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密战”,但感觉变成了“明战”,感觉一点悬念都没有。
打斗场面挺多的,潜伏线却感觉挺单薄的。
在那个年代里,有太多前辈们为了祖国而献出了生命,感谢那些为了光明而在黑暗中密战的先辈们。
有一种活着是为了牺牲,有一种牺牲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着。
——《密战》
去看《密战》,是因为对原型人物李白有兴趣。
李白来自浏阳农村,原本大字不识,在长征途中开始学习电报技术,成为红军首屈一指的电信专家。
后来奉命进入沦陷后的上海,又是传奇特工。
他在中国的邮电和特工两个行当都是祖师爷级别的人物,也是那一代中国人从零开始实现逆袭的缩影,北京邮电大学里面至今有他的塑像。
电影拍得不错,郭富城演的男主有形有神,没有我担心的“港味”。
张翰这个人物从始至终有很大的变化和成长,对于他是一次演技的爆发。
整体的制作水平也属中上,视觉听觉都还比较舒服。
因为对李白有点了解,有些电影中没说清的细节值得提一下:剧中多次出现一根卷曲的铜线,那是李白的天才发明,装上它就是个发报机,扯掉它就是个收音机,所以鬼子没法认定他就是秘密电台;鬼子抓住他,使用的是“分区停电”的办法,也就是排除法,停了这个区的电,电台还在工作,就可以排除这个区,然后逐步缩小范围,鬼子智商不低,手段很毒。
影片结尾有点太阳光了,男主微笑着给妻子发电报家书,似乎从此过上了童话般的生活。
其实真实的李白在上海解放前夕被杀,没能看到新中国成立,他妻子把独子拉扯长大。
这部电影当然也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不过,与其去看一些充满套路的特效大片,我倒是觉得这次的选择挺好。
电影本身4分左右吧,准备打个5分,1分是给李白的。
毕竟,难得有一部电影愿意描写这位不应该被遗忘的牛叉人物,因为一些其他不相干的因素而连累电影作品,未免太可惜了。
不错,挺好看的,朱一龙岑子默好帅,嘻嘻,岑子默的眼睛好看,眼睛有戏!
赵本以为没有文化,靠作台就可以在电视剧上走位,没想到在大屏幕上行不通。
1米5 的身高垫凳子也还是小气。
没文化怎能理解抗在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下次演大屏幕,先读读书,长点文化和气质。
了解一下历史和人物。
你的片子没人看呀!
赵本以为没有文化,靠作台就可以在电视剧上走位,没想到在大屏幕上行不通。
1米5 的身高垫凳子也还是小气。
没文化怎能理解抗在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下次演大屏幕,先读读书,长点文化和气质。
了解一下历史和人物。
你的片子没人看呀!
2017年11月2日,采访郭富城。
很珍贵的一段经历,毕竟又是一位既没架子又有热忱的天王,或者说,好演员加好歌手。
十几年前,大家还在惊叹郭富城演技竟然那么好。
但如今,他越来越是位好演员的事实,就如同春华秋实一般,揉成了自然而然的印记。
难怪谈及《密战》中的再下一城,他可以笑言一句“此刻,是最好的时候”。
化身林翔,深受感动■钟少雄导演说,你是他的第一人选。
郭富城:对啊,我记得在拍《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时候,他来探班说这个角色,对我来说就很吸引。
对演员来说,有趣的地方是,你拍一个作品,很多时候会是传承一个精神。
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可以得到中国观众的支持,这是我最希望的。
■拍戏前对林翔有什么了解?
郭富城:我有看他的书,从小开始,怎么成为烈士。
林翔的原型李白是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一个隐秘战线的情报员,负责打电报,被捉到后有很多酷刑,但都能坚守岗位。
大家知道他身份是什么,但他性格怎样呢?
内心的热情在哪里呢?
为什么要做这份这么危险的工作呢?
你要去了解他,呈现给观众看,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林翔的塑造有什么改动?
郭富城:有他真实的一面,尤其是发电报。
电影前身叫“永不消逝的电波”,发电波的人物才是最主要的灵魂。
而在情节上,他变成裁缝,在真实的故事里,他是用另外一个身份去隐藏,影帝孙道临在《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中就是一个卖杂货的商人。
■改编是为了让现代观众更加接受?
郭富城:对。
电影由真人真事改编,灵魂上是没有改过的,为民族的牺牲是有传承的。
但当然,要塑造很多人物才成为一部电影,而且要更加丰富每个人物。
■塑造林翔时你怎样揣摩他的性情?
郭富城: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
表面好像很酷,因为不可以表露身份,但当发布时,他的情怀就完全在电波里。
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传到总部,不可以有任何差错,那段时间他会把儿女私情全部放下,这也是电影挺深刻的情节。
■你对兰芳(赵丽颖饰)说,“要胜利,就要先成为一块砖头。
”砖头意味着什么?
郭富城:当然是去鼓励兰芳,因为她也是党员,肩负责任,让林翔可以成功地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传开去,而且不会泄露行踪。
但在这过程中,兰芳遇到很多挫折,看到很多战友牺牲了。
在那一刻,她要冲出去为牺牲的同胞正面冲击,林翔就跟她说这句话。
砖头表示,可以是很坚韧的一个人,遇到任何挫折,都不容易像玻璃一样碎了。
而砖头也是累积的,你要让整个民族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战胜日军侵略,就必须是一块砖头,跟每一个战友一起,合力变成一个很巩固的房屋。
■片中浪漫戏份是否比较少?
郭富城:其实浪漫都是在过程中。
被人追捕时,他们产生一种默契,一种承诺,而为了整个民族,他们要放下平常人的生活,所以林翔同兰芳的情感基于革命与牺牲。
电影写了很多关于这个的情感,当你看完就会细味,有经历的、比较成熟些的(观众)会有好多回忆,而年轻人就会知道,除了大家拿出来讲的英雄,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烈士,其中一位就是李白。
希望借助这部电影,让中国人能有团结的心,而且也向这帮为国家牺牲的烈士致敬。
作为演员,继续拼命■你“希望观众看到又一个不一样的郭富城”,这次最不一样的是什么?
郭富城:这次最大的特色是扮演了真正的历史人物。
里面还有个老妆,请了韩国特技化妆(团队)来做,也是我从来没试过的。
他要做乞丐去捡一些零件,然后组合成(电报机),再发布出来,这个情节挺吸引人的。
另外,我完全不知道电报是怎么打的,当时找了一个老师——真是一个情报员,一个老兵,为社会、为国家做过很大贡献——他讲了一些当时的故事,处境是怎样的,如何去发电报,以及发电报的速度。
■具体是怎样的?
郭富城:每一个字都由4个数字组成。
比如15951778,那就代表师徒。
一个字用五个手法打出来,所以发的频率是很快的。
很少有电影有机会,让我学到打电报的知识,我觉得很有趣,而且有别于我以前演过的角色,又看到一个更不一样的自己。
■你说,“拍戏不容易,要拍好这个角色更不容易”,扮演林翔什么最不容易?
郭富城:当你了解、进入角色之后并不是太难,可是很多时候会被情节感动,从郭富城来说,可能我拍到那场戏,已经忍不住泪崩了,因为我看到其他人牺牲。
但在角色里,你要做出坚韧的态度,这跟我本身的性格是相反的。
■片中你还挑战了一段8分钟没有对白的戏?
郭富城:是。
这8分钟里一边见到战友离去,另一边又被人抓,包含了很多民族意识、爱国情怀,什么都有,情绪非常复杂。
不过导演本身挺懂商业电影,所以拍的节奏很快,不是8分钟一个镜头。
■酷刑戏最难的是什么?
郭富城:大家在零下几度穿着羽绒服,而我是光着身子,然后给泼水,真的太冷了。
而且受刑时给他撒盐,当胶水溶到身上也会受伤,盐洒进来,真的地方比假的多。
■你还为《密战》受了很多伤。
郭富城:从演以来没试过受这么多的伤。
我的十字韧带弄断了,康复了九成。
剩下一成必须要做手术,而且休息6个月,但我的工作太忙太密了,就没办法去动手术。
但是当我进入这个角色,想到李白,我告诉自己,一个人能够牺牲他的生命,我的伤算什么?
希望你们看到的不是郭富城,而是烈士李白。
■你依然在接拍很多拼命的角色。
郭富城:此刻,是最好的时候。
我觉得现在的演技,或者对每个角色的分析,会更深入,因为人生的阅历厚了。
对生活的沉淀,或者对一个角色的了解,都与生活的过去有关系。
所以,拍电影的时候,你要很希望将一个角色赋予他,而不是把郭富城演出来。
我一直都说,想演一个不一样的郭富城,就是演一个不同的角色。
就是电影的角色在这十几年来很少重复,除非是续集。
我希望可以演活电影里的角色,我也很开心可以演林翔,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角色。
(原载于《看电影》)
大陆人傻钱多,香港经济每况愈下;为什么这么说,看看同期同年龄层的大陆演员和香港演员,任达华50后,郭富城60后,居然会接这种垃圾片,说明现如今香港要赚点钱真的很难;再看看同期的大陆男演员 50后的葛大爷陈宝国,60后的吴秀波,张涵予,姜文(算半个演员吧人家主业是知名导演),哪个拿出来的电影作品都不会落得如此骂名.聊完香港的经济再看大陆的新生代,赵丽颖,张翰;在这里给个赞,那么烂的片都能接,接了以后还演的那么敬业,赵也算是偶像剧新生名旦了,按照往年的新名旦习性这类烂片是绝不入法眼的; 从中也反映出新生代演员,更勤劳刻苦;最后说说自己的观影感受,就是脑子一抽买了张票,整个观影过程就像吃了屎一样难受;是的吃完了屎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这货有多难吃;
看了《密战》和《战狼2》才知道,原来张翰也是一个会演戏的人。
他对情绪的把控、细节的处理、人物整体的塑造能力在30岁年龄段的男演员中并不算差,但他的演技却一直为人诟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难道是他最近这两年才学会演戏的吗?
其实不是,中戏严苛的选拔制度以及专业训练决定了:大部分毕业生的业务能力不可能会差。
但同整个市场大环境结合,中国演艺圈愈演愈烈的反智化倾向已经深深影响到了这些顶尖表演学校毕业的新人,使他们若干年后的演技不但得不到成长甚至有所倒退!
首先表现在剧本上。
中国是一个极其不尊重原创的国家,知识产权的意识在老百姓的心中依然是淡漠的,大家秉承着“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传统,各种自媒体、公众号都相互抄袭甚至剽窃,但违法成本却很低。
而真正的原创者反而因为获利微薄而不受社会尊重。
表现在影视行业也是一样,真正原创的堪称优秀的电影剧本每年没有几部,大部分都来自于拼凑、抄袭或者拙劣的模仿。
剧本做为一剧之本,可以说是演员创作的源头,连这个源头都被污染了,想要有精彩绝伦、震撼人心的表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很多海外获得重要表演奖项的电影,它的剧本根基都是相当扎实的,能接到这样的剧本,甚至原本平庸的演员都可能焕发出惊人的光彩。
所以欠缺原创力的好剧本,是中国演员脱颖而出的命门。
相对而言,《密战》的剧本就相当不扎实,人物普遍缺乏深度和内涵,大部分角色都流于符号化,所以演员很难有上乘的表演,除了张翰给人意外惊喜,张蓝心、朱一龙包括男女主角郭富城和赵丽颖的表现都只能用“平庸”二字来形容。
其次是观众品味。
不得不说,大部分中国观众的品味不敢恭维,有些人甚至连“什么叫好的表演”都分不清。
其实点评演技也是有门槛的,没有领略过高阶表演的普通观众可能认为“表情丰富不面瘫”就是好的表演了,这种对表演粗浅的认识在《演员的诞生》这档节目中也有所体现,大部分攻击郑爽的人都说不清楚她到底哪里不好,只会牵强地把问题归结为她“小动作多,总是干瞪眼”上,而根本没有关注到她的人物行为逻辑和情感真实性上来。
更令人意外的是,竟然会有人认为刘芸比章子怡的演技还要好,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从哪方面看出来的。
低下的观众品味,逼的整档节目的定位都不得不随之扭曲,第一期导师们对任嘉伦和郑爽令人尴尬的称赞,对整个青年演员群体起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更强化了他们心中“形象大于演技”的认知,也给了那些毫无业务能力却幻想成为明星出人头地的年轻人极充分的现实依据。
在第二期节目中,专业的影视演员车晓竟被赵本山的徒弟周云鹏轻松PK掉,差点让人误以为这是在《欢乐喜剧人2.0》的现场!
表演艺术的严肃性和专业性正在一点点丧失。
在这个时代,充斥着靠偷奸耍滑、利益捆绑上位的成功者,而那些真正脚踏实地的艺术工作者却拿着极微薄的酬劳得不到理应获得的社会尊重。
年轻演员不把磨练演技做为自己的第一要义,而是去攀附权贵、去整形、去蹭各种热点和花边新闻,但问题却不是出自他们自身,因为整个社会的裹挟,想要生存和发展,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密战是我为数不多在电影院里看的抗日题材类的电影。
今天我不说别的,只想说说这个戏份不多的地下党员岑子默。
子默出现的场景不多,印象让我深刻的却有很多。
当然,不否认,我也着实比较关注他。
那个撕心裂肺喊着五叔想要回家的“孤儿”,那一声声的“我想回家”,喊的我汗毛都竖起来。
他让我看到了一个尽管与组织失去联系却不放弃自己做人底线和原则的好青年。
那个与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坐在一起抽烟谈心的少年人,题外话,抽烟真的很帅。
他问道:“做好人有错吗?
”眼神坚定,让我看到一个坚持信仰的当时家国环境下的挣扎者。
那个坐在钢琴前百无聊赖弹着琴的钢琴师,当林翔坐在身边告诉他可以回家了的时候,我尤记得当时在电影院我的眼泪都掉下来!
我不否认我是个容易伤春悲秋的人。
但是,我可以理解子默当时的心情,一个在外漂泊的孤儿终于找到了家乡,遇见了亲人,自己对于信仰的坚持终于有了归宿,我替他开心。
他让我看到了一个有决心有抱负为了理想可以奋斗终身的优秀预备党员。
那个拿到汪精卫濒死照片时眼神都在放光的子默,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国家即将在困苦中取得胜利的希望…… 岑子默代表了当时水深火热的中国大环境下那一批愿意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付出和牺牲的青年革命者。
正因为有那么多的“林翔”、“岑子默”,才有了今天我们美好和平的新生活。
我还要夸奖一下朱一龙的演技。
在这个全篇戏份极少的影视作品里,朱一龙演出了多种不一样的情绪,不一样的感情,甚至我觉得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子默。
朱一龙真的是眼技派,那一双眼睛,能够传达出的东西太多太多。
子默想回家的“焦急”、想劝说梁栋的“坚定”、可以回家的“激动”以及知道林翔被抓时的“惴惴不安……”每一个镜头,朱一龙都抓的紧紧的,不愧对任何一帧映像。
最后,感谢前仆后继为了祖国奋斗牺牲的所有英雄,谢谢你们给了我们一个这么美好的生活。
一部《战狼2》的出现,引爆了今年主旋律影片的步伐;虽然这部《密战》在题材和票房上偏小众,但是它却依然是一部承载着满满诚意与感人的作品,不仅是抗战的历史题材,还有那些影片里呼之欲出的罪与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是恐怖阴森的,曾经繁华的大都市沦陷成一片荒凉之地,日军的战旗飘扬在灰色的天空、战车和训练有速的士兵们在街上肆无忌惮的杀戮。
林翔被委以重任重建地下电台。
影片开场大肆的杀戮与打斗已透露着某种原罪,还原了那段真实可怖的历史,期间各色人物一一登场,除去正能量满满的林翔,还有纱厂女工贺兰芳,看着兰芳被玷污而束手无策的“汉奸”梁栋,凶狠能打的日本军官秋山雅子……个个人物的登场都为电影带来了一股正邪剑拔弩张的较量;被枪决的纱厂工人、死在兰芳面前被打成“血筛子”的万冰,那时候的上海,瓢泼的大雨里都染着血腥,是真正枪林弹雨的生死场。
虽然恐怖的阴霾笼罩着上海的天空,但是有许许多多像电影男女主人公是林翔和贺兰芳一样的人,他们由相同的信仰而凝聚在一起,在上海这座城市里隐秘着也波涛暗涌着,带来胜利的曙光。
林翔与兰芳两个人最初“假扮夫妻”,两个不畏生死的人,由最初的陌生到最后的鼎力互助,那是一朝一夕里培养出的默契,是一种比爱更大的情怀。
两人都是聪明又舍生忘死的人,他们身上刻着那个年代地下党人的英勇无畏,不得不说兰芳孤身一人救林翔那场戏,举手投足都透着聪慧,这个不平凡的女人每天都在“能与敌人战斗的地方”。
聪明的头脑,坚定的意志与信仰,全能的技术,那时的“地下党”们,所表现出的强大内心在这部电影里淋漓尽致,影片最为动容的地方就是兰芳在救下林翔后,他问她如何背出的号码,她说“浏阳河,我知道的,那就是你。
”颠簸的车一路从黑暗走向光明,他和她的心也终于真正的紧紧贴在了一起。
电影取材自一部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的题材和剧情都不复杂,萧条的上海街道与造作繁华的舞池音乐厅,“假扮夫妻”的地下党,地下电台的声波,都预示着战斗的急促与紧张。
电影里刻画的人物性格也比较鲜明,那个年代逼迫着每个人去战斗,无论是大义凛然的林翔,善良正义又勇敢的贺兰芳,还是霸气阴冷的秋山雅子、卖国求荣的大汉奸秦老板,都是忠奸一目了然。
剧情里两个很有意思的人物是梁栋和岑子墨,他们就像是林翔和秦老板的缩小版,其中剧情反转最强的是梁栋,他和岑子墨坐在庭院里讨论这个时代,他忍受屈辱骂名,顶着汉奸的名声,却依然坚信这个世道“要么做坏人,要么做死人”。
直到看到“大猫”的牺牲,彻底触动了他,林翔告诉他,他是英雄的儿子,他的本质并不坏,最初救下兰芳,暗中帮助和保护兰芳,都能看出这个人物的本质,最终他回归了善良的正义,也接受了良心的惩罚,也体现了这个角色的张力。
风雨飘摇的时代,充斥着血腥杀戮的上海,各路人马层出不穷,但是都传递着大时代下小人物命运无奈与悲哀,除了遭受良心谴责最终弃暗投明的梁栋,还有心狠手辣为日本人卖命最终死在日本人屠杀的秦老板,心狠手辣的日本高官秋山雅子,他们也不过都是时代下的一枚棋子;我始终记得在“大猫”牺牲后,林翔从水里捞起的那块手帕上清晰的印着六个字:“东风雨,珍珠泪”,无疑就是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带着诚意且向经典致敬的电影,那些人物命运,都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接受时代的拷问,独享着专属于他们的罪与罚,虽然故事结构内核单一、融合了太多炫酷的打斗和现代元素,可是依然不失为一部让人接受精神洗礼的作品,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信仰”与“忠诚"。
一开始秦老板出现的时候,我居然没认出来是任达华,气场还是有的,那股狠劲拿捏的很好,对秋山雅子表面奉承实则相互利用的心态细节把握到位,这些年比较少看到他了,说起来也是曾经比较喜欢的演员,从各种大人物狠角色到岁月神偷这样的小人物,各种气场转换毫无压力。
郭天王在片中是负责耍帅的,岁月在天王脸上还是留下了痕迹,身手倒还是好看的。
真没想到这部片中又看到了张翰,这是继战狼后要向正片转型了么?
完成度也还可以,不算突兀。
张蓝心反而还是有些惊艳的,睡袍妆是为了弥补剧情救场的吗?
赵丽颖的小圆脸依旧是讨喜的,主线的笔墨并无多少落在这个角色,人设很是平淡。
总之,一部剧的好坏,首先剧本是灵魂啊。
剧情很简单,但是同样也很舒服!没有过分的设计一些嘿咻的镜头,但就这一点给加一星,再加上这么多明星的加成,适合一家人看。
党员会跑酷,鬼子抓不住。飞机轧马路,鬼子拦不住。塘主一发怒,杀鬼子无数。
剧情一般 赵丽颖哭戏让人动容 张翰有突破
唯一的看点是哺乳的少妇。
不喜欢谍战剧,但是看过之后觉得演员很敬业,希望以后可以拍出不一样感觉的谍战剧
说老实话,票是人送的,题材不够吸引年轻人,但是还是目不转睛的看完了,没拿出手机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电影很给力了!分数这么低,是真的看过还是别的原因?我都以为我们看的不是同一部电影😅
出乎意料的很喜剧!张翰很努力,演技有炸裂。郭富城,朱一龙,于晓光都挺帅的。我家老赵还行吧,这部电影是在去年所谓的轧戏期间拍的,怎么的呢,我家演技在线经得起考验。这是部男性英雄角色为主的影片,女性角色不是很突出,老赵戏份不多。整体还行吧,故事流畅,演技在线,酷刑和造型特效逼真。
这片的演技担当是老艺术家奚美娟,身材担当是郭富城,大头担当是我龙哥(我真的是真爱粉)意外担当是张翰(都说他没演技我脚着还可以啊)剧情?昂?逻辑?昂?(发出居一龙的声音,此处脑补表情包)
女主的脸也太不适合大银幕了。。演技也是尴尬。。但是电影更烂。。。
好好的谍战片,拍成了抗日神剧,瞎打个什么劲啊。
郭富城这些年磨得真好,至少在大多数电影里,都能以演技独自撑起一种可看的可能。加上始终喜爱的任达华,这两个人的戏份,尤其是酷刑,很好。前半部分的快节奏动作加一丢谍战,甚至能让一些无感的演员也有了回转的色彩,但是最后横生截断,把那种神化、偏题、编不下去的弊端陡然放大,可惜了。
在日本人&国民党/伪政府?官员及亲属观看的演出前宣传起义这个设定究竟是怎么想的?底下坐的全都不是可说服对象,是号召观众起来革了自己的命么?如果不是还原历史上真的出现过的事件(可能是为了引发舆论哗然?或者有明确的转化目标?),那么这场无畏的牺牲简直对不起片尾的致敬。还有最后仓库里开飞机的桥段,想象力真丰富,真·服气。
剧存在一些瑕疵。也没别人说的那么烂。郭天王和各位演员演技都很不错。本来想打三星的。看看这么多尬黑得。给个五星平衡下
和之前那部《游戏规则》一样,全程电视剧质感。影片配置(编导、演员)严重低于郭天王的实力和咖位,生气,哼。
地下党撤退还有飞机。。。这操作太666了
拍摄特效表演都没问题…张翰表演层次感还挺深的,这不是演员的锅,是剪辑!是剧情!是剧情剪辑有问题!好好讲故事就这么难么!没有主次不分轻重!
是什么支撑着我看完这片?居老师!
看的龙哥CUT。只是CUT就已经满满的神剧既视感。除了发现一直面瘫的张翰竟然哭戏感人,别的演员真的好别扭啊。包括龙哥,造型不好看,演技没的发挥。结尾一个人干翻一车日本鬼子毫发无损,这样瞎编你觉得好吗?
主旋律,赵丽颖的演技真是醉
以为是谍战,结果是手撕鬼子功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