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套路。
用油画的方式呈现动画。
但听说是先正常视频拍出来,再用油画画出来,然后动画呈现。
足够作。
油画的质感是没话说,棒棒的。
但凡没有提前拍正常视频,都不至于能画的这么好,或者没有视频参照下能画的这么好,就太惊艳了。
不过,明显不像。
很多摄影机位的转换非常明显。
大多数角色的性格都立不起来,基本都往蠢了塑造。
编剧没有生活体验。
一言不合就打架,细节处理很不到位。
编剧让打,马上打。
再比如。
女主清纯到很蠢,妖媚到很蠢,不会种地,偶尔帮着干点农活,唯有剪得一手好纸,感觉动不动就没有生活技能没有社交技能,天生一副好脸蛋好身材天然吸引全村各种男性,一会儿知道自己内心要什么,一会儿又管不住自己要做什么,矛盾的人设分分钟崩塌。
演员为这样的剧本牺牲,太浪费了,白瞎。
非常精彩的配乐,无论是悲伤还是振奋向上的情绪都传达得非常到位,让人很有代入感。
前面三分之二,我一直觉得很一般,也非常不满意这个所谓的“爱情”故事,我觉得这就是一堆让人很无语的男女。
但看着看着我才意识到女主真的是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美艳如她,身在这个吃人的小环境里,被女人记恨,被男人惦记,被所有人造谣施暴。
以至于最后被驱逐出村庄都甚至让我觉得是她的happy ending。
(我只是觉得她远离了这个糟糕的环境,但恐怕现实是并没有另一个更好的环境给她。。
)所有人都说她是婊子,连跟她好的男人也是哈哈哈哈哈真是气笑了,所以男人和男人的区别就跟草莓味的屎和西瓜味的屎一样,没有区别她是一朵过分美丽又过分柔弱的花,只有一个让她听话的柔弱母亲。
男人像苍蝇一样围在她身边,所有人却在说她勾引男人。
我不同意简介里说的她爱着地主家的狗儿子。
在失权的环境下,她没有任何自主选择的自由,只不过这个男人在吸引力方面的确比他爸爸强一点罢了。
当有选择的权利时,我想她自然会排除掉所有这些渣滓,就像如今越来越多的女人们一样,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期许。。
最后说一下这个手绘油画的形式,我一开始以为是抽帧,然后一张一张上颜色滤镜,没想到是手绘了几千张油画,和之前的至爱梵高一样。
当然这部电影的绘画细节好像更丰富,以至于我以为它只是在原片的基础上加滤镜(实在是外行人异想天开)。
观影的感受会不太一样,也明显感受到更多的诚意
总体来说有点失望,可能个人习惯于看人物鲜明的片子吧。
这个看完以后,没看出来贾姑娘到底想要什么,看起来就是既喜欢地主儿子又喜欢手风琴师儿子,或者又喜欢木匠。
也看不出来她是坚强还是柔弱,总之一切表述都不突出。
不知道为什么要先拍摄再做成油画,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啊。
不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倒是挺真实,在哪里的农村都是这样。
首先我承认我不知道《至爱梵高》,我只是粗觉得油画风格的叙事让我耳目一新,这其中的难度我不明了,但让我一个外行人士从头到尾完整看完了,这已经是制作组的成功。
撇开风格谈剧情,跟《白鹿原》对比,同样是鞭笞封建礼教,同样苦命的两个人,同样导致了村庄的动荡,贾格娜要比田小娥的结局更耐人寻味,一个在暴雨中得到洗礼,可能走向重生,一个被暴雨浇灭生命,镇压于八角塔之下,永世不得超生。
同样是结构人性,白鹿原多了一层命运被时代裹挟的悲哀。
好几处画面和台词幻视《唐朝豪放女》,于是开始细想贾格娜与《唐朝豪放女》中的鱼玄机究竟有哪些异同。
贾格娜躺在田间玩着指间的丝带,安特克问她在想什么,贾格娜说想抓住天上的云,跟着它们飞向世界尽头,安特克说,我会和你一起飞。
鱼玄机用脚趾缠着风筝线放风筝,崔博侯在一旁捣乱,鱼玄机看着摇摇晃晃的风筝直接斩断了风筝线,风筝逐渐飘远,崔博侯说如果是你飞上天,我会长啸一声送你走。
贾格娜被安特克邀请和他一起去天涯海角,她没有回答,只是大笑。
鱼玄机说,你喜欢来就来,走就走,为什么不问我想怎么样。
贾格娜被村民殴打谩骂,安特克远远看着不敢上前。
鱼玄机被判腰斩,崔博侯刑场救人,她说,大英雄,真是谢谢你,我不会让你这种男人满足的。
大雨滂沱,贾格娜慢慢从地上爬起,一步步走向远方。
崔博侯大声质问鱼玄机,你走不走?!
鱼玄机说,我不走。
崔博侯问,玄机,你为什么不走?
鱼玄机说,我走过很多女人不敢走的路,没心情再走。
贾格娜与鱼玄机,不同的时代、国度、文化程度,相似的残酷命运。
贾格娜没有鱼玄机的智慧和勇气,遇到的男人比崔博侯更低劣,但结尾似乎也显示出了一丝反抗的希望,她似乎捡到了鱼玄机的精神碎片,领悟了鱼玄机的告诫:我不要英雄。
观影《农民》之后,我的思绪不禁飘向了《小蝌蚪找妈妈》这部作品,它在形式与内容的融合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众多网友誉为国产动画的昔日巅峰。
这不禁引发了我一个深思:为何如今难以复制这样的辉煌?
国漫的崛起之路究竟何在?
这种观点《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证明形式的重要性,忽略了内容有时候比形式更重要。
今日,我恰好发现了一个能够佐证我的这一观点的例子——电影《农民》。
刚刚结束对它的观赏,我深感震撼的是,该片沿用了与《挚爱梵高·星空之谜》相类似的创作手法:大量画师精心绘制关键帧,再填补其间的过渡画面,全人工打造,呈现出这种独特形式下的作品。
观影后的初步印象是,《农民》在风格上显得有些杂乱无章,难以归类。
反观《挚爱梵高·星空之谜》,该片在借鉴梵高作品形式时,无论是构图、色彩还是变形处理,都显得极为合理且富有深意。
一方面,影片巧妙地融入了梵高的生平故事和深邃情感,为其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梵高那独特的笔触、鲜明的色彩、质感的细腻以及他对空间透视的扭曲表达,都极具震撼力,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在《农民》中,却没有梵高的构思可以借鉴,所以也未能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
名著改编为名画好看吗《农民》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简而言之,无论艺术家如何借鉴并扭曲镜头,他们总能从原作品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独特韵味的电影作品。
然而,当我们将这种电影制作手法——即先捕捉真实画面,再将其描绘成电影画面——应用于非梵高风格的作品,如《农民》时,却发现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精准的透视,精准的颜色,与摄影作品其实差别不大。
诚然,在某些风景画的场景中,窗外的景致美得如同画卷,但那终究只是画。
虽然这种时刻会让我们联想到画册中的作品仿佛活了过来,但除此之外,将《农民》这样的作品完全以这种形式呈现,却显得有些多余且缺乏必要性。
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当在画面中绘制人物脸部时,其画风与背景内容往往存在显著差异。
这是因为创作人物画与风景画的目标截然不同。
在电影中,人物需要传达的信息通常是写实的,而风景是写意的,做风景画我常常眯起眼睛仔细端详。
在进行油画创作时,眯眼观察会发现画作是一种常用技巧。
特别是在某些场景中,人物脸上泛着红光,这种打光方式下,油画很少会如此呈现,因此显得颇为尴尬。
它似乎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特别是在图像生成AI技术日益强大的2023年和2024年,许多效果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然而,这部电影并非由AI生成,而是由众多画师共同绘制而成。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这种制作形式确实没有太大的必要性。
1. 经典和老旧今天是2024年9月29日,我在这篇电影日记中记录的是电影《农民》。
虽然我在开篇时提到了电影形式上的冗余问题,但这并非其最核心的议题。
实际上,《农民》的核心意图在于通过这一独特形式,向全球观众展示波兰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前,《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已对这种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而《农民》则更进一步,利用它来推广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一本荣获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
这部小说无疑是波兰文学的瑰宝,但在当今的2024年回望,其曾经的先锋性似乎有所淡化。
然而,正如范伟主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的小说,通过巧妙的环境营造,让观众感受到故事与现实的共鸣一样,《农民》也在尝试让我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并感受那些跨越时空的经典之作,但形式反而限制了内容的表达。
设想你身处一家正经历改制的大型企业,其中不乏挑战与纷争,尤其当一位年轻人加入,各怀心思的同事间暗流涌动。
此时,一位老练的管理者如何巧妙周旋其间,便成了一场寓言式的智慧展现,具有跨越时代的启示意义,这就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可以用黑白的形式传达的隐喻。
然而,《农民》则截然不同,它极为具体地描绘了农民的角色及其在封闭村庄中所面临的困境。
这恰恰反映了当前乃至好莱坞许多作品的一个共性问题:它们过于强调时代的“当代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即时性却可能使作品显得陈旧与落后。
录制日记期间,北京平谷窗外雨声响起来了。
这种过度的当代性往往导致作品不再当代以后显得尤为落后,从而引发一种难以言喻的尴尬感,仿佛是在观赏一部充满先锋性却又明显滞后的作品。
事实上,这部小说在题材上与诸多经典电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基德曼主演的《狗镇》,它们同样聚焦于那些与当下环境格格不入的主题,尤其是美貌所引发的社会动荡。
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美貌如何成为触发人们各种冲动——无论是来自老年男性、老年女性还是中年女性——的根源,这种冲动往往源于一种本能的吸引。
然而,当这些冲动驱使人们踏入危险境地并经历一番后,冒险往往成为他们心中的污点,试图抹去却难以彻底清除,最终只能任由社会无情地将其践踏。
2. 过渡消费农村谈及这一话题,我们不难发现,在职场与日常生活中,对于各类事物的探讨、吐槽与赋予新意已成为常态。
在当代语境下,相似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以至于当再次遇到类似故事时,难免会感到缺乏新鲜感,甚至觉得其显得落后或缺乏实际意义。
毕竟,如今已有大量作品围绕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创作,以不同的结构形式匹配当前的生产环境和生产力。
那么,《农民》这部作品究竟在传达什么呢?
它似乎描绘了农民如同无限繁殖的生物,忽视了个人感受,仅为了土地的价值增长而努力。
影片中,那位垂暮之年的首富,即便临终前也不忘亲自播种,这一幕宛如对草履虫、细菌或病毒般无休止繁殖的隐喻,透露出个体意志的缺失。
这是否意在讽刺这种现象,还是对社会中对于美好、独特之物的过度利用与占有,最终将其视为污点并急于抹去的讽刺呢?
这两个主题在现今的职场剧中已屡见不鲜。
张大圣导演的《村戏》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可被视为中国版的《农民》。
两者虽框架相似,但《村戏》更深层次地融入了对我国特定历史阶段伤痕的反思,因此更能引发我的共鸣。
这也正是我本期视频末尾想要探讨的。
《村戏》映后交流时,我犹豫未决的一个问题至今萦绕心头:在观看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时,我猛然意识到,农村作为落后内容的载体已被过度消费。
《红毯先生》以其独特方式提醒我们,再将农村设定为苦难故事的背景已显陈旧。
而今,随着10月2日即将播出拉萨《日光之城》中嘎吉大院的呈现,这一类似村落的生活环境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不难发现,当代作品在提及农村、农民、农业时,往往更多地透露出城市人对乡村的怀旧与回不去的惋惜之情。
因此,从某种情况而言,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继续将农民描绘为苦难的象征、愚昧的集中地或落后的代表,这种做法已难以激发新的共鸣。
时代在变迁,阶段在更迭,某些作品虽在其时代堪称经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若仍沿用旧有形式呈现,则需深思其是否能在核心价值层面挖掘出普遍且持久的内涵,以此焕发新的生命力。
3. 依旧有彩蛋最后,我想简要总结一下,这部作品以稍显陈旧的故事搭配了同样略显保守且缺乏创新的形式,整体而言,从形式到内容都透露出一种老旧的气息。
当然,如果观众对世界名著、各种美术画册了如指掌,或是文学爱好者,那么在这部作品中,你将能发现无数彩蛋,感受到对经典作品的致敬。
对于这类观众而言,这部作品无疑能带来丰富的收获,并深深触动那些稍带文艺情怀的心灵。
然而,对我个人而言,这部作品确实显得过于老旧,这一点确实存在。
以上就是我对电影《农民》的日记。
也算是期待已久的一部作品,《至爱梵高》团队延续了上一次的风格,用实拍转手绘转动画的方式去呈现了一部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比起上一次略显梦幻的风格,这次的风格相当写实,所以运用的也是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所以依然是一部有大量的画手历时3年完成的一次巨作。
在风格和工程量上来看着实是让人佩服的作品。
而在文本上,也确实彰显了原作的扎实。
以一位貌美却过于自由的农村少女的情感生活为主线,去展示了这个村子的四季以及在男权社会下的关于土地争端,女性生存环境,婚嫁继承等等的生活实景。
内容上由两个部分是非常打动我的,一个是关于民俗:婚礼和酒吧的歌唱 舞蹈以及包菜节的歌唱,甚至是最后的驱逐,都能感受到以“村”为单位的最本质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
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他们都贯彻的很严格,这也正是村庄传统的两面性的最好体现。
你能在这里感受最传统的文化的同时也能看见思想上最传统的禁锢和统一。
另一个是对土地的热爱,其实就是在老地主去世的前后,他们对森林的守护是团结的可以牺牲的,而人在弥留之际惦记的是播种。
这两个点非常打动我,是质朴的对于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眷恋,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正在消失的一种情感。
而关于女主,显然她是个过于新时代的自由女性,和村子格格不入。
不擅长家务农活就爱剪纸,要追求自由的爱情抛弃一切道德准则,希望男女之间的交流可以不只是爱情。
然而这些在这个村子里都是不被允许和接受的。
她成为了标准的牺牲品,但结尾这个镜头我实在是喜欢,因为她站起来沐浴雨水选择了离开。
她没有非要融入这个不属于她的集体,也没有因为被抛弃而认为自己做错。
女性意识的崛起必然要克服很多的“应该”的束缚,而她被迫又主动的走出这一步,我相信她会迎来新生,各种意义上的吧。
整个影片不管是内容还是画面都还是可圈可点的,确实值得看,尤其是对《至爱梵高》特别爱的朋友哦!
此电影告诉我们什么呢?
内容主要是告诉我们,一个自己的小三当了自己的后妈后还想当自己的小三,从道德层面上升到了伦理的层面,最后村民们受不了,自己家的儿子或老爷们容易成为这爷俩的连桥,所以就把这个女的就给赶出去了,在赶出去之前还征求了女方的儿子或者可以说是儿子兼情夫,结果他同意了将自己的小三兼后妈赶出村子,就赶出去了。
之前都是玩笑!
1、最主要原因是女方的母亲,要不是贪财能出现后面的事吗,顶多也就是个小三就到头了。
2、老头不应取少妻,况且她还不喜欢你,这绿帽子让儿子给带了个结实!
3、也不能都怨女主人公,她也是迫不得已,自己的未来自己说了不算,只能任人摆布,很可悲的一段人生经历,不是自己喜欢的,还得背着骂名,所有人还都想趁火打劫占个便宜。
4、这几个主要的嘴脸都想着肉体,女孩也是涉世太浅,被被哄骗了,从草垛里的激情片段到后来的男主类似奸尸的片段,可怜女主人公对两个人未来已经死心,自己只是个发泄的工具。
5、男主其实就是个渣男,拱了白菜还不好好吃,还在责骂妻子因为接受父亲的赠与而感到恶心。
6、女主最后在雨中的哭泣变成释然的表情,估计是离开村子了,可能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牧师不是和他说了外面的世界了吗,金字塔很高,连牧师回去都说女主的不好,可见所表现社会的灰暗,离开后可能外面的世界天会更蓝。
7、感谢作者对大师们的致敬!
我能感受的到!
很用心!
米勒的拾穗者、播种者、沉睡,也能看到梵高的影子!
先说这些吧!
主要就是支持!
农夫 (2023)7.52023 / 波兰 塞尔维亚 立陶宛 / 剧情 动画 历史 / 多洛塔·科别拉 休·韦尔什曼 / 卡米拉·乌尔泽多夫斯卡 罗伯特·古拉奇克喜欢
油画用心了,可部分采用全片都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反而失去了初心更不提动画过渡部分的失真与瑕疵讽刺的是所有人都没能拥有自己想要的贾格娜的自由与爱情博瑞纳的爱情与安定安特克的财富与爱情村民渴望的富裕最后女主被逐出村子那段放大了所有人的恶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夺走属于你的土地和财富属于你摆脱贫穷的希望对于农民土地早已超越了一切也是唯一的希望和财富爱情来来来去去,土地永远都在
跟挚爱梵高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有没有一种可能,挚爱梵高画成油画动画片广受好评,是因为梵高他就是画油画的呢??
《农民》这么一个生动翔实记录了二十世纪初农民生活风貌的作品,你让真人演完了画成油画到底有什么意义……只觉得看着费劲,好像在看加了滤镜而且帧数很低的视频。
动画独特的表现力当然也有,但整体感觉就是得不偿失。
剧情实在没什么出彩之处。
所以男人都势利而现实,女人都是善妒的长舌妇,在这个揭露人类劣根性的故事里,女主又有什么样的人性呢?
好像根本没有,只是不断主动或被动做出一些推动情节的事而已。
她只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其她没有她漂亮、没有她无辜的女人们内心的恶毒与妒火。
作为一个既不是红颜祸水的村花、也不是能把人扒光赶出村的毒妇的、随处可见的普通女人,我看完之后有种微妙的无所适从。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3.5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很难不睡着啊,这片子看着就觉得冷、不想说话。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