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スタァライト,Revue Starlight

主演:小山百代,三森铃子,富田麻帆,佐藤日向,岩田阳葵,小泉萌香,相羽爱奈,生田辉,伊藤彩沙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8

《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剧照

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1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2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3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4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5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6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13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14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15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16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17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18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19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 剧照 NO.20

《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剧情介绍

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爱城华恋(小山百代 配音)自幼便对聚光灯照耀的舞台充满了憧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站在重要,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神乐光(三森铃子 配音)是华恋青梅竹马的好友兼玩伴,拥有着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和舞台感。 天堂真矢(富田麻帆 配音)是出生于演剧界名门的千金大小姐,背负着家族的期望不断地进行着修行。星见纯那(佐藤日向 配音)拥有着高超的智商,却往往会因为过度思考而陷入纠结之中。露崎真昼(盐田阳葵 配音)平日里老实巴交毫不起眼,但一旦站在舞台之上,便会散发出强烈的美丽。这些对舞台充满了渴望和憧憬的女孩们,被Revue Starlight聚集在一起,共同向着理想迈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吸血鬼学院炊事班的故事3罗莎莉编舟记圣诞老火车回归秀丘吉尔的秘密入侵者公主大人,接下来是“拷问”时间葛洛莉亚·贝尔人所期待的喜悦命中注定那头鹅深蓝第一季她爱他福岛50死士这个地方彗星路西法被光抓走的人暴君塞外长风追球家有喜旺第三季长公主不可以刺夜玫瑰骑士SAS:叛逆勇士第二季肖劲光大将心动的颜执怪谈百物语所爱非人

《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长篇影评

 1 ) 少女歌剧——守护与背负

去年10月番,让人意外的是战斗场面最爆炸的却是看上去与之毫无关联的《少女歌剧》。

类似于七宗罪的人物设定,Revu和Star的设定又与圣杯战争和圣杯很相像,少女歌剧的故事人物背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像我这种没看简介直接看动漫的人来说,是很容易就接受少女歌剧的世界观的。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对于歌剧这种艺术的好与坏是很难找到一个标准去评判的。

于是战斗选拔的元素加入了剧情,这对于歌剧这一主题来说是显得有些突兀,但是它却给每一位舞台少女有了一个定级标准:通过Revu来判断哪个舞台少女更为厉害。

这却同时也使得舞台歌剧带有了一定的竞技性。

成王败寇是大部分竞技的最终故事,而少女歌剧这种少女动画无需这么写实,它讲述的是少女间的情感故事,比起残酷的现实,童话般的剧情才更为贴切。

于是,一位任性而又迷茫的守护者——大场奈奈登场了。

大场奈奈是一个前七话基本路人的角色,温柔体贴的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每一位舞台少女,看似有着足够的成熟,给人一种大姐头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就如星见纯那所说的那样“奈奈虽然长的人高马大,但其实是那么的胆小又爱哭,就像小孩子一样” 。

她曾天真得认为用无尽的重演就可以守护住最棒的舞台,保护同伴,保鲜幸福,躲避偷摘星的惩罚。

却任然阻挡不住大家一点一点的改变,毕竟人是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

回忆是被人打磨过的记忆,虽然无比的喜爱却又无可替代,这大概就是回忆的价值。

我们不断地遇见,也不断地告别,这大概就是时间交错的证明。

任性的大场奈奈为所有的舞台少女选择了重演这一方法,而当他害怕大家的改变否定了她的重演的时候但却又因为新的大家也富有魅力而有所期待,这时的她也迷茫到不知所措了。

大场奈奈的愿望是注定无法实现的,命运舞台的主办者——什么都明白的长颈鹿,它是舞台的导演也是观众,所追求的是无法预测的舞台,无所谓结果是否为悲剧或喜剧。

它让神光乐转学,爱城华恋破格加入到选拔之中,也是为了打破大场奈奈的重演。

于是第二位孤僻的背负者——神光乐登场了。

“问我最近有什么成长?

我开始成为我自己的朋友”。

成长之路是注定孤独的,没有谁可以替代谁去成长的。

若天真就是希望雨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那么成熟就是要承担起自己走过的每一个脚印。

神光乐在一开始就知道StarLight完整剧情的情况下,却依然选择要去实现她和爱城华恋的约定,也许她早就做好了承担起摘星之罪并被幽禁的准备了吧。

少女歌剧中,战斗时候的BGM还是比较有特色的,与其说是歌曲在烘托战斗的气氛又或者说是表明角色的内心独白,却不如说是在“解说”整场战斗,通过歌曲与歌词能很直观的明白战斗的风向。

本番最终还是以一个完美的结局收场。

最后也算是洗白了一波长劲鹿吧,不过这一波三折的剧情也印证了长颈鹿口中的“无法预测的舞台”这一说法,毕竟舞台少女爱城华恋,天天进化中!

 2 ) 剧演、舞台、meta(元、形而上)、观察、递归和存在主义

舞台、舞台装置和剧演,是对存在本身的一个强调。

存在先于本质,一切仅是时间性的事件(event),存在与时间相关。

存在与时间

最后的最后,连续用了三个表示“现在”的词:本日、今、この時。

这点很有趣,一般我们会看到“三年后”、“十年前”之类的词,但这里却强调了三次“现在”。

仿佛是在表示这是和我们观影之时同样的“现在”,与我们观众的观影、与我们观众的先验自我同时进行。

区别于电影,舞台和剧演是永远的存在和“现在”。

存在的时间只能是绝对的“现在”,即“活的当下”,区别于过去和未来的意向性,但向着两者“绽出”(ek-sistenz)。

(海德格尔)

处于“活的当下”之中的先验自我(存在)如车轮一般,永远在时间线上向前运行,既是瞬间,又是永恒。

(胡塞尔)剧演和舞台是存在,那存在的否定即为虚无。

存在与虚无:当一个存在停止之时确实,剧演=舞台=存在,区别于存在者=剧的内容《Star light》。

体验是主客观的统一,并不是信息客观地先在于世界之中,之后被观测者用主观认识能力(旧欧洲认识论)获取。

相反,是观测者(系统)从世界中,自主性地建构了可以被其编译的元素,而在不断的系统运作中,元素之间的关系沉淀为结构。

因为被观测,演出才产生因此,存在(剧)必然和观众=观察者(长颈鹿)以及第四面墙同时产生。

这个差异给予了系统与世界之区分,这是两个不通约的层面,两个不同的意向性。

世界相对于系统是meta的。

整个结构实际上至少有这样三层嵌套。

地下舞台的revue→地表上聖翔音楽学園的生活和大家的毕设:99th聖翔祭剧目《star light》→屏幕前的我们(长颈鹿最后面向观众)。

三层嵌套一旦出现,便意味着同一个运作(function、函数)递归了两次,即存在了二阶观察。

此时,不协调感、下级层面的整体崩溃危险感将急剧上升。

因为被降维打击后,下级层面的基本的“理”(运作、逻辑和符码)被发现是片面和不足的。

(即:再生产在revue中理论上是不可能的,明明不是“燃料投下”吗?

top star只有一个,并消耗燃料而产生)。

楚门的世界中,结尾楚门打开通向上一层面的门,也是这样的一个瞬间。

运作=观察=存在=剧演,这一点若在二阶观察中再次被强调,那将很显著地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将不得不被迫使去思考存在本身,而不是仅仅悬置着观察存在者。

光恋和再生産是特殊的,是来自于meta层面的入侵,不同于其他几位舞台少女。

华恋本来并没有入选audition,本来是和长颈鹿一起坐在观众席(观察者)上,中途才跳入revue(飛び入り参加)。

这一降维的过程被全剧最为醒目兼用卡“アタシ、再生産”反复强调,华恋向着下一层次坠落。

在华恋和首席的revue中,首席问过华恋:“你的目的是什么?

”华恋的回答是:“和小光一起成为top star!

”首席打出问号,并且强调:“不可能,top star只能有一个!

大場なな:“你是8人剧目的第9人,你究竟是什么?

你不是原本的华恋!

”(rondo中的台词)确实,此时的华恋其实是:恋哥哥ver.meta!

华恋可以再生产,因为她不再限于revue这个形而下的下级层面,超越了revue这一层面的“理”。

神楽光VS大場なな的revue曲名为《re:create》,即再生产。

这一次的revue就是更明确地解释再生产何以可能。

第二幕中,东京塔倒悬坠入水中,掀起的海涛浇灭伦敦大火(象征光作为燃料被消耗),长颈鹿看到这一幕,解释道:きらめきの再生産。

再生产和meta东京塔很显然意象着光恋的約束和運命。

(所谓約束のtower。

而15年前在东京塔下,幼时的光曾说道:約束じゃない、運命だよ!),而在这个第二幕的转折,便是指出:是二人的約束和運命,将神楽光也提升到了meta的更高层面。

神楽光不再仅仅纠结于舞台这个层面,而之前她在伦敦之时陷入迷茫(“我竟然把和华恋的約束称为那个?!

”)。

也是在第二幕中,神楽光在全剧中首次回应了約束と運命,改变了立场(唱词:“合いたかったよ、君にずっともう一度”)。

因此神楽光在meta的层面进行了再生产(繋ぐ星の絆、奇跡起こせる。

对于revue来说,再生产确实是超越本层次之“理”的奇迹。

),本来因为燃尽而变小的匕首重新绽开(再生産)。

贴贴,即为再生产(bushi

从下仰望的东京塔(光恋的約束),是两个position zero拼合在一起,打破了前述原本之“理”:position zero和top star只有一个大場なな的无限递归终于得以终结。

如果限于一个层次(意向性)的运作,终将产生无限递归的悖论(paradox)。

正如同用一本字典去解释一个字,终将落入明希豪森陷阱。

经过多次轮回的大場なな,本身就是meta的存在。

一是轮回本身就触及meta,二是更重要的一点:她从来不执着于剧演的内容(存在者),甚至最讨厌这个以离别悲剧为结尾的剧本。

她从来执着的就是:在meta层次制造这个舞台,使这个舞台存在,即“存在”这个事件之本身。

她看到大家的努力过程就已经感觉极其眩しい了。

存在本身是一个时间性的事件,所以大場なな迎来的是无限的再演。

制片人:大場

本来就处于meta层次的蕉哥哥,作为吐槽剧本和作者的剧中人,进行了浪漫主义的反讽(romantic irony),该行为在戏剧理论上本来就具有形而上meta的意味。

star light剧本的内容则完全对应了光恋的现实关系,并进行了预言。

所谓“遥远未来的故事”,倒不如称之为预言和现实。

从纸面上的剧目提升到现实,也是一种层次超越。

不是曾经的故事,而是未来的故事。

被拉到极远的舞台,望向屏幕前的我们的长颈鹿直接对我们说话。

这仿佛要把我们拉出连续的观影体验。

这是一个提醒:我们也是观察者。

递归又进行了一次,打破了第四面墙,强调对于存在的观察。

新剧场版中光恋相遇之时也设计了这样的桥段。

舞台具有多层次含义。

運命の舞台这个词反复出现过。

在轮回即将崩溃前,长颈鹿对蕉哥哥说过:“无法预测的命运的舞台”,之后下一个分镜就是神楽光将匕首扎在position zero之上。

在人生中,人总是要长大,而蕉哥哥在《私たちの居る理由》之中喊的却是:変わりたくない、時間よ止まれ、大人にならないで。

终幕里神楽光背负摘星之罪,并宣称这是自己的運命の舞台。

显然这是一个比喻。

運命の舞台自然就是人生啦,包涵了光恋的約束和運命。

对于revue来说,運命の舞台作为meta,当然可以无限地再生产。

因为人和世界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长颈鹿所谓運命の舞台永不结束、无法预测的。

最后,在光与恋的運命の舞台之上,上演的剧目被标记为encore,也意味着它脱离了原本的剧目和舞台,属于另一层次。

特殊的,要用门票进入的舞台

当然,还有另外某位女士想和华恋登上命运的舞台。。

新剧场版反复出现的两句话似乎也有这样的意味: 列車は必ず次の舞台へ。

私たちはもう舞台の上で。

这两句话是矛盾的。

所以,后者舞台,显然是前者舞台的舞台,即meta的元舞台。

使用物理学圣剑突入元舞台(“那个”舞台)的华恋关于本次的小舞台即争夺top star的revue,可以被看做是对如下一个现实的隐射:艺校和艺术圈中头部位置的竞争。

毕竟这确实是一个头部通吃的行业,带明星赚得盆满钵满。

在演出中的分工,也体现出极端的主配角之分,主角必须对配角进行剥夺。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其实也是一个以此为主题的revue,meta以及嵌套结构设计和少歌类似(怪起来了.jpg)。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感受,中学时我也长期参加过演出团队。

在团队氛围之中,主唱和top star是陈学冬。

(那时他还是中学生。

题外话:我是不知道他一个专业唱歌班科出身的,怎么现在变成了这样子。。

)他就是舞台上绝对的中心,position zero,而我们必定是辅助的配角。

在这一层面上也可以体现出光恋的特殊之处,华恋对这一层面的top star完全没有兴趣,成天摆烂,连audition都没能入选。

她和后来的光所追求的二人の星,自然是不同于top star的另一种层面的存在了。

(是贴贴(确信)因此,剥夺闪耀的星罪如何被宽恕?

两人超越进入到无限再生産的運命の舞台中,相互剥夺和被剥夺一切。

(民政局都给你俩搬来咯)

【新剧场版】完結の続き:从元舞台走向舞台tv版中,华恋一直处于meta层面,她的舞台只有小光(“小光就是我的舞台”),她的目标也从来只是小光一起成为top star。

新剧场中,一直处于元舞台的华恋才首次面对舞台本身。

她打破第四面墙,对着屏幕前的观众(没错,就是我)发出灵魂三问。

她这才首次发现,原来舞台竟然是这么恐怖的地方。

华恋在光的引导下,剥离meta层面的約束と運命。

新剧场版开头,光表示:我塔都给你扬咯。

要快让华恋成熟起来,别整天就知道贴贴和摆烂,都快毕业啦!

华恋你给我从塔上下来!

还搁这摆烂是吧从华恋十几年来的不听、不看、不调查,以及在光刚转学过来时的影帝演技,可以看出华恋是多么地依赖这一支柱。

所以在彻底和认真地对待舞台时,华恋恐惧地发现自己根本不适格,当场去世(物理),即蕉哥哥在之前也提到过的:舞台少女的死亡。

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舞台就是这么恐怖和真实的地方,可能会燃烧和吞噬舞台少女的一切:作为女孩子的爱好(长颈鹿语)、家庭、友情等等,甚至約束と運命。

(正好对应了剧场版中被燃烧掉的几个场景)闪耀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被换取。

其实,从元舞台的层次去看,人生中有什么不是这样的呢?

之前也多次出现的番茄则是上述燃料的总体象征。

恰番茄也是烧燃料。

红色、火焰、血和番茄酱(香子:好甜!

),多个意象的联动。

给,拿去烧

恰了这个番茄,华恋就可以上路啦。

而且比之前的番茄更熟,更加热烈地燃烧吧!

接受了这一切后,华恋才能在舞台层面被再生产。

最后,列车伤痕累累地冲破了沙尘暴(舞台的恐怖)。

决定性的区别是,华恋不再说“和小光一起成为top star”,而是说“独自站在舞台之上”。

东京塔、光恋的发饰都被抛弃,只剩下留在自己胸前的,属于自己的position zero。

披风和纽扣也不再需要了,因为starlight已经全部演完了。

这样的华恋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从revue starlight这个舞台中离开,而向下一个舞台进发。

 3 ) 我老了

看到第四集前5分钟(撑不过我的3集定律哈)正式宣告我已经老了,看不进日漫了。

布罗代尔将迅速起伏、来去皆快、紧凑紧张的事件视作历史的泡沫,只能起到揭示历史结构的作用,而日漫往往反过来,把事件置于结构之上,阿虚的那句话已经成了一个老梗,但过度追求事件的戏剧性而忽略结构的合理性的结果是使得这种戏剧和冲突非常的单薄和空洞,因此日漫中虽然斗得你死我活残酷无比,但理由无非是些小小的幸福或做个平凡的女孩子这种没志气的愿望,表面上看来日漫关注平凡人的愿望,但这何尝不是过度追求戏剧性而忽视结构的畸形产物?

这种套路的另一恶果是弱化套路的力量,第一次看日漫的人绝对会被其感动,但看多了就会发现无数的日漫其实就是一个套路,而且这种套路极其明显,构成了一种“图式”,而很不幸的是,我对这种“图式”极其厌恶,同时99%的日本的动漫工作者们也并不想突破这种图式。

(因此我对挪谕甚至颠覆这种图式的作品和监督往往非常推崇,例如今石洋之的吊带袜天使)这使得图式的情感渲染力通货膨胀,连我这种近六年没有看过日漫的人都还能感受到这部剧的套路感,就好像不停地把一道菜来来回回地呈上来,每次多加几种佐料,少加几种佐料,但实质还是一道菜,其结果就是乏味和厌倦。

当然上述只是野叟曝言,中国的acg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快,对日漫产生兴趣和喜爱的人会越来越多,我希望中国的文化工作者能避免日漫的老路,靠套路抓住人,却又吊死在套路上。

多尝试不同的菜式,而不是在同一道菜上修修补补增增减减,这是对食材的浪费,也是对厨师的浪费。

 4 ) 变化将带来悲剧,然而幸福也能再生产

写前先吹一波banana的唱功,第9集持续循环中……曾经以为是校园+百合+战斗的大杂烩,没想到从第七集开始超展开,加入了“时间轮回”这一“神作要素”。

不过就目前看来,时间轮回的体现还是比较直白的:banana同学太过于喜欢大家一起为了starlight努力的一年,又过于不忍心面对同期生被淘汰的命运,故一直选择“逃避”,不停的重复这一年,想要保存下美好的回忆。

看到这里,深受触动。

每个人总有那么一段时光,美好得让人不想离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段时光叫做“青春”。

曾经有个段子很火,有一天,你突然梦醒了,发现自己还在高中的班级中,同学们巧笑如昔,外面的阳光照进来,你才发现,原来现在经历的一切只是你的梦。

大家之所以被这个段子感动,一是段子写的好,“阳光”“笑容”,这些美好的点,引导你也主动给回忆蒙上了一层玫瑰色的面纱,一个阿宝色滤镜;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近因效应”,想想现在,一桩桩未来99.99%都会忘记的小事,当下却无比清晰,共同组成了一个“当下”:无趣、无聊、挫败、难过、辛苦……总之没个好词儿。

想必那刹那,很多人也是想要回到温暖阳光照在身上,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的吧,这也是banana在唱词中的那一句“变化将带来悲剧”的深刻体现。

banana不是追求自身闪耀,也不是想将他人玩弄于股掌,甚至不是怕自己不能成为star。

她只是害怕未来。

她怕曾经的好友一个个离开或放弃,她怕美好的时光一去不返,她怕最后的最后,自己成为茫茫宇宙中孤独的那颗star。

(写到这里,本人也感觉受到100点暴击:离开校园,朋友越来越少,以前那简单的快乐也越来越少。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然而,变化除了会带来悲剧,也会带来未知的机遇,和未知的幸福。

对应到原作中,就是“闪耀的再生产”“舞台少女每日进化中”。

再拿上面的段子举例:我才不想回到高中,因为那样我可能就考不上现在这个名牌大学了(笑)。

有些人可能也不想回去,这样他们就见不到现在的男/女朋友了etc。

仔细想想,从青春到现在,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是我不想忘记,不想回档重来的。

其实,虚幻的美好VS真实的残酷也是日漫中常见套路了,特别是大义型反派的追求。

我抛砖回忆几个:火影中斑想要创造“无限月读”世界。

高达00中,(对不起观众们,我光有个印象实在想不起来例子了),Re:Creators中,能够“实现愿望,让女儿复活”的现实世等等。

99年的老电影《黑客帝国I》也是这种套路:那位跳反队友,因为好奇吞下了红色药丸,来到了现实世界,结果发现周围一片末日颓败景象,每天过着朝不保夕亡命天涯的日子。

一面是作为名人能牛排配红酒,受人追捧的Matrix,一面是冷水泡麦片,担惊受怕的反叛军,人生只有一次,为何又要选择困难而又毫无希望的路呢?

为何不在纸醉金迷中愉快的沉醉呢?

故事告诉我们的结局,总是虚幻的美好失败了。

但并不是坏人、民众的的大彻大悟,而是一些特别道德高尚的人(=主角)出来,替我们做决定,惊醒我们的梦。

这种剧情安排,除了让大家追求进取的现实意义外,也是用另一种方式描述了现实。

现实中,我们是p民,不能像主角那样为全人类做决定;现实中,也许你不会遇到蛮横替你做决定的“大义者”,但我们永远逃不过“时间”这个高尚的人。

他不由分说,赶着我们面对一个个赤裸裸的现实:“别再做梦了,小时候有大人的保护,你可以幸福可以纯真;但看清楚,未来已来,黑暗中你也只能自己一个人走”。

 5 ) 二次元音乐叙事的野心之作

音乐剧与“有音乐的剧”(后者如迪士尼动画)的重要差异在于音乐扮演的角色:后者中音乐与歌舞元素仅仅担当过场与背景板的作用,而不会用于人物命运转折的关键场合。

如狮子王电影中,歌舞用于描述草原生态、主人公的玩耍与觅食等轻松幽默的剧情,但当辛巴面临是否承担复仇使命的重大抉择时仍然靠台词解决。

而在冰雪奇缘中,let it go用于表现了Elsa从怀疑到坚信自我的一系列复杂心理变化,此处音乐的作用则更接近音乐剧,起到了更加复杂的叙事功能。

而这一变化同样发生在了少女歌剧动画中。

第五话以前,音乐的作用仍显单薄,多数时候作为故事的附庸存在。

如在第二话中,歌曲基本为纯那的独白与少量华恋的反驳,但内容苍白,难以撑起一段剧情,因为华恋如何反驳纯那的观点并制胜这一要素无法解释,结果就是歌曲中形象丰满的纯那不明不白地输给了形象单薄的华恋,饱满的唱功死于对方单薄的说教,令人观者尴尬。

如果说音乐剧中华恋因为保护小光的爆发情有可原,动画里这段剧情就显得不明不白,以至于需要纯那在ed部分解说是源于对方“单纯的强大”。

第三话的歌曲出现了明显进步,天堂与华恋对争夺第一的理念之争中,天堂压倒性实力表现和唱功为整首歌增色不少,但华恋角色力度的缺失依然影响了整首音乐的结构感:以双人对唱开始的歌曲最后以天堂的独唱结束,给人缺憾与单调之感。

以上歌曲除了音乐本身的原因,也受制于华恋这个角色尚未被塑造起来,仍处于懵懂状态的她无法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以和其他角色开展势均力敌的对手戏,台词单薄空洞,也缺乏行为动机,自然很难转换成强有力的旋律与戏份。

但经过第四话的铺垫,伴随华恋新目标与决心的建立,其后的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叙事设计上的强大:歌曲开始能够真正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端、起伏、高潮与双方的互动。

在恋之魔球中,用五话时间塑造的露崎的嫉妒这一主题完全爆发:不同于在纯那剧情中的懵懂的乱入者、天堂剧情中不知登顶动机为何的局外人,这一剧情中华恋遇到了真正意义上势均力敌、需要彼此倾诉的对手。

露女士的先手独白舒缓缠绵,却饱含病娇的激情,表达了对华恋的依恋,与对其成长的不解;华恋的对白报之以自身的志向与前进的动机;之后在激烈的战斗场景中双方对唱,节奏紧凑:“是谁改变了你?

”、“约定改变了我”、“是和谁的什么样的约定啊?

”,伴随着动作戏上露女士挥舞战锤、步步紧逼,这一连珠炮式的歌词问答也让气氛达到高潮,最后华恋鼓舞之下,露崎认识到了自身价值所在,双方在达成共识后荣耀一战。

面对因自我怀疑而深陷依恋之中、气势逼人的露女士,以完成初步成长的华恋很好地完成了和她的对手戏,讲述了一个完整清晰的故事:对华恋而言,是一场为了梦想突破阻力的战斗,也是自己决心与信念的证明;对露崎而言,不仅终于开诚相待,了解了华恋的所思所想,更回忆起了自己的价值与抱负,觉醒了即使不依赖他人,也可以独自闪光的自我形象,得以从自卑与焦虑中走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这一段音乐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转折:负面情绪的积累、宣泄、交流、及最终的和解与升华,其丰富程度远超仅包含单一情绪、唱词同义重复的口水歌,可见对叙事音乐而言人物塑造与剧情安排的重要性。

而第六话中,两人的花道一曲在叙事上做得更加完美。

与恋之魔球相似,这一歌曲同样被用于讲述人生中常见的冲突与选择:如何面对来自同辈竞争的压力,是把对方拴在自己身旁,还是你争我赶,并肩前行。

与恋之魔球相比,这首歌曲在二人交互上做得更好:在第一阶段,双叶的武力压制表达了与香子共同成长的渴望,而第二阶段的香子利用“诈死”情节重占上风,实现了对双叶情谊的考验。

就像双叶要“矫正”香子性情、督促其成长的心愿得到了回应,香子也重获了自己珍惜的宝物:双叶的友谊与忠诚。

在两人终究理解了彼此渴求之物后,矛盾和解并升华为奋进之心的情节也显得水到渠成,最后战斗中,香子闪光舞姿态的重现呼应主题,伴随着两人花道合二为一的歌词与不要钱一般令人成瘾的灯光设计,成功收回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令人惊叹。

与之相比,华恋对露崎的说服与后者的成长略显生硬,与对香子知根知底的双叶相比,华恋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露女士的人生经历与切身感受,独白中更多是自我鼓劲而非与对方换位思考,其说服成功给人歪打正着之感,无怪乎弹幕纷纷吐槽其说辞是渣男念经。

露崎自身的觉醒也更多借助剧情铺垫而非歌曲中的对白,说明露女士的歌曲中两人互动深度有限并非音乐之锅,而单纯是自己与对方的关系不如香叶二人有深度有层次而已(真是可怜)。

此外,五六两话的舞台设计也颇有新意。

第五话中露女士大锤破墙而入,两人钻入了舞台的另一面,由学院外观的白日场景转换为宿舍内部外观、代表露崎内心世界的“里世界”黑夜,仅靠象征华恋闪光的水晶道具熠熠闪光。

第六话中,和式庭院与樱树的切换魄力十足,最后灯光打亮的闪耀樱花之道更是效果非凡。

相比前几话,人物心境更丰富的变化也为场景的改变提供了强有力的创作依据。

总之,制作组在音乐与内容的整合上体现出了非凡野心,不满足lovelive等传统音乐动画的音乐植入,而侧重于结合音乐剧手法,赋予歌曲叙事功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可能由于考虑到单曲贩卖等因素,制作组仍对音乐与具体对白进行了分离,在音乐叙事的同时让角色同时以台词推动情节。

这一作法的好处在于完成了音乐与具体情境的切割,保持了其独立性,不至于出现音乐单曲中大喊角色名或招式的场景,在单曲层面更符合一般音乐受众的审美需求与习惯,在观剧体验上也照顾了非音乐剧硬核的番剧观众。

副作用则在于音乐与台词双轨并行,大大增加了观众的认知负荷,看起来很累,再加上华丽的动作设计与舞台灯光效果就更是如此,往往对转锤子多看两眼几句歌词就已经过去了。

为此,不耐心多看几遍的观众,或许会错失revue中的诸多精彩内容,是所谓有一得必有一失吧。

 6 ) 一部闪闪发光的少女音乐热血战斗番

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04c6876f8200e61bcc251c62298dc08b源我的有道云note.一年前的旧文了. 这部番给了人太多的感动。

前后的完美呼应,优美动人的歌曲,坚韧美丽的少女们。

这部番糅合着具有神话意义的象征,带给我们最为诗意的表达。

她像一曲最为独特的诗,不卖弄也不谄媚,没有去迎合萌点,她是最独一无二的,她有独特的气质,如晚间的花开般幽香。

最开头的曲调,对应的歌词正是这一句: 摘星是罪孽的宽恕,摘星是夜晚的奇迹。

星是最为古老而浪漫的意象,它贯穿着全剧;星下是高塔,高塔中有被囚禁的女神,塔下有少女们,弗洛拉意味“花”,克莱尔意味“光”。

弗洛拉跌落后,又一步一步重新回到塔顶,她和克莱尔抓住了那颗星。

这是在远方的星球上,很久以前的遥远未来的故事。

在一个小国家的小村庄流传的,夏天的星之庆典。

 7 ) 【少女歌剧】可爱而迷人的路人角色:浅谈花柳香子的人物形象及舞台剧与TV中的角色差异

原发于B站专栏: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925773/?from=readlist花柳香子,和她的伙伴石动双叶一样,在TV和舞台剧中,都是对主剧情线影响微弱的路人系配角。

舞台剧中伊藤彩砂的演绎相当惊艳,塑造了一个机谋深沉而富行动力的腹黑角色;而TV中懒惰懈怠、菜得扣脚的香子也惹人怜爱,并奉献了强大的舞台特效。

然而,无论是舞台还是TV,香子都是一个在剧情上与石动双叶牢牢绑定的角色,她们之间关系的变化也成为了主要的剧情。

本文旨在从花叶关系入手,分析花柳香子的个性特质、其在舞台剧与TV中的表现差异,以及在同人作品中的可能应用。

1. 花柳与石动的友谊波折花叶二人组故事核心是一段友谊的转变与正常化,与华恋小光二人略有相似之处(见【少女歌剧】聋与哑的奏鸣曲:一段友谊的重建与升华):由于两人历史地位的不对等,双叶一直被视为香子的随从与粉丝,而非同一高度的对手。

但随着双叶的成长与野心的展露,香子开始意识到以前的相处模式行不通了:舞台剧的香子更恼恨双叶的“不听话”,即行为上的反叛,而TV的香子则侧重于双叶偷偷练级,变得比自己还强,即在实力上对自己的威胁。

通过revue这一场合,两人终于把偷偷摸摸、私下蔓延的竞争关系放到了明面上,并以皆大欢喜的方式认可了这一新关系。

区别在于,舞台剧中的香子以强势一方的姿态理解了双叶与自己竞争的“反叛”,TV中的香子则更接近落后者的境地,感受到了双叶对自己的“追赶与超越”。

花叶组的矛盾其实反映了友谊变化的经典模式:原本处于稳态关系中的两人,由于某一方的成长变化,导致关系失衡。

这种变化可能是新的人生目标、观念与价值取向的改变,或者是新际遇带来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乃至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变。

我们多数人友谊的结束无非是以上原因。

但双叶与香子二人虽然在双方的地位与竞争情形上曾有一定的冲突,但两人仍然共享着相似的价值理念——追求更闪耀的自我,使她们的友谊在波折后依然以新的方式存续了下去,不过由“粉丝——主角”模式,转变成了“对手/好友”模式。

2. 花柳香子的人格特质尽管表演效果突出,对花柳香子的人物本身却少有人进行深入挖掘。

因为这个人物的经历与情节相对中庸,缺乏爆点,也并未用于塑造为凸显深度的角色。

从舞台剧和TV入手,香子的主要特质可分为以下几点:a. 好胜心与自负:好胜而自视甚高是香子的重要特质,在舞台剧中,这种特质体现为她较强的攻击性与侵略倾向,表现在她对小光和双叶的戏份中,以及即使面对天堂也毫不怯场的态度。

在TV中,则是废柴的无能狂怒,难以接受双叶对自己的背叛,在决赛中不愿充当观众提出要先行离开。

b. 常识与自理能力的缺乏:这算是大小姐的刻板印象,但在香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个明显的弱点可用于使一个完美角色“可爱”起来,而不那么让人难以亲近(如神乐光具备白先生、水母、自理能力等弱点的操作)。

但笔者以为,TV中的香子并不甚完美,这个弱点的作用更多是增加了与其她角色的区分度;c. 心计与机谋:是三个特质中最不重要,却最能增加角色区分度的特性。

香子是少数一个将“腹黑”作为独立属性进行贩卖的角色,而非其他作品中将腹黑与外表天然绑定,作为一个补充设定。

腹黑与城府作为一个比较负面的设定,在操作时有一些难度。

为此TV中的香子加入了“笨拙”、“笨蛋”的属性,以平衡其可能的负面影响。

3. 花柳香子在TV与舞台剧中的人设差异在以上三个特质中,除了“B 常识与自理能力的缺乏”,其他两项基本为舞台剧和TV所共享,而两个香子间的最大差异,在于执行力与精神风貌。

而这一差异可能更多源自作品氛围的需要。

舞台剧中的香子气场强势,精明干练,对待对手毫不手软,即使心中不舍,却仍可以诱骗双叶以下手赢取晋级机会。

这其实更多出于反映舞台剧以下主旨的需要:竞争对人性与友谊的扭曲。

舞台剧中的少女们原本是因为热爱表演走到一起,但却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本心,为舞台而努力的动机,在长颈鹿和老师的煽风点火下,开始转变为为打败其他人而努力。

香子与双叶的对决也是所有人中最残酷的一组:她们是唯一交战双方为知交好友的组合,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小光与华恋按长颈鹿剧本作战后的可能结局。

在华恋登场之前,其他人在revue中的遭遇越黑暗、越绝望,就越能体现这一制度的不合理,越能使读者能认同华恋打破revue中“零和博弈”模式的重要性。

所以,舞台香子被塑造成了为了竞争而牺牲朋友的角色,而她之后的哭泣则是对“有人哭,有人欢笑”这一体制的控诉。

换言之,作为舞台牺牲品的花叶,使得华恋的革命更为彻底。

但TV的主旨则彻底改变了:不再纠结于竞争对人性的摧残,而更多着眼于个体通过自我成长去改变未来、改变命运(见【少女歌剧】从少歌的古典悲剧特征论爱城华恋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升华)。

主角斗争的对象不再是具象的舞台制度,而更多是“命运”一般的先验的、抽象的人生困境。

在【幕间-舞台少女心得】中可以看出,TV版中每个人都有了各自的成长,克服的是抽象的、普遍的困难,而非是舞台剧中,所有人一起与以竞争和掠夺至上的舞台斗争,使得花叶的绝望主题重要性下降。

另外,TV的时长使得回溯神乐光的故事成为可能,强调舞台黑暗的任务也就更多落到了小光这一“半人”角色身上(见不称职的幸存者——浅谈大场奈奈的虚假“半人形象”),香子则被边缘化,安排了一个相对平凡但稳健的主题:对友谊的正确认知与自我成长。

为了成长,成长之前的香子自然要菜一点、弱一点才行,也更符合时间跨度长,同学间关系更舒缓的TV设定。

综上所述,舞台香子与TV香子的差异很大程度在于两作品主题与需求的不同:向长颈鹿革命的舞台剧中,花叶的绝望用于烘托革命前的黑暗;而在共同成长打破命运的主题中,则成为了需要自我成长的正能量角色。

*4. 花柳香子的同人属性开发作为同人作者,笔者很喜欢这种花柳香子这种百变怪似的“半成品”角色,由于官方着墨较少而给出了更多演绎的空间。

例如,花柳大小姐出身带来的权势、幼年时蛊惑众人的魅力、与其具备的权谋意识使她很适合成为智斗作品中的权谋型反派(见称霸!

圣翔幼儿园!

),而如果弱化她的智谋,增强废柴属性,则可以成为有权有势的喜剧人物。

而和其他角色一样,花柳香子另外一个得天独厚的属性则在于她是青少年。

站在17岁的门槛上仰望未来,人生可以有无限可能。

这意味着作者只要放开思路,可以构想出青年、中年、老年花柳香子的各色人生。

文学人物,尤其是在浪漫主义作品中,往往有着固然的、难以改变的人格特质,如《悲惨世界》中沙威对法律的信仰使他难以成为一个被救赎的角色,但笔者认为,这种定势不一定需要应用于青少年。

毕竟比起在原作的圈子内耕耘,对人物的重新解构与开发也是一种乐趣,也是花柳香子能给人(笔者)带来如此多快乐的重要原因。

 8 ) 惊喜之作

一开始是仿制品当代餐吃, 结果舞台效果意外地非常棒。

能看出对几原系的大量neta,少革百合熊企鹅罐魔圆既视感极强,点播能对上几原及其衍生系就会被爽到。

【一些玩笑:双叶递糖那一幕真的不是佐仓杏子本尊吗?

颜色也是红蓝嗷;花柳香子—>海王满—>七海八千代(?

);花叶—>遥满(仅发型);转学生光+双马尾女主——>吼姆拉和馒头卡!

;露女士—>露露女士(?

);砍扣子—>击落蔷薇 ;手机铃声—>百合审判在召唤你,etc.】

本作和几原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比几原更商业更通俗更讲人话了 ,而且优缺点明显且突出。

表现力:不如传统几原系那么富有冲击力,但是制作确实精良:用舞台剧的表演形式做舞台剧题材在形式上是很占便宜的,这使得本质上观众的门槛变低,在表现形式上不会和背景冲突代入感强就算是一般观众也能接受。

(大声BB:一上来就蔷薇新娘绝对命运默示录生存战略百合审判在当下就很容易暴死。

但是少革还是我心中永远的TOP)前两集云里雾里实属正常操作, 但是整个中期(3-10)表现力都是很好的,情感刻画也在及格线上,曲子服装舞台设计都有配合角色心境和历程,战斗曲、bgm和轮替的ED都能看出来制作组很用心了;被大家吹的最后一集个人却觉得最疲软,而且就题材而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上升到少革和百合熊的高度,最后一集才是真正的画虎不成毫无精髓。

画面设计和表演很明显不如少革或者魔圆那样风格突出,但是在背景和主题下的表现个人认为已经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个人实在是太喜欢花叶的Revue、第十回光恋和迷宫的打斗、十一回全员随华恋下楼的曲子还有OPED了】此外尽管主题上降低了门槛,但是却保留了几原系传统【登台/变身/从外部演变至内部】的重复画面。

(真的很舒服很流畅,很香)。

其实这一点没什么好评价的,不存在什么降格不彻底或者照猫画虎这种褒贬的意义,就仅仅是保留了一种风格。

(不过看到弹幕槽省经费就真的很火大,是你们不懂,无语。

再三建议,食用几原系就不要开弹幕。

)顺便解释一下,几原系战斗力从来不是固定的物理属性,观念/立场的正确性和坚定性才是战斗系统中判定输赢的主要标准。

Babanice输给华恋,属于树璃输给欧蒂娜的范畴,自己不再坚定立场上就输掉了,与本身实力无关,再或者也可以说类似于马猴烧酒的愿望大小决定了魔法输出。

都可以看成是抽象的决断。

内核/观念:这个确实还是差了一大截,没得说。

主要问题出在设定和背景上,处在在类偶像的定位,无法突破学园(空间)的限制,[显而易见是世界尽头>马猴烧酒>舞台少女],就算再怎么表现刻画细腻情感或人物成长,最多就《冰菓》这个等级的。

格局太小,是没有办法输出宏大或者普世(具有震撼力)的理念或者说价值观的。

这个跟传统几原系都无法站在一起比较(少革百合熊魔圆企鹅罐)在抽象理念不够宏大不够普世的情况下,少歌已经算是良心之作了。

【没写完,待补充

 9 ) 良心冷门作品,一辈子都是少歌吹

我现在真的无敌后悔为什么18年的时候我没有发现这个神仙宝藏呢?!

(相反的我那时候居然跑去看了同年的一部后宫番,因为那时候还不是百合控)2020再发现真的晚了而且非常非常后悔,但是从这一年一直往后,吹爆少歌就没有任何问题。

其实,这部作品在入百合坑开始我有听说过,但是过于挑剔的我并没有因此入坑(就算看到少歌的图片和大家的安利都无动于衷)直到在百合坑里混熟了,番荒了,我才决定去看看这个来打发时间而已(打发时间啊)刚开始听说是歌剧题材,我就以为是全程歌剧表演只不过打着个少女的口号,我觉得这有啥意思呢,本来歌剧就极其枯燥没有意思(当然最后我真香了而且还爱上了歌剧)第一集快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有些无聊,打算关了,结果(就是那个让很多人都改变对这个看法的再生产镜头)我彻底裂开了(后半集基本上都是极其专注地看完)。

尽管这样,我还是没有入坑(因为有些看不懂剧情发展)真正让我入坑而且从此吹爆它是恋光结婚现场的镜头(没错我倒着看了)我当时就鸡皮疙瘩起了一身,那唯美的场景和激昂的音乐让我真的就直接泪流满面,从此变成恋光厨(但是其实我是全员吹,每一对cp我都嗑爆)然后就开始刷tv(足足刷了15遍有点少啊),然后知道了它是个企划知道了它还有舞台剧(但是我觉得有点尬也就看了一点就关掉了当然我真香了而且爱上了舞台剧),之后就疯狂补档 ,吹爆这九个女人,她们真的太可爱太好了!

(完全没有偶像包袱而且日常沙雕可可爱爱live和舞台剧就正经的不行,导致我之后再看舞台剧脑中都是maho的口合口合口合口合口合)。

入坑顺序是tv→舞台剧→漫画(诶呀不重要反正吹爆就完事了)而且她们让我感觉充满斗志(我的情况和恋哥哥有点像 所以我对她的共鸣就很强),也因为她们,我决定要抛弃摸鱼,重新找回我的 starlight(这里是名词了),他们让我感到温暖和励志,所以这也是我吹爆她们的其中一个原因,好了 也没什么可说了,反正就是:舞台少女每日进化中!

少女歌剧永远第一!

恋光迷宫花叶蕉纯凉昼永远吹爆!

 10 ) 仅谈第6话的花叶组

几原的徒弟终于出师了。

骚气的百合番外最能体现几原主义。

目前更新至第9话,各个站点基本都在吹爆此番。

在未更新完前,不做全面评论。

(虽然私心来说,看到几原徒弟古川的名字,我觉得基本上此番稳了。

)仅谈本人最喜欢的花叶组,该组出场的第6话基本可以看作一个脱离主线剧情的日常番外。

剧情自然是各位看官最爱的喧哗幼驯染夫妇借着家暴的名义,狂撒狗粮。

本集的细节(最开始的香子的樱花舞,吃完零食拍手,双叶在一旁倒着空空的钱包)和分镜(香子重新振作对双叶发起最后一击时,双叶眼前出现了香子小时候樱花舞的样子)都做得非常精彩,台本也是满分作文模式,起承转合,还有首尾呼应(两次「おおきに」(谢谢),尤其是第二次没有称谓语尾,而是直接称呼「双葉」,显得格外亲密深情)。

两人角斗时的歌非常棒,和风对应的是香子,日本舞的继承者,骄傲又天赋极佳的京都大小姐,电子乐对应的是双叶,香子的追逐者,同时又担任着裁决者角色,两者的相增相长对应的就是两人战力的体现。

歌词则是用象征的手法分别从两人各自的角度,把整集的故事说了一遍,幼时约定要看到香子最璀璨的一面,在双叶的心里,此时不努力的香子可能是想在别处绽放(如果这不算爱,怎么会给不努力的某人直接在心里找好借口了),但无论怎样她都想成为能最近看到最璀璨的香子的那个,在香子心里,一直认为双叶一定会守护自己到最后,但现在的双叶是想离开自己,如果离开的话也要让双叶在心底里永远记得自己(京都醋王真是可怕),即使用最极端的方式,而此时在舞台上对应的是她预备自裁的画面。

但其实,这一出是香子算好的,本集她上演的一哭二闹三回娘家的故事就是为了让双叶能主动拦住自己(可怕的女人,把忠犬吃的死死的)。

最终香子主动发力,歌词引出两人合唱百人一首以及双方表白,一时的分离最终也会合二为一,自我绽放是为了对方(甜哭了)。

在ed前专门做了两片花瓣分开下落最后叠在一起,呼应了这一段,这也是典型的几原邦彦式花瓣演出。

到此为止都是关于本集的叙述,而此回放在全剧集来看,恰好呼应了女主希望的“两人一起的starlight”。

幼驯染组之前的模式,香子一人主导,作为top star,双叶是完全的伴随者。

而在此回之后,香子希望两人一起成为第一,双叶是站在自己身边最近的人,这也组成了两人的花道(花道这个词用在传统舞双人组这里真的是太好,毕竟传统舞才有花道登台这么一说),不再是一个人的position zero。

(不知道这是不是会最终映照在华恋和光身上,拭目以待)这一集出色的演出让我想起了《美少女战士SS》中《美少年天王星之死》那一集,花瓣的应用(海王星死亡时花瓣散落飘零)、整集的前后呼应(海王星和天王星不断对对方说着就算对方牺牲也不要救,自己一个人完成任务,但实际上是殉情剧情)以及将配角作为主役演绎的剧集非常相似。

纰漏的《美战》该集是让天王星和海王星两人的声优站在主役的位置,以及在脚本上给海王星的声优批注“满是爱着遥的”。

截至目前,并不知道该集声优配音的细节,不知道几原的徒弟是如何处理的(十分好奇)。

再来谈谈人设,本剧是先有舞台剧后有的动画(挺符合少女歌剧这一标题的)。

作为宝冢爱好者对于这一主题的动画期待度是很高的,不过这部的音乐剧本身并不是特别宝冢(天堂倒是很有宝冢OG的感觉,我已经不止一次怀疑她的原型是不是大地真央了,如果是的话,估计是完全忽略黑木瞳的cp存在了,毕竟克洛和她的相似度不高。

大场奈奈的声音倒是让我瞬间想起最新的美战舞台剧里的黑月还有水手星系),但设定很有宝冢的感觉(有名的以舞台剧为目标的学校,演员都是女孩子,演绎的故事一般都是感情细腻但谜一样的悲剧,芭蕾是必修,然而没有上级生和大阶段,炸)。

动画出了之后很多人对香子的新设定有些不满,主要集中在战力的削弱。

舞台剧上的香子是和天堂在同一等级的人,而本集中战力不佳。

舞台剧中香子是督察者,监督着双叶让其努力,而本集中是相反的。

舞台剧和动画的角斗机制不同,舞台剧是淘汰赛,更为绝望,香子自然会更加认真,动画是积分制,香子比较怠惰。

其实,可以将本集作为转折,在本集时间线前的香子是动画里的设定,本集过后就是舞台剧里的个性。

但无论如何,香子始终是花叶组的主导(京都女人不会输)。

最后一个吐槽:有人记得媛星下同样挥动着薙刀的京都大小姐吗?

代表色同样是红色,她的意中人同样是帅气的角色,同样是骑着机车去找她,同样和意中人相爱相杀,同样身上带着厉害的老梗(道成寺的清姬)。

就不信扭曲的制作组没有服下这份毒药。

《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短评

开始有点像企鹅罐,后来真的就只剩卖百合cp,star light这个剧本太扯了

7分钟前
  • ko
  • 还行

舞台剧套舞台剧,但本不该舞台剧化的东西也被当成舞台剧处理了。故事不复杂被弄得很复杂但又复杂不起来于是讲得稀碎。你说他超现实把他又跟现实接轨但又非要超脱现实逻辑又要按着你接受他的超现实性。总之最后也就看看表现吧,表现还可以。观感就跟这段车轱辘话一样。

11分钟前
  • 杨枫.js
  • 较差

三集惊艳,六集中庸,九集莫名其妙然后弃番。必须承认少歌通过武戏表现文戏这一特色初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文戏在中期过于媚宅,强卖cp强组三角的剧情尴尬而漫长。八集开始的所谓的神作开端在我看来完全就是毁了全局。套路与反套路盛行的2018年,能看到一个纯粹的战斗歌剧番远比让一群少女为了莫名其妙的羁绊走小圆的老路要有趣的多。台词羞耻度不谈,脸谱化的角色与低龄化的冲突也着实令我再难有看下去的动力。

16分钟前
  • 好名都被狗起了
  • 较差

全程问号?????

19分钟前
  • 优酪乳
  • 很差

少女革命的拙劣模仿

23分钟前
  • 捕捉闪耀的瞬间
  • 很差

古川知宏监督,之前做过《回转企鹅罐》的脚本,当过《百合熊岚》的副导演,他可以膜几原邦彦但是膜的太多就完全不一样了。这种就是元素和风格的区别,没有人会指责你去抄斯皮尔伯格,但是你肯定不能抄库布里克。这部片套用的几原的经典元素太多无需赘述,但我最不喜欢的东西是把几原舞台剧式演出变成了真舞台剧,又镶入了流行的类偶像元素。但是这部片和偶像番不一样,偶像番本质上运动番,这部片就是扩大的剧场,人物也是舞台剧式的。如果说几原让舞台剧融入世界,这部片就是把世界变成舞台。连无限复读都要膜一下几原这种感觉真的很抓狂。

26分钟前
  • lemsea
  • 还行

借经典之名掐头去尾,又各种“舞台”“文本”“再生”,就能惹人大赞“精神继承”,你猜我想到了哪位大导。工业的精明本质就是谄媚,再精致也毫无建树,真就让《少女革命》“不破壳而出雏鸟必死无疑”不幸言中。

30分钟前
  • MR. Chocolate
  • 还行

歌不错,演出还行,其他部分非常难看,不知道怎么敢碰瓷少革的。

35分钟前
  • 撄宁
  • 较差

舞台少女的变身很有几原的感觉,但剧本故事性感觉就差了许多,非常老套的情节用比较电波脑洞的形式演绎但依然很无趣,就是美少女们追逐梦想那一套,再加上非常高浓度百合CP粉的饭圈式弹幕,观感极差

40分钟前
  • 皇丛
  • 较差

内核撑不起隐喻 拿了少革的皮捏一个平成末尾的泡泡 starlight的故事实在太弱了 一集一集减分 在一堆看不下去的片里作个百合娱乐追追完也蛮好 占比这么重大的感情戏也没有企鹅罐一样捏进图像学系统里 松松散散打哑谜撑个时髦值而已

41分钟前
  • 依西比
  • 还行

剧情一直比较迷,但人设感觉还不错,本来想四星,但有三森给五星!

44分钟前
  • 昵称
  • 力荐

少女可爱,几对cp都挺有好感,主cp雷雷雷。

49分钟前
  • 三七分
  • 较差

靠几原邦彦式的演出吸睛,但是本身故事太无聊了。

51分钟前
  • 酉命
  • 还行

一般

53分钟前
  • 张青
  • 较差

什么迷惑演出

54分钟前
  • emola
  • 较差

【B-】现实与舞台对照的处理实在太过模糊,于是成为一种没有指向的表现主义——不过是空洞而已。好在几段人物关系的塑造和人物情感的变化还算好看,不过,一群美少女的故事,好像怎么写都不会差吧。

55分钟前
  • 6*9=42
  • 还行

剧情过度上的古典戏剧感(指叙述方式,而非剧中舞台)与细节描写的精致现代感并存;少女的部分并不好,歌剧的部分也并不好,然而从少女过渡到歌剧的节奏很棒,这也是叙事的功劳;然而,接在叙事后面的应该是逐步清晰且合理的故事逻辑,而不是现在这般故作哑迷式地一味宣说抒情

59分钟前
  • 小狮子小石潭记
  • 还行

妹子很萌,画面很好,没了。除了1和7话有些惊喜外其他剧情都很无聊。喜欢看妹子卖萌和喜欢看妹子互相脱对方衣服的可以看下。我看了是觉得浪费时间了。对了,比失落之歌好不少,至少人物没那么无脑了。

60分钟前
  • 拥抱灰姑娘
  • 较差

所谓表现力方面可以多给一星,但剧情内核三星不能再多了。当然三次元的音乐剧实际上也是经常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加大台词表演服化道的夸张弄成一个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只能说这就要看电波对的上对不上了。这也许是部好作品,但是个人来说不想看第二遍,看得太累。几原邦彦和汤浅政明都有放飞自我的元素,我的要求永远是,首先你得把故事讲清楚。

1小时前
  • 半澤直叔
  • 推荐

我想了想为什么说这玩意儿只有几酱皮毛没有几酱神髓,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几原讨论的那些情感上的需求其实是很普世的,但是跳舞少女要努力取得你希望的那颗星什么的,老实说太他妈遥远了(鬼知道什么星)233 第一女主的性格也没什么讨喜之处,行为和台词都非常模式化,压根就不想自我代入到这种量产女主角里面去好吗……我可以勉强再看两集但我个人觉得后面不会有太大翻盘的可能性……

1小时前
  • JUNWK1334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