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之旅

岸辺の旅,身后恋事(港),Kishibe no Tabi,Vers l'autre rive,Journey To The Shore

主演:深津绘里,浅野忠信,小松政夫,苍井优,高桥洋,柄本明,奥贯薫,赤堀雅秋,松本华奈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日语年份:2015

《岸边之旅》剧照

岸边之旅 剧照 NO.1岸边之旅 剧照 NO.2岸边之旅 剧照 NO.3岸边之旅 剧照 NO.4岸边之旅 剧照 NO.5岸边之旅 剧照 NO.6岸边之旅 剧照 NO.13岸边之旅 剧照 NO.14岸边之旅 剧照 NO.15岸边之旅 剧照 NO.16岸边之旅 剧照 NO.17岸边之旅 剧照 NO.18岸边之旅 剧照 NO.19岸边之旅 剧照 NO.20

《岸边之旅》剧情介绍

岸边之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独自生活的钢琴教师瑞希(深津绘里 饰)曾经拥有幸福无忧的生活,但是自从三年前丈夫薮内优介(浅野忠信 饰)失踪后,一切发生了改变。某个晚上,正准备做吃的瑞希,突然目睹优介由外面走了进来。而接下来的话语更令她吃惊,原来三年前担任牙科医师的丈夫被诊断患有绝症,他不声不响离家出走,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安然死去。某种执念让他以活生生的形态出现世间,并历经三年跋涉回到了家中。在优介的提议下,半信半疑的瑞希和丈夫踏上了回溯这三年来的寻家之旅。路上他们遇到了曾经照顾过丈夫的人,夫妻二人心底的秘密交替浮现,他们终于能够坦然地面对彼此了…… 本片根据汤本香树实自2009年在《文学界》上连载的同名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苹果奇怪的生活方式男性荷尔蒙火烬之女第一季留驻桃花塬末日杀神二十面相少女我的美好人生上帝之手第二季悲密虚构推理危情代价爸爸和小夏的便当谢赫杰克逊行走的背影造王者毛骨悚然撞鬼经2020特别篇第五名乘客一千零一克英雄传说闪之轨迹北方战役与敌同行脱缰之马开箱灵魂灾难片场背锅侠惊心食人族3别扭兄弟老米家的婚事BlueDrop~天使们的戏曲~农夫

《岸边之旅》长篇影评

 1 ) 要多久才能与过去告别

黑泽清的作品,应该是不错的,之前看过《东京奏鸣曲》和《间谍之妻》。

本片的开始,有些悬疑,失踪三年的男主突然出现,会让人以为是一场梦。

甚至女主也会这么以为。

随着剧情展开,一切又都像是真的。

男主带着女主,坐着长途巴士,去了几个他工作过的地方。

之间穿插着几位同样是来着另一个世界的角色出现。

直到小孩子在水塘边说,瀑布后边有个洞,会有人从那边回来。

才明白已经落水身亡的男主真的来自于另一个世界。

女主抑制不住好奇心,又去了瀑布,还见到了过世多年的父亲,也知道过世的母亲一些情况。

男主在村子里为大家讲课,谈到宇宙,光线,距离。

最后说到“零”,一切都可能是虚幻的。

虚幻的种种,构成了现实。

终于要到分别的时刻,女主烧掉了祈福的字帖,在岸边(不知道是不是男主溺水的地方),与过去告别。

影片的光线一直比较暗,风格与《间谍之妻》有点像,很像看一场老电影。

直到男主的最后一课,村民们打开了一排排的吊灯,银幕才第一次明亮起来。

大概这就是一种暗示吧,阴郁的生活该结束了,逝去的人们,不要影响活着的人未来更好的生活下去。

一直不知道苍井优在哪儿,直到她出现了,快离开了,才看出来。

导演一直用侧面,阴暗的光,远远的,看不清楚样貌,女主和优的对话声音不大,幅度很低。

直到最后,镜头终于给了正面,还是那个笑容甜美的苍井优啊。

————怎么说呢,我是躺在床上用投影仪看的。

困得一次一次的睡着,又一次一次的倒回去看。

确实很闷,色彩又很旧,节奏也慢。

但是部好片子。

 2 ) 我文艺我深刻我性冷淡

每逢电影节一定都会不出意外地有如此一般的电影, 全片磨磨蹭蹭两小时最终汇成一句话:我文艺我深刻我性冷淡。

片中人物在大部分时间都是面瘫的,也许真的是文化的原因,日本人在亲近的人面前也不会表露太多情绪波动。

虽然女主角偶尔耍耍小脾气撒撒娇,但战战兢兢竟是她待人处事的常态,日本女性果真都活得这么压抑吗?

苍井优出场的时候被惊艳到,在女主苦瓜脸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甜美可爱了。

 3 ) 没有这三段回溯之旅,就没有“岸边之旅”(有感)

对其中三段式的回溯之旅特别有感触——其一,是一个已然离世的老人对爱妻的忏悔之心,因为他,他的妻子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

他说他不知道要去哪里,但他必须要离开了。

(应该是让优介反省自身离开妻子瑞希的举动是否正确,真实代入老人时下的情感,让他换位体验到自己的另一半不声不响离开自己时的那种无言的苦楚)——其二,是一位姐姐,当年做了跟小时候鲁迅折断弟弟蝴蝶风筝差不多性质的事情,不准早年病逝之前的妹妹弹奏唯一会弹的钢琴曲「天使的和声」,因为作为姐姐的她,讨厌这首重复弹,听得有点腻了的曲子。

(让瑞希知道,自己多年习得的钢琴技巧「尽管她自己不喜欢」能够帮助别人实现未了的遗憾的可能,正是瑞希不经意的弹琴触发了现世姐姐想要弥补她“阻呵妹妹弹钢琴”这种遗憾的契机。

)——其三,是一对夫妻,与优介、瑞希两夫妻的情况相类似,男人因为重感冒加重而孤独死去,心里毫无准备,还有很多未了的事情;相较于优介、瑞希来说,这对夫妻对另一半“生”的执念更加的强烈,以至于即将“魂离现世”的男人失去理智,处于失控的状态,但他是自私的,他想得更多的是他自己,最后仍然想对他的妻子说出“他并不想死”的愿望。

优介则不同,他做的更多是想让妻子瑞希释怀,让她知道在他离家的三年时间里过得很好,不用担心,且尽可能满足她对他的“好奇”。

这三段回溯之旅让她更了解他自己,他自己对待生死的态度——(死亡)虚无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让她坦然面对他已然离世的现实,不枉他陪她走的这一趟“岸边之旅”。

可以说,没有这三段回溯之旅,就没有“岸边之旅”。

 4 ) 爱或许虚无,但因为有爱,我们才敢面对人世间一切虚无

《岸边之旅》是一部将虚无和爱之间的关系刻画得最好的电影。

01这部片子是我一位画家朋友推荐给我的。

我一个人躲在一家旅馆里看完,看得让人满身鸡皮疙瘩,寒意顿生。

《河岸之旅》尽管本质上还是一部都市爱情电影,但它的气质,带有浓郁的寓言性和神秘性,甚至是魔幻色彩。

看完之后,它让我第一时间想起一个短篇和一部长篇小说。

短篇名叫《河的第三条岸》,一位巴西作家的作品,这篇小说只有三千多字,我是在阎连科的《发现小说》中阅读到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

据我认识的几个可以信赖的人说,他从小就这样。

在我的印象中,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

也许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

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订购了一条船。

故事里的父亲,后来上了船,在河里划来划去,漂去漂来,再也没有回来。

阎连科在论述这篇小说时,他说,十年前在无意中阅读之后,这篇小说就再也无法从他的脑际抹去,仿佛一个被困在孤岛上的人,听到了来自茫茫大海的一声轻微模糊的搭救声。

长篇小说是苏童的《河岸》。

作家以儿子库东亮的口吻讲述了在文革中失去身份的父亲库文轩在河上生活了十三年的生命悲剧。

看完这个故事,像喝了杯“极境牌”咖啡,味道苦极了。

严格地说,《河岸》和《河的第三条岸》并不完全是同一个卵巢里诞生的两个故事,无论从皮相还是骨肉,两者都没有可比性。

但是呀,人就是这么奇怪,我看《河岸》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河的第三条岸》来,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跟自己说呀,苏童一定是看过那位巴西作家的短篇,才会有灵感创作出《河岸》,否则,故事与故事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那种寓言性、神秘性,甚至是魔幻色彩,怎么会如此相似呢?

在看黑泽清的《河岸之旅》,我脑海里不断闪回《河岸》和《河的第三条岸》在脑海里残留的画面感和故事印象,但其实除了电影里的神秘气质,与两个小说有某种相似性,其他的,根本是风马牛,完全不相及。

那么,电影《河岸之旅》究竟神秘在什么地方呢?

02 简单来说,《河岸之旅》讲述的是一个独居的女子与她失踪三年的丈夫的游魂一起旅行的故事。

这个独居的女子叫瑞希,是名钢琴教师,她温柔、知性,她善良、美丽;她的丈夫薮内优介,是名牙科医生,又英俊又潇洒,三年前却离奇失踪了。

尽管已经过去了三年,瑞希依然无时不刻不想念他。

她每天为他抄写经书,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平安无事地归来。

突然有一天,优介若无其事地回到了家,瑞希又惊又喜。

但听过优介的倾述,她才知道,丈夫已经在三年前去世,现在跟她对话,是他的游魂。

他的游魂因为对爱的执念,历经了三年人世间的旅程,才回到了瑞希身边。

瑞希对丈夫生前所经受的一切产生了好奇,于是,她和丈夫踏上了回溯这三年来的寻家之旅。

这段充满魔幻色彩的旅程由三个故事构成。

第一个是小镇老邮递员的故事,优介曾在他家借宿过,帮他修理过电脑;第二个是餐馆老板娘的故事,优介曾在她店打工过;第三个是山里头疯媳妇的故事,优介在她家里留宿过,曾在那个村子里头担任过老师。

在第三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中间,导演插入了一段瑞希去优介曾经工作牙医诊所,与他的情人会面的故事。

整部电影就像是由爱·伦坡笔下的四个短篇小说构成。

从头到尾,弥漫着无论如何也驱散不掉的阴郁、忧伤气息,像极了阿摩司·奥兹笔下《爱和黑暗的故事》那种调子。

由浅野忠信演饰的优介身上倒是有一种阳刚爽朗的气质。

这种气质多多少少冲淡了影片刻意或不经间营造的阴郁感和神秘性。

电影结束的时候,优介离开了人世间,而瑞希也放手让他离开。

《河岸之旅》的尽头,居然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特别特别温暖,特别特别治愈的感觉。

03在几位日本导演中,是枝裕和,看似温和明亮却包裹着无比坚硬的残忍和冷漠,比如他的《无人知晓》;宫崎骏,在洞悉人类精神世界的暗黑之后,依然万分毅然和决然,比如他的《幽灵公主》;北野武,在天真和激烈中,混杂着伤感和悲痛,比如他的《双面北野武》。

而黑泽清全然不同。

他在诗意化、虚幻化的爱恋关系中,投入特别硬的东西,投入特别暴力的元素:比如那口邮递员砸向妻子的铁锅;他在忧伤、迷离、虚无的生离死别中,又投入特别温暖、明亮、真实的东西,比如优介那几堂关于“虚无”的讲座。

在“河岸之旅”最后一站,优介把瑞希领到一个藏在深山老林的村庄里,他曾在那里给村民免费讲解宇宙万物之间的关联,他讲到了原子、粒子、质子、光子、 中子,还讲到了虚无。

他说,虚无是世界万物真实而存在的构成元素——就像光,我们把一束光用双手遮盖起来,它好像不存在似的,但张开双手,那束光从我们指间跳跃出来。

虚无击中你的时候,它巨大无比,像大海,像沙漠,像迷雾;虚无拥抱你的时候,它温柔如水,旋转如风,极速如影。

《河岸之旅》是一部将虚无和爱之间的关系刻画得最好的电影。

可以说呀,我们的爱、信仰、责任、意义、价值、智慧、思想、激情、热爱统统都建立在虚无之上,同时也建立在光、影、云、天空、大地之上,建立在无聊、空白、绝望、等待、无意识、烦燥、衰老和死亡之上。

爱或许虚无,但因为有爱,我们才敢面对人世间一切虚无。

04《河岸之旅》改编自小说。

它带有很强的文学性,兼具视觉艺术所具有的感官震撼和独特气质,很多影迷因为这部电影,从此喜欢上了黑泽清。

一句话小结:带着忧伤、迷离、神秘气质的《河岸之旅》,是对爱情的沉思:准备离开人世间的游魂,他想留下的惟有爱,他想慰藉的,惟有他的爱人。

虚无的爱,既是最后的牵挂,又是最后的遗产。

跟《海边的曼彻斯特》有点像又不像,不像又或许有点儿像。

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从一部电影跳跃到另一部电影,从一个世界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以为它们有内在的一致,又坚信它们有本质上的不同。

几年前,我读过一本很奇特的本——华裔法籍作家程抱一的五幕剧《游魂归来时》,它讲述了两男一女的爱情故事。

男的是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荆轲和高渐离,女的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春娘。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作者用一个爱情故事的外壳反转了历史叙事逻辑:职业刺客荆轲和云游乐人高渐离,这两个男人的游魂,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游荡之后,重新回到了美丽出奇的春娘身边,他们纵情倾诉他们那些难忘的往事。

从他们的相识,一路讲到相爱、相诱、相吸。

短短的几万字,将友情的崇高和热烈,将爱情热烈和崇高,尽述无遗。

这个故事和《河岸之旅》一样,令人悲息和惊叹。

最后一章《归魂之歌》,是全剧的点睛之笔,我一位电台主持人朋友,曾在一次朗诵比赛中,借用过一次。

在这里,我也想东施效颦,借用《归魂之歌》开头那一小节:我,已经那么接近死亡!

我,已经那么远离死亡!

死亡既已发生;死亡不再。

再无任何残存,唯存欲望,未酬的至纯欲望,未尽的至深欲望执着地回溯向那太初的欲望,那是大道之本,那是全生之根。

太初的欲望使元气从虚无孕生,从虚无出现的生命奇迹呵!

从虚无出现的爱恋奇迹呵!

正如程抱一先生所吟唱那样:一切生命终要再造,一切生命终要再活……极度的甜蜜和极度的暴力,极度的干渴和极度的饥饿……一生刻骨铭心铸造出灵魂!

一生激情迸发展现出灵魂!

……历经一切后才知道怎样生活,怎样真正地生,怎样真正地活,重新生活,这不正是唯一的欲望吗?

我在《归魂之歌》之中看到了《河岸之旅》所意蕴的一切。

无比悲伤的电影却给了我如火焰如潮汐般的力量。

——————————————————————END————————————————————【微信公众号:唐瞬冷文艺】

 5 ) 平静如水

为浅野忠信而来。

日本家庭看起来干净舒服。

你们在那好过得好吗我们过得很平静那就好你能忘掉那个男人吗我会过得很好快进着看完了,节奏太慢。

只记住了这段对话,挺好的对话。

希望我们都能在梦中与已经离开世界的爱人,朋友,家人说我们会在对他们的回忆中过的很好,也希望他们在那个世界可以过得平静。

 6 ) 温暖的孤独

电影是导演的,也是故事的。

电影是有节奏的,故事也是有节奏,电影只要掌握了好的节奏大多都能卖座,故事掌握了好的节奏,则可以被叫做文学。

《岸边之旅》改编于小说,电影的节奏则被文学带走了,所以就会有人BB这电影这不好那不好的。

但《岸边之旅》会迎合那些喜欢小说的观众,比如我。

我喜欢这样的节奏,有点像曾经看的《东尼泷谷》的感觉。

一种淡淡的孤独,不过这部《岸边之旅》带着一点点的温暖。

看海报,去官网看,大大的图片占据电脑。

深津绘里靠在浅野忠信的肩膀上,黄色的风衣很亮,给人活的气息。

电影中每次优介穿上这件风衣的时候总是会给人以活着的气息,毕竟,优介已经是死了的人。

整部电影中最有符号气息的大约就是这件风衣了。

不知道小说中的主要场所写了几处,电影中的三个地点基本以持平的比重瓜分了电影除去开头和结尾后的剩下时长。

其中无论哪一处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就像是平常人的平常生活那般,没有太大的意义。

每一处,见到的是活人也好碰见的是死人也罢,并不从中洞见什么,也不从中了解到生与死的意义。

只是有些人死去了而并不在知道,活着的人则从他人的死去中多多少少背负上了些什么继续生活。

一个偌大的房间很久没有时间打扫,一台很旧了的电影终于迎来了报废的时刻,一个经历了大半生的老人无法承受再失去什么。

虽说有不少台词是在探讨生与死,但并无什么结论。

优介最终终要消失也好,死去的父亲在水潭边的告诫也罢,瑞希大约都会带身上,然后等到未来再次相见。

或许,用男性的视角来写这部小说,能更有趣一些。

 7 ) 知道你存在,我再也无法停止想象

文 | 阿嬷电影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篇幅讲了一个玄乎神道的魔幻情爱故事,自杀的丈夫灵魂没有上天堂或是地狱,而是踏上了长达三年的漫漫回家路,一切只为与妻子做最后告别。

重逢的二人踏上了奇异之旅,并在行走的途中试着重新了解对方,让过去濒临破灭的爱情重燃。

故事本身所裹挟的诡秘气质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新鲜可言,因为失而复得让七年之痒的濒危情爱再次起死回生的套路,甚至让人有些昏昏欲睡。

但是,两个多小时的片长里有一处最动人之处,一下弥补了我对片子的所有不喜,那就是苍井优出现的五分钟。

这大概是片中最好看的段落了,深津绘里饰演的妻子瑞希始终对丈夫生前的一次不轨行为耿耿于怀,最终决定去见让自己的婚姻崩塌的始作俑者,苍井优饰演的情人朋子。

两个女人面对面客气地坐着,面上不动声色,内里刀光剑影,一言一语,你来我往间暗藏的强大戏剧张力好不过瘾。

-我叫薮内瑞希。

-我叫松琦朋子。

那之后他怎么样了?

-找到了。

-是么,太好了。

这样问挺厚脸皮的,但我一直挺在意的。

-他联络了我,说他一切都好。

-真是太好了。

-嗯。

医院的信寄到家里了,不说清楚情况,可能会给大家添麻烦。

-好的。

-真是让你们担心了,已经没事了。

但他不再回医院工作了,有什么手续要办么?

-不用,我转达给院长。

-那就拜托你了。

-我一直很好奇薮内医生的夫人是怎样的人,不过,您跟我想的差不多,反而有些失望。

-我也一直想见你一面,你带给我了很多鼓励。

-我给你鼓励?

-是的。

我一定要先比你找到他。

每次想到你我都充满力量。

挺奇怪的吧。

-我的话,与其让他被别的女人抢走,还不如让他真的死好了。

-那真遗憾,他还活着。

我比从前更了解他了。

-你是来跟我说这个的?

-也不是,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们是一对平凡普通的夫妻而已。

-我知道啊。

-那就好,夫妻关系其实很复杂,我原本以为外人不太明白这些的。

-我当然明白啊,因为我也结婚了。

-什么?

-预产期在今年秋天,医院这边也打算在下个月请辞,大概从今往后,平凡的生活就要日复一日了吧。

不过,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幸福么?

这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残酷博弈,死去的丈夫再次回到自己身边而没有去找情人,手握一筹的妻子本以为可以赢得这场局,却没想到满盘皆输铩羽而归。

情人比自己更年轻,更决绝,更从容,更放得下。

她轻巧地取笑自己温驯本分的妻子身份,她对过往情爱丝毫不留恋,她甚至嘲笑自己视之救命稻草的婚姻关系,她向自己示威:我可绝不是你想象中的孤家寡人,寄生情人,不就是平凡而幸福的婚姻生活么,我也一样拥有着并且拥有的更多。

这是怎样一番狼狈呵!

几近内伤的妻子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混杂着痛苦和不甘再次召唤丈夫。

而这,才是她彻底输掉的最后一步,她还得依侍这份温存。

「我一直很好奇薮内医生的夫人是怎样的人。

」这多么奇妙!

朋子对瑞希无比好奇,瑞希对朋子的想象又岂止停过?

当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她会发动五脏六腑去想象和找寻对方。

这种状态迷人又疯狂,而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则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好奇。

一段三角关系里的两个女人,在知道对方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无法停止想象。

对方是美是丑是善是恶是老是少,穿什么衣服扮什么妆?

她到底倚侍什么与自己瓜分同一个男人的爱?

男人为什么选择她?

我输的是时间还是其他?

这种好奇与想象会让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比陷入一段爱情还要磨人,因为它是那样真实又不确切,是实实在在,又是假想敌。

当脑中想象了千万遍的对手出现在面前,一切想象便有了可以兑换的凭证,那些过去从男人口中隐约听闻的细枝末节,自己体察到的蛛丝马迹,活生生地长在另一个女人身上。

「您和我想象的差不多,倒有些失望了」朋子的这句话太厉害。

她的失望,暗含自己的想象得到印证的洋洋得意,一切都在预料与掌控之中,对方不过人畜无害的温驯良妻。

她的失望,是对过去那段非正常情爱关系的放下,自己爱的不过是有着普通婚姻生活的平凡男人,而自己在他眼中想必也不过即兴选择。

当然,其中也不乏朋子对自己即将平凡过活的人生隐隐不甘。

当知道对方存在那一刻起,你再也无法停止想象。

而当所有好奇实现的时候,一切突然就意兴阑珊了。

 8 ) 时间的河流,细说从头

《岸边之旅》。

黑泽清。

2015。

  一部可以刷很多遍的电影。

  “家常款”的浅野忠信。

  “相遇”真是件奇妙的事。

浅野那么多神经质的复杂的角色为人称道,我却偏爱他平静温和的样子。

但是,倘若初见时就是这么样一部,也许,并不会爱上他。

  人就是这样矛盾。

  钢琴教师瑞希(深津绘里)的牙科医生丈夫优介失踪已经三年。

有天,她做着白玉团子,他穿着鞋进门,坐下来吃团子,“好烫”。

  她抚摩他的胡茬。

他却告诉她,他的身体已经在冰冷的海水里被螃蟹吃掉了。

三年前他身患绝症,没有告诉妻子,独自远行,在大海中结束生命。

却有什么念念不忘的东西,让他用了三年的时间跋涉回来。

他想带她去看看这三年来他走过的地方。

  她和他提着包旅行。

遇到活着的和死去的人。

各种执念。

  小岛上坚持每天骑摩托车送报的老人,从废报纸上剪各种各样的花下来。

  饺子店的女主人。

永远不碰的钢琴,是她对10岁去世的妹妹无法补偿的愧疚。

  小村中和父亲争执后离家的儿子伤寒死去。

儿媳妇薰失踪了一阵,回来后仍然失魂落魄。

  瑞希跟着优介旅行,他们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荡的涟漪震动着这些生灵和死灵的生活。

  瑞希用老人死前同老妻争执时击中妻子头的平底锅做了他最爱吃的肉片汤。

他终于安心离去。

  瑞希弹了饺子店女主人妹妹最爱的练习曲,她和女主人一起看到女孩回来,她教她练琴,小女孩终于流畅地弹完了整首曲子。

  优介回到小村,给村民上课,讲爱因斯坦和光子,像他曾经做过的那样。

他们劝说一直纠缠着薰的丈夫离去,消散。

  优介也会消散。

  他们聊得越来越多。

包括从前隐秘的一切。

优介同女护士的婚外恋情。

瑞希学生时代的爱人。

  他们旅行到优介再也无法支持的时刻。

  他们拥抱。

  她用优介给她的火柴,燃烧她为他祈福时手抄的经文。

  我觉得这片子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对婚姻的审视。

  优介和瑞希并不是特别恩爱美好的夫妻。

他们漫长的婚姻里,一定有过平淡、乏味、冷漠。

否则优介不会在绝症时离去。

瑞希三年里的绝望,不只是失去丈夫,而是“不知道因何失去”,那是比死亡更难堪的抛弃,她对自己失去信心,渐渐做不好每件事。

她甚至要靠着“要比情妇更早找到丈夫”的好胜心支撑自己。

  当他回来。

他和她从来不曾如此坦诚。

她看着他做很多事。

很多曾经的牙科医生不曾做过的事。

他分发报纸,包饺子,给偏僻小村子里的人上课,他说,——也许,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啊。

假若他不是牙科医生,假若他不曾遇到她,那不一样的人生,也有很多可能吧?

  浅野忠信在这部片子里特别平淡。

淡而温和的表情。

特别家常的笑。

被妻子揭穿出轨时尴尬的笑。

——他在别的片子里那些让人惊艳过的性感、暴戾、阴郁,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他只一个在死亡尽头回头看看人生,慢慢走回妻子身边的,平静温和的男人。

  整部片子似乎只有深津绘里一个人的表演。

  她沉默隐忍。

看起来坚强。

在等待的绝望里,恨过她的丈夫吧?

  她踏上那条奇异旅行的路,起初,并不是“爱”吧?

她只是想看看,看看这个抛弃她的男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当她和他一点点在行走中,在别人的故事里穿行,她渐渐了解他,原谅他,重新找回“爱”的感受。

——出发时她和他各自提着行李,连手也不拉,像太多麻木多年的夫妻。

渐渐她喜欢依偎着他。

她挂在他的胳膊上,她在夜里爬起来看他的脸,试探他的呼吸,她希望他们可以做爱。

她和他在小镇上买完东西,她走着走着说,要是时光“就留在这里好了”,停下来,停在此刻,停在这曾经的他们不曾经历过的生活——  如果世间每一对平凡的夫妻,都有这样一场“岸边旅行”,对着身边以为再熟悉不过的人,凝视他/她,拥抱他/她,陪伴他/她,倾听他/她,会不会,像优介和瑞希一样,发现“爱”,仍在流动?

 9 ) 《岸边之旅》| 听黑泽清平淡讲述“魂魄归来”

黑泽清是个喜欢探求生死话题的导演,但是他不是个老老实实讲故事的人。

所以每每,他的作品并不能被大众普遍接纳。

然而鬼才的不走寻常路,也铸就了他自己的风格,懂的人自然会懂。

看完这样一部题材的电影之后,第一要感叹的是,原来还可以这样讲一个鬼魂的故事。

01

影片中一开始,就是女主角瑞树的侧影,开篇的镜头里从头到尾看不到她的脸。

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空洞,深不见底的黑暗色调。

她是一个教孩子弹钢琴的家教,但是家长对这位老师的评价却是,那么欢快的琴声,不像是从你的手中弹出来的,如果你能性格再活跃一点就更好了。

这样的交代和铺垫,自然而然的让人陷入导演所要给我们的忧郁的氛围中,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个主人公的苦闷和压抑,相信她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紧接着镜头一转,她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中,搓着汤圆。

这时候高大的丈夫出现了,他就一直站在那里,藏在一昏暗的黑影之中。

在他们的对白中,你听不到歇斯底里的声音,但是毛孔已经随着那阴暗的气氛开始战战兢兢。

丈夫优介回来了,却不知是人是鬼,这样突然的出现,又不知何时会再消失,一切都在摇摆的不安中。

02

未有过至亲至爱之人离世经验的话,恐怕很难理解,一个活着的人对逝者的介说老人曾经收留过他,但老人自己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

在起初重遇的日子里,岛影教瑞树如何打包报纸,跟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聊天,瑞树看到他剪了很多花瓣的图案,收藏起来,很是好奇。

有一天瑞树岛影家中的平底锅煮寿喜烧,却惹怒了岛影,为什么惹怒,影片没有明确的交代,恐怕是让他回忆起了自己的妻子。

岛影冲出家门,跑去街上喝的酩酊大醉。

优介去街上找岛影,并把喝醉的他背回家,优介和瑞树一起,把他平放到床上休息。

在岛影生气、奔出家门的那一刻,嘴上说着“家人是什么?

仅仅是肉体的分离就结束了吗”

在放下岛影之后,岛影的床背后的窗户上,一大片的剪下来的花朵贴在一起,十分漂亮。

面对岛影床后发着亮光的花墙,瑞树的目光被深深吸引。

次日醒来,再面对着凋零的花墙以及落满灰尘、满目苍夷的房间,瑞树呆立在岛影空空如也的床前。

这一站,也开启了影片要述说的主题,岛影的灵魂迟迟不肯离去,是因为对妻子的愧疚,此刻他离开了,是一种释怀。

在岛影和瑞树、优介和谐相处的那些画面下,岛影已经放下了我执,放下了要留在这人间找寻妻子的念头,肉体分离并不是完全的离开,岛影不再执着。

04第二站,他们来到了小镇开饺子店的夫妻家中。

女主人有一架钢琴,却从来不碰。

瑞树一天帮忙做完工,忍不住打开了琴,弹起来琴上放着的琴谱。

琴声却唤起了女主人心底深处的懊悔,女主人逝去的妹妹在女主人深深的自责中出现,终于妹妹在瑞树的鼓励下,弹完一曲完整而流畅的《天使的合唱》,至此,女主人和妹妹也达成了和解。

05

第二站的拜访结束之后,一个重要的插曲上演,也揭开了夫妻感情中的迷雾和面纱。

原本要去下一站,但瑞树提起优介曾经出轨的对象,二人发生口角,瑞树负气下车回家。

回家之后,瑞树去拜访了丈夫的情人朋子,她似乎要去炫耀自己先找到了丈夫,但是在和朋子交谈的过程中败下阵来。

她以为自己很珍视的男人,在他的情人朋子那里也会占据同样的分量,然而出乎她的意料,朋子早已云淡风轻的放下,而且她告诉瑞树自己已经结婚,并且很快会有新的生命降生。

瑞树曾一度因为有这样的情敌,或者说是假想敌的存在,对寻找丈夫,召唤他的魂魄归来这件事充满了斗志,然而在真正见到了朋子,了解到她的心态之后,瑞树难免有些失望。

再次回到家中,瑞树有些歇斯底里,空虚、恼羞成怒之下,她无所适从,最终又是一碗汤圆,丈夫优介再次出现。

06第三站,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庄,优介曾在那里教书,村里的孩子和大人都喜欢听他讲课。

在这里,和优介相关的是香织的丈夫。

香织的丈夫也已经死去,不同的是这对夫妇纠葛不清,生者拉着死者,死者拖住生者,互相折磨着。

香织丈夫之所以不肯离去,是因为他不肯放下。

优介问香织丈夫“你有什么愿望?

”香织丈夫说“我不想死。

”可是他这个愿望已经无法实现。

看到这一对夫妇的纠缠,瑞树劝丈夫不要再管,她说“有时候没有了断才是最好的结果。

”她的心结也在此打开,她已经明白与其痛苦的纠缠,不如放下。

最后优介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时日也不多,身体已经变得十分虚弱。

在他即将离开之前的那一晚,优介一改一开始见面时,对瑞树身体接触的拒绝,主动抱起了她,两个人的灵与肉融为一体。

第二天,他们来到了优介说的岸边,优介向瑞树道歉,然后离去。

瑞树在岸边将自己曾经去寺庙写的祈愿书全部烧掉,从此释怀。

07

在最后一站的小村庄,有一个瀑布,那瀑布下有一个黑影,就像是生与死的临界点。

瑞树偶然在某一天,在那里见到了在她16岁时就已经离开的父亲。

父亲告诉瑞树,他一直在那边看着她,希望她能过的好,因为不放心看到她现在的样子,所以父亲出现。

对于至亲,生者能给与他们的最大安慰,就是好好的活下去。

而面对生与死的隔绝,就像是优介给村民们讲述的光与质子的故事一样,一切万物在宇宙中都是如此的渺小,即使大爆炸也不过是一个开始。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存在的虚无,也就不再执着于纠结眼前的失去。

08

一部电影,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输出作者、导演的价值观,进而再引起人们的共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黑泽清的故事,讲的不算完整,甚至有些跳跃和拖沓,但是他的镜头下给予的启示,却不能忽略。

生死的界限,是人无法跨越的。

但是如果离去的人能发声,他们想说的,恐怕是叫活着的人,好好的活下去,甚至是把自己没活好的那一份也活出来。

《寻梦环游记》说,如果一个死去的人被活着的人遗忘,那么他就将彻底的消失。

然而活着的人如果执着于和死去的人之间的联结,久久不能放手,不能向前行,就像影片开篇时陷入忧郁的瑞树一样,那么死去的人如优介一般也永远无法得到安息。

活着,背负着至亲离去的伤痛,但是依然阳光的、热情的再次起航面对生活,那不是对死去的至亲的背叛,是一种放下,是一种对两者都好的解脱。

经历过亲人离去的痛苦后,依然能站起来努力的活着,不是因为这种痛消失不见了,它就像是一道伤疤永远不会消失,只是我们找到了一个方式,和这道伤疤和平共处而已,这是对生的自己和死去的亲人最大的宽容。

以上

 10 ) 导演调度与光线设计的分析 ——以黑泽清《岸边之旅》为例

在分析片段前,我们可以先大致了解一下本片的剧情:独自生活的钢琴教师瑞希(深津绘里 饰)曾经拥有幸福无忧的生活,但是自从三年前丈夫薮内优介(浅野忠信 饰)失踪后,一切发生了改变。

某个晚上,正准备做吃的瑞希,突然目睹优介由外面走了进来。

而接下来的话语更令她吃惊,原来三年前担任牙科医师的丈夫被诊断患有绝症,他不声不响离家出走,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安然死去。

某种执念让他以活生生的形态出现世间,并历经三年跋涉回到了家中。

在优介的提议下,半信半疑的瑞希和丈夫踏上了回溯这三年来的寻家之旅。

路上他们遇到了曾经照顾过丈夫的人,夫妻二人心底的秘密交替浮现,他们终于能够坦然地面对彼此了。

作为当代日本影坛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的黑泽清从来不是一个讲“好故事”的导演。

他所有的电影里的因果关系都是断裂的。

他的叙事充满跳跃性,让人很难跟上。

因为既然影像能说明的,为什么一定要用语言说出来?

(这也是黑泽电影主角大多沉默寡言无表情的原因,你无法预读情节发展)他所要表达的,都藏在那些光影里,体现在场面的调度之上。

比起故事本身,黑泽清远相信影像的力量。

他对于运用光线来配合人物与摄影机的运动有十分独到的创新。

黑泽清十分擅长精准地刻画影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在电影中表现人物心理是电影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以《岸边之旅》这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影片。

黑泽清给出的如下的解决方法。

如下图所示, 外来的女主角来到一位住户家拜访,弹起了住户家的钢琴。

住户家的女主人听闻琴声赶来,整个场面正式开始。

此时我们可以看出,黑泽清惯用的室内的柱子再次出现,将物理空间分割。

人物与摄影机缓慢运动,柱子对空间的分割越发精确,两人处在不同的空间。

女主人缓慢地走到钢琴旁,接着谈起自己去世妹妹的事情。

此时画面分割依然成立,并且整个空间较为明亮。

而这时,女主角的走位和摄影机的运动自己打破了刚刚成立的“分割空间”,两人进入了同一的空间中。

此时这代表着,两个人心理上关系的逐渐亲近和戒备的放松。

随着谈话的深入,整个空间的光线逐渐变暗,并逐渐消失,整个空间不再仅仅代表着物理属性,它被通过光线的明暗来反映了精神上的状态,同时两位人物越发相近,戒备逐渐消失。

在这部分中,光线的变化对于气氛的营造来说是决定性的,也就是最值得分析的元素。

《岸边之旅》短评

没什么感觉

6分钟前
  • 幻化昨日的世界
  • 较差

无聊透顶

8分钟前
  • ZHC
  • 较差

黑泽清这种尿性的导演什么时候这么吃香了。

11分钟前
  • 宅拾叁
  • 很差

额。。。。原来是部鬼片。。。没有什么亮点,几个故事按部就班的来,除了第一个邮差,配角们存在感几乎为零,其实你可以好好说一个故事就够了。。要不是坐在电影院里,还真难说能看得下去,虽说有我最爱的深津绘里。。配乐倒是不错。

14分钟前
  • 按时解放
  • 较差

没太明白导演通过几个故事要表现什么东西。背景总是配些大气的音乐,感觉和片子风格不搭,怪怪的。

19分钟前
  • 代迪
  • 较差

7.5 很令人叹服的光影与镜头,美妙的段落比比皆是,这都是极好极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

21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还行

刻骨的卷恋与孤独

26分钟前
  • snowark
  • 力荐

什么鬼…幸好当年在东京没看这部

28分钟前
  • dear fiona
  • 较差

虽然闷,但是有够骚。

31分钟前
  • 满江红
  • 推荐

黑泽清法场生死伦理本科生入门通识大课教材

33分钟前
  • 唐朝
  • 还行

最高明的一点在于,黑泽清始终没有试图去阐明,这种不(能)定义的行为描述也让影片处于高度悬浮态,涵盖着人与人之间扭曲又灿烂的关系,也涵盖了难言消极的生活现状;唯一确定的是「它」超越了社会属性又从属其中,就像话语,就像虚无,就像互相牵连互不相同的意识形态在尝试交流时所发出的一种声音。

35分钟前
  • ChrisKirk
  • 力荐

J501

39分钟前
  • 安弟人人
  • 较差

受不了。。

44分钟前
  • Serenata
  • 较差

我。好。帅。

47分钟前
  • 浅野忠信
  • 还行

这部电影用很特别的方式叙述了生和死的问题,一开始20分钟都是懵逼的,直到第一个故事结束,才像女主一样恍然大悟,男主讲的都是真的啊。由4章组成,每一章都很有作用,解开了自己的心结,也解开了丈夫的心结。故事很温暖,说是生死交界的故事,更多的是多生的渴望和对死后放手的讨论,将自己带入故事中的话,觉得自己也无法放下身边的亲人,即使想尽办法也想在陪一段,那么就从现在起好好珍惜身边人。。。 20180729

52分钟前
  • 心之呢喃
  • 推荐

整体是失败的

57分钟前
  • 马头
  • 较差

熟悉黑泽清风格的不会见怪,灵活的光影变幻映衬生死两重世界。深津绘里和浅野忠信的演技,是可以互相对着自言自语完成整部电影的,倒也没有特别出彩

58分钟前
  • 马拉马拉尼罗鳄
  • 还行

SIFF@影城,三星半入;为什么一定要如此具体实际地解剖一部明显以写意手法书写灵魂与精神探索的影片呢,剥离本质;介于生死之间的临界状态,亡灵渡河之前的执念,几个段落设置不错,既有解自己心魔,又有普渡众生之意,黑泽清不是一直玩这套的嘛,这次还柔和了许多。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影片讲述一个死去的丈夫回到妻子身边,夫妻二人一起去走丈夫来时的路,那些帮助过丈夫的死去和活着的人。当一个恐怖片导演拍温情片,必定透着丝丝凉意。妻子在这个过程中解开内心心结,好像丈夫的回来是为了令这段感情升华。当人们面对生死,也许真的比较容易通透吧。题材不错,气氛也独特,摄影非常美

1小时前
  • 故园飞鸟
  • 还行

看不懂

1小时前
  • cider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