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补这部电影,留个影评作纪念吧。
人格分裂相关的题材,有点荒诞,但主题还是挺深刻的。
就像电影海报上那么多的龟梨和也先生一样,这部电影,龟梨和也先生终于尝试过了几乎所有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物,呐,做演员真好是吧。
虽然说人格分裂的有这么多,但主要的大概还是三位吧。
一开始出场的,大概也就是最主要的人格吧,一个虽然怀揣梦想,但郁郁不得志、只能放弃诗和远方默认眼前苟且的普通职员,普通的造型、普通的性格,也偶尔经不住诱惑,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还是美色,耐不住别人的手机开始诈骗,也耐不住有夫之妇的一个眼神。
似乎在一段时间之内,龟梨和也先生出演的角色都有点类似于这种,明明是一副王子的脸,却总演《唯爱》这样的穷苦青年。
其次出场的,是第二重人格,是一个自己觉得既陌生又熟悉的自己,有家庭,有爱情,看起来什么都有的样子,但是不一定幸福,大概也是他自己心目当中最理想的自己的样子?
一本正经禁欲的样子,是值得信赖的人,但也是不喜欢跟人交往、心里脆弱的人。
在类似《妖怪人间》这种电视剧里似乎就是这样的一种角色?
第三个主要的人格是黄毛学生,叛逆且活泼,与以上两个人格截然不同,话唠,随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无忧无虑,也很会调节气氛……《野猪大改造》里面他已经尝试过修二这样外表开朗的角色了,嗯,还有一系列的校园剧,以及,最近的《怪盗山猫》。
其他的人格。
纹身的肌肉男,嗯,看起来毫无违和感,下次J家跨年可以尝试一下?
或者下次再去THIS IS MJ和松本润比一比?
蘑菇头龅牙男,也是一个看起来就很萌的角色,可以挑战。
制服男?
怪盗山猫已经COSPLAY了好多制服男,棒棒哒!
女装……拜托请一定要挑战一次好么!
我也不知道还要写啥了,就酱紫。
觉得有趣的点三木 (略)もっとわかりやすい青春ストーリーにもできたかもしれないけど、それは避けようっていう。
亀梨 だからこそ見ている人の内側に入り込むような感覚が残る作品になったと思うんですよ。
スッキリしないかもしれないですけど。
三木 何かしらの違和感は残るよね。
(略)对谈部分。
三木桑(果然w)故意地,没有拍出“便于理解的青春story”。
对观众来说大概会留下「違和感」。
--現場でも亀梨が「大樹やナオに比べると均のキャラが弱く感じる…」(略) 均を「他者と一緒にいるときに自己が確定していく人物」として決定づけていった。
監督も「均のキャラクターを初めから決めてしまうと”俺”が曖昧になっていく世界の根幹が崩れてしまう。
脚本を書いているときに意図していませんでしたが、亀梨さんと一緒にそれを発見できたのは、とても有意義なこと。
亀梨さんが演じた均にとても愛着を感じています」と語っている。
production note部分。
在拍摄现场,龟梨君提出“与大树和nao相比均的存在感好弱”,与三木桑共同研究后(三木监督说,因为均弄不清“我”是谁的问题,所以这样的感觉是正确的),决定了永野均是“在和他人的相处中确定自己的人物”。
三木桑表示——要是一开始就决定了永野均是怎样的,“我”的概念变的暧昧的世界的根本就崩溃了。
在写剧本时并没有这样的意识,与龟梨桑一起发现这件事很有意义。
以及对谈部分的最后监督吐了自己一手好槽「お客さんに優しくない、不親切な映画です。
」——颇有自知之明嘛。
但不亲近也没关系,梗多,留白空间也多,很有趣。
咩咩基本很好看可爱帅气(无法克制形容词!!
)。
不好看的时候也都很好玩。
满足了。
我没有读过小说,据说故事是一个人因欺骗而精神分裂产生的一段幻觉,我却更愿意用天神(是God还是天照大神?
无所谓啦)救赎来解释本电影。
一个笑话内容大约如下:一大学生深夜归宿,被宿管大妈拷问:“学号多少?
宿舍号多少?
干什么去了?
”好难啊,一口气问了三个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每个人都将被这三个问题拷问终生,盖棺都不能定论,唯一可定论的是:人们通常不知道“我是谁”,却常常希望“我不是我”。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与无聊间摇荡。
——叔本华人,求而不得便痛苦,求而得到便无聊,物质欠缺便痛苦,物质充裕便无聊。
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既痛苦又无聊的呢?
有,我觉得是“我”。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至死为止,人都是“我”,打不过逃不掉,“我”又“在痛苦与无聊间摇荡”。
难怪人们禁不住遐想“我不是我该有多好啊”!
不只穷人如此,富人也如此,不只平民如此,贵族也如此。
希望“我不是我”几乎是人类逃不过的情结。
正因此,才有如此之多的穿越小说、穿越影视。
小者自己穿越时间,如《蝴蝶效应》《回到未来》,中者穿越成为他人,如《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最夸张的就是由人而成神,如《冒牌天神》。
本电影属于中者,至于穿越的能量,我倾向于天神救赎。
已经放弃摄影梦想的永野修在大卖场销售电器,极度消沉的他处处不顺,在商店被上司欺压,在快餐店被店员无视。
听着身边一个无礼的叫“大树”的家伙畅谈人生梦想、五年计划,永野修一定禁不住感慨:“我不是我,是他就好了”。
大约是天神听到了他的心声,于是“Biu”的一声——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五笔,Biu字我真是不会写,Oh yeah yeah,第二天永野修就成了大树。
只是,这个天神有点烦。
他没有格式化硬盘就重装系统,还一口气装了N个相同的系统——“我”虽然不是我了,却成为了无数的“他”,大树版的我,直的我,永野修的我,巨乳女的我,死宅男的我,朋克男的我,黑社会的我,警察的我……“我”们有相同的记忆和偏好,却分别生长出了独特的个性。
“我是谁”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复杂:如果“我”们都是“我”,“我”又是谁?
谁是原版?
谁是盗版?
……为了争夺“我”,“我”们尔虞我诈、刀枪相向、你死我活。
当然,天神并不是超级变态杀人狂,专以整人为乐,在设下难题的同时,他也打开了一扇窗,内田有纪扮演的房屋经纪人就是透过这扇窗的一束光。
(话说我很喜欢内田有纪,日版《流星花园》无论是TV版还是电影版我都看过,英姿飒飒美丽逼人)是她,给“我”机会重拾相机旧梦重温;是她,让“我”体味与他人相处的温暖和愉悦;是她,与“我”一夜温存;是她,暗示“我”回到原点;……没有她,“我”绝不可能喊出“我就是我”,绝不可能活着回到故事的起点,让我的世界重新走上正轨。
至于最后活下来的我到底是本我,还是他我?
那已经不重要了,“我就是我”!
既不是大树,也不是永野修。
========我并不满意电影中对“我是谁”的答案——“我就是我”,因为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不可言传就是不能理解,不可理解也就是不可意会或者一人一意会,而可以被多重解释的答案就不是答案。
我感觉这个“我就是我”类似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也不能圆满解释“缸中之脑”引发的疑问:我是谁?
世界是真实的吗?
只好将肉体和灵魂分离,引入上帝——上帝给予了人灵魂,当人提问“我是谁”、“我存在吗”时我就存在。
而本电影中的意象不正对应着“我思故我在”吗?
灵肉分离——“我”们有相同的肉体和记忆,却有不同的个性;我思故我在——“我”们都在提问,但只有一个人问了正确的问题“我是谁”,其他的“我”问的却是“我是大树(永野修、直……)吗?
”所以,只有回答“我就是我”的人才有灵魂,才存在。
当永野均去冒充别人用电话诈骗时,已经否定了自己而想成为其他人,所以出现了不同的自己,过着不同的人生。
但讽刺的是,这些与永野均长相相同的人却想成为均、取代均。
在避免被杀的逃亡中,均终于明白自己不想被取代,想要保护自己的身份,想要做自己。
结尾,均说:“我就是我”,是对自己的肯定,因此随之这场闹剧结束了。
在结尾,均去还钱,而大树妈妈却已经不认识他了,说明不是还钱这个行为让一切回归原状,而是永野均对自己的认可使一切回归原状。
晚上吃饭的时候有喜欢的藕,于是心情很好地打开了B站(* ̄ω ̄)一边吃一边看得就是这部俺俺。
因为其实好久没看到kame的剧看到B站有马上就把持不住了ojz一开始以为是人格分裂,但是最后十分钟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感觉比较像是一个本身就很在意别人,无限放大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的青年做了错事之后的内心撕扯……以不同的人格来表现,其实并不是分裂出的人格,而是一个人的不同面。
而最后死掉的是疑似本体的大树,留下了略显木讷的均,感觉是经过这次事件一种性格的改变?
不过这样说的话还是不大懂结尾为何母亲变了……这又是在暗示啥呢?
世界线已经开始变动?
做错事情之后就算想要重来其实微妙的也有些地方呗改变了?
(喂你好中二啊☜(咳造型每个都充满槽点,假发特别引人发笑,小学生看了根本把持不住(。
当然其实我更想看到的是直白表现人格分裂的片子;(>_<)不知我理解的跟编剧希望观众了解的到底有多大差距,不过如果真的是像我一开始想的那样是表现人格分裂的话,那可能就只会打三星了……所以我还是相信kame是正常的和我一样中二的少年好了(咦?
总之大概就是一部人际交往障碍的中二青年生存现状纪录片。
(不
题记:说烂片的,应该是没看懂的!
星野桑的《俺俺》于去年被映画化,因为主役是龟梨和也的缘故,就一直在关注。
之前看making和访谈,只觉得这是一部讲述电话诈骗的,看完之后的我觉得完全被不剧透的主役和监督桑给骗了,噗在我看完整部之后还是完全不懂它在讲述什么,只知道因为电话诈骗,增殖了一个又一个的“俺”,之后一个又一个的“俺”被删除了。
前前后后不断的翻过来倒回去看了几遍,甚至翻了其他人写的分析才大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不得不感慨:监督桑真是用心良苦,处处是细节处处是伏笔;也不得不佩服原作者星野桑,这是多细腻的心思才能写出这样一部著作。
越来越多的“俺”增殖出来,大家也是性格迥异,其实这是代表真是自我的丧失,主要的三个“俺”:均、大树、NAO,这3个俺是三种不同的性格代表的含义也不一样,就连作为背景出现的豚鼠也是有颜色上的区分。
虽然辨别大家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途径就是,佩戴的手表。
豚鼠参见手表的区分方法。
红色手表最先消失,最终留下的是黄色的,这表明主人格已经确立了自我,回归最终的自我。
片尾搭配KAT-TUN的《FACE TO FACE》算是对主题的呼应。
对这部映画我还是蛮力荐的,适合慢慢回味,但胆小的人不要在晚上看哟,整个过程我的小心肝儿都被吓得砰砰跳,噗
第一次长评论给喜欢了9年的龟梨和也。
没有什么叙述逻辑于是仅仅从细节入手讲一下自己的理解,特别希望大家能讲一下不同的看法。
一 影片拍摄手法呼应 影片开头和结尾都是高层住宅楼层的特写,作为一个建筑专业的学生可能对建筑相关的镜头敏感过度,但是这种大面积占据现代都市的统一平面,统一功能,仅仅在高度和层数上越来越无限制叠加的住宅楼莫不是影片中“我”作为人类的一员高速无限同质化的暗喻?
二 故事情节呼应故事情节的开合是以主人公永野均诈骗90万再归还的线索来联系整个“我”的增殖和削减。
起初我觉得很无厘头,难道这个片子就是教育小朋友:不要随便骗人家钱不然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哦~看到后来才觉得这种坦率和真实或许是整部影片的价值观,坦率的承认,真实的面对,不论是诈骗这类普遍违背基本价值观的犯罪事实还是内心深处的自我。
最后永野和大树直面冲突的时候也有体现,大树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我“,但是永野最后承认了自己。
三 细节的幽默感觉得日本人真是对细节迷恋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里面有很多细节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一个是上面画了熊,还写了No Proliferate(不要增殖)的标语,这个标语出现了两次,并且两次还有差异(第二次在上面画了红叉)还有就是我山基地里墙上贴的白纸,上面写的字也非常贴近主题。
还有最后永野打电话的时候背后的影片宣传海报,电视荧幕的内容随着影片节奏和内容的变化等等,这种着迷的态度让我非常敬佩。
自己也是学设计的,这种精神真的值得好好体会。
四 It's all龟梨和也最后让我来抽抽风带有私人情感的来抒抒情,看见小龟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在这么多风格别具的角色里展现自己的演技真的特别欣慰,看电影的时候也会有时走神不由自主的把里面的人物带到他的现实感里,大树真的好像面对媒体上番组,拿着话筒一脸严肃的官方小龟,每次切入大树的镜头我脑子里都是成员脱退时和也那张憔悴脸真是烦躁,小直可爱的要死那么小孩私下一定更过分的在卖萌吧~龙,修二,勇也,弘人,默默数着印象最深的几部片子里他的脸,好多好多演过的角色在我脑子里回荡着,点开豆瓣影人条目,发现他的角色真的越来越多,虽然里面有莫名其妙的人设(私心觉得绝壁是耕作。。。
)但是每一部都能直观的感受到他在好努力好努力的演出,全身心投入,KAT-TUN永久的担当,一直在成长,作为龟梨和也这一独特的存在。
而我也从初中买着Easy,推荐身边每个人看海贼帆的花痴少女变成了快要大学毕业的适婚年龄女青年了。
想矫情的带着日剧feel的对你说:认识你真的特别好,正好昨天是11.8,入社15年了,请一直闪耀吧。
大概从永野均萌发恶念的时候,所谓的proliferation就已经开始了。
电影从头到尾,街边随处可见印有“DO NOT PROLIFERATION”字样的和画有豚鼠的三角形生化标记,这无论如何都很令我在意。
这应该是导演精心设计的提醒,具有反讽和隐喻味道的提醒,只可惜“俺”却熟视无睹。
我想,每个人内心都有潜在的恶意。
只是日常被道德伦理所束缚,换句话说超我对本我的压抑,加之自我的平衡与调节,才能正常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但是一旦恶念或歹意跳脱了这道束缚(对于意志薄弱者,是很容易突破超我这道防线的),那么就像均一样,从偷拿别人手机实施电信诈骗开始,恶念就过度繁殖开来了。
做一件坏事与接下来再做一百件坏事有区别吗?
恶念,也就是恶的人格,一旦被分裂出来,就很难再回去。
而影片最后部分永野均说的所谓的“我想回到最开始”“我要一个人去”,正是坚定了自己才是真正的“俺”(那个真正的自己,绝对的自己),自己决心要找回迷失掉的自己,只有这样,对于大树的袭击才能有所防备加以还击,并且在影片的结尾,似乎也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再说说“俺山”,从最开始的三人组合,永野均(真正的“俺”),大树和小直。
从屋里的俯视镜头,可以看到,三人围着圆桌坐,组成了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固的框架结构,而三人组成的关系也应该是暂时具有稳固性的,可以看出刚开始三人是很安逸很快乐的,虽然给我的感觉是别扭的,违和的并且带着些隐隐担忧。
这里大概隐喻的是,当一个人发现在自己的潜在人格中,还有另外别的人格,而且似乎也并不是那么讨厌的属性,这时反倒有新鲜感。
可是后来由于各种人格的过度增殖的不可控制,出现了一堆“不合格的复制品”(比如顶着同张脸的肌肉男和人妖女之类的吧),撼动了“俺山”的稳固性,同时这些“俺”们是真正的“俺”所不喜欢的,可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没有办法关上。
正如你在享受做坏事带来的快感同时,必然伴随着失控的恐慌感,所以“消除”也随即开始。
好了,这下又回到了终极哲学命题“我是谁”“哪个才是真正的我”“我最终要去向何处”。
影片可能想在“脱力系”的日常无聊琐事的荒谬中让观众窥见人生存在的意义,说到底,“存在主义的荒诞”这个标签也许更适合本片。
by the way,龟梨演技就不说了,一人分饰n角本来就是个严重精分的脑力活儿,冲着他的勇气,给4星。
片子的配乐都挺恰到好处的,荒诞感十足,很喜欢,4星。
至于,忽然有陌生人站在你面前说我是你妈啊你怎么不认识我了,或者是有个一模一样的人顶替了你在家的位置而你的家人见到你就跟见到陌生人一样,这种老梗在恐怖片里已经不新鲜了,可是每次看到这样的情节,都会或多或少心有余悸。
你说,万一,你哪天回家,敲门,然后你妈妈给你开门,却一脸谨慎与迷茫的问道“あの、どちらさまですか?
”怎么样,你该怎么办?
要知道,荒诞,绝非偶然。
*先坦白自己是冲着某票房毒药来的,看到豆瓣上评论辣么低 也便释然了。
听说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幸好没有看过小说不然指不定我又要发作如何如何比较了。
片名オレオレ(俺俺)其实很有日风的感觉,台湾版取为33个我,瞬间揭露了一半的核心——没劲了。
看宣传海报猜测可能是搞笑为主的轻喜剧,看完后才意识到,什么嘛!
简直是无厘头的好兄弟——荒诞呐!
一个在电器店工作的男青年,有着普通的家庭(et 唠叨的老妈)自己住在小格子间内为了生存忙与盲的奋斗着,但钱总好像不够用,也没有心中的女神突然降临成为甜蜜女友。
糟糕的是还有“交际恐惧症”“如果世界上就我一个人就好了”“别人都不懂我”等的毛病。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青年“不当心”顺了人家的手机,于是世界开始颠覆,他成为了另外一个他像是双生花一般,世界上另外一个他。
还想着这是个唯美的、讲人性两面的故事呢(类似黑天鹅)。
可是故事的发展告诉我,骚年你还是太天真了!
普通少年均,最先成为另一个他的大树,然后又出现了一个类似高中生的阿直。
均& 大树&阿直,三个“我”在一起互述衷肠互相逗乐的场景看得我好窝心。
其实都是我,但是又以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侧面呈现出来,能够完全懂我,不必废太多口舌。
ps 看到咩咩一个人演三次的样子 觉得好好笑。
没有人对戏 自己跟自己较劲。
阿直的性格也夸张了点点吧?
真的觉得有些做作额如果故事已越来越多的自己出现并互相认识,然后幸福安稳的生活下去,那才是真的荒诞吧?
索性并没有如此,越来越多的奇怪的自己遭到了狙击,一个一个的被杀消失。
均!
可不要被其他的自己所代替了呢!
写到此已语无伦次,讲不清各种关系与感受。
只记得事后看导演的对谈访问说到自己想拍一部有距离感的影片,也就是说影片所呈现出的怪异生疏 感是故意为之。
嗯 也许一开始觉得荒诞无常,但是还是有逻辑可循也不难看懂。
咩咩演戏还真是有趣 so funny mua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也是摸不着头脑,但是为了看龟梨我就继续看下去了。
而且这种充满悬念的电影,对我来说吸引力还蛮大的。
先说演技,我倒是觉得龟梨演得很好。
因为从角色里来看,没有一个是像他本人的性格的,反差特别大。
而且没有一个角色是让我觉得重复了的,看起来就像是不同的孪生的龟梨。
背景音乐跟拍摄的色彩都很赞,是我喜欢的世界颜色。
海报跟挂坠,手表这些小细节值得推敲,也是十分有趣。
然后来说说剧情,每个人看的感受都不一样,我就说说我理解的。
我觉得是一开始主角偷了手机,然后进行了【是我是我】的电话诈骗,骗了人家的钱,于是内心开始不安,产生了幻觉或者这部剧其实就是主角的心理斗争。
然后主角不断分裂出不同的自己,有好的有坏的,进行不断的消除与增殖。
中间出现主角跟一个女的婚外情,而他也分裂出了女性的【俺】,这里可以看出主角内心的挣扎,他觉得是罪恶的,所以并不想与太太在一起,所以最后太太死去了。
主角中间分裂出的戴眼镜同事,我觉得是主角羡慕他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觉得产生了嫉妒而又羡慕的心理,在他的世界里同事被杀,而自己又分裂出一个跟同事长得差不多的【俺】。
为什么会被杀呢,我觉得应该是主角把同事要考税务师的事情告诉了大妈,大妈管不住自己的嘴,这件事被别人知道了,也许是产生了流言蜚语,导致那个同事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念头,所以在这个世界里那个同事就像死去了一般。
主角心怀愧疚,又分裂出来一个同事。
而小直我觉得是意味着他的纯真,不过也是他逃避的自我。
当他逃避的时候就会产生出新的自我,而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那个纯真的自我,因为无知所以可以逃避。
当他不想上班,约妹子去开房的时候,他就把这一切视为逃避了。
最后结局大树说的,他最可能是那个真正的自己,我觉得他是对的。
因为大树的形象是沉稳、残酷、不择手段的,也许是主角的本性,所以他才选择偷别人的手机,进行诈骗。
而那个看起来有点懦弱,工作懒散的均才是分裂出来的,也就是自己的良知。
所以最后面的善良的均灭掉了大树,应该也是代表了良知战胜了邪恶,所以均把钱还给了那一家人。
一切都回复原状,他接受了更好的自己。
就算是穷,工作懒散,没法追求梦想,那也是他自己。
而电影的一些细节我仍然没有想明白,例如为什么那个女的要让他去拍照片,那代表了什么?
同事大妈的形象在海报上是什么意思?
疑问还是有点多,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十分有意思的,也不像大家说的那么无聊。
毕竟我觉得好电影才会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加瀨亮再演這種油頭店長就要正式跌出男盆友前三的位置了!
睡着了三次 虽说是好电影好剧本 但是观赏性欠缺。。。还是说我已经看不了这类消耗脑细胞的片子了。。。
确实不同于以往的三木聪,除了几个配角仍展示脱力元素外,整个故事并没有他以往电影那么有趣。不过故事却一如既往的荒诞,又有些惊悚。这种故事总像是逐级拓展的,先有个简单的想法,然后逐渐叠加,则越来越离奇。或者可以简单的看成男主角因为贪念而陷入深渊,最终战胜贪念,回归正常。略像科恩那样
...自我繁殖,自我争执。我被我追赶,我杀掉除我以外的其他我,活下来的是真我。乱死。三木聪没以前好玩了。
よく分からないけど……
看不完,进度慢,男主演技不提
要给细节跪下,看得太仔细就会毛骨悚然,而且最终还是配角好玩。
別看。不值得浪費生命看這個只有中二病才自認為看懂的爛片……自攻自受快夠了,期間還把自己給X了,神經病……最後除了“教導你們不要詐騙”這個神經病的結論,只不過是精分而已,致命id看過的話再看這個簡直被導演能氣出血來。爛死了。j家風騷臺步很可愛。除非你是kame腦殘粉【對不起了kame】,別看。
其实蛮恐怖的
龟梨好辛苦啊。。→_→。。不过电影会不会太意识流了一些。。
kame演技提高了,但是气场不够
精分+中二齐活了……什么鬼片……
我我我真的看不懂_(:з」∠)_。。内田姐姐有什么事请冲着我来
我就受不了那些评价kame演技什么的,kame哪里演的不好了?有的形象我真的都没看出来是小龟啊~冲这点,我打算给5星!
一部需要看原著小说才能看得懂的电影就是垃圾电影
如果不喜欢男猪脚的话会不会烦死这片了...
感觉上主要那三个的区别度不是太高,所以逻辑线看着还是乱,复制品们的戏份太少,其实可以再多玩几个XD kame版的亮哥简直绝版!哈哈哈~
一如既往的三木聪
不然对不起那位5月4日看了然后打了一星的给三更攒孽力的北京姑娘啊
哪儿跟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