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包贝尔比较抵触,他已经成为一个避坑的标签了。
在看了影评人对本片的盛赞后,而且在优酷里面评分高达9.0,决定在片慌看一下。
结果很失望,正如标题一如既往的包贝尔。
表现夸张,笑料拼凑感太强,很多梗真的笑不出来,而且后半部分有明显的“借鉴”痕迹。
中间很多个地方都忍不住用快进或倍数跳看。
如果本来就喜欢包贝尔式的幽默可以看看。
如果不是,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翻拍的原作《老手》没看过,不好评价。
个人感觉像《盗钥匙的方法》,只是删掉了一个主角。
这部电影如果从喜剧的角度看,基本不及格。
笑点不知为何总是戳不中,有些桥段感觉不赖,但确实笑不出来。
外行人无法理解,只能归结为导演技法尚不够成熟。
包贝尔的演技,在电视剧够用了,电影还差些意思。
获得角色后,包贝尔在镜子前、车内展现演技,“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嗯,不好评价。
这一段的演技不像是装的,也确实逗乐了我。
东北拍喜剧电影的不少,但都有些问题。
崔志佳电影后半段拔高过猛,显得有些过时。
二龙湖浩哥只能说是段子合锦。
不过都很接地气,竟然能在电影里看到小蓝,反派崩溃时会大喊“我连社保也没有”。
共鸣肯定是有的,但收尾也太潦草,太“合家欢”了。
前后不搭啊!
看完之后,真的是如李成儒所说的,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你说好好的一个开局,把观众的期待给钓起来了,结果从失忆的剧情开始一路哭哭啼啼把倒霉当喜剧,把懦弱当有趣,一路烂到了尾。
既然失忆了并且代入了剧本反派角色,为什么就不索性真正地演一次心狠手辣的反派人物来证明一下你的演技,来证明一下你也会有不一样的风格?每次都觉得你应该要狠起来了却马上又怂了,一直摆着个苦瓜脸给观众看???
玩反差还是玩反转??还是认为这就是喜剧包袱???。。
我只能说包贝尔,真的还是如电影结尾那样,你做回普通人好了,真的别再玩电影了。。。。
略有剧透,但是既然是这样的电影,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咱不说咱包总的演技啊,就说剧情,我看到10分钟的时候,已经感觉和某部电影很像了。
到了17分钟,看到道具车出车祸,好吗,确定了,同样的车内材料(通缉令),手枪,假尸体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和 菲力裴·拉夏 2022年的谁是《谁是超级英雄》完全不谋而合。
只不过, 菲力裴·拉夏 是作为一名超级英雄(蝙蝠侠)失忆,以为自己是超级英雄,要从富豪手中拯救自己剧中的儿子。
这里,好!
改了,我是反派!
我要从无良的富豪手中,抢回我的老婆和小孩。。。
看到这,我已经看不下去了.....包总,你之前抄,好歹也是往十年前的电影抄是吧,这2年前的电影,真的是信手拈来啊!
那啥时候抄抄复仇者联盟?
啥时候抄抄流浪地球吧!
真的,那个才劲爆,再不济,战狼也好啊!
或者,您这部中弄点和 菲力裴·拉夏 电影中想通的大尺度,我也高低给你个大拇指,说你开创了国内先河!!
以上!
我真对不起我的票。。
大“反”派 (2024)4.22024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 包贝尔 / 包贝尔 李嘉琦很荣幸在现场看到了一众影人,导演,和演员.今天的观影体验极佳,电影《大“反”派》成功的从喜剧类电影中脱颖而出,在观影过程中能够看到本片致敬了一系列经典影片,其中个人认为尤为突出的一部分是犹如诺兰导演导演的影片《记忆碎片》一样,主角均失去记忆,且通过手段来达到目的.细腻的剪辑手法和导演精湛高超的制作水准,将本片推向高潮.本片将于今年4月4号上映,推荐大家前往观看.
时隔3年,包贝尔独立执导的最新电影上映了。
此次包贝尔还是拿起看似他很擅长的喜剧题材,而且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请来了一众好友加盟助阵。
这部名为《大“反”派》的喜剧电影,由包贝尔自导自演,另外还包括李嘉琦、周大勇、克拉拉、于洋、魏翔、贾冰、杨皓宇、尹正、常远和文章等人出演。
影片以包贝尔出演的小演员毕超为故事核心,梦想成名的他因为意外失忆导致发生的一系列所谓的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在上映之初,打出“暴打反派 笑到痛快”的噱头,但从实际的观感来看,十分的差矣。
作为一部基于法国电影《谁是超级英雄》改编而来的翻拍片,该片又名《谁是超级英雄中国版》,其实里里外外都是包贝尔自己的喜剧风格,而他的这种不容易把握底线的喜剧风格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是很不符合大众品味的。
片中包贝尔那浮夸且喜怒无常式的表演模式,着实令人不安和不适,外加拙劣模仿经典影视剧名场面的疯癫剧情,更是严重拉低了影片的档次。
当然这也与包贝尔导演的一贯风格有脱不开的关系,从2018年执导第一部影片《胖子行动队》开始,由他独立执导的影片无一例外的都是口碑崩盘。
不仅是口碑崩盘,票房也是一路下滑,2018年的《胖子行动队》票房2.6亿,2021年的《阳光姐妹淘》票房9500万,到这部《大“反”派》直接刷新了包贝尔导演电影最低票房纪录。
即便是《大“反”派》上映之前做足了噱头,但首日仅过800万的票房,已经注定这部影片很难在商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影片于4月4日上映,截止到目前累计票房仅有4334万,日票房更是跌至仅有几十万,另外还要算上翻拍的版权费,如此扑街的票房表现,也成为包贝尔独立导演电影中票房最低的一部。
不过当看到片尾鸣谢一栏中,徐峥、陈思诚、王长田、高群书、管虎和梁静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时,还是非常可惜如此好的电影资源。
说起来,浪费和糟践如此好的资源配置,也是一种无良的表现。
【END】
《大“反”派》影评——放下执着,找回自我这部影片虽然说有点无厘头的喜剧化,全程看下来还是挺轻松、欢乐的。
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于能看到好多大众熟悉的喜剧明星。
主要讲述了以为普通学表演的小人物在一次意外过程中错把剧本当中的人物代入自身,完全按照剧本的人物发展对大富豪的演员进行一次绑架,开始假戏真做了。
在最后的关头,他恢复了记忆,放下了对成名的执着追求,平平淡淡才是真,动人心魄的一次营救女儿,让他找到了家庭妻子女儿才是真的值得,找回了自我。
这部影片虽然贡献了很多的笑点,但是对于像毕超这样的小人物,对于表演的热爱,执着,以及不想当一辈子的蝼蚁,默默无闻的工作。
可以理解,但有时候还是要知道自己做什么,本心是什么,找到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大“反”派》是一部相当有诚意、细节满满的喜剧电影,毕竟有诚意到连最后的滚动字幕都是反着滚的,也是没谁了。
本片有众多喜剧演员参演,看似很轻松的一部电影,演员们各种追、跑、炸、吊、哭、喊等戏份,可以看出制作和表演的用心。
当我以为本片的男主毕超(包贝尔饰)为了演员事业和导演争取角色,然后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出了意外;当我以为毕超出了意外之后他的人生要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后,结果他想的都是他的家庭;当看着毕超为了爱的人放弃一切准备收手之后,他竟然又出现在了电影拍摄片场……三个故事线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最终把主题升华,真的相当精彩。
影片的蒙太奇剪辑使得节奏很好,“电影质感”的宽幅和调色增加了喜剧效果,事业、家庭、意外等剧情推进合情合理,整个观影过程非常欢乐。
用影史上的经典桥段致敬了这些经典电影,还用轻松搞笑的方式带着观众了解了很多影视拍摄的基本常识,每一次肌肉记忆和每一句片场大喊“谢谢导演”的时候,除了觉得搞笑外,也莫名泛起一些打工人的心酸。
我觉得影片中最好的部分是毕超失忆后深陷迷茫,并不断的反问自己,我是谁,经历过什么,做了什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要做什么。
他在发生事故后,不断从自我出发开始思考,然后行动,再复盘,我觉得这是本片结局能圆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不断反思,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观看包贝尔新片《大“反”派》的一大乐趣,就是在银幕上寻找喜剧人的脸。
除了包贝尔和小辣李嘉琦两位主角,贾冰、魏翔、杨皓宇、于洋、尹正、王迅、常远、张百乔,还有露脸试水的文章,从喜剧大赛脱颖而出的吕严。
以及一些可能叫不出名字,但早已是国内喜剧电影“配角钉子户”的王成思、周大勇、马旭东等等。
感觉包贝尔靠着圈内的人脉,竭尽所能拉来了所有演员,陪他完成了这部袒露心声的作品。
有关该片的观感“可大可小”,从“小”的说,全片围绕着包贝尔的事业、家庭和离奇遭遇展开;从“大”的说,通过追逐梦想、求而不得,感受了真正的罪恶与杀意,演员包贝尔终于理解了人生的真正价值。
所有的捧腹大笑都是铺垫,从不被看好到默默行动,包贝尔亲身示范了如何从低谷奋起,逆袭反转为人生赢家的全过程。
01. 风格杂糅笑星云集《大“反”派》有一个简单清晰的故事架构。
前半部分是融合了当下热点的《喜剧之王》。
混迹于影剧圈底层的小演员毕超(包贝尔饰),苦苦追寻着成名走红的机会,甚至不惜干出“红毯脱裤子”这样的损招,结果却因为呆萌个性屡屡与机会擦肩而过。
过分投入逐梦演艺圈,却忽视了对爱人吴雯(李嘉琦饰)及孩子的陪伴。
开场一段试戏的闹剧,毕超拿着道具手枪把导演的头发点着,已经营造出轻松欢乐的氛围。
贾冰演导演,杨皓宇演助手,于洋拿着灭火器一顿狂喷,顺利引来台下一阵阵哄笑。
这之后,魏翔、王迅依次出场,对应的角色都是各自最拿手的戏码,自然是驾轻就熟。
魏翔饰演当红男星,几乎就像从《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片场走过来客串一把;王迅饰演的场务,延续着《八角笼中》《我们一起摇太阳》等作品一贯的“冷面笑匠”风格,承担起了建立剧情转折的关键功能。
笑星扎堆,搞笑金句简直是随手拈来。
“我长了一身腹肌,却手无缚鸡之力。
”“我有眼不识东山。
”“你在教我做人吗?
”韩国美女克拉拉也多次露面,本次继续承担着赏心悦目的功能。
反而是小辣女士,完全跳脱出以往的搞笑形象,演绎了一位严谨独立的现代女性,也与包贝尔配合完成了家庭情感的冲突和转折。
最令人惊艳的莫过于尹正的“Call back”表演。
他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呼应了《飞驰人生2》,几段出场均是有效笑料。
因为乘客没钱付车费,他直接把人又从目的地拉回起点;因为孩子懂事乖巧,他一边抹泪,一边直接为乘客免单。
这份混搭戏谑的风格,让观者想起了过往的喜剧经典。
一开始的《喜剧之王》,演员带来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飞驰人生2》《西虹市首富》,好些段落又有当年港片的气质。
戏仿出来的“小丑”段落,则是完美call back影迷心中的诺兰。
02. 紧凑推进笑中带泪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所有的笑料之下,自然有五味杂陈的人生底色。
演艺圈逐梦的曲折艰辛,是第一层面的黯淡底色。
就像《喜剧之王》《红毯先生》,毕超也在混迹影剧圈的生活中,体会到这个行业的人情冷暖。
他梦想着像片中魏翔那样众人簇拥,拥有光环与名气,而后进军好莱坞,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巨星。
可是眼前的现实却是无人问津,甚至做出种种“惊人之举”,仍然得不到一个够分量的角色。
当毕超在撞车后失忆,故事进入到第二个层面,那便是真正的罪恶与杀机开始出现。
也就是“送鱼三人组”开启了敲诈毕超、绑架女孩的行动。
影片由此获得了更具张力的饱满悬念,欢乐桥段也自然引向真正的悬疑正剧。
尽管毕超仍然在两种人格间无缝切换,带来诸多笑料,不过三人组制造的阴影,已经是无法忽视的叙事内核。
也是从这里开始,毕超开启了自我审视的进程,以及对过往人生的反思。
他所焦虑的“求而不得”“房贷车贷”“事业困顿”,在真正的危险降临时,突然显得浅显得可笑。
特别是女儿被绑架,爱人被追杀,他才体会到生命与生活本身才最有价值。
女儿拿出乐高积木搭建的奖杯,劝慰毕超回到爱人身边,不要去好莱坞,追逐虚幻的名利光环。
故事由此获得升华,包贝尔也借此表达出该片真正的主题。
那就是关爱家人,接纳自己,踏实平和地生活,有梦想固然可贵,但是也决不能因此放弃生活,甚至为此激动疯狂,最终得不偿失。
03. 多维人生哲学思辨很有意思的是,包贝尔在《大“反”派》的叙事中,建立起了多维度生命体验的格局。
这也是“反”字被打上双引号的隐藏思路。
片中毕超人生的第一个维度,自然是焦虑局促的现实生活。
他混迹影剧圈却寂寂无名,背负着生活诸多压力却难见希望,大红大紫、冲击好莱坞的梦想更是遥遥无期。
反派角色,“三人组”中的老二不断抛出:“我不想过得像一只蟑螂。
”道出了这个维度的生活真相。
第二个维度,是毕超想象中的戏剧世界。
对现实人生失忆后,他依靠着剧本,为自己架构出了“邪恶反派”的自我认知。
服装、富豪、通缉令、道具尸体、全家福,都成为他进入角色的佐证。
毕超由此获得了两种人格,戏剧人格中的阴鸷、暴戾、嗜血,与他现实人格的善良软弱,开始不停冲突交战。
直到在楼顶上一场戏,与魏翔、克拉拉的“假戏真做”,在飞扬钞票中狂舞的“小丑”戏份,将戏剧人格推动至高潮。
放在悬疑电影中,这就是极为饱满的叙事张力及要素;放在喜剧电影中,则是各种混搭戏谑的原初设定。
还有第三个维度,就是真正的罪恶与危险降临。
与毕超撞车,损失掉价值不菲的金龙鱼,面包车还被开走,正如片中台词:人跑了、车掉了、鱼死了、水逆了。
惨烈的遭遇,引发了“送鱼三人组”,特别是老二内心的真正恶意。
杀机由此产生,直接指向毕超及家人。
还在经历人格交战的毕超,直到面对真正的杀机,才察觉到温暖的生活表象下,真正生冷坚硬的本质。
三个维度的架构,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完美契合。
“本我”代表着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本能,遵循“快乐原则”,在片中是以“戏剧人格”做出展示;“自我”代表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和决策,遵循“现实原则”,在片中则是毕超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和反应。
直到经历了真正的危险,才激发出了毕超内心中“超我”的部分,他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深层次的审视,更准确地理解了社会伦理及生命内在的道德判断,通过“至善原则”获得了体悟生命的深层次感受。
包贝尔并未迷恋于任何一个维度,他试图理性并准确地呈现出“本我”“自我”和“超我”层面的生活图景,片中自然将“超我”定位成崇高的目标,但是这个呈现本身,已经为观众提供了选择的可能。
由此,《大“反”派》获得了超越喜剧的力量,悬疑部分和哲学架构,让它拥有了更为沉厚和悠远的意蕴。
平心而论,故事剧本感觉还有点意思。
但包贝尔大概就是有这种神奇的能力,把所有的桥段都搞得稀碎。
贾冰,自从在上次动物园贡献了大白腚之后,怎么就不能长点心呢,这次,头发又给烧了吧。
包贝尔,绝对不是过气不过气的问题。
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还真是搞不明白。
难道,还是当年的那场闹婚的下作?
常远,永远是配角出彩,主角尴尬。
这次虽然只是串场,但表现还是不错的。
这位仁兄……哎,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不知道,反正是被马踢了。
迅哥儿,也是露个脸,但绝对是耐看。
说说看,主要惊喜都来自这些串场,足以证明,这节奏把控的能力有多惨。
魏翔的戏份,算是比较多的。
但也不太多。
锅底灰也是高级灰,魏翔这是不把自己积累的一点人气当回事儿啊。
这几乎千篇一律的家庭戏,看多人着实让人膈应。
特别是在包贝尔的演绎之下,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尹正,大概还在飞驰人生的吧。
这小的士开得那个丝滑。
但是,对于扣分这种事儿,郭天王都表示无可奈何,尹正也就别瞎折腾了。
故事里头的哥仨,货拉拉跑得蛮好的,这是招谁惹谁了。
飞来的横祸,一直到故事结尾,还得背锅。
同样惹事儿的包贝尔却回去合家欢了。
难懂,就因为没有社保吗……
这事儿,找魏翔啊。
给你五险一金,好不好……
实话实说,相比于包贝尔的其他几部片子确实是有进步的
意外发现包袱都很扎实,不过剧情串在一起差点意思
被网上的几段种草很久了,今天终于看了原片。我只想说,豆油们对包贝尔真的有点残忍了……首先故事挺不错的,基本合理,而且完整,顺着故事,我几乎看不到什么硬伤和槽点。然后作为喜剧,笑点真可以说很密集。除了那几个片段,其他也是真好笑,且不是那种强行挠人的那种好笑。结尾要上点价值,也是可以理解的。恰到好处而不让人反感。
非常包贝尔风格的喜剧,笑点泪点都非常接地气,虽然讲的是有点小名气的演员的故事,但他的困境依然是广大观众熟悉的话题。失忆虽然是比较老掉牙的手法,但作为一个推动剧情的梗用在这里,加之节奏适宜的剪辑方式,也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大“反”派小人物,再带起一串小人物的生活,完成度很高。
包贝尔好像真的一部好片子都没有,请这么多喜剧人来拉了一坨大的,简直无聊透顶 。
看了大反派体味人生百态,特别的舒适的一部喜剧,直逼天灵盖
以为是超级烂,还好是普通烂。
什么鬼电影
小辣李佳琦,这啥鬼名字
好看
5.5(4.6)。能看得下去,笑點有但一般,結尾也還可以。
哈哈 印象最深的就是反讽五险一金和社保这个部分…
挺好看的,这部电影很有自己的想法,一个男人四十岁了一无所成还在坚持自己的演绎梦到后来失忆以为自己是杀人凶手,哪些是梦哪些是现实,挺魔幻的,感觉自己也像做了一场梦,如果我们只活在自己的意识里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什么事情能做成,包在演自己他想演好一个杀人犯就要一遍一遍的给自己洗脑我就是杀人犯,这个思路很棒,我看懂了!这部电影好看!!!相比人潮汹涌有影帝和美女万茜加持也无济于事,人潮汹涌翻了个壳,而且还是让人看不下去漏洞百出的壳,两部电影都有换身份的戏码,包演的更好,笑点也很多。。。
不得不承认,包贝尔在某些方面还是成功的。拍的好坏不说,他能有新片接二连三的在电影院上映。估计就有很多同行羡慕吧……一个很扯的故事,失忆真的是大烂梗。《西游记》PK《复仇者联盟》还挺好玩的。因为没任何预期,所以,还行。
好恶心好狗血好垃圾啊,我的眼睛快瞎了,为什么要看这么傻逼的电影,实在太垃圾了
真的就连快进着看都觉得如坐针毡 翻拍一部屎尿屁喜剧都能节奏墨迹进不了主线 真的是连是翻拍都拍不明白 你说要接地气所以不能有那些屎尿屁的笑点我理解 但是作为你起码要搞笑啊 结果仅有几处能让人笑出来的点全在别人身上 包贝尔笑让人笑不出来 模仿经典角色模仿得让人尴尬 就这还好意思在电影里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应该是好莱坞的命 就说包贝尔主演的哪部电影拿到过及格的分数?就更不用说导演的作品 评分一部比一部低 不明白怎么还有底气一直拍下去的 更不明白怎么会有公司愿意投资他导演作品的 洗钱吗?
比较搞笑的,
1.有点大赢家的感觉,调侃笑骂,笑着笑着就哭了;2.男人,一定要呵护好自己的家庭,人活着一辈子,家庭肯定要照顾好;3.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人要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想起冯唐成功十要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
作为一部错位喜剧电影,横向比较,没有《夏洛特》好看,但是比《杀手不太冷静》好看。 先说缺点,前面打火机烧导演头发,真枪点烟,对手被马踢了,自我催眠我是赵本山等,笑点包袱的节奏把握的不好导致笑点都扑了。辣目的瑜伽球莫名其妙飞出去也有些尴尬。 再说优点,这部电影集结了优秀的新老喜剧演员,大小喜剧演员,一人贡献一个梗,都妥妥的了,个人超爱加油站,药店部分和出租车部分,精彩内容不剧透了,去看吧!保洁部分的运镜节奏技巧真的很棒!马尔济斯老师也很可爱,不知道从哪里可以偷到,哈哈! 包贝尔导演好像受到过网爆,一度关闭了评论区,我希望他能走出来, 他好像已经走出来了,希望他能开心的做更好的电影或者演员,这部电影就挺好的,加油!
包袱,节奏,转场,配乐都挺不错的,如果别用拙劣的表演碰那些经典角色就更好了,但每次在糟蹋经典角色的时候都会出来一个包袱也算及时止损了。这片比五一档的末路狂花钱和火锅要好看多了,不看作品只看演员就打低分的行为无疑是傻X的。私生活我还真管不着,但论喜剧功底来说还是有的。之前说看包贝尔作品的豆瓣评分要自动升1分,现在看来还是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