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曾经遗弃过什么已经忘记,渐行渐远的路上,来不及与他们说再见便转身离去;他们是不是曾经把我们遗弃,岁月沧海,一口气把我们扔去冥界,永世不相见面;我找不到我自己,你找不到你,然后,我们又遗弃了彼此,谁又抛弃了谁,谁又被谁抛弃。
导演:彭氏兄弟编剧:彭氏兄弟剪辑:彭氏兄弟 主演:李心洁 刘兆铭 曾雅琪 李彩华 周俊伟 Jetrin Wattanasin级数:IIB片长:109分钟出品:寰宇娱乐有限公司上映日期:2006年7月1日(香港)剧情简介:一切被遗弃的,将在另一空间再次灵现!
一个年青新晋作家徐寻,第一部爱情小说已令她成为当红作家,她在小说所展现的爱情描写,感动了每一位读者。
在一次书展中,她公布了下一个著作计划,一本探讨灵异世界的小说,书名名为——鬼域!
所有读者都期待《鬼域》的面世,因为每人都相信,以她的文笔,定必能虚构出一个如幻如真的空间,再次让读者投入引人入胜的“凶间”。
徐寻开始着手撰写《鬼域》,苦苦思索却始终未能满意,重遇旧情人,令她的思绪更纷乱,她随手把草稿弃掉,却开始产生不寻常幻觉,室内似有神秘物体出现,断了的长发散落在地上,徐寻感觉室内并不只她一个人!
神秘黑影再三出现令她更加恐惧,一些恐怖现象仿佛就是由她弃掉的草稿里重生,在现实里重现她眼前。
虚构小说与现实之间,因何连系?
一夜,徐寻在电梯内惊遇诡异婆婆,牵引她忽然进入了另一个离奇空间……一个不可思议的鬼域世界!
『长发丝』她在那么一瞬间创造了长发丝,身材高挑得有点奇怪的女人,不需思考,又抛弃了她。
长发丝那么会缠绕人,把回忆,往事一下子都缠绕了出来,堆在她面前,让人畏惧,她一步一步地靠近,探究真相,又一次次地被自己看到的冥界所恐吓。
回头,已没有退路。
『国荣』一直以为国荣会出现在冥界中,可是他没有。
回想才发现,她从来都没有抛弃过国荣,一次又一次地劝说自己去忘记,去抛弃,又一次一次地舍不得把他放到那个空间中。
如果有机会,我想看看国荣的冥界,是不是有无数个她的存在,挣扎求全。
那个国荣,是他,是你,是我。
『自己』那个冥界中,有很多带着面具,没有表情的自己。
她们曾经都那么鲜活的存在,可是一念间都被抛弃,然后她们来到这个世界,疯狂地怨恨那个创造者。
谁没有创造了自己后,又抛弃了自己呢。
只是我们没有想到她们会存在,会在另一个世界生活,会仇恨。
曾经那么痛下决心,现在却因为抛弃了她们而感到畏惧。
真个悲凉。
所以,爷爷告诉她,要手捧鲜花,撒下白黄蓝绿紫的冥币去拜祭她们。
『女儿』那就是一个小生命,因为那些说服自己的原因,把他、她中途抛下。
你们看到了吗,她是个穿着红色衣服,纯洁,稚幼的发光生命体。
可是因为被抛弃,失去了和她一起生活的权利。
她的红衣都残破了,光芒都黯淡了,孤寂地留在这个冥界去仇恨,去思考为何她把她抛下。
最有的结局是原谅,是拯救,可是如果不呢?
我也曾经对我自己说,万一这些小生命在不对的时间来到我的生命中,会毫不犹豫地把她们舍弃,肤浅地觉得,我没有办法承担,给她们好的生活,所以要跟她们告别。
我错了,谁都有权利来到这个世界,谁都没有权利把她们舍弃。
冥界那么恐怖,我们让她独自承受,却把自己留在人间,看尽风花雪月。
···我没有办法从这个电影走出来了,难怪一直都认为脑袋那么沉重,原来冥界一直在脑子中缠绕,不断把那些偏执的认为该抛弃该遗忘的放进去,就这样挥挥手,甚至来不及说一声告别,便离它们而去。
这样,是不是错了。
坚持着看完了整部电影,从刚开始看的恐怖逐渐演变到后来的说教,除了在场面上有点视觉冲击力之外,真的没有让人感到害怕。
尤其是电影结尾出现的那段话,使这个片子彻底的失去了作为一个恐怖片的意义。
一切恐怖阴暗的根源来自内心,这个主题也是老生常谈了。
和李心洁以往的恐怖电影相比,这个影片仿佛是在走一条回头路,让她那被阴影和恐惧所包围了许久的心重新感到温暖,只要面对阳光,就不会站在黑暗中。
这样看来,电影当作是一部告诉人们如何人生的伦理片更合适。
看这部片子是冲着彭发彭顺和李心洁的招牌去的。
看完很失望,虽然没有看过他们的其他影片,但可以肯定的说,《异域》比不上《见鬼》。
想要使用元素越多,如何更好的融合它们至观众要。
关于遗弃的概念是一个很不错的定义,一个被所有人遗忘的物品或人的集合组成了异域。
可惜的是电影中所展现的异域是个杂乱无章的地方。
从遗弃的住宅,到遗弃的游乐场,到遗弃的丛林,到遗弃的玩具堆放站,到一件收集遗弃书的房间。
整个变化找寻不到关联性。
不仅是场景的转换,连小女孩(定如)的出现也很突兀。
从影片的风格上也有突然之间的转换,从开始到在定言在异域里遇到老爷爷之前感觉上是恐怖片,之后更趋向于奇幻片。
运用了大量的CG场景,但细节的描绘上又不那么精致。
电影也遵循木桶效应的,演员,剧本,导演,摄影有任何一处薄弱都回影响到整部影片的效果。
尤其剧本构思最重要,编剧应该反思一下,不错的主题写成这样实在可惜。
2006年,恐怖奇幻悬疑电影《鬼域》其实不是说故意提高分数,这个电影在我心目中4星+,还到达不了满分,但是介于总评分不太高,还是拉一拉,要是拉了仇恨也没有办法,如果你看的是国语阉割版低分低也是正常的。
这个电影给我许多的震撼,就像短评里说的,这个电影证明了中国电影不缺乏想象力,也同样不缺乏好故事,看到彭氏导演那些我喜爱的《B+侦探》《无间道》,其实这个电影的悬疑部分还有对人性,人生的感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档次。
欢乐吐槽下:(有剧透)1、女主有点赵薇,但是很好看的说2、开始节奏小慢,不过到鬼域后,特别震撼。
3、我怎么想起了幽灵城的电梯。
4、开头就有伏笔了,请注意女主的名字。
5、这些创意虽然很好,但是不得不让人想起 《哑巴山》还有宫崎骏的电影甚至还有《红辣椒》《爱丽丝》风格,但是我还是想说好赞!
这个场景简直碉堡了。
《陀地驱魔人》也同样有异世界的描写,但是这毕竟是2015年的电影了,这个电影的效果,我还是想说碉堡了。
6、对了BGM也是比较不错的!
7、一个人撒币,一群人捡币。。
容我笑一下。
8、在蜀山,握了个草。。
笑哭。。
9、看到姥爷的时候莫名很伤感。
10、结尾预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对生命反思以后的,结局也是非常高能,细思恐极,有点《恐怖游轮》的那种感觉。
---我是异世界的分界线推荐指数:★★★★☆(9/10分),我最喜欢的,恐怖悬疑电影,剧情又是如此之好,中国恐怖电影也不缺乏神作嘛,继我看过《双瞳》《僵尸》,又多了一个在我心目中的同类型神作。
必须推荐!
香港鬼片在国内可以说非常出名,地位举足轻重,至少我认为强过大陆。
也对,建国后不能成精,变鬼更不允许了。
《鬼域》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编剧有点精神分裂,开头的气氛营造的相当不错,光影,角度,分镜和背景烘托做得非常好,个人认为镜头虚实结合这个是个亮点,很有港味也很有泰味,舒服。
然后,然后,然后。。。。
就精分了。
惊悚变玄幻,玄幻中还有奇幻甚至还有那么点科幻。
中间有一幕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再看魔兽争霸的比赛视频。
最后简直也来越寂静岭,结尾强行平行空间一组,鉴于两部戏好像是同一年上映,说不上是谁抄谁。
中后半段有种宫崎骏的感觉,千与千寻?
幽灵公主?
傻傻分不清楚。
一般般吧,新手可以做个入门试试水。
老鬼绕道!
一开始只是想找出这部印象里还行的鬼片看看。
只记得很早之前看的,而且比一般鬼片更有意思。
除却一直为人称道的特效不谈,影片情节较弱,逻辑零散,有多处为恐怖而恐怖的痕迹。
不过这都是正常的,鬼片嘛,讲哲学♂和道理就不那么吓人了。
而且此片也没有在故弄玄虚上多停留,算是很快的进入了主题——鬼域。
鬼域根据片中人物的解释是:“被人遗忘的事物所堆积形成的地方。
”女主一进去就是拆迁危楼,摇摇欲坠的电线杆,一踩就踏的楼梯,不停掉落的书籍,和面无表情的“人”。
是个很符合鬼片的氛围。
然而抛开鬼片,联系一下现实——被遗弃、遗忘的东西,就会变得这么了无生气吗?
随时倒塌崩裂,如浮萍无以为继?
如果被我们遗忘的东西没有去这里而在地球上,那会是什么样子?
就是我们生活的样子啊。
被你时常遗忘的父母正在某个角落自己生活着,他们每天散散步,唠唠嗑,和楼上老许聊聊你;被你忘记在草丛的小猫崽慢慢自己长大了,在觅食中或许不知什么时候就死去;而你也是被某个小学同学甚至暗恋对象遗忘的存在,以前一起说好的约定到最后只有你一个人记得。
你父母、小猫咪和你自己的内心,似乎就像这座鬼域一样,荒草丛生,不小心就摇摇欲坠。
不同的是,我们不只是依附他人的存在。
所以只依附他人的,拍成了鬼片;自己充实自己的,才能活得坚实勇敢。
这几天也一直在想自我认知这种事。
我很多时候都很自卑,到新环境不敢说话,别人笑一下我觉得在笑我,感觉有点轻微的被害妄想。
形成原因且不说,但这明显是病态的。
菩提树枝叶纵横,明镜台上满是灰尘。
我渐渐开始让自己坚定起来。
早上和人打招呼,目光不用躲闪,声音可以大一点;别人忘记自己的名字了也不要尴尬,那不是你的问题,等等诸如此类。
不愿再用他人的目光和评定来填塞内心,因为当别人从你内心撤走了,你会摧枯拉朽的崩溃。
在你的内心玩经营养成类游戏不好嘛。
除了这些哲学♂,影片还有一个硬问题就是:弃婴。
国家虽然有不可以查胎儿性别,六个月以上的胎儿不可以打掉等等规定,每天无时无刻还是有无数胎儿被打掉。
一想到如果他们活下来,长大了,是像定如那样善良可爱的小孩子,但是却连睁眼看看这世界的权利都没有,心里就难过的不行。
我绝不会打胎的。
反正我二十了,现在生养也没问题。
这个片子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恐怖片。
至少它完全不吓人嘛。
一般来说,这种徒有虚名的恐怖片,就像是披着个破烂人皮亲小嘴嘴一样,让人有种微妙的喜感和违和感。
但是我好喜欢这个片子。
就算是它特效很像寂静岭我还是愿意原谅它。
就算是它设定很老土我还是喜欢。。。。。
玩具世界啦,死人的世界啦,被抛弃的胎儿世界啦,图书馆啦,简直就是戳中了我的萌点。
实在是太萌啦。
黄灰调子交替真的是件很华丽的事情。
再加上小女孩出场的时候,骑着坏掉的旋转木马(超级大号),带面具;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单说画面和背景合成,都让我好生喜欢。
说正经的。。
我认真而理智地来体会一下好了————————我是正经的切换分割线————————前面的铺垫有点拖沓。
在交代主角的背景上,中心思想应该是“这是一个拥有感情创伤的畅销书作家,转型开始写恐怖小说”。
用了有些多余的笔墨来写《缱绻》这本小说。
(谁想要看她的言情小说口胡我们要看鬼啊快给我出来)就在观众这样的期待中开始出现诡异和恐怖的事件,真是。。。。。
然后再进入鬼域之后,一开始那段套逃跑戏很讨喜。
狭窄而且不熟悉的空间,到处是诡异的面孔和行动僵直的居民。
倒是终于奠定了整个片子的主要风格和情绪。
相较之下,片头那一段擦白板和纯粹依赖诡异音乐营造的气氛,这一段渐入佳境。
接下来是我喜欢的玩具场景。
(啧啧。
那一片废弃洋娃娃的高山)作为一个过渡段落,一边是让观众可以喘气,(虽然我认为会被前面吓得喘不过气的应该只有喝水呛到的不幸家伙。
)一边交代鬼域到底怎么回事,以及告诉观众主角接下来行动的目的。
很美好地选用了暖黄调子,用暖色起到平缓人心和休息的作用。
不得不说的是,“玩具”这种东西,本来在印象中是小小的,有趣的,可爱的。
如果把他们放得很——比人还大,会让人感觉无法控制和掌握;就算不刻意再加入任何元素,这种与平时的经验大不一样的体验就会制造一种诡异的气氛。
真是聪明的选择喵私以为,小女孩的面具取下来得有点早,话说要是不摘下来,主角就会一边有些害怕但是又不得不依赖和强迫自己相信这个怪异的小生物,这种感情实在是矛盾(虐心)又吸引人(戳中萌点喵)紧接着就是循环开始,一开始与老爷爷谈话的时候就做了铺垫,不惜用一个特写来展示铁杆循环掉的过程,虽然我真的觉得那是寂静岭的特效。
所以这里突如其来的循环沙暴还是很合理的。
于是节奏就从这里开始重新紧张起来。
啊。。
后面的场景也很可爱但是人家我不想动脑分析了。
总之,这一类掉入异世界型的片子,主角的任务就是“逃离”。
一方面要给予逃跑充分的理由,既威胁主角的东西必须足够分量。
如果一个人一边逃一边说啊拉好可怕后面有好多空气,观众全部都会是这种脸= =吧。
所以呢要不然就是因为看到陌生和奇怪的东西了,比如肢体僵直的人们向你僵直地招手然后僵直地超你高速移动之类的。
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会威胁生命的东西会让人想逃跑。
很显然鬼域里面选择的是前者。
虽然是熟悉的东西,但是以完全陌生和未知的形式出现在人面前。
关于离开呢一开始给出了任务,就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之后,明白了需要如何离开,这样为后面每一部的探索给了指向和目的,片子不容易跑偏,观众也不会神游。
但是人家我还是喜欢那种不知道该怎么离开但是坚持要走的心情啦。
反正,选个逃离的主题来拍恐怖片,一步一步目标明确,故事讲得清楚明了,场景做的很有味道,就是很喜欢嘛。
除了它。。。
真的。。。。。
完全不可怕。。。
(这种失望的心情像是讲了一个关于女鬼放屁的凶杀故事,失望又喜欢。。。。
)啦啦啦。。
有空就去画这个电影的同人图。。
其实我在临摹场景了已经哎。。。。。。。。。。。。。。。
好看的哎,构思也不错,想象力丰富。
刚看了看别人的影评,想来我对这部电影太随便了,关于遗弃的主题与“环保”挂钩也好与“流产”相关也罢,都是很发人深省的人伦主题。
关于心理主题,与“遗忘”有关,这个遗忘可以是选择性的,为了自我保护,继续生存而不得已而为之,而如何做到不去追悔,才是这个主题抛给观众使之深思的问题。
而故事讲完了,“定言”可能是女作家笔下的个人载体,最后“定如”说她的故事就写到这可能就是这种设定的暗示,不过为什么“定言”又作为实体出现了呢?
1.可能是展示真相,进行反转,又或者平行时空不同的“定言”一起东拼西凑,制造了鬼域。
2.徐寻没办法面对的那个最终想遗忘的伤痛,她在书里还是没有面对成功,而“定言”却在鬼域里面对成功了,至此她比徐寻更像徐寻,较完美的她出现,要对抛弃自己的“徐寻”进行报复,实体出现,取而代之。
女作家们总喜欢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文字,与大众分享她们的喜悦哀伤,琼瑶把她的初恋写成了一部《窗外》那个师生恋的江雁容就是她自己,三毛那些《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都来至她的亲身游历与荷西的爱情,池莉的重庆市井生活小说也来至她生长生活的那个城市。
当一位女作家决定写一部关于鬼的故事时,一部叫《鬼域》的小说时是否也要亲身遇到鬼呢?
某个黑夜,女作家在灵感的感召下,来到一个陌生地域中,看到了许多死尸在行走,原来是座被遗弃的城市。
女作家在一位女衣女孩陪同下开始了诡异之旅,死尸成片的黑森林、如同垃圾山般的玩具城、旧书成堆的图书馆、挂满弃婴的子宫隧道,这些被丢弃的内容都是世人所不要的或是遗弃的,在这里形成了另一世界,这可能就是女作家心里的鬼域。
虽然这些画面有点恶心,但作为恐怖的料还是有点太小儿科了,总觉得电影这样折腾下去,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了。
就在麻木等待结局时,电影响起了“知不知道”的配乐,故事的另一个点被打开了,那个女衣女孩身份被揭示,一段被遗弃的情感被重新唤起,感觉这才是电影的重点。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么烂俗的片段打动,陪着女作家一起飙泪,是不是我也丢弃太多了,回过头却发现自己一直寻寻妥妥的,其实早在多年前已被自己丢弃掉了,真的很悲哀。
还好电影有这么一段让我小小感动一下,《鬼域》一部拍得像鬼片却,无关鬼的电影。
彭氏兄弟还是喜欢在电影结尾留一个梗,让人心里发麻的梗。
这么多年一直以为《鬼域》是一部鬼片一部恐怖片,看后才发现,是一部关于女作家创作心路历程的故事。
记得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写志怪类小说可是一个高手,各类神鬼异类常出没于她的小说中,她把前世今生因果轮回也娓娓道来,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有见过那奇怪的影像,还能通过去透来生。
有个忘了出处的老段子,当你死了下葬后埋进棺材还不算死了,当你完全从所有知道你的人的记忆消失,你才算真的死了,用一个并不适用又适用的词来说叫“社死”。
一个人最害怕是什么,人还活着,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
或是,人活着,却已经被所有人遗忘。
我想着有些浪迹天涯的逃犯可能陷入这种矛盾的心理中,既希望所有人都忘了他,却又怕因被所有人遗忘导致做人的存在感丢失。
被遗忘被遗弃有多可怕?
就是你能呼唤到它的名字,就能拿住它的命脉,让其就范。
魔鬼数量众多,当你拿着十字架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它就狂啸着脱离附身跑回地狱。
妈呀,终于有人知道我是谁了,太激动了,老子威名不减,高兴死了,放过你们吧,我回地狱闭关500年后再出来测试!
白白了伙计们。
被遗弃遗忘的,就是断了线的牵线木偶,变成行尸走肉,入狱变成号码,走入人群变成之一,一旦这个群体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的时候,个体的意识被削弱,而当这个整体共同无归宿漫游时,个体意识觉醒。
妈的我是谁啊我为啥在这,哦原来我是被遗忘遗弃了,跟着一群无主之魂在这枯萎飘呢。
中国的人情社会里对此更加看重,比如东北人中总爱说,你认识那谁谁不,那是我哥,昨天我俩还一起喝酒呢,我那谁,你不记得了?
艹,你可真不够意思!
咋地,认不认识你能咋地,你是个吊啊。
啥玩意楞?
艹!
噼啪。
呯XXXXXXX
摩天轮印象深刻
总的来说还不错嘛!特效也OK。
我怎么觉得像是魔幻咧
一套「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匯集了環保、墮胎、遺棄與被遺棄二者關係等等題材。
失望
三星都是给视觉效果
20091009 @ office
挖坑不填坑,自有天来收😂废稿的坟墓,设定很有意思,视觉方面也不错。总的来说挺清新脱俗的。
很无聊...
大烂片!
主题还真的蛮另辟蹊径的
中段的港式东方寂静岭挺有意思
前面还好,后面直接人鬼情为了煽情了
没想到06年都能拍出这么好的片子
说实话,很难看到结局。哪怕它的寓意挺好,不要随便抛弃任何事物,尤其是生命。重点针对弃婴打胎。特效做的也不错。可就是故事看着不吸引人。1.5倍速都感觉慢。。。倒是片头的国荣与咏麟这俩名字给的印象挺深。给全片唯一的幽默。。女人打胎绝大部分都是因为遇到渣男。但真的希望女人不要总认为是给男人生孩子,孩子也可以为自己生。
前半段不知道这莫名其妙的剧情是在干什么,小女孩也没有灵气。结局还可以,反转再反转。
虽然彭氏兄弟相当不满别人评价“还是拍恐怖片有前途”的忠告,却依旧回到老路,又合拍了一部《鬼蜮》,虽然涉及元素更加多元,又有现实社会惨状的展现,但是和之间相比,确实从故事层面上比不上前作了。
支持一下
没什么意思
非常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