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狙击手

American Sniper,El francotirador

主演:布莱德利·库珀,西耶娜·米勒,卢克·葛莱姆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14

《美国狙击手》剧照

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1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2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3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4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5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6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13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14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15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16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17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18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19美国狙击手 剧照 NO.20

《美国狙击手》剧情介绍

美国狙击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克里斯·凯尔(布莱德利·库珀 Bradley Cooper 饰)原本是一名普通美国牛仔,“911”事件以后他以30岁的高龄参加了海豹突击队,并成为了伊拉克战场上的一名优秀狙击手。参军之后克里斯认识了塔雅(西耶娜·米勒 Sienna Miller 饰),两人很快结婚生子,但是随着克里斯的多次出征伊拉克,两人的家庭发生了很多问题。战场上的克里斯十分优秀,被队友称呼为“传奇”,恐怖分子以高额奖金请职业狙击手猎杀他,但屡次都未得手,可是身边的队友却一个个遭遇不测,虽然妻子三番五次恳求他退伍,但是他抱着为队友复仇的信念最后一次出征…… 本片改编自克里斯·凯尔的自传《美国狙击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水与火的缠绵大镇反亡界之门上海王哥谭第五季性梦爱三部曲:性超人与蝙蝠侠:启示录毒爱牙医上战场在盛夏等待特务生涯持续的爱年轻女子爱可以重来火花游戏独角兽塞尔玛新生化危机乱世丽人行所以我和黑粉结婚了鲁肯伯爵之谜四月是你的谎言查尔斯三世帕斯尚尔战役知无涯者左耳混合宿舍嘉庆传奇逃出绝命镇夜之女王贪嘴意大利第一季

《美国狙击手》长篇影评

 1 ) 远去的硝烟、远去的归属感

关于这类题材的电影并不在少数,但是这部电影还是拍摄的很棒。

慢慢的讲述,不必刻意渲染战争的惨烈,只是近距离跟随士兵的日常生活。

---以下观点不涉及任何政治立场来评述士兵和战争-他们的日常不是安安稳稳的居家过日子,像我们一样坐在家里看大片,而是每天面对杀戮和伤残死亡,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在你聊天的瞬间、在你开车的瞬间、在你都没有意识到的瞬间就可能被爆头。

回家的日子里他们也无法摆脱危机意识和恐惧感,任何一种异样的响动都会即刻触及到他们敏感脆弱的神经。

对于老兵来说,和家乡安稳如梦的日子相比异乡命悬一线的生活才更真实;和偶尔才能见到的妻儿相比朝夕相处的战友更加亲如手足。

未上过战场的人远不能理解士兵的荣耀感,即使是军葬上的鸣枪两者听来的涵义都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听来是惊吓、恐惧、后者听来是尊严和致敬。

最后一场战斗中在弥漫的硝烟和滚滚沙尘中几乎已完全不可视物,震震枪声和闪动的火花、影影绰绰晃动的人影让我感觉真实而震撼。

导演将这种模糊画面持续了三分钟,真是大胆而有创新,让观众用双眼用身心感受战斗。

峥嵘岁月远去、那满满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也随之消失殆尽。

归家的老兵无所适从,可耳边依然喧嚣着刺耳的枪炮声和孩子女人叫喊的声音。

克里斯没有死在奋斗的战场上,却死在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的枪下,英雄的悲哀莫过于此。

也只能让庄严肃穆的军葬向他的传奇人生致敬、给他的荣耀军旅生涯画上最后的句点。

PS:库珀演的很好,帅帅哒。

看到结尾张张照片甚是感动,特别是真人克里斯好帅好帅啊,再次感叹英雄的陨逝。

---今年奥斯卡提名的最佳影片及导演等奖项中包括万物理论、模拟游戏、狐狸捕手,美国狙击手已经是我看过的第四部传记了。

万物理论和美国狙击手都很棒,狐狸捕手其次,模拟游戏相形见拙。

 2 ) 从美国人的视角讲了伊拉克战争

从美国人的视角讲了伊拉克战争到了战场上,我们这名伟大的狙击手先是杀死了妇女和儿童。

然后他就这样一路杀,终于一天伊拉克的英雄回美国了。

他这次回国也有了自己孩子,但是还是想去战场上,平静的生活不能满足他,他最终又去了伊拉克战场成为民族英雄。

电影里说他有很多的战争创伤,真是不要脸。

好在是他清晨走出家门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被不知道谁的冷枪干死了。

 3 ) 最后近入大家视野的黑马的实力。

电影《美国狙击手》:最后近入大家视野的黑马,现象背后的背景是什么?

这部于2014年12月25日北美小范围上映,于2015年1月16日全面上映的电影。

由于2015年1月15日入围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6项提名而备受关注。

使得本片异军突起,成为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影片等六大奖项的有力角逐者,那么就让我们从这三个重要奖项的入围,来看看电影背后的背景,如何使它成为美国主流价值和学院派的宠儿。

1、电影剧本电影改编自真实美国海豹突击队员:克里斯·凯尔,在2012年出版的自传《美国狙击手》。

在该书发行之际,演员:布莱德利·库珀就前瞻性的买了下电影版权,成为该片的制片人之一。

克里斯·凯尔的自传主要讲述了,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他四次进入美伊战场,刷新了美国海豹突击队的狙击纪录。

由官方确认的成功狙击了150人以上,之前的纪录为109个。

(此处使用他出版的自传介绍中的数字,而不是各大百科和电影中的160名。

)但他在书中表示,这其实远少于他实际射杀的人数,他本人计算约为255人左右,他更是有着1920米超远距离爆头的纪录。

也有百科写1930米的,电影中望远镜显示的数字是1907。

伊拉克武装分子悬赏重金要他的项上人头,克里斯·凯尔很快在军中成为传奇人物,他在屋顶和隐蔽的位置通过致命的准确一击,避免了很多人的伤亡。

克里斯·凯尔确实有着老练的技术与非凡的战斗经历。

他也曾表示,对于一枪一命的经历,杀掉一百多甚至更多人时,他想的只是让自己的战友安全。

有人质疑他回忆录的真实性,也有人评论他的美国人都是好人,穆斯林都是坏人的粗暴价值观。

毕竟战争的对错,对于已置身其中的他来说,他能考虑的也只有生存,并且让更多战友生存,在越来越多战友伤亡后,他的愤怒与悲伤同样无处发泄,也是夹在时代与命运中的人。

电影中也曾多次展现了,当瞄准镜里出现拿着炸药的妇女和儿童时,同样作为丈夫和父亲的凯尔,在那一刻内心的境遇。

为了挽救婚姻而退役的克里斯·凯尔,逐渐重新融入家庭生活,他与妻子育有一双儿女。

这里不得不说,现实中的凯尔夫妇,感觉比电影演员漂亮和帅气多了,也许正因为真实而美丽。

可惜的是在他出版自传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的2月份,他陪同朋友去看望另一位战友时,在射击场里被人枪杀。

当晚警方即捕获凶手,讽刺的凯尔后期一直试图帮助这些从战场上归来的有创伤性压力综合征的退伍军人们。

电影最后使用了一段真实的凯尔丧礼纪录片作为收尾,不得不说影片过后,字幕期间观众久久不曾离席,大家都默默为这位已故的军人悼念。

这部电影正式开拍于2014年暑期,邀请著名独立编剧:杰森·迪恩·霍尔,进行剧本改编。

原定于斯皮尔伯格指导,但由于档期问题,更换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名现年85岁的老导演,曾是演员,也做过政客,作品与荣誉无数,已经是终身成就奖的级别。

大家最为熟悉的作品为第77届奥斯卡赢家《百万宝贝》的导演。

更有影迷吐槽,本片被伍德拍成白开水也比被斯皮尔伯格拍成煽情片好。

评论界也是感叹冲着该导演地位,一定会入围学院派评委的奥斯卡。

2、电影演员布莱德利·库珀如果2013年他与詹妮弗·劳伦斯合作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2014年他参演的《美国骗局》,都没能引起你的注意,已经陪跑两年奥斯卡的布莱德利·库珀,在《宿醉》系列翻身后,能保持连续三年的学院认可的作品水平,实在是值得大家再次关注这位40岁的男演员。

近年来很多演员都会为自己买下看中的剧本故事,例如今年同样入围金球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瑞茜·威瑟斯彭主演的《涉足荒野》,也是在落选大卫·芬奇指导的《消失的爱人》女主后,自己买下了该小说电影版权,找到去年奥斯卡《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导演为自己量身打造该部作品。

不得不说好莱坞成熟的运作体制,让更多影人有着主动权。

众多评论都夸赞布莱德利·库珀献出了自己平生最出色的表演。

电影中从年轻的牛仔到入伍参军。

从初尝爱恋,到婚姻危机。

从丈夫到两个孩子的父亲。

四次进入伊拉克,从单纯正义到身负战友悲痛。

退伍后从孤独落寞,到融入生活。

为了饰演该角色布莱德利·库珀从体型到内心都做足了功课。

与其说库珀演的有多出色,不如说他演的有多平实。

狙击枪后的他,布满胡须的面容下,没有过多的情绪与悲愤。

如果今年奥斯卡如他所愿,还他最佳男主角一奖,可谓皆大欢喜,但如果依然落马,相信大家会更加期待他的新作品,究竟要把他逼到何等地步……3、电影主题首映后,而很多评论指出电影改编后的故事主题过于美式英雄化,自传本身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价值观扭曲,电影更是缺失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也有评论认为,该片作为一部传记电影,严格的时间顺序,生硬的切换主角四次进入美伊战场简单的人物生平展现,就是最好的旁观者角度,而库珀给了我们一个真实可信的角色。

相信每一部战争片,也都是一部反战片,客观的呈现发生的事情,给身置其中的人带来的影响。

观影过程中,那种真实与残酷的进程,不断让人想起2010年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六项大奖的《拆弹部队》。

也祝这部《美国狙击手》能有前者的好成绩,至于大家对美式英雄的价值观,美伊战争的立场,人性在战争中的转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不会仅仅寄于一部电影给我带来更多,我们只会因为更真实的故事,得到更多的反思。

这位去世临近一周年的美国神枪手克里斯·凯尔,无论经历了什么,有着怎样的立场,他身上发生的故事都值得我们知晓。

战时的神话,世界的正义,在黑白的已逝历史间,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

就像凯尔在自传中说的,你记得的永远都是你没能救到的战友,伤痛将永远伴随着你,直到他被同样从战场上归来却难以走出创伤的战友枪杀,无数人用生命在书写现实的残酷。

以上,作为背景资料介绍和个人中立立场评论。

欢迎讨论与闲聊。

2015年小玄儿记——————————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4 ) 真正的反戰電影

01/23/2015真正的反戰電影電影American Sniper (2014): 導演Clint Eastwood 主演:Bradley Cooper, Sienna Miller, Peter Morgan紐時的影評家似乎想把這部電影歸類爲共和黨的宣傳造勢片,似乎要拼命將奇連伊士活的共和黨身份跟電影聯係起來。

然後又將電影跟前幾年的『Hurt Locker』『Blackhawk Down』之類進行比較,說奇連伊士活無論如何也比不上他們。

不知是不是因爲那些人都是所謂自由派?

當然也不盡如此。

我身邊一些精於電腦戰爭遊戲的小朋友也對這部電影沒多少好評。

說電影毫無技巧平鋪直敘照搬回憶錄等等。

作爲奇連伊士活作品顯然大失水準云云。

我崇敬奇連伊士活很久了。

最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年過八旬的垂暮之年,居然還能保持如許旺盛的創作力。

有時候甚至覺得東方傳統武俠小説中那些臨終的武林高手,可以將自己畢生功力留給傳人并非小説家言無稽之談,因爲在我眼中,奇連伊士活的功力也不能用寶刀未老這樣的説法來形容。

該是爐火純青之後老而彌堅吧?

至少他是晚年纔開始執導演筒的。

而且一部比一部好,至少以我孤陋寡聞的目力所及是這樣。

幾乎很少出現不可思議不可原諒的敗筆。

這一點甚至高出於荷里活傳奇之一的史提芬史匹堡。

老話說人認知世界必須經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

換言之,這些將電影看作平淡乏味的小朋友恐怕還衹是處於認知人生認知戰爭的第一階段。

以一種看電影是否熱鬧的心態來看這部電影,要認知這部電影的真正價值顯然距離很遠。

以電影爲筆墨的思想家不多。

奇連伊士活必定算一個。

如果說梅爾吉普森以其明顯公教基督教傾向爲其特點,則奇連伊士活的要害就是其一以貫之的反戰傾向。

以這個角度看紐時上的電影評論,其間差別之大恐怕不能以一時之誤來掩飾辯解。

看不懂何以將這部電影稱作反戰電影的人,恐怕也很難看懂梅爾吉普森早年拍過一齣『We Were Soldiers直譯:我們是士兵』。

裏面同樣描寫越戰中雙方士兵如何互相殺戮。

電影結束時,梅爾吉普森所扮演的士兵背對著觀衆向堆積成山的敵方將士尸體致敬。

他肩膀的一絲抽搐被鏡頭特寫了。

此刻無聲勝有聲,成爲整齣電影最爲震撼的一刻。

是的。

『士兵』這個永遠不能討好庸衆的詞兒并非一定指向殺人機器。

政客文痞都可以翻雲覆雨瞬息萬變。

士兵用自己的生命爲代價,否定這種庸衆所讚賞的機會主義。

英雄生前接受采訪時,曾經遇到過相當普遍的左瘋主流媒體的挑釁問題:曾經爲所殺之人感到歉意與後悔嗎?

英雄明確而坦然地回答:沒有。

因爲他不是政客文痞不會政治正確地隨機應變。

他參戰目的非常單純,保衛自己熱愛的家園,保護自己的陸戰隊同袍戰友。

當年向廣島長崎投擲『胖男孩』的B-29轟炸機駕駛員晚年也曾被問過類似問題。

他的答案也同樣斬釘截鐵:不。

這是戰爭。

沒有這種認知支撐的戰爭意識,也就談不上所謂的真正『反戰』如果說『硫磺島來信』之類對戰爭的反思還不能完全證明奇連伊士活的這一傾向。

不妨來看看這個根據戰爭英雄Chris Kyle自傳改編的作品。

電影裏面非常震撼的寫實場面是Chris Kyle第一次狙殺的對象居然是婦人及孩童。

這樣的場面真是讓神經脆弱的左瘋媒體情何以堪啊。

衹不過這就是戰爭。

戰爭就是這麽殘酷。

無論是婦人孩童,衹要他們手中持有足以傷害同袍戰友的致命武器,他們就衹是敵方戰鬥員(insurgent)。

狙擊手的職責就是剝奪他們的戰鬥力、剝奪他們的生命。

電影恰當地給出了另外一種可能。

同樣是一個男孩,同樣舉起了武器。

狙擊手故意延遲擊發動作,直至男孩福至心靈地扔下武器轉身逃跑。

狙擊手這纔大大鬆了一口氣。

這就是美國狙擊手所持有的道德底綫。

也就是這部電影所鼓吹的道德底綫。

那麽,這些鼓吹真能構成我所謂的『反戰』意識嗎?

當然不夠。

真正構成電影大師反戰意識的是生活本身。

生活之樹常青,生活本身所提供的悲劇衝突遠遠超過任何戲劇大師可能有過的設想。

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的戰爭英雄沒有死於戰火戰場,卻偏偏重返家庭重返日常生活之後,死了。

美國短篇小説大師奧亨利的結尾技巧之一,就是峰回路轉奇峰突起常常出人意表得讓人毫無準備因而毫無抵抗能力不得不潸然淚下。

更爲令人唏噓的是,如果死於車禍之類的意外事故,還能歸之於造化弄人命運無常之類的無奈當中,甚至歸之於存在主義而減少了英雄本身具備的古典主義悲劇性。

事實真相是,居然是,英雄死於一個他試圖伸出援手加以幫助的同袍老兵之手。

還有比這更爲可悲的命運嗎?

兇手是作爲PTSD患者(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老兵。

這個結局肯定超出任何天才劇作家編劇導演可能具有的想象力。

也正因爲如此,這個細節爲這個生命故事平添無法承受之重的意義。

因爲撇開所有一切動機因果關係一切可能有的邪惡念頭,依舊無法否認這同樣是一個戰爭受害者。

正是戰爭纔使得一個可能平淡可能庸常可能碌碌無爲卻依然能夠趨利避害審時度勢的普通人,變成一個惡魔一個殺手一個背棄天倫的卑鄙小人。

我去看的那場幾乎座無虛席。

特別令我難忘的是終場出字幕時幾乎無人離席。

一直等到燈亮,觀衆纔悄無聲息地起身離場。

完全沒有平時很難避免的喧嘩吵鬧。

真跟大夥兒剛參加完戰爭英雄的葬禮一樣。

01/23/2015

 5 ) 唱主旋律与丧失逼格,以及对马革裹尸还的尊重

本来比较无感,想打完三星就闪人,看到几个非常激进的差评都拿这片子的主旋律说事儿,句句攻击导演的逼格,就忍不住要叨叨两句。

想来这篇影评也是会排在很后面不起眼的角落,所以不怕有人来攻击,就当路见不平,唱唱反调。

近些年,诸多精彩的战争片都走反战或者是冷静中立叙事中对战争提出疑问的路线,就算是前些年有些英雄主义倾向的拆弹部队也有大量场景直直揭露战争的反人类(注意不是反人性,楼主相信战争恰恰反映了人性)。

在刚刚过去的一战纪念100年的2014年,英国出品的大片小片基本都是反战的调调。

战争是丑恶的,毋庸置疑,反战主题的电影有利于提高逼格,毋庸置疑。

问题是,在评价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要想到的是,这部电影的立意根本是什么?

片子是改编自号称美军第一狙击手的克里斯凯尔的自传。

作为一个在伊拉克几进几出的美军海豹突击队队员,凯尔对这场战争的记述有着他自己特色。

守护战友就像守护兄弟,向恐怖主义复仇就是保护祖国,如果对方是恐怖分子就算是妇女儿童也一样毫不犹豫的干掉……对于在主旋律战争片中长大的中国人,这种论调有些不新鲜,甚至有些虚假。

问题是,这片子展现的这种有些一根筋似的英雄主义情怀不应该成为我们批判它的理由。

有人说这个片子是个美国版的主旋律影片,但是克里斯凯尔本来讲述的就是一个主旋律的故事呀,我想导演也从来没想过隐藏这个事实,看看电影海报上狙击手背后飘扬的国旗,还需要更明确的提示么?

要想拍一部深刻的探讨人性、战争、和平的纠结的电影,完全可以选用另外一个故事,如果为了提高逼格而改变了克里斯凯尔的故事,我到认为是对这位英雄最大的侮辱。

看到有人提议可以从克里斯凯尔回国后的故事开拍,拍他的PTSD的恢复过程,到最后被战后的老兵杀死的悲剧,诚然这样可能能拍出一部更纠结更有深度更适合拿奖的影片。

但是如果是要拍克里斯凯尔这个人,我还是认同导演的选择。

我想,克里斯凯尔从来都没有放下过那片战场,如果他能选择自己死亡的地点,他宁可死在那里,在战斗中,死在战友的身边。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至少美国狙击手展现了对这样一个豪气干云的英雄起码的敬意。

——————————————————————————————————又及,如同众多豆友所说,这片子的预告片确实是极好的。

一个月前去看五军之战的时候就被预告片弥漫出的紧张气氛迷住了,不管正片怎么样,让人看了预告片后心心念念的忘不了,这才是个预告片该有的样子啊。

如同众多豆友所说,这片子的正片是个平均水平。

并不是说壮成了牛的库珀叔演技下降或是故事情节生硬,只是,这个片子看完之后确实没有那种我靠,好牛啊或者是我去,竟然是这样的感觉。

所以还是打个三星吧,不排除二刷后改成四星的可能,但又觉得好像没有二刷的必要。

 6 ) 摘抄

这世上的人分为三种,羊,饿狼和牧羊犬。

有些人天真地以为,世上没有魔鬼,而当仇恨来到家门口时,他们无力自保,这些人就是绵羊。

对立的存在,则是使用暴力的捕食者,这部分人信奉弱肉强食,他们如同饿狼,捕食弱小。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人天性善良却被赋予猎杀的天赋,他们守护羊群,这一小部分人生来就是要直面豺狼的威胁,也就是牧羊犬。

我的家里不收留绵羊,如果谁要做饿狼,我也绝对不允许,我们保护自己的家人。

荣耀是什么,有的人在追逐它,有的人唾弃它,然后离他而去,再不见它踪影。

而有时,看着战友前赴后继的追逐,我的想问的是,当荣耀慢慢消散,剩下的是什么?

恐怕只是无尽的空虚,每天不断地吞噬人心里仅剩的爱,这就是我,通过这场战争所能见到的。

我很高兴你找到回家的路。

 7 ) 《美国狙击手》告诉美国人关于伊拉克和克里斯•凯尔的七大谎言

ZAID JILANI, ALTERNET 23 JAN 2015 AT 00:01 ET布莱德利•库珀在《美国狙击手》中饰演克里斯•凯尔。

影片《美国狙击手》,基于后期海豹突击队克里斯•凯尔的故事改编,其票房表现不俗,创造了1月份R级电影公映票房新纪录。

然而,电影、同名自传,和克里斯•凯尔的声誉都建立在半真半假的神话与彻头彻尾的谎言之上,好莱坞并没有进行恰当的处理。

下面是七个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告诉我们的关于克里斯•凯尔的谎言:1.电影表明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回应9/11:一种让观众完全支持凯尔在这部电影中的行动的方式是,使人们相信他的行动是对9/11恐怖袭击的报复。

影片中,正在伊拉克服役的凯尔看着那些袭击的画面,暗示这两者之间是有一些联系的。

2.电影虚构了一个为反对派卖命的恐怖狙击手:凯尔的主要对手在影片中是一个狙击手,名叫穆斯塔法。

穆斯塔法在凯尔书中的一个段落中被提到过,但电影将他吹嘘成叙利亚奥运会的奖牌得主,一个为费卢杰的逊尼派叛乱分子和什叶派马奇军队卖命的人。

3.电影描绘了克里斯•凯尔被他自己的行动折磨:影片中的多个场景描绘了凯尔被他自身的行动所困扰。

一个早期的评论这样称赞这部电影“展现了如此多的军人和妇女所遭受的情感折磨。

“但这些痛苦在这部电影基于的原书中是根本没有的。

在书中,凯尔将他的狙击目标描述成“野蛮,卑鄙的“恶魔。

他写道,“我只希望我可以杀更多的。

”他还写道,“我喜欢我所做的,现在也是。

如果情况不同——如果我的家人不需要我——我会马上回来。

我没有说谎或夸大说这很有趣。

我终生致力于作为一名海豹突击队成员。

”在柯南奥布莱恩的节目上,他笑称意外地就枪击了一名伊拉克叛乱分子。

他曾经告诉军事侦探,他不”射杀带有《古兰经》的人,我想,但我不会做。

”4.真实的克里斯•凯尔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卡特里娜飓风后的新奥尔良市杀过数十人:凯尔声称新奥尔良遭受了卡特里娜飓风后的混乱中,他杀了30个人。

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作家Jarvis DeBerry称之为“荒谬的。

“这表明凯尔战后的那种心态,但这一说法并未出现在电影中。

5.真实的克里斯•凯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杀了两个试图在德克萨斯州抢劫他的人:凯尔告诉很多人,在德克萨斯州他杀了两个劫车贼。

记者多次试图验证这一说法,但没有证据表明它的存在。

6.克里斯•凯尔成功依靠谎言起诉了前明尼苏达州州长:凯尔称,前明尼苏达州州长杰西•文图拉诽谤海豹突击队,然后在一个当地的酒吧和他打斗。

文图拉则成功起诉凯尔在他的书中描述,陪审团判给他184.5万美元。

7.克里斯•凯尔的家人声称他将自传的收入捐赠给了退伍军人的慈善事业。

但他把大部分利润留给了自己:《国家评论》揭露了这本书的所有收益都捐赠给了老兵慈善机构的谎言。

大约2%——52000美元——到了慈善机构,而凯尔侵吞了300万美元。

虽然这部电影最初的票房表现不俗,但越来越多的人强烈反对影片对战争的简单描述和对凯尔性格的误导性展现。

这种反对情绪据报道已经开始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间蔓延,这可能威胁到电影获得奥斯卡奖。

带图片长微博:http://weibo.com/p/1001603802908851312614 其实只有一张图片啦。。。

 8 ) 段落大意

这片儿让我想起小时候语文卷子上的阅读题了。

第一场戏交代CHRIS的打猎天赋第二场戏交代CHRIS的家教让他成为牧羊犬第三场戏交代CHRIS的德州牛仔情节第四场戏CHRIS看到了新闻,于是他入伍了。。。

(第二次看到911新闻也如是)SEALS里的训练是英语骂人养成(不过还是很爷们儿啊 娘版的参照是军中乐园)然后就是突突突交女朋友突突突结婚突突突生孩子突突突 回家+轻微PTSD突突突战友和弟弟死了突突突+复仇成功回家好丈夫+好爸爸养成离家+离世除了对战争场面的节奏把握得很到位以外,片子其他的一切都让人感到很无力。

完全按照顺序来跟每一场戏的功能性不能再明显让片子成了一部不能再传记的传记,但单靠四场戏(天赋、家教、文化背景、时事)就让CHRIS成为爱国主义英雄实在太单薄无力了。

我并没有因为他说“美国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而生气,而是作为他说出的这句话并没有说服我。

先不说几处关键情节都是杜撰出来的,就连完全尊重原著的写实部分都没能让人物丰满起来(全片还就他一主角)结尾是最想看的一场戏(也是觉得全片最发人深省值得探讨的一个点)居然用一行字幕带过了与结尾处理雷同的还有很多地方,比如与妻子的关系,与弟弟的关系(说弟弟自杀的时候我还在想MARK他妹的是谁。。。

后来想起来哦原来就是那个在机场拥抱了一下下的男子啊),包括貌似童年时给了CHRIS很大影响的父亲,这些可以深挖的人物关系都去哪了?

老爷子是太迷战争场面了么,还是觉得花钱置办了坦克大炮就别浪费时间拍儿女情长了?

说这片主旋律和宣政的倒没太看出来。

片子明明就跟架空了一样在描绘战争本身,战争中的兄弟情谊和战争带来的创伤女主角丑+演得好烂。

BRADLEY COOPER表演出色,宿醉里胖成那样都挡不住帅气,更何况练成壮汉,真想上了他。

 9 ) Wake me up!when September ends!

我在打算看这部电影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一部退役的军人回家后开始不适应普通人的生活,而对现代战争反思的一部电影,结果看完却让我傻了眼其他先不说,最让我感到恶心的还是美帝用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拍摄手法把一场在美国民众眼里并非都是正义的伊拉克战争活生生的排出了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片!

这就是好莱坞版的手撕鬼子吧?

这种强行洗地的嘴脸看得我真是恶心。

另外,拖沓冗长的剧情,只是为了描写一个杀人杀的超神,被美帝洗脑洗得怀着一种抛弃家人也要干掉别人得逗比牛仔人生。

真的,这个主角除了是一个听命令的战争机器,他还是什么?

是,军人本身就是无条件服从命令,但是美帝可以把一场在我看起来类似于侵略的命令拍成这么伟大的纪传体电影,还被炒的这么高,我真的是理解不能!

电影中多次有美军强行进入民宅的镜头,进去直接枪指着人把你按在地上,这跟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有多大的区别?

哦,对了,小日本是见人就杀,美帝至少还留你个活口。

但是设身处地想象一下,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都在战地,不是每个人说撤离就能完完好好的全身而退!

当一个外国侵略者打进你的国家,你是否会拿起枪反抗?

所以片中一个小男孩吃力的想拿起一个火箭筒的镜头,真的让我感触很深!

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反思,就这一点,这部电影做到了,但是让我得到的反思却不是一个外来入侵者对于自己入侵的反思而是战争对于入侵者战后,一个个战争机器无法好好生活的反思,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人家中东地区的命就不是命,你美帝就是优越是吗?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我每次一个人去KTV唱这歌都会哭得像个傻逼!

战争或许对他们来讲没有错与对,只有胜与败;但在我看来,战争没有胜与败,只有错与对!

另外,非引战,只是看完后觉得不舒服,想说点话而已。

 10 ) 伊斯特伍德的保守派爱国主义教科书

预告片很棒,看完以为电影会讲个深刻且纠结的战争故事,十分期待。

昨天跑到电影院,发现火的不得了,两场都卖完了,无奈看了个Big Eyes,失望而归。

今天提前订了票,早早到场挑了个好坐,结果。。。

电影无论摄影、剪辑、配乐都标准的要命,完全流水线出品,不提也罢。

叙事方面,导演像着了迷一样,硬生生地按时间顺序讲完了故事,并无亮点。

男主克里斯凯尔是美军历史上最成功的狙击手,服役期间毙了160多人,剧本就改编自他的自传。

可想而知,一个从小打枪骑牛的德州爷们写书能是什么水平?

于是受其影响,电影充斥着廉价的爱国主义和男人至上的野蛮情怀。

枪、圣经、牛仔、德州、烈酒、大兵、娇妻、国旗,这片子从头到尾就是一部保守派的意识形态指南,幼稚程度令人咋舌。

爷爷带着爸爸打猎,爸爸带着儿子打猎;家里说句话都是长官下命令的口吻;老婆怀了孩子,男人张口闭口就是咱儿子咱儿子,看得我一阵反胃。

男主说“我要保护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的时候,我身边美国老大妈都笑了。

为了中和爆棚的雄性荷尔蒙,影片中穿插了不少蹩脚的感情戏。

不是没头就是没尾,基本是男主回了家一副死相,女主哭一场,就又打仗去了,当然,作为一个和五个女人生了七个孩子的老家伙,伊斯特伍德显然也没有资格和能力讲感情戏。

既然感情花了,你以为他讲道德讲战争了?

也没有。

预告片中的情节一带而过,电影多次暗示男主患了PTSD,但是聊了次天就痊愈了,马上又成模范老爹了,莫名其妙。

表演值得一提,增了肥的库珀操着德州口音,给平庸的剧本增色不少。

西耶娜米勒刚出场时是个还算独立有个性的角色,嫁人之后就沦陷了,除了哭、给老公艹、给老公生孩子、说“老公我需要你没你我们可怎么活啊”之外基本没什么其他作用,可惜了她的表演。

不得不说,克利斯凯尔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的故事也还算好看,但结结实实地被伊斯特伍德毁了。

如果迈克尔贝把电影拍成这样,我要给他起立鼓掌,但作为一个严肃的电影人,拍出这样被价值观主导的平庸之作,令人失望至极。

同样84岁,戈达尔不断地在电影中探索人类思想和存在的本质,伊斯特伍德却还在不遗余力地和意识形态较劲,图啥啊您。

《美国狙击手》短评

整部电影可以用“平铺直叙”来形容,甚至除了令人叹息的结尾(还只是出了个字幕而已),都没有什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情节(可能真的没办法大改编吧)。但东木的确手法老道纯熟,战争场景都节奏特别好,很大程度弥补了情节的不足;库珀真是壮得跟座山似的,他和锡耶纳米勒都不错!

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不杀小孩

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看完全场肃穆

14分钟前
  • 魂魂魂
  • 推荐

战场上杀了160多名敌人都没死,回来被自己人枪杀了

18分钟前
  • 超脱
  • 推荐

太好莱坞了,太主旋律了,太四平八稳了。

21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就同意一句短評:"这片要是贵国的电影,分分钟分数下4分你信不信"

23分钟前
  • 苏菲sama
  • 较差

cooper早早买下版权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至少会给他带来一个奥斯卡提名,但这又怎样呢,你只有脸,没有演技。最烦意识色彩电影。

27分钟前
  • 猫苦艾。
  • 较差

伊斯特伍德又一次用牛仔精神诠释了美国,从生活的日常到战场的日常,没有锐化戏剧冲突,没想讲战争英雄,也没有刻意诗化战争创伤,似乎只是儿时单纯的牛仔精神支撑着克里斯一路走下去,而那就是伊斯特伍德心中的美国。妻子那句话是对的,“如果你觉得这场战争没有改变你,那你错了。”看完十分伤感。

32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安全的从战场回来,却牺牲在平凡的生活中

36分钟前
  • Monica﹏ღ
  • 推荐

刽子手,心理变态,却成为了英雄。

40分钟前
  • 无漏
  • 较差

伊斯特伍德拍的美国五个一工程,原来他们也会跪舔。

41分钟前
  • 含章可贞
  • 很差

库珀选定并推进这个项目,制片主演还拼命增肥,必定有很强的英雄情结。电影筹备到一半传主离奇去世,风光一生的神枪手没死在战场却死在了靶场上...把东木老爷子拉来也无惊喜,故事讲得涣散无趣,无论战争还是家庭都没能展开人物内心。励志题材最怕口口声声谈梦想,传记片也最讨厌句句对白不离传奇

4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赶在李安之前看了这一部,完全不觉得闷,如此朴实敦厚的拍法反而比刻意营造紧张感更让人觉得可信。东木其实不相信止战之殇,他只是抛出终极疑问:美国战略扩张的意义究竟在哪儿?牧羊犬打不过狼,为荣誉而战必然会败于为生存而战。这种貌似关注个人,实则把其当空壳的态度,才最耐人寻味。

4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战场上庇佑你的是圣经而不是上帝,墓园里陪伴你的是徽章而不是枪声。幸运在扭蛋机里随机出现,厄运在射击场里正中靶心。这边的孩子在烧烤派对上转着呼啦圈,那边的孩子在废墟硝烟里举着火箭筒。黄沙里看到战友中枪倒地,房间里听见战区炮声震天,发誓要做以眼还眼的牧羊犬,狙击枪下何时变成嗜血的狼。

5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战争的荣誉感与复仇的愤怒异化了普通又极具代表性的美国大兵。

52分钟前
  • 杨小槑
  • 还行

哎剧本简直腐朽...Cooper的表演木有找到基点(还是剧本的问题),所以也不动人...东木爷爷当初打动我的百万宝贝的感觉何时回来?

57分钟前
  • 较差

连我带路党都看不下去了

1小时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明明狙击特长可以远观助战却非要亲自下场亵玩肉搏,主人公凯尔果然如其战友所言有着强烈的“救世主情结”,更牛逼的有了情结还能知行合一照样最优,慧眼独具以肘断凶!……但此片的最大问题,不在于主人公的无所不能而近伪,也不在你怎么看待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原罪,而是即使以导演一贯的保守强硬立场和视角,这个由布拉德利库珀饰演的由伊斯特伍德风格所定义的主人公,明显缺乏唯有导演本人方能呈现的那种足以平衡柔化能力超强、信仰坚贞、情操伟大那一面的性格魅力,肢体表情冷酷自嘲,各个方面差距明显味道不纯,尤以酒吧搭讪性格美女那场戏为甚。

1小时前
  • 赱馬觀♣
  • 还行

老美的主旋律也如此不堪入目我放心了

1小时前
  • 无邪小神
  • 较差

也许在受过侵略的国家出生成长,总会有一种受迫害的心理,看此片实在不是很舒服的一种体验,情不自禁地要带入这样的想像:日本鬼子在胖翻译官的带领下来到村里先杀了小张嘎子、嘎子奶奶,再杀没来得及跑掉的老钟叔,最后把罗金宝也杀害了。

1小时前
  • 星探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