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离别,也保持笑容吧。
剧中家内每一位成员都为着自己的事情而奔波,而忽略了那个最为家拼搏的她。
儿女成年了,需要自己的空间了,因为受到宠溺对妈妈的爱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理所应当。
丈夫老了,但是还想为自己的事业争取一下,而对家里的事都不理不睬。
怎么大家都不体谅这个最伟大的“她”呢,为什么要到最后的时刻才来后悔莫及呢?
因为总觉得时间很长,以后可以慢慢再整理自己的生活。
不啊,现在再不做就来不及了!
但是最后时间也不多了,即使心里有多难受,也请跟她笑着告别吧。
永远不会有人平白无故对你好,要么你非常漂亮,要么你就是快死了。
仁熙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是世界上那么多家庭主妇的缩影。
平时的生活就是做家务,为了丈夫和儿女把计划好多年的旅行一再推迟,却因为结婚多年激情褪去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因为包揽一切被儿女当做理所当然,还被得了老年痴呆的婆婆欺负,唯一的弟弟也蛮不讲理一直要钱,得不到体谅。
直到家人得知她患了癌,生命只剩不到一个月。
这个时候,丈夫,儿子,女儿,弟弟才想起这个女人。
这个平时看起来坚强的女人,在快死的时候才得到了家人的关心。
而她还在为他们考虑。
害怕婆婆没人照顾拖累其他人,想带着她一起走;为了不成器的弟弟偷偷买保险;交代了一切身后事却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有时间带我去加平看看吧。
”一辈子操劳的女人,在被病痛折磨得吐血的时候,也只叫出了“老公我好痛”“正秀,妈妈好痛这样的话”,让人怎能不流泪。
该是庆幸还是心酸呢,这场大病,终于让家人了解了她的辛苦,她一生的委屈。
最美丽的离别,就是让我们在离别之前,赶快说出平时羞于启齿的爱意,总好过匆匆一面之后再也不见,后悔一生。
我的姥爷也离开我很久了。
我都快忘了他的样子。
我很后悔没能常去看他,陪他坐着聊聊天,多打几个电话。
事后再怎么哭都没用了,只会让我的愧疚越来越深,成了个永远不会结疤的伤口,一碰就疼。
儿女总是自私的,父母给予的爱永远无法报偿万一,甚至在知晓父母生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还是没有了爸爸妈妈自己以后该怎么办。
失去了亲人以后,最难过的不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而是在每天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明明已经习惯了那个人的存在,转念一想才反应过来,哦,他已经不在了。
我想导演拍摄这部剧的本意,不是让我们去骂里面的爸爸,婆婆和儿女的吧。
他是想告诉我们,要在家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对他们好,不要留下遗憾。
卢编在《我亲爱的朋友们》里写到,孩子都是讨厌父母的,只有在父母快死的时候才能和解。
于是在本剧中,她设计了一个妈妈快死了的大前提,并且在剧情结尾真的让妈妈死了。
似乎死亡将一切都解决了,无论是不善表达的丈夫,总是陷入感情迷茫,不愿与妈妈多交流的女儿,承受着巨大压力,第三次参加高考的儿子,还是神智不清,仿佛已经回到童年的婆婆,总是埋怨姐姐,觉得姐姐私吞了父母财产的弟弟,一句你老婆/妈妈/儿媳妇/姐姐快死了,就全和解了。
这就是韩国家庭妇女的真实生活吗?
在生活中被拼命剥夺,然后就原谅一切,快速死去?
非要用死亡才能和解吗?
只有在永远失去时,我们才能醒悟我们到底拥有怎样珍贵的东西吗?
难道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吗?
在《我亲爱的朋友们》中卢编依然设置了癌症的剧情,这次是肝癌。
得知妈妈生病以后,小完与妈妈进行了和解,主要是妈妈开始放手,把她的生活还给她。
卢编自己也在改变啊,所以死亡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它只是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的一切是有使用期限的,是一不小心就会失去的。
人生之所以珍贵,恰恰是因为它是有限的,正是时刻会失去的焦虑感促使我们不停歇的前进,生怕一时的松懈带来终生的遗憾。
趁你爱的人还活着的时候告诉她/他,你爱她/他。
趁你还活着的时候,跟你爱的人说“我爱你”。
“我死后你会想我吗?
”“会”“什么时候想,怎么想”“每天都会想,早晨上班前,打领带时,喝难喝的大酱汤时,喝好喝的大酱汤时,喝酒时,醒酒后,看见床铺时,睡觉时,醒来时,想听唠叨时,妈妈闹脾气时,妍秀出嫁时,正秀开学时,毕业时,春节煎圆饼时,中秋节做松饼时,孤单时,生病时”“那你要快点来找我啊,这样我就不会一个人无聊了”哭的像个傻逼一样看完这电影。
或许这世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类似于这样的离别这些离别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身边的人
看这部催泪剧之前,记得一定要准备好纸巾。
毫不夸张,我看这部剧时,从头哭到了尾。
之所以感人至此,是因为它足够真实。
无论是剧情,还是角色,都让你真实地觉得,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
剧中的主妇仁熙,就像我们身边的妈妈,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妇女。
为家庭操劳了大半辈子,年近六旬的她,每天的生活依然是围着家人转。
做饭、洗衣、装修新房子,照顾一家大小,总有忙不完的事。
婆婆患有老人痴呆症,住在疗养院一直闹着要回家。
家里人都不同意,唯有作为儿媳的她坚持把婆婆接了回来,亲自悉心照料。
可不清醒的婆婆总像个孩子一样无理取闹,不是嫌做的饭不好吃,就是扯着儿媳头发骂“死女人”“臭女人”,甚至还把便溺物乱洒得到处都是。
即使如此,她也只是嘴上抱怨两句,然后又默默地收拾烂摊子。
丈夫呢,是个沉默寡言的医生,人到中年却面临着被辞退的危机,对什么事情都一副漠然的态度。
妻子说,挤公交太辛苦,买辆车吧,他冷冷地拒绝。
妻子一脸开心地说,我们在外面吃了晚餐再回家吧,他毫无表情地沉默。
甚至当妻子身体不适,提出要到他所在医院去检查时,他依然一脸无所谓地拒绝了。
至于一对已经成年了的儿女,也只顾着自己的生活。
大女儿是个在百货公司工作的白领,每天早出晚归,忙到连与母亲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母亲想跟她吃顿午饭,她一句“没空”就直接拒绝,转身却和有妇之夫纠缠不清。
小儿子高考连续两年失利,在等待第三次高考成绩公布时,每天不是忙着和女朋友约会就是泡吧喝酒。
这个家里的每个人都只顾着自己,唯独这个女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贡献给这个家庭。
在她心里,家人永远比自己重要。
五年前,她开始每年存钱,打算与一帮好闺蜜去旅游。
可每一次,都是为了家人而无法实现。
她总是为了家人牺牲自己,但似乎从来没有人在意过她的感受。
并不是他们不爱这个女人,而是当他们习惯了她所做的这些平常事,便把她所做的一切都当做了理所当然。
因为习惯,所以麻木。
因为理所当然,所以自然忽视。
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这部剧,就会发现剧中通过生活细节所呈现的家庭常态,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多多少少也曾经历过。
离别本身其实并不美,美的不过是人们在离别时的那些温暖的陪伴。
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尽管剧中的每个人都尽力去弥补母亲,想让彼此的人生都不再留有遗憾。
但剩下的时间那么少,有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做了。
女儿会遗憾没能理直气壮地带一个男朋友回家给妈妈看看,儿子会遗憾没能让妈妈看到自己考上大学的模样。
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比贴近我们真实的生活,因此才让人感同身受,泪流不止。
世上最美丽的离别 (2017)9.02017 / 韩国 / 剧情 / 洪忠灿 / 元美京 刘东根这部剧的标签是感人、温情,但看完不仅不觉得感人,还很生气,刻意煽情也很明显。
最大的槽点就属女主的丈夫。
后面两集都看得出来他干活蛮利索的,但之前就是不干,得知妻子生病,回到家里责怪女儿不知道帮忙干活,非要让女儿擦地,你这会儿心疼倒是自己擦啊,手又没断。
而且自己对妻子也不甚关心,得知她生病前对她爱搭不理,敷衍了事,得知生病后吼她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好,责备起儿女倒是理直气壮,为人父为人夫就是要高贵一些吗。
两个医生都说没办法了,还是固执己见地要给妻子动手术,剖开了肚子发现情况很糟又只得缝上,我理解他想救妻子的心情,但总觉得这块剧情处理得非常不好,显得他很不理智。
痴呆的老母亲砸了妻子的头后,他发飙砸门那块真的吓人,尽显暴躁狂本质。
他们为什么要放一个痴呆老人独自在家,明明之前还请了看护,既然做不到照顾好她,又何苦要把她从疗养院接出来。
现在的情况是妻子快死了所以顾不上母亲,要是情况反过来呢,母亲要死了,挨骂的就是妻子了是吗。
感觉他根本就做不到真正的关心家人,好像只是在妻子生命逝去前机械地扮演一个好好丈夫,因为这种时候似乎不做点什么不行。
女主的儿女懒得说了,就很普通,平时不关心家里人,家里人生病了会萌生一点从此要好好对他们的想法,好像没什么良心,和我一样。
弟弟就知道伸手要钱,不管给多少都觉得是姐姐欠她的,明知道弟弟那个烂样还一直给弟弟钱,甚至让他成为自己生命保险的受益人,还嘱咐弟媳一定不要离开他,说他年纪小不懂事,但不是坏人。
可这个弟弟明显是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只会不停地吸姐姐和妻子的血,沉迷赌马,还出轨,动手打妻子,嘲讽姐姐,这就是坏,他不是那个需要你照顾的小孩了。
人是有双面性,他确实可能有善的一面,编剧倒是花功夫写个场景让他表现一下啊,光靠一句“他不是坏人”只会让我犯恶心。
她婆婆也是,净展现了恶的一面,三番五次往女主身上扔东西,一直骂女主,虽然女主口头说了一句,之前婆婆对她蛮好的,在丈夫和儿女都不在的时候陪伴着她,可这么一句话对整体形象的补救太微不足道了,对他俩的立体形象的塑造没一点帮助,也不会让女主善良的光环变得更明亮。
看后面她家其实不缺钱的,不懂为什么一直强调现在的家里漏风,不买车而要挤公交,丈夫不能续约,好像过得很惨淡的样子,其实靠存款都能生活得很好。
但这点和主题关系不大,只是想吐槽而已。
整部剧哪哪都感受不到剧名中的“最美丽”,大家都是快要失去了才珍惜,真正失去后过不了多久又按原样对待身边的人。
本来一直想看这个编剧的另一部作品,现在无限推后了。
“走好 小朋友”“你也要保重”爸爸其实是爱妈妈的吧,因为这样的生活把爱都碾成碎片了,爸爸自己也没在意了,可是他不能没有她。
我想到了爸爸会为妈妈做那么多事,唯独没有想到片尾爸爸拍的那张照片,在那个时候他的眼里应该只有她吧。
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爸爸可以住在加平的房子里,房子很大,阳光很好,可是没有妈妈。
我不敢想未来一个人过的日子,一定很孤独吧,没有人分享生活,连吵架都没有。
爸爸的态度在转变,从第一集的不愿意接受,到最后一集劝慰妍秀说操心了一辈子的妈妈先去那里也会舒服一些的,不知道他用了多大勇气说服自己、让自己接受以后的生活没有她,并化为冷静劝慰儿女。
女儿呢,从开始妈妈想和她一起吃饭也不愿意,到后来作为长女接受现实,听爸爸的心,帮助弟弟。
妍秀也在改变呀。
从衣柜,体会到了妻子。
又从一盘盘小菜,体会到了母亲。
我记得妍秀一开始理解不了,去找尹教授,和她说儿女都是自私的,此时此刻比起妈妈会不会痛苦这个想法,我更加难受的是没有妈妈我怎么办。
这个时候妍秀长大了吧。
看到最后我知道,她学会了,没有妈妈她应该怎么办。
妈妈最后和她说,你知道我是爱你的,知道,当然知道了。
妈妈永远是爱她的。
儿子考了两年大学,我不知道他心里有没有对父母的愧疚,还去交女朋友和朋友一起出去玩。
毕竟所有角色中也只有这个角色我可以有点共鸣。
考完大学看到成绩很烂一开始是难过,无尽的难过。
是想复读的,可是知道自己也没那个毅力。
当然也有对不起父母的感情,花了钱花了时间,我可以可我没做到,我对不起他们。
姐姐和爸爸说,我来和弟弟说,或许这样弟弟更加能接受妈妈的事情。
弟弟和姐姐几乎沉稳的表现不同,弟弟会哭,会表现出他的难过,内心的烦郁,这就是那个年龄该有的。
但他也从妈妈的病中放大了对妈妈的爱。
我猜相比姐姐的婚事,妈妈更惦记弟弟的成长吧。
看不到他结婚、生孩子,这些都看不到了,真的很遗憾啊,参与不了孩子的人生了,这份喜悦也分享不到了。
弟弟根德,从最后一集开始醒悟,是因为那张保险单。
姐姐为他做了很多啊,可是他都不知道,到了今天,姐姐时日不多的时候,他才看到这份情谊。
所以他哭了,在路上,一边开车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
他很愧疚,一对不起姐姐,二对不起老婆。
好在醒悟了,也不算晚,至少后半辈子可以和老婆好好生活,托姐姐的福。
“在白天更长久的时候/我想在黄昏中再和她在吊床上待着/读了更长时间的书/她在我的身上睡着了/庭院里的锯子的声音也睡着了/房子外面传来了音乐/还有厨房东西的颜色中有点亮有点暗的彩色灯光时/我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世上最美的离别 (2011)8.32011 / 韩国 / 剧情 家庭 / 闵奎东 / 徐英姬 金甲洙
《世上最美的离别》是少有的精短且高品质的韩剧。
唯美的画风,有一种《那年冬天风在吹》的感觉,但是在唯美中,有沁入了很多烟火味。
起初这个家,让人看起来真的很累心。
冷漠内敛的爸爸,把工作中的不愉快都埋在心里。
在做第三者的女儿,想现在很多家庭中没有嫁出去的女孩一样,心安理得的在享受着生活中父母的照顾。
经常宿醉的渣男儿子,还有一个得了老年痴呆的婆婆。
妈妈仿佛被所有的家庭琐事缠身,第一集中妈妈一出场就在抱怨爸爸让她和女儿两个人去接婆婆。
大家貌似都同意将老年痴呆的婆婆放在养老院中。
但是只有妈妈反对。
妈妈抚摸着“一辈子都在凶别人,现在却像个小孩子”的婆婆说“我和她毕竟还是有感情的”。
这段剧情给人感觉温温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仿佛融入在了飘满银杏的路上。
这个家里的每一人,都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爸爸,儿子、女儿。
在他们身上,我们貌似看到了自己的冷漠。
只有妈妈,才是最懂的珍惜的那个人。
每次遇到巨变时,人才会有所醒悟。
丈夫知道了妻子的辛苦,珍惜还能触摸到彼此的每一天。
女儿和儿子承担起了家中的责任。
第四集拍摄的也很唯美,寂静而安详的海滩,仿佛理想中生命离去的地方。
但是,脑海中却无时无刻出现,在老年痴呆的奶奶打破妈妈的头,爸爸粗暴的拎起锤子,想把奶奶锁在屋子里的画面。
爸爸每一钉一下, 仿佛都在发泄自己心中隐藏的悲伤和悔恨。
世上最美的离别,却没有离别不悲伤。
请珍惜眼前人~
很催泪,越往后越催泪,忍不住地哭。
原来韩国这么重男轻女,妈妈这么累,整部剧的主角妈妈人太好了,年轻的时候肯定没少受过婆婆的责难,但因为都是女人所以才惺惺相惜吧,在男人孩子都不在的时候是婆婆给了她陪伴,是婆婆在一些自己需要妈妈的时候给了自己温暖。
患老年痴呆的婆婆把东西打在自己身上很疼吧,可是明明自己没错在婆婆发脾气后还是会跟婆婆道歉,生了病牵挂的还是婆婆。
一生都在照顾家人,没有买过几件衣服,连身子不好也一直拖着没时间去看,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啊,所以还是要好好告别吧,给家人给自己都留下时间来好好告别,爸爸对妈妈做了一辈子都没做过的甜蜜的事吧,为妈妈做饭,为妈妈读书,为妈妈洗澡……崔智友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看,就是脸好像看起来有一点僵,看到她会想起来韩剧的启蒙《天国的阶梯》,十几年了啊,看到她最后放弃了那个有婚之夫心里松了一口气,所以去选择学长吧,那也是妈妈的心愿。
想起龙应台先生的话,父母与孩子就是这样,彼此不断远离,并且他(她)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想来,真是伤心而又快乐的事。
曾经的稚童长成比你还高的时候,彼此的距离反而也渐至长远,他(她)不再拉你的手,不会再冒着鼻涕唤你妈妈爸爸,陪在他(她)身边的人也换了更年轻的……仿佛已然陌路。
你可以装作漠不关心,自以为冷心冷肠,可偶尔的他(她)一回眸,你的世界便是春风。
春风是要走的。
可你知道,窜住他(她),他(她)便不是春风了。
那是你的玩物。
故此,勿论装作漠不关心还是牵挂万怀,他终究跑出门去。
或是相遇他人,或是兜兜转转,但总是……越来越远……与你。
纵然有数次回眸。
而这时候,父母能做的,就是告诉自己:不必追。
看完很生气,这分过于虚高了,还是打一星吧
剧末泪流不能自已…伟大的母亲,辛劳一生,心酸的结局…珍视身边人,珍惜每一刻…崔智友终生粉…
演员演技好但我个人不喜欢这剧。
父母渐渐老去,看这剧,会哭声一片!每个人终究会经历生离死别,所以好好活着,珍惜家人,莫生气,莫隐忍,心胸宽广的活着!
被压迫了一辈子,最后快死了才换来了家人的关爱。。
诚意之作,掌声鼓励
不止步于泪点。看到母亲口吐鲜血一幕真是吓到了... 剧情来讲很简单,就是能想到接下来各种画面。
抖音解说 烦死了这家人 尤其那个恶婆婆 早死早超生
看过世界上最美的离别,这个看了10分钟,剧情基本一致,看不下去了。
看这部剧感觉自己泪点好高啊最近 很多情节我脑子里都觉得不哭不是人啦 然而还是没有任何眼泪哈哈 。说下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吧 就是妈妈想要让婆婆窒息而死的时候 说不要拖累他们那一刻 对妈妈的行为可以说是超震惊了 同时也很心疼🙈🙈
看过电影版。这种剧情跟现实太像了,妈妈总是忙碌一辈子,总是被忽略。太多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太多要孝顺的口号。
儿子第一次听到病情说出那段话的时候,婆婆扔掉番茄的时候,突然用被子蒙住婆婆的时候,旅游途中特意在保健院停下的时候,最后抱在一起念书的时候。除了温馨催泪,更好在细节描写。ps.发觉“洪忠灿+卢熙京”组合可谓优质韩剧保障…
爸爸比电影版刻画得更细腻一些,前三集还可以,第四集太拖沓。男主角的演技很好,一个中老年大叔很感人。女主角演技略逊或者说导演不够认真,比如剧中人物的妆容很粗糙,很像国产新生代的肥皂剧(以前觉得电影版很夸张,现在觉得电影版很好)
2018第一部剧,看得我哭的稀里哗啦,或许真真切切体验过了离别,才能更珍惜身边人。是啊,以后再也没有那些时刻了,对于第四集最后的告白,感同身受,您再也不会让我过去帮您看手机了,再也不会喊我曾用名了。
我们对父母最大的误会是以为他们会永远陪在我们身边,不管我们走的多远,飞的多高他们会一直在原地等我们。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东西叫时间,时间会带走父母头上的黑发,时间会刻在父母的额头,时间会让他们的身影变得瘦小,时间也会带走他们。
仁熙作为儿媳、老婆、姐姐、妈妈,各种身份下都是一个为了家庭而付出的传统女性,虽然被仁熙感动,但还是想着她能够为自己活着
一颗星给我看到以后不想结婚 不想照顾儿子女儿对方的妈妈后半生 我知道一个女儿儿子能记住母亲在世的一切好的记忆 老公 可能下一秒就有新的了 这种不符合社会的正常发展的电视剧9.1分妈的
爱情哭戏转变温情哭戏
并不觉得拍的多好,而且艺术化处理了病情折磨人的部分,只强调了离别。但总归呼唤人们珍惜孝敬父母的时间,免得“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就太无力了。
狗屁世上最美丽的离别!这是无时无刻发生着的丑陋的现实罢了!这美好的亲情就像回光返照一样虚幻,只有痛与苦才是持久而真实的!可恶,为什么我还是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