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比利时的电影,印象中好像还没看过这个国家的电影作品呢。
不过因为描绘的是人类关于嫉妒的共同弱点,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隔膜的地方,至少,讲述故事的手法和配乐都相当成熟,相当好莱坞化。
于是,这么成熟的电影手法,既能让观众赞叹于比利时电影小试牛刀时的无限功力,又有点遗憾于电影两个小时居然没有过多比利时风土人情的介绍,除了“安特卫普”的地名带有这个国家的特色外,居然不再有任何专属于这个国家的特写,不像巴西的《中央车站》,越南的《三轮车夫》,台湾的《海角七号》等让观众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时代风貌。
不过那样的处理也正是编剧的本意吧,就像王家卫的台词所言,只要你知道什么是嫉妒,你就会变得狠毒。
这样的情绪变化,不因人种民族变化,它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
电影中对于流氓菲利普的形象刻画比较到位,成长背景三言两语但介绍的很清楚。
从小和继父生活在一起,饱受凌辱与伤害,在那样的岁月中又逐渐积累起对妹妹无限的关爱,别的男人不要说碰,就是YY也会反对,所以在最后的圆形大床上能够下得了手。
当然,冲动而又略显无脑的他成了唯一需要接受法律审判的角色,也算是生活对他的教训吧,但愿在押的这段时间能够让他清醒些,告别毒品,告别暴富的幻想,脚踏实地生活,正儿八经的看护好自己的妹妹,为她的人生规划好方向,而非简单的束手束脚的限制。
而帅帅的白胡子老头文森,倒觉得缺乏一定的心理交代,如果能说说他这种老少通吃的性格养成,或许会让故事更有合理性一些。
和朋友们共享阁楼的江湖味十足,但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地方,要带这么多女子过来,难道就真不考虑撞车的可能性了么?
毕竟大家都有钥匙,万一人家闯将进来,真的就是说一句“你们继续”就会退出么?
而况貌似这么心思缜密的人,既然要向朋友们的妻子、妹妹、情人下手,也该顾及继续到此的风险性。
所以,觉得这个情节值得推敲。
当然,在这么一座阁楼里,让五个男人和一具尸体,通过回忆,反思各自的家庭变故,又有十足的故事推进,一环套一环,以为真相大白而又有波澜出现,是颇见编剧功力的。
窃以为和史蒂芬金的《米塞利》和上映不久的《风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些程度上还略胜《风声》一筹。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那幢大楼,呵呵,真眼熟啊。
导演: Erik Van Looy编剧: Bart De Pauw主演: Koen De Bouw / Filip Peeters / Matthias Schoenaerts / Bruno Vanden Broucke / Koen De Graeve制片国家/地区: 比利时语言: 佛兰芒语上映日期: 2008-10-22 >更多imdb链接: tt0926762
按理说这里面最罪大恶极的应该是卢克,他策划了杀人案。
但我却对他一点都不讨厌,甚至还有点憎恨克里斯最后为什么那么较真。
难道是被他忠厚的外表迷惑?
还是特别痛恨文森特?
我最痛恨的是文森特,朋友的老婆也上,这还是人吗?!
而且他明知道菲利普把妹妹当成命根子,还是上了他妹妹,真是畜牲!
还有克里斯,有人说他 正直,正直的人还会联合别人一起诬陷文森特??
还会出轨??
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莎拉(死者)看见文森特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满脸不高兴的走过来质问他还有没有别的女人,装的一付纯情的样子,真恶心!
她一出场就当着两个男人的面(文森特、卢克)脱得一丝不挂,就是个婊子而己,装什么装!
【演员们看着,粗糙感咋就那么那么那么强呢?
】像不像是群演or特邀来凑数的……【最终竟然还是诉诸法律手段来收场】所以,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完美谋杀,也非"手足情深"……【太不刺激了】故事开头挺好的,但后半部分直接扑街,太不蒙太奇、太不阴谋论、太不社会、太不反转了、太不情色了……
风格很前卫,耍酷稍稍过火了一点。
剧情还算不错,画面的现代感很强,商业性味很强的娱乐片,很好看。
阁楼就是一个收藏隐私的地方。
共享却导致了灾难。
所以永远记得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建筑师在自己设计的楼房中留下了阁楼部分自用。
独乐不如分享乐,建筑师给四位好友均配了钥匙,留做大家偷情所用。
某日,阁楼床上发现一具女尸,悬疑从此开始。
我认为这不仅是一部悬疑或风月的电影,它讲了一个阶级的话题。
社会高端的空寂虚无展现尽致,是推理外的所得。
过多的涉案男人(五个),曾一度使人感觉影片最终可能会演变为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侦探剧。
但随着剧情不断展开,却发现主要角色的塑造一点都不欧洲,而是完全照搬莱坞校园惊悚片的模式。
其中真正的英雄一定最正直纯洁的那个。
虽然由于欧、美对两性道德的认识差异,“纯洁”一词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美国片里的男一号通常是清纯帅哥(甚至是处男);而本片中Chris虽其貌不扬却是五个中唯一出于真爱才借用阁楼与女人共度良宵的男人。
相比之下,他的四个死党却存在或多或少的道德缺陷,同时又有着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Vincent的城府,Luc的懦弱、Filip的暴戾、Marnix 的愚笨……典型好莱坞传统类型片的角色塑造手法。
而在叙事结构上,本片也很好莱坞。
结尾处,隐蔽摄影机所记录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内容曝光,以及Vincent在警方盘问时对于案情的大胆推测,让影片进入最高潮!
可就在移情于四个好友的“悲惨”遭遇的观众,已基本认可案情就此真相大白之时,故事却峰回路转:Chris从“遗书”这一关键证物之中发现了破绽,从而推断出真凶另有其人,并随后在警察到来之前与此人在天台上展开殊死搏斗……看到了这里,你想到了什么电影?
《亡命天涯》!
当然,对好莱坞的模仿,不妨碍我们基本认可这是一部还算精彩的欧洲商业电影。
虽然,某些方面的处理仍然值得商榷。
1、一边将阁楼与所有密友共享,一边还要在这里去给他们“带绿帽子”?
除非是对好友们怀有某种刻骨仇恨而非要以此种变态的方式进行报复,否则实在不能理解此人为什么选择风险如此之大的偷情方式。
换句话说,我认为剧情在这一关键点上的编排有些生硬。
2、血腥的案发现场,隐蔽枕后的血书,配合影片的阴冷色调……这即是真凶在误导警方和好友,更是导演在误导观众。
但问题是,有必要以一种类似《七宗罪》宗教连环杀人狂魔似的气氛,来表现一个仅仅因普通的外遇问题所引发的犯罪事件吗?
倒叙的手法,很意外的结尾。
原来是大家被这个种马全部带了绿帽子,才恼羞成怒胜在人物塑造极其成功。
每个人物形象都丰满异常。
演员表演也极佳。
没有辜负导演和剧本。
场景也不错。
阁楼、婚礼、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应该有的气氛。
最赞的是最后那段种马先生安抚小妹妹、悲剧怨念女,迎着自己妻子和朋友们妻子的哀怨眼神的那段。
完美的展现出来当时的天旋地转的状态。
真是不错。。。。
导演才是有生活的人。。。
音乐也还可以。
一个“征服欲”强盛的丈夫欺瞒妻子与情妇相处的过程中,丈夫以为自己很“成功”,因为一个女人“没有被他伤害”,而另外一个女人却依然为他寻死觅活。
但是,来个猛烈的转折,当另一个女人真的死了,丈夫还能得意于自己情场地位吗?
而或者发现,自己的妻子与自己的好朋友同床共枕呢?
继续这个故事,也许情妇没有死去,也许妻子没有同好朋友同床,故事会怎样进行?
这个丈夫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一方面是他幸福美满的家庭,另一方面,他告诉情妇“给他多一点时间,他要与妻子离婚”。
如果妻子相信了眼前的美满,如果情妇相信了这个丈夫的承诺,故事会怎样进行?
而或者,所有的当事人都知道了事实的真相?
这便成了一场谁知道的更多的游戏。
游戏的结束会快乐吗?
还有一种结局,那就是所有上述的故事可能全部实现了。
伤害——成了话题的中心。
谁是受伤的那个人?
这个丈夫?
还是情妇?
还是妻子?
还是好朋友?
故事继续进行。
这个丈夫是五个男人的缩影,故事就影响到五个妻子,以及外在于妻子之外的五个甚至更多的女人。
这场欺瞒的游戏会进行到什么程度。
一个五个男人需要守住的承诺和约定,被一具尸体打破。
尸体是其中的一个男人的情妇。
凶手是谁?
这个故事又如何圆满下去?
“伤害”又一次出现,这次的伤害是所有共事者通过叙事共同制造出来的。
叙事者打破不了一个“无知原则”。
作为个体的叙事者无法成为分身高手,这就让叙事的故事变得视角单一,也就是说,在你讲故事的过程中,你以为这是事情的全部,但是不是。
因为你的注意力被你眼前的事情吸引开来,导致你不知道自己身后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而一旦身后的故事可能对你眼前的事件本身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下就复杂和糟糕了。
不过复杂而糟糕的事情确确实实是现实。
五个丈夫中的每一个人不知道其余的人的故事,而其余的人的故事却又影响着自己的生活。
影片成功地将这些人物背后的关系层层剥离开来,真相——谁是凶手——随着故事的多视角的还原,变得意义平淡。
但伤害却是共同构建起来的整栋大楼,无人幸免于此。
这场技艺高超的欺瞒者——叙事者——的角逐,因为各自陷入对自身背后事实的无知,而各自惨败。
影片中共同编造事实的四个男人并没有基于此种逻辑的伪造而成为赢家,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这个故事就是一场“伪造”的揭露,所有人都在场参与其中。
不仅仅是这四个男人,包括警察、妻子、情人们……伤害烙印在各自的心里,没有人可以逃脱。
每个人都看到了对方至于自己的伤害之举,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这场伤害自己也同时参与其中。
不仅仅因为自己在另一个语境中摇身变幻成另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还因为这场伤害是你自己愿意促成的。
信任,每一个叙事者都会希望听众可以相信自己的故事(当然,叙事者心中窃喜,以为只有自己知道事实的真相)。
这里,并不能说叙事者们的希望就真的落空,因为情人受到的伤害在于他相信了这个丈夫的讲述,妻子的伤害也在于相信了丈夫的欺瞒,不过峰回路转之后,丈夫同样受到伤害,这次是来自朋友与妻子的双重重创……因为你选择了相信,那么你自然要承担这种伤害的风险。
冲这个题目,怎么感觉暗埋着“宝强、乃亮--傻男带绿帽”的梗啊?
难道十年前比利时的编导们就猜中了如今中国娱乐圈的乱象?
还说是,古往今来,但凡有钱、有女人、有“兄弟”、有“闺蜜”的地方,就有着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印象里不记得之前是否看过比利时影片,但这部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人说略显拖沓,或者支离破碎,但这种跳跃式的推进方式倒也无可厚非,真相往往被埋藏在应对残片破瓦中。
虽然主戏是5个男人,但其实女人的戏恰恰是很好的帮衬,其实愚蠢自大的男人们早已被看透,其实早已被“捉奸”,在每个人女人的眼里和心里,只是有的女人索性放任了自己,送给自己的男人一顶小绿帽而已。
惊悚、悬疑片,避免不了有破绽,就像这部戏,Filip飞出一把刀,而Vincent居然稳稳地接住,而且握住的居然是刀柄,然后留下了清晰的指纹,我只想说:Vincent利落的身手完全不是建筑师,而是超级特工的范儿啊。
另外一个疑问:一套Loft,就一张大床,然后配了5把钥匙给5个兄弟,他们需要怎样的Schedule系统来保证:今天你带着妹子来恰好不碰到床上已经有一对的尴尬啊但,不管如何,片子还是很好看的,至少有一股魅惑,引诱着。。。
不妨,也让我们周三见?
My Vote = 7.6
其实Chris在整件事当中陷得最浅,他不象Vincent有那么多见不得人的事,不象Marnix那样担心婚外情曝光后跟妻子离婚,没有象Luc对Sarah下安眠药注射过量的胰岛素导致她最终的死亡,也没有象Pilip有虐待妓女的前科而且亲手过失杀死了Sarah。
他唯一的看起来像是错误的事情,就是和Ann的事,已经主动向市长公开了,而且在此之前他就已经下定决心并尝试向妻子提出离婚了。
尽管他参与了Luc的设计,布置了现场,实施了对Vincent的陷害,但是前提是他确信Sarah因Vincent而死,这样就正好是叫Vincent自食其果,不然难免Vincent又逃脱罪责。
不论是案件怎么发展,Chris都不会有太多的麻烦,况且看起来一切的证据都如设计好的一般指向了Vincent,警方也打算就此结案,生活又恢复到从前的平静,除了有可能少了一个作恶多端的Vincent。
但是Chris并不打算就此罢手。
因为他即不愿意看着Vincent因弟弟Pilip的过失而惹上谋杀罪,也不愿意看着Pilip因此而背负着心理上的负担继续将来的生活。
Chris对Luc产生了怀疑。
Chris听到警察无意间说起Sarah服用的安眠药并不足以致命,便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兄弟Filip对Sarah的割腕才是真正导致其死亡的原因。
再加上本来在自己口袋后来却不见了的Sarah的遗书,便想到Luc。
Chris本来就性格沉稳,加之从事心理疾病治疗职业,思维缜密而理智。
阁楼现场因看到录象忿于Vincent的虚伪和利用而不免怒火攻心,而暂时失去平静的他清醒过来之后,越发觉得Luc有问题。
还有一些隐情是Luc并没完全交代的。
他要亲自去搞清楚。
于是Chris约Luc再回阁楼,向他证实推理的一些结论,而这些推理解开了剩下的谜团,并将嫌疑指向了Luc。
Luc承认了,并承受不了精神开始崩溃,最后自己跳楼自杀。
最后不管是死去的Luc替还活着的朋友们承担了部分责任,还是一切都如实的告诉给了警方,都无关紧要了。
总之,事情在Chris的挽救之下取得了一个最理想的结果。
玩火自焚的Vincent并没有背上谋杀的黑锅,但是他罪有应得地身败名裂了;肤浅幼稚的Marnix原谅了妻子处于报复目的的出轨,成功挽救了自己的婚姻,相信他经过此事一定会成熟负责起来;暴躁的Filip也弥补了和岳父的关系,相信这也是在他改正了坏脾气的前提下的。
实际上这已经是作为哥哥的他第二次拯救弟弟了,避免了两次弟弟向人生的深渊滑落。
可以说是Chris将整个险些失控的危局扭转了过来,依靠的,表面看起来是理智的判断和处变不惊的沉稳,但深层次的,是他坚定的价值观和对兄弟、朋友、爱人的责任感。
我愿像他一样,理智、沉稳、坚定、负责。
合格的悬疑片,一帮玩火自焚的男人。
编剧很下功夫,和《风声》很像,五个死党之间尔虞我诈,老鬼迟早要露出狐狸尾巴。比利时的建筑和服装印象深刻。
拍摄、剧情、价值选择都不喜欢
人物脸谱化,行为barely自圆其说。
整体风格略娘炮
三星半
连续两天晚上看惊悚类型片睡着 真不是我的问题
看的头后脑勺疼。
什么鬼结局
让人印象深刻的比利时的悬疑推理电影
非常无聊。
这种剧情很容易被克隆的,就像《野东西》系列一样,虽然说不上太优秀,但是情节跌宕起伏,很好看,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抄都抄不来。
这个题材好像有三个版本……这一个,荷兰的一个,有温特沃斯米勒的又一个,到底他妈是多有意思啊翻拍这么多遍?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的剧情看的我都做噩梦了,西八
这也叫意外结局啊,太坑爹了吧,浪费时间的片子,一直在忍受节奏的拖沓,盼望着最后的大反转,结果我迎来了神马?——弱智的编剧和不合理的结局,唉,一声叹息那
TMD 连结个尾都如此冗长 这种片子 剧情中越是悬疑的多 结尾越是令人失望
记得近年看过,却没有收录,大概是13年前看的了。搜索米帅的《阁楼》才牵出地面。当时记得印象一般,二星半。拾遗补录。
印象中是第一次下载比利时的电影仔细看。因为它是悬疑类型,所以我特别认真,也不辜负我花的这两小时,确实值价。
慢节奏的悬疑片看的瞌睡~
貌似抽丝剥茧,其实逻辑并不是很完善。只能说还可以吧。
阁楼上的阴谋,人心内的暗室,影片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通过插入大量的回忆段落展开剧情,节奏把握的不错,角色特点鲜明,复杂的人物关系处理的还算有趣,演员们的表现也比较到位,特别是赌场聚会那部分拍的很好,可以发现许多有意思的细节,只是结局感觉一般,打开那扇暗门,一切竟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