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部电影之前,先来点题外话。
直到看完本片之后,俺也不太清楚电影中戴夫和芬尼这对父子俩是什么动物,电影里也没有说,大象的鼻子外表有细腻的毛发,是哺乳动物,外形有点像貘。
但结合电影剧情,父子俩属于不明生物没有上船,猜想八成是片中的原创物种。
不管怎样,外形还是很有趣的,联想到前不久看过的一篇关于电影衍生品的产业文章,假如片方给点力,多做衍生品的话,相信这套萌萌哒动物卡通形象的公仔做出来效果肯定比《捉妖记》里的萝卜头强。
<图片1>其实电影里有很多这样的奇奇怪怪的生物,都很有趣。
作为一部非IP的原创动画电影,《诺亚方舟漂流记》把一个西方耳熟能详的故事用拟人化的方式演绎出来,并在角色方面大做文章,将原有的故事主题进行了一个方向性的转化,是本片的特点。
作为一部比利时出品的动画,本片有很多欧洲动画一贯的属性,细腻的情感和温情的主题,同时也具有当下全球性化动画的鲜明特质,即高调的娱乐性和五光十色的画质,比利时是欧洲动画大国,这个曾经出品过《丁丁历险记》《蓝精灵》《海底小精灵》的脍炙人口动画的国度,在打造动画方面真不是盖得,虽然《诺亚方舟漂流记》是一部多国合拍动画片,但其中却渗透着浓浓的比利时乃至欧洲动画风格。
比利时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洋溢着人文情怀,且善于将厚重现实与天马行空想象巧妙交融,《丁丁历险记》就是最好的了例子。
本片也是一样,将一个灾难性的故事拆分为二,全片剧情双线发展,孩子们逃命,父母们寻亲,各自打怪兽升级。
都从敌对的冤家变成并肩作战的好友,改变了主题走向。
绚丽多彩的画面,轻松愉快的情节和生动的冒险之下,贯穿全片的情感线索也比较复杂。
这其中有着亲情的元素,本片的故事可以参考《三千里寻母记》,寻亲+寻子的双向剧情,各自主线都是一场冒险,父母们一边要搞定狮子猩猩等“领导”,在极端环境下让他们放下成见,克服阻力;孩子们则是要在陌生的环境中,不得不临时组队,面对未知的危险,双方在体验着各种感情的同时也在释放着各种情绪。
片中的情感元素,体现在亲情、友情、与平等大爱的元素上,其中甚至渗透了种族平等的体验,这就是欧式动画的特点,在表面欢乐生动的故事节奏下,将现实元素移花接木般的嫁接到电影的主题之下,在拟人化卡通形象的塑造中,逐渐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愉快的同时倍感温馨。
不过片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对“建立自我认知”的主题元素的隐喻,正如开篇所说,不明生物的设定,不仅最初很多观众都搞不清他们是什么动物,而且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明白,因此被拒绝登上诺亚方舟。
其实电影最后给出了隐喻般的结论,他们实际上海洋生物,洪水对他们是无效的,洪水是上帝带来的,上帝也是公平的,那些无法登上船的物种,并不是被淘汰,而是没有认清自己的定位。
就像那条大鲸鱼,一直为自己的笨拙而懊恼,如果不是遇到芬尼,如果不是被迫下水,或许他一辈子都以为自己是一只只会打喷嚏的鼻涕虫。
这样看上去很庞杂的设定,在动画电影中,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冒险情节,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观众很轻易的get到了这个信息,这比很多打着寓教于乐的说教动画,要强很多。
1. 真的好可爱,好感动。
动画最后的反转,真的意想不到,尤其芬尼父子竟然是水生动物的结局,圆了最开始他们一直迁徙找不到合适的家的开头。
这点让人感觉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一股温暖涌上心头。
2.狮鹜太幽默了,尤其是胖狮鹜在悬崖下面傻呆的等着石头落下,突然插播了一段俄罗斯方块消除的幽默,那一瞬间,剧场迸发出了大人小孩的笑声。
能做出这样的幽默反转的剧情,除了英美动画一贯的幽默感,导演也势必有一颗幽默的、热爱生活的心3.最后芬尼被冰块砸中,落下深海的那一瞬间,真的好替他担心,好可怜的小家伙。
一方面是自己从小对深海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是情感被带入了芬尼身上。
同时感觉芬尼之前那么乐观,随时想给人一个温暖抱抱的可爱的小家伙,就这么突然失去了笑声,前后如此大的反差,一股冰冷瞬间袭击了自己,也好害怕想后面的悲剧情节。
我的可爱的芬尼。
一直都是陪木有看动画,这是第一部如此打动我的动画,也是第一部让我有忍不住地想分享出来的冲动的动画片。
距离所谓的世界末日2012年已过去4年,事实已证明这是一个惊天谎言。
同年,李安执导的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不仅拿下5.7亿票房,更是收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两项大奖。
4年后,一部动画电影融合进了末日题材电影《2012》中的灾难、洪水、诺亚方舟等元素,又加入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海上漂流、奇幻冒险等元素,这部影片就是《诺亚方舟漂流记》。
影片在上述元素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亲情、友情、喜剧等备受孩子欢迎的热门元素,堪称是动画版少年派的奇幻寻亲路,是一部合家欢式的类型动画电影佳作。
《诺亚方舟漂流记》改编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典故。
故事发生在世纪之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即将淹没动物们的家园,人类建造的诺亚方舟大船成为动物们唯一能活下去的希望,于是关于电影《2012》中那一幕式的登船大戏就这样开始了。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诺亚方舟漂流记》并没有像《2012》中那样赤裸裸的体现人性的丑恶,虽然戴夫和芬尼这对呆萌的象鼻兽没有获得上船的资格,但影片结尾还是非常人性化的圆上了这个扣儿,入情入理的圆满结局使这对父子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极乐家园,令这部影片传递出了暖暖的正能量。
后来,戴夫和芬尼终于通过伪装成猎猫的方式登上了诺亚方舟,不料两个淘气的孩子芬尼和小猎猫利亚不慎跌出船外,一场关于芬尼和利亚的冒险求生,荒野寻亲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
同样是海上冒险求生题材,如果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突出的是大自然的可怕力量以及派极其坚韧的生存意志,那这部《诺亚方舟漂流记》便更侧重于友情、团结与亲情。
性格孤僻高傲的猎猫利亚、呆萌善良的象鼻兽芬尼、大块头鲸鱼以及它的寄生虫,四人组成了终极求生组合团。
在这个过程中,险相环生的冒险情节被演绎得非常惊心动魄。
无论是它们与洪水的生死竞速,还是与天敌秃鹰的斗智斗勇,配以出色3D特效技术,让人看得非常过瘾。
此外,影片还突出了在困难面前,朋友间应该如何团结,如何成为一个整体的大课题。
这对于时下多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来讲,如何学会交流、建立友谊、相互帮助、精诚团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诺亚方舟漂流记》便为孩子们很好的上了这样一堂既深刻又生动的人生课程。
影片采取两条主线叙事,除了这两个孩子的冒险求生之外,作为芬尼爸爸的戴夫和利亚妈妈的海泽尔也组成了一组寻亲救子小分队。
从这两个人物的设计上,明显看出他们非常有现代中国式父母的性格,一个是虎妈海泽尔,她对女儿利亚要求极其严格,手段强硬;另一个是猫爸戴夫,他对儿子芬尼采用怀柔的教育方式,这使得芬尼天性善良,乐于交友。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两个不同性格的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处事方式。
从这两个孩子的情节发展来看,哪种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已有结果。
影片在今天正式上映了,如果作为观众的你也是一位虎妈或者狼爸,不妨带着孩子一起去看。
这部电影不仅会让孩子受益匪浅,相信作为父母的你,也一定会受到不少人生启迪。
由衷喜爱看动画片,尤其是那种可爱的动画角色的故事,看过《诺亚方舟漂流记》的预告片后就被片中的可爱形象吸引,上映后立马去看,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可爱的人物设定、转折性很高的故事情节以及制作的画面感,都使人看起来感觉十分舒适,真的大爱。
简单与大家分享几个我印象较为深刻的角色:最温暖的主人公:芬尼据说小主人公的人物设定是一只小象鼻兽(我还特意去科普了一下,不过好像比较遗憾,貌似并没有这样一种生物),全身是橙色的,能在水下生存,黑暗的地方能发光,害怕时还能放出特定的臭味气体保护自己,简直萌翻了,而且不只是可爱,他的性格非常好,喜爱交朋友,很团结、积极向上,总是在别人有困难时帮助别人,给别人一个拥抱并鼓励他,最终也因这个角色的定位而出现了喜剧性的变化,从头到尾都充满正能量的小可爱。
最高冷的主人公:利亚这个动物设定是荒原野狼,一直被妈妈教育要独立,自己也是充满了好奇心的一个小动物,从跟芬尼两人的“躲避”开始,一开始是很冷漠的,逐渐的通过跟芬尼的接触,渐渐的被芬尼的热情和积极所感染,成为“躲避”小团队的一员,整个接触演绎过程让人觉得温馨、温暖,可爱又萌哒。
虽然表面好像很冷漠,但其实内心还是很好的,很热心,很关心别人的,因为芬尼,使得小利亚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充满情感的“荒原野狼”。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主人公:黑大壮表面硕大、移动缓慢的角色,从动画3/1处开始出现,也是因为没能上方舟而留了下来,在面对洪水已经很多时刻,都一度抱着绝望的态度和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但在接触到小主人公芬尼后,也逐渐被他的乐观、积极和勇气所折服,面对困难尽全力,不放弃,很多地方还不经意间帮助了芬尼等一行人,是一个绝对的“大块儿头”好伙伴,最后的结局也让人十分惊讶和温暖,黑大壮掉入海中并没有……而他竟然是一条鲸鱼,还在最后一刻救了小芬尼,整个剧情显得和谐、温馨,有非常符合常理,看着非常舒服。
<图片3>最具有对比的主人公:戴夫和海泽尔整个剧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芬尼他们的“逃跑”路线;另一路就是他们的父母戴夫和海泽尔在船上与船长等人斗智斗勇,去救他们的孩子;这一部分同样充满激情和温暖,一个是猫爸,一个是虎妈,从一开始的不和,到后来,通过他们的智慧,逃出牢笼,骗过猩猩看守,合力打败狮子船长,最终救回了孩子们,而在这过程中,海泽尔也逐渐领悟到了,对于孩子,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去教育,去爱,而不是一味地强硬;戴夫也逐渐变得勇敢、智慧;整个救援过程都充满了欢笑、睿智、温馨,一对儿猫爸虎妈,没有俗套的爱情,却远远比那些要看的更自然,更欢乐,更舒心。
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各种小动物,总之这是一部绝对,不折不扣的,暖心动画,不管是孩子、大人去看,真的都会被萌到,会被温暖到,会被深深感染到,会爱上这个动画和里面的小动物们的,超级可爱又温馨,绝对值得观看的暖心萌片。
我是晚上十二点看完这部片子的,看完之后很激动,有点难以入睡。
整部片子中贯穿的爱,让人感动温馨,让人充满希望。
在灾难或者困境面前,只要有团结一心的爱以及积极的态度就可以战胜一切。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个片子无意中透射着教育的问题:戴夫和芬尼两可爱的父子俩与海泽尔和利亚的两母女。
戴夫给芬尼带来的一直是一种很宽松很快乐的环境,而他本身也是很聪明很乐观,这样使芬尼在遇到困境时常常非常乐观也很喜欢交朋友;而海泽尔对利亚一直非常严格,教导利亚要成为一个孤独的舞者,虽然他们的技艺是高超的,但是不懂得合作,不过利亚虽然有些高冷,但是也是非常善良的。
当然,他们都非常爱他们的孩子,可是芬尼知道父亲的爱而利亚并不知道妈妈的爱。
是的,常常在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下孩子才更懂得去处理自己与世界周围的关系,用现在非常流行的词就是情商高吧。
教育不应该是束缚他们,而是应该让他们的优势充分发挥。
而且孩子常常有拥抱世界想要拥有伙伴,这一点父母就更不应该去束缚他们了。
之后,芬尼遇到没能上船的那些朋友时也能勇于伸出援手,在抵抗洪水中我们看到了团结、友谊、相互支持的力量。
虽然那慢吞吞的朋友有点拖后腿,但是芬尼一直不离不弃。
在遇到秃鹫夫妇时那慢吞吞的朋友常常会帮助他们脱离困境。
在这过程中利亚终于被团队感动了,成为其中的一员。
这个故事中的困境总是层出不穷,这让我觉得也蛮真实的,生活中当你处于低谷时不也总是祸不单行,常常是接二连三地来那些不好的事,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这个时候其实只要再坚持一下你就成功了;就好比说你在挖井,可能你要放弃时水知识离你一步之遥而已。
就像芬尼和利亚快要放弃之时,他们的父母亲已经离他们很近很近了。
最后动物界的老大狮子说出了那些没有上船的动物的真实,原来他们本来就是水里动物,如鱼或者是鲸鱼,显得整部动画温情满满。
这部影片真是非常推荐的,总体上非常不错,让你看到了希望与美好,让你重新相信爱能化解一切。
不知不觉中居然写了鸡汤,看来最近中毒太深,需要一些鸡汤补补了,而这部电影正是其中一味。
手机客户端不知道为什么发不出来
欧洲多国合拍动画片《诺亚方舟漂流记》,像是动画版的《2012》,在世界末日到来之前,只有名单里的小动物们可以上船。
故事本身不是什么新奇的故事,也并没有迪士尼梦工厂的超级既视感,可故事里所蕴含的哲理却是很多动画片终其一生都可以学习的事。
片中的小动物们千奇百怪,好多都是不认识的物种。
可就是这么奇怪的小动物,依然与人一样是富有感情的,在思想上,它们甚至比人类还要有爱和忠诚。
全片讲述了亲情、友情和美好的小爱情,每一段感情都很让人感动,揣着一颗看动画片的心,结果看到了感动的剧情,也真是划算。
亲情对亲情戴夫和芬尼是对呆萌可爱的喜欢旅行的父子俩,我猜他们应该是天生爱自由的射手座吧。
由于父子俩不在可以登上方舟的名单内,他们被禁止登陆方舟。
但为了生存,父子俩机智的乔装打扮成小金狼,混上了方舟。
却乌龙巧合的遇到了金狼母女海泽尔和利亚。
整个画面充满了浓浓的爱的味道。
两个家长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们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在困难重重的危急时刻,父母们想尽办法,开动脑筋,这是智慧,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在好不容易蒙混过关,以为大家都已相安无事是时候,两个好奇的小宝贝却不慎跌出船外。
于是,家长芬尼和利亚开始了一场寻亲之旅。
这个场面也影射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孩子不慎走失这种事可能是家长心中比天还要大的事件,这种剧情的设置也更容易能够让带着宝宝来看电影的家长们得到认同。
片中动物家长们处理事件的办法也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患难见友情在两个孩子走丢期间,两个孩子从冤家变成朋友,依然是继续遭遇了种种波折,没想到两个小孩子这么勇敢,两个人携手用勇气战胜了洪水和野兽的袭击,好多惊险的场景历历在目,感觉大人都有可能搞不定的事情,但小孩子却运用了自己特别的小智慧获得了胜利。
一路上共同历经坎坷的小孩最后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共患难的果然是真朋友。
在他们丢失的同时,两位家长戴夫和海泽尔为了营救他们的孩子,也是一路上并肩作战,共同想办法击退敌人,不断地与傲慢的狮子船长斗智斗勇。
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始终有一种支撑信念的力量:那就是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孩子们。
正是因为怀揣着这种重聚的希望,带给了他们更强大的力量。
这就是欧洲动画片的神奇魅力,永远不在故事上炫技,而是在更深层次的哲理上给予人更多启示。
表面上是对小动物们的世界的描绘,实际上贯穿整部片子中的最大内涵就是想说明情感的重要性,情感高于一切。
因此这也是这部片子适合全家看的原因,每个忙碌的大人其实也应该偶尔停下脚步,听听孩子的声音。
2015欧洲动画片《诺亚方舟漂流记1》,豆瓣评分7.4,时光网评分8.0,于2016年8月12日引进国内上映。
一部中规中矩的3D动画片,由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等国联合出品,没有很大惊喜,也不算令人失望。
为了搞笑,本片中增加了一些无厘头情节很有亮点,比如,2D像素过关游戏画面、第一人称视角3D动作游戏画面、掉落的石头变为俄罗斯方块游戏、狮鹫烛光晚餐用的是玻璃酒杯……等,诺亚方舟也成了一艘有各种舱位和房间的超大游轮。
本片题材着眼点非常好,选取诺亚方舟这一圣经故事作为动物群戏动画片的题材是非常理想的,诺亚方舟的诞生本来就是为了拯救动物种族而建造的,以此为切入点拍摄一部动物群戏,显然是再适合不过了。
本片中选取的动物有些是远古时代的动物,在影片中反映了这些动物的进化,比如,象鼻兽进化为两栖动物,憨厚黑大壮进化为鲸鱼……本片的技术水准非常一般,和好莱坞CG3D动画片无法相提并论,在体现CG技术水准的毛发、纹理、表情、肢体协调性、水、光影、物体的运动特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片豆瓣评分7.4,时光网评分8.0,在欧洲小国出品的CG3D动画片是很高的分数,不过我先后看了两遍,没觉得有如此之高的水准。
我第一遍看是在本片引进国内时,第二遍看是在看续集之前理顺剧情。
两遍都没觉得有豆瓣评分7.4、时光网评分8.0这么高的水准。
本片算不上老幼皆宜的全年龄段动画片,从角色造型到情节笑料,整体偏低幼,不是成年观众的菜。
影片的情感线主旨是友谊和团队,一群互不搭边的动物阴差阳错地相爱相杀,在互帮互助中相互融合、彼此依托,最终建立起患难之交,这样的正能量主题很适合少年儿童观众观看。
本片片中文译为 《诺亚方舟漂流记》是错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是《诺亚方舟不见了》,大部分故事情节并没发生在诺亚方舟上,所以中文译名《 诺亚方舟漂流记》是哗众取宠的名字。
本片在2020年推出续集,于2022年4月8日引进国内上映。
这部电影是欧洲多国合拍片(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欧洲动画区别于美国和日本,比起故事本身,更注重哲理性和思想性,其中犹以创新性、艺术性见长。
换句话说,欧洲动画擅长搞不以圈钱为目的的艺术创作,简直就是炫技。
《诺亚方舟漂流记》就是一部暖萌可爱的欧洲动画,里面的动物除了认识的,都是不认识的。
严肃认真,绝对没开玩笑。
相信所有人第一次看见主人公芬尼和他爸爸的时候,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_(:3 」∠)_正是因为物种未知,不在名单上,所以芬尼一家并不具备登船的资格。
为了躲避洪水,父子俩只好乔装成袋獾,和袋獾母女组成家庭混进了方舟。
至于相似度我只能说,是当别人都瞎的吗.....本以为万事大吉,没想到熊孩子贪玩管不住,芬尼和小袋獾利亚不慎跌出船外,被迫留在荒岛上。
洪水一触即发,为了保命他们展开逃亡之旅。
途中还结识了不明物种A+B套餐,一行四人组成团队共同冒险。
全片剧情双线发展,孩子们逃命,父母们寻亲,各自打怪兽升级。
都从敌对的冤家变成并肩作战的好友,而且全程卖得一手好萌。
这故事妥妥的合家欢。
But 低龄却不低智:❶ 名单上为什么没有不明生物体《创世纪》、《古兰经》中均有记载,方舟是人类诺亚根据上帝的指示建造的大船,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世界上各种陆地生物躲避洪水的灾难。
于是我们在电影中能看见各种叫得出名字的陆地生物:老虎、大象、猩猩、羊驼....而芬尼和爸爸,不明物种A+B套餐都不在名单之内,其实早就隐喻着他们是海洋生物。
❷ 海洋生物存活的意义【上帝对诺亚说:“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
因为再过7天,我要在地上降雨40昼夜,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
”】由此可见,这次洪水是上帝亲手造成的。
万物生死皆有神造,这是神创论的观点。
但别忘了,洪水淹不死海洋生物。
所以片尾,那个像鼻涕虫一样的大怪物A其实是鲸鱼,而它头上的B其实是寄居蟹。
就连主人公一家,都是海陆双栖动物。
安排了这样的设定,其实是为了告诉观众:他们在洪水中进化了。
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神创和进化PK之后的结果,影片已经给出了答案。
❸ 食肉动物VS食草动物该片用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游戏视角解释了两者的区别:⚑ 食草动物芬尼爸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是单机略萌型思考模式。
⚑ 食肉动物利亚妈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是连网屠杀型思考模式,爆萌有木有!!
❺芬尼一家到底是什么物种被网友讨论最多的话题。
纵观目前芬尼在影片中具有的特征:(1)长鼻子(2)有尾巴(3)夜里会发光(4)害怕时会释放有色气体(5)水陆两栖其中猜测包括:象鼻兽、食蚁兽、鸭嘴兽、拟海象、马来貘但导演说了,主人公是综合多种生物的特征创造出来的角色,现代,古代,史前都查不到的。
城会玩.....写在最后: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是即使连细节都做到力求完美的。
比起好评一边倒的迪士尼梦工厂精品,这部欧洲合拍没有IP的《诺亚方舟漂流记》虽然不尽如人意,却一定值得买张票亲自去影院欣赏。
--来自公众号:电影家-
文/满囤儿欧洲的动画片如今分成了两种道路去走,一种是和内地动画一样学好莱坞,另一种是不按好莱坞验证好了的那一套来,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殊途同归。
由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联合打造的《诺亚方舟漂流记》便属于后者。
它并不过分借鉴好莱坞动画的成功之道,而是用一些顽皮的想法去做事,令影片在同样传达真善美主题的情况下,在细节上又与好莱坞划清了界限。
<图片1>好莱坞的动画特别卖弄技术力,一定要在动物毛发、材料质感、动作表情上去追求“真实”。
《诺亚方舟漂流记》却走了另外一个路子。
它的主人公长鼻兽,貌似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种。
既然都不是真实存在的物种,还谈什么真实还原呢?
从视觉上来感受,片中的长鼻兽与其说像动物,不如说更像活玩具。
它们的毛发不是好莱坞动物类动画片里的那种自然感,而是玩具的那种服帖感。
虽然这种视觉效果对动画技术的要求要低,但是对于不熟知技术的普通观众而言,这种独特的视觉感,反而很新鲜。
玩具质感的角色,更符合本片略显调皮的特质。
说起调皮,这片子还真是非常调皮呢。
比如它的英文名字《Ooops! Noah is Gone...》,直译过来是“哎呦我去,诺亚方舟开走了...”这个名字并不是对电影故事的概括,而是对片中角色某一个时刻的情绪描写。
这种起片名的方式,难道不调皮吗?
还有片中的动作戏设计,经常会有那种非常怪的巧合发生。
作为反派的狮鹫,时不时会遭遇《疯狂的石头》里的笨贼也会遭遇的窘境。
长鼻兽芬尼的乐观与草原鬣猫利亚的孤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时不时会有令人会心一笑的碰撞。
可以说在哄小孩开心这件事上,欧洲动画人比好莱坞动画人犹胜一筹。
虽然技术上、风格上与好莱坞动画不太一样,但是《诺亚方舟漂流记》同样关注于角色的成长,以及正能量的传递。
虽然在神话中诺亚方舟起到了救世的重要作用,可谓留下了影响千年的正面意义。
但是在本片主创的逆向思维下我们会发现,其实诺亚方舟的船票,恰恰意味着困难当头的逃避。
这些动物在洪水到来前,自己没有做出任何尝试与努力,完全仰仗着别人给造好的方舟来保命。
这种逃避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消极态度。
芬尼和利亚没能随着诺亚方舟离去,看上去挺悲剧的,其实这反而刺激了他们不得不面对困难的勇气。
他们拼尽全力奔向山顶,并在途中结识了靠谱的朋友。
这不正是每一个儿童都需要经历的成长吗?
伴随着一个个危机的克服,芬尼和利亚不断地成长着。
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对身边事物的认知、对未来的认知,都在这段经历中逐渐成熟起来。
我们的孩子当然不会遇到这种灭世洪水级的侵害,但是《诺亚方舟漂流记》让他们明白了一个浅显却难以去实践的道理:逃避的机会远不如面对的勇气重要。
自从了解到《诺亚方舟漂流记》要在国内上映之后,我就日夜期待了。影片主题涵盖了亲情,友情还有微妙爱情;而影片中的主角各个都是呆萌可爱,简单说就是有颜值,正能量,这样我还有什么理由来吐槽呢,赶紧搬个小凳子,坐等上映呗。
哈哈,我就说,方舟上各种动物成群结队,却拒绝了好几种。黑大壮,以为自己是鼻涕虫?被拒绝。象鼻兽,被拒绝。结果是,黑大壮本来就是一个大鲸鱼,非在要陆地上费劲巴拉的跑,躲避大洪水,哈哈。然后象鼻兽也能在水下生活,尾巴就和鸭嘴兽一样。大狮子和犀牛和火烈鸟还说呢“看来象鼻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是不是应该在他们办理登船时就告诉它们,哈哈哈哈。还行。那两不守规矩的狮鹫被黑大壮给吞了,也是活该。象鼻兽可真是个好伙伴,能工巧匠呀,谁和它一队可是太幸福了。就这吧。
技术上特别是配角动物的毛发处理,动作设计是存在不足,但故事不错,中间的游戏视角以及结尾黑大壮、象鼻兽的设定很有意思,这就叫技术不够,创意来凑吧
整体还好,标准套路,没有惊艳的地方,更适合儿童看
闹半天都是水系的。
打开全部短评,看评论头像和大概内容,自己决定是不是水军。IMDB5.8
还行吧,老故事新唱法。
两星半,适合低幼,我都是很勉强才看完,故事构想很不错,谁会想到象鼻兽是水陆两栖动物
平淡、无奇。
虽然还是诺亚方舟大洪水这种很老的梗,但是影片拍出了新意,亮点在于各种动物的角色设计和伏笔
很传统的收获友情的冒险故事。不过做的还算不错。
单是影片海报的出炉,就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影片的主角造型各有特色,艳丽缤纷的色彩,十分讨人喜欢;萌萌的大眼睛认真而无辜地盯着你,真心内萌化啦。这部影片重头戏在于漂流记,主角们一路上为了生存,历尽艰险,与洪水猛兽斗智斗勇,坎坷艰辛只为争取到生存权。
有点弱智,而且各种不能细想的bug,只适合小盆友看的动画片,作为成年人看觉得挺无聊。。
黑大壮竟然是🐳
怎么那么喜欢动画片呀,橡皮虫夜晚亮起来太美丽太可爱了,温暖prefer爱与合作互助的橡皮虫与看上去被麻麻训练的勇猛而独立的狸猫因为不小心离开了方舟而经历了一场追逐方舟,感受水漫上的过程。而与此同时,狸猫妈妈也被橡皮虫爸爸改变着。内心孤独何必装作强大和勇敢,不如心里装着强悍,对外温柔。
非常棒的一部动画电影,里面每一个动画角色个人色彩都跟浓烈,很有辨识度,支持
伴随着晕船看得,有点可爱有点老套。
很轻松
现在的动画片都这么萌啊
是我自己的年龄和状态不适合看这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