶杀案,一个记者发现女主居然有可能是连环杀人案中被害人里唯一的生者,由此找到了更多的被害人。
期间女主和同事联手查案,得知凶杀案时间跨度很大,是同一种类似宰猪的作案手法。
通过凶手在被害人体内留下的东西,找到了凶手作案的相关性,以及凶手的来历。
最后,女主隔着时空开始追凶,干掉凶手,继承魔法房子,获得了穿越时空的能力。
说实话,前面很慢,看的人想睡。
但是看到第三集,突然开始觉得后背一凉,有一个人一直在观察你,并且等着你最闪亮的时候的前一刻杀了你,就感觉很恐怖。
因为不知道凶手从哪里来,这个时空根本找不到这个人。
看到最后,就很好看,剧情逻辑基本对上了,就是总有一种还没完结的感觉。
内容:Kirby是连续杀人犯手下的幸存者,为了自己与更多人的安全,与朋友一起,一步一步寻找凶手。
感受:这个内容我真的概括的垃圾,完全体现不出一部剧的精彩。
年度最佳,太惊喜了。
时间线的叙述也惊喜,一开始的天文馆女孩,原来是后面的时间才发生的事。
通过一间房子可以穿梭在任意的时间,无处不在的可以预知未来的男人,只有自己感受到身边所有东西都在变,这些脑洞让人大开眼界。
一开始看到片名(没看简介),以为是生活中努力闪耀的女孩的故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看,发现是破案题材,我的菜,接着往下看,变成了悬疑剧,后来又变成了科幻剧。
看一部剧等于几部,爽啊。
悬疑感,恐怖感,不仅来源于变态跟踪狂,还来源于Kirby本身。
那个转身的瞬间从短发变成长发,一瞬间鸡皮疙瘩一身。
Kirby活在一堆混乱中,突然和妈妈一起生活,突然有了老公,突然换了工作等等,上一秒的事可能下一秒就全变了,精神压力是真的大,佩服她还能执着的找寻凶手,没有被逼疯。
当然跟踪狂,或者说变态杀人狂,Harper,也是真的恐怖,人狠话不多,一下就把受害者扑倒,不给任何反应的余地。
从剧中看的话,克拉拉应该是她第一个受害者,他对自己心爱的姑娘可真是狠啊,一言不合就杀死了,谁被他爱上真的会危险。
后面克拉拉也知道了他的手段,但不知道是我没看到还是没有演,克拉拉是如何知道的,是Kirby后面通过房子去找到克拉拉,让她小心Harper的嘛?
很有可能。
Kirby应该运用这个房子做了很多事,救了很多人。
Harper应该算是纯粹的恶了,大多数剧集都还是会演一下是什么让他变成这样的,但这里只是由Kirby 在最后威胁他的时候口述了一下,不给任何洗白的机会。
最最让我惊喜喜欢的,是Kirby 在房子中威胁他,让他离开,看似是结束了这一切的因果,但Harper从房子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的就是Kirby 第一次见他时他给Kirby 的小飞马。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里才是一切的开始,之前小飞马的来历一直都没有讲过,所以之后一切还是会发生,已经是一个圈了,因果交织在一起。
beginning of the end,end of the beginning 。
要我说,Kirby 还是太善良了,真应该一枪解决了他。
Harper尾随喝醉酒的Dan到火车站那次,Dan和Harper 的衣服真的太像了,卡其色外套,蓝色衬衣,还有裤子颜色都是一样的,当时还以为Harper 是别的时间线的Dan,差点以为Dan是凶手了。
可能是当时的穿衣fashion 哈哈哈。
这部剧一开始就告诉你谁是凶手,它的精彩不是追凶过程的千难万险或者思维迷宫,是Kirby 从一个受害者转变为追捕者,慢慢了解这一切的过程,是我们跟着Kirby 知道了一切原委与秘密的过程,酣畅淋漓。
不得不说,你永远可以相信《使女的故事》的女主,这次的故事一样那么不简单,一样那么引人入胜。
年度最佳!
一个普通男人,无意间有了穿越时间的能力,他将此作为跟踪、杀害女性的手段,无数女孩遇害,而他一直逍遥法外。
这是美剧《闪亮女孩》(The Shining Girls)的基本故事情节。
这个精神贫瘠、道德低下的连环杀手名叫Harper,他无数次穿越时间观察这些女孩子,让她们知道自己的存在,让她们害怕,然后在她们人生最辉煌的前一刻杀死她们。
在接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如此, Harper享受着自己的游戏。
这个自卑的男人,他会不自觉被自信闪亮的女孩吸引,但知道自己不会被她们所爱,所以他花无数时间跟踪她们、了解她们,他会无数次穿越到同一个时间,从暗中观察她们,然后在她们更加闪亮之前残忍地杀死她们,让她们不再发光。
直到Kirby出现。
Kirby是Harper变态行为的唯一幸存者,身为记者的Kirby,在独立完成自己重要报道的前夜,被Harper袭击。
侥幸未死的Kirby,与Harper的命运纠缠在了一起,他们就像两个纠缠在一起的粒子,Harper只要有所行动:杀人、准备杀人,Kirby的人生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有多彻底,等同于穿越到了平行宇宙。
除了她自己,没有人知道发生的变化,比如她会从单身变为已婚,而这是所有其他人眼中的事实。
几乎奔溃的Kirby,在打算搬家远离现在生活的时候,发现了另一个Harper的受害者,她和另一名叫Dan的记者开始追查真相,然后发现了连环杀手作案的事实。
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Kirby救下了原本要被Harper杀死的天文馆讲解员Jin,Jin也因此与Kirby、Harper的命运纠缠在了一起,只要Harper有行动,两人的世界同时改变,但是只有她们两个人知道发生了改变,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
Jin用天文学解释这一现象:两颗粒子可能存在一条隐形的线,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并且可以影响整个时空。
这是一种量子纠缠形式,两个粒子相互作用,瞬间共享它们的物理状态。
这种变化非常要命,没有一点预兆,上一刻你还是报社的员工,下一刻谁都不认识你,差点被当成小偷扭送警局或者被当成精神病患者。
更别提从记者变成档案员,从科学家变成机械工程师,从原来的地址搬离,宠物从猫变成小狗。
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发疯且没有停止寻找真凶,并且救人的Kirby,让人仰望。
Jin说,去掉把她们连接在一起的粒子,其他人就能恢复正常,就能摆脱那条线。
Kirby在最后一集大放异彩,成功找到了凶手Harper,发现了他穿越时间的秘密,杀死了他。
并且一次次回到事情最初发生的1920年,阻止Harper获得穿越时间的能力,让一切回归到原有的秩序上,改变了所有被Harper杀害的女孩的命运。
那些女孩子在没有人恶意阻挠的情况下,成为了真正的The Shining Girls。
Kirby更是当之无愧的shining girl,整部剧最最闪亮的女孩子。
她孤独地守护着那所房子,防止像Harper那样的人闯入作恶,还好有一只叫Grendel的狗陪伴着她,那是她最后的陪伴和唯一的慰藉。
自此后——已是多少的世纪——然而感觉竟比那一天还短暂就是那一天里我才初次猜得到那些马头便是朝着永恒的方向——Since then—'tis centuries— and yet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Were toward Eternity———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因为我不会因死亡而却步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很多看完此剧的观众笑话说现在的电视剧进入了平行宇宙内卷时代,以后拍电视剧,为了追求酷炫华丽的场面也好,为了追求剧情的悬疑也罢,不管是什么圆不上的剧情,平行宇宙往上一扣就行。
其实我一开始看本剧的时候也以为是个悬疑的侦探故事,最多加点精神疾病的惊悚元素,没想到居然是科幻电视剧。
Kirby在不断陷入混乱之后能意识到自己在不同的时间线上跳跃已经很厉害了,当然,剧中你可以解释为她不得不接受这一点,不接受就会疯;至于Jin-Sook,她是个物理学家,对时间穿越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这一点大家可以理解;最厉害的是男主Dan,在参与调查一件和自己没关系的案件的时候,不仅在自己和儿子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依然坚持彻查到底(真的死过一次),而且居然没什么心理障碍地接受了Kirby提出的凶手能随意穿越时间这个概念。
在豆瓣的讨论区,我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帖子——“突然想起精神病院的几个人(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7260696/?_dtcc=1&_i=46645022_IWHAm)”,作者回忆了一下自己在精神病院的实习经历,讲述了一家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女的故事,症状和电视剧中的Kirby几乎完全一样,评论区的讨论也很有意思,大家可以点进去看看。
如果我遇到Kirby这种事情会怎么办呢?
首先,我肯定不会怀疑是自己穿越了,而是会认为自己的记忆出错了。
在身边没有人把每件事和我一一核对的情况下,我怎么知道自己记住的东西就一定是正确的呢?
如果记忆错误这种事情发生得太多,我肯定也会被送到医院里去,医生能怎么办呢?
难道要优先怀疑我是个在不同时间线上跳跃的正常人,而不是精神病患者吗?
医生当然是驾轻就熟地把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普通人永远没法验证这一点,自己到底是穿越了还是记忆出错了。
如果说,时间穿越就是获取不同的记忆,体验不同的人生,那么,一个失忆者,一个精神分裂的病人,是不是在事实上获得了不同的记忆,获得了穿越者的体验,而成为了某种类似穿越者的存在呢?
我觉得人类至今对精神世界所知甚少。
虽然我们发明了各种名词来定义各种不同的,非主流的,不常见的精神状态,但是就如之前的那个帖子里所讨论的,主流的正常状态和疯癫状态界限很模糊。
一个偶尔记忆混乱的人我们不会说TA是疯子,那一个经常记忆混乱的人呢?
我们又该怎么来定义这个“经常”呢?
让病人自己来证明吗?
可是如果一个人已经是个病人,TA的证词是有效的吗?
如果一个人不是病人,TA又该如何证明自己混乱的记忆都是真实的呢?
目前可悲的现实是,只要你发生了记忆混乱,并且频率比较高,基本就只能以病人的身份继续过日子了,即使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只能选择相信医院的诊断,你几乎无法自证清白。
破晓时分一道闪光将我击中雾尼(Muninn)带来了消息我该如何相信你我的爱人你的眼睛失去了光彩黑色的阴郁爬上了你消瘦的的面颊Marcus作为女主的丈夫,确实很惨,这部电视剧中他真的做得很不错了。
一开始Marcus在自己生日那天发现了女主Kirby——也就是这条时间线上他的老婆——的异常,这异常还持续了一段时间,Kirby突然对自己不冷不热,还在同事Dan家里过夜(直到最后一集,男女主之间也没有爱情线,只是同事和战友关系,男主的全力帮忙居然真的是为了真相,为了正义),他居然还能心如止水地摆弄照相机,并明确表示自己相信Kirby,她自己想聊的时候他们再聊,后期Marcus也尽力帮助了Kirby,一直试图保护她的心理健康。
扪心自问,剧中那样的情况下,我肯定做不到Marcus那么好,甚至在一开始Kirby坦诚告诉我被伤害的极端痛苦的经历之后,我们能不能成为普通朋友都很难说。
反派Harper矮小猥琐,懦弱卑鄙,杀人手段低劣且粗糙,一改很多电视剧中的反派智慧高尚的模样,最后被女主反杀真是大快人心。
很多人评论说,这家伙获得了穿越时间的能力,居然只是用来杀普通小白领,这简直就是捧着金饭碗要饭,为什么不干票大的?
我仔细想了一下,即使我是个愤世嫉俗的人,只要不是不怕杀死自己,我在使用时间能力的时候也会非常非常谨慎的,更不要提Harper这个卑劣的胆小鬼了,他但凡有能力干票大的,他在没有时间能力的时候就不会是那副鬼样子了。
他曾经的战友Leo说得很好,“在正常的时间线上,你只是个垃圾,没人爱你,需要你。
你只能通过这座房子来确认自己的存在,用它赋予你的超能力来使自己显的强大。
”普通人不仅没能力做大事,连坏事也没有能力做好。
大家喜欢幻想着如果自己有一天成了坏人,不受法律和道德的审判,抛弃了心中的正义,就会突然变成一个非常强大的人,就一定能做大事赚大钱,我觉得这是否为真都是有待商榷的。
做大坏事并不容易,甚至就连某种意义上的好事,做起来也不容易。
我记得有人讨论过,如果有机会穿越到希特勒还是婴儿的时候去刺杀他,你会杀死他吗?
我个人认为,即使明知道这是未来的希特勒,绝大部分人在面对无辜的婴儿时,还是下不了手。
时间,时间到底是什么。
公众号:杰拉德,欢迎关注!
本剧改编自Lauren Beukes的畅销小说《The Shinning Girls》,在大萧条时期的芝加哥,一个名叫Harper的流浪汉找到了一把通往其他时间的房子钥匙,但他必须杀死充满潜力的聪明年轻女性。
他在不同的时代跟踪他们的生活,直到1989年,他的受害者之一Kirby幸存下来,而他的同事Dan则跟她一起调查这件事情,慢慢发现这些悬案之间的关联......
*友情提示:无论是否看懂前两集,一定要看到第三、四集*前两集中,你会看到坐在门口小女孩独自玩耍,后来来了一个长相酷似荷兰弟的怪蜀黍,把她吓走了!
画面一转,女主Kirby出现了,负责在报社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有一些轻微社恐。
前不久她遭受过袭击,肚子上被划开一个十字的口子,并留下一个火柴盒(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酒吧的火柴盒),而罪犯也仍然逍遥法外。
慢慢的会发现她有一些“神经质和健忘”:工作上发现自己原来的工位已经有人坐了,而自己的工位在房间的另一边。
每次回家都会发现家中多少有一些变化,比如原来住的楼层从二楼变成了三楼;回家发现丈夫邀请了一堆人来过生日,而自己却完全不记得;她有一本记录日常所有事情日记本,而日记本上面的记录也会自己发生细微的变化……就连Kirby去检查伤口的时候,检查人员也会“神奇”的从女医生变成男医生……男主Dan是芝加哥太阳报的资深记者,与女主是同事,也在调查女主遇袭和其他女孩被杀害的案子,慢慢他和女主发现,这些横跨20多年的案件之间有很多必要的联系……前两集是将一些片段的镜头进行拼凑,慢慢的揭示了案件和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感觉这两集看的云里雾里,记住,一定要看下去,当你看到三四集的时候,你就会慢慢明白前两集所交代的内容!!
人物关系
一个怪男人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门口,于是主动凑过来搭话,并将她的蜜蜂翅膀折断......这也是Harper和小时候的Kirby第一次见面!
Harper,一个外表无害,有点弱小,还有点像荷兰弟的男人,却是一个连环杀手,20年来残害多名女子,然而她的面孔依然没有变化。
没有翅膀的蜜蜂也在Jin-Sook身边出现
Harper不仅在女主身边出现,还是不是去男主Dan的家里,这些书籍摆放方式就是他故意留下的Apple TV近期的那些剧除了本剧外,近期Apple TV制作的剧集的评价也都不错,包括之前追过的《人生切割术》和《流人》,还有李敏镐主演的韩剧《弹子球游戏》,虽然大部分都是相对小众的剧,但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
1、《人生切割术》高分美剧《离职》(Severance),类似于《黑镜》的科技惊悚剧
2、《流人》Apple TV+出品英国间谍片《流人》(Slow Horses)第一季&近期追剧总结
3、《弹子球游戏》
刚刚看完,略低于预期。
先说不太满意的部分:本来以为是预设了悬念应该最后揭晓,结果凶手一早就明牌了,多重宇宙的谜题也早早摊牌,后两集高潮的重点是女主的破题。
但是胜在剧集节奏和讲故事能力很强,所以即便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就是普普通通的多重宇宙内核—不断因为某世界骰子🎲变化引发世界变化,再加上Elizabeth Moss的演技保障,外加一点点记者搭档点到即止恰到好处的感情线推进,观感还是非常舒适的。
个人觉得有意思的点算是“粒子三人”能够感知到世界的变化,当然这也是所有剧情能够推进下去的立足点,女性互助反抗垃圾男恶人也算是可圈可点,至于恶男的设定就马马虎虎,典型的弗洛伊德式的早年阴影引起了扭曲人格,以剥夺他人的所有物为乐。
最后夸夸Elizabeth Moss,最早在《广告狂人》(Mad Men)认识她就觉得她演技很好,扮演的Peggy一路成长起来,算是剧里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之一,好几集都飒到我。
后来再见她已经常担悬疑女主,依然保持水准,姐姐未来可期!
第七集突然get了片名,泪目ing——勇敢去夺回属于自己光吧女孩们
蛮不错的,节奏很好。扫了一眼小说,觉得改编增色不少
对我来说,这部剧的吸引力在于选了长相个酷似荷兰弟的男主,否则我早就因卑鄙龌龊变态杀人犯而弃剧了。整部剧都在讲行为和结果,但原因却很少触及,情感也基本被忽略,这让我觉得没啥意义。首集惊艳,悬疑质感和拍摄手法都不错。虽然前几集打乱时间线,倒叙插叙,设置悬念,但是想到时间穿越也不觉有何高明之处。前六集基本都在铺陈谜面,后两集揭开谜底,只是没有让我产生恍然大悟的激动,取而代之的是看了个寂寞的失望。
第一集就太压抑了。简直受不了,凶手可以穿越时空、可以穿越多个宇宙,就为了偶尔杀害一个女孩子?就像你掌握着全地球最大的核电厂,只是为了给手机充电,然后让观众搞不懂为什么手机永远有电;好比你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宇宙飞船,只是用于家门口到公司这3公里通勤,然后让观众搞不懂为什么你不会迟到……这种犯罪意识太低级趣味了!他不如毁灭地球,或者玩自杀更有意思一点点。
是非常Moss风格化的作品,略带“神经质”的主人公演绎,女性话题的主旨,最后的“爽剧本翻身”。但节奏有些奇怪,设定也不是特别清晰,悬疑感也不足,比如很多时间都在反复纠结同一个疑点上却没有足够的进展和解释。可以理解叙事上碎片化和故意打乱时间线,但若因此而明显减弱了看剧的兴趣,则是否还有必要,反而觉得第六集完整讲述首位受害者的故事那集处理得就比较好。“既不是平行时空,也不是穿越,而是信息重整后的蝴蝶效应。同一个意识置于全新的环境和认知中。”这个概念是有意思的,但这部剧并没有深挖下去,这种认知对于自我和与世界关系的影响,概念有些浅尝辄止。总体上有些失望。掌控欲是所有人的渴望无关性别,人们对于拥有和确定性的执念。专挑女孩闪亮时刻去毁灭她们,更印证出这些女孩的优秀。闪亮女孩,善良女孩。
拥有了时光穿梭屋就为了当连环杀手??就这点格局?!(苹果出品有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内容撑不起形式!这点破事絮絮叨叨八集!天了噜!里面服装也是巨大的bug 克拉拉是1920年 穿的像1950年代的 总而言之 故弄玄虚!别问我为什么两星还要硬着头皮看完 因为实在不想学习!!)BTW这房子没wifi也不能叫外卖吧?抽水马桶和热水供应怎么解决?妈呀白送我都不要
呜呜烂尾
感觉有点混乱喃
纳尼亚传奇之纽约人民的好邻居变成使女连环杀人犯的故事plus和带孩子毒枭恋爱
看得云里雾里,Moss 能不能不要再演类似的角色了。在表达不服气的表情时,简直跟Peggy 一模一样。
故弄玄虚,拙劣的打乱叙事时间线剪辑方法。
一部电影能讲完的硬生生拍了八级,要不是女朋友想看,早就弃了,荷兰哥开挂了,除了女主谁都打不赢
虎头蛇尾,剧作有些问题,凶手动机薄弱,而且前期铺垫了很多有关天体物理的内容,引导观众认为穿越跟天体物理有关,结果却告诉观众穿越只是因为一栋房子有让人穿越的能力,太扯了
稀释再稀释的感觉,用空间时间的概念去稀释连环虐杀案,个人主观。故弄玄虚,不喜欢。
看不进去
老房子裝潢不錯 可女演員好差哦 不誇張的說 還不如趙麗穎會演哈哈哈
怎么会把没逻辑不合理当成是烧脑呢…
一部制作成熟稳健的科幻剧集,烧脑程度和细节布置如果不借助解析真得很难吃透,好在创作者用了8集自圆其说且悬念贯穿到了最后,莫斯、贝尔、马拉三个主演的精湛演技让如此悬浮的故事落地信服,相当不错。观影过程挺累的,理性来讲并不是喜欢这种设定型的烧脑故事,感性来讲为女主的坚韧勇敢为之吸引感染。总的来说是一部优良的高质量科幻剧,喜欢的入戏的不会觉得失望,如果看不进去也不必勉强,因为抛开女性主义精神以外,它是一个很“自嗨”的故事仅此而已。暴瘦的瓦格纳·马拉依旧魅力十足!
太精彩了,强烈推荐,最后一集居然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如此精炼地把铺展开的故事理顺,编剧好强大。不过所谓的科幻或悬疑、犯罪,都是表象,内里仍然是在讲受害者可能有的创伤,除了生理的,还包括了之后漫长的复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的孤独、迷茫,尤其是对熟悉的人和事的陌生感、倾诉的无力,它们终于被套在一个这样超现实的设定之下,更直观地呈现了出来。以前我好像从没这么深地感受到那些遭受暴力伤害的幸存者回归日常生活有多少困难,又需要怎样的勇气才能完成自救和互救。这部剧里不再有过去那种局外人的英雄了,幸存者就是自己的英雄,而且也不再有什么对英雄的歌颂,到最后你其实能感觉到的只是一种几近悲凉的解脱。这些都让这部表面超现实的剧实际上更接近于现实。
烧脑在哪里,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凶手了吗?给杀人犯装个穿越能力,有哪些价值我不知道,但对剧情增加可看性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