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总动员3

Toy Story 3,反斗奇兵3(港),玩具的故事3

主演:汤姆·汉克斯,蒂姆·艾伦,琼·库萨克,尼德·巴蒂,唐·里克斯,迈克尔·基顿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0

《玩具总动员3》剧照

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1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2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3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4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5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6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13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14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15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16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17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18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19玩具总动员3 剧照 NO.20

《玩具总动员3》剧情介绍

玩具总动员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距上一次的冒险已经过去11个年头,转眼间安迪(约翰·莫里斯 John Morris 配音)变成了17岁的阳光男孩。这年夏天,安迪即将开始大学生活,他必须将自己的房间收拾整齐留给妹妹。此前,伍迪(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配音)与巴斯光年(蒂姆·艾伦 Tim Allen 配音)等玩具一直期待安迪再和他们玩耍,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被冷落在箱子里很久了。安迪十分珍惜这些童年的玩伴,于是准备将他们收在阁楼。谁曾想,妈妈却把玩具们当作废物扔到街道上。玩具们误解了安迪,于是愤然出走,宁可被捐赠到阳光之家幼儿园。 伍迪尽力劝解大家,却收效甚微,只得独自黯然离开。巴斯光年他们原本以为将重新回到往昔的快乐时光,不料却陷入一场阴谋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归还者的魔法要特别幸福的脚步单亲妈妈六神无主仙尊,今天洗白了吗网络谜踪暗夜凶光风声鹤唳神弃之地穿越少女梦幸运钥匙投靠女与出走男痼习之地红色追剿1949杀寇决无花果树下柠檬岁月血浓于罪大漠悍刀行军情五处第四季彩虹线拳击传奇我的天使女囚犯第二季这条路地堡曼谷保镖功夫神犬世界上最难的恋爱恶棍之都

《玩具总动员3》长篇影评

 1 ) 史上最佳结局

关于《玩3》的主题,大部分影评都已经非常充分,这篇文章主要提及一些细节上面注意到的东西。

我第一次看的是原音版,由于过于重视了期待,结束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很尽兴,观感很乱,也并未非常入戏。

而今天第二遍的国配版则完全打破了之前这个尴尬的局面。

我分析了一下,很可能有三个方面。

一是因为国配的出色。

这一次配音的质量似乎带有很强烈的译制片的光芒,很多台词国配的笑料比字幕有想象力得多,配音演员的模仿与选择也十分专业,比如蛋头与蛋头夫人的配音,声线的特点与笑果甚至明显优胜于原版。

而童自荣版的胡迪会给观众散播一种天然的怀旧感,运气好的话你会一个不留神穿越十五年。

我相信配音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他自己的创作过程,在很多细节上他把胡迪配得有一种可爱的喜感,很自然也很立体,当我联想到这个配音演员已经年近七十时,现实跟动画片之间的差距简直有点儿不可想象。

二是因为中前段幼儿园里的黑暗期可能会给一部分观众造成心理上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在以后回顾电影时会喧宾夺主。

因为按照剧本的设计剧情只能这么走,但它又与整部电影的那种情感铺垫在风格上显得不那么统一。

就好像第一集的设置,胡迪对巴斯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嫉妒与自私让我印象很深,所以即使最后结局他们成了好兄弟,对第一集的阴影似乎都仍旧这么存在着。

这个缺点可以说是玩3的先天病,是硬伤,不可避免但也无奈。

而第三方面,就是玩3里面有多层且意义丰富的“细节”。

它们往往铺设的很隐蔽,第一次看极容易忽略或忘记,可若仔细研究就能发现这些暗藏的细节设置对电影本身的重要性,一旦观众深入其中,会跟随细节的顺序将电影的情感理解得很通透。

例如新角色肯,电影在他身上表现的笑料很多也很足,但所有笑料的设置并非杂乱无章指哪打哪。

若把发生在他身上的笑料串起来,你会发现它们在不露痕迹的情况下很清晰地表现了肯女性化的特质:比如说肯会自己的脖子上戴芭比的丝巾,用闪光颜料的笔写信,对服饰的天然的热情,还有书虫对高跟鞋的态度。

最明显的莫过于他在换衣服时被芭比制服的场景,注意,在之前换的很多套衣服时芭比都没有采取措施,而偏偏当他穿着跆拳道服出现,摆弄花拳绣腿时却被细手细脚的芭比一招制服,这里的讽刺意味是非常强烈的。

这就是皮克斯,它为什么能远远地领先于普通的动画公司?

为什么它可以保持永远成功的秘诀?

因为即使小到一个配角,它也会用细节来服务角色的人物性格,并且在设计上天衣无缝。

对细节孜孜不断的追求却又低调的表现是皮克斯最大的闪光点。

这细节不止是草莓熊身上3473271根毛发那种技术,不止是大胆模仿经典电影碟中谍,驱魔人,魔戒与星战的桥段,不止是人物性格上一丝一毫缘由的形成。

这是一种比什么都实在却又看不见的软实力,是那些只热衷于门面功夫的肤浅的电影人理解不了的精神层次!

电影一开始安迪把胡迪与巴斯分别放置这一细节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我个人愿意把它比喻成开解整个电影情感方向的钥匙。

首先,这里安迪对两个玩具不同的态度有一点让故事走回到第一集争宠的尴尬的可能性,但是编剧并没有纠结于这个问题,而是让胡迪因为一系列原因与大家在原则上产生了分歧。

但由于胡迪看到的事件的本来面貌比大多数玩具更真实,因此他所作的选择与决定都显得较理性与客观。

他在前段表现出来的对安迪的忠心一直是十分坚定与单纯的,即作为玩具我有陪伴你的责任,无论你是否已过童年。

转折发生在安迪临走前的一刻,妈妈看到人去楼空的房间后失声哽咽,母子俩抱在了一起。

这一幕化解了一个人躲在箱子里的胡迪一直以来谁都无法改变的原则。

他开始意识到没有绝对的死守与跟随,即使是安迪的妈妈也没有办法陪伴他一生。

人的一生是不断迎新又不断放下的过程(玩具也是),无论是你多在意多深情的,也永远会有结束的一天,必须得接受离开它们的事实。

草莓熊的悲剧在于,它接受不了自己被代替的事实,曾经美好的爱反而变成蒙蔽它的缘由,爱变成了恨,才走入极端,在性格上渐渐形成了强大的黑暗面。

草莓熊与胡迪的选择十分具有对比性,它们曾经都站在同一个生命的岔路口,往日的美好都让它们无限眷恋依依不舍,可是在最后胡迪勇敢地选择了放下过去(这份勇敢在焚化炉时已有交代),它带领伙伴们平安地渡过了这个变革的阶段并幸运的走入了全新的生活;而大熊偏执地纠缠于“被替代”的结,自私的独占的爱欲极端膨胀,导致一路阴暗与黑暗到了底,也给无数玩具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比怀旧更高明的是如何对待怀旧,皮克斯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这个道理铺展地纯粹与透彻却又低调不着痕迹,实在不枉影迷们一年之待。

电影最后玩具们坐在邦尼家洒满阳光的台阶上,用着已不再是惆怅与留恋,而是新生的微笑目送安迪离开,这个赏心悦目的画面,其象征意义很是值得反复咀嚼。

这其实是一种“富士山下”式的人生理念,爱一个人,就像爱富士山。

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

情感也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

无论是70、80还是90,他们要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成长的本身是一个放下的过程。

 2 ) 【玩具总动员3影评】——Hey,童年,好久不见

十五年前,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玩具总动员》的碟片,看安弟房间里的装饰从胡迪变成巴斯光年,看它们两一起坐“火箭”飞回安弟身边。

十年前,我坐在电脑前看胡迪遇上邪恶的“伯乐”,看巴斯光年带领着玩具们救回被绑架的胡迪。

今年,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玩具们相亲相爱,看安弟和玩具们,尤其是胡迪的“生离死别”。

我的童年,也在这个夏天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它跟着玩具们去了邦妮家。

而我,乘着安弟的车驶向成长。

十五年,足够说几句“物是人非”?

玩具还是那些玩具,可安弟长大了。

在第一部里,我们跟着那一组快速镜头看着安弟从小婴儿长成离不开玩具的小男孩,第三部里,同样是一组快速镜头,安弟却已从那个玩具不离手的孩子成长为即将上大学的年轻人,而那些玩具们不知道在箱子里藏了多久,久到他们要偷到安弟的手机,才能见到来找手机的安弟一面。

这个开场,就是一只名叫“长大”的怪兽的真实写照。

又是一堆巧合凑到一起,即将被放上阁楼的玩具们又与安弟分开了。

它们误以为长大了的安弟不再需要它们,丢弃了它们。

于是它们试图在“阳光幼儿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怎料那却是一场噩梦。

只有被安弟选中要带到大学里的胡迪知道事实真相。

在劝说万巨额回家被拒绝后,胡迪独自踏上回家的路,却误打误撞地发现“阳光幼儿园”的阴暗所在。

它只身回到魔窟,只为了那句“大家在一起”的盟约。

电影的戏剧冲突在这些营救与被营救里推至高潮,而这一段看似搞笑的戏码诠释了两个简单却不易懂的道理:其一,什么是朋友间的不离不弃;其二,连玩具也需要存在感,何况人呢?

胡迪和巴斯光年,这对不打不相识的朋友,还有弹簧狗、蛋头夫妇、恐龙、翠丝、小马驹、存钱罐小猪,它们都是陪安弟长大的玩具,十多年的共同游戏与生活,它们彼此之间就像家人一样,在一起,不离不弃。

它们对安弟有很强的归属感,引以为傲,可它们又很明白自己是玩具,被制造出来就是工人玩耍的,如果被束之高阁,留在那个“温暖”的阁楼,等待安弟久久的一次抚摸,即使它们彼此还在一起,却始终是少了写什么,打心眼里感到“lonely”。

它们怕安弟不需要它们,是因为它们不想面对自己不再被需要的事实。

玩具的生命意义就在于陪伴,一旦主人不再需要它们,它们的生命就仿佛消弭殆尽了。

所以翠丝和巴斯光年才决定带领大家去“阳光幼儿园”,以为在那里能得到孩子们玩耍的需求,找到归宿。

玩具需要主人,需要爱,它们拥有彼此是为有家,而它们拥有主人是为有了生命。

影片技术效果与场景气势做的最好的一部分便是玩具们面对垃圾焚化炉的那一段。

误打误撞被送到垃圾场,历经分类、粉碎等环节大难不死后,却不得不面对焚化炉的烈焰。

那样宏大的场面——泛着红光的垃圾场,高高燃起的熊熊烈火,与玩具们手牵手,拥有彼此的无所畏惧形成强烈对比,为我们成仙了一幅荡气回肠的画面。

当众玩具依依不舍的看了对方最后一眼,拉起手,闭上眼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它们似乎不再是玩具,而是有血有肉,敬畏生命,懂得爱,拥有情感,活生生的人。

当然,根据主角不死定理,它们被三只小ET救了。

然而,胡迪和其他玩具们回到家后,再次面对分离——去大学和去阁楼成为它们不得不去面对的归宿。

胡迪回想起之前收留自己的一个叫做邦妮的小女孩,于是写了纸条给安弟——这是十五年来它第一次与安弟直接交流,却也是最后一次——让他把玩具们送给邦妮。

至此,影片进入和虐心加感人的部分,主题情感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升华。

安弟把玩具一件一件地介绍给邦妮,他对玩具深深的情感在他的小心翼翼与动情说词中表露无疑。

当他看到原本被选中放到别的箱子里,要带到学校的胡迪竟出现在这里,面对邦妮的索要他向后一躲,护着胡迪,满脸不舍。

那一刻,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安弟托付给小女孩邦妮的,是他难以忘怀的童年时光。

那些玩具都是他二十的伙伴,见证了他的成长。

而胡迪是安弟一生的挚爱,陪伴了他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人生。

胡迪是安弟最特别的存在——可以不带其他任何玩具去大学,但胡迪是必须的。

某种意义上,胡迪代表了安弟的整个童年,所以当邦妮想要胡迪的时候,安弟会如此不舍。

可是,安弟毕竟长大了,当他听到邦妮说出胡迪的内录台词,他依然决定把胡迪留给邦妮——他为玩具们,为胡迪找了个值得托付的新主人,他把童年的美好留给邦妮去延续。

安弟离开的时候,看着胡迪说了一句:“you mean so much for me.”在这一刻,安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分享、与人为善与珍惜回忆的美好。

而我们,从第一部一路走来的我们,也跟着一起长大了。

本片的成功之处数不胜数。

细节方面,人物刻画十分成功。

从草莓味大熊的邪恶,肯的人性复苏,邦妮家玩具们的友善——包括一只没有台词却憨厚可爱的胖龙猫,每一个都个性鲜明。

而西班牙语模式下的巴斯光年为大家讲了几段包袱十足的“单口相声”,甚至和翠丝跳起了西班牙舞“二人转”,笑料十足。

皮克斯真的很有诚意,为我们带来了一次笑中带泪,却幸福满满的3D之旅。

无论如何,这个夏天,让我们跟随胡迪与巴斯光年的脚步,回到小时候,找寻与玩具一同度过的难忘时光。

My toys , my memory , my childhood , my dream , my love .Love your toys , love your life .

 3 ) 《玩具总动员3》:飞向童真,美梦无限

Solo lau/文皮克斯的电影是一个个神奇的梦境,让蚂蚁做发明家,怪兽开公司,小丑鱼玩越狱,老鼠当厨师,这些创意本身就像极了孩子们天真美丽的想象世界,充满了童趣。

而且他们的电影也是专门拍给有梦的人看的,以孩子的澄澈心灵去讲述成人世界的童话,观众无论年龄几何,都会理解电影传达的平等、自由、博爱等普世价值。

电影《玩具总动员》系列是皮克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前后三部跨度达15年,不仅开启了三围动画先河,也展示了3D立体电影技术的神奇,更有一代人伴随着警长胡迪和巴斯光年的可爱故事成长起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玩具总动员3》绝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续集那么简单,它是电影技术发展的见证,更是一代人梦归何处的解答篇。

毕竟主人安迪已长大成人,前两部中提到的玩具们最终归宿问题被摆在了眼前。

被人格化了的玩具们最恐惧的事情是被替代或者被丢弃,其实新人换旧人的悲哀和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毫无意义地活着,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所面临的恐惧。

同时玩具也是童真的代言词,当主人丢掉玩具的时候,也正是他长大成人的标志。

电影《玩具总动员3》中的玩具们所面临的命运和抉择,对于观众来讲,可谓是意味深长。

显而易见,皮克斯用《玩具总动员3》给了影迷们一个最理想化的答案。

被“丢弃”的玩具们在幼儿园里见到了一群遭遇同样不幸的同行,看到他们的悲惨处境,从而对最终归宿问题产生了新的质疑和思考。

特别是牛仔胡迪,这一角色从第一集开始就是电影里最天真的存在。

在本片中他一直设法让玩具们回家,回到主人安迪身边,当然最后他也承载了全片的主要情绪力量和思考。

不经历死的边缘,不明白生的真谛。

当玩具们面临被融化的危险时,他们手牵手的温馨场面着实令人感动。

同时这场惊险的冒险,也让胡迪明白了自己的意义所在。

作为一个玩具,无论是多么受主人喜爱也必须接受主人会慢慢长大的现实,被放在阁楼或者带到学校都不是最好的归宿。

因为玩具是孩子造梦的道具,作用不是怀旧,而是与充满天真幻想的孩子一起编织最精彩的梦境。

安迪最后尊重玩具的意愿,将陪伴自己成长的伙计们送给了可爱的小女孩,玩了最后一次玩具后依依不舍得走上了未来之路。

这段伤感的离别是一场成人仪式,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成人之后的安迪,心中依然保留着可贵的童真,更象征着一种美好梦想的传递。

其实胡迪、巴斯光年这些神奇的玩具,又何尝不是皮克斯自身的最好写照。

他们为观众制作出如梦般美丽的动画,并用这些精彩的作品去抚慰孩子的童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爱心;而对于成人来讲,则是唤醒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童真,使大家都放下戒备和面具,尽情沉浸在愉悦的时光中。

无论你是纯真的孩子,还是如安迪一样已经告别童年,都可以感受到皮克斯的动人魅力,当然前提是心中还存有童真。

就如同周星驰的《功夫》一样,有人看到了一部功夫片,而有的人却看到了一个孩子的英雄梦。

借用巴斯光年的那句台词,飞向童真,美梦无限。

相信无论是周星驰还是皮克斯,没有童真的家伙,也不会编织出如此暖人的好梦。

 4 ) 真挚的情感永远也不过时

越是内心缺乏关爱的观众,越会被互相关怀的电影打动;越是对比现实更觉童年美好的观众,越会被告别童年的片段打动。

关爱不嫌多,童年不嫌好,所以,我陷入了深深的被打动中。

1.那个歘歘猴儿实在是太搞笑了,piapia拍伍迪那段,哈哈哈,我好久没那么乐过了,那个动作实在实在是太逗了太TM逗了!!!!!!!!!!!!!!!!!!!!!!!!!!!!!!!!!

2.手拉手一段,流眼泪了。

我真想说一句,谁没被感动谁不是人啊,但毕竟接触的人还有限,还是不那么肯定了,刚被建议完不要老肯定……3.巴斯光年西班牙语一段真是神来之笔!

能量无限!

4.月光下的秋千,冥想婴孩儿,不得不说真是有感觉,相当的有“绝对力量”的压迫感!!!

那粗壮沧桑的小腿,空洞迷离的眼神5.最后小子给小姑娘形容每个玩具怎么怎么回事,虽然有感冒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电影感人,这鼻涕眼泪淌的,很过瘾。

6.而且,最后的最后,字幕了都,还有惊喜。

破涕为笑,有没有!

可以入围Just when I need you most时刻备选佳片,空虚了缺乏安全感了就看看。

 5 ) 朋友,再见

有关玩伴或者朋友,有关童年,有关告别,有关传承。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整天都腻在一起的小伙伴,你们无话不说,你们恨不能整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玩闹,每天晚上爸爸妈妈喊你们回家的时候都是最不舍的时候。

即使每天玩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就像影片里安迪和他的玩具们一样,但是,伙伴们都是在心里十分重要,且特别的存在。

可是啊,时间总是在不动声色的流逝,我们总是在长大,周遭的一切都不可改变的变化,变化有的大,有的小,有人甚至身边的一切都变了,甚至自己,都变了。

有人对这种改变叹息,似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人陪伴,但也只能陪伴某一个阶段,过了之后似乎总会有不太对的感觉,于是便疏远了,甚至好像是遗忘了曾经的伙伴,可是啊,其实大家都没变啊,只要大家再见面,你还是那个你,我也还是曾经的那个我,我们的回忆都还在,只是我们都各自有了新生活,不能再时时刻刻在一起,但我们都会在各自的新生活里笑着继续各自的精彩,而我们的回忆都被珍藏在心中的角落,以后也一定会有某个时刻会被再次想起。

十分喜欢影片的结尾,不是安迪和伍迪去了大学其他玩具就被束之高阁,而是玩具们全都在一起,重放光芒,而安迪也在又一次的玩耍之后踏上新征程。

看到安迪那么珍惜认真的和小女孩介绍他的玩伴们,并叮嘱她好好对待他们,眼泪真是控制不住,我想,我们的小伙伴心中的彼此也一定是互相这样珍惜的吧。

最后,朋友,再见,没有忘记,我们各安天涯。

 6 ) 长情依旧 物是人非

【前言】    在Toy Story 3上映之前,我在影院看过了它的trailer,只为其毫无噱头的镜头叹息,心想即便是Disney+Pixar,面对这种电影续集,也只能是新瓶装旧酒,心有余而力不足。

看过同为今年票房大好的3D动画作品How to Train Your Dragon之后,给出四星,料想3D电影当道之时,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已经算是完美融合视觉观感和剧情的动画作品的佼佼者,断言Toy Story 3要与其比肩,难度颇大。

得知Toy Story 3欧洲上映日期将被推迟到7月份,我反而越加期待。

6月16日国内和北美同步首映后,许多豆友友邻纷纷表示Toy Story 3的3D特效极其有限,剧情也缺乏惊喜,落入煽情升华拔高的俗套之中。

我作为一位对前两部Toy Story缺乏认同感的普通观众,依旧抱观望态度。

然而始终对其期待不多。

6月23日我迎来23岁生日,异国他乡难免唏嘘慨叹,惊闻Toy Story 3同日提前登陆荷兰,大喜过望。

世界杯期间,荷兰队两战全胜提前出线,24日夜为庆祝的绝佳时间,我估摸着此刻阿姆所有人都在关注世界杯,于是邀好好友一同观影。

   【番外】    不得不提到影片放映前的今年Pixar的短片Day&Night,个人看的时候完全被震撼,觉得算是Pixar这么多年来最好的一部短片。

往年Pixar的短片均以精致精彩著称,大多数作品在追求情节精彩观赏效果强的同时,都或多或少融入了这么一点点寓意。

今年这部Day&Night可谓将Pixar短片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短短数分钟之内,通过羊群、Vegas景色、沙滩美女、萤火虫、焰火、花朵、树木等等各种鲜活意象,在眼花缭乱的场景快速切换中将昼夜不同的美感和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昼和夜被赋予人的感情,并在发现彼此的不同中由惊讶到攀比,由好奇到反感,最终彼此在真正意识到即使对方不同,也一样美丽的时候,彼此融合乃至角色互换,达成心灵的契合。

浅显的道理仅仅通过发射电台电波中的一个声音揭示,可谓言简意赅,匠心独运。

这部短片从创意、拍摄手法、情节、寓意上来说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奥斯卡最佳短片奖几乎已经花落P家。

   【正篇】    观影时直到放映时间开始上座率也就百分之10左右,我明目张胆地坐了全场最好的位置。

一个多小时内,经历了想流泪会心的笑-极力忍住不流泪这样一个过程。

观众们也数次鼓掌,无一例外地直到片尾曲结束才选择退席。

从剧情上来说,Pixar聪明地将这一电影系列的时间跨度拉大到接近现实的程度,所以片头Woody和Buzz一出场,我顿感失落,15年后再相会,观众难免不会为自己稍纵即逝的青春顿感伤怀,慨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

当我看到垂垂老矣的狗儿和17岁俊朗的要上大学的Andy,一刹那鼻子严重泛酸,时光啊,纯真啊,似乎“呲溜”一下就没了。

天马行空的想象总要基于现实尊重传统,因为Toy Story 3总要有个“总动员”的基本剧情,所以Pixar也不敢肆意改编。

有人或许会说Andy因为要上大学所以要把玩具处理掉的剧情设定相对俗套,然而,我本来以为玩具们都要被束之高阁而Woody也将伴随Andy在大学里展开一场新鲜的奇幻旅程,却没想到剧情一百八十度转弯,主要场景跳到Sunny Side。

Pixar为了两全其美,不失逻辑和惊喜,可谓挖空心思。

这样一个设定是巧妙的:Sunny Side有着更多的玩具,更多的反派角色,更多的冒险。

借用这么一个适合“总动员”的场景,一个类似“越狱”的结局自然应运而生,Pixar可谓罗织了一个完美的剧情发生地。

当然聪明的观众们闭着眼睛也都知道Woody和Buzz一伙儿没有理由不成功出逃,也知道焚烧炉那段他们不可能还未来得及和Andy重逢就齐齐葬身火海,我也觉得这一段的剧情并无出彩的惊喜,然而,避其短处,Pixar用以填充的是大量的笑点。

雷死人不偿命的男芭比娃娃、草莓味道的和蔼可亲的大反派抱抱熊、血丝眼暴躁执着敲锣打鼓猴、能够“分批”潜逃的土豆先生“异地”监视的土豆夫人、大头塌塌眼恐怖娃娃、可爱的龙猫和愁眉的小丑、神秘电话男和西班牙风情的Buzz等等,这些角色笑点频出,撑起了相对平淡的剧情,只能说Pixar还是拥有着强大的智囊团,并在角色设计上绞尽脑汁,才留给观众这么多个形象生动性格饱满的角色。

观影过程中,只有几十个人的放映厅却笑声不断,足见Pixar功力深厚。

个人比较喜欢的几个笑点分别是:守卫以为是男芭比娃娃Ken穿着高跟鞋过来取钥匙,表现出反感想吐的表情;分批逃跑的土豆先生通过大饼和香肠来构建身体部分;最后Ken那个粉色亮片的夸张签名。

回想起来,依旧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Pixar的市场定位也很精准,Pixar从最初就没把这部电影的市场指向儿童。

片中暗室赌博、私设刑罚、异装癖、大反派遭受打击导致心理变态等的情节,都无疑出卖了这部电影略带阴暗略带成人的指向。

这原本就是一场期待与年华渐老的长情影迷们的再次聚首。

其实Pixar最最最成功的,莫过于塑造了Bonnie这么一个形象。

没有Bonnie,Pixar无法完成结尾的煽情,无法完成爱的传递。

Bonnie其实已经成为“希望”的代言人,当我们对那些老旧的人事爱得深沉,却不得不割舍的时候,Bonnie满足了我们对他们归处的所有幻想。

Toy Story 3这种动画作品续集,一不小心就容易拍成“狗尾续貂”,历经了怪物公司、飞屋巡游记、Wall-E等这些精彩的Pixar电影洗礼,观众们口味越来越挑剔,对Pixar的期待也超出了对其他电影公司的阈值。

一旦电影末尾有丝毫煽情迹象,就难逃被观众冠以“套路”的恶名。

我的确认为Pixar从来不仅仅是想娱乐观众,而总是喜欢“故弄玄虚”地附加一些寓意,不管是弄哭观众还是弄傻观众,总之非要震撼我们一下。

按照我这种逻辑,这部电影的确没有逃出片尾煽情的“套路”,然而我却觉得,此次煽情算是相对自然的一次,并没有太多浮夸的镜头、刻意的语言,有的只是两个小孩之间对玩具共同的喜爱。

两个孩子在一场内心的交汇中完成了爱的交接,而想起23岁的我,已经不知不觉中长大,那些儿时的记忆已经偷偷逝去,而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一种空洞的伤怀油然而生。

于是看着那些安静的一动不动的玩具们一件件由Andy交到Bonnie手上时,我着实被这朴实却感人的一幕深深打动。

长情、敏感、怀旧的人,总是对过去有着一种偏执的不舍。

我悉心写日记记录生活,我收集所有去过地方的明信片和硬币,我与相识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朋友保持联系,更甚,我喜欢回味过去。

于是当电影中Buzz初抵Sunny Side,对Woody说“别再回去了,我们对Andy的责任已经过去了”的时候,我突然一阵阵伤感,曾经有多少朋友,对我也像拥有责任般如此呢?

这种忠诚的友谊,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逝去,最终变成了回忆。

我又该将这些记忆束之高阁多久,才会偶然想起那些失落的美好,带着泪和笑重温回忆呢?

只是怕长情依旧,然物是人非。

Tom Hanks是我最喜欢的演员,巨蟹座的他长情、执着,我也因此看过他几乎所有的作品。

Toy Story问世15年后他再次担纲Woody配音,我在片头就为这个熟悉的声音差点落泪。

于是尽管这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电影还是让我再一次想起那些真心的朋友,感动的瞬间。

这就足够了,只是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珍惜那些曾经在我生命里划过的人,珍惜那些纯粹美好的感情: People come into my life and leave all the time, but our own toy stories carry on.    【尾声】    这么说来,这部电影的trailer只是烟雾弹,我也低估了Pixar的实力。

总体而言,该片剧情流畅感人,细节处见智慧,藏真情。

非要和How to Train Your Dragon比较,个人觉得在电影深度上Toy Story 3更胜一筹,真正能够做到使观众有深刻的感情共鸣;3D观赏上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完胜,然而看完之后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总体来说我觉得Toy Story 3上乘稍许。

至于即将上映的Legend of Guardians 和Despicable Me,个人通过观看trailer觉得前者竞争无力,后者3D水平十分不错,有望和梦工厂叫板。

但毕竟trailer反映内容甚少,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7 ) 玩具的热情

距上一次的冒险已经过去11个年头,转眼间安迪(约翰·莫里斯 John Morris 配音)变成了17岁的阳光男孩。

这年夏天,安迪即将开始大学生活,他必须将自己的房间收拾整齐留给妹妹。

此前,伍迪(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配音)与巴斯光年(蒂姆·艾伦 Tim Allen 配音)等玩具一直期待安迪再和他们玩耍,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被冷落在箱子里很久了。

安迪十分珍惜这些童年的玩伴,于是准备将他们收在阁楼。

谁曾想,妈妈却把玩具们当作废物扔到街道上。

玩具们误解了安迪,于是愤然出走,宁可被捐赠到阳光之家幼儿园。

我是非常喜欢这场戏的。

玩具们不断向熔炉的深渊下陷,巴斯光年终于放弃挣扎,向女牛仔伸出他的手,火光映在他脸上,满是无奈和绝望却还有清晰可见的坚定和勇气。

我的确有被绝望吞噬的感觉,但让我差点落泪的不是对悲剧的恐惧却是玩具们手拉手共同面对死亡的悲壮,原来电影前半段反复出现的那句台词,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我们一起面对,其中的情感在这一瞬间被无限放大并如熔浆一样从荧幕中喷薄而出,完全击溃我的心脏。

让我想起的是斯蒂芬金在《尸体》中以第一人称形容主人公和他朋友的一段话,大意是就算是要落入深渊,他也要与另一个他紧紧相拥。

虽然这场戏以圆满结局收场,但手牵手的瞬间已经成为今年我最喜欢的电影段落之一。

 8 ) 童年的延续

当我听闻有人看《玩具总动员3》看的热泪盈眶时,还感觉有些夸张,至于吗?!

但是,当我终于看起这部动画,看到故事的最后安迪将玩具送给小女孩,并与心爱的玩具们最后的玩耍时,我也感动的流了些眼泪。

这部“玩具总动员”系列的终结篇达到了一种可以让正在童年和告别童年的人都产生共鸣的效果,前者看到他们熟悉的当下的生活趣味,如我一样的后者或可怀念起自己曾有的童年时光。

玩具是孩子的伙伴,每一个玩具都有它的故事,谁在童年不曾拿着手中的玩具,将他们带入自己的幻想空间里。

记得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将玩具全部铺在地上,然后想象一个故事背景,通常是场外太空战争之类,拿起玩具轮流过手,还给他们配音,辅以他们不同的能力和性格。

而当一些儿时的玩伴相聚在一起时,就更热闹了,大家都把自己最得意的玩具拿出来展示,一起营造一部属于孩子世界的“史诗大片”。

似乎,每个孩子就已经是天生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只是到了成长过程中,这份纯真的幻想能力渐渐遗失,以至于如今看着其它孩子在街道上疯跑和演绎自己幻想的故事时,在家中看着侄子、侄女拿起玩具比划着让你陪他玩他的神奇故事下的游戏时,还觉得这是孩童的可爱,似乎这样的事情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过。

《玩具总动员》的成功就在于,它将这种童年的孩童幻想具体化,和鲜活化,看起来没有生命的玩具就是承载孩子幻想世界的元素,而又正是孩子们的幻想给予了玩具以生命,伍迪和巴斯,以及千千万万的玩具们,因为不同孩子的幻想,有了从默认的“出厂设置”中脱颖而出的个性和经历,而这已经足以击中长大的“老孩子”们的记忆深处的怀旧点。

《玩具总动员3》的完美终结在于,它揭示了一个令人欣喜的主题:童年永远不会消逝,不会终结。

安迪长大了,要读大学了,他看起来告别了童年,同样地,我们慢慢长大,慢慢喜欢不同的玩具,直到有一天,大部分人对这些可以拿在手中,触摸和感觉的玩具告别。

《玩具总动员3》生动的制造了一批玩具的忧伤和落寞,他们关心着主人安迪,希望给他快乐,要高兴的看到他成长,但是更舍不得这份别离。

皮克斯的动画情节还是那样的历经曲折,又带来令人温馨的大团圆,它道出了玩具告别主人后可能的结局,随主人而行,被转赠给他人或机构,被当做垃圾丢掉,被堆放在杂物间深处。

整个过程,玩具们的冒险依然险象环生而又妙趣横生,当然,更有感人的友谊和人与玩具间的情感,甚至邪恶的熊老大都有一段忧伤的故事,同时最终结局一起告诉孩子们要珍爱自己的玩具。

安迪将玩具的转赠,将自己的童年汇入另一个孩子的童年,伍迪和巴斯们有了自己的新家,那个可爱的小女孩会将他们带入新的故事和冒险中,这就是童年的延续,永不消逝和终结的童年,一如我的不少玩具留给了我的弟弟,又有部分被母亲打包至今放在家中,巧的是春节回家,母亲还提起我儿时爱惜玩具,提到了这些保存的玩具,提到或许这些玩具可以留给我的孩子继续玩耍。

当然,每一代人的玩具都有不同的时代特色,正如讲述美国玩具变迁史的《小玩意: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所说,玩具常常体现着主流社会试图赋予孩子们的品质,如勇敢、善良与智慧。

但是,孩子们又常常于其中加入了自己对玩具的“解读”,于是构成了不同的玩具世界,所以同样的玩具,到了不同孩子手中,又进入了不同的世界,也终将成为不同孩子成长后怀旧的必备元素。

看完《玩具总动员3》,让人很有想把以前的玩具再翻出来的冲动,那几十个塑料小兵,那几台玩具汽车,那几个变形金刚,那些已经缺了不少的积木,甚至还有自己小时候突发奇想用些纸壳和玩具零件搭起自制玩具。

安迪向童年说了声再见,开始了自己人生新的阶段,而童年,就这样,随着这些不断变革的玩具们,在不同孩子手中变的鲜活而有趣,感谢那些陪伴我的玩具,在曾经童年的玩具故事中,你们一直是活物,一直是我最真挚的伙伴。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117057dfec47d20748540386.html

 9 ) 《玩具总动员3》:15年,完美谢幕

《玩具总动员》三部曲跨度达到了15年之久。

其第一部于1995年上映,作为首部长篇CG电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第二部曾险些仅仅面向电视市场,但在Pixar的坚持下终于搬上了大屏幕,并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续作好评甚于首作的电影之一。

随后11年中,Pixar在和迪斯尼分分合合的变故中不断壮大,陆续推出的几部CG电影都获得了非常不错的评价。

今天,他们终于为这个漫长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玩具总动员3》堪称神作,皮克斯真的做到了。

本作在延续前两部作品风格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新角色(大多为反派角色,因为之前的反派全被演说家Woody归正了),拥有更宏大的场景、更搞笑的桥段、更令人震撼的剧情。

在众多令人难忘的电影三部曲中,除了《魔戒》系列外,最成功的恐怕就要数《玩具总动员》了。

而且这次,中国大陆享受到了额外的“福利”(不是ACFun上的那种),该片在中国的公映时间是最早的,比北美提前了2天。

===================================================绝非儿童片那般消遣中国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想法,所谓动画片就是给小孩子看的,而皮克斯常年挥之不去的“总动员”的“低龄”帽子事实上阻碍了更广大年龄段观众对他们作品的了解。

皮克斯一直认为,动画片不仅仅是给小孩看的,不同年龄的人会从电影中看出不一样的感觉。

或许在他们早期作品中,所谓幼稚的成分居多,但是自从《海底总动员》开始,情况有了大幅的改变,而近些年的《Wall·E》和《飞屋环游记》,更是将动画片的包容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而这次的《玩具总动员3》,孩子们自然可以从影片中找到欢乐,也能为最后玩具们的九死一生感到刺激。

而对于从1995年到2010年同Andy一起长大的人们来说,更多的恐怕是回忆中的童年,记忆深处曾经属于自己的玩具,和当时用玩具们编造的各种神奇故事。

或许你能看到弱小的玩具们在面对不可预知的宿命时表现出的无畏的团结;或许你能看到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一个邪恶的人需要遭受怎样的心理打击;或许你还能从中看到可怕的独裁政权是如何从统治集团内部瓦解的……总之,《玩具总动员3》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电影,我们不应从它的表现形式上来武断地推测内容的受众。

=====================================================神来之笔(本章有关键剧透)影片的最后20分钟真可谓是神来之笔,将整部电影升华到了前两部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玩具们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后终于回到了Andy家中,本来Woody会跟着Andy去上大学,而其他玩具将被束之阁楼,就此尘封。

影片到这里结束,也算是完满了,或许导演还可以加上俗套的黑屏,字幕“十年以后……”,然后镜头切换到Andy的孩子在玩他当年的玩具……但是这样何来神作?

所以Woody给Andy留了一张纸条,引导他把这些玩具送给阳光幼儿园的小朋友Bonnie,之前Woody在她家留宿一晚,知道她也是个喜爱玩具,会善待玩具的孩子。

而Woody偷偷地从上大学的行李中跑出来和其他玩具一起,最后Andy决定将Woody也送给Bonnie。

于是我们看到的画面是,Andy向Bonnie一一介绍这些玩具,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他把牛仔Woody架在脖子上飞奔,他让Buzz Lightyear在空中翱翔,他把的Potato Head夫妇温馨地放在一起,他将三个Aliens一字排开……有人说,光凭这最后的20分钟,就足以让这部影片不朽。

或许这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这样完美的结局,让许多观众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皮克斯就是这样,让你在前一分钟笑,在后一分钟哭。

=====================================================花絮尤记得在《玩具总动员2》中,大魔头Zurg和Buzz在电梯上恶搞《星球大战》的对话,本作中笑点依旧很多,让我们来略数一二。

西班牙舞者操作方法:打开巴斯光年的后盖,用尖锐的物品按住Reset按钮至少5秒以上,你就会得到一个会说西班牙语并且有着非凡舞蹈能力的巴斯光年。

百变 Potato Head作为本作的最佳配角,Mr. Potato Head(中文貌似叫做土豆先生)在电影中拆装零件无数次,同时整过三次容。

You would not believe what I've been through tonight!口头禅三部作品中出现最多的口头禅是“To Infinity and Beyond!”(飞向宇宙,浩瀚无限!

)。

不过本作中又加了一句(其实这一句前作中已经出现过了):“You have saved our lives. We are eternally grateful!”,来自三个外星小玩偶和Potato Head夫妇。

打酱油的龙猫Bonnie家中有许多新玩具,其中之一是……嗯?

龙猫?

宫崎骏内牛满面啊……eBay = 淘宝?

在影片的开头,Andy的妈妈问他怎么处理这些玩具,其中有一句台词(记不得原文了)是说,把它们放到eBay上看看能卖多少钱。

结果官方版的中文字幕居然把eBay翻译成了“淘宝”……抓墙(这也太不敬业了,要不然就是淘宝给了钱了)……

 10 ) 我一直都是个坏孩子

驯龙记适合3D,技术上真正做到了天花乱坠眼冒金星,玩具3太朴素了,朴素到了一旦剧情不行便会满盘皆输。

今年3D动画的角逐似乎梦工场扳回了一局,但尽管驯龙记的评风普遍好于玩具3,我还是喜欢玩具3。

驯龙记绚了我的眼睛,玩具3温润了我的心灵。

驯龙记很好,但我甚至已经记不起那个男孩的名字了,唯一触动到我心灵的画面只是在结尾,残缺的尾翼包裹着同样残缺的脚踝。

皮克斯在技术上似乎已经攀到顶了,我不知道还有什么特效是它做不出来的,可能它自己也这样自信,所以可以如此大胆的回忆时光返璞归真。

三个问题:第一,第二部中胡迪被修补过的手臂没有了痕迹,有点不连贯。

第二,龙猫很可爱,很日本,很遗憾中国找不到代表性的玩具。

第三,西班牙版的巴斯和弹头先生真是太可爱了!

第一部我是被爸爸领着进的电影院,并真的相信了皮克斯的童话,相信玩具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在我不注意的时候会总动员大冒险。

第二部我是在宿舍的电脑里恶补的,和虫虫特工队一起,结尾的花絮创意十足。

第三部看到结尾哭花了我的3D眼镜。

谢谢皮克斯,让我穿越了15年的岁月。

安迪是个多么好的孩子呀,我和他是如此的不同。

我从小就喜欢在娃娃的脸上画画,把好好的玩具拆的七零八落,最爱的芭比头发剪得稀稀拉拉,即使有童年如此漫长的陪伴,如今也再没有了任何的蛛丝马迹。

我走过的时光没有留恋,我离开的地方没有回头,我懒的经营友情,我讨厌复杂繁琐的记忆号码,断掉的音讯从不费心寻找,失去的人和事也不再怀念。

上个月还剪掉了头发——那是从高中毕业就留起的,心血来潮,剪就剪了,没有丝毫的犹豫,对自己也够狠心。

我一直都是坏孩子,我做不到安迪那样珍惜重情。

其实我从来都知道,那些被我丢掉的所有是那样的宝贵,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找回。

《玩具总动员3》短评

显然我还是个少女,已经度过了童年的那一类。

9分钟前
  • Catisasol
  • 较差

一点意思都没有,我完蛋了。

14分钟前
  • 群青
  • 较差

恐怖谷

18分钟前
  • uduse
  • 较差

看到豆瓣排名时我震惊

21分钟前
  • nois
  • 较差

say goodbye to our innocent childhood

23分钟前
  • 螃蟹的肩膀
  • 还行

这不光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承载了我童年所有的回忆。

26分钟前
  • 随意
  • 推荐

和她一起在影院看的

27分钟前
  • 樂只已婚君子
  • 还行

我看睡着了,女朋友看哭了。

28分钟前
  • 人间大炮
  • 较差

巨巨巨巨巨巨好看

30分钟前
  • |
  • 力荐

我是老了

33分钟前
  • 雪夜难行
  • 还行

我能不看3D眼镜的么!!!!!!!! 那个婴儿会给小朋友造成童年阴影吧

38分钟前
  • 胡克
  • 还行

恐怖的婴儿跟猴子让我觉得我看了一部恐怖片

42分钟前
  • suziehk
  • 较差

催泪

47分钟前
  • 茶壶
  • 还行

孩子与玩具的关系代表了人们最纯真的感情,长大后离开玩具也就是离开了我们最初的童真。

50分钟前
  • 曜晶75
  • 推荐

纯给小孩子看的,不适合大人观赏

53分钟前
  • 荼蘼
  • 还行

我是玩具毁灭者,所以基本没有情结

54分钟前
  • 厚积薄发法立德
  • 还行

大飙泪……

59分钟前
  • 玛丽马
  • 力荐

我87年出生,,看toy 1是小学3年级。看toy3是大学毕业。纯爷们,没哭死我。。。。我想说 这是皮克斯送给我们这代人的一份礼物。再见了,我的童年,谢谢你,皮克斯

60分钟前
  • 猪是的念来过倒
  • 力荐

每集固定的冒險流程(在家──>自疑──>被離家──>想回家──>自答──>回家)在本集最為斷裂,頭尾和過程各自是獨立篇幅,本來甚好的收節也在第4集接續後成了笑話。不過某方面而言也算警世?「千萬不要把心愛收藏過繼給屁孩!」

1小时前
  • 焚紙樓
  • 还行

玩具总动员3的感人之处就是帮我们这些老家伙给了一个正式的和童年say goodbye的机会,当上大学的andy再一次背起woody的时候,十五年的光阴就这么友好又温柔地消失在木栅屋远处的夕阳中了。

1小时前
  • dabai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