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wick
在好莱坞,大概有4样东西碰不得:连大叔的女儿(飓风营救系列);丹伯伯的朋友(伸冤人系列);杰森的快递(非常人贩系列);和今天的重点——基努里维斯的狗
其实影片的剧情很简单粗暴:你动了我的狗,我要了你的命。
主线剧情基本靠动作场景推进,但是在细节上的处理丝毫不马虎,甚至为后续剧情作了的铺垫。
影片并没有正式告诉你主角的过去和背景身世,但是在角色和角色的几段对话中就将主角的过去,世界观如同画卷一样慢慢的展现在面前。
封存起来的武器、货币
宗教寓意的纹身
改装过的65福特野马Shelby G.T. 350配定制西装John:noise complain?
(噪音投诉?
)Jimmy:noise complain。
(噪音投诉。
) uh…John,are u working again?
(额...john你重新开始工作了?
)John:no,just sortin’some stuff out(不,只是处理一些杂事)Jimmy:oh well I’ll leave you be,then good night John(噢,好吧,那我先走了,晚安,john)John:good night jimmy(晚安,jimmy)
处理一些杂事viggo:I heard you struck my son(我听说你打了我儿子)修车厂老板:Yes sir I did(是的,我打了)viggo:And may I ask why(容我问为什么)老板:Yeah.well,because he stole john wick’s car sir and,uh,kill his dog(可以,因为他偷了张威客的车,还有,嗯......杀了他的狗viggo:Oh
熊孩子坑爹的典范这样简单的两段对话就把John过去的形象从侧面描绘出来,一个可以封神的传奇杀手。
在黑帮老大和自己儿子的对话中我们get到了john的过去以及网红爆款梗Iosef:Who? The fucking nobody !(谁?
那tm谁?)viggo:That fucking nobody is John wick(那tm是张威客) He once was an associate of us(他曾经替我们办事) They call him Baba Yaga(那些人叫他Baba yaga)Iosef:The boogeyman?(夜魔?
)viggo:Well John wasn’t exactly the boogeymen. He was the one you sent to kill the fucking boogeyman(确切来说,老张他不是夜魔,他是被派去杀掉夜魔的人)Iosef:Ohviggo:John is a man of focus,commitment,sheer will. Something you know very little about(老张他是一个专注,有承诺,意志坚定的,你知之甚少的人)viggo:I once saw him kill three men in a bar with a pencil.with a fuckin’ pencil.(我曾经在酒吧里面看着他用一支铅笔杀了三个人,就tm用一支铅笔)
The Fucking Pencil,用一支小学生标配的黄色铅笔取三个职业杀手的狗命,让john的形象硬核明朗——从溜车逗狗过着退休生活中满血回归的顶级杀手。
剧情往后就是John一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面不改色的端掉一个黑帮组织。
说了取你狗命就绝不会错杀无辜。
在John用莫桑比克射击法干脆利落的拿下人头的时候,也引出了“大陆酒店”的设定,无论你在地下世界如何叱咤风云,荣誉加身。
入酒店门的那一刻,酒店的戒律就是最高的法令(john第二部就是打破了不能在酒店杀人的纪律遭到全球通缉)。
“每一颗子弹都是一次盛大的音乐会”。
对比起许多花里胡哨的动作电影,John Wick更让我沉醉的地方的是动作戏朴素利落,实用致命,在霓虹灯光的配色,精准踩点的配乐下又不至于枯燥乏味。
对于电影的译名,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国内的译名叫疾速追杀,而香港,叫杀神。
Task your crew(准备好你的人马)How many?
(要多少人)How many do you have?(你有多少人呢?
)
PlayPlay工作室为大家带来游戏、动漫、影视推荐及评测,不定期开箱、试吃和游玩视频。
前段时间刚刚爽完顿叔的《伸冤人》。
这不,又一同类型片“新鲜出炉”。
还是“爽”字为前提,这回大叔不是为了“萝莉”,也不是为了“好基友”,而是为了一条”狗"而大开杀戒。
不过这得先嗦嗦这条"狗"的来历,逝去爱人的遗赠,也是逝去爱人给生者一份继续“NB生活的Hope”。
套用及篡改一句经典对白来说:“人活着没有了希望,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所以Wick叔就给你来个“咸鱼大翻身”。
你扼杀了我的”希望“,我就让你死一户口本。
果然睚眦必报一主儿。
就此片而论,一个黑帮老大家的独苗,你“任性”的有些过头了,典型的“不作不死”代表人物,你应该深刻“领悟”到一个道理。
这年头任你爹再NB闪闪放光芒的小B崽子,也别去惹大叔,每个行事低调的大叔背后都有着你们这些纨绔子弟不能完全参悟的”曲折故事“!
踩了大叔底线后,就不是你缺胳膊少腿或你爹拿钱就能摆平的了。
此片值得点赞的设置也有许多,先说对于黑帮地下”产业链“的描写就非常到位,一个没有传统货币只有内部流通的“硬货”(权且这么称呼吧)作为“入门证”的组织,没点级别的外围人员可能连见到“硬货”的可能性都没有。
再有,大陆酒店的设置也煞是有趣,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集休闲、餐饮、住宿、购物及医疗服务等特色的5A级”商务酒店“,这样的酒店无论从服务还是管理的角度来说,都是现代酒店管理标杆单位,它不但对于自身有着严格的规范,就连对入住的客户都有着近乎”严苛“的管理标准,影片里面那个”绿茶婊“就是被这酒店”严苛“的”管理规范“给收拾跪了。
不过看上去,大陆酒店管理层好像是比此片那个惹事儿小崽子他爹更加NB的一位人物。
再而,那些提供”订餐“服务的人员设置更加为影片增色不少,一个小老头加几个壮汉,无论从”点餐“开始还是到”点餐“结束,全程都能为您提供”星级家政“才能体验到的优质”卫生“服务。
也就是说,本片不光是为了”爽“才能观看的,包括现在正行酒店、家政等服务行业,观看此片的同时,都能从中学到不少怎样更好提高服务质量的”经验“!!
另外,一个好汉三个帮的主流观念,往往也在此类型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任你有屠龙之力也好,独步江湖的功力也罢。
没有一个或几个在明里暗里协助你的”死党“,你也不知道会云里雾里莫名其妙的死多少回了,所以拥有至少一个知道你”底细“的好友也是成事儿的关键之一。
最后再来嗦嗦”基友.里维斯“本人,前段时间从网上看到一张他的照片,说是为了拍一部什么片子自毁身材,疯狂增重46磅云云的。
先说娱乐圈里面好像类似报道很多,但是放到”基叔“身上咋就赶脚他是那么敬业子内,这可能属于个人崇拜作祟吧!?
这些年基叔出片量很少,观赏过此片之后让我不得承认,岁月的确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啊!
从WICK身上,再也找不到曾经《骇客帝国》里面那个有型到掉渣的风衣男的影子了。
像这样一部复仇爽片要拍得好看,有一小一大两个点要处理好:小的那个是复仇者的动机。
观众越能对复仇者的动机感同身受,到后面大开杀戒的时候就越能体会到一种泄愤的舒畅感,也不会产生类似“主角的做法是不是过于残忍”这种影响影片观感的想法(毕竟这种电影就是看主角大杀四方、报仇雪恨,图个爽而已。
导演有没有赋予主角一个足够合理的动机是能够好好观赏这类影片的基础,要是动机给得足够带动起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为主角鸣不平,那电影差不多就成功了一半)。
另一个大的点是复仇戏码要足够精彩,要有观赏价值,也要让观众出气。
之所以说这部分是大头,原因在于这部分只要做好了就不失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一部还能看的片子。
不过《疾速追杀》两点做得都不是很好。
动机上来说,仅通过开场几分钟内“夫妻俩在沙滩上接吻的录像啊、坐在妻子病床前回忆两人在沙滩上接吻啊、客厅里两个人的照片啊”这些很刻板很老套的元素来让观众代入其中有些不太够,甚至有些无聊。
那条狗陪了主角一晚上,就跟主人公建立起了仿佛数年的亲近关系,听得懂人话、在主角平时起床的点叫醒他、很自然很默契地上车,也显得突兀了。
复仇过程上来说,也没什么亮点。
是那种平时不大看好莱坞动作片的妈妈辈会觉得精彩的好莱坞工业流水线水平。
全片一直在通过第三者来侧面烘托主角的强大、传奇、人脉广且人尽皆知(这部分装逼戏份其实做得不错),这与主人公的动作戏码相碰撞反而起了捧杀的反效果:黑帮老大一脸心有余悸地对儿子说俺亲眼看见那天他用一只铅笔在酒吧杀了三个人!
就用一支小小的铅笔!
等到主角杀神附体亲自动手的时候,手法不够利落,经常跟人缠斗半天,最后还在大雨中跟平时坐办公室的黑帮老大打个五五开!
还先被人捅了!
除了主角自带的“我打枪一枪一个,别人打我都打不中”buff之外毫无亮点可言。
本来其实也不是说有多糟糕,只是跟做得太过优秀侧片烘托相比,显得主角......有点菜。
除此以外,主角不像个杀手。
主角身为顶尖的恐怖杀手应有的威压感,那种让对方喽啰跟他对阵的时候感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他杀死的气氛,杀手特有的谨慎和行为习惯,影片中统统没有表现。
(你身为杀手一直放走仇家还能安然活到现在也是奇迹)说几点有意思的细节:黑帮老大长得有点像《是,大臣》里的吉姆.哈克;医生给的装药的橘色塑料小瓶很像小时候吃的一种橘子味含片的包装;基努李维斯到底还是老了,原来大帅哥老了、有了法令纹也会变丑。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去街道中央的理发店剪头发,然后就把我剪哭了,含着热泪付完钱,哭着走回家,在家里摔纸巾,想想7年半前的自己,被剪坏了的头,也是回宿舍的时候迎风流泪,不同的是,这次愤怒的回去换个人帮我弄好了,止住了打嗝,心情平复了点。
(头发是女人的生命!
不说第二遍!!
)剪头这件事,在一些黑道绅士里,显得特别从容老派,比如《纸牌屋》《艋胛》所见到的去了几十年的老派理发店,老牌料理店等,通过长久的接触,建立起来的关系,对于质量的肯定,对于信誉的坚持。
对于新来的学徒,便宜的洗剪吹都做不好,我还不如去社区开了二十几年的奶奶爷爷店剪呢。
他们固然学不来什么梨花,空气刘海,但是那份对于削薄剪短的拿捏,那份从容,那份质疑我我分分钟要你好看的神态,简直让人尊敬起来。
John就是让人心生敬畏的杀手,明明是老板,在他面前难免心虚,尤其是亲眼看见他用fucking pencil 干掉三个人的场面。
明明已经退休,仍然关心是否能够回来。
对John来说,失去妻子是很大的精神打击,小狗狗和被偷的车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签收狗狗的时候,没有把笔还给人家的小细节很有趣。
John基本上放倒一个人,都要补枪,爆头。
如果一个人被打的半死,John枪里没子弹了,仍然懊恼的换弹夹,然后把人家爆掉。
这是职业素养,做事要专业点。
导演们对于细节的拿捏,充满了趣味观赏性 ,比如,John踩人家脚这么娘炮,发现人家半只脚露出来就打脚,隔着柱子有两三种花样爆掉对方,对方指着枪对着时,把枪弄飞的花样也很多。
John也是人,也会被打飞,打飞就昏过去,不是永远打不死的小强。
老板呢,也是个抖机灵的,比如,听说有人愿意在杀手饭店干掉John,表达了对这种人的鄙视,但马上将赏金加倍。
比如,从保险柜里拿出陈年电话簿,给John打电话。
比如,在助手碎碎念要把枪时,默默的从边上递过去。
对于威廉达福的胡萝卜汁,表示了感谢。
《冰血暴》里的杀手,也是慢腾腾的用餐刀划拉西兰花,大概,杀手们对于健康养生这件事情有着别样心得。
配乐方面,泳池里的一小段暴风前的女声很有情致!
黑二代在泳池里唱的歌还蛮有趣。
字幕和俄语齐飞,各种人物的口音都很奇妙,硬凹英文的口音听起来很特别,杀手饭店的前台也很独特。
《卧虎藏龙》里的江湖也是各色口音,张震在05年的一期《康熙来了》表示发哥他们的国语有够烂的,哈哈哈。
基努玩的开心就好。
话说那个高个子杀手也就是保护威戈儿子那人身手真心不错居然没杀死基哥基哥堂而皇之走出会所!接着第二次和高个子交手基哥仍然是处于劣势手被绑,打斗的细节太假了就算主角光环必胜但是设计的动作太假给人一种高个子似乎杀的起劲忘记了他自己是个配角而被导演制止幡然醒悟的感觉! 最后一段戏维戈车上几个保镖其中一人分明可以杀了基哥然而他缺拿着冲锋枪敷衍的对着车屁股扫了几下似乎在等着被基哥打倒! 以上两点都是高潮部分的戏假如删了是几个画面确实也没什么影响但是整个片子太多BUG整部电影似乎都是给人感觉在爆头!想耍酷又没耍好感觉有点王家卫拍的一代宗师那部戏的感觉!当然疾速这部电影也没耍好! 基哥真心不知道死几次了最后的剧情很乱似乎给人感觉在粉刺这个杀手组织很有规则但又放不下私人恩怨而违反!基哥最后那辆车假如上面有炸弹基哥就死了前面基哥被抓到居然还绑起来聊天!还是说有基哥有什么筹码不是.硬生生的加戏.
本片的两位导演,都是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年的武指出身,可以说就是影坛粗人,恐怕他们这辈子都拍不出《布达佩斯大饭店》这样精致的作品,也没兴趣知道茨威格眼中19末20初的战前的欧洲有多么迷人。
但他们很聪明,知道扬长避短。
本片对于剧情的“摆烂”是真诚的、毫无遮掩的:一个很简单的关于绝世高手复仇和熊孩子坑爹的故事。
剧情完全为了打斗服务,毫无深度挖掘人性的意图。
导演们省下了精力,将打斗场面拍得快速凌厉,毫不拖泥带水,从不带上些有的没的花拳绣腿。
(是,我看到短评里有人说耍花枪了。
基本上一枪死一个你跟我说耍花枪,逗我?
)唯一的bug就是,夜店一场戏里,起初弹无虚发的主角居然对熊孩子开了N枪都没有打中。
我觉得剧情这里好歹多处理一下嘛,假得有点过。
但除了这一幕,其他的打斗都给人一种扎扎实实在割草的感觉。
但我要说的是,即使两个粗人,依然粗中有细。
韦斯安德森有他的讲究对称美和置中构图;武指们也有自己所谓的对称与置中,并且将之运用在暴力美学里——那就是补刀的时候一定把枪顶住脑门当中来一发爆头;或者是在古老的建筑的大厅里,从对称的四个角落走出四个杀手,同时举枪。
在布达佩斯里,有一座富丽堂皇的酒店,提供周到的服务,它引出了金钥匙联盟不为人知的一面:不但覆盖广泛,更是无所不能——这才有了一场奇遇记式的逃亡之旅。
而在John Wick里,同样有一座造型古典的酒店,为这场复仇之旅增光添彩不少:它提供周到的服务和20世纪初的老式电梯,还是一个体系完整的(甚至有独立的流通货币)、被神秘组织控制着的地下世界的入口。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宾至如归,只有被它认可的才会。
因为它才是最终的赢家,是规则制定者。
那些触犯了规则的人,会被取消会员身份,并且被送往真正的地下世界。
酒店和地下世界充满神奇,与在此体系中的角色分不开。
我是一个月前看的电影,到现在还记得穿着黑色大衣的清理者会在致敬时摘下礼帽、说话不卑不亢的酒店经理戴着斯文的眼镜、酒店老板那若隐若现的波点领带、住在John隔壁的客人那swag到爆的背带裤...不得不说他们的抢戏让我发现了负责服装道具的工作人员是多么用心,让这几位配角的造型都特别鲜明,却都透着一股绅士风范。
不过他们都还不是最抢戏的,毕竟威廉达福永远都是让人无法忽略的存在。
我猜,老戏骨对本片的这种风格和自己拿到的这个角色一点都不陌生——他早在两部《处刑人》里就默默守护过喜欢近距离爆头的主角。
那时候他还是个会浓妆艳抹,穿着黑丝的美男子,如果要跟Filth里的詹一美比女装扮相可一点都不输哟。
他在这部里,还是默默守护着喜欢近距离爆头的主角,只不过不再是美男子而是个糟老头了。
(他穿着出席葬礼的服装出现,最后穿着睡衣惨死一点也不美。
跑龙套的都知道讨好服装师,你和服装师什么仇什么怨?
)总得来说,这是一部“不需要思考、只要看得畅快淋漓就好”的动作片。
这也可以给其他短板明显的动作片导演提供一些启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国产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时候:要有自知之明,就实避虚。
八路军有句名言能解释什么是实:“给我狠狠地打!
”什么是虚?
装的逼太大了装不下砸自己脚上了,这就是虚。
以武带文,用一群会演戏的配角捧主角,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
去年年底看47浪人,明明是一部烂片,却把我给虐的啊,基努怎么那么苦逼,在日本做被人看不起的Gaijin;身为主角却一点尊严都没有,最后还要剖腹。
看到本片,大家陪着忧伤的基努,让他玩得很愉快,我看着高兴。
一向只要动作戏份多我就力荐的,奈何这部装逼作实在太装逼了前面用最简单幼稚的衬托手法来为主角装逼:反派大boss吓得半死顺便把自己儿子打半死,然后魂不守舍絮絮叨叨的说主角多么多么牛逼问题是,这个牛逼的主角,前面被抢车,狗被打死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睡了一宿以后就战斗力爆种随后打死几百人(包括被绑起来时候,或者赤手空拳对付冷兵器)而这个傻逼的大boss的儿子,如此有钱,如此横行跋扈,竟然还小气的为了一辆车专门大半夜不睡觉去偷车,而且还亲自去偷车,而且明明不喜欢车(喜欢泡吧把妹),而且这样拉仇恨的儿子在这之前还一直没有被打死直到遇到男主角。。
而大boss如此害怕的男主角,被大boss逮住以后竟然还不赶紧一枪崩死,还等主角休息一晚上睡好了聊聊天再走,走的时候除了俩守卫竟然整个地方没有火力戒备。。。
而主角费劲千辛万苦才干死的大boss,一刚开始就被主角的队友在家近距离手无寸铁谈了半天生意而不干死他,队友抱着狙击枪在大boss bb的时候不开枪,等大boss刚出门,蹦一枪干死俩守卫中的一个。
你tm这么牛逼就是来干死一个小喽啰的啊?
而主角好不容易和大boss 1v1,还扔掉自己的枪,最后肾被割了一个。
很好玩?
而主角和女刺客在房间相遇到打斗,队友瞄着枪半天打了一下枕头。。。
我操导演你到底想好让狙击手支持谁了吗?
当时举枪可以打死女刺客,低头可以打死男主角,点根烟等主角和女刺客抱一起的时候开枪还能直接爆头俩,你让狙击手庙了一晚上最后打了一枪枕头,真蛋疼还有牛逼哄哄的男主角,每次打架都是一招过肩摔,在自己家摔了不下5次过肩摔,在酒店摔了三次过肩摔,到酒吧摔了三次过肩摔,最后决斗还是过肩摔,武术特技真的这么贵吗?
既然大家都是职业杀手,被背起来过肩摔的时候真的要一动不动吗?
俩腿顺势勾起主角脖子也能给主角绞趴下啊!
你手里还有枪真的不能对着主角背部来两枪吗
John杀人的动机完全可以理解,但后面杀人的场面不算太好看。
单说酒吧里那场打斗,和一个喽啰肉搏好一会儿,按他这样打早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作为一个名气这么大的杀手,杀人应该像飓风营救和蜂鸟特工里的男主角一样简单粗暴,招招致命,能用枪绝不用肉搏,但电影里表现得显然不是一个超一流杀手的杀人手法,即使考虑到他退休四年也不应该是这个状态,看看飓风营救里的连姆大叔,打斗场面比这个好看多了。
还有就是Marcus接了任务然后又救John的时候就应该知道Viggo总会来找自己,但是他什么准备都不做就等着Viggo来找自己,这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再说优点,杀手世界的构建有点意思,看起来有很多规则,俨然一个地下世界。
所以综上所述,6.5/10分
这片相对是小制作,格局不大,很专一,聚焦两个字:爆头。
两位导演居然是替身演员出身,这部导演处女作实在不坏。
Keanu果然是喜欢跟替身演员混。
那天微博上有个人居然说Keanu演员生涯快要断气了。
气得我!
Keanu拍的片很多是小成本,不知名导演,实验性质,他玩啊玩,很多片是不怎么样的,偶尔就爆红一下。
他向来这样。
对他来说,拍这片就跟拍《太极侠》一样,都是跟哥们一起玩。
他以后还会这样(我就喜欢他这个)。
这片让人喜欢的地方么,一个是打斗枪战场面的简单粗暴又不失高潮迭起;另一个地方是不把自己当回事的那种冷幽默。
他们(导演和Keanu)在乎的细节---枪战和动作---搞得蛮严谨的,其它的么,就是在玩啦。
但也不是乱玩,乍一看还挺牛叉的,可是越看越搞笑,故事一开头那个很平庸很正常的世界设定,到后来就有了cult的味道。
节奏和剪辑都好。
配角十分好,Willem Dafoe,Michael Nyqvist,很耐看。
收尸队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几乎笑破肚皮。
就是在那个节眼上,开始明白这是个好玩的故事。
呃,其实,故事?
哪里有故事?
这片有点像Liam Neeson的Taken系列,给主角一个由头,然后他就大开杀戒,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啊不对,逆我者亡,顺我者亦亡。
看点在打杀的呈现。
不就是弄一帮老男人打架么,Keanu也会,现在流行这个。
如何有主角光环?
尤其当主角是个杀手的时候?
很简单:不废话。
一废话,就做不成主角啦。
PS. 下面剧透(就算剧透吧)我跟花生米介绍片子的时候说:有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中年人死了老婆,他老婆临死前订了一只小狗送给他,让他好好活下去。
然后有一天一群坏人看上了他的车,想买,他说不卖,坏人就来他家抢了他的车,打死了他的狗。
然后,他就把那帮坏人全杀了,一个也没剩下。
花生米说:That's it?我说:Yup!
基努用这部片子证明了自己的眼光。
这部片子大约是可以用“暴力美学”这四个字来概括的。
但是这部电影并不血腥。
见血最多场面大约是John Wick被偷袭放倒和狗被杀掉的地方。
其余都是干净利落的用枪解决。
即使肉搏也见血不多。
片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给了实打实的暴力镜头。
在剧情推动方面则做到了克制的用最少的镜头来传达尽量丰满的故事内容。
不得不说这点做的相当好。
私以为做商业艺术最难的是“舍弃”。
先来说下剧情,再来说下武打镜头,最后来说下这部电影的特色。
明眼人大致是可以看出来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是让位于画面表达的。
所以电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剧情的交代。
我向来是推崇用最少的文字画面来传达丰富的感情和内容的。
(这点写冰火的马丁老爷子做的相当好,大家可以去看看《热夜之梦》)John在剧中行为的动机都来源于爱妻去世,人生无望,爱妻留下的狗成为了人生寄托,却惨遭熊孩子灭口,John处理完必要的事宜(埋狗,确定仇家是谁,洗个澡)就开始了全程高能了。
这短短的一句话,电影里只花了不到28分钟的时间来处理。
在这段时间里,电影要让观众接受John是很爱他老婆的,John失去老婆后很痛苦,这狗给他带来了希望,成为了他心头好。
(十分钟剧情)这部分里,基努几乎是没有什么台词的。
大部分是描述性镜头,细节展示为主:John送给妻子的周年纪念礼物,两人的简单约会,在医院John轻吻刚刚去世的妻子,葬礼上友人克制的关心,之后John独自开始生活,突然收到去世妻子生前寄来的狗,John读信,以及一人一狗非常短暂的生活细节:一起吃饭,一起睡觉。
这里十分考验基努的演技。
之后的5分钟内,John遭遇熊孩子,熊孩子强买装逼不成,半夜来报复。
也是并无太多台词。
这种”没有太多台词“和多余剧情,基本上用平铺直叙的镜头来讲故事。
这种风格贯穿了整部电影。
接下来说暴力镜头。
John身为专业杀手,用枪高手中的高高手。
拥有者良好的补刀习惯(心脏+头部),保证敌人死的透透。
身着防弹衣保护自己,一身笔挺西装乃是出入各种场合良好伪装。
用的是业界流通的货币而非任何一种官方货币。
用的枪一定是带消音,你听不到任何刺耳的枪声。
这部电影的打戏以“真实”而著称。
你看不到中国功夫的那种门派章法,或者动静非常大的专业打斗。
这里的打斗,肉搏是克制的,力求一招毙命。
一旦杠上了就是很难看的缠斗(John在酒店遭新人突袭),背摔特别多。
武指是好莱坞的武指。
说下这部电影的特色。
除了以上说的剧情是克制的平铺直叙,力求用最少的镜头来介绍剧情好把主要时间让位给精彩的暴力镜头。
即便是暴力镜头也是非常克制,在设计上没有花头而是力求快狠准。
但是整部电影的设定上有着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
1.洲际酒店。
这是一个杀手界的中立机构,提供住宿和基本的休闲服务。
在此地盘上干货的杀手会遭到酒店管理层的制裁。
该酒店服务只能用业界流通的金币换取。
2.John Wick。
主角,传说中的顶级杀手。
已退休。
但是被逼着重出江湖。
老一辈闻其名而丧胆,新一辈见其人而奋勇,熊孩子不知其名作死。
这个角色的正式背景介绍是在熊孩子爹和熊孩子对谈中进行的,兼有穿插John重出江湖取出家中埋在地下室底板下工作装备的镜头。
其后数个镜头都在从侧面塑造着这个角色的传奇之处:他与白道警察虽不是称兄道弟,也是礼貌相待,只露过一面的警察在见其处理事务时,只是说声“不打扰你了”,足见其背后的故事。
他进入酒吧追杀熊孩子时,门卫对其毕恭毕敬,得知其是来干活且被要求走开的时候,门卫只如临大赦的说了一句“谢谢”,可见其名声在外。
其余,如中立酒店里前台的用语,以及在John被偷袭次日送上的补偿(豪车豪车豪车!!!
),John摆平偷袭后,同行过来问候帮忙处理后续事宜,整个电影中虽然受熊孩子爹亲自委托依旧不惜背叛违约暗中帮助John的昔日基友。
这些或直接或间接的与John进行互动的角色剧情都在为塑造“John是个重出江湖的顶级职业杀手”这一设定而服务。
就如熊孩子爹所说:John Wick is a man of focus.3.江湖侠客之风味。
通常来说,国内武侠电影出口很难传达的一点就是武侠精神与江湖文化。
但是,诚如另外一篇影评所说,这部电影散发着奇异的江湖味道。
与以往美国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不同,John虽然同样面临着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但是并不是整个世界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杀手界仍然谨守着其行业规矩:不可在酒店杀人,否则就遭制裁。
道上杀人,可发布悬赏。
整个杀手界都在为John的重出江湖而侧目,酒店老板愿为其提供额外的情报,昔日的酒保依然向他调情。
清道夫对于他的回归克制的微笑着。
观众完全可以根据电影中各种细节来构想这个地下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怎么运作的。
这种设定的完整性成就了这么一个完整的世界,不同于我们平日里生活的世界。
这种世界就如同中国古代的江湖一般。
道上是有规矩的,做事是有章法的,帮派是有组织的,杀手们也是有高有低的。
我敢说,这个杀手界肯定有“排行榜”这种东西。
啊……写了这么多,我满足了。
John在第一部里尚未过于无耻的开挂,多次需要支援才能活下去,让人觉得这还是一出人类社会的戏。而且剧情虽简单,但首尾呼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世界观也让本作与其他爽片区别开来。
看着这类电影感慨角色跟主演一样都虎落平阳了,每次补枪都爆头真的好么?
好看 消消乐通了21关 消率很高
史上最作死的五件事,拿枪指小马哥的头、威胁多米尼克·特雷托的家人、绑架特工布莱恩的女儿、毁掉黑曼巴蛇的婚礼、杀约翰·威克的狗。
剧情就不说了,编剧就没打算加剧情。虽然往头上补枪的枪战场面很劲,但全片只剩下动作的动作场面却一点也不利索,拳拳感受不到力度。
动作戏拍得一般,不过直接展开个规矩一条条的平行世界而不怎么解释的叙事还挺好看的。
简单粗暴!
简单粗暴挺好的,问题是简单粗暴的不彻底。
回头再看,感觉自有其存在的道理。没头脑和不高兴就跟格斗比赛一样不需要理由,拔枪够利索,死前别唠叨就齐活。
只有我觉得基努里维斯打得很别扭吗?
哈?
什么狗屁玩意儿,曼谷杀手第二
其实是一武侠片,一个张无忌归隐以后赵敏死了正伤心的时候,朱元璋的倒霉儿子把他的狗杀了,引得魔教教主重出江湖大开杀戒的故事。只是基努里维斯真的老了,动作慢到其他演员要等着他出手才反应过来。不过也证明风格化的港片思维搭配大明星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吃香的。
观感很奇妙,爆米花配威士忌。
虽然是一次性爽片,但绝对是其中拔尖的、特别的少数。一来够爽,打就打杀就杀,不整没用的缠斗过程和动作设计,直截了当毫不拖泥带水,很“写实”;二来相当反类型,没有犯罪元素(整了个警察进来只是耍宝嘲弄),情节舍弃套路(几场高潮戏如前所说没有转折痛痛快快结束,完全没有类似反派话太多这种降智式反转的存在机会,看似戏份很多的角色说没就没);架构更像是借鉴武侠片,设定了一个内部自洽的“江湖”,其中的规矩、帮派组织、长老、悬赏令、金币、暗号、情义、背叛、身不由己等等都挺有意思。文戏减到最低,耍幽默、聊感情的度都把控得很好。就可惜缺了点回味。7/10
不是基努主演的,根本看不下去呀,主角太弱了,传说级别的杀手,耳聋眼瞎的,都靠江湖朋友的帮忙,要不早死八百回了。剧本真的很糟糕。
剧情很蠢,但动作枪战戏拍得不错,漫画式的酷劲和幽默感特别加分。《权力的游戏》又贡献一个被“定型”的演员,看来阿尔菲·艾伦以后只能演席恩·格雷乔伊式的角色了。
以后对于这种火爆枪战片全部满分好么?还有丧妻独居,连只狗都被人队咗,这样自虐的剧本都上阵,里维斯叔叔真心坚强
动作设计平淡无奇,情节漏洞百出……全靠基努里维斯的帅脸撑完整部戏。BTW,我实在受不了唠唠叨叨的反派,抓到人说了一大堆也不杀,最后自己挂掉。智商拉低了整条街…
灯光不错,然后…龙胆虎威里面的布鲁斯威斯利和第一滴血里面的史泰龙,虽然是传统肌肉猛男,但是是在智斗。基努看起来是个绅士,但是是个莽子直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