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电影本身有故弄玄虚之嫌,用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细节来烘托气氛、塑造人物,还用了好多处非线性叙事来增强悬疑感和代入感。
接着,讲了一个小故事,然后就完了……完了!塑造好的人物形象和气氛完全没用完呢,颇有杀鸡用青龙偃月刀的感觉。
作为一部电影来看,本片显然是极不完整的,甚至都不能算一个完整的作品,因为它连中心思想都没有。
(或许关于自杀、飞行、坠落的讨论是这一部的主题,但影片的氛围、人物显然又不是为了讲述这个主题所需要的。
) 但是,如果我们把《俯瞰风景》放进整个《空之境界》系列里来看,就能发现本片的另外一些精妙之处。
《空之境界》算是部比较晦涩朦胧的作品,节奏也较为缓慢,作为本系列的第一部,《俯瞰风景》要做的不是急着去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根本没必要开门见山地去表达什么,而是营造好气氛,树立好设定,介绍一下主要人物,最好再秀一波操作。
这么看来,它显然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影片用充满美感的各种镜头语言,很好地营造了氛围,在人物塑造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举个例子,影片刚开始黑桐送来哈根达斯,坚持劝两仪式尝一尝,但式姐很冷淡地拒绝了,把哈根达斯塞进了空荡荡的冰箱上层,然后从同样空荡的冰箱下层里拿出瓶矿泉水喝。
我们可以看到,冰箱里唯一的饮料是矿泉水。
这一情节,首先是很好地刻画了式姐的形象。
空荡荡的冰箱,只喝矿泉水,简朴的服饰,冷漠的态度,(我知道了,她一定很穷!)很好地描绘了一个缺乏情感的冷美人的形象,还为影片中段式姐试着吃下了哈根达斯埋下了伏笔。
同时,还顺便粗略地描绘了一下黑桐干也——一个热心、和气的男子(标准的后宫番男主形象)。
这里对男主的描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接下来黑桐会陷入昏迷,没机会再去塑造了。
而如果不把黑桐形象立好,式姐去大楼阻止鬼魂(原谅我用词不专业)就显得缺乏动机,其对男主的好感也显得没有理由。
总之,这部作为开头的影片,其开头也非常好。
当然,既然它作为一部影片出现了,我没理由要求大家非得把它当成一个开头来看,毕竟又不是看完这一部就必须看全系列。
但是我想,如果你能把它当做一个超长电影的一环来看,或许你会发现这部影片在整个大结构上的和谐与美。
暗淡如生锈金属样的画风,飘零的配乐,白衣长发的自杀少女,人偶和人体作为盒子一样的存在,渴望飞翔的灵魂,空寂城市的楼宇间纯日式的幻想,造就了《空之境界之鸟瞰风景》暗示人性思考和迷茫的格局。
--死亡崇拜- 探究接二连三自杀者的动机,外界认为只是出于不安而导致的突发性自杀,这也是现实中我们对于类似自杀案例的看法吧。
然而思考其间的关联性,“如果对尘世毫无意见,只求干脆的消失,就不会留下任何消息,没有遗书,甚至连死的消息都没必要公开,否则,另他人瞩目的死,本身就是遗书。
” 这是自杀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日本开始发掘其原因在人性层面的共同点吗?
当群体中出现了对死亡瞬间热忱、执著的追求者时,人类作为渺小生命个体也同时出现了对死亡的恐慌。
为什么要选择死?
---被呼唤的灵魂 “人类即使死亡,只要尚有人记得,他就不会突然回归到无。
”这是不同地方的人潜意识里对消失的认同吧,所以才那样恐惧被人遗忘,希望无论形体如何改变,仍能一直被人记得,在被扭曲的时间里存在。
这是人类短暂生命的悲哀引发的执念。
正常生活的年轻女孩因为感受到呼唤,于是像“出门购物然后遭遇到以外”一样,纵身跳下,是相信了坠落后并不会死亡,而会得到有同伴的飞翔,这是现代人孤独的呐喊,或者文明无上限的发展带来的认知的迷失。
--盒子和灵魂 从高处俯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会带来认知的暴力,这样壮丽景观的冲击使人类开始思考自我的渺小,和自己对周边世界认知的真实性。
真的是这样的世界吗?
为什么鸟瞰时和平时如此的不同?
无法相信自己身处在这样辽阔世界,这样的置疑甚至超越了对死亡的敬畏,于是选择用生命去印证,想跨越渺小和遥远之间的距离。
当“基于理性的认知”和“基于经验的实感”开始摩擦,不久一方被磨损,导致意识产生混乱,于是生命就开始崩溃了。
“没有灵魂的身体只是没有意义的空壳”,在这样的假设下,拥有灵魂的人偶看似和人类无异。
“人类无法离开自己的盒子生存”,当有人开始试图超越正常情况下的这种局限,打破人们生活常识的行为也随之出现。
追求死亡是因为人们迷失了自己吗?
坠落在天空里-- 向下坠落到地面,还是向上坠落到天空,只是不同方向的消失。
“一时的勇气,与必须永久坚持的勇气,哪边更辛苦,是显而易见的吧。
”这样的台词说出了我一直坚信的,舍生并不是最勇敢的做法,一时冲动的伟大决定也不是最艰难的,而需要长久持续的,不断被打击的,与活着的无奈相抗衡的个人的意志,才是人性最可贵的。
死亡是一种逃避,人们总有想逃避的时候,这是作为个体的懦弱。
漫无目的的逃避,和怀有目的的逃避,人们希望自己选择后者的时候却常常被自己蒙蔽,而选择了前者,就好像浮游和飞翔的区别,渴望有意义的行为,如果意义被否定,那么生命也随之失去了。
“我们不应该因为背负的罪恶而去选择道路,而应该为选择的道路而背负罪恶。
”这是对原罪掷地有声的坦然,和对生活勇敢接受的心态。
-碎碎念的分割线-- 剧场版第一集没有完结的故事,已经对人类思考和生存的挣扎做出了肯定,希望人们选择在不断的逃避和面对中生存下去,是被压抑在锈色画风下亮丽的爆发。
PS: 伴随着幽灵的漂浮,空灵的女声和配乐,很符合我一贯的偏好
这个动画,看完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静!
感觉到了,我也就来写写大家迷惑的剧情。
(本人没看过小说,仅从动画角度)两仪式,在终章的独白中用shiki这个躯体综合的介绍了自己。
加上前面的织和式,两仪式就有三个人格认知。
shiki只是一个肉体的知性的衍生,准确说不是人格,而是起源空。
比如被式砍断的手,手也就无所谓知性,无所谓人格(肉体在先还是人格shiki道出了他的看法)。
佛语缘起性空类似,如我们的身体来自四大和合,四大又皆空。
shiki应该算起源“空”对两仪式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结合体,shiki就像一个光点,射出两道射线,一道织,一道式。
而这两道射线非单纯的单方向,他们会游回于光线的发射点——空!
·······························前面废话了一下,下面来大概说下剧情!
两仪式,双重独立人格,世界罕见。
在杀人考察中,她考场的是第三集反派藤乃的杀人现场。
此处作为独立人格的织,有杀人考察中,有着进入第7集反派白绪的路线,但在男主菩萨般的爱中否定了自己,于自己起源空,也就是世界观产生了根本矛盾,一个开始贪念世间的两仪式的开始形成,织在车祸中结束了自己。
———本处从追求空的织到追求存在感的式的转折点。
2,织死的过程中,两仪式切身体会到了死的场景·····虚空粉碎,大地沉沦,无边无尽——空之境界。
悟出了直死之眼(即直面死亡的眼睛)。
在医院自己的斗争中,两仪式不在纠结世界空空如也,而是接受了织的死,体会到了真空妙有。
新的两仪式开始单人格发展。
以致于后来回忆开启也无济于事,织已然长眠。
3荒野——天台宗高僧,是一位有着天眼通,知前世今生的大师,在螺旋一章,荒野旨在利用两仪式作为生死的桥梁,证得涅槃。
在荒野看来,世间皆苦,唯有证佛果才得脱离,他先后有3个试验品,一个是白绪,一个空中少女,一个两仪式。
空中少女选择了执于空,而自杀。
白绪选择了执着于起源吃(他们两个都是失败的作品,没有担当,一直属于逃避的典型,荒野追求的的作品是真空妙有,打破常规的材料)。
而两仪式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正符合。
因而材料齐全,准备开启涅槃之门。
但是木偶人的变化让荒野计划失败。
橙子在荒野临死前个他补了堂课——阿赖耶识。
佛语(自己百度)。
4——天台宗,本片的的线索均来自天台宗大大师荒野的布局。
就不得不扯几句天台宗是何物。
天台宗,禅宗的一支,其修行法门之一:“一心三观”。
此片就以两仪式为简要的拟人。
一心三观,即,空·假·中。
三观。
其通俗大意:世界之法,本来寂空--shiki。
世界皆姻缘而生,姻缘本假非真,故名假--织。
正如我们说空却有,假却真,实非假非空,空是破一切法,此片中shiki杀意即于此。
假以立一切法,此片织可算做假,只是一个成就式了悟的假借桥梁。
中以妙一切法,简单说式人格就是中。
5——shiki,织,式,三者都属于一人。
只是一人异名。
与其对应的空,假,中也是一法的异名。
完整的说即空即假即中。
本片就这样表述主角到底是谁吧,即shiki即织即式。
注意:“即”不是就是的意思,即是若即若离中即的意思,即融合,吸引之意。
6——汝何处求,吾身。
汝欲何求,真知。
汝求何物,{无}。
此处荒野为何没说用螺旋毁灭人类,因为高僧不是盖的,心外无法,所求只在自身。
剧情大概如此,其他都好理解了。
动画的画面,音效,还有把深奥的人格斗争,死亡这一独立个体不同人格的成,坏,住,灭。
演绎得深入浅出,难得的佳片,绝无仅有的心灵享受。
关上电视,雨声似乎还在耳边··········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一眼万年的作品,当初那个浮躁的自己,在那个时候开始,慢慢的改变。
飞翔与漂浮,到底是坠落到地上还是到天空。
主题曲是非常衬托主题的oblivious,全程高扬的女声背景,包括其中高低音穿插的对唱,透明感,漂浮感,一次又一次的听着这首曲子,我脑子里浮现的,是孤独,和因为孤独而愈发的坚强,坚强的走着一条艰难却能通往美好未来的路,这也正是俯瞰风景慢慢讲述着的故事。
人是无法逃离牢笼而存在的生物。
世界是广阔无比的,是你浮在空中,看到的这片无尽的土地;世界是狭小的,是你每天每天生活,几点一线所身处的一寸土地;那么,你的世界呢?
作为空之境界的第一章,她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无法离开病床的一个少女,做着的一个梦。
那是她所向往的天空的视线,自由,飞翔,感知着大千世界,她寻找着同伴,希望能分享这种感受世界的喜悦。
人若是强行的飞翔,最终只能落得坠落的下场么?
有人把它跟博爱相提并论,那是一种博爱众生的大爱,所以你的视线更加的宽广。
在我眼里,却没有的那么高大上,只不过是生活中简简单单的道理罢了。
若是看不清自己的现实,又要如何才能把握住自己所要走的道路,建立于虚幻与自我欺骗之上的飞翔,不过是漂浮罢了,逃避着现实,做着梦,一阵风飘过,终会坠落,又要如何追上你所向往的目标?
结果到头来,直到坠落,都在做着飞翔的梦,如同坠落到了天空。
生活带给你苦难,你欣然接受,迎接未来,这苦难是你生的喜悦。
愿你也能越来越坚强。
1.散文诗式小说:有才华的作家都非常任性,偏向于散文诗式的写作方式,比如昆德拉和马尔克斯。
散文诗式作家的特点:作家本人会思考哲理性的东西,他们都有很美的东西可以表达给读者知道,而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家。
散文诗式小说的缺点:叙事稍显混乱,读者读起来大多有理解障碍。
散文诗式小说的优点:作品本身有诗性或哲学性。
虽然无法全部读懂,但是更利于读者自行联想、对号入座。
写法:首先确保自己有东西可以表达,这种东西近乎诗,近乎哲学,否则陷入故弄玄虚、言而无物的境地。
其次文风要飘逸,因为它本质上就是艰涩的东西,叙事一般也不循序渐进,而且故事极有可能是不完整的。
文风飘逸才能保证读者能看下去,而且时不时还要让他们知道你有料。
2.须奈蘑菇的原著《空之境界》:确实是散文诗式小说,短句较多,怀疑有翻译困难。
因为原著在日本读者很多,翻译成中文稍显平庸混乱。
这里存在一个语言障碍。
就像中国古诗翻译出去就会变味的感觉,这种有诗性的短句很难翻好。
尝试看了一段日文原版,但是日文都还给老师了,表示看不懂……不过就从中文翻印版的一些意象来看,原著不会太差。
3.电影形式的加成:《空之境界》的配乐和美术都很赞,这有些难得。
我很少看见能全面发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
对于讲故事而言,电影有天然优势,它集合了音乐、绘画、小说三种形式的优点于一身。
一般来说,小说是故事的核心形式,美术和音乐是辅助加成。
当然,对于不同的作品,三者的重要性次序可以不同。
但是我常常看到这样的电影:美术和音乐没有什么存在感。
或者说它只是如实传达了这个故事的画面和声音,但是这些画面和声音,对这个故事没有丝毫加成。
它只是降低了受众的注意力成本。
但是电影这种形式本身可以更优越。
4.口碑和票房:有一种作品,它一定会成为小众经典,它会得到很好的口碑,放上电影院却未必会赚到很多票房,就是像《空之境界》这样的作品,类似于今敏这样的创作人。
它们的特点:①细节的完成度高。
细节很有诚意,一般来说,美术和配乐不会太差。
②似乎讲述了很屌的内涵,但是由于作品有意无意设置了理解障碍,所以受众一般无法完全看懂。
不过这种留白的情况,更引发他们的联想。
③叙事不流畅,故事本身的完成度不高。
以上三个条件相辅相成,可以催生出“神片”。
比如《银翼杀手》系列,今敏系列。
说句残忍的,大家虽然嘴上说得很好听,但电影院真的上映时,观众永远会更倾向于选择《速度与激情》这种的。
嘴巴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5.改编的幅度:原著是须奈蘑菇,影视化的编剧是平松正树,导演每集都在变。
我想说的是平松正树的问题,他很忠实于原著,基本没有在这部作品的故事中添加任何个人的东西(就第一集而言)。
倒是美术和音乐很给力。
这样子做出来的东西,是一种粉丝化的作品,十分讨好原著群体,但是开发不到更广大的观众。
日本的票房已经说明了这个事实。
原著中的散文诗特点并没有被处理好,故事其实应该进行通俗化处理的。
并非所有通俗化处理都是可怕的。
5.观后感:关于“自我意识”:《空之境界第一章:俯瞰风景》其实讲的是哲学中“自我意识”的问题。
我有时以为娱乐作品的受众很没内涵,但他们总时不时使我大吃一鲸。
如果有人要跟这些受众谈论哲学中的“自我意识”观点,他们肯定会很快听到睡着。
但假如让他们看《黑客帝国》《蝴蝶效应》《盗梦空间》,他们会很兴奋。
然后问题来了——其实《黑客帝国》《蝴蝶效应》《盗梦空间》,讲的就是哲学中的自我意识问题。
看得片多了之后,我发现群众莫名地喜欢涉及这个课题的所有作品。
从影视作品到科幻小说来说,都是如此。
一个作品其实本身不怎么样,但是一旦涉及这个课题,分数就会飞涨……这时候就莫名想到“众生皆有佛性”这句话了。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愿望和耐心在探索的路上走得更远,但不可否认,大家都是稍微有些佛性的。
然后呢,群众最喜欢的说教程度是这样的:只讲一个简单的哲学观点,稍微点题即可,然后用大量的感性情节去填充它。
70%的商业性+30%的思考性,大概这个度,就是大家喜欢的样子。
思考性太多了不想看,没有思考性他又觉得你low逼。
真是奇妙的观众……
万物本是一体,无所分别,也皆为空。
只是对于人,达到空之境界,实属不易。
因为人类的欲念,就是最大的惩罚——无欲则刚,有了欲望,人就只能沦为奴隶,患得患失,懦弱至极。
想把一切都握在手里——没有得到的拼命想要抓住,得到的又要至死保护唯恐失去——很可惜,人类渺小的身躯并不能掌控一切,更残酷的是,人类短暂的生命、有限的时间、被限定的视野更不能穷尽这世界所有,在这灿烂的星河中,连一瓢水都饮不尽。
残酷啊。
灿烂而短暂的烟花,终将归于灰烬。
而在这广袤的天空中,伟大的,有理智的,裹挟着雄心壮志的人,竟抵不上最小的一颗流星。
就因为这样,就想去死吗?
站在高处俯瞰,会有这样的冲动吗?
视界之开阔,万物尽收于眼底之感,然而明白,自己总要下去,融入此刻看起来渺小而琐碎的滚滚洪流之中,弱如蝼蚁,且永远不能抓住这其中的一分一毫。
啊。
生命。
接受生命的狭隘而活下去,比死更加需要勇气。
一时的勇气,和永远的勇气——使自己心灵超越这躯壳的限制,而与生命讲和的勇气...人类追逐着死亡带来的超脱,然而又惧怕永恒的消亡,因此期冀着灵魂永生并坚信不移,甚至寄与灵魂超凡的力量,以弥补生而为人的遗憾——终于从肉体的禁锢逃亡,而逃亡有两种:一种是漫无目的的漂浮,一种是有目的的飞行。
灵魂总是漂浮的。
寄希望与灵魂的人是懦弱的。
懦弱的人早已经失去了飞行的勇气和力量。
他们无法承受朝着目标飞行的坚毅,只能漫无目的的游荡。
我无法忘记那句话:“我们不应该根据背负的罪孽而选择道路,而应该在选择的道路上背负自己的罪孽。
这是生而为人,如影随形的黑暗,也是所能坠入的光芒。
当无依无靠的两颗心互相靠近时真正的悲伤才会张开翅膀Obvious 如同在黑夜之中梦见白昼的阴影一般总会坠落到光芒之中忘却黑夜 忘却黎明 忘却白昼 忘却星空 忘却梦想忘却盛夏 忘却寒冬 忘却时光 忘却清风忘却流水 忘却大地 忘却苍天We go further in the destiny...没有铭记没有遗忘的——空之境界。
看了空境之后突然发现我似乎也很迷恋映衬在青空下世界的面貌人究竟为什么想要飞翔,只是为了脱离赖以生存的土壤么如果可以,哪怕一瞬间的飞向青空,即使要拿永远的坠落来换我也愿意大多数人不断重复着,只是飘浮在空中,一直飘浮着直到有一天理解了什么是飞翔,然后竭尽全力的飞翔换来了坠落的结局越是执着于青空,就越容易忽视坠落这个必然结果坠落在空中,连死也要保留这个世界的原貌,然而却终究逃不开束缚再华丽的死亡也无法掩饰不断的逃避,结果没人逃得掉,全都把青春献给了飞溅开来的血红的天空一时的勇气总比坚持的勇气来得轻松,软弱者尝试着飞翔总比一直竭尽全力的飘浮来得容易“自杀没什么理由,只是今天没能飞起来罢了”谁都飞离不了这片腐烂的坟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终焉生来就在不断腐朽中孤独着,任凭你怎样的向往青空
期待了很久的东西终于看到了,总算是安心了,这次的改编的质量还好...之前被一些杂志图雷掉了,心想这次的空境不会又变成了另外一个伪月姬了吧...当时看着无比囧的式、橙子、鲜花、藤乃(特别是藤乃啊...)真的有骂街的冲动...什么?
干也?
无论什么时候我也觉得干也是一只很像推倒贵的东西...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次的空境第一章算是开了个好头,大部分地方都比较满意,遗憾的是非常短的打斗过程(一分钟切掉8个,然后剩下一分钟慢慢把巫条切了)。
感觉对于直死魔眼的表现太不明显了,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根本就不会明白怎么回事(式切自己手时候出现过的魔眼的切换以及在切幽灵少女时那一瞬间的直死魔眼视角)。
原创的那段式第一次进入巫条大厦的场景以及其后橙子为式换手的内容也算是给整个背景故事加了点补充,同时延长了本来已经非常短的剧情(如果按照原作的话,除了式跟橙子了大段对话,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式跑去巫条大厦切了巫条”这么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内容)...整个故事还是有不少特别的细节...比如刚刚开始时候那一段有蝴蝶飞舞的内容就是干也后面说的梦的内容...干也刚刚醒的时候背景新闻所谈论到的“由于台风的影响而导致严重毁坏的大桥”就是第三章的战场...藤乃出现过一次啊(只有名字...)...当然还有最后的时候出来卖萌的鲜花...还有橙子吸的,传说的台湾烟...还有就是式用橙子强化过的手在高楼顶上进行硬着陆...然后就是一个个人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大概就是关于死的人数的问题。
因为式一开始在巫条大厦说看到是有8个幽灵,加上当时带领那些幽灵漂浮在空中的巫条的另外一个身体,一共九个。
但是剧场只提到了巫条自杀的时候已经是第八个了...后来去翻了下小说,按照原文的话,应该是在巫条成为第八个自杀者之后,几天之内应该会有最后一个自杀者...因为,一共有8个少女漂浮在哪,加上后来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自杀的巫条,死者应该一共有九个...总的来说,第一章质量良好,让我开始期待起痛觉残留跟矛盾螺旋了...藤乃啊...顺便说一句...今天第四章矛盾螺旋在日本上映...什么时候才能全部弄完呢...到底会不会出bd呢...
本来不想承认,但后来还是承认,如千也所说,活着仍是一切,自杀还是幼稚的,只有活着才有可能对抗这个世界的荒诞,只有活着才能用这副躯干和这个意识去记录和见证这个世界的荒诞,与它在相近的频道上共舞,却是要揭露它的不堪,不过这种英雄主义太过沉重,是一种永远的勇敢,而如千也所说,我本是弱小的人类,那些人的自杀确有难以承受想要逃避的痛苦,自杀多数时候是一场惊人的戏幕,从古至今经久不衰,人们看到后还是会格外震惊,因为是自我中心的戏幕,因此我觉得仍是幼稚的,却也是壮烈的,因为那也有一时的勇气,一个人居然要用这种形式来定格事件,生活已将ta压迫到何种逼仄的境地,作为一位观众,保持震惊是人道的,应该保持这种震惊,对戏幕的震惊,关注戏幕背后的意义,作为观测者去延长ta的生命,这是最后能做到的意义吧,有点自我感动了。
雾绘小姐最后以俯瞰的姿势自杀了,屏幕外的我们以这种形式看到了不存在的“遗书”,雾绘的这种死在众人眼前的自杀和前面提到的,有某种想和世界说的东西不一样吧,因为她的俯瞰不是完全是抽象意义上的在广阔世界飞行,有一点现实意味的俯瞰和飞行,她说她是受不了诱惑才去自杀的,所以这是一种赴死,其实和自杀没有太大的关系吧,看起来是自己杀了自己,却更像一场事故,选择飞翔,不幸死亡,死亡只是某种代价。
我们不应该根据背负的罪孽来选择道路,而应该在选择的道路上背负罪恶。
雾绘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最重要的点还是,作为一只蝴蝶,在意识到还有一种异于漂浮的状态叫飞行,它还能安然漂浮到生命自然结束吗?
史铁生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残疾的,有的残疾表现在身体上,有的残疾表现在身上,我是蝴蝶,我也梦想雾绘说的像蜻蜓一样总是怀抱梦想、率真的人,只要他们有意,就能飞往任何地方,我是地下室人,但还没那么聪明,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异化这个世界,我抑郁焦虑得很,许久对世界失语,不想这么死去,害,emo了。
执念,要怎么放下呢,雾绘可是实实在在地躺在病房里那么多年呐,于心何忍叫她别死,一部分虚伪的劝生应当省省,现实处境就是那样,有些人会被执念诱惑至死,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这里不能对当事人说什么对错,而且她的赴死确实也是当下的决定,她就是要飞行,坠入云端。
对于执念,作为主体的我,能想着摆脱,也是我自己的决定,我做我的尝试和努力,无论它究竟后来怎样也好,如果还是要被执念逼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没有一条理性的、持续不断的解决执念的路,我不应当被指责,理由也不是我的确在努力这样的有一定要求的证明,而是因为这孤苦至始至终只能由我一个人来尝,你又做了什么呢?
因为身边的人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普遍不错,所以抱着跟风的心情找来看了一下。
不知道是期待过高还是怎么的,总之不太对我胃口,觉得《空》就是一部打着深沉哲理噱头的片子。
第二部《殺人考察(前)》,无非就是借两仪式这个不普通女孩来展示人性的阴暗面。
破坏和对杀戮的渴求是人的本性(被压抑的)。
式这个角色被设定成具有双重人格,让人心的阴暗面以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
但这一重人格在日常世俗的社会中必然会受到压抑。
影片将式的神秘人格与接连发生的杀人碎尸案联系在一起。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式并不是犯人,只是刚巧出现在犯罪现场而已。
那嗜血的妖冶诡异的笑容,令人记忆犹新。
仿佛从杀戮血腥的快感中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充斥着暴力残酷的美感,乃是人类破坏欲望的体现。
两仪式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雨中和干也一起等待时,在干也轻柔的歌声中放松地闭上了双眼。
这时的式,单纯,柔和。
和干也一起购物时,俨然是一对甜蜜小情侣的样子。
然而,她身上也背负了很多沉重的担子。
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多样化也是人的本质。
只是,我们会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式就是那类典型的有点变扭的孩子。
从出生起便讨厌周围的人类,仿佛一开始就洞察了人世的冷漠炎凉。
其根源在于在她的心中,式所持的观念是:世界本身就是无爱的,而试图在这个无爱的世界中寻找爱本生就是一种徒劳。
最后不免堕入虚无的洪流。
不相信世界的式,持有这种观点的式,自然会拒绝、排斥外在的一切人际交往。
面对干也的亲切,反而会露出被冒犯的神情,这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式没有把握,能否相信干也,相信他也意味着否定以前的自己。
人是否能爱人呢?
“幸福的男人。
”片中式站在窗前看着干也的时候突出这句话,带着厌恶的神情。
也许对干也抱着单纯的幻想和美好乐观的态度处于本能的厌恶,这家伙,为什么能爱人呢?
为什么会相信我呢?
简单的一句的我相信你、我喜欢你实在太过单薄扁平、过于天真、轻率。
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人倾向于凭借表面现象作出决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原因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虽然式向干也坦白了自己有杀人的念头,但对于干也来说是某种“测试”——在直面恐惧的时候,在死亡的寒光闪过时,还能相信这我的这个人,可以试着去信任,因为他是不同的。
人~~哪有那么多怨念?!
台词巴拉巴拉说一大堆,剧情在哪?我最烦故作高深的片子了。
那个下着雨的晚上(18点好像),天很阴,很凉,下着雨,忘了是不是穿着短袖。
我很想打5星说这是神作。但是TNND除了画面精致其他我是真的看不懂。。。
什么罪什么选择什么的。但是女猪脚很帅。。。哦对,是你不是背负着罪去选择前进的道路的,而是去背负你选择的道路上的罪。
矫揉造作 三颗星给声优 音乐和画面
我觉得吃饭的时候看再适合不过了……还没有看完所有系列,暂且3星
不是我的菜。
2重存在 我只是想让那个人带我走
没什么大感觉,说起来,为什么这没前没后的一篇会是第一章啊?!
看不大懂
强大强大的坂本sama~~~
看完动画后没懂啊~长期处在“问:你为什么跳楼呀?答:BALABALA……然后画面切换,我0 0什么什么他说了什么,继而T T……”补了评论后终于承认了这不算是在装B,不过需要让观众看后去补评论才明白的剧真的大丈夫?看在画面和音乐的份上给四星……
音乐不错
nice but horrible....gui pian a T^T
大概是不了解设定的原因 看得有点云里雾里的 不过音乐真是超棒
不是很能get到 。
画面很精致啊 尤其是静物 街道建筑物什么的; 人物就一般 表情也很欠缺; 关于剧情台词什么的 不知道是该说他深沉还是装13
但就这一章来说,没有故事背景,没有人物关系。只是强植了些难以理解的世界观在里面,感觉有点无病呻吟,深沉过头了。
没看懂,好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