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的女人
Ang Babaeng Humayo,出狱的女人(港),离去的女人,The Woman Who Left
导演:拉夫·迪亚兹
主演:切洛·桑托斯-孔奇奥,约翰·洛伊·克鲁兹,迈克尔·德·梅萨,诺尼·布埃诺卡米诺,沙梅恩·布埃诺卡米诺,梅·帕纳,梅恩·厄斯塔内罗,玛乔丽·洛里科,劳·罗德
类型:电影地区:菲律宾语言:英语,日语,菲律宾语年份:2016
简介:赫萝西亚(切洛•桑托斯-孔奇奥 Charo Santos-Concio 饰)本是一名与世无争的老师,却因为平白无故遭到诬陷而被关进了监狱,面临着三十年的监狱生活。在这漫长的三十年即将接近尾声之时,赫萝西亚的冤屈被平凡,她被无罪释放了。原来,赫萝西亚在监狱里最好的朋友皮特罗(Shamaine Centenera 饰..详细 >
四个小时的片,讲的一位善良的人冤狱的生活和出狱后的菲律宾当代生活琐事。离不开她的善良,才更能看清现实世界。人性真的很伟大,当然心也好痛!
God Sees The Truth, but waiting. 菲律宾社会的悲歌,富人需要宗教、宗教可能会帮助他们洗去罪恶,穷人需要宗教、宗教可以帮助他们忍受罪恶。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5.5 不认为Diaz拒绝共情,反而相反:通过稳定的戏剧张力积累观众的体恤,再暗示人物与观众的距离乃至体恤本身的微不足道。女主角看见远处有事件发生,会留在近景挣扎一会,再跑远参与到事件中(前男友被杀的戏虚焦+走近,恰好颠倒);而观众则停留在上一步。他的体系真是易分辨的简单,拍环境但更像是在拍一个“底板”,因为注意点是集中且稳定的,通常简化到运动的物体上,封闭地观看。如果剪辑是一种狡猾,那通过观看的封闭积累怜悯又何尝不是一种“偷懒”呢
观影前对有关此片的资讯无任何了解,但看到前30分钟时就已经预感到这是个获奖片子,因为套路耍对了!而这也正是我无法给出高分评价的原因:影片主旨不错,但导演却有缺乏诚意的嫌疑~即使搞出近4小时的片长,感觉是利用自己娴熟的拍摄技巧很油滑地拍出评审们喜欢的东西,简单说就是投机取巧不懂减法。
耐心逐渐被时长耗尽,广角的用法有特点。
离开的女人,消失的男人。迪亚兹在现代继续拍摄属于人民的电影。
这部电影神了,将近四个小时,不用暂停,期间我烧菜做饭、边吃边看、刷锅洗碗、上卫生间、洗澡、洗衣服、打了几个电话、刷微信,居然对剧情的理解毫无障碍。。。。。。
无助下的反抗
快四个小时,镜头大多在远远的跟着,游离疏远,每个场景都长到让人恍惚出神的程度。太接近日常生活的节奏了,你无法猜测剧情的走向,又不知道路在何方。丈夫死了,女儿也中年了,以前的亲戚都尽量避而不见,复仇,似乎是生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就在这种摇摆的情绪里游荡着,看到的接触到的是五花八门的人,他们看起来比高墙里的更落魄绝望。手刃仇家却另有他人,是知恩图报,也是怅然若失。余生仿佛定型,在寻人启事的海报里团团转。不由得想到《我不是潘金莲》。
四个小时的电影,断断续续看完了。中间因为和某人聊天错过了一些情节。一些镜头拍的很棒,饱含诗意。但难以共情。
这么一个故事真的有必要拍那么长吗
侠 义
女身耶稣的复仇日记,菲律宾的苦难化身。
真不多人会有耐心会看懂,不过没关系,艺术水平就在那里,黑白画面长镜头,每个画面都深刻透彻,故事里都是底层的绝望,却阻止不了时间的发生。
一种类似日本黑白片风格的影片,四小时能坚持看完的绝对是真爱,剧情发展缓慢,吸引力不强,虚无主义色彩浓厚
题材 黑白 金狮 也拯救不了四个小时的枯燥乏味
保持立场的凝滞其实并不能代表迪亚兹对待历史的冷静态度。无论对菲律宾政府有着怎样的不满他四小时呆若木鸡似的记录都不是施展庞大报复的最佳状态。苦大仇深《离开的女人》真该做些减法,也最该让貌似与事件没有关系的镜头运动起来。好在本片知道历史无需按照物理时间来构建,只可惜最终是一幅底层民生的悲观图景随着女主的生命时间线一起生成。
看我长评吧 我不想多言。
黑白、固定镜头、无配乐,真得看得我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