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岛》。
8分。
柳昇完编剧、导演,黄政民、苏志燮、宋仲基主演作品。
黄政民确实是一位驾驭角色能力很强的演员,戏路很广,值得奈飞和好莱坞好好合作一下。
《军舰岛》并非就是一部神片,在历史类型片中它可以说很优秀,但还称不上上乘。
我要点赞的是韩语电影人的勇气与情怀,他们始终在挖掘他们并不精彩但十分沉重的历史,同时又直面他们十分精彩但依然沉重的现实。
军舰岛讲述的正是二战时期朝鲜人被日军强征至军舰岛,在海底1000米深处挖掘煤矿的丑恶罪行的故事。
黄政民饰演带着女儿的爵士乐乐团团长,苏志燮饰演的黑帮拳击手,宋仲基饰演的特工要员。
前两位都是被强征被欺骗进入军舰岛,而特工则奉命前来拯救李璟荣饰演的重要人物——军舰岛中的朝鲜人意见领袖。
故事并不复杂,基于真实事件改编。
片尾字幕中,创作团队公开质问小日本政府,为何至今不敢面对现实承认罪行。
值得敬佩!
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心肠变硬了,还是整个影片的故事性太强,这是很悲惨的事,但全程我当成故事看完了。
也就是说电影的故事性超过故事本身的悲惨,我想起多年前看的一个中国劳工的电视剧,那个给我了很大的震撼,可能是电视剧有更多的时间来描述细节,我至今记得那位劳工逃出来以后,为了对付严冬在地上挖出了一个藏身之处,他是怎样在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的,因为信息不通,以至于日本都投降了,他还是像一个野人一样的生存和躲藏,如果没记错的话,他是那个岛上唯一活下来的中国劳工,不言而喻,其他的人被日本灭口了。
日本在中国放下的罪真是罄竹难书,蒋介石怎么好意思为了一己私利放弃要求日本赔款,这也是他丧民心的地方吧。
注意到《军舰岛》里有着重描写的一个地方,就是毫无掩饰的展现了朝鲜人的内斗,从历史原因来说,被奴化久了确实就习惯了,但电影却真实的表现了,韩国影片有这个传统,不藏着,丑陋的都给你揪出来,在太阳底下晾着,大家都看看,这样其实挺有力量的,也真实。
最后谢谢黄政民的演出,传神,别忘了,不要战争,不要后代再经历这样的地狱。
依旧是韩国讽刺所谓民主虚伪面貌的反转。
不过这个也是历史问题,题材挖掘在现实中获得极大反响的典型成功案例。
黄政民主演的确精彩,不愧是影帝。
整个电影拍摄的群体,个人的画像也非常的全面有深度,各具特点。
大场景大场面,包括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整个电影的完成度非常的高。
这部电影也反映了东亚人民特别是被殖民半殖民化的人民的逆来顺受,即使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之下,即使是明明知道自己受到压迫,却被人利用,恐吓等等方式加以剥削。
不敢反抗。
从记录苦难而言,电影无疑是艺术表达最好的手法了。
“军舰岛”目前看过的最好的战争片之一,整个剧情围绕父女亲情线,痞子、妓女爱情线,以及正反派人物从内讧到奸细,再到最后的出逃,把人性的真实与丑恶展现的淋漓尽致,就连最后结局亦被导演温柔处理了。
对比同类国产抗日神剧,已经不单单是甩出去几条街那么简单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国产能出这么有质量的电影……
影片有两个场景看着很熟悉。
一个是军舰岛上,刚送到岛上的朝鲜人裸体排队,等待着检查。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一个场景:就是把让集中营中的犹太人脱光衣服,排队登记后,换上的统一的囚服。
第二个场景是黄政民饰演的爸爸,在地狱般的军舰岛,仍然和女儿苦中作乐,翩翩起舞的场景。
让我想起了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的《美丽人生》中,在集中营中,一个父亲为了不让儿子留下战争的阴影,为了保护儿子的童真,谎称这是一个游戏,并为了保护儿子,跟他玩起了“捉迷藏”的温馨画面。
虽然有经典电影的影子,但是观影过程中却有一些一些情节缺少铺垫,让人感觉很突兀。
在一个大背景下发生了几个事情,然后又汇总成一个反抗并逃亡的事情。
但是穿插在其中的几件事情的衔接却没有找到很好的着力点。
这是剧本的问题。
这部电影中在煤矿中的视觉效果还是很震撼的,还有父女间的温馨亲情,同胞间的互帮互助,还有韩奸的狼狈为奸,日本军官的穷凶极恶,每个演员都贡献了很棒的演技。
结尾处,为了体现的人民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朝鲜人视死如归,与日本军人拼命,历经千辛,最后登船获救的场景,虽然震撼和感人,却莫名的有些假。
这些就是为了让人心存希望,而做的艺术加工吧。
这虽然是个很好的结局,但是却不是很好的结尾。
我仍然希望看到朝鲜人宁愿死,也不愿再受奴役的反抗精神,即使拼至最后一刻,也不放弃的精神。
这仅仅是我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正如《西部无战事》里说的,只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渴望战争。
战争会把人变得不再像人,人兽性的一面,丑陋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杀戮、肆虐,满足杀戮的快感,满足性的欲望,人不再是人,变成一个个禽兽。
日本所犯下的罪行,他们当今有没有为止悔过,他们的罪孽,是否仍被美化,仍活在谎言之中。
人性的恶真是在战争中被远远的放大了,把男人当成苦力,把女人变成妓女为此享乐。
让敌人内部分化,把敌人的领导者化成叛徒便于管理,从而更好的进行压迫。
人之恶真是他妈了个巴子的。
正像《烈日灼心》里那句经典的话,“人是神性和兽性的总和,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也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才有了法律,他就像人性的低保,他不管你能好到哪,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
关注主要是欧洲战场所以在反思、警惕纳粹主义上不遗余力至于亚洲国家的深重苦难则似乎是来自另一个星球适当给予悲悯即可。
另外 日本在悔罪上一直态度暧昧刻意掩盖、否定侵略罪行也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视听。
而与此同时我们在自己国内的电视台上演着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自娱自乐。
时至今日抗日神剧早已被唾弃可你看看还有多少个堂堂省级卫视依然在播放类似的题材通过播放的剧集就能判断出该卫视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
占据着丰富的资源尸位素餐只管政治正确哪管艺术堕落。
而同样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韩国起码在诉苦难于影像这一点上 比我们做的要好很多。
看了看评论,果然有说国内主旋律电影,战狼之类的评论,怎么现在豆瓣都是这种,企图通过讽刺嘲讽国产电影来彰显自己高级品味的人啊,手举国旗咋了?
美国队长把国旗印在盾牌上怎么不见你们哔哔呢?
国内电影的进步需要的是合理理性的观众意见,而不是某些看了几部国外所谓好电影,就阴阳怪气的影评人。
现在购票平台的评分更能代表一部电影的水平,起码都是花了钱买了票的观众打的分。
韩国电影在小人物上的塑造常常给人耳目一新。
一个是经常演流氓的演员,一个是想演电影的黑社会流氓。
两个人不经意间第一次遇到的时候,傲慢的演员,见到对下属的拳打脚踢异常凶狠的流氓,内心波澜,有较量一番的冲动,然而面部表情告诉我们,他胆怯,他害怕。
黑社会流氓僵直的脸,显露出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而靠打“假拳”的演员看似风光,却被经纪人牢牢压制住,跟女朋友约会都是偷偷摸摸的。
角色转换上,想演流氓的流氓,最终“仁慈”地放水,导致了小弟的死亡。
而想演出流氓那股狠劲的演员,最终靠拳头,打败了流氓。
其实在角色转换上,我更喜欢演员演流氓,演着演着真变成了黑社会流氓,而流氓当演员,最后沉浸期间无法自拔。
当然题目得改成《电影不是电影》。
韩国电影喜欢拳拳到肉,再配上声效,看起来确实“肉疼”。
但是为什么有人说,流氓还不是真打,是在演电影呢?
从力学上分析:如此速度一拳,不是牙齿打蹦掉,就得下颌关节脱位,然而这么多拳下来,演员就流了几滴“血”,第二天一洗,痕迹都没了。
比较下来,还是李连杰的武打电影看起来更靠谱一些。
动作漂亮,讲究躲闪,化力消力,不会硬杠。
即使硬杠,也不会用身体柔软的部位凑上去。
8.5事实上,这一类有关二战时期东亚受日本人及日本一些思想所引发的惨案,我了解的并不少,关于战舰岛,在岛上有点不只是朝鲜人,更有无数中国人在其上面,与其思考该怎样反思所谓中国人为什么拍不出来这样的电影,不如去看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拍的一系列电影,去了解那是我们的电影是多么的针砭时弊,我们更应去思考的是为什么现在拍不出来了,或者说,在这样一个审查严格的时代(从各个方面都趋于保守)较之于上个世纪甚至于二十一世纪初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本影片中实际上讲述了一个朝鲜族人民为寻求生计以及财富而出海,最后却被骗到日本的军舰岛上去挖矿。
受尽各种苦难,最终逃出去的故事。
片中对各种恶行还是做了很多美化的,至少小孩子没有吧侵害(至少没有明说),对风尘女子们的侵犯也没有上升到生命威胁。
影片前半部分的暴力活动甚至大部分只存在于朝鲜人内部的分化,总而言之,导演在前半部分拍的还是很内敛的,然而一切都在日本战争态势变差后发生了变化,暴力随着精神压力的变大而逐渐离谱化,朝鲜叛徒与日本所长牟取利益以及在华的朝鲜光复军特工为本片的戏剧性增光添彩了不少,我必须承认,本片是这些年非常优秀的描绘二战时期恶行的影片,但我还是希望在未来可以出现更好的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该类影片。
快看睡着了
现实还是梦境,故事还是真实,多线叙事,但整个故事居然可以这么老套。资源错误误看此片,印度英语很难受
第一次看印度的英语片,很文艺。
叙述创世界,无真幻,意识层
纸上谋杀
装腔作势得太厉害了…
构思是好的,但太缺乏相关技术理论的调研支撑,虽然科学上的露怯可以用剧作法往上补,但电影技巧方面依然拉胯,导致整个片子很尴尬,看着很像跨专业学生青涩的学生作业。
“打破现实和梦境的手段是什么?” “是逻辑?” “突发事件”
没想到是印度片 有点意思 值得鼓励
片头挺好看的,节奏不行,介绍人物和背景花了太多时间,给后面的冲突戏份留笔太少,eleph(只记得后面四位)的戏份纯属多余,这些完全可以通过作家和三位实验者的对话交代出来,比如主控质问工程师怎么搞砸的,接着讨论eleph的意识和思维状态现状。剧本估计是先写结局再往前推的剧情,所以eleph的行为很刻意,如果主控只是勒令作家封口,他能怎么找到主控?枪杀作家后警方立即到场,出警能这么快吗,而且涉及机密,主控也不一定会被逮捕吧。不太明白医生和工程师为什么一直杵着不走,主控行为不可捉摸一直在威胁他们,他们不怕主控枪杀三人然后伪装现场吗,工程师的手枪也可以圆上三人冲突戕害的逻辑。点子不错,细节不行。
居然是印度片 悬疑做的不错
剧情又扯又无聊
第一眼被海报吸引了,虽然分很低但还是堵了一把一是存着侥幸二是觉得近年印度片子有一些还蛮有想法的。前一小段剧情真的是 进入太快叙述又太慢,只有光影和演员的表演再加上一两段人生困惑可以看看,到中部故事轮廓人物关系才大致出来…到最后结局其实老套到好猜了,但节奏和画面把握得还不错,双线叙事感觉收得还可以。整体观影感觉是越来越轻松的,前十五分钟没有放弃的话后面顺着看下去很容易~内容的话能感觉到想表达的东西但总感觉表现出来的太浅了…出来的效果有点像低预算暗光版印度楚门出走之后怎么做,只不过是以参与员工回忆录形式来记录的x
不知所云…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整个形式很有意思,很小成本,但是故事讲的还行。
太慢
创意不错,但是好闷,制作成本好低。
很闷的电影
这电影不错……
不论怎么说也是种尝试,至少说明印度电影有那份勇气。但制作的缺乏场内场外的联系,人物之间的冲突,变成一场茶话会电影了,整个电影通过对话推动,但有质量的对话太多了,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