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相簿作为一部知名度极高的作品,其产生的效用甚至直接造就了一个词:白学现场,这个词特别是发端于白色相簿2,不仅包括其中的台词还有剧情,cp,情感等等都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自发研究的内容。
但今天我要讲的并不是白2,而是白1,一个白学家可能不是很关注,但一样具有现实意义,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虐心情感大作。
特别是重点谈一下我个人对其的理解。
男主冬弥作为普通群众,异性缘超级好,每天晚上都有妹纸在门口等他回来,其女朋友森川由琦则是新出道的明星,两人聚少离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男主与周边的一众红颜,女主的经纪人,女主公司的另一位大明星及女主与周围人发生的一系列或肉体或情感的纠葛。
首先来看男主渣不渣的问题,冬弥和由琦却是由于种种原因见面时间很少,甚至打电话都越来越少而联系不到,感情也因而受到影响。
而这时,女主的经纪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开始诱惑男主,终于男主出轨了,但是却是典型的肉体出轨而非精神,是十分现实的女票不在而出轨,你可以说他不坚定,不是真爱女主,可是事实上,看看我们的周围,更多地是这样的人,是那些已经有了家庭却在约炮的人。
之后,冬弥先后和学姐,青梅竹马等人继续推到若干次,性质大同小异,原因却各不相同:学姐是因为喜欢男主,同时男票(男二)不理想,又感激男主而被推倒,青梅竹马一直把男主当哥哥看,从而上了床,虽然男主都有这样的行为,但是都是两方自觉自愿基础上的。
对于理奈,男主的态度则比较暧昧,或者说是作为中央空调类型的暖男的爆发,情感上的确是暧昧的,理奈也对男主很有好感,特别是在后期,本来是为了男女主关系更近而将男主招到自己身边的,结果却是自己对男主也产生了感情,特别是后面转会风波导致两人关系更进一步,好在最后的结局两个人都能克制住自己,在经历住院事件后理奈选择离开,而男主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选择和由琦在一起。
而女主面对诱惑,基于自身感情不稳定, 也有诸多出轨的倾向。
从这个角度上说,男主自制力差,的确不算个好人,但是人渣倒也太过严重,情感上讲他还是爱女主的,对于身边红颜不过出于什么原因,并未有过感情上的投入。
其次是男女主为何不分手的问题,由琦之所以出道就是为了成为不一样的自己,而男主冬弥则是她的支柱,同样,由琦也是男主所自豪的地方,不管他们之间互相是否知道私下与他人的关系,但是都是作为彼此心灵和情感上的依靠,因此互相都在保持沉默,这也是两人虽然感情不是很稳固但依然没有分手的原因。
但是好在最后的结局还是很完满的,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第三是男主是否孝顺的问题,男主和父亲关系不是很好,在父亲因病入院后,男主表面上不是很关心,但实质上还是很关注的,特别是在得知父亲时日无多时,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来掩盖真相,而父亲也深感儿子的苦恼,常常说出一些人生哲理,警示男主不要玩火自焚,在对待父亲这方面,男主的确不是很说的沟渠,比如常常不去看父亲(甚至不如其他人的频率和次数多,在父亲死后虽然很难过但也没有很深刻的描写。
总是,不管是出于剧情的需要或是倾向性,或者说没有这方面情节的深入刻画和背景介绍,在这方面男主的确是做得不够好。
最后是男主本身的性格缺陷。
男主本身是个暖男,对谁都很好,因此受到很多女生的喜爱,同时由于从小受到的关于“女神”的一套理论,使得他对于爱情和红颜之间区分的比较模糊,感情不太容易把握。
同时他自身虽是一片好心,但是能力不足,只能提供一些表面上的支持和帮助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导致惹得观众对他这种做法十分不满,可同时许多女生却依旧围着他转,不得不说是自身魅力太过于强大了吧。
白色相簿1的动漫和游戏据说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依然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同时有一个比较好的完满结局,其中所要讲的对于男女之间由于种种现实而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于身边众多爱慕者和本身已有另一半时的尺度和抉择对于今天的恋爱观和两地分居走肉不走心的现实还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游戏作为GAL其实存在不少不讨好的地方,上来就给你一个女朋友,制约了其他线发挥而且还会给主角负罪感。
两个女主以择CP的标准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连白2编剧最喜欢的也是理奈这个相对最美好的故事线。
白2重点就是放在恋爱,再胃疼可攻略对象都是可以成功的。
俩女主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有人会觉得动画更好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动画的方式更适合去呈现白1要呈现的,成长和步入社会,偶像圈的各种黑暗和矛盾。
也不会像游戏里那样走到底发现是死胡同而产生不爽,影响对人物的客观看法。
游戏和白2不同,还是比较传统的GAL路线,你追一个人,其他人的戏份都会很有限。
所以动画选择了多条线合而为一,就导致剧情相对丰满了很多,从不同方面描绘出了主角的心境和整体社会环境。
而且相比游戏,和主角保持一定距离能更客观去评价。
动画呈现了多线不同人物的交互,很多镜头和画面还穿插了心理活动或者旁白。
这些都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好人物和通过他们体现出世态炎凉和寓意。
有几集比如第9集和学姐的互动和爆发真是非常细腻有美感。
这比游戏的呈现方式要有力不少。
但是采取这种多线合一同时也为后期收尾造成了一些麻烦。
最后一段比起前面明显有些下降,特别由琦和理奈这里几乎停住了。
结局的歌不错,但也不是很叫人满意。
对一些角色相比游戏做了美化,我觉得也是多线展开和多个女角互动下,要还是游戏那样就难以解释男主为何还如此。
白1的动画整体做工明显比白2好太多了,白2动画要是有这个水准+喜欢的结局难以想象。
男主原作是比较无个性,靠选择来塑造,不同路线判若两人的。
而动画设定了女神论,解释了这个角色为何爱着由琦还能和多个女角有纠结,也多少是为了平衡由琦和理奈。
动画的男主其实比春希要专情,毕竟本身GAL就是选一条玩。
知道自己爱的是由琦。
但是具体行为上过分优柔寡断只有温柔,也没有手腕去处理好自己和由琦之间因为事业距离造成的问题.说偶像被小叶子无情的嘲讽,反而陷入漩涡被其他人利用和沦落。
他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比春希多多了。
全程在由琦跟自己几乎是天各一方的情况下,在理奈学姐这些人这里得到温暖,特别这些人也都需要温暖。
游戏里彼此抱团取暖也是人之常情。
换成其他人多半早和由琦分了。
还有他这种女神论,单纯的只有温柔和付出,缺乏作为一个真实人的情感。
乃至由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去当偶像的。
后来也有些对爱情看不到尽头,自暴自弃的意思。
收尾是依靠玛瑙这个大部分篇章里很颓废的动画原创角色揭露出他这个女神理论的由来。
本质就是源于这个大姐姐对他的照顾,弥补了他的母爱缺失。
所以他去选择对所有自己看来有这一特质的女性释放温柔来逃避自我,然而本质还是自我满足而不是把对方当人看。
除了由琦。
这也最好解释了他为何会对着弥生陷进去。
但是也因此他真正爱的只有由琦。
这个和四眼的画像执念类似,看重的是那种感觉付出,而忽略了本人。
当然,四眼这种分不清现实的就是更加疯狂的执念。
当然,大部分女角色自身在情感上也有问题。
像学姐是作为一个很有艺术才华的人,却处处感受到职场的冷酷。
加上早前的爱恋她会和男主情感进一步发展,给了男主很多的帮助。
只是单说动画里也没有越过雷池。
而且她了解了男主和由琦的爱,以及自己和男主在一起可能遇到的问题之后也很隐忍,乃至拒绝了男主。
把痛苦都默默自己吞去找别人。
只是这种也折磨到了新男友,最后在男主脆弱时候一发潇洒告别。
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设计的不错。
这个设定除了诠释男主在多个女人身边游走。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突出由琦,让她作为绝对的救赎者最后得胜。
这点玛瑙说的更清楚了。
不过单说这点效果不是很好。
理奈自然是全剧最光彩的那一个。
她是那种知世故而不世故,出淤泥而不染的。
表面脾气坏,其实待人真诚大方。
也有人味,会发脾气不满,乃至为自己利益行事。
身世更是很惨,却能苦中作乐。
嗓子几乎没了却还很乐观还反过来鼓励由琦。
同时她并不是那种单纯对男主什么都好的工具人,而是内心面对名利场的勾心斗角已经厌倦,出道就出过事情(弥生说的那次)被人背叛。
后期甚至被自己哥哥因为利益背叛,才希望有一个归宿,回归平凡和美好。
而对于男主这样恰恰是她需求的,特别是她最为脆弱的时候男主在身边。
对由琦她是一直羡慕的,帮助她也因为由琦善良又专注,这种品质是她欣赏的。
所以她在故事里是那么的女神又真实。
CV还是水树奈奈,这就进一步提升了角色人气。
游戏单说攻略对象里,也就学姐勉强可以一战。
对于爱的表达也是最正常的一个。
所以哪怕动画里,她也是男主除了由琦之外唯一一个有动心的。
以GAL的角度,理奈的确是可以把由琦吊起来打几十次。
哪怕动画美化深化了由琦这么多,大部分没有男主这种缺失+过往情感的人明显还是更喜欢理奈。
由琦则就是一个相对而言更平凡的女孩,获得了偶像的能力,为了男主去成为偶像。
在名利场中尽管有青睐和保护,但是还是陷入了迷茫中。
乃至演唱会成功还是对之后的路感到恐惧。
特别是和男主的关系。
不过她的事业心是非常强的,努力肯拼。
这个可能也有她洞察到了男主这种女神情结的关系。
作为关注过很多女演员,乃至读过一些自传的,这种把男友乃至老公扔掉,换成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多了去了。
男的也是一样。
包括褒曼这样不是事业需求,也在进入好莱坞后和皮特这种模范老公慢慢失去了感觉和火花。
由琦面对四眼时候,这人已经是犯案了,被吻顶多也就是心里纠结一时不知道怎么办,还把男主喊过来摊牌了。
男主面对强得多的理奈也是动心不已。
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镜像对映,四眼不也说了理奈是另一个我。
所以我倒不觉得这算是她的黑点。
无非四眼这个角色品质没有理奈那么好,身边也是女人不断,不是什么可靠的依赖。
不过他对由琦的看重却是真的。
只是男主游戏里为了由琦坚守,乃至放弃了那么多,理奈和学姐这么好的人都不找,最后这样会有比较大的落差。
动画相对没有这样,给由琦和男主过去的感情做了不少描绘,几条线合并后由琦还是选择坚守而且是把男主的破事都搞清楚了,最后也还能在一起。
然而我觉得这个结局反而不太好起到了反作用。
即便做了那么大努力,还作为动画最后的赢家。
这个人物在大部分人看来还是不如理奈乃至其他角色有吸引力。
我觉得多少有点用力过猛所致。
全程基本没有一个非负面的角色不喜欢她,连那个前助理都说我不想伤害他。
然而她这样的角色恰恰需要进一步的惨遇展现出令人同情的一面和进一步成熟,而不是过分抬高,把惨结局给了理奈反而进一步增加理奈人气。
很多刻画更丰满的角色都敌不过美强惨标签,何况理奈还是刻画同样很饱满的美强惨。
从人气的角度,这么做反而进一步拉高理奈。
我玩了白2后被冬马和纱彻底打爆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承认冬马身上有不少缺陷,不对口的人不喜欢她喜欢雪菜很正常。
而理奈简直是女神的美好和人物的丰满兼具,集聚了白2两个女主的优点。
唯一劣势就是后来的。
大部分人必然在由琦和她之前选她,我看过说选由琦的,大部分也是因为由琦是先天安排的女友。
同时游戏里这段感情虽然作为GAL没有那么好,但却是反映了不少现实问题。
然而动画这个理想化结局反而是对前面一系列有所损害的。
由琦不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俩人是无法长久在一起的,和至少暂时隐退的理奈还更现实。
我觉得这个结局有点太理想化了。
春希能和冬马好,前提也是他有足够的能力当经纪人可以和冬马互补。
而且冬马也没有由琦那么看重事业。
冬弥实际不具备在上层生活的能力,之前也基本靠理奈罩着。
对于继续发展事业的由琦,俩人是很难走下去的。
弥生这个女人想多说点,因为我游戏里是选她这条线的,所以对她最熟悉。
她是由琦的经纪人,而且还是由琦很信任的一个姐姐。
作为经纪人和对方男朋友搞事,出了事对偶像能有多大的打击,她自己职业生涯也没了。
俩人一开始还在出租车上开啃,被司机都看到了。
咖啡馆老板也早就知道了。
男主只要稍微思考下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为了由琦。
明显是她看别人恩爱心里不爽。
所以就把手伸向了自己很容易控制的男主角。
表面却摆出一副把男主鄙视到底,只是为了由琦的意思。
这也是刻意和男主保持距离的一种手段。
这也是我不喜欢她的最大原因:虚伪。
最后不管游戏动画也是装不住了。
动画实质是很大程度美化了她这条线,连颜值也是从侧脸必崩到能看了。
开始她就和男主说理奈的过去,虽然目的也是让他远离由琦,但是至少更有诚意了一些。
总体表示出她也是奉命办事,而非自作主张。
同时也因为心理描写的淡化和彼此冷硬对话的大幅度减少(还是穿插在其他人的线里面)。
特别因为有理奈把男主招进来的剧情,俩人作为同僚也拉近了距离而不是闲人学生和职业经纪人这样差距太大的关系。
也大幅度降低了她前期对男主的鄙视和居高临下感。
还增加了被前经纪人敲诈去寻求男主的抚慰等一系列后期的亲近主动,来提升这个角色的观感。
包括俩人这段情感结束的时间剧情都和游戏有了很大不同。
此外我觉得朴璐美的配音不是很符合我的想象,冷硬有余女人味不足。
动画的处理除了让整体观感好了一些,就是从女方扭曲+男方馋变成了共同的问题。
这个女人的确是引出了男主内心比较黑暗和懦弱的一面,是男主女神情结的直观解构:他心目中所谓温柔逃避的女神,本质是一个控制你利用你来取暖的扭曲女人。
玛瑙应该也是参照了她画出来的。
有一点甚至有点搞笑,理奈听到他要见弥生直接就懵了很久很久,嘴张大了说不出话来。
除了女神情节外,由琦再如何也是和男主正常谈恋爱的。
弥生一开始就是把男主当工具,还那么踩脸装模做样。
她没有正常的去爱,怎么可能要求男主以同样的爱呢。
男人可以接受女强人,但是肯定不会爱上一个交往的时时刻刻来摧毁自己自信的女人,这女人还不是这么强而是不肯把真实一面展露出来,后面却还嫉恨。
至少就这段,弥生的责任不比男主小。
这个女人不管游戏还是动画,都是给人可怜又可恨的感觉。
自身处于漩涡找温暖,却对对方如此冷酷和不诚恳。
而且她也体现出了男主自身的软弱和扭曲面。
我其实不那么反感她其他,乃至还是不选其他人的线玩。
白2雪菜那是被迫,白1再扭曲是我自己选的。
可惜她不管游戏还是动画,最后都没能真我一些。
哪怕最后私下示一下真情别继续自欺欺人,全心来一次我对她的观感都会好很多。
玛瑙是典型的解构符号:一个酗酒乱来的女歌手,实质在逃避的社长长女。
她居然就是男主女神情结的由来,也是暗示了他这种情节的不可靠和必须直视。
当然,玛瑙本身的刻画也是挺生动的。
最后还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走出了自己的逃避和伪装,又彻底点化了男主,虽然最后一击让给了理奈。
对于男主来说,她的确是女神,也的确有非常可贵动人的一面。
所以这部动画,做工是顶级的,歌曲配音也基本顶配了。
白2除了生天目仁美外无法抗衡。
作为文艺片来看也能看到很多东西,但是作为GAL,在一些关键节点处理的不太好。
特别是两个女主的平衡性上差距太大了,力气没完全用对地方。
几条线糅起来有些地方难免有点乱和不那么受人待见。
这个多少影响了人气评价,算是美中不足。
几个月前看到CC的海报时有种惊艳的感觉,虽然自古海报多坑爹(这几天玩IC发现确实游戏中人物有些崩),但因为WA名气实在大,所以想着先把动画和IC补了之后差不多就能出CC的汉化了吧(啊求赶快汉化吧)。
我对这片子确实有这么一种感觉——片子的每一个要素都不是最上乘的,也并不是最合我口味的,但却使我很久违地能够细细看完一部片子又没有厌烦的感觉。
我很喜欢片中既源于现实的大学和社会生活又插入些二次元要素的感觉,尤其是后宫向动漫对于感情的描写越来越夸张的现在。
再说说男主。
虽然列位传说中的四大人渣,但是我总觉得冬弥与渣诚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渣诚对于感情抱着的态度是犹豫和软弱,冬弥的态度则是对自身的欺骗。
从WA很有特色的文字独白中不难看出冬弥常常是想说却最后为了继续将假象营造下去而不说,这种由于童年的吓尿了事件带给冬弥的自卑成为了贯穿整部剧的“女神”——从某个方面讲冬弥确实是屌丝。
再要赞一下音乐,奈奈的深爱高同步自不用说,苏姐的两首ED也很赞,尤其是高潮部分。
说到奈奈,看完WA感觉理奈简直就是奈奈的写照,无怪乎奈奈会用OP的深爱作为自传的题目。
但比起哥哥是音乐人的理奈,奈奈的成名过程则更是艰苦,即使如此,奈奈的歌声总能传达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7殿我一辈子追随你啊>\\\<最后吐槽一下,虽然凭感觉最后应该是走了由绮线,不过这种模糊的结尾还真是什么党都不愿意得罪的感觉啊
从WA2后WA这个系列成为三角关系的代言,但WA却并非讲述这样的故事。
冬弥和由绮实是一体两面的存在,正如麻奈和理奈所言,他们是太过相似,一样的软弱,迷茫,被动,除了由绮比东弥多了一份坚韧。
而理奈,不管是对于冬弥还是由绮,都是理想的存在,美丽,强大,利落,且一直帮助着冬弥和由绮。
WA是一个群像,强势的弥生,扭曲的英二,茫然的遥,逃避的玛瑙,固执的美咲,每个人都不完整,不断的犯错,逃避,解脱或是救赎。
这部动画在分镜,作画,配乐和动画语言上非常的可圈可点,即使放在动画史上也必然有一席之地,甚至说超过了它并不单薄的内容。
.但动画说到底是给年轻人看的东西,这宛如文学作品,更适合30岁以上的人去观看的剧本,拍成电视剧,可能会更好吧。
藤井冬弥是集合体,很具有代表性,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影子- -。。
有些描写的手法略稚嫩- -。
不过无碍神作恋色空 T T。。
超爱听,至今认识最喜欢的,虽然看此片2年多了。
当时动画里听到这首歌就被吸引- -。
全片应该是各人的救赎之旅,由于每个人的痛苦都纠缠在一起,所以看完之后,感觉非常压抑,之前写了一些想法,现在想重新整理一下思路。
藤井冬弥作为本作的主人公,冬弥起了一个中心的作用,片中的痛苦和冲突,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他而展开的。
就人物性格而言,冬弥的情况非常复杂,他的最大问题是,人际关系中,总是被动地在回应,虽然也努力想要获得主动权,但却每每归于失败,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
片中提到了夏日里的奖牌事件。
在遥被欺负时,由绮挺身而出,冬弥虽然尿了裤子,但也还是冲了上去,事情本来应该在冬弥洗完手后就归于平静,可却因为由绮的那一块奖牌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很不幸,对冬弥来说,这样的做法,等于将他的价值固化在了奖牌之上,或者说,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来说,尿了裤子却得到奖牌完全是一种耻辱,而非鼓励,所以他马上扔了奖牌。
冬弥不知道的是,那块奖牌其实是由绮在冬弥父亲的请求下送出的,所以他无法领会父亲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他所知道的,只是服从父亲的命令,带着“失去的痛苦”,机械性的在树林里寻找奖牌,直到第四天时,意外遇到了松山玛瑙。
玛瑙带冬弥去吃冰淇淋,安慰他,使他在最无助时,体会到了除父亲严厉之外的另一种感觉,并教会他,在“意识到失去的痛苦”时,通过封闭记忆,寻找替代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精神上的压力,而女神便成为了冬弥为自己的痛苦寻找出的替代概念。
这种逃避式的作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当这种女神概念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冬弥对此基本是束手无策,在这个时候,他再次见到了由绮。
“由绮不是女神”,“是如空气一般理所当然的存在”,这是冬弥对由绮的评论,这个评论很奇怪,如果由绮不是女神,也就意味着她不能给冬弥以慰藉,那么就痛苦的冬弥而言,他又为何要与一个不是女神的“邻家女孩”交往呢?
一个可能是直觉,松山玛瑙曾说过,那个总是在后面粘着你的女孩,当冬弥再次见到由绮时,那种粘着的感觉或许再次出现在了他的意识中,所以由绮就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形式再次进入了冬弥的生活中。
第二种可能在于,与现在的由绮相处,冬弥感觉不到自己的被动,反而有了一种重拾主动权的快感,这很可能是交往中由绮给冬弥的直接感受,因为最后在理奈的病床前冬弥曾说出自己的看法,在感情上由绮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他一直以为自己主动待在由绮身边,就足以提供给对方满足,但是,当由绮开始向演艺圈进军时,因为聚少离多,冬弥开始恐慌,害怕自己不能再给对方这种满足,也害怕自己失去了这种相处中获得的主动。
或许是不忍打断由绮的梦想,他只能再次以被动接受的方式,眼看着女友与自己渐行渐远,体会到了“在眼前却得不到的痛苦”。
正是在这种痛苦中,冬弥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之旅。
森川由绮完成对冬弥救赎的关键是由绮,或者说由绮就是冬弥失去的那部分自我,这一部分自我的割裂,同样始于奖牌事件,原本“虫子一样粘着的”存在关系被打破,冬弥在拒绝由绮奖牌的同时(等同于拒绝由绮),也将自己的一部分封闭起来,当代表另一部分的由绮试图回到冬弥身边时,却遭遇了遥的阻挡,而遥正是冬弥用来取代自己封闭存在的女神之一,也就是说,由绮为遥阻挡,实际上是代表了冬弥失去的一部分自我被女神的概念所阻挡。
如此一来,由绮和冬弥这两人都变的不甚完整,这一点也可以从冬弥的“空气”论中找到根据,因为人不能离开空气而存活,所以暗示了冬弥和由绮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既然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这样就很容易理解由绮为何一直对冬弥不离不弃,坚忍到可以承受所有的背叛、责备与疲累,因为这种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爱并非爱情,而是对自身的怜爱,他们两人的交往过程实际上也是两人的救赎之路。
曾经,由绮也试图用理奈来作为自己痛苦时支柱,但是,她体内冬弥失去的更积极的那一部分,最终帮助她克服了困境,在片中最后一话,她自行决定更改曲目并演唱,彻底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以更主动的态度面对人生。
而她对冬弥的救赎则更加困难,因为存在于冬弥的那一部分被阻力环绕(女神),而且抗拒任何对方的主动,所以由绮只能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接近冬弥,期盼有一天让冬弥能够完成救赎,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冬弥会对由绮给出“抱歉,让你久等了”这样的措辞,因为由绮确实很多时候都是在被动的等待。
冬弥父亲冬弥变成这种状况,他的父亲其实有很大的责任,一切事情其实早在奖牌事件前就已在变化,奖牌事件只是一个触发点。
原因在于,冬弥的父亲是一个强者,是一个就算患了重病也依然不服输的汉子,总在担心自己的儿子不够坚强,不能面对挑战,却在不知不觉间,给幼小的冬弥造成了伤害。
在奖牌事件中,他或许意识到了自己的严厉教育存在问题,毕竟儿子已经“竭尽全力在战斗了”,所以试图用怀柔手法来利用冬弥积极的一面(也就是由绮),但是却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感受,结果在最终回到严厉老路的同时,冬弥反而失去了自己积极的一面。
就这样,冬弥父亲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在冬弥母亲去世第二天,就把冬弥赶出了家,让儿子不得不依靠自己打零工来维持着学习与生活。
也许从本意上来说,冬弥父亲只是想把儿子塑造为一个强者,事与愿违的是,冬弥变的更加敏感和消沉,并苦苦凭借女神意识支撑着自己。
但是,在父母之于子女的那份亲情下,冬弥父亲其实一直在反省着自己,苦恼于儿子的变化和疏离,遗憾的是,当他最后领悟到应该放手的时候,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为什么在他的最后一刻看到的是由绮,却一直喊着给冬弥?
这也正好证明之前的猜测,即由绮是冬弥丢失的那一部分自我,冬弥老父既为令儿子失去自我而自责,也为自己离世后,失去自我的冬弥会怎样而担心。
绪方理奈理奈对冬弥和由绮而言,是一个理想化的存在,她的魅力同时感染了这分割开的两个部分,他们羡慕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人,羡慕这样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羡慕这样一个拥有自我的人,这也是冬弥为何不假思索的就给了理奈联系电话,而由绮一度将她作为自己支柱的主因。
所以,理奈是作为一个拥有完整自我的女子出现的,但是在她坚强的外表下,有着如玻璃般脆弱的一面,或许是因为她本人不能从亲人(比如说哥哥英二)那里获得感情,更可能是因为她表面上的强势,使人望而却步,总之理奈也始终处于一种孤独中,因此,她会给予由绮姐妹式的关爱,也在这过程中,她发现了冬弥和由绮的羁绊,从心里羡慕这样的两人,羡慕他们的感情,同时也为了维持由绮与冬弥的交往,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为此不惜掌掴冬弥,当她发现自己无力阻止冬弥和由绮的疏远时,毅然决定投入这场角逐,一方面,她不愿见到冬弥的堕落,另一方面,她那种被爱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理奈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在接近冬弥时,除了拥有冬弥缺失的部分外,也放大了对方消极的一面,而由绮和冬弥则是纯粹的互补关系,这也是最终理奈在竞争中失败的原因,因为她越主动,冬弥就越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感情和事业上的巨大压力与痛苦,就在即将陷入崩溃边缘之时,由绮的坚强和冬弥的觉醒鼓舞了她,“Thank you good Bye”,理奈最后将这句肺腑之言留给了完成自我救赎后的冬弥,再次勇敢地走向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绪方英二绪方英二实际上是演艺圈的冬弥,他同样缺失了自我的一部分,与冬弥用女神论来寻求解脱相似,英二用画、事业和音乐来麻醉自己,如同理奈不能代替由绮救赎冬弥一样,英二也不能从拥有完整自我的理奈那里获得解救,这也是他为什么格外看重由绮的原因,因为由绮代表了他和冬弥都缺失的那一部分,片中,在由绮揭开了他逃避现实的本质后,英二终于番然醒悟,踏上了寻找自我之路。
篠塚弥生弥生被冬弥称为人偶,在片中其实是一个悲哀的存在,为了事业,她长期压抑和消耗着自己,孤独而无助,这一点,在她收到充满怨恨的信件,以及目睹理奈助手的卿卿我我时更为明显,为了在职场上掩盖自己的脆弱,她时时以强势和主动的形象出现,包括在冬弥面前,而冬弥面对强者就如面对自己父亲一般,始终只能被动接受,所以,弥生软硬兼施的强势很容易令冬弥屈服,这样一来,她轻易的就利用冬弥成为了自己的肉体减压工具,同时也把冬弥拖入了这种漩涡中几乎不能自拔,最后,绪方英二在离开前留给她的字条上点明了自己要寻找自我,这也是在提醒弥生去救赎自我。
而作为冬弥,他受累于弥生,其实就是在受累于强势的压迫。
河岛遥遥和冬弥是儿时的青梅竹马,她一直喜欢着冬弥,并依靠冬弥和由绮的帮助,赶走了欺负自己的人,出于感情因素,她当年藏起了奖牌,在失去兄长后,她越发产生了对冬弥的依赖,就好像是冬弥对女神的依赖,但是在得不到冬弥认同的情况下,她就只能转向了各种体育运动来麻痹自己。
剧情中,冬弥推倒遥的过程很有戏剧性,他开始的拒绝,是以自己的角度出发,后来的一吻,先是吻在遥的额头上,这实际上是对遥恋兄情结的回应,接下来的推倒,其实是推倒了一种依赖,那既是遥的,也是冬弥本人的重要弱点。
泽仓美咲美咲其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冬弥父亲的另一面,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执念,如同冬弥父亲一样,她始终放不下冬弥,即便曾为了逃避选择和田丸交往,但是最终因为放不下执念而踹了对方,而且还没有解释清楚,结果使对方变的心理扭曲,同样的事后来又发生在彰的身上,这样的做法伤害了很多人。
在美咲温温尔雅的性格下,其实是一种异常的固执,片中,在话剧准备过程中,她那种明知是陷井也要向里跳的行为就很不合适,冬弥父亲看出了这一点,因为老人家深知自己的固执曾对儿子产生的不利影响,所以最后希望泽仓放下冬弥,能找回自己,但是泽仓在那之前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以选择保存执念后离开。
但是冬弥很久前就从美咲身上感觉到了父亲的影子,所以他一直在拒绝泽仓的感情,可是父亲身故后,从未为父亲流过泪的冬弥,在窗口前和美咲的谈话中,那种影子却让他产生了强烈的痛苦:“最后一次,只有今天,请你喜欢上我”,这句话,本质上正是他想向父亲说出的。
松山玛瑙作为冬弥女神理论的产生,玛瑙是主因之一,但实际上,玛瑙不过是在用自己对付烦恼的方式来指导冬弥,父母早年离异的她一直在以一种逃避的态度面对人生,所以她也指导冬弥逃避,至于为什么当年她看上了冬弥,表面原因是她在从远处探望妹妹时,意外发现了由绮和冬弥,实际上是源于孤独感,让她渴望获得回应,所以她选择了有些笨拙的冬弥来代替麻奈,即使在长大后,因为主客观原因,她依然在不断的逃跑,包括与代唱夏子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神崎社长感悟后,玛瑙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重新回到一种正常的家庭生活中。
观月麻奈和姐姐一样,麻奈酱一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找家庭教师只是想寻找一点慰藉,她其实对于老姐还是很看重的。
至于结尾的斧子论,金斧子,银斧子到底都不如自己的铁斧子,因为那毕竟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也即是自我,所以最后如果冬弥的回答是金斧或银斧,那都不是正确答案,因为完成救赎的他已拥有了自我,这一点还可以对照玛瑙当年问的“你是在找金币还是银币”,当时冬弥失去的正是自我的一部分,所以他找的既不是金币也不是银币,更不是纸币:)玛瑙的问题和麻奈的问题形成了呼应,那么为什么他说的是铜斧而非铁斧?
我觉得冬弥只是想逗一下麻奈而已。
所以,我的看法是,冬弥片中对妹子推与不推,是很有讲究的,弥生、遥、泽仓,代表了强势、依赖、固执,这三个令他痛苦的因素,而他没有推倒由绮,因为由绮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两者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回事,他没有推倒理奈,因为理奈是他完成对自己正视与救赎后的理想,他没有推倒玛瑙,因为玛瑙其实是他在困境中的依靠,至于为什么他没有推倒麻奈?
可能是麻奈太小了,开个玩笑:)可能是因为麻奈代表了希望。
最后,虽然痛苦的人容易互相吸引,但那也会放大自己的痛苦,冬弥最后的挥手似乎在说“我已救赎了自己,Thank you good Bye”。
WHITE ALBUM【白色相簿】后期完结已经过去有好几天了,之后我又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重新回顾桂正和的【I''s】,时隔多年,发觉后者留下的青涩感觉一点未变,相信当年许多人与我一样,为一贵的拖泥带水愤然急躁,为季子的黯然离去而悲伤,为一贵有寺谷这样的至交感动,为小泉的主动和体贴而遗憾,向男主角一样行喜于色,对结局怀抱恋恋不舍。
【I''s】是很多人心中的宝贝,伴随着忠实的读者们经历了成长带来的喜怒哀愁,犹如心中的琉璃,这份感动直到今天却越发变得清澈透明。
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这样的梦一定和爱与被爱有关,这是一个永恒的彩色主题,从亘古到更加悠久的未来,我们被这样的期盼所缠绕着,在心中荡漾着美丽的涟漪。
我们都看过很多关于恋爱的作品,也一定有一两部留下过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或许那些画面勾起了人们潜藏着的梦想,或苦涩或幸福,播放时深陷其中,结束时也余韵缭绕。
所以我想,我一定也是其中的那一个。
与I''s相似,WA也是建立在那个背景特殊时期的日本,故事发生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之间,被泡沫经济不断侵袭着的日本(这个不是重点,但从绪方英二能够轻易从欧洲购入大量名画这些细节描写可以间接指明作品所处年代的与众不同),以及可以诞生全民偶像的时期,充满文艺气息的大学校园。
WA向观众铺展的舞台,一切显得那么的自然,一切显得那么无力,正如剧中反复出现的淡淡又朦胧的水彩效果,美丽,但却让人感到寂寞和忧伤。
我想,这大概就是导演一开始就想透露给我们的,一部注定了很多人会受伤很多人会流泪的青涩爱情回忆录。
和濑户一步步看着伊织迈入表演舞台不同,等冬弥回过神来的时候,由绮已经和自己处在了完全不同的世界。
看着马路对面的橱窗内,显示器里的由绮正在歌唱,店里放着她的唱片,拜这些所赐,女友的形象可以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然而现实当中,两人的距离始终犹如隔着橱窗的玻璃,不仅难以触及,随时也可能消失不见。
因为那是:“我的女友,大家的由绮”……因为,“我的女友成了偶像”……“由绮不是女神,由绮是邻家女孩” 藤井冬弥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可是此时的他,已经忘记年幼时发生的那些事情,一直以为与由绮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高中的时候,封闭的记忆引起了之后故事的波折,“心中怀抱的东西,并不能随时间流去而淡解,只是贴上忘却的标签来掩饰”就像第11话的扉页上所写的那样,其实藤井冬弥一直在逃避,无论是在面对筱冢弥生的胁迫与诱惑时,还是在感受到绪方理奈光芒背后的寂寞与坚强时,冬弥选择的不是坚定自己的内心,而是希望借以逃避在别人身上获取慰藉,应该说,WA中塑造的男主人公,有着摇摆不定的软弱,却又无时无刻不透露出面对生活和感情时的辛酸与无奈。
或许比起苇月伊织,森川由绮无限包容的爱反而显得虚幻和不确定的多,又也许只是单纯对冬弥的信任,还是比谁都温柔的内心,反而让我觉得,即使放弃感情,由绮也会义无反顾的走上演艺的道路,她的梦想已经是被确定的,她的信念也是执着的,由绮是位优秀的女孩,她的未来应该是,不,一定是更加的星光灿烂。
WA整部剧,让人觉得彷佛时刻散发着文艺作品般特有的书香,犹如浓的化不开的咖啡,淡淡的苦涩味道充盈在嘴中,使人们的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线,如果此时能手捧一本席勒的诗集,大概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音乐的优秀也是WA最出色的地方之一,【恋色空】是首很好听的歌, 23话中,伴随着由绮纤细的手指落下的钢琴乐符中,是冬弥父亲在人生最后一刻的思念和托付,也许老父亲根本就不想疏远自己的孩子,也许,他也仅仅只是希望冬弥能够真正成熟起来,能够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最重要的人,也许只是这样而已,毕竟,他是如此珍爱着他的妻子,冬弥早逝的母亲。
纠结的感情,复杂人物支线,被安排的很好的伏笔,里奈的离去是整剧最伤感的情节之一,我想里奈从来没奢求过什么,即使是喜欢上了冬弥也一样,她一样还是全力支持由绮,一样还是将最好的歌声奉献给大家,可是谁又能理解这个坚强女孩背后的寂寞与脆弱,谁又能承担她瘦小肩膀上的压力和责任,她的微笑,她的哭泣,她一直是由绮最好的前辈和偶像,相信也是所有观众心中永远最美的女神。
“Thank you Bye Bye”化妆镜上的口红留言大概就是里奈最后想说的话了吧,我彷佛看见OP的最后,里奈一个人走向舞台的背影,其实不光是里奈,还有搬家的麻奈,离开的美咲和遥。
“真的很谢谢你,冬弥,我已经放下了,所以,已经不要紧了……”然后,在隆冬纷飞的雪花下,WHITE ALBUM也迎来了如开始般的结局,那是又一年的圣诞节,同样也是“我”的女友,森川由绮的生日。
第二十六页:我们坐在一起,一整晚,一动不动……
藤井冬弥确实是人渣,没得洗,但是他的人渣是建立在别人的投怀送抱,自己的迷茫,从始至终还是爱着由绮,但是不够专一。
底线有,不过面对弥生这种老狐狸。。。。
不行了很现实的一个人由绮是个好女孩,为了冬弥的回心转意可以苦等很久,为了事业可以拼搏进取理奈是个好前辈,即使自己确实吃醋,但是还是照顾由绮,能坦白表明自己的心意,可惜遇上了疯狂的英二哥哥其他女生其实只是建立在好友的基础上。。。。
总的来说是部不错的动画,各位多看几次肯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伴随着音乐ゆき:嬉しそうに雪の上の歩くあなたが りえ:一句英语 听不懂(恨!
)わたしには本当に愛おしく見えた整首歌不怎么样,就这2句,那旋律+歌词,巨有感觉
简评仓促的看完了白色相簿,没那么优秀的离谱,不过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这部动画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一种不同的 gal 改动画的可能性。
把原 gal 中七个角色的个人路线,写在同一个时间线,拼成了这么一个让人胃疼而沉浸的故事,塑造出一个不肯面对现实、努力让自己废掉的烂好人。
动画又非常凝练,从而在短短 26 话比较完整的讲述了所有角色的故事线。
画面注重细节,很少有水时间的镜头。
情节不断交叉,我们经常能看到同一时间线不同人的处境,仿佛上帝一般旁观这冰冷的世界和可悲的男女。
很多人说白色相簿是有一定年龄才能品出东西的作品,这一点是我最无法理解的地方,总的来说,肯定我还是太年轻。
查阅了一些长评,看到了很多对于泡沫经济时代的分析,但都是时代归时代,人物归人物,并没有说因为是这个时代,所以会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又会做出这样的事。
我的个人理解是,时代是一种背景,公司倒闭、歌团解散、股价飙升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抛去被女神眷顾这一点,冬弥也只是个即将走上社会,一个有才能而迷茫的青年。
时代也造就一种氛围,泡沫经济是日本的寒冬,无论是看待白色相簿这段故事,还是面对冬弥和由琦的感情,都带着一种压抑感、无力感。
人物本身,故事本身,动画标题,画面中出现的旁白文字,都给人在看文艺片的感觉。
吉成钢负责的人设作画确实非常干净,让人觉得果然这个地方就该这么表现啊。
配乐更是让我印象深刻,让我见到雪,就会想起白色相簿的旋律。
说到白2的歌,更多想到的是三角恋的胃疼。
但说到 White Album,Powder Snow,舞い落ちる雪のように 想到的单纯就是白色的冬天,粉色的雪。
恋色空的前奏,转雪的变奏那段演出也非常令我印象深刻。
不过这种说吻就吻、脚踏连环船的故事,让人产生监督喜欢看缠绵说不清的都市小说的既视感。
事实上,这一篇的故事讲下来我也是走马观花,到最后有印象的反而不是故事本身,是其讲故事的方式。
总的来说,白色相簿给我感觉像是一部文艺片,用干净的画风,优秀的音乐,破碎的剧情,讲述了如冬季般的时代背景下年轻人和爱着他的女神们的故事。
是一部不算太成功但另辟新路的 gal 改。
是一部看得到用心制作,属于上个十年的作品。
吐槽假如,如果,万一,白2有一天出第二季,一季讲完三女线我就算他不错了。
gal 改动画真是一个非自然的,令人胃疼的过程白色相簿在去年让我压抑不已,导致弃了大半年原 gal 的男主在角色个人线并没有那么花心,这又是一个开局有女朋友的男主,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 galgame 这么喜欢玩的设定吗。
上面没提到,77演唱的两首op也非常好听(难唱)有人提到了这是一部时代偶像剧,我只能说确实已经吊打不少名义上的偶像番了听说 WA 原 gal 是有随机设定的,what's up
不懂为什么要纵容男主的渣
5q剧情奇奇怪怪的
比游戏整体度好很多,配音,音乐等很多细节都上层. 融线后男主人品渣爆, 靠其它优点勉强到三星
有点拖。。。拖到中间就不想看了。。。
男主人渣无误。导致我至今不想看更出名的2.
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崩坏的样子..
片子真文艺,冬弥真人渣
冲着平野绫的歌去的,结果全程没让我听完这首歌…感觉WA不适合GAL改啊,明明是单线操作又想展现全部分线,搞得男主一整个世纪大渣男看得让人很不爽,又不是纯后宫番,想拍出深度就别搞无脑攻略剧情,三星全给平野绫的《White Album》
26集我看完了。狗!屁!不!通!
女神梦的解析
经纪人有什么权利做主艺人的私生活?以金钱甚至自己的身体作为补偿?你是艺人她爹?宝强的经纪人起码事先在经纪公司待过有经验,理奈家有钱就能任性的请个啥都不会的男主做经纪人?扯犊子呢?
三集弃
音乐大赞!缓缓地讲述故事,配上背景音乐,非常舒服。
致郁系始祖,文青味特别浓,挺喜欢的。
与一两个人暧昧不清就算了,现在是不止一两个……
错过的神作终于补完了,很喜欢这一作的人物刻画。男主跟女一之间的爱看得人胃疼,当年见面不方便,也没有手机,加上男主自身的心理问题,导致一系列妹子得不到善终,咬牙切齿的看到最后,还好不是SCHOOL DAYS那样的教育片,只留给人无尽的悲伤。。
看过School Days的人对于这样的剧集应该感到兴奋.. SD过半才渣起来, WA看了两集我已经气的不行了..我已经预感到结局的糟糕性..但还是想坚持看下去..
讲真,我不是很懂剧情想要表达什么,可能我还是阅历太少了?男主这个全世界女人都爱我的设定真的不能理解,女人们不求回报的献身,闹哪样?
看的很不舒服
游戏另说。改编动画明显白1比白2好。美术,作画 节奏各方面都更好(虽然有些集有点乱)有点在看90年代日剧的感觉。很妙。“女神论”很有意思。很有社会性的作品。一星扣在凌乱感 看的有点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