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efore Sunrise》到《Before Sunset》,戏里戏外都是9年。
如果说前篇讲的是一生仅有的最浪漫的一夜,Sunse讲的就是最遗憾的错过和最难得的重逢。
上一部结尾,他们相约6个月后见。
然而错过了。
当9年之后,Celine淡淡地微笑着出现在书店的角落时,还是令人惊喜,Jesse为他们当年的故事写书签售,Celin循声而至。
虽然脸上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一切都似乎恰如9年前。
年轻时的浪漫如同9年前的日出一样朝气蓬勃,年过三十的现实生活如同9年后的日落一般暮暮沉沉。
好在日落时还有余晖,站在高处,反而能见到更壮美的光亮,并更加懂得珍惜。
卸下尘封9年的隔膜之后,他们终于不必只寄情于文字和音乐。
在咖啡厅的闲聊,塞纳河的暖风洗礼后,他们一起回了家。
她弹唱起了那首为杰西所作的小华尔兹,原来她什么都没有忘记。
一切又如9年前那般美好。
Let me sing you a waltzOut of nowhere, out of my thoughtsLet me sing you a waltzAbout this one night standYou were, for me, that nightEverything I always dreamt of in lifeBut now you’re goneYou are far goneAll the way to your island of rainIt was for you just a one night thingBut you were much more to me, just so you knowI don’t care what they sayI know what you meant for me that dayI just want another try, I just want another nightEven if it doesn’t seem quite rightYou meant for me much more than anyone I’ve met beforeOne single night with you, little Jesse, is worth a thousand with anybodyI have no bitterness, my sweetI’ll never forget this one night thingEven tomorrow in other arms, my heart will stay yours until I dieLet me sing you a waltzOut of nowhere, out of my bluesLet me sing you a waltzAbout this lovely one night stand(这首歌现实中也是扮演Celine的朱莉·德尔佩所作所唱)
以前每每看到这样嘎然而止的模糊的结局,总是不能释然,总是要纠结很久,直到被忙碌的日子冲淡。
而当Celine舞蹈的画面开始模糊,我却几乎是平静地接受了故事的结束。
也许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学会了不再执着于结局,或者说是改变了自己对结局的定义。
写到这里,脑海中突然蹦出了张小娴的一段文字: “现实生活里,所有的感情,不一定会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结局。
“两个人分开了,故事也就完了。
若有机会再爱一次,故事又重新开始。
若没有机会重遇,上次的结局便是结局。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爱情有一个像电影或小说那样美丽的结局,这个想法太天真了。
故事要完,结局并不可以修补。
我也想和你有一个荡气回肠的结局,可惜,并不是我想就可以的。
“清醒一点吧,世上并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
” 显然,电影中的结局也并不都是“那样美丽”的,但这段文字对于《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来说无疑很贴切。
如果没有九年后的相遇,九年前的那次分别就已然是结局。
能够重逢,能够再次酣畅地聊一个下午,已经很幸运了。
难道必须厮守才能让故事完满么?
未来充满变数,谁也无法保证(Jesse和Celine的对话中也透露出了这种担忧)。
能共同拥有这一段——不,是两段——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足够了,就让故事在它最美的时候告一段落。
世界上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
无疑,《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已经成为拥有众多将其看过N遍的铁杆影迷的经典电影,这两部剧情很简单,情节上没有大起伏的电影却成为值得琢磨,值得回味的有趣电影。
《日出之前》的情节很简单,又是陌生两人相遇的故事,但是她没有落入那种一见钟情后迅速热恋,又迅速矛盾重重,经历波折后又迅速煽情和好的俗套。
片子很重要的,也是让其保持长期生命力的元素便是容易激起观众共鸣的台词和对男女感情变化的意识流的微妙表现。
片中的男女主角在嗓音上都不是那种有特点的,男的既不磁性也不厚重,女的既不恬美也不动人,而正是这对青年男女随意的谈话让观众更有亲近感。
他们整部影片中谈论的话题可谓丰富,自我介绍、家人、爱情观、昔日恋人、星座等等,年轻男女的话题可谓应有尽有,而话题的一步步展开也反应这两人感情意识的微妙变化。
而导演也注重从外界的人物的几次小小的涉入来表现这种变化,如算命的女人道出他们当前的处境和,如那位写诗的流浪汉在诗中写道“你不知我从哪里来,我们不知将来会到何处……”整首诗道出他们的顾虑和疑惑,也铺垫着最后的结局。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一见钟情的故事,但我觉得更像是一次完整的男女恋爱心迹的展现,只是导演将其压缩在从火车相遇到日出之前的“维也纳假日”的浪漫故事中,这样意识流的展现很容易引起同龄人在爱情上的共鸣。
影片有着大段的谈话,但是却没有成为一个“脱口秀”节目,而是让人看的津津有味的小品组合。
美好的总是容易幻灭,所以最终,两人要面对现实,一如热恋后的男女要面临更多现实抉择。
我很喜欢本片的结尾,保持着整部影片清淡的味道,没有煽情的道别,没有那种某人冲下火车与爱人相拥然后说句“我留下”似的俗套,两人平静的结束,各自在车上,靠着窗,回味甜蜜的时光,而画面也将两人浪漫的地点一一回放,在这样的基调中结束可谓耐人寻味的完美方式。
通常来说,一部经典电影的续作总是令人期待的,而经典电影的续作,特别是中间隔了若干年的续作又往往是令人失望的。
幸运的是,在《日出之前》上映九年后的《日落之前》没有令人失望,在保持影片风格的同时,更在具体的细节上表现着两个时期人们心境的不同。
如果导演简单的套用前作的套路,显然很难让续作成功,我认为《日落之前》依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导演巧妙的抓住了两人再见时心境的变化,此时的他们已经由懵懂的青年进入中年,所以导演很注意从细节上体现这种变化。
如话题上和前作有了明显的区别,不再由青年时的憧憬和无忧无虑的氛围。
两人一见面就谈起了环保、帝国主义此类的政治问题,又有了谈到沉重的现实时的无奈。
而在九年后再见,回想起他们曾经浪漫美好而又短暂的维也纳之夜,他们的心情又是复杂的。
无疑,他们对现状都不太满意,所以,他们要将那段美好的岁月紧紧抓住。
我们可以发现,再次见面后,他们谈论了更多“性”的话题,也符合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不再是那种年轻时的烂漫年纪,有了更多现实,更多沉重。
应该说,在续作中,他们之间少了浪漫,没有了游乐场的欢笑,酒吧的打趣,饭店模拟给朋友打电话的趣味;更多的,他们谈着生活中多么的不顺,甚至会在车中歇斯底里。
而这更让他们激起了更深的共鸣,所以,他俩依依不舍,所以,他们多次道别却依然一步步愈加靠近。
最终,男人来到女人家中,听她弹唱起美妙的歌曲,在一个不像结尾的结尾中故事结束,男人误了班机,却和女人赶上了人生快乐可能的最后一个晚班。
另外,两部电影的魅力所在还在于它的“成长性”,从剧情上,九年过去,昔日的青年已经成长为中年人,而演员也与片中角色类似,在九年中对人生有了更多体味,在两部电影中也有了不同的表现。
同样的,当年被《日出之前》所吸引的一批影迷也在这九年中成长,所以,当他们看《日落之前》时也有了更多身同感受,同时也一定会将《日出之前》再翻出来看一遍回顾那段岁月。
所以,这两部电影是那种有“生命力”的电影,是那种让观众情感参与的“互动电影”,也难怪它会有这么多的死忠影迷,或许没有如“星战系列”那么众多,但是绝对忠实。
《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是编剧、导演、演员共同展现的人生体味,我们可以一遍遍观看这两部电影,也可以一遍遍品味里面的台词。
总体看,这个系列还是比较“小众”的电影,你无法将其中的台词和《大话西游》的普及度相比。
但是,也正是这样,它更容易帮你找到共鸣的同道,也更适合你自己在脑中独自品味那种味道。
从青年到中年,我想的是这个系列是否会如人生教科书一般继续下去,再过几年来个讲述两人婚姻的故事,再过一段时间,讲述两人与孩子的故事。
我想,我有理由期待,期待一批人随一个电影系列成长,体味人生的日出日落。
最喜欢的几段《爱在日落黄昏时》的对白:我想画更多的画,我想每天弹吉他我想学中文,我想写更多的歌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很不一样的特质,你不能取代任何人,失去的就失去了每段感情结束的时候我都很受伤我从来没有完全恢复过所以我尽量避免介入感情因为那种痛真的是太深了因为我会很怀念一个人很平常的东西好比那些细节你知道的,可能我们我们只适合那种偶遇当然,我应付不了那种天天见面的感情我们相聚的时候可以充满激情然后他离去了,我会很想他不过我起码不会痛不欲生如果有人一直在我身边我会觉得窒息还有那段过去的时光,那段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时光!我也想拥有美好的生活我也希望她拥有美好的生活每个角落,每棵树,每棵植物
昨天经过影像店,偶然碰到before sunse半价处理但相对还是很贵,可是因为实在喜欢,咬牙买下来。
回家打开一看原来这是双蝶装,里面还有张before sunrise。
一口气看完后, 还是跟原来一样的感动,难得的是,两部电影相隔9年之久排成,细节感动之处仍像是一气呵成。
9年之后,奇迹再次发生,那该死的爱情原来在这里,双方彷徨苦闷在各自糟糕的relationship里面,终于有一天发现爱情还深埋在多年前的那一天,那一晚,两个人都无法放下的一段偶然。
9年前的某一天,两个年轻人偶然相遇,年轻自负他们并不相信爱情命运,他们谈论哲学艺术人生,并不屑一切平凡的世俗爱情终结与柴米油盐和终日无休止的争吵终,于是他们决定让这段美丽的邂逅终止在第二天的日出之前。
像他们在维也纳碰到的那位路边诗人说的,如果你觉得我给你的生命增添了什么的话,你再付我钱。
狡猾的导演藏在这里。
是的,感谢你的故事和我分享,我的生命不会因此精彩但是确实增添了些“什么”。
亲爱的,很多年后如果我们还是从前的我们,会在一起么?。。。
从来没写过影评也不知道该怎么写。
好像看完每一部经典的电影都会有很多无以言表的深刻感受,心里就久久不能平静,每一个场景每一处细节每一段对白都在脑海里反反复复的上演,想象着如果结局可以不是这样,还可以怎样。
昨晚把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连着看完了,其实听别人说应该是隔一段时间再看第二部才会更有感觉。
可我等不急了,因为看完第一部觉得太喜欢太喜欢,所以紧接着就把后续也看了。
怎么说呢,看第一部的时候真的觉得特幸福,感觉自己好像整个时间都是微笑着看完的,看两个人深入内心的交谈,时而又有很幽默的调侃,真的很投缘。
从来不相信一见钟情的,觉得那是一种比较表面的情感,很难深刻。
但是看到他和她的邂逅,我突然间就真的愿意相信缘分了。
一直看到第一部最后的时候还在想他们两个人将来在一起的可能,虽然知道不会,但总是暗暗希望。
一直在猜最终的结局会是怎么样的,在最最相爱的一天之后,好像就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如果九年前选择留下了一个号码,保持联络,那么就可以慢慢深入了解对方了,然后发现彼此无可忍受的缺点,渐渐失望,当初美好的回忆也许会荡然无存吧。
如果断掉了一切联系,时间慢慢沉淀一切,最终,这份回忆就永远停留在心灵最深处最美的角落。
可是看完第二部以后真的有一点难过了,现实永远是现实,而且男人永远比女人现实。
记得九年前她一直在说,我们能不能用成年人的理性来考虑这件事情。
可是整整九年她都彻底停在回忆里。
有时候觉得在她身上隐约看到一点点自己的影子。
希望独立,但更渴望幸福,渴望真爱。。
记得很久以前有个人跟我说,你就是活在回忆里,然后就会死在回忆里。
可是九年以后他们之间一切都不一样了,就算真的依然是彼此的最爱,又能怎样呢。
即便曾经拥有那样刻骨铭心的感情,终究也只能是留来怀念和遗憾而已。。
现实永远现实的可怕。
回到他第一次吻她的瞬间。
时间如果可以定格在那一刻,也许一切都会完美。
可是它却匆匆溜走,从不愿为谁停留。
也许,正因为此,它才成了最好的见证人,也永远只有它可以真的证明一切,摧毁一切。
记得看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誓言就是一时的失言,和一辈子的食言。
有些感情,有过,便应知足,便应感谢。
曾经,我们幻想着瞬间化成永远。
可是那时只因为太年轻。
很多年后我们些许欣慰些许无奈的回首过去,看到那些曾经的绚烂,原来都化作了一个个捕捉不到的幻影。
但就像燕姿的那首歌——有过回忆,总是好的。
年轻时那些勇敢而执着的等待与幸福,最终会被时间冲淡。
但它虽葬送在现实里,却被我们永存于心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日落之前》是我喜欢的电影,就是九年没见的有一夜之缘的人在互相倾诉,电影有多长,两个人的时间就有多长,它截取了人生的那么一点点的时间,某个平凡日子的日落之前的一个小时,在这期间没有迫不及待如饥似渴,也没有互相指责相互问讯,只是说话,不可抑止的倾谈,难道爱情不是从彼此无止境的好奇开始的么?
我随着两个人从书店出来,喝过咖啡,穿过公园坐到床上,听着女主角弹唱了一首情歌,然后在心里陪着男主角做了一个决定:要留在法国。
因为如果他们不在一起似乎就违背了世界的公理。
相较于九年之前的《日出之前》我更喜欢这一部,一见钟情固然美丽,但是若能经历时间与尘世的试炼,经过几次恋爱与分离,依然可以遇到一个人可以不关注他的身前身后事,不能自拔的被吸引,那对谁来说,都是非常幸运而难得的事。
大概有人说这是童话吧,那好吧,童话,但是我相信。
《日落之前》可能算不得好故事,却有好气氛,它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了恋爱中最甜蜜的部分,彼此试探又似乎已经明了却没有完全拥有,空气中充满了期待与甜蜜。
当然,这要归功于两个演员,Ethan Hawke 和Julie Delpy ,两个人的表演堪称一流,但是因为我是女人,当然更喜欢Ethan Hawke ,看起来他是虚弱的男人,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干净的男人,但是还是不同的,现在干净的男人都太过精致,少了朴质。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非常喜欢这部片子,包括之前的《日出之前》,它们将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放大然后放置于现实当中。
这样的巧遇和爱情是存在的,只是我们都太现实功利了,太爱自己了就没人来爱了。
2004年爱情剧情片,讲述了美国杰西九年之后与法国塞琳娜在巴黎相遇的故事。
爱在黎明破晓前九年后的续集,同一演员,九年的时间,他为她写了本书,她为他写了首歌,相遇之后,泪流满面。
九年前,杰西与席琳在火车上不期而遇,怦然心动。
在维也纳渡过疯狂而又浪漫的一夜后,他们在日出前分手,并相约在维也纳重逢。
九年之后,杰西已成为畅销书作家,而席琳则是法国环保组织成员。
杰西在新书里娓娓道来的,正是九年前的浪漫夜晚。
整部电影依靠男女主人公的对话推进,一开始看就觉得他们俩是话唠,然后慢慢看着,细细品味,突然很羡慕他们,一个美妙的午后,可以从生活深处聊到宇宙尽头。
但他们也有遗憾,也有该死的错过,没办法,这是生活咯。
《befor sunrise》 《 before sunset 》两部片子我是同时看的,此同时不是看了前者接着看后者,而是两者交叉,因为土豆在线缓冲慢,而我又等不及,跳跃在时空中,享受着落差的美。
当青葱岁月碰上内心的冒险,必定上演奇幻与瑰丽的梦,昙花一现,霎时永恒。
夜里的彼此如上帝突然的恩赐,奇迹发生不在彼此,而在彼此之间。
游船上的吻、露天咖啡厅的看相女人、多瑙河边诗人的“奶昔”、街头巷尾的流连、星空下的红酒公园、古钢琴外的相拥而舞……维也纳梦幻背景里肆意的两颗心,那么真实。
但这也不是如《罗马假日》的游记,我看到的是荒岛余生的两个人,或者说是共用一个灵魂的两个身体.一直在谈话,一直在交流,仿佛整个生命中全部的思想都在日出之前一览无余.日出,回到现实,昨晚经历过的地方仍静静的完好的在原地,作为一个陪衬,也将是无数情节的陪衬.阳光,亮的洗刷,看得太清楚的现实也是最直接的伤害.真的存在过吗?
那些街景下细碎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城市的角角落落也正是汲取了历史中形形色色的人的过往而彰显内敛的魅力.全知全能的记录着确实发生过的某一片段,某一情节.她不止一次的想把他拥抱到骨子里.站台上的注定分离的最后一抱,最后一吻,连我都觉得是自己在用尽全部力气挽留,明知分离的挽留才是最迫不及待的挽留.抱你到窒息,抱你到时光定格.It's about that moment in time that's forever gone.如果说日出前是两个年轻人内心冒险制造的浪漫,日落前则是在扼时间的咽喉,不自主的抽泣.9年后,她32岁,感情生活不顺利,他已是一个4岁孩子的父亲.他们重逢在巴黎,一个浪漫的城市.但是他们,浪漫式薇.她在游船上说的那番话,就像代我之口,或许也代大多数女人之口:"人们只是随意留情,甚至即使是认真的感情...人们也会分手,然后忘记。
就像换另一个牌子的麦片一样简单。
可我觉得我永远忘不了,跟我交往过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很不一样的特质。
你不能取代任何人,失去的就失去了,每段感情结束的时候我都很受伤,我从来没有完全恢复过,所以我尽量避免介入感情,..因为那种痛真的是太深了!
即使是做爱!
其实我不喜欢那样,因为我会很怀念一个人很平常的东西,好比那些细节,或者也许我有点神经质。
但当我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我上学经常迟到。
有一天她跟着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正看着栗子从树上掉下来,滚到便道上,...或者是蚂蚁过马路,叶子在树干上的映出的倒影,种种小事,我想对人也是一样,我看到的是他们的细节,很细微...那些能感动我的细节,然后我就会想念他们,一直想念。
你不能取代任何人。
因为每个人都有他那种美丽的,独特的细微之处,就好像我记得,你的胡子上有一点红色。
...我记得你离开的那天早上......朝阳是怎样照的它闪闪亮。
我一直记着,我非常怀念。
很神经质,对吧?
"她确实易怒和神经质了,像一个缺少爱情滋润的干枯却倔强着不敢承认的女人.在他送她回家的车上,她的发作,她的宣泄,她的肆无忌惮,让我觉得是那么的畅快淋漓,我知道她是想告诉他,她的浪漫情性全都在9年前和他的那一晚消耗殆尽了,别人再无法激起她曾有过的那种情绪.古语曾经沧海,感同身受.既然曾经沧海,便回不到过去.她下车,站在稍高地面的台阶上又拥抱了他.那个拥抱,同样拼命,却不再缠绵.在他央求下,他终于听到了她的歌,9年前本以为会清唱的,现在伴了吉他.我知道她口是心非了,仍然是个自诩坚强的人,这首歌就是为他而唱,One single night with you, little...Jesse... jesse这个名字,不是人来就换,他一直在那里,一直停留在9年前的夜晚,她的心里.9年后,同样的演员,男的更加成熟迷人,女的却不再饱满圆润,但他们的故事,与时间无关,与年龄无关.如印象派画家的画,捕捉到瞬间的光色,即永恒.He's there, in both moments, simultaneously. 就在这一瞬间,他全部的人生 好像都交汇到了一起 And just for an instant, all his life is just folding in on itself. 对他来说,时间明显是个谎言 And it's obvious to him that time is a lie. 因为那一刻将一直延伸下去... That it's all happening all the time... ..而且.每个时刻之内都包含着另一个时刻... ...and inside every moment is another moment... ...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同一瞬间
他说我们的生活就像一条灯火飘摇的船。
我的头发长到一定长度,就没有再长过。
我已经很少跟人约出去。
即使只是简单的吃饭。
谈话。
课上完了以后。
所有曾聚在一起的人都消失了。
这个周围,就像没有人存在过一样。
崭新,空白。
晚上看完了《before sunset》。
四点钟的时候,才开始闭上眼。
九年后的他,一见到她我就知道他这次不会走了。
可我想知道,他们会用什么方法说服自己这次要留下。
我知道,最难推翻的就是过去的决定。
怎么用现在的情投意合,去解释过去的擦身而过。
我的健康的生活。
用了许久才愈合的伤口。
难道又要再一次将它撕开么。
命运从来弄人。
我们认为绝不会错的。
也往往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不得不辜负生命中的好意。
只是当我发现,原来你的离去并没有真正杀死我的时候。
我才怀疑。
到底是消失使人痛不欲生呢,还是相遇才是情非得已。
可你遇到多少个人。
与他们拥抱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陌生。
你宁愿与一个不在身边的人成为男女朋友。
你怕在每一个身边人的身上寻找他的影子。
我们都以为生活已经结束了。
都以为你已经是永远的失去了。
但等到我长夜哭醒。
我才知道如果我无法感受到自己时刻都在爱你,我便不能呼吸。
一刻都不行。
我以为自己已经过起了远离你的生活。
优雅的独立的生活。
但实际上,我只是已经无法与任何其他的人分享生活。
所有的一切,都停顿在你离去的那一刻。
我反而奢望起我单薄的流年中,只剩你的影子。
或许这样看起来也算个永恒。
坐在车上的时候她终于哭了。
我的生活看似过得很好。
有过几个男朋友。
固定的醒来与眠去。
但越来越多的人经过之后,我才感觉到。
原来没有人可以像你。
她说:我就是无法忘记我曾经交往过的每一个人。
有些人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没有人可以完全替代另一个人。
我知道她其实想说。
我无法忘记你。
我用了很多人,却没有人可以替代你。
她说:两个人在一起孤独,未如让我一个人而感到快乐。
是,再多的人也不能够。
不如让我就这样安静,一个人。
让我能擅自感受,你还在我身边。
我以为我的生命中再没有你了。
于是我要说,我对人已经失去了感觉。
我再也不想付出。
你其实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
但我知道你不知道,怎样将这些东西给我。
你知道我的脸上。
没有你所喜爱的东西。
我太清楚怎样将这些惹人怜爱的东西抹杀掉。
于是让别人看起来。
我一个人生活才最合适。
但是么?也许我真的不需要任何人的施予。
我所需要的只是。
有一个人,可以将我看穿。
可以知道,在我沉默的时候,我想说的是什么。
你知道么,我时常在这样的夜里。
听着风声想忘了你。
即使知道,这样我就要一无所有。
我就要融化在黑暗的背景里。
灰飞烟灭。
两个主人公,J和S,九年前,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相遇在维也纳,度过了那个美好的夜晚。
约定在半年后再在维也纳相见。
然而只有一个人履行了约定。
再次见面时,是在J的新书发表会上,J已经成为了在美国很有名气的大作家,而S也有着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次相见,仍然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J还要离开。
J发表的新书就是描写他们相遇的那晚的小说,在那个晚上,他们用尽了全力去爱对方,并期待着重逢,但是真的重逢的时候,却已青春不在。
表面上,J事业成功,有妻有儿,完全是一个成功的男人。
但是,谁又能知道他每天都会梦到S,梦到她在一列奔驰的火车上,一次一次的与自己擦身而过。
他说,他的婚姻只是出于责任,为了他的儿子。
他的家庭里没有欢笑。
而S,因为外婆的葬礼而错过与J的约定,之后也谈了几次恋爱。
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与他分手的男人却都会感谢她,谢谢她教会了他们如何去爱一个人,然后和其他的女人结婚。
现在,她有一个爱她的男友,但却不在她的身边,因为他是个战地记者。
她说她选择他的理由,就是因为这份感情可以给她充分的自由。
整部影片都是两个人的对话,虽然有点单调,但是从两个人的眼神,言语,动作,都能看得出他们就是彼此的真爱,但是现实却不可能让他们在一起。
S哭着向J说:“我把我所有的爱都用在了那个夜晚,你像是把我掏空了,之后我再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了。
”影片的结尾,J依依不舍的把S送回家,听她弹奏那曲为J写的歌,在这样的陶醉中结束。
虽然影片没有交代,但是我知道,他们终究是不会在一起的。
好久没有认真的看一部非商业的电影了,那种错过的感觉一直萦绕着我。
也许人的一生只能经历一次真爱,但是,我们要如何才能知道这次就是真爱呢?
或者现在我们觉得我很爱身边的人,但是这种感觉会一直存在吗?
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我们必须向现实低头,接受他,习惯他。
但我真的不想变成S,教会了别人如何去爱,自己却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说,每个女生都应该感谢在你之前的女生吧,没有他们,你的男友是不懂得如何来爱你的。
也许,她们的影子会一直住在他的心里,但这些都只是影子,只有你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女生应该去寻找一个很有经验的男生吧,但是心里也会不踏实的,毕竟他对你的好原来都对别人做过,很矛盾啊。
不管怎样,如果终究是要错过的,那就选择曾经拥有吧,毕竟经历过总比没有的好,留下的遗憾也会是美好的吧。
所以,还是心存期待吧,也许下一个人就是真爱了,也许仍然要寻找,还是享受整个过程吧,呵呵,希望我在结婚之前能够有一个特别思念的人,然后给他打电话,告诉他我要结婚了,让他后悔去吧。
如果一定要分手,那么我会祝你幸福,只是,请不要比我幸福。
全篇女性视角。觉得我的心态跟女主好像,已经不相信浪漫可以永恒了,向生活认了怂。喜欢结尾: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还是直接fade out吧…
屁话一大堆
they're just talking talking talking,always talking,talking all the time.....靠两个人聊天撑起的整部电影不容易啊。不过可能是我真的不懂浪漫吧。。没觉得好看。有点boring了。。
看过了没明白,可是我知道JESS找到了答案,他们彼此都找到了答案。很短的一个美丽的片段
最后的结尾,杰西坐在沙发上似笑非笑的看着塞林,他一定在想,这个女人太他妈可爱,可爱的想立即上了她,再娶她。
1、2部连在一起看的,感慨时光的流逝,戏里戏外都是9年。如果说SUNRISE讲的是一生珍藏的最浪漫的一夜,SUNSEI讲的就是最遗憾的错过和最难得的重逢。一个额上多了几道抬头纹,一个略显消瘦但充满成熟女人的风韵。一起上楼梯那段,也是电影中唯一没有对话的一段,和九年前两人在试听室里一样,静谧而美好,暧昧而难舍。男主无法逃避婚姻的琐碎,结婚的时候还在想着女主。女主尝试了很多段感情,唯有和男主的这一段刻骨铭心,再次相见感情喷涌而出。最后的吉他弹唱《Let me sing you a waltz》,没几个人能抵挡得了吧。爱情观、婚姻观绝了。
Memory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you don't have to deal with the past.
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今天大火的消息让我相信了,巴黎圣母院856年的塔尖倒了……它在塞纳河边静静地矗立了八百多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地方一转身就是沧海桑田,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想去还没去的地方赶紧去…想见还没见的人赶紧见…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它们会怎样……看见新闻想到了电影的片段,保留了截图,补电影的短评,哎,人类文明,都应该珍惜😭
又被评分给骗了o(╯□╰)o 看了十分钟就完全看不下去,快进一下才发现,整部片子都只是男主和女主在聊天,没完没了,没完没了的聊天,啊啊啊啊,最佳催眠影片!
2020-08-14 19:34 标了看过2023-11-25 看了解说,在疑惑发现三部都标了看过但没有什么很深的印象,想起来是因为当时倍速飞快拉进度条,觉得无聊。现在看完了解说,这是男的拍的吧,这种满满的男性自以为是剧本。备注:既然不是专业的影评师,根据当时的心境、心情以及个人喜好评判打分是正常的。以及 对某些恶意男评分(高or低)不尊重但理解。
除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之外的第二部话痨片,却少了前者的步步深入与惊奇;而在爵士乐中镜头慢慢黯淡消失作为结束非常不错。
第一部我认为最好的地方是二人初遇时每段动作与废话背后的潜台词包含了许多的情感迂回,微妙而恰当。可是第二部的废话大多沦为纯粹的人生爱情理想价值观以及黄段子性观念的交流了。于是我觉得第二次相遇仅仅算是一本书遇见一首歌,回忆的碰撞与爱意的互表罢了
完全刷新了我对于这类的所谓的爱情电影的容忍下限,总算觉得新海诚老爷爷有伴了。PS,这部电影我没看完
本不再在乎这种交谈甚欢不断倾诉或者互相试探或soulmate之类的关系,但全部都在最后二十五分钟,到年龄了。人们总觉得自己是唯一痛苦着的人,原来只是各有各的痛苦,最后变麻木不敢再在乎。
走啊说啊走啊,与一个能从婚姻、政治和理想谈到吹箫、快感和高潮的女人。整个过程,如Deja Vu,却又具象得令人发懵。回忆奇异飘渺,我会用三年的时光无间断地想念一晚上的事,却不愿用一晚上的时间去思索这三年中发生过什么。
Celine家里的房门上有个恭喜发财的中国娃娃贴纸。★★★☆
一定要看过第一部再来看,不然会无聊死,纯还愿片
5星。三部曲里最喜欢的一部。尽管相比前作少了很多精巧的剧情段落,但这部80min的影片时长完全等同电影里二人仅能共享的短暂时光,使得其越到结尾越扣人心弦。而且两人间循序渐进的对话内容既有久别重逢的不胜欣喜又有回忆过往的金色浪漫,还有对当下现实的力不从心,非常戳人。船到岸、车到楼下、人到门前,三次误以为是结尾的“虚晃一枪”非常牵动我的思绪。
九年前还间歇性的打波,这回就剩说……说……说……了。关键我还抓不住他们谈话的重点。
感觉是给年青男光棍看的,通篇比较乏味的。一个普通作家欧洲艳遇幻想的剧本。一是不深刻,通篇电影只是两人再次重逢的一路对话,而且是女方主动逢迎。就影片内容对白来讲,只是意淫。两星,四分。典型的美国式浅薄爱情,再加肤浅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