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追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本剧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从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历经了被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央红军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计划的故事。
全剧以红军的生死存亡与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成长为主线,围绕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重振旗鼓,反败为胜,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为核心,从宏观的角度、以细腻的手法展现了毛泽东及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赞扬了红军战士为救国救民,不怕牺牲一切,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歌颂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众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
这个电视剧我推荐的理由有三个,第一,拍的真实。
过去有关长征的影视作品都会把人物神话:毛主席用兵如神,蒋介石接连中招,但是这个电视剧毛主席指挥和红军的战斗也会被打败,也会指挥失误。
我觉得这样才符合历史,才是正视历史。
第二,演员固定化。
以往有关领袖的作品无论什么年代都是那几位特型演员,脸上一脸皱纹还演少年时代,明显不合适。
这个电视剧打破了这个怪现象,启用一些新人演伟人们,虽然演技有点青涩,但是尊重了历史,值得肯定。
我大概统计了一下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其实都很年轻,特别是博古、王稼祥和林彪,当时都是二十多岁,演员还是选的很合适的。
第三,剧本创作很严谨,估计做了很多工作,了解了很多党史,一些细节做的很到位。
特别是剧中的一些普通红军英雄的穿插,把红军影视剧与当下结合起来,让人更信服。
看了沙盘里的战争推演,哭的不停,看大家推荐,说这剧好看,就过来了,过来发现演主席的还是那个演员,是电视剧《觉醒年代》里的主席,是电视剧《毛泽东》里的青年主席,反正我觉得这个演员演的青年毛主席挺好的,然后就是蒋介石还是很多剧里的蒋介石,这个也挺好。
看多了真的有认同感,比如《外交风云》里的陈毅,彭老总,周总理,主席等等。
这个剧里就是差了之前演的周总理,周总理有两个演员演的都很好,其中一个来演就可以,可惜没有,现在这个演周总理得真的差很多,感觉就有点不对劲。
然后这个剧里的演朱德的好像就是之前电视《开国元勋朱德》里的青年朱德,真的挺好的,之前开国元勋朱德里就挺喜欢他演的,但是那个剧我好像只看了一半,因为主席演员,但还能接受,让我弃剧了是因为蒋介石演员……他是尔康的爹演的……我就老出戏……。
别那个我,我这么多其实都没搞清楚四渡赤水是怎么样渡的……还是这几天看了沙盘上的战争推演才了解的,才明白四渡赤水的意义,跟着沙盘上的推演我才知道长征的精神究竟是怎么的精神,我自感觉沙盘的推演堪比电视剧,甚至比电视剧更有意思,《伟大的转折》很快要进入贵川了,永远的云贵川要来我军了,飞夺泸定桥,天险腊子口,哭了,神一样的云贵川,神一样的红军长征精神永存不朽!
想看长征这段党史的更建议看这一部,除了没有爬雪山,其他的都非常细节了,我看了领袖、长征这两部,都没有这部讲的细,这一部讲了很多历史人物,以及为什么要打响某个战役以及怎么打,都说得清楚明白!
真的非常细节了,特别是遵义会议的会上发言,这边是有拍的,而领袖那一部直接是带过去只讲历史意义,看党史电视剧要的就是细节,大脉络谁都知道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的精华就是第10集前半段和第38集后半段毛泽东同志分别在遵义会议和会理会议上的发言段落。
这两段发言是教科书级别的演讲, 完全符合演讲的SWAY(structure, weaving, adding support, yourself)原则。
值得反复学习和揣摩。
看完《转折》,再看了一遍《长征》(少年时就很喜欢看长征),感觉恰恰是《转折》更吸引人。
究其原因是《转折》能够将历史细节交待的得更清楚。
这并不是说《长征》不好,而是24级拍完整个长征的过程,决定了它就只能展示大幅画面,交代大致过程。
然折《转折》不一样,38级仅是拍摄遵义会议前后的内容,就有很大的空间来再现战争和会议的细节了。
特别是遵义会议和会理会议上主席的长篇讲话让人振奋、让人信服、看了还想再看!
另外真的很想再强调一下,最喜欢的两个角色是主席和王家烈!
毛泽东演员的神形皆不相似。
红星闪耀中国中曾对毛有过一些形态描述,外国记着采访毛泽东的时候,毛谈到自己的前半生时,突然解开自己的裤腰带,边抓虱子边谈前半生。
可见毛绝对是一个不拘一格的奇人。
长征途中,红军刚刚经历战败长途跋涉,前后均有追兵,带领这样一支部队走向胜利的领导,人格魅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有人格魅力的大领导人往往有个共同点,眼神亮中气足。
这个演员我老感觉他属于熬夜肾亏党,既没有青年的勇往无前也没有中年的沉着冷静更没有毛身上最突出的老成持重。
联想到毛长征之前的经历,省城念书,组织工人运动,北大管理员,成立我党,两党合作破裂回乡,开始拿起枪起义,井冈山发展壮大,苏联错误指导攻打城市,世间种种皆已经历。
我妄加揣测下毛的外在,老版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时诸葛亮,知天命尽人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年才俊。
刚刚看了两三集,有一点小小的感想。
在当年那艰苦的环境,险恶的时局中,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力挽狂澜,在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生死存亡之际实现了伟大的转折,走上了正确的征途,开启了我党我军辉煌的历程!
现在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在电视屏幕上重现这一伟大的历史,让我们重走伟大长征路,寻找革命先烈无私奉献投身革命的伟大初心,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在很受感动的同时,对这部电视剧对于人物的塑造及细节的呈现,也有一点点浅见,不吐不快。
其一,总体服化道基本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以及红军的艰苦,像战士的服装,脚上的草鞋,缺医少药的现状等,但是看到周总理和博古丝毫不乱油光黑亮的背头以及毛主席飘逸的中分时,还是有一点点出戏!
其二,主角毛主席的塑造,有一点点弱了!
演员没有表现出主席领袖的气质以及临危不乱的大气,忧国忧党忧民的胸怀。
剧中有一些细节来表现主席关怀战士、看望病中战友、与四老坐谈、夜找博古等情节,但表演得很刻意,不自然,特别是有时脸部表情及肢体动作看着很不自然!
而且导演布景构图用光好象也没有考虑周全,没有表现出主席大气与睿智的形象!
其三,对于博古的塑造,是不是太浅了?
一时痛哭,一时要自杀,一时又歇斯底里,有点幼稚,不象是手握大权的三人团中方首脑!
其四,刚刚第三集中,一个受伤的红军战土被迫留在贵州,毛主席亲自把他送到老乡家中。
然而同时旁白就说这个战士原形叫什么名字,在当地成家生子活到二十一世纪去世时103岁!
其实这样的真实人物就用本名不好吗?
穿插一段几十年后本人的真实镜头不更真实吗?
旁白介绍既多余又出戏!
刚刚看了三集,一点浅见,不吐不快,希望后面越来越好看!
两天追剧20集!
几天看完38集。
说实话,刚开始看时,以为此类题材的电视剧大同小异,但看了几集后,觉得这剧得追。
这个“追”,不是追星,追的是情节的真实——还原了真实历史的情节,而情节的真实又主要表现在一次次“会议”和一次次战役上。
▲遵义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代表们与李德、博古之间针锋相对的场面,再现了当时我党我军思想路线、军事路线之争。
▲在“鸡鸣三省”,恩来与博古的彻夜长谈,为中国革命一位“伟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扎西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及军事上的领导地位。
▲“苟坝会议”,毛泽东进入政治局授权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三人团”,军事决策不再受形式化的民主集中制——政治局会议集体表决的约束,从而为“毛核心”打下基础。
▲滇东会战计划落空,时27岁的林彪手书政治局洛浦,点明彭德怀替代毛指挥。
▲毛泽覃的牺牲,毛泽东的泪水,真实!
▲第五军团董振堂,干了不少“苦活”、“累活”,为掩护红军大部队渡过金沙江,硬是坚守阵地9天9夜。
▲末集,四川会理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围绕林彪的信,总结了遵义会议后,新三人团的成败得失,从而巩固了毛的军事主导地位。
觉得该剧试图通过两条线实现“伟大转折”这一主题的——一条是军事战场——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经过通道转兵、强渡乌江、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这是中央红军在军事战略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一条是政治路线——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纠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伟大转折!
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确立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伟大转折!
很好的一部剧,很好的刻画了我党早期的创业维艰。
国民党可以失败很多次,而红军走错一步就可能是全军覆没。
我们以前都以为毛主席应该是天然的领袖,但事实却是他多次被边缘化,他的主张也不能总是被大家所信服。
让人感叹于“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而我们在做决定时,却往往是采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
这真像一个股份制的初创公司,每个合伙人出发点都是为公司好,但如果每个人都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玩法,那公司就会陷入内耗甚至导致内卷,别说快速发展,能不能存活都难!
所以说这部片子很适合正在创业或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观看!
相比之前,补充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新的历史资料。
还有就是团队力量,集体智慧。
再就是方针政策的远虑和多种预案,定策就远看一步,多看一步,一策谋定就预判多结果多方案。
印证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四就是根据不断变化情况决定新策略新方案。
五是善于研究-每个对手,有针对的出牌。
想必对继承发杨首长负责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大有裨益!
感觉还是预告精彩。正片。。。一言难尽。
剧情一般,逻辑还行,三分给结尾,最后一集的毛泽东总结台词很赞,有理有据有节
这样优秀的电视剧,应该多拍点,早就想多看看强渡乌江,三渡赤水,强渡金沙江,这些世界级经典战例,棒棒哒!!!赞!拍的也不尴尬,赞!
一般吧,战争场面不是很精彩。对于战争策略讲得也不够,就是一部正常的反映历史的电视剧。看一遍了解下历史就好。
看过感觉一般吧,战争场面不是很精彩,对于战争策略讲的也不够,就是一部正常的反映历史的电视剧,看完了解了历史就好。
非常好看,推荐一百遍
有些细节处理的不太好
台词写的太表面,角色刻板,侯京健的表演一言难尽…
不要再吐槽了。这片子能评论已经是个奇迹了。
不错
看过
我真无语...随意陪老爸看了两集,演员形象累到人,剧情也傻到爆,机关枪能把战斗机打下来我也真是服了
其实是2020年断断续续看完的,很好看
土城战役、遵义会议拍得很不错,但总感觉演员之间没什么化学反应(或许也是编剧的锅)看不出同志们的战友情
1934年中央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败后经过通道转兵,强度乌江,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以创造奇迹般的伟大壮举粉碎了兵强马壮的国民党几十万重兵铁桶似的的围追堵截,这是中央红军在军事战略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记录顺序: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土城之战,扎西会议,苟坝会议, 突破乌江,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临贵阳,西进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
感觉演得不太好,剧情也一般
历史不能假设,不管演员演技还是道具怎么样,真实的历史是四万人缺医少药,武器落后,士气低落,对阵四十万装备精良的敌人,及时改变,跳出包围圈,最终走向胜利,谁也不能否认这些真实的历史!喜欢看,真希望一口气看完,更期待后面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显奇兵。拿张中国地形图,对照着看看,更能感受到当时的奇迹!
跟着老爸看了开头 就一直看到第八集 竟然就没了,革命的道路真的没那么容易,看得我五味杂陈。奶奶说红军过村子的时候,大家都躲在家里,因为不知道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只听到刷刷刷的脚步声,看到电视剧,回到那个年代,问问我自己我在那个年代,还是如何的迷茫,谢谢祖国的先烈,有你们才有我
博古脸比我都白,李德演技奇差,周总理也那么白,强行贴胡子,这个什么演员把毛主席演成这个样子,向全国人民谢罪吧!!!!!编剧你放过"不堪设想"这个词吧!
在家陪爸妈看了几集,剧情还好,但是这个毛主席的演员也太差了吧!!一点气质都没有,流里流气的。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