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航班

United 93,颤栗航班93,联航93,联合93,93号航班

主演:J.J. 约翰逊,Gary Commock,波莉·亚当斯,奥珀尔·阿兰丁,斯塔拉·本福德,大卫·阿伦·伯施理,理查德·贝金斯,苏珊·布洛马特,克里斯蒂安·克莱门松,丹妮·狄龙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法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德语年份:2006

《93航班》剧照

93航班 剧照 NO.193航班 剧照 NO.293航班 剧照 NO.393航班 剧照 NO.493航班 剧照 NO.593航班 剧照 NO.693航班 剧照 NO.1393航班 剧照 NO.1493航班 剧照 NO.1593航班 剧照 NO.1693航班 剧照 NO.1793航班 剧照 NO.1893航班 剧照 NO.1993航班 剧照 NO.20

《93航班》剧情介绍

93航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用另一个角度,另一段历史,来怀缅9•11,来激励人们继续齐心向前。 就在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的那个黑色日子,新闻报道了一场灾难——93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之后坠落在宾夕法尼亚洲,机上45人全部罹难。 社会广泛猜测,航班上的恐怖分子本来打算把飞机用以袭击华盛顿。 然而机上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却一致抗敌,力挽狂澜,以自己的牺牲保住了更多人的性命。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与君无间教室的那一间第三季渔女战姬绝唱Symphogear隐秘的角落遥远时空中3无尽的命运恐怖旅馆蜜蜂少女队猫女囧女珍娜第三季索魂恶鸟往事不堪回首皇朝太医决战江南两个平原,一个幻想桃花庵诺比特致我深爱的每个你食客健身世界第一季梦履冰上杀出太平镇猪猪侠之勇闯巨人岛作家的谎言:笔忠诱罪别碰我的童年钻井第二季上海堡垒我的女友是演员长腿校花与热血教师匆匆的青春

《93航班》长篇影评

 1 ) Let's roll--93号航班

2001年,9月11日我正在上海出差,晚饭后,我和DZ百无聊赖的坐在宾馆的床上看电视。

我们在不断的换台中,看到了CNN;一栋大楼正冒着浓烟,不用说,当然是世贸双塔之一。

开始,我们以为某座大楼起火了,并且对此兴趣索然。

在又换过一轮台之后,我们开始研究这场“火灾”了。

我们定下神来听了听解说:……aircraft crash……?

飞机撞大楼?

周围这么空旷,怎么会撞到这里来?

我对我的耳朵颇有怀疑。

几分钟之后,我不仅怀疑我的耳朵,我还开始严重的怀疑自己的眼睛:一架飞机在我眼前撞到了另外一栋楼上!

我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想对旁边的DZ说点什么,但愣了好几秒才发出了结结巴巴的声音:你看见刚才又有一架飞机撞进大楼了么?

DZ也张了张嘴,迟钝的说道,不会吧。

从此之后,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叫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相信我能给他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我们竖着耳朵,开始仔细听解说,足足花了15分钟,看到了现场回放,才敢相信真有第2架飞机撞上了双塔。

我们面面相觑,为目睹了重大历史时刻而感到震惊,又略带点欣喜。

于是我们四处打电话,通知各路好汉这一难以置信的消息,当然,大多数人把我们当成了骗子。

最后,世贸双塔在我“楼会塌的”唠叨声中倒下了,但我所认为的华盛顿被核弹炸毁的场面却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对五角大楼的撞击,和一架飞机的坠毁。

坠毁的飞机,就是93号航班。

《93号航班》,就是这部电影,把我带回到了那个难以置信的夜晚。

这电影出奇的紧张,因为大家都知道结局。

乘客的家属在电视上看到有飞机撞上世贸大厦时,纷纷打电话询问,当他们得知不是亲属乘坐的93号航班时,都松了一口气。

但这轻松没能持久,很快航班上的家人就给他们打来电话,报告了航班被劫持的消息。

劫机者甚至当着他们的面杀掉了两位无辜者。

连续几架飞机自杀性的撞击,已经让地面上的家人清楚了飞机的命运,没有比给活人送葬更让人心碎的了。

乘客也通过电话获知了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他们也清楚自己的命运了……即使心碎,但毕竟还有勇敢的人,一个强壮的父亲,要求他同样强壮孩子立刻和其他乘客一起发起反击,重新控制飞机。

机上的乘客也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便死亡,也要战斗。

他们还为此进行了投票……民主真的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血液了吗?

随着一句Let's roll,他们排成一列,向劫机者猛冲了过去。

面对他们的勇气,劫机者成为了弱者。

飞机最终还是坠毁了,但他们制止这场袭击。

噢,在最黑暗的时候,还是有人会挺身而出,在遥远的大陆上空,他们保留了人类最后的希望。

 2 ) 第一视角感受911 手持摄影的典范

本文首发公众号:墨一的电影漫聊好的灾难片都是具有反思灾难及灾难意义的《93航班》亦是如此看电影除了感受那些人类旺盛丰富的创造力之外 还可以通过这些故事 尤其是纪实类和传记类电影 重新感受某个事件的回忆 2001年9月11日 一场新世纪后的巨大灾难出现在美国世贸大厦 911事件也因此成为无数人在千禧年之后最为人知晓的恐怖袭击事件对于我来说 当时还太小 只知道有这样一个事情发生在遥远的太平洋之外 我对于恐怖袭击 美国 劫机 中美关系这些词语全都是陌生的 随着时间推移和慢慢长大 一些遥远的记忆会逐渐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出现在大脑之中 911事件就是其中之一而这部《93航班》 则带我走进了那天的另一个时空本片导演是保罗·格林格拉斯 他也是《谍影重重2》《谍影重重3》的导演 注重纪实性拍法 擅长手持摄影 通过各种晃动凸显人物情绪正如本片的朴素色调 搭配一波三折的剧情 让人看着就停不下来在我看来 本片更是手持摄影的典范之作手持摄影的晃动一般集中在特写和近景 通过跟随人物前后运动 让观众最大程度感受人物的情绪变化而类似于侯孝贤和杨德昌导演经常使用的远景和中景 更多是建立疏离感 减少创作者的情绪输出 让观众以一个客观 冷静 上帝般的视角去感受电影而对于这种灾难电影来说 手持摄影的近距离拍摄 显然更能拉近人物与观众的联系 受本片大量手持摄影的各种晃动 观看本片的过程中 我的情绪也会一直跟着不断变化 时刻会感受到紧张和焦虑 这是导演 摄影 剪辑三者的调度功力电影开场稍显平静 几个阿拉伯裔的男人在屋内看起来操弄着什么紧接着是机场候机时的旅客群戏 这时候导演就已经通过手持摄影让观众开始感受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你知道会劫机 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劫机 这就会让影片产生动静之间的张力 节奏也会更抓人旅客们在打电话 看书 聊天 看景 镜头丝毫没有固定 而是时刻晃动 仿佛这不是电影 就像现场某个人随便拍的视频 临场感十足而开头出现的那几个阿拉伯裔明显心不在蔫 紧张 不安 焦虑的情绪在他们脸上不断出现93航班起飞前 联邦航空总部那边就已经发觉有飞机被劫机 看到这里我其实有点疑惑 为什么突然会加入其他航班被劫机的剧情看到中途才惊觉 911那天不止93航班被劫机 美航11号航班联合航空175号航班美航77号航班这4架航班都在同一天被劫持 只是时间不同导演将时间线切开 为观众展示了那天没有被撞向城市的93号航班 以及这些乘客勇敢夺回飞行权的故事影片中途 劫机开始 手持摄影的晃动时刻没停 摄影机有两条轨道 第一条被导演放在了飞机过道中间 用于拍摄所有旅客被劫机时候的反应和劫机人的反应第二个摄影机则是跟随拍摄 歹徒冲向空姐行刺 冲向驾驶室 抓人质 脱衣服展示炸弹 空姐打电话 旅客交流新闻信息 打电话给家里 互相商量这些镜头非常随机 是人在紧张状态下的随机变化 此时手持摄影的各种晃动最大程度放大了这种紧张 恐惧 无奈感另一方面 空军 各州市机场 航空总部 多方视角不断切换 信息如炮弹般轮番轰炸 通过各种屏幕雷达 电话沟通 临时应对 互相交流 以及飞机撞向双子塔的实时新闻画面 将另一个空间内的紧张感也通过屏幕释放了出来这里彰显的是导演的调度功力 要在如此紧张的情境下展示这些机构工作人员的状态 需要对空间和人物情绪有强大的调度和掌控 观看本片时 那种紧张感一刻没有停过看幕后采访 93航班里的情节大多是根据当时的电话录音和当事人家属回忆构成 可以说导演是在现实层面做出了改良 让影片充满了纪实性和紧张感最后的争夺飞机航空权那场戏也拍的极好 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乘客制服了驾驶舱外的两个人 而且不煽情不狗血 就是真实的展示在密闭空间下的飞行权力争夺结尾众人制服歹徒后 飞机无法攀升 我们看着飞机以极快的速度撞向地面 此时镜头不断在控制杆 乘客 歹徒 飞机窗口之间切换晃动之后 一片黑幕 影片戛然而止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停在这一刻 是导演的温柔 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模糊化处理911事件已经过去了24年 当时年幼的我远在地球的另一端 我或许在电视或者收音机里听过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 但我或许早就忘了 而在今天 通过观看电影和了解幕后 那些关于人类悲伤 勇敢的瞬间不断涌入我的脑海 我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情绪 也感受到了这一事件 对当时的那些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感谢导演拍摄这样一部电影记录下了那些瞬间

欢迎来逛逛

 3 ) 真实再现了那个早晨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同时看过Flight 93和United 93的。

最先看的是Flight 93,还把它当作United 93评论了一番。

凭心而论,Flight 93是部相当不错的影片,成本低(因为是电视电影),因此故事集中在机舱,航管部门和地面上的乘客家中。

情节更偏向剧情片,让人从头到尾充满紧张感。

但是United 93绝对是无法超越的。

不说别的,单是里面的演员,包括航管中心的指挥,军事基地的指挥,有许多人都是9/11当时的亲身经历者,他们在扮演他们自己,(比如Ben Sliney,9/11那天是他上任联邦航管局弗吉尼亚控制中心负责人的第一天),从而给整个影片带来难以想像的真实感。

United 93给人的感觉是紧张,更有一种无助感,而这种无助感才是那个早晨每个人的真实体验。

发生什么事了?

劫机是真的吗?

世贸中心被什么东西撞了?

又一架飞机?

美国被攻击了!!

但是是哪一架飞机?

什么,美航11号还在天上飞?

我们有战斗机可用吗?

又一架被劫持了?

该死,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看着天上地下一片混乱,但是还是有人在关键时刻做出果断的决定,"我们要的不是情况更新,我们要的是行动!

”机舱内的情况,United应该是比Flight更接近真实吧。

乘客们从电话中得知的情况是混乱的,只言片语的,但是他们认定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他们没有举手表决,而是是低声商量进攻的办法。

他们给家人打电话告别的时候,声音发抖,无法自持,甚至说不下去。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况,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United 93的演绎是更为可信的。

影片最后的的戛然而止,让我的呼吸仿佛也停止了。

哦,是的,这就是那个早晨。

(看过Flight 93的,强烈推荐再看看United 93。

 4 ) 我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最开始我不知道这是讲9.11的片子,最开始我也是个文盲,压根不知道那天有四架飞机被劫持。

到一半的时候,我还以为乘客的反抗会成功。

毕竟他们甚至有一个退役飞行员在机上,要是电影的话,这架飞机是怎么也不会坠毁的。

可是,这是现实。

而我,还是想的太简单。

这是真正的,我们每个人碰上都只能无奈的接受的现实。

随着镜头从飞机的驾驶舱望出去最后一团漆黑,并且出现字幕说这架飞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坠毁并且是唯一没有到达目标的飞机时,我还不敢相信的又回头看了一遍最后的部分。

结果就是,看到那个退役飞行员在乘客和恐怖分子的搏斗之间,费劲的伸出手去拉操纵杆,一边大喊着"I can't hold it!"然后看见草地,世界颠倒,一片漆黑。

我坐在电脑前,觉得好像莫名其妙的被人打了一闷棍。

心里空空荡荡的。

不知道应该有什么想法,但是我就是想,这个电影我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其实作为一个局外人又能说什么呢?

又有资格说什么呢?

悲伤也不过是别人的悲伤。

9.11之后的第二年,我在美国念书,纪念日那天,学校举行了活动,大家都带着花。

9.11之后好几年,我还是在美国念书,纪念日那天,校园里那块随便给学生涂鸦用的石头上被人喷了白色的漆作底,用红色的字写了"Never forget 9.11"。

参加活动的人是什么心情,写字的人又是什么心情,我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也不曾失去的人,其实永远也无法理解痛失所爱的人。

而这个真实发生在人类历史上的事件,不是“失去”那么简单的事。

--飞机上每一个遇难的人都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片尾的时候,他们的名字并排显示在屏幕上。

我一直在想,那些演员去演这部电影时是怎么想的。

看着屏幕上出现的冒着黑烟的世贸大楼,震惊的表情不用刻意表演就能做的很真实了吧……演机上乘客的演员,在摄影棚里的狭窄的机舱布景里,也不知道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但是最让我想要探究的,是那些演恐怖分子的演员的心情。

到底是怎么决定要去演的呢?

是为了什么演的呢?

要演这样一部电影,对所有演员来说都是一场考验。

恐怖分子中唯一会开飞机的那个人,临上飞机之前,对着妻子儿女的照片告别。

美国人好像很喜欢这样的情节,记得以前看<珍珠港>,一个日本轰炸机飞行员曾经把家人的照片别在飞机仪表盘旁边。

最后在飞机上,乘客纷纷打电话向家人告别,说得最多的话就是,"I love you."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你。

俗得快脱水的情节,却每次都把我感动的快要趴在电脑前。

--这片子,我真是再也不想看第二遍,看了一遍能憋闷一个星期。

 5 ) 感谢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这几天我一个好友的个性签名。

看完《United 93》后,站在阳台,在秋风习习中看暮色笼罩下的学校,深深地体会这八个字的感觉。

当第二架飞机以每小时1000公里的时速撞向世贸大楼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被揪得好紧,那些望着大屏幕中CNN的及时报道瞠目结舌的地面指挥中心的官员们,你们慌乱的手脚还比上那航班里勇敢的乘客。

我不是个好的影评者,更不善于对这种根据灾难历史拍摄的影片发表很深刻的政见。

但我有个感觉,那些好莱坞式的灾难大片,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现实情况下掌控灾难局面的能力甚至方法,虽然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也一定会如此,然而这部片子的意义也许不只是纪念,还有防患于未然。

我本人对911事件了解得很肤浅,尤其是一些细节。

当看完这部片后觉得有些许安慰。

如果那些乘客们通过飞机上的电话与地面家人联系的场景是真的话,那么我想,他们死而无憾了。

片子的镜头感很强,很真实,再次折服于这样的拍摄手法!

感谢这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6 ) 勇士无畏

最后冲上去有计划一点就好了,几个人制服第一个,炸弹搞定后马上冲第二个就不要再发泄一下了,驾驶室的门前面不是被空姐从外面打开的吗,后面又打不开了?

就算要冲开,冲开之后也要第一时间让驾驶室的匪徒丧失战斗力,可以勒他脖子,用叉子捅他,用刀划他手,不要去和他抢方向盘,抢不过来,直接勒着他脖子别人再去抢方向盘,直接把他身上捅两刀,把他手上划两刀再去抢方向盘才抢的赢。

这要从一开始就安排好,假如冲进去后你直接勒他脖子,你直接划他手,别的不用管,我来抢方向盘。

他们之前也计划过的,老飞行员就说要是冲进去后要把那人的手从方向盘上移开,结果一充进去后大家都抢方向盘去了,有的人碰都没碰到也在抢,最关键的一步恰恰是抢方向盘的事,前面都挺好。

都到那了,因为抢方向盘乱了,结果前功尽弃,太可惜了,要是抢的好大家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

就直接把那个人弄死再开飞机。

哎,最后时刻慌乱了慌乱了,可惜可惜。

前面大家都很理智很冷静,很有安排,就是最后这一步没安排好,可惜。

 7 ) 从追风筝的人 到塔利班 到911 再到93号航班..

没错 感觉像是蝴蝶效应一样看到这部电影最开始是重温追风筝的人 比故事本身更吸引我的还是小说里的背景原本那么美好的喀布尔 被苏联侵略 被塔利班控制..整个城市大变样 最后连风筝也被禁止了因为看过电影 在看书的时候喀布尔残破的样子一遍遍在回放 打心底里为阿富汗人民可惜= =所以看完之后 就特别想去了解塔利班的发展史和背景其实很早之前就看到过塔利班 还是在某个新闻上看到的?

包着白色的头巾 大胡子 扛着枪总是一起坐在卡车上..反正就知道他们是恐怖组织,并且制造了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 我那个时候还在干嘛呢?

那个时候我刚好8岁 好像刚上小学二年级怪不得我对这件事情一点印象都没有 因为对整个童年记忆都很模糊..后来上历史课隐隐约约学到了一些吧 不过历史老师也没有延伸出来说所以也是这几天看塔利班的事情 才深入了解了的当然这过程也看了一些阴谋论 说这是美帝自己搞出来的花头其实看完93航班这部电影之后 怎么说都不会相信这是美帝自己弄得如果是的话 这个民族也未免太太太太可怕了总共4架航班 如果不出意外 分别都会撞上世贸大厦 五角大楼 白宫然而因为93号这架航班晚点了 所以恐怖分子的计划才得以没有实现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我想了想 用“很真实”来形容最为恰当了电影情节的紧凑感和紧张感可能不及其它一些灾难片 但是我觉得非常真实 飞机上乘客的反应 惊恐 绝望 航空管制局(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叫)一开始的不在意 军方焦急等待总统下达军事命令时候的无奈..感觉是真的很真实回到了2001年9月11日那天 目睹了整个过程包括93号航班上乘客们一开始的害怕 畏惧到绝望 再到最后奋起反抗以及他们说的话 都跟在网上看到最后打捞上来黑匣子里的一致 可以说做到了高度还原 也是谢谢这部电影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团结和勇敢我记得谋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93号航班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成功 可能只是差了几秒钟”没错 电影里也是这样的 只差那么一点点时间 他们就可以把飞机拉高只差那么几秒钟的时间 他们可能能回到家人的身边然而没有如果 这么多条生命 还是最终葬送在了宾夕法尼亚州香克斯维尔的一片空地上..我是很佩服那些乘客的勇气的 问身边的男票如果你在那个飞机上 你会挺身而出吗?

他犹豫了..带头的那些大个子真的很有勇有谋 虽然炸弹是假的但是那一刻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去 是真的很佩服了哎 = =最后希望911事件所有牺牲的人都能安息你们那么美丽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天谁能想到呢?

自己的生命会以这样的方式而结束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再也有没有恐怖袭击 再有没有战争和杀戮

 8 ) 在马航之后看93号航班

最近一直备受关注的马航失踪之谜,让我找出来这部电影。

当飞机被劫持,在天空这个逃生无门的地方。

究竟还能做什么呢?

整部电影的高潮在最后10分钟。

生存的意志,让勇敢的人们去最后的希望。

虽然反抗来的太迟,但是谁又真敢说自己在那种时候,敢去怀疑炸弹是假的,不惜命去跟歹徒搏斗呢?

看到最后我被深深打动了,之所以高潮只有最后10分钟,正是因为只有在那十分钟内人们最勇敢的风采展现了出来。

强烈的求生欲让他们战胜了对死亡的畏惧,一步步,从抢夺炸弹到突破客舱,再到撞开驾驶室的门,跟恐怖分子搏斗求生。

说他们不成功,因为最后机上所有人员还是遇难了。

但是他们也是成功的,因为911的四架被劫持飞机只有这一架没有撞向最终目标点而是中途坠毁。

虽然黑盒子告诉我们现实的真相是这些人最终并没有像电影里那样闯进驾驶舱,但是在911过去这么久之后这些都不重要了。

也许这部电影只是要告诉我们,命运降临之时,除了逆来顺受之外,我们也许能够拥有反抗的机会。

但愿,这个时候你我都能勇敢!

 9 ) 《联合航班93号》。

《联合航班93号》。

我对这个电影本来不是很感兴趣,对于反映911中普通美国人民的电影,可想而知都是以歌颂为主,没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从反面论述。

问题在于似乎没有人能够回避为什么会有人宁愿做人肉炸弹,在回答这个问题上面,美国电影似乎老实得可爱。

但《UNITED93》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它之所以不错就因为它老实,没有什么艺术手法,就是努力真实地再现这个航班从起飞到坠毁的每一个时刻,不仅是航班上,而且包括波士顿纽约和各地的航管站,以及美军基地经历的每一分钟。

它就是一部创作性的纪录片,纪录那个早晨人们的惊慌、茫然、犹豫、忙乱、震惊、恐惧以及孤注一掷。

换句话说,它努力还原了面临生死的压力。

据说这个电影在美国上映之后,好评如潮,这只能归功于它的老实。

面对一飞机的英雄群体,你可能没法不老实。

这电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

它的好看就在于持续保持了那种叙述张力,这是纪录片最擅长的地方,直到最后,那个高潮时刻的到来,电影的刻画很忠实,因此也就特别让人难以忘记,从这点上,《UNITED93》的结尾类似于《拯救大兵雷恩》的开头。

一个充斥混乱和最后挣扎(或者说奋斗,或者说绝望)的长长的镜头。

然后是让人窒息的黑暗。

彻底的黑暗。

影片的编剧和导演是英国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他以纪实性电影著称,让他来拍可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10 ) 社会需要对怜悯的理解

上礼拜在写Paul Greengrass指导的《船长菲利普》影评的时候,我提到了当年的《联合93》(“《93》”),以说明这个人很擅长让我们在观看一个已经被电视新闻方方面面都报道过了的事件时还能有焦虑紧张感。

然后我想到当年《93》出来时没多少人听说过,更别说看过了,现在隔了7年了没人会没事儿想起来看它。

不巧今早看到新闻说又有人杀死了医生,心想网上的两派又会气死彼此了。

好多人对于医生本身的死亡的评论,很像一些人对《93》这部电影的评论一样,想要绕过它本身的悲剧而去挑起自己的议程。

于是就想不如写一篇关于《93》的,标题里社会需要对怜悯的理解由此而来。

《93》演绎的是9/11事件。

如果你还不知道,当天4批恐怖分子劫持了4架飞机,美国航空11号撞了世贸北楼,联合航空175号撞了世贸南楼,美国航空77号撞了五角场,而联合航空93号是唯一一个没撞重要建筑的。

本来93号大概是要撞国会或者白宫,驾驶舱的录音显示乘客和机组人员在跟地面通电话得知其他事故之后,试图从歹徒手中夺回飞机的控制权,歹徒怕他们得逞,就故意撞到了宾州Shanksville附近,机上无人生还。

以上是一段比较完整的描述了,其他细节谁都想象的到,这个电影里面根本没补充你想不到的新东西。

我看了下豆瓣上给一星两星的人,有的说假、太主旋律、越看越恨美国、有的人不知道到底看没看过啊就喊美帝啊石油啊丑化啊。。。

我们有人会杀医生接着有人就会叫好。

很多都源自浮躁的情绪,过快的结论,对于事实缺乏追求的懒惰,和没有逻辑的思考方式。

放松点,这部电影不是讲政治的,不是探讨背后事实的,不是讲谁对谁错的,所以你评论它的时候不要站在道德高地叫喊。

你可以说它有点无聊,但是因此打一颗星有点过分。

几个片子亮点:某一个时间点,被劫持的人和劫机的人都在祷告。

这个戏段很人工,是明显的对比和共鸣手法。

对于恐怖分子的人性化主要在于表现他们的紧张、犹豫、恐惧、惊惶,只有很少的关于他们背景的介绍。

“人性化”并没有抬高他们或者把他们描绘成其他人。

这并不表示都在祷告的双方是多么的虔诚圣洁(任何宗教信仰可能同等的荒唐而危险),但这个对比显然烘托出了人性里的共通的东西。

当一个乘客把“这是自杀任务,他们不会让飞机降落的”这个机上很多人都意识到但是不敢面对的事实赤裸裸的讲出来时,每个人的脑子里闪过了什么样的念头,对我来说想象一下很有意思。

地上的工作人员一直盯着雷达上的11号,然后它消失了,接下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混乱后才从CNN上看到发生了什么,之后的是惊慌、自责、不解、恐惧,接着175又消失了,电视上的画面冷冰冰的呈现在眼前,工作大厅里一片寂静。

对于航空公司、军方和机场工作人员的细致描写并不只是起到完整剧情的作用,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电影这样把你带进来就是让你看到他们的表情、听到他们的语气,感受到他们感受到的从平常到压力到慌张到震惊到愤怒,而你如果不忙着叫嚷“美帝坏靠媒体正面宣传”等等,你可能有幸偶尔感受一下,尝到那种体会到跟自己不相关的人的心情的庞大意义。

在网上,能找到飞机坠毁前机长驾驶舱里两个人的对话,一个喊,怎么办,我们是不是该撞了?

另一个回答,等会儿,等他们全冲过来的时候就撞,没几秒钟,就是Allahu Akbar然后就没了。

所以,可以成功带动情绪的一部电影到底滥用了多少想象力,怎么样操纵了观众对事实的理解,以至于让人以“不真实” “主旋律”为由嗤之以鼻?

到底这种判决是否真的只基于对电影本身的感受,还是基于偏见呢?

正如布什政府的劣迹应该跟你对此电影的感受毫无关系,中国医疗系统的令人绝望并不能给你活生生捅死一个医生的罪行抹去一丝丝的罪恶,而为医生鸣不平的人不能因为有人评价了一个人的绝望和发狂是可以理解的就说这个人是在说杀人是可以理解的,更不能顺道说中国医疗哪有那么差然后通过极个别的经历去证明美国比中国差多了从而直接忽视中国医疗的毛病。

逻辑上这些联系不是对等的,你如果不从夸大、跑题的坏习惯里跑出来,你永远是井底观天、你永远不会被说服、你永远帮不了任何人。

如果我是你,对任何一部电影,除非它真的在用虚假的不切实际的故事通过假逻辑来得到一个不理智结论以对你进行说教,耐心的多感受感受,电影是让你窥探他人内心的,是可以开阔你的思维的,即使是这部你觉得你什么都知道的,被激发出自己不会去触碰的感情,小了对人生观是一种治疗,大了对社会也是一种治疗。

《93航班》短评

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导演争取到了每一个遇难者家人的同意来拍摄此片更加伟大

4分钟前
  • windyxp
  • 推荐

伪纪实风格,为了追求纪实,各方面做的都有点过了,成果既没有真实性,又没有故事性,看的这叫一个难受。

6分钟前
  • 张文豪
  • 很差

勇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

10分钟前
  • 2wice
  • 还行

让美国人民重温911那天的事情会不会太残忍?

13分钟前
  • 白暖暖
  • 推荐

前面铺垫太长 若事先不知道这是什么题材的电影 我可能根本不会看下去 如果你知道 不会再看见他了 最后一通电话 你会打给谁

16分钟前
  • 二十一克
  • 推荐

调度室里的戏份太冗长,劫机和反抗不到三分之一。还有乘客们早些反抗就没事了,也不会坠机,乘客里有会开飞机的。

21分钟前
  • djj
  • 很差

惊心动魄,节奏紧张,剧情在国家空管、地方航管、军部间来回调度,体现突发事件应急不畅和93航班人员英勇自救的情景,虽然结果如现实般冷酷。

24分钟前
  • 小蚂蚁
  • 还行

如此惊心动魄的现实题材,前半部分航管中心和军方戏份剪的凌乱不堪,后半部才切入正题,他们差点就成功了。

27分钟前
  • 王小札
  • 较差

也许,我们该怎么面对这种真实?这种摆在眼前的生离死别..让人痛心疾首

28分钟前
  • 神游少年欣小欣
  • 推荐

空管可以看,其他人算了

32分钟前
  • 天亮了
  • 较差

can&amp;#39;t depressed anymore. R.I.P. all the heroes.

36分钟前
  • 樱桃之远
  • 推荐

被损毁的世贸大厦将会重建,被撞击的田野坑洞将会愈合,被管制的美国领空将会开放。差点误机的乘客庆幸没有迟到,闭锁的舱门成为前往天堂的讯号。航管中心以为划掉了隐患,交管中心以为规避了灾祸。家人在保险柜里找到了遗嘱,公司却没有收到员工的辞呈。乘客还在祈祷奇迹,妻子还在等丈夫报来的平安。

3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8.2为了强调影片的现实感,前半段几乎没有戏剧化的剧情,这样处理下来最后半小时的奋起反击就更加伟大,在绿草招牌的手持摄影和快剪辑下尤为震撼,即使我们都知道结局。问题在于飞机/空管两条线的联系几乎为零,空管部分仅仅作为了背景板存在,对于9.11事件的提炼完全可以更加紧凑(当然绿草的长对话拍的还是很好看的)。值得一提的是,宗教/祈祷的戏份占了很大的比重,(无论恐怖分子还是乘客)这似乎也蕴含了绿草的思考所在。

40分钟前
  • KID Y
  • 推荐

前半部分垃圾时间,后半部非常精彩,为什么不短点!!!希望不是乘客夺回飞机后又被军机击落的

42分钟前
  • tomlynn
  • 还行

枯燥得很!真不如直接拍纪录片。还拿着镜头乱球晃!!!!!

43分钟前
  • 西门吹花
  • 较差

全片来看,还是带有很强的美国英雄主义只是表现手法另类了一些。其实对于穆斯林世界的人们来说,这些“恐怖分子”们也是他们的英雄。安息吧,英雄们。R.I.P

44分钟前
  • 维维
  • 推荐

镜头从头晃到尾想吐,地面剧情七嘴八舌的让人疯,1个小时过去了才截机,是真难看

48分钟前
  • 柠檬不好吃
  • 很差

今天才知道原来当年的911是有四架飞机被劫持了,半纪录片看起来非常的有代入感,最后的十几分钟,深深的感受到了乘客的恐惧和对生的强烈意愿...直面自己的死亡的那种绝望希望自己永远不需要体会...911过去十年,格外感慨....

51分钟前
  • sei
  • 力荐

电话通知劫机的明明是个华裔空姐邓月薇,变成金发女郎了~

56分钟前
  • Rose
  • 较差

剪辑过瘾,剧情渲染力强,一部不忍心看第二遍的经典

57分钟前
  • 哈酷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