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鸿门宴传奇到龙门飞甲,从金陵十三钗到遍地狼烟,最近上映的电影不能说全部,十个里面我去影院看了九个,包括评价不高的惊天战神,包括我从头就开始吐槽美腿的东成西就2011,我没见过这么垃圾这么不吸引人的片子。
从头开始就是拽英语,徐大娘,您的发音既没有法式的高贵也没有美式的亲和,去伦敦的场景宾馆工作人员说美式英语我可以理解为他是美国过去的,行,尼玛一大堆中国人开会拽个吊毛的鹦哥力屎啊!
你想拍出有品的金融片,拜托,学学知识好么?
华尔街不是你们打几个电话用打火机烤烤宾馆防火警报就能混的,别上来就哈佛,就华尔街知名,我擦了,你真他妈的当你自己是才女啊!
还有男主角,我真想知道你是不是床上功夫很行迷住了多少位女导演女制片女投资或者是大款的大老婆,尼玛长得硫酸泡过一样的眯眯眼,一笑能咸出二斤盐水的贱逼样子怎么能演主角呢????
男演员都死光了么?
我们这送快递的都比你有气质,你除了会装点b之外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演技?
唯一一部,我中途离场的电影,烂的程度你超越了东成西就2011,我佩服你们!
《奋斗》里的“亲爹”徐志森提到过一种很失败的思维方式——小巷思维。
大意是人如果处在一个小巷中,选择只有不是进,就是退,甚至没有转身的余地,做事情要么就是成功,要么就放弃,所以很容易造成定势压力,这压力一多,就容易失控,一失控就离失败不远了。
徐静蕾女士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欣赏的文娱工作者,她演的影视剧有我爱看的、她导演的片子有我爱看的、她的博客我爱看、她得书我爱看、她我爱看,当然这些都发生在看了《亲密敌人》之前。
应该说在这部戏中,老徐导与演还是很认真的。
她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演技与才华和对流行元素的把握力,将某些大陆电视剧创作人员用20集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用一个多小时搞定了,印证出“时间跟乳沟一样,只要肯挤就会有的”这句话的不虚;而且,她还一下子超越了王家卫导演一部文艺片里包含一处风光片的技巧,让我们在同一个时间看到了不同的风景,中国的、英国的、南美的.......再有她延续了自己的《杜拉拉》风格,商战与情战交织在一起,向自己致敬,也向观众提醒,知新别忘温故;还有还有,凯迪拉克绝对是个好车,电影里的人全开它,连外国人都用,这种景象足以让我们国产汽车工业汗颜,唯有我们某国产品牌的药能与之抗衡,想起来了吧,对,就是“我们也用妇炎洁”!
不过,就像女人总有撑不下的鞋柜、衣柜和化妆包一样,电影就是电影,不是机器猫的口袋,想装什么装什么,其实就连机器猫的口袋也一样,尽管理论上什么都能装,但即使操作起来还是有一样装不了,那就是装B。
而老徐在往她的片子里填充各种元素、原料,挤压剧情节奏彰显紧凑的同时,恰恰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多多未必益善,欲速注定不达。
如果你是一节一节看,《亲密敌人》很动感很时尚很有信息量,不过估计这样的人不会很多,而如果你一直看,就会只有一个感觉,很累,且不说并购这种事情的专业性,单单里面大量高速的英语,足以让我们看字幕的人费劲,再加上除了老徐和老赵的标准北京话没什么人障碍,黄立行等人堪称土语的中国话,不规则的纠结在英语中,实在让人无可奈何。
其实老徐也不容易,她是个高调的人,喜欢高端事物,无可厚非,但要把这种大学教授几节课也说不清的事情,简单化的用多国语境展示出来,实在是挑战她自己的智力极限以及观众的忍耐极限。
单纯的图快,却没有整体的节奏感,显然“快”没有达到“快”预期,而多呢,更是没有什么效果,按说要商战有商战,要谈情有谈情、要风光有风光、要明星有明星,堪称非常完美了,不过,老徐显然是进入了我最前面提到的“小巷思维”,用杜拉拉及其之前的各种思维惯性,走进了一种事业的瓶颈,她一如中国很多导演一样,或者说跟很多混出来了的、有话语权的中国人一样,一旦自己能够自由发挥的时候,往往不如当初,总是想自己的作品要大、多、全,逐渐的“端着”说话,逐渐的要赋予其中这个、那个,逐渐追求某种自以为是意义的意义而非艺术,简而言之就是开始装B。
其实这个故事不管填充与挤压的多瓷瓷实实、多密密麻麻,概括起来无非是“男人忙女人怨,咋办?
”商战完全是配菜,主料还是俩人的感情,而把感情当成生意来谈,显然不是老徐的菜,最后被处理成“让女人也忙起来”,这么玩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跟“让女人在上面就是让女人翻身”的女权主义论调,类不类似?
雷不雷同?
央视大楼很雄伟,但不是堆的;动车跑的快,但不是推的,这些宏观道理想必徐老师早就知道,那微观的诸如胸部丰满有型不是简单的填充与挤压,想必徐老师更清楚,所以,丰胸要看整体效果,电影也要靠整体的把握。
人最怕就是得意忘形,一朝得志就语无伦次。
我们大龄剩女兼才女徐静蕾童鞋显然不懂得这个道理。
她已经被杜拉拉的表象迷惑,自信心爆棚,领着驴脸土鳖黄立行一如既往地迈向了自负的深渊。
在自己迈向38岁的行列时,赶制了一出抢钱大戏,在圣诞节妄想分得一杯羹,且不论官方票房一路飘红,反正我和annie小姐两人包场式的观影效果让我们异常惊悚。
同样是白领商战片,为毛不如杜拉拉好看呢?
我冥思苦想,想到了几点。
仅供参考,若有共鸣,纯属英雄所见。
首先是气场不合,极度不合。
为毛杜拉拉里面的老徐就顺眼多了,同样是白领丽人,一样的商战题材。
在我一年前的日志里面把老徐可没少夸啊。
终于我“茅厕”顿开了,在杜拉拉里面,“蜕变”二字贯穿始终。
杜拉拉里面的徐导演是从大公司的底层打拼,慢慢往上爬,衣服的价码也是由zara到阿玛尼, 情节合理,一开始的底层员工的妆扮符合内地演员向来土的掉渣的本色,大家对你那初入职场可爱的狼狈样多么喜爱啊!
后来Chanel也穿上了,tiffany也戴上了,也符合广大苦逼白领的意淫。
所以,你必须向观众交代一点:“我曾经是个土鳖。
”这样就舒服多了,明明是炸酱面喂养大,并在少年宫学书法,四合院端过尿盆的北京大妞,何苦憋那个“洋范儿”呢?
你毕竟不是莫文蔚,1977年就穿着粉红小洋装给张国荣献花的香港中产阶级的小公主是从来不会在上中学之后才学英语的。
1977年的徐静蕾大概衣橱里面的衣服颜色不超过三种吧。
而在亲密敌人中,我们的徐静蕾小姐一开始就背诵了一串又一串的专业投行的英文术语,发音还算标准,语速还算流利,但是刻意二字写在脑门上。
所以说,气场是很玄妙的东西。
欧美范你可以走,旗袍也可以穿,关键是看你骨子里面的血液。
观众不傻。
第二,窃以为质量参差不齐的鬼佬也是败笔。
因为是外企商战片,所以影片中需要大量的外国群众演员。
那一张张写着“横店专用“的歪瓜裂枣的外国友人,竟然也敢装扮成商界精英。
也许丫们前一分钟是某国际学校的骗吃骗喝的口语老师,后一分钟西装一穿,招摇得在商场风起云涌。
戳瞎我双目吧。
这些“外国北漂”们无气势,无演技,无执照。
徐大导演算盘打错了吧?
不是随便一个蓝眼珠黄毛发的家伙就能在华尔街笑傲风云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贝尔叔叔在金陵十三钗里教你没有?
第三,提出一些真诚的建议,徐静蕾同学还是回归小女人路线吧,窃以为就算你到了四十,只要保养得当。
你仍旧是那个可爱的杜小菊,耍耍小性,跺跺脚,撒撒娇,你还是能留得住黄觉的。
你就是邻家的护士小妹,隔壁热心肠的幼儿园老师,小区里笑颜如花的社工,你若板起面孔,穿梭在写字楼里面勾心斗角,耍心机,玩阴招,在高龄御姐的道路上义无反顾的话,你就是自砸招牌的主儿。
第四,看来纵横演艺圈太久,徐才女人情欠的太多了。
金牌导演赵宝刚,情景剧鼻祖英达,成都厨子刘仪伟纷纷在大屏幕上露了脸,朋友捧场是一回事,观众捧场与否是另一回事。
刚刚上述三位再加性感晚娘钟丽缇,军港之夜苏小明再加老牌玉女梁咏琪外加香港潮男李治廷坐一桌的场面,大家觉得欢不欢!
简直是驴肉火烧配港式奶茶还要配上西北拉皮子。
在影片结束之时,我及时竖起了自己的中指。
买了qq的电影券,万恶的影院说要再加20才能看金陵,同去舍不得再加20的情况下,换了这个亲密敌人。
首先说什么矿业3巨头,其中一个要并购另外一个,搞笑的么,亲,这样明显垄断性的并购案能否通过还是问题呢,君不见at&t收购t-mobile美国那么久,都被否了么,你们想收购成为欧盟的提款机么?
这样的收购案都会几个投行刷刷的进去做?
再说黄立行,不是高端的项目经理么,怎么度假的时候接刘总的电话像是“客户据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的百度广告推销员呢。
接着那么神马亨利马的,居然随便搞搞可以搞到徐和黄在成都手牵手的照片、视频,请问是否是你们和上海松江区夫妻一样被破解泄露了呢,还是有冠希哥的爱好,还被人修了电脑;再下来是说哪个什么布兰顿和安格,你们两个雇人,雇了一对曾经的情侣,一个收购,一个反收购,不做背景调查的么,他们的视频都和冠希哥一样的流传甚广了,你们不知道?
太不砖业了吧。
最后一个是那个开车司机,黄都送钱到家门口了,这个是商业贿赂,投行都这么高端到,boss明目张胆到送钱到对手的司机那里,而且之前司机还给过内幕消息,大家做事这么不讲究的?
最后没有了,广告很多,商战太弱智,只能看个徐静蕾眯眼装少女的小表情了。
一看这剧情介绍就知道老徐又要玩花瓶,用物质来堆砌。
金融她懂吗?
工作她懂吗?
看过杜拉拉就知道老徐有患有小女生幻想症,完全不食人间烟火。
估计她言情小说看多了,琼瑶剧毕竟还是电视剧,把电影也搞得如此琼瑶,只能说老徐善于一次次烧钱玩电影。
空虚无聊的虚伪,越老越不自持,哎!
看到很多人打4-5星,亮瞎了眼,只好很刻薄的打个1星,其实,如果可以,我更想打个负分,帮忙平衡一下五毛党的星星。
凡是打着贺岁片旗号、又不能让人排郁解压舒心散气的电影,都是装13。
神马叫贺岁片?
就是苦逼了一年的老百姓,到年底,摸摸兜里为冲人均收入增长而提前发下的散银,冲进影院图个轻松欢快的片。
在好莱坞会有专门的圣诞类型片推出,如早年《小鬼当家》;在中国有十几年如一日的冯小刚,不知疲倦地和葛大爷“E人E本”地送上欢笑;看完《亲密敌人》,终于可以说一句,今年的12月终归是有点贺岁的样子了。
《亲密敌人》不装13,95分钟探讨的不过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不妄图教育你,也不想执导你爱情法则:一对恋爱六、七年的情侣,因为男方工作太忙,姑娘忍受不了常年受忽视而分了手。
过了半年再次碰面,俩人彼此深情依旧,却碍于面子也碍于工作竞争,只能唇枪舌剑动起手来。
这种别扭和分手是人事儿,也正因此电影说的都是人话,刀光下裹的是蜜,剑影里流离的是爱情,黄立行那段“你只能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到最后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对不起什么”,看片时哄堂大笑;而老徐成都一夜,终于和黄立行彼此道歉后流着泪倒在黄立行身上说“我真的好累”,让身为有职业的女性、天天强撑面目的我内心也一阵温暖。
但《亲密敌人》不同于之前的《失恋33天》,33是俗称的“小清新”,一个求疗伤而贫嘴不断的故事,每句都是暖心的药,却因此拖垮了叙事——故事发展到一大半主要矛盾就解决了!
《亲密敌人》因为用投行之间的并购战做包装,情战和商战彼此交织,情感线被故事线的巧妙带动着,起承转合更完整,结尾时二人矛盾的扣儿解得很巧妙,很符合人物身份(先卖个关子先不提了)。
而且《亲密敌人》一点都不小清新,是“大清新”!
主人公是“毕业三四年年薪几百万”的高级白领,随便出个差都是伦敦、南非、澳大利亚,住大别墅、开红色凯迪拉克⋯⋯就像年底商场的圣诞装饰,花枝招展,养眼度大幅提高。
不足之处是,商战的包装是把双刃剑,投行业务、公司并购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甚至光几个外国公司名字就分不太清楚,尤其这些都放在电影开始的15分钟,理解上会让人有点吃力。
不过,就像投行精英们看完电影在乎的也不过是“可惜没有床戏”,《亲密敌人》本就不是一个中国版《华尔街》,它是纯粹的情侣圣诞“大清新”电影。
从看杜拉拉的时候我就发现徐静蕾暗恋黄立行了,或者说明恋。
他俩合作的电影从头到尾只是老徐一个人狂野的向黄立行表达爱意。
这一部老徐再接再厉锲而不舍继续下血本追男仔。
好哇,这一次盛大的徐氏自我意淫包括:哈佛毕业,成都富二代家庭,有个钻石般闪耀神一样的ABC男朋友,投行女,开凯迪拉克,狗屎运——居然新手一个随便就能谈成一桩世界级的大Case,哪怕再无理取闹——打扰黄立行工作并且把人家拉到深山老林然后把人手机摔了再一个人把车开走,哪怕再好吃懒做——哈佛毕业在家无所事事找工作靠男友,仍然可以骗得男友反复追求完了最后求婚还有颗巨他妈大的钻戒老徐,别再骗自己了。
你看看你胳膊上那肉吧,还有,可以好好弄弄你那头发吗?
黄立行这个狡猾的同学硬是一点爱情感觉都没演出来,老徐处心积虑的情节——本来是为了催生他俩之间的火花——统统被黄立行硬生生演成了姑侄俩。
还不如他跟梁咏琪之间的火花呢!
话说梁咏琪打电话给amy假意劝和,黄立行在旁打情骂俏那段真有爱啊;黄立行对梁咏琪说“要是其他女人都像你这样就好了,要不我们两个在一起吧”哇,当时观众都说什么来着,“好啊!
”这必须是真爱啊。
徐导演一定是看不下去了才故意让梁咏琪说“这笑话好笑吗?
一点都不好笑。
”徐静蕾你太没气量了!
你为什么不让这对小鸳鸯在一起!
最后还让人家毫无理由的辞职,告别的时候梁咏琪的眼神和台词都是如此的幽怨,都是给你活活拆散的!
总之我觉得这部戏作为追男仔的筹码非常失败,而且每一部我们都会发现黄立行的真爱绝对不是徐静蕾,上一次真爱是莫文蔚,这一次真爱是梁咏琪。
如果杜拉拉时期老徐还向黄立行展现了一点小女儿娇态——好吧,不就是草根女孩装傻吗,与其说娇态还不如说是蠢相,这一部亲密敌人老徐反而更加将自己的缺点向黄立行展现的淋漓尽致:老态横生,身材走形,邋遢发型,没口好牙,无精打采,以及致命的一口破英语——那还说什么哈佛毕业啊!
那发音还不如煤老板的“Correct”呢!
哎,演了这部戏黄立行要是爱上你那只能是因为他突然脑梗并且瞎了。
老徐,追男仔还需加油。
如果你真的那么狂野,还要拍第三部来追他顺便吃他豆腐,我建议可以让黄立行饰演一位车祸暂时瘫痪暂时失明暂时破产的钻石王老五,这样你就可以施展你那阿姨般姐姐般的胸怀,对他温柔体贴不离不弃,你也不必展示走形的身材穿的山青水绿,更不必说英语啦!
没有该死的漂亮的比你有气质的女二号(说真的,片中的女演员每个气质都比你好,气质最好的是那个香港司机,你说你们投行气质怎么都像是北京广告公司似的),有也没用因为她们才不会对黄立行不离不弃。
到最后,黄立行病一好,哇,发现还是你最好最贴心,立马开着港粤两地牌照的凯迪拉克跟你结婚。
多好啊,忘了时尚商战吧,忘了什么独立而有气质的都市女性吧,因为你穿什么都很难看,真的,尤其是穿正装,活像个搞推销的
最近因为中国银行信用卡和星美影城联合搞的10元看电影活动,我经常会去看些新上映的影片,喜欢的不喜欢的有兴趣的没兴趣的都会去看,反正只要10块钱,既可以打发时光又可以多点儿谈资。
昨天我去看《亲密敌人》,毫无意外我对这片子没有任何感觉,电影从技术层面说还算可以,但里面的生活离我实在太远,我从来都不是个觉得自己以后肯定会发达的人,所以看到这样的电影,我不但燃不起努力工作的斗志,反而会生出许多反感。
我依稀还记得自己当年看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的激动,以及后来陆续找出老徐导演的片子一一膜拜,《我和爸爸》里感动,《梦想照进现实》中思考,但后来老徐确实老了,人老的一个表现就是总拼命证明自己不老,所以这些年老徐总是拍些主流商业大片,把自己弄得很时尚很年轻,对此我虽然不喜欢,但是很能理解,人老了保养起来自然费钱,再说也要多为以后考虑,资本都没了,留些钱傍身很必要。
但话说回来这部电影也不是完全没有对我产生作用,至少有一点它引发了我的思考,那就是广告植入的问题。
时至今日再谈植入广告似乎有些少见多怪的意思,但我想说的正是这个“少见多怪”的变化。
不久以前,大概也就两三年的时光吧,电影植入广告还是个很难想象的事情,人们对于电影和广告的联系还仅仅停留在赞助和贴片的程度,但一夜之间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就像当初人类第一次发现钻木可以取火一样,电影和广告通过深度结合擦出的火花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席卷整个电影工业。
我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吃这个螃蟹的人,只记得冯小刚在这方面似乎一直走在前面,从《天下无贼》到《非诚勿扰》系列,再到《唐山大地震》,期间还有无数小烂片,如《命运呼叫转移》之流,因为把握不住植入和单纯广告的区别,直接把电影拍成了加长版TVC,观众们对植入广告的反应终于从最初的震惊,愤怒,热议变为现在的熟视无睹。
去年《杜拉拉升职记》上映时,豆瓣上依然有很多短评长评讨论联想的植入问题,今年的《亲密敌人》比杜拉拉植入有增无减,联想基本已经不叫植入而是定制了,另外凯迪拉克和腾讯微信的植入也非常之明显,但豆瓣电影首页的短评长评上已经没有关于植入的半个字了。
人们显然已经习惯,热议点提高了,一般的植入已经不再能引起观众的热情,只有偶尔像《变3》这样的外国大片里植入中国品牌才会让他们兴奋。
广告植入变成了电影制作的一个环节,成为电影收入的重要部分,有些电影甚至还没上映,单靠广告收益前期投入就可回收大半。
前不久我收到朋友传来的一个电影策划案,几十页的PPT里面有将近一半是谈广告植入的问题,植入分多种级别,从简单的出现logo到深度的定制合作,分级明确明码标价。
我对植入广告没有态度,写这些也无意谴责,因为现实远比我能看到的情况复杂,存在一定有其理由。
但我是一个影迷,我希望因为广告植入,可以让电影制作有更大的空间,让电影质量有所提高,毕竟对于电影,观众才是最大的甲方。
这是一部很洋气的电影,主人公澳洲、伦敦、南非、香港地满天飞。
一出时尚的西洋镜,包装、剪辑、配乐都赏心悦目,让各种时尚元素花搭着轰炸你的眼球,扑面而来的是徐静蕾作为一个成功女性的高端趣味,让我整整仰视了100分钟。
其实这种东西我看过之后是宁可尽快把它们从大脑中清空的,否则我无法正视自己平淡廉价的生活,结果最后留在我记忆中的是一句夹杂在英语、港普、粤语、京片子之间的四川话:“成都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生活节奏最慢的城市,所以我们很舒服。
”我愿意把我看电影过程中唯一一次笑容送给说这句话的刘仪伟,虽然他的扮相挺猥琐,但还是挺亲切。
影片结尾用“在一起”的字幕来突出了影片的爱情主题,也许是在向圣诞情侣们表白自己爱的初衷,其实这是一个可预见的飞去来器式的爱情轨迹,结局无惊喜,关键在于过程和细节能否打动人。
两个年薪几百万的人与月薪几千块的人谈恋爱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这预设了一个观众接受障碍,其实聪明的做法是其中一些物质至上的东西是要被消解掉的,这不仅是技巧问题,还是价值观问题。
这是影片在编剧上的一个缺陷。
影片在剧作上最重要的失误是对于商战的肤浅表述。
《亲密敌人》其实可以算作是《杜拉拉升职记》的一个升级版,这是升级就体现在由职场到商战的进化。
但是影视中的商战要想吸引人,必须有着一个很重的砝码压在人物身上,这个砝码可能是名誉地位,也可能是身家性命,胜负之差是天堂地狱之别。
但影片中的投行收购之争仅仅是正常的业务行为,输赢只是多赚一笔或少赚一笔钱的事,而且两位主人公在事件中仅仅是打工的角色,徐静蕾在处理这些情节的时候用了很多制造压迫性节奏的外部手段,但本身就不是什么利益攸关的事情,观众还是很难提起兴趣,感觉被普及了一堂金融课而已,而大佬们只是在陪着徐静蕾和黄立行玩了一场暧昧的感情对峙游戏。
更为致命的是,影片中伪商战与爱情的戏份几乎是平分的,这就导致本应得到更充分经营的感情线被稀释,剧力在这种内耗中被消耗掉了,主人公的爱情也始终在空中飞呀飞地落不到实处,到了影片最后,也就欠了观众一次由衷的感动。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女导演的作品——姚树华的《白银帝国》,那部商战影片最严重的错误是用乏味冗长的感情戏拖垮了整部戏的节奏,徐静蕾在《亲密敌人》中反向印证了这个在大局观上的失误。
徐静蕾通过《杜拉拉》完成了自己由一个文艺片导演向商业片导演的转变,《亲密敌人》在视听表述上比《杜拉拉》更成熟更老练,而且她的运气很好,《杜拉拉》有着强大的读者基础,《亲密敌人》则坐拥一个竞争乏力的圣诞档,但她确实该换编剧了。
【河北青年报】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因为之前看过杜拉拉,印象不错,想看这对组合斗心机能擦出什么火花才买票入场的。
开场我就被闪瞎了眼老徐一身植入广告的名牌赫然一个大D的包,踩着10cm致人死地的高跟鞋然后说着一口标准的大学四级英语,背景飞快的在香港元素,投行、大厦、茶餐厅、会议室和街头之间闪现。
然后两对人马张力十足的碰面,黄立行旁边的大眼让我很感忧伤,曾经那么喜欢她现在竟然给老徐电影里打酱油。。
黄立行没有突破,老徐表演出的情绪有些嚣张和任性,电影随处可见她杀死人的眼神,哎我真想说有些人即使化妆也跟没睡醒一样,就别浪费时间强撑自己的气场了,真的,这个演不来的。
我想说这两种性格不可能入投行的。。。
演的有点过。
嗯这个是开场而已。
后面,让我眼前一亮的帅的一塌糊涂的男配角开始爆料。
作为专业小报记者,他不知道使用哪个搜索,竟然给他搜到老徐和老黄之前成都恋爱的VCR,- - 看到这里我感觉编剧真的该下岗,这个情节,太太太奇怪了吧,起码你也交代一句啊把人糊弄过去啊。
好,然后我们的记者就去找老黄。
接着就是所谓的本片亮点,商战。
我想说,狗血得一塌糊涂。
商战的线索如下:一.突然经济舱飞伦敦,找第一股东。
老黄:引爆烟雾报警器,造成老徐约会错过时间。
狗血:1.黄立行打电话就能问到另一家公司预约时间。
屁。。。
2.伦敦的宾馆 烟雾报警器 是会疏散人群,不过你呆着不出来人家也不会阻拦你的,何况警察会知道那个房间报警,会调查并且处罚的。
3. 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区夜 这个股东很装逼 晚上没事儿跑去看佛像大白天开放时间不去非要晚上包场子看 然后两个人说了几句就完了我很好奇是不是韩三爷给了很多包场费花不完了一定要搞这种飞机4.伦敦老黄他姐开服装店,我想说,你们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搞什么飞机呢,不过起码钟丽缇英文比老徐强多了,看来是美式,怎么混伦敦不讲伦敦音。
二、突然老徐飞非洲,在河边找到第一股东被拒绝三、突然两人飞回去,开始开记者会、打击对手散播新闻。
四、两人回成都别墅吃西式大餐,席间红烧肉的煮法建议她们办火锅婚礼。
我看到这里已经忍不下去。
你丫成都别墅,你爸也李刚啊,你从成都软件园一跳就能飞香港投行,你当你是飞人啊。
一飞去香港投行就让你负责国际锂矿开采公司的IPO项目,老徐你真的能不能不要这么装逼,你让我们这些混公司的情何以堪啊。
五、接着两人回香港,收购硬是搞成了合作。
合作一定是要在邮轮上谈的。
车一定要开出来亮牌子的。
电脑手机一定要植入的。
奢侈品神马那是当白菜随便穿穿的。
没事儿就可以找对方投行的人吃饭喝酒的。
投行的人要是这样,早就被开了好不。
六、两人在小路上,结婚合同。
end我已经吐血不想挣扎了。
装逼装得听好玩的
及格,剧情还不错!不是这两人演会更加好看,木有出彩的配角是个遗憾。
黄立行丑成这样为何还能上镜?
冲着时尚都市的题材都值得一看。
只要你不是对那些'工作四五年年薪数百万'的生活充满妒忌。我觉得这个片子还可以,它连装逼都装的那么真实。花点前坐在电影院里不就是图个开心么。想思考人生理想的去看ted去,还不花钱。
无论我们有多么不同,无论你有多少缺点,我还是爱你,不管世界末日何时到来,此时此刻,让我们……在一起
梁咏琪丑,李治廷憨,黄立行木,徐静蕾假。我还硬是拉着我爸妈外婆到电影院把这趟酱油打完。
中国的时尚电影只要是煤老板投资的,就永远时尚不起来。梁咏琪能不能不要再接烂片了,李治延也只甘心当花瓶了么。
我看不起没有职业道德的人
太TMD假了,就当练练英语听力看个风光片吧。
合格的爆米花电影,如果非要去评价,那就把自己档次拉低了
带妹子去看这个,准备趁他们亲热时创造气氛亲妹子一口的,结果整部电影他俩一嘴都没亲,操,给一星
我喜欢老徐,也喜欢黄立行,可是他俩好像不适合拍电影或是不适合一起拍电影,我不看吧,后悔,看了吧,还是后悔,职场没说明白,爱情也稀里糊涂,黄立行就是长得酷,说话酷,动作酷,可是电影又不是光要耍酷。老徐是气场强大,可是再强也不见的就一定能适合角色,我对本片的唯一兴趣是户外广告大战!
老徐脱上瘾了。
商战还是蛮好看的
这是一部很Fashion的电影,尤其在商战中加入了爱情后显得更Romantic。角色也总喜欢在中文里塞进几句English显得很洋气。商战与爱情,徐静蕾做得其实不太差,只是太平庸,两部分的结合也并没有太出彩。更大的问题是,被称作老徐的徐静蕾再去演时装爱情片,魅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我觉得比杜拉拉拍的好多了啊。突然有点羡慕工作狂
《亲密敌人》比《杜拉拉》好看,算今年《单身男女》之后,合格的时装爱情片,老徐在某个瞬间还是很好看,熟女味很正点,微微动了一下心。故事依旧软肋,太追求远离人民群众的成功金领的奢华生活,眼花缭乱流于表面,还是更喜欢彭胖子《志明与春娇》这种有生活味、人情味的时尚小片。老徐嫁给黄立行吧。
就一伪职场片, 有钱也不是这么乱花的呀
全篇无玄机无出彩无意外,全部在想象控制范围内。关于广告插入不评价,慢慢理解属于商业运作的重要模式,而且从中能看到老徐的进步;黄立行很性感,投行,时装,都有的看,权当是娱乐吧。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