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是不是有点低了,虽说有珠玉在前,但整体并无太大的逻辑漏洞,而且人物压抑的刻画也很到位。
还有安妮的颜。
层层的渐入,管家,老师,每一人都为我而来,扣人心弦的温暖,渐行渐远的恐怖,承接了最后的温暖人生仅此而已。
每一份突然终要平静接受。
你说:人死后会有光吗?
但你留下的光永远是光。
即使只能够怀念了。
压抑,苍白的美丽女主角,小脸大眼睛尖下巴英俊的男主角,还骑着机车带着女主狂飙带点悬疑色彩,最后happy ending,恩,明白自己死了也是一种大团圆结局吧,何况死后还有帅哥相伴,还可以ml
看完这布片子已经是快凌晨3点了。
本着凡事追求透明彻底的原则,我来豆瓣找答案,看了很多的影评,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从中也学到了不少。
个人觉得结尾确实意料转折,而且耐人寻味。
主角和空难乘客其实和现实中的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她们都各自拥有不同的生活。
就如同机长说:你姐姐已经死了。
而她姐姐来到女主角的卧室整理遗物。
难道这就是所说的,死后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使我联想到了《寂静岭》最后的结局。
孩子母亲生活在一个世界,父亲又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彼此存在,有感应但是永远无法触摸。
我有个朋友说这样的感觉其实很恐怖,因为当你存在在这个世界,无论你做什么,在另一个空间,有人可能就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见而已。。。。。
寒一下,睡觉去了。
《第六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恐怖片之一,除此之外我比较抵制欧美恐怖片。
因为讨厌血腥和杀戮,讨厌变态和恶心。
某天随便在电脑里找了个《乘客》,糖爸看过了,他先告诉我说是恐怖片,又马上更正说是惊悚片。
这是最不像恐怖片的电影,它自始至终都没吓到我,但非常令我为之感动。
一部好电影就是在你看过后总会让你若有所思地思考些什么,有时甚至会非常不经意的在你脑海中徘徊几天。
它留给我的问题就是:在生死之间,我们需要那个引度你的人。
前一段时间看克里斯托夫《时间倒流七十年》的拍摄花絮时,这位昔日的“超人”讲述了一个他的亲身经历:在坠马瘫痪后他又经历了一次飞机失事,他感觉灵魂和肉体分离了,自己漂在空中看医生们尽力抢救自己的“肉身”,这种感觉只持续了几十秒,虽然最终他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身体中,但这感觉非常逼真真切。
大概这就是濒死体验。
不过《乘客》这电影不是在告诉我们濒死的感觉,而是人如何接受死亡的现实。
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人死后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的(《第六感》中的男主角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这是因为他们生前的执念过于强烈,一直延伸到死后。
那么如何让他们相信自己已经是“死人”呢?
这也是这个片子中温情的部分,如果真正跨越生死界限,就会有先你过世的人前来引度你:恩师,伯母,爷爷,父母,甚至小时最爱的那只狗。
他们还是像在人世一样与你共同生活,你丝毫没有怀疑自己作为“人”身份,对他们的死亡似乎也已经遗忘,而当你真正发现自己置身天堂时,没有恐惧和无助,而是心里一片豁然:死似乎与生没有区别,甚至更为温暖,这大概就是天堂。
我是非常愿意这是真的,因为这让死亡看起来并不可怕,甚至有着些许轻松与美好。
之后又看了《小岛惊魂》。
众人都赞妮可演技之高。
其实无论从演员演技、影片结构内容或是恐怖程度来说,它都高于《乘客》。
但我还是喜欢《乘客》。
这大概也是因为看此片时正赶上法航飞机失事,影片使我对那些遇难的乘客的经历有着真切的恐惧和遗憾,我更愿意把这种感觉作为对他们的哀悼。
同时也愿意相信我们曾经伟大的“超人”克里斯托夫和迈克杰克逊离开人世时曾经被温情美好的“引度”。
我不是他们之中任何一个的粉丝,但他们曾出现在我过去的岁月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若有若无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所以,他们的离去,其实也是我们过去某段岁月的死亡。
女主死后经历的一切其实就是她生前的执念的追寻完成过程。
她生前飞机爆炸失事,所以死后的经历就是在试图解开失事真相。
生前对男主心生好感,所以死后陷入爱情。
生前就试图和姐姐和好,死后依然在努力。
其实故事不复杂,只是主题极其温馨。
有爱自己的人愿意为自己回来,陪伴和指引新的路,这是拍给失去痛爱的活人最好的慰藉良药。
ps:所以飞机失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不管是生前的真实世界还是死后的逝者的世界,飞机爆炸都是事实。
所以导演是在暗示所有死者的确是死于有故障不合格的飞机吗?
他们都死了,包括机长,还有比他们死的更早的导师,女邻居和那条狗,还有那个“女幸存者”早年双亡的父母。
以及背景里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例如艾瑞克的祖父,开始和结尾都出现了一次)。
但此时艾瑞克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死后不久,艾瑞克从坠机残骸边去到医院,而克莱尔则是在自己的床上(以为自己是从噩梦中醒来).在医院重逢时,他显然记得这个刚刚在飞机上交谈甚欢,后来惊慌失措的漂亮女孩,但是克莱尔显然已经把他给忘记了,所以他以为飞机上的女孩应该可能是克莱尔的姐姐,所以问克莱尔是否有个姐姐,并建议她打电话给自己的姐姐,但是没有打通。
在治疗小组时,大家只是把一些不正常,一些恍惚归结为劫后余生的心理障碍,但其实并不是。
艾瑞克是什么时候明白过来的呢,大约是在他认出了他6岁时死去的狗后,疯狂的跳上迎面开来列车的铁轨时,而紧随其后,克莱尔也在通过和机长的交谈,看到那份乘客名单后,才记起自己上了飞机的事实,彻底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
他们在明白这一点后都很害怕,愤怒,伤心,而机长则是更多了一份沉重的歉意。
幸运的是,除了失去生命,他们还有重逢,还有爱:在死后的世界里,艾瑞克的爷爷,“女幸存者”的父母,克莱尔小时候的老师和伯母(女邻居),这些先行者,将会引导他们开启新的生活,而艾瑞克和克莱尔则跨越生死,收获了爱情。
这也让影片更多一份浪漫,至少在结局时,当我们随他醒悟,不管前面看得怎么云里雾里,甚至像女主人公和一部分人那样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阴谋——但这,只是一场我们都身处其中的大不幸而已,甚至无关我们活着还是已经死了,我们都有选择如何面对的能力,不是吗?
今天我逃课 为了给老板交上一份催了很久的综述但我现在想要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专门为这部电影写一些什么我觉得我需要 非常需要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电影“断背山”是如何把握全片情绪的压抑我喜欢的好电影正是这样的 他需要能够调整和刺激你个人的情绪重点不在于电影中的情绪是如何的 而是观影者自己的情绪如何被牵引这种不自觉的融入其中 会让电影与自己的情绪合体你在每一个时刻 都与电影主角感同身受最棒的是 你还不能马上发现你是在结束的时候、回味的时候、很久很久以后想起的时候发现他对你的影响这么深这么长久你已经知道了 每个人都是孤单的 将要孤单的来和去你不愿意想——因为无法想到结果——但你也想知道 去的时候是怎样的 他们真的在等我吗 我是去团聚的吗 可以让我不害怕吗我想电影想要告诉我们这些——即使导演和编剧也并不是上帝剧透部分:hathaway努力完成自己的事业——心理咨询师帮助空难幸存乘客战胜内心的恐惧但是工作过程中——不停有奇怪的人和事出现 引导她对空难发生原因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 也有不少她身边亲近的人在帮助她 安抚她 甚至是提醒她但她还并没有意识到 她自己发生了什么是的 她也是死难乘客之一可她忘记了她真正是谁每一个这样死去的人 都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来带他们离开所以她小时候最喜欢的老师出现了——温和的给她事业指导 却不多说她最敬爱的姨妈出现了——絮絮叨叨像个隔壁悠闲的大妈她同机的乘客出现了——脆弱的寻求心理上的安抚她飞机上初识的爱人出现了——哦对了 那男人也在怀疑着自己是谁但他们都在传递着爱 互相的 无欲无求的她的爱人也在挣扎着男人见到了一条总是骚扰他的狗——那是他的狗 但他6岁的时候已经死掉了 埋在了后院还有一个衣着绅士的老头 对着他微笑 他迟疑的跑掉了——那是爱他的外公 但他忘记了 他们都忘记了……但爱不会放弃这些来”pick them up“的人们他们坚定的带着爱来 欲言又止 即使他们被孩子们忘记了他们平静如水他们知道 那个一定会来的美满的结果 他们耐心的等着神奇的是 观影的我在电影前面三分之二的时间里一直有点烦闷以为这是个类似”翻译风波“那样的悬疑片但嫌弃这电影啰嗦无趣 是个烂片可是看到后面的时候 逐渐知道导演的重点并不是”飞机失事的原因“时我才恍然大悟才开始回忆前面那些稍显困惑而繁冗的镜头原来都是温柔的暗示 和爱而这电影让我多日后想起时 还在流泪我讨厌流泪但许多领悟一遍一遍的重温 越加撞击着我我为我的离开设计了很多很多的镜头他们都会来”pick me up“我知道 那就是爱即使今天我仍不能轻易的向你们表达这爱但我知道 你们从不曾离开
也许电影的前半段让你觉得拖沓,甚至昏昏欲睡(让我想起了“七磅”),但是结局真的很意外(就像妮可的那部,还是先不说名字了)。
如果你还没看完,或者还没看过那就继续观看吧。
我更愿意把这部电影划在悬疑爱情片里而不是惊悚片、恐怖片。
所以想在这部影片里面寻找刺激的人肯定会失望的。
这部电影温馨到了看完之后我甚至乐意回顾之前编剧刻意安排的一幕一幕。
女主演Anne (Hathaway)很漂亮,和我女朋友一样(容貌和名字)。
还有结尾的配乐非常合适,旋律优美,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听着end title写下来的。
如果你是一个知道电影结局再看电影就觉得没意思了的人,那么往下就别看了,快去看电影。
如果满分100分,我给这部电影打85分,扣分原因是它是在“第六感”之后多年拍摄的,其他原因不明。
很多人都恐惧死亡,但是人死后到底是什么状态呢?
也许“第六感”和“小岛惊魂”给了我们只言片语---我们还能看见其他已经去世的人。
不过“空难乘客”更详尽的描述了人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认识到并平静地接受自己已经离开了以前的那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有你以前许多认识的人来帮助你,就像电影里面女主角的舅妈、老师,男主角的祖父甚至还有他的狗。
这件事做完之后呢?
那就是电影最后的镜头,在另一个世界里好好的生活。
甚至好像再没有衰老(参照女主角小时候舅妈和老师的样子)。
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真的还有感觉、知觉、嗅觉。。。
么?
真的还有另外的世界么?
要是真的该多好,也许“永远”这个词在这时才有意义。
这就是电影里面讲的故事,只不过直到最后才告诉你而已。
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克莱尔找到她的路---通往另一个世界。
还真有点意思不是么?
就像没看到结局的观众们一样,克莱尔一直以为自己在以医生的身份帮助幸存者,而其实是其他去世的“人”在指引克莱尔。
克莱尔一直认为阿尔金是她的敌人,可最后正是阿尔金的一句话点醒了她。
诺曼一直以为有航空公司的人在跟踪他,可其实只不过是另外一个需要帮助的“幸存者”。
事情的真相往往不像表面上开起来那样,因为我们有时会把“自己的揣测强加在别人身上”(阿尔金对克莱尔说的)。
不过还好有那么多人帮助我们,也许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错怪他们,敌视他们,但是当你看到真相的时候不要忘记感激他们。
克莱尔的舅妈只是个线索人物,扮演克莱尔的邻居或者房东来帮助克莱尔。
看起来神神叨叨,但回想起来每次见面都是鼓励关怀的语气,希望能够给克莱尔以力量。
一如在克莱尔回忆她小的时候舅妈帮她打扮时的慈爱。
还有裴瑞老师,或许当克莱尔告诉他自己越轨的时候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宽容,一如在克莱尔回忆她小时候上裴瑞老师课时得到的偏爱。
虽然跨越了两个世界,但爱永远不变。
同样不变的还有另一种爱,就是男女主角的爱情。
遇难时刻的“和我在一起”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了继续。
真的很美好!
虽然只是表演,但是不得不说男主人公在遇难时刻的冷静,给人以力量,充满男人的魅力。
如果我说整个故事还有另外两个人的爱情和男女主人公一样也许会在另一个世界开花结果的话,可能有些观众还要细细回想一下。
没错,是飞行员阿尔金和空姐。
回顾阿尔金在幸存者小组会时与克莱尔对话之前,充满爱意留恋的眼神。
那是为了小组中另外的那位女士(之后有一个特写镜头),那位遇难前为飞行员戴上眼镜的空姐。
男女主人公演技真的很好特别是克莱尔醒悟后找到艾瑞克两人对话那段。
其实阿尔金也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回顾几次出现,每次都表演的都很到位。
之所以觉得这部电影温馨,除了艾玛姐姐拿到了克莱尔写的卡片,除了托尼舅妈裴瑞老师的指引帮助之外,整个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多么好的另一个世界,也许这就是天堂。
结尾,很久没看到这么让我有感觉的结尾了,前面和中间都很沉闷,结尾豁然开朗了。
where are the other passengers? they are all here to help us through. 一个爱字,贯彻全剧。
体会内心深处封藏已久的那一份感动。
很适合小两口平安夜无事,躺着一起看,渡过一个温馨、美好的夜晚。
看介绍以为是一个穿梭阴阳界的类似《地狱神探》的故事,结果还大跌眼镜,看来导美剧出门的大哥都是誓不惊人死不休啊,在沉闷的看了四十分钟后终于受不了快进到结局,结果看到了美剧式高潮,原来,这是一个鬼发现自己是鬼的故事。
故事讲一个空难,飞机上的人都挂了,空难嘛,虽然少见,不过一般都是群死群伤的。
然后呢,有几个幽灵不能认识到自己已经挂了,推测外国的鬼如果要上天堂是得平静的发现自己已经死了才能合格的,于是这几个幽灵相互帮助,终于发现,自己已经死掉了,郁闷啊。
拍摄很生活化,画面和美剧一样,演员演得都很话剧,不过情节太过于沉闷,四十分钟都还没有看出名堂,注意,这个不是优点,只会让人睡觉,或者快进,我选择了快进,结果看到突然出现的大揭秘,总的说冲突不够,渲染那段爱情也不惊天动地,看来我是越来越麻木了,也许有的朋友会感动得哭出来…… 大凡和心理沾边的电影都会出现神经质的人,本片是一个老太太,大概是大厦管理员,还给女主角送衣服,一看就是神经病。
惊悚新片,我看值个6分吧。
2012.10.24 话说如果没有俊男美女 真是看不下去啊! 而且之前还第六感了,所以也没什么了···
桥段很老,如果看过很多悬疑类电影差不多一半时你就能大概猜出是怎么回事了!总体来说这其实是部爱情悬疑片,结尾有些小煽情。喜欢男女主,安妮和帕特里克^ ^
annehathaway都救不了这部电影..
30分钟时候我就猜到结局。
从一开始就是灵魂演绎的生活续曲,只不过在睡梦中醒来的场景让自己置身事外而忘却自己已经死去。一个存在主义和有神论的题材碰撞,把灵魂后续的事宜置于简单的生活中,看起来死亡和生存并无多大的差别,只是活着的人见不了,死去的人却见到了,也许这就是一个征兆。很多时候事实的确认只需一个过往。
换个姿势来看 这是个电影版lost
另一版本的小岛惊魂,剧情方面太过单薄,直到影片快结束才一股脑倒出来,并没什么铺垫。太一般!
悬疑片能拍得这么温情。我终于被感动鸟~5555555
故弄玄虚....
My life is incomplete without you
小悬疑,不恐怖,美女安妮~!
这类型的再拍还有啥意义~
图解电影.虽然隐约可以猜到,但结尾还是特别温情啊,who comes back for you?
纯粹看anne hathaway。剧情太弱。
故事粗制滥造,细节经不起推敲,除了安妮,其他人脸识别度较低。
导演是《扪心问诊》的编剧。但不是有一个好点子就能拍出一部好电影的。90分钟的电影,前70分钟没有任何悬念和吸引人观影下去的元素,如果不是有Anne Hathaway的美颜撑着我相信是很难耗到谜底揭晓为止的。爱情不好看,悬疑不悬疑,心理也不合格,唯独就概念值得一提,然而你却需要先忍受70分钟无聊沉闷到爆的观影时光。
线索投放和回收都做得不好(算了承认吧你就是来看帕老师的)。2013-05-09想看 | 咳咳,看到影评里有人想打男主几个耳光再补充几句……前面是挺讨厌的,但是关键时刻那份从容淡定对别人的关心多么难得。| 又看了一遍,还是太牵强。
无惊悚,有温情。既然预告片直接剧透了影片70分钟处才抖出来的一个大包袱,那么就可以预料结尾肯定有更大包袱了。看似简单浅显,实际上很多细节仍然存疑,不知道是编剧高深还是蒙混过关。创意不新但处理得如此温情,也算是一种方式吧。PS:大爱Patrick Wilson。
这部片子除了男主角的姿色之外还有别的可取之处么?那个AnneHathaway演技差到这个地步也敢出来现倒是属实令我佩服
没创意没突破,类似的包袱,效果还赶不上《第六感》和《小岛惊魂》的脚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