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申秀媛
主演:李姃垠,权海骁,汤峻相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1
简介:本片讲述了一位中年女导演在还原韩国第一代女导演制作电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奇幻电影之旅。受票房失败和更年期影响,主角陷入了人生低谷。没想到以兼职身份参与的韩国“第二”女导演的电影修复工作,竟是一场奇异的冒险……详细 >
3.5 真的特别特别爱电影的人,才拍得出来的电影。可能是今年主题上最有价值/意义的韩片。
7/10 女导演拍女导演探寻女导演的三重互文 展现女性的多重困境以及胶片、老影院的没落 "没钱但有意义"、"你别再拍电影了” 、被剪掉的只是抽烟画面…真的好讽刺
为什么女性导演难出头?因为电影容易与虚荣和傲慢产生联系,有些电影工作者想通过影像与人交流,这本来就是成本极高的一件事。
新时代女电影人追寻初代文艺女性足迹,拂去岁月蒙尘后,看到曾经理想的光照进现实。
身为女性,即使是第一名也很难被记住,既然如此,只要能做想做的事,就瞅准机会坚持下去吧
抨击sensorship 呼吁职场公平 致敬默默无闻的女性电影工作者
更像一部生活纪录片,女导演那是多不容易能当上的啊,应该被尊重,然而市场决定一切。
韩国人拍片的镜头设计还是很规矩的 / 故事有点平淡了 / 最近看电影都在分心
展现女性主义的女性电影。
女主演技值得4/5,在很多个片刻的体态和眼神中被深深打动 // 情节安排欠佳,不觉得逝去女导演的影子和声音这些“奇幻”元素的设计有什么加分 // 配角出彩:暮年的女剪辑师、过时电影院的男放映员、说着残酷真话的儿子。
看不下去
天花板漏出来的那一束光,哭了。
电影很文艺也很现实,只有幻听还是幻想的那几幕有点儿突兀,有点儿神叨叨的效果,跟电影的整体风格不搭。。。其实文艺片只要不是太装或者太含蓄都可以看的,洪尚秀的电影不一样有很多受众群体。。。
导演功力一般,高跟鞋和影子设计挺有感觉的但因为节奏乏力本可以更惊艳,加一星给韩国人愿意真诚地致敬女导演而不是消费女性议题
今年的最佳韩影大概出现了。一部韩国女性电影的寻根之旅,既是一部关于电影的元电影,又是一部2.0脚本的女性电影。影片从展现更年期女导演遇到事业瓶颈与走下坡路的家庭生活开始,最终在电影里找到关于女性的第二次生命,是全片最有意义的部分,反倒是女主与第一位韩国女导演的隔空相照,以及寻找电影胶片的整个过程落了俗套,特别是已经连“电影”二字都忘记的女剪辑师突然又神奇的开始接胶片,也令找到胶片后的段落回到了传统韩影不合逻辑的煽情顺拐。不过影片还是提供了相当多的符号解读空间,在停车场角落沉默自杀的女性、电影院的两种状态:女导演的影片无人问津而一个即将拆迁的电影院成为男人们的临时录像厅,子宫摘除的动作最为重要,意味着工作就是女性的第二次生育,也让寻找胶片的动作与孕育生命的女性行为达成呼应,点睛之笔。
非常文艺女青年式的风格,浪漫中又带点平淡。
一部从片名到角色都想放弃的电影,尽然一下就看进去了。它的叙事轨迹必然是跟现实产生了一些重叠,使人对影片结局充满期待,好像要从银幕里验证某些现实的猜想。这片是讲女性,在家庭关系跟职业前途二个方面的举步维艰。同时又让我看到关于梦想,人生价值的自我质疑。因此它又超出了女性题材的范围。有种伤感在看《内布拉斯加》的时候也产生过。空洞的天光照亮她孤独的寻找,老剪辑师重操旧业时的沉浸,前辈在胶片里寂寞的身影,镜头下的美感叫人落泪。但空荡荡的首映礼,像是对电影中断了的叙事有个答案。一切挣扎毫无意义,她们依然是被遗忘的那部分。
很好看 没有煽情 就是女性现实困境中随着境遇调整 瞅着机遇抓牢的情状 找寻电影没有纯刻画成所谓的找寻自我很是特别
7.0分/ B+。主题立意不错,内容表现还是感觉有点平。致敬女导演。
#BJIFF 叙事很悬浮,架子是有,想说啥也都知道,但还是太单薄。这是本届唯一入选韩国片吗?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3.5 真的特别特别爱电影的人,才拍得出来的电影。可能是今年主题上最有价值/意义的韩片。
7/10 女导演拍女导演探寻女导演的三重互文 展现女性的多重困境以及胶片、老影院的没落 "没钱但有意义"、"你别再拍电影了” 、被剪掉的只是抽烟画面…真的好讽刺
为什么女性导演难出头?因为电影容易与虚荣和傲慢产生联系,有些电影工作者想通过影像与人交流,这本来就是成本极高的一件事。
新时代女电影人追寻初代文艺女性足迹,拂去岁月蒙尘后,看到曾经理想的光照进现实。
身为女性,即使是第一名也很难被记住,既然如此,只要能做想做的事,就瞅准机会坚持下去吧
抨击sensorship 呼吁职场公平 致敬默默无闻的女性电影工作者
更像一部生活纪录片,女导演那是多不容易能当上的啊,应该被尊重,然而市场决定一切。
韩国人拍片的镜头设计还是很规矩的 / 故事有点平淡了 / 最近看电影都在分心
展现女性主义的女性电影。
女主演技值得4/5,在很多个片刻的体态和眼神中被深深打动 // 情节安排欠佳,不觉得逝去女导演的影子和声音这些“奇幻”元素的设计有什么加分 // 配角出彩:暮年的女剪辑师、过时电影院的男放映员、说着残酷真话的儿子。
看不下去
天花板漏出来的那一束光,哭了。
电影很文艺也很现实,只有幻听还是幻想的那几幕有点儿突兀,有点儿神叨叨的效果,跟电影的整体风格不搭。。。其实文艺片只要不是太装或者太含蓄都可以看的,洪尚秀的电影不一样有很多受众群体。。。
导演功力一般,高跟鞋和影子设计挺有感觉的但因为节奏乏力本可以更惊艳,加一星给韩国人愿意真诚地致敬女导演而不是消费女性议题
今年的最佳韩影大概出现了。一部韩国女性电影的寻根之旅,既是一部关于电影的元电影,又是一部2.0脚本的女性电影。影片从展现更年期女导演遇到事业瓶颈与走下坡路的家庭生活开始,最终在电影里找到关于女性的第二次生命,是全片最有意义的部分,反倒是女主与第一位韩国女导演的隔空相照,以及寻找电影胶片的整个过程落了俗套,特别是已经连“电影”二字都忘记的女剪辑师突然又神奇的开始接胶片,也令找到胶片后的段落回到了传统韩影不合逻辑的煽情顺拐。不过影片还是提供了相当多的符号解读空间,在停车场角落沉默自杀的女性、电影院的两种状态:女导演的影片无人问津而一个即将拆迁的电影院成为男人们的临时录像厅,子宫摘除的动作最为重要,意味着工作就是女性的第二次生育,也让寻找胶片的动作与孕育生命的女性行为达成呼应,点睛之笔。
非常文艺女青年式的风格,浪漫中又带点平淡。
一部从片名到角色都想放弃的电影,尽然一下就看进去了。它的叙事轨迹必然是跟现实产生了一些重叠,使人对影片结局充满期待,好像要从银幕里验证某些现实的猜想。这片是讲女性,在家庭关系跟职业前途二个方面的举步维艰。同时又让我看到关于梦想,人生价值的自我质疑。因此它又超出了女性题材的范围。有种伤感在看《内布拉斯加》的时候也产生过。空洞的天光照亮她孤独的寻找,老剪辑师重操旧业时的沉浸,前辈在胶片里寂寞的身影,镜头下的美感叫人落泪。但空荡荡的首映礼,像是对电影中断了的叙事有个答案。一切挣扎毫无意义,她们依然是被遗忘的那部分。
很好看 没有煽情 就是女性现实困境中随着境遇调整 瞅着机遇抓牢的情状 找寻电影没有纯刻画成所谓的找寻自我很是特别
7.0分/ B+。主题立意不错,内容表现还是感觉有点平。致敬女导演。
#BJIFF 叙事很悬浮,架子是有,想说啥也都知道,但还是太单薄。这是本届唯一入选韩国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