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他眼底激蕩出來的仇恨,這一刻真實而焦慮。
根本不需動作幅度太大地舉起槍,就可以輕松解決掉對他頂禮膜拜的手下,或者說,也算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就為了一個只得到了幾分鐘的朋友。
所以成为首领是因为比之于其他强盗更加凌厉而冷酷,坏得极致而彻底得以称王;所以成为首领一样因为那超脱于强盗的桀骜与才华,深埋于心优雅得一发不可收拾。
每一部西部片都是一首沉重的民謠,塵土混雜著美感飛揚。
你可以試試用木吉他去清脆地演奏,但那音色反而更加悠揚,更加傷感,更加撕心裂肺。
最終我們就用看似歡快的旋律別扭得結束了一曲挽歌,那結果自然是――淚流得一塌糊涂。
有人會不理解那個善良又懦弱的他,是一定的。
一個被責任搞壞了腦子的懦夫,愚蠢而不合時宜。
直到你看明白,其實不管什么時候給他兩百塊,他也不會停止,他也不會放棄。
他丟了條腿身無分文,但卻是個可怕的完美主義者。
在他的世界里,他始終維護者那也許自己都不相信的正義,他始終堅守著也許自己也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原則,他始終夢想著解決了責任,成為最偉大的父親,哪怕就只有這一次而已。
Ben的射殺成就了他的英雄夢,只有他才能成就他。
而必然會有更多的人不理解他,什么,那個瘋子就這樣殺了自己一群忠心耿耿的至交?
恕我無禮,那樣的小角色怎么配得上成為這個偉大指揮家的朋友,他唯一的到過的朋友也許就是眼下的Dan,他其實很可憐。
過于用力就像是在自我保護,把脆弱一一寫在臉上。
所以他要一边歹毒地调侃你,提醒你,一边惬意地勾勒着水平不赖的素描,他是個充满艺术气息的完美强盗。
Ben才是這部電影獨一無二的主角,不理解Dan無傷大雅,但是你一定要理解Ben,理解他漂亮的收尾,理解他痛苦的自我救贖,理解他必定要解決掉那幾個不諳世事的混蛋的必然性,因為那是這部電影最絕妙最成功的一處。
Dan說得對,他并沒有那么壞,但是那幾個手下?
他們懂得這一切麼。
共鸣就是朋友的诠释。
这样同样怀揣信仰的两个男人,甚至那信仰的初衷拼合得几近于唯美。
善与恶和正与邪之间毫无瓜葛,那只是一种习惯。
无需惺惺相惜地假设,如果不是相遇在此,说不定两人会成为完美搭档,那是虚构,不抵真实。
矛盾的碰撞才能挖掘出默契如此一般,这是电影的最成功之处。
你看懂了,你明白了,暗暗欣慰,凄凉中轻轻一笑。
那么就这样吧,哪怕还是有些遗憾。
电影的確是是荡气回肠的,是忧郁的,是彻底的,是刚性的,是理智的,是决绝的。
兩位我素來欣賞的演員,將各自的角色已經演繹到了極限。
这样的故事与命题就造就了任何一处试图幽默以及轻松尝试的失败,结尾处放牛出来的活泼音乐是何用意?
那会让沉浸其中的人突然松动,咦,原来只是一部电影而已。
而这样的清醒于观众而言,则是电影的失败与沉沦。
我們要的,是徹底的淪陷,是欲罷不能的哀慟,是西部強大的風格與征服力,是想起這兩個男人信仰交匯的那一剎那時,無法停止的憂愁。
它們變成了彼此的正義,然后一切灰飛煙滅。
这部由执导过《致命ID》的导演詹姆斯.曼高德执导,两大影帝,罗素.克劳和克里斯蒂安.贝尔协力加盟,虽然炒的依然是1957年版本的冷饭,但是依旧以其结尾的看似不合常理性而引来无数热议。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身为两个儿子父亲的丹(贝尔饰演),冒着生命危险,死守最初的约定,将危险的本(克劳饰演)送上犹马镇的火车,本在其身上看到寻觅已久的父亲形象,因而帮助他成为一个英雄的故事。
要明白为什么结尾会有那样的结局,就要从开篇的很多小细节说起。
通过对话我们知道,本来自一个破碎的家庭,有一个过早离世的父亲,父亲是醉死在一个小酒馆里面的酒鬼,母亲为了甩掉年幼的本这个包袱,在车站里拿一本圣经给本,并把他丢下,再也没有回来。
他总是寻找绿眼睛的女人,我相信那是他母亲眼睛的颜色。
他一生都在寻找些什么来填补这份家庭的空缺。
我们注意到他总是喜欢把心情通过精细的素描来表现。
第一张素描,被挂在了树上,那是一只悠然自得的山鹰,是本内心对自己的写照,有点像“无脚鸟”,自由而孤寂。
而此时对他形影不离,忠心耿耿的查理王子显然没能明白本的这些心思,而是不相干的说些煞风景的话。
本最好的搭档不能理解他。
第二张素描,是画一个裸体的,拥有着绿眼睛的酒馆女,但是他只画了背影,却没有画她的面容,那应该是他心目中母亲的形象,就在他兴致勃勃的问酒馆女,是否愿意跟着他到墨西哥去寻找自由,只换来一句“你疯了!”的回应。
他看好的女人也不能理解他。
第三张素描,画的是守在窗口的丹,有些焦虑,但是目光坚定。
此时的丹,决定赢得在儿子心中父亲应该具有的光辉形象,而不是像那些所谓的警界精英一样,看到对手强大的实力立刻选择了退缩,他要向他的孩子展现出一个好人应有立场,就在所有人包括答应给他200美金雇他来押运的老板都放弃了这一艰巨而危险的任务的时候,曾经被嬉笑,被蔑视的丹毅然要完成将本押送到火车上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是让本决定成全丹的开始吧,丹的隐忍和敢作敢为的豪气应该符合本对于父亲的全部想象,与其说那幅素描画的是丹,不若说本描绘了心目中的父亲,为了家庭可以牺牲自己,独自承担一切危险,只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
然而他最后得知丹其实并非战争英雄,他只是在撤退的时候,被友军误伤废了一条腿,政府只赔给了他不到200美金的补偿,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遭受压迫,被焚毁牛棚,而他为了患上咳喘的小儿子能够活下去,只能忍辱负重的在这个气候干燥,鸟不拉屎的地方设法活下来。
他在外不能顶天立地,在家里遭受妻子和儿子的怀疑,这一次,他想要争得父亲的尊严,希望能给他的家人更好的生活。
这些作为一个父亲掏心窝子的话,打动了缺少父爱,缺少家庭关怀的本,他决定成全丹的父亲形象,由他押送到通往犹马镇的火车上。
但是他的下属在最后一刻,把站在火车外的丹,用子弹打成了个筛子。
本没能寻回父亲抽象上的意义回归,我想这是他为何像失控一样将追随他的下属全部杀死的原因。
退回到牛棚的那场大火,由于铁路公司要在这里修建铁路,所以要求丹一家尽快搬走,为了达到目的,他们派人在夜半时分放了一把大火在丹的牲口棚,于是丹本已穷困潦倒的家再度雪上加霜。
此时,大儿子已经不相信父亲说他能够处理好的,他的顶撞深深刺激了作为父亲的丹。
丹为了能继续平静的在那片荒无人烟的地界生存下去,只得对强权做出服从,而不是反抗,小儿子的性命由不得他不忍气吞声。
这是丹的大儿子所不能够理解的,他看到的父亲,只是懦弱的,被欺负,被鄙夷的一个可怜的农夫佬。
同样不能够理解丹的还有他的妻子,虽然她不曾抱怨,但是眼神里每每流露出轻视。
丹终于不能忍受事情这样发展下去,所以冒险接受了200元美金的押送任务。
这对于丹来说,不仅仅是赚取钱来使拮据的生活好过那么一点,更加是他期望可以借此机会,让他的父亲形象在这个家中得以重塑。
所以最后即便是1000美元,也不能让丹放弃押运的任务,这是他的信仰和执着。
他同儿子这么说:“威廉姆,我要你把这个交给你妈妈,你跟她说这东西帮我分清了黑白,我过一天就会追上你威廉姆,除非意外,否则肯定会。
我需要有人打理农场,保护家人,而我很清楚这些你能做得到。
以为你已经成了一个好人,威廉姆。
你成了个好人,遗传了我最好的部分,这地方就缺这个。
你一定要记住,你父亲我在无人能为的情况下,把本.韦德押到了火车站……”其实,父亲的尊严,既雄伟又脆弱。
它是我们最初安全感的来源,和人生观的初始。
一个好的父亲,能避免一个孩子走向歧途。
这也许是本.韦德那传奇而血腥的一生中,做过的最对的一件事儿。
给了一个父亲尊严,同时更加重要的,给了一个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
对于看着港片长大的我来说,即便我理解了本.韦德最后的选择,在看着匪帮二当家,浴血奋战,千里疾行来营救他的老大,却被他信仰的老大枪杀毙命这种情节,依旧淡定无能。
这大概是由于在中国武侠文化里面,对于英雄的定义已经深植于我的心中。
即便不是英雄,在江湖混的,就应该遵守道义,兄弟之间的情谊,怎么能这么被辜负?还记得,本.韦德第一次杀了被劫持的汤姆的时候,已经激起兄弟们的反意。
这种反意在是否要千里赶回去救老大的时候,最明显,除了查理,其他的兄弟本意都不想去,只有他执意要回去,而且约束了下属都一起飞奔回去救本.韦德。
在这个营救行动中,是他总是一直挂虑着老大的安慰。
我相信,在本那么肯定说他的下属回来救他,也就是因为有查理王子的存在。
如果说那些有叛离心理的下属死有余辜的话,作为匪帮二当家的查理死的太过于冤枉了!同样有义气如小马哥的他,却最终成为了成全对于父亲的想象的炮灰。
No country for old men评分实在是太高乐,不敢说它哪里不好,所以就只说,同样都是西部题材,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一部节奏,剧情,演技我都挺喜欢但是主要应该是因为整个故事走向,尤其是结尾,比较光明。
让人觉得坏人不那么冷血,老实人不那么窝囊,生活总还有希望就好像有人很喜欢old men,部分原因是片子里黑暗和残忍的意味萝卜青菜吧,我还是需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多过消极事物引发的深度思考不靠谱的PS:坏人男二的那件外套实在是太好看了,我观影的时候感叹了2小时,,,
韦德是西部荒漠上的枭雄,他的眼神温柔如水,令每个女人迷醉,他的枪精准快速如电,对手甚至没有时间跟死神打招呼.最让人惊叹的是他沉稳的态度,十几把枪对着他都不会令脸上起一个褶皱,但千万不要侮辱他的人格,否则下一个就是你的末日.丹,瘸腿的退伍军人,儿子心目中的英雄,迫于生计押送韦德到去犹马镇的火车上,一夜之后随行的二人因激怒韦德被杀死.途径印第安人的地域,戏剧性得丹被韦德所救,波折不断竟然到了车站,韦德的部下赶来救驾,丹孤立无援,最后又是韦德成全了他,配合演了一出英雄戏,结局是丹死了,韦德杀死了他的部下.在强势的韦德面前,丹是多么渺小懦弱,但却打动了韦德,因为他拥有的东西韦德没法得到,他有一个美丽的绿色眸子的女人,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家,韦德要维护的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美丽,一个霸绝人寰的强者却因为一道开着几朵喇叭花的篱笆止住了脚步,在他的眼中,这篱笆比天上的彩虹还难以逾越. 人性之美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复杂矛盾与缺憾
前天晚上在看看网看了影视帝国版本的《决战犹马镇》,还不错。
为什么叫这个片名呢?
故事根本没有在犹马发生啊,只是说火车要去那里而已,匪夷所思。。。
近年来好莱坞已经很少有成功的西部片了,难得请来两位大牌一起出演,贝尔是通过《致命魔术》记住他的,看了《机械师》之后,对他更是崇敬不已,多么敬业的演员啊,为了一部电影,竟然可以对自己的身体那样的。。。
罗素·克洛不用说,猛男的代表,两个都是强人。
影片当中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这两位主角,反倒是克洛的那个跟班,演坏人演的太到位了(听TB的花痴姐姐说那个男的就是阿尔法狗里面的那个哥哥),很像《燕尾蝶》中许志安演的那个反角,坏到骨子里,表演非常出色,也很抢戏。
贝尔在里面是个瘸子,但是跑步没问题,在西部也是骑马比较多,还好。
两个儿子,大儿子很猛,喜欢冒险;小儿子那个演员很可爱,好好发展,也是个不错的童星啊。
片子里面枪战的场景不是很多,大的就是两场:开头那帮匪徒抢劫和最后贝尔护送克洛上火车。
其实电影大部分内容其实就是押解,押送犯人去车站,感觉像古代的捕快,呵呵。
途中,大反派搞死了两个“公安”,一个人吵得他晚上没法睡觉;另外一个是老仇家,而且还辱骂他的父母,死的好惨,掉下悬崖了。
最后去车站的时候,小混混们都来救老大,杀一个警察200美金,那些治安官都吓跑了,只剩下贝尔一个人留了下来。
他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必须把犯了事的人送到目的地,这只是一个承诺,连保证过他的长官都要离开,他却留了下来,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不能说他顽固,他万一死了,留下妻儿和农场确实很自私,片中治安官反复强调自己有妻儿,所以不敢留下来,贝尔呢?
他怕死吗?
应该不怕,但为了坚守自己的信念,他毅然抛下妻儿。
这让我想到了CURE的两首歌《FAITH》和《Disintegration》,Disintegration 里面有段歌词是这样的:But i never said i would stay to the end so i Leave you with babies and hoping for frequency Screaming like this in the hope of the secrecy Screaming me over and over and over i leave You with photographs pictures of trickery Stains on the carpet and stains on the scenery Songs about happiness murmured in dreams When we both us knew how the ending would Be... 当时看了,只是觉得贝尔真TMD男人,不是说有勇气这么简单的。
然后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克洛竟然同意让他带着自己去火车站,路上一大堆人开枪射击他们,危险自然不用说。
就是在贝尔说了他的腿其实不是战斗中立功受伤的,而是很窝囊地被战友误伤,但是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英雄父亲的形象而编故事。。。
做父亲不容易啊,伟大的父爱,他说的时候还哭了,克洛听完就决定这次让他当一次真的英雄,把自己这个大坏蛋押解成功,这样一来,贝尔就可以在别人面前扬眉吐气了。
因为影片最后克洛吹口哨,他的坐骑跟上了火车,说明他上了火车,成全了贝尔之后就会马上逃走。
所以说,最后他那个手下把贝尔给枪杀后,克洛也彻底愤怒了,把自己的兄弟也全都干掉了,瞬间全秒,果然是神枪手,狠。。。
影片最让人感动的就是结尾部分了,两个男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英雄惜英雄,可惜其中一个是坏蛋,不被社会所接受,另外一个做了英雄,但是却死得太快,但是贝尔做人实在太够意思了,没话说的。
PS:影片中大坏蛋叫BEN,贝尔的角色叫DAN,两个加在一起正好是笨蛋,呵呵,老版本也是这样的么?
据说这片儿本来的搭档是Tom Cruise与Eric Bana,前者演Ben Wade后者演Dan Evans。
后来换成了Russell Crowe和Christian Bale,前者演Ben后者演Dan。
除掉TC三个演员我都喜欢。
而且其实让EB演Dan我也没意见,想当年他在《黑鹰坠落》里的Sgt.Hoot简直酷毙了,让我一不小心把黑鹰看了五遍。
当然Dan的角色定位既非帅哥也非酷哥更不是英雄,考虑到Dan可能的潦倒削瘦和一种紧绷感,我相信RC的眼光(你怎么不推荐PB来着?
),明明天生一副帅哥样却总喜欢把自己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是CB的惯性。
我想问问他在接演犹马镇之前是不是刚从Rescue Dawn神马的难民营里跑出来的,这尖嘴猴腮脸蛋变成直立核桃的是谁呀…… EB也好,CB也好,甚至PB也好,但Ben Wade还是得由罗素来才是王道,那副神气活现样,那副欠揍样,那副被揍了还一脸欠揍相的笑容,还有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冷酷和睥睨人的优越感,再配上他熊一样的身材和加拉帕格斯巨龟一样貌似温顺讨喜的脸蛋,活脱脱一个杀人不眨眼却很有趣味性的土匪头子。
(我这肯定是在说Ben Wade而不是在说某位海龟舰长?
……) 有人说犹马镇得看成一部枪战版断背山才能理解它那个囧囧有神的结尾,缘何Ben干脆利落毙掉了来营救他的一干手下兄弟?
是因为查理王子一直暗恋他家老大,而Ben却在被押解途中移情别恋到了Dan身上,因此当查理杀掉Dan之后,Ben为新情人报仇毙掉了老情人,还主动跳上运囚车殉情……虽然这个解说很有道理而且肯定窥见到了某种真相,但是,筒子们不要忘记最后罗素撮唇呼啸了一声,(他的?
)坐骑立刻兴高采烈地狂奔跟向火车,因此殉情这种囧之又囧的事情是不会发生在土匪头子Ben身上的,他十成十、很快、将在途中跳窗逃跑(他已经逃跑过两次,这第三次不会因为Dan例外)。
但他逃跑之后还会不会继续做Ben Wade呢?
也许。
这就要看Dan给他留下的影响够不够深。
也许,他会放弃做Ben Wade,也许,他已经厌倦了这样刀头舐血的生涯,所以他才干掉了跟着他的那群罪孽深重双手染满血腥的手下(他说过他要不是个坏绝的人,在这群人中他连五分钟都撑不下),是想将之做一个终结。
也许,他会到他跟那个酒馆老板娘所说的墨西哥去,那是他唯一没被通缉的地方,也许他会找到一个绿眼睛歌喉美妙的姑娘,共同生活下半辈子,谁知道呢?
犹马镇里没有英雄,Dan不是他儿子眼里的北军英雄,他毕生目睹过经历过的唯一一场战事,是他们从战场上撤退,他的腿是被自己人打断的。
也许因为长期生活窘境的煎熬,被妻子的漠视被儿子的不认同,被地方治安官的压榨,还有断腿真相的阴影,在碰上押解Ben Wade这件事时,他所有的愤懑积郁都凝聚成了这样一种无法理解的执着。
一开始很显然他只是为了钱而去干,成功押解后得到的这笔赏金可以帮他解决一部分生活压力,但在途中遇见各种危机,不但获得赏金的希望不再而且很可能送命时,他依然要这么干,就只能理解为一种执念了。
除暴安良会比照顾家庭更重要?
Dan说过,不是每个生活困窘的人都会去做强盗匪徒。
当然,也不是每个正直良善地活着的人都会不惜性命去令一个不曾危害到他家庭生活的暴徒被绳之以法。
他动摇过,他不敢与Ben多作交谈,一路上他们的敌对关系在逐渐瓦解,Ben说赏金猎人(那个运钞车上的镖师老头)也杀了无数的人,老弱妇孺,许多印第安人,是因为反正上帝也不喜欢印第安人他便可以随意杀戮了么。
负责押解Ben的那群人里,有人是因为自己的铁路公司利益受损,有人是因为跟Ben有夙仇,有人纯粹是因为吃饱太撑心存恶意(半夜唱歌骚扰Ben后来被半途杀害的那个白痴),而Dan起初是因为赏金,真正没有个人目的的仅仅是兽医同学?
他们不是出于纯粹正义而要把Ben送上绞刑架的。
Dan是了解这一点的,他才不敢让Ben接近自己,害怕被动摇。
因此他所保守的正义只是一种近乎执念的正义观念,而不是真的认为Ben是大坏蛋,一定要让他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
正如他跟Ben袒露的那样,“我从来就不是一个英雄……你想让我跟自己的儿子说他父亲的真正经历?
我的腿是被自己人打断的?
”押解Ben这件事,随着事态的发展,在他心中已经变成一种象征性的行动:他一生必须、且也仅能完成一次的英雄般的事业。
因此一切的旁支末节、各种顾虑,到最后都可以被忽略了。
他必须能够挺起胸膛来做人。
Ben Wade无疑是被他吸引了。
无疑他的冒险生涯中从来没遇见过这样一个奇妙的人。
至少在某些瞬间他对他产生探究欲,他画过猫头鹰、画过酒馆老板娘,最后还画了张窗前的Dan,他画他喜欢的事物。
他刺探Dan的隐私。
他三番两次对Dan留情。
发展到最后他甚至放弃逃脱,主动配合Dan的押解行为,其实,他只是想配合Dan演一出戏,成全Dan当一次英雄、完成一桩事业的愿望吧,因为他必然还将在车行中途逃脱。
他不可能把命交托到任何一个人手上,但某些瞬间,他也有一种温存的愿望:帮助一个可怜可敬的好人。
他见过形形色色的强悍、杀人如麻、惟利是图的恶人,无论他们的社会身份是什么,他们的共同点是恶人,激不起他除了杀戮之外的任何愿望。
而Dan是个例外。
船长是谁也抢不走的= =
玩过荒野大镖客2,再看决战犹马镇,太感动了,电影和游戏交相辉映,各种细节如同齿轮环环相扣,带来的冲击和审美愉悦非常强。
大镖客2的主题是个人对抗时代的悲剧,而决战犹马镇的主题也是失意农场主试图对抗全世界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镖客2里达奇,是个低配而且失败版本的本韦德,而亚瑟从角色内涵来看对应的是丹,角色定位更像本的得力手下查理王子,所以电影和游戏叙事主题和视角不一样,更让人觉得唏嘘:每个人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动机有无数种,结果却都不可预料。
查理坚持黑帮之道救老大,黑帮最后却被老大灭了,自己也多吃了最后致命的一颗子弹;本韦德希望在恶行中寻找自己的救赎,摆脱童年曾被抛弃的无助感,希望借助丹验证自己好的那一部分,一路明里暗里相帮,与丹惺惺相惜,最后丹却死于查理枪下,而自己也灭尽昔日的搭档;丹希望重塑自己作为父亲和丈夫的形象,希望以一己之力扭转家庭生活的困境和自尊的困境,他希望战胜来自他人的恶但是不希望用同样恶的方式。
他希望有钱但是也希望钱得来的途径是正当的,这样不必在花出去的时候背上良心的债,而这一点正是韦德擅长掩盖的:恶人韦德能够说服自己,作恶者对抗的也是恶意,没有一个人清白,所以他不会像丹一样如此矛盾。
丹最后向韦德说出了断腿的原因,同时不得不抱着必死的决心,将自己的信念一以贯之–--人高贵的固执往往有两面性,称之为坚定和毅力,也可称之为盲目和徒劳,自此,韦德和丹彻底和解,承认世上的善恶是复杂的,更要承认,正是因为有了丹这样的人,才有了面对恶意真正意义上正确的做法。
片中的两个小镇,一个是丹埃文斯家附近的毕斯比镇,一个是押送本韦德上火车的肯塔辛嘛。
要说决战,也是决战肯塔辛喽
一星给贝尔,一星给罗素。
一个牛逼的导演会让不可置信的情节变得合理,至少看上去令人信服。
本片显然没有做到。
糟糕的剧本和生硬的情节完全浪费了贝尔和罗素的表演。
整部片子都在故作深沉的节奏中推进,导演试图用他的镜头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很深刻很有内涵的电影,于是这种野心就像狐狸尾巴一样时不时地露出来、欲放还羞地提示着观众用心观赏。
这反而成了一种絮絮叨叨的旁白,故意把电影意旨放大导致变成了另一种说教。
显然本片导演并不懂得什么叫羚羊挂角,什么叫鸿爪春泥。
一个苦逼的想当英雄的放牛郎,一个貌似冷酷又恃才放旷的土匪头,这样般配的碰撞本可以火花四射,然而刻意做作的剧情完全淹没了角色,潮湿的火药令电影始终无法发射那颗直中人心的弹头。
片尾冷硬的转折是最大败笔,令美式英雄主义显得和我们的课本那样俗不可耐。
唯一的一点男人的热血,也成了加拿大谐星嘴里的那句“be a man”。
看完这个再回头看看西木头的不可饶恕,你会发现那才是真正的关于MAN可以思考的西部电影。
故事还行,但总觉得拧巴了。
西部牛仔的枪战还行,两个男主也都是有故事的人,一个是被家庭责任抛弃的孤独人,善于观察,善于读心,战友不懂他,女人不懂他,世人不懂他;一个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忍辱人,最后这两个互为补集的男人却心心相惜了,互为知己了,正是如此,Ben愿意上囚车,给Dan在家人和世人面前一次做顶天汉子的机会,赢回脸面。
也是因为知己的逝去,Ben痛下杀手,杀了战友,杀了Charlie,战友对于他而言,可能就是动物,他的内心已经冷漠了。
Ben最后再次越囚车了,一个永远的漠视世界,渴望内心自由的孤独男。
Dan也算完成了使命,拯救了家庭,并将责任感传承给家人,改变了儿子的观点,不再向往Ben样的江洋大盗,而是做过顶天立地的汉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要比恶人还恶 2,没事儿别乱背圣经……
这电影怎么会8.0,真是费解。
前一个小时五分,后面狗血剧情零分
向西部片致敬之作,可惜有点过了。
一个复杂的男人ben,终究还是理解不了为什么帮助dan
别出心裁的好坏,此曾相识的西部
冤死的贼老二,结尾忒扯淡了~~
如果这是一部探讨人性的电影的话,显然不是我所能接受的人性;我能接受的,是这部电影事实上很垃圾。
russel crowe is gross
一个贼为了成全一个父亲杀了自己所有的手下,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电影在这里升华,这是道路不同的英雄在终极追求之上的一致与和解。
好看
莫名其妙的故事
奇怪的结尾
尊严
电影是好看的西部片,从他们的服饰和帽子能看出,尤其查理的皮衣,好看死了。但一开始我就觉得韦德根本不必被抓住,所以之后的所谓一系列的押送,丹从瘸腿农夫成为英雄也不成立,难道韦德这一路的冒险就是为了了解丹的为人处世和他的信仰?为了找到一个惺惺相惜的人而打死冒险来救自己的手下?不能理解
全片唯一一个智商在线的忠心耿耿查理被他的老大打死的故事,脑瘫电影
一般小娱乐吧
故事不怎么成立。欢乐可以不讲道理,但严肃是要讲道理的,酒神有其适用范围,这里不适用。即使从细节上说,用贝尔演落魄农夫,也是导演的错误,表演效果和人物本来的意图相去甚远。
我的孤独谁能懂
SB式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