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帮
Bande de filles,少女最摇摆(台),Girlhood
导演:瑟琳·席安玛
主演:塔蒂亚娜·罗乔,拉巴·纳伊·乌费拉,卡丽佳·图尔,Diabate Idriss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4
简介:马利梅(卡丽佳·图尔 Karidja Touré 饰)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周围许多同龄人的所作所为在她看来都十分的幼稚,学校一成不变的学习生活也让她倍感无聊,无处不在的男权气息令马利梅几乎窒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马利梅结识了女孩帮——一个由三个充满了个性的独特女孩所组成的帮派。 为了能够融入女孩帮,马利梅不惜改..详细 >
法国特有人群的现实生活。从第一部Tomboy就很对胃口的导演,果然没让我失望。
看了这片我更讨厌月光男孩了
满眼都是黑妹们的大长腿和胸 这基因能不能分来一半 世界电影课上老师让大家说说想法 本来想说黑人的演技最自然最舒服 但是听上去有点rascist就忍住了 这四个女孩儿都不是演员 太棒
云里雾里的,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感觉她们说话逻辑怪怪的
还不错 鱼缸吗?
有点加入佳境的意思,有些段落很喜欢,整体不够完整。
第一次注意到这样的青年和这样的生活。
7.9/10。①被教育体制与父权社会压迫的少女的迷茫青春,其中一大叙事线是她加入一特立独行时常犯罪的女孩帮并逐渐对自己在这里的意义感到犹疑与困惑。②美且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开头橄榄球比赛那段升格慢镜头应和音乐很有动感;那段《钻漾年华》的唱跳是高水平的处理(调度运镜编排剪辑等)。③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较拖较散,扣1分。
it just shows that there's no way out, but what's next?
导演好厉害,拍的题材很丰富。这部底层少数族裔的故事也说得很详细了。女主演得很好,本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在糟糕的环境中越来越走偏,一切发生得是那么自然,其实生活中的选择就是如此。最后就算醒悟又能怎样呢,试错成本太高,要回到从前的“高位”就需付出很多努力,要以后的人生不往低处走怕是需要使出浑身解数了。
让我想起去年上法国电影课的时候读过一本书。
还不错
在音乐中重生,在世俗中涤荡,不同代际间女性深刻的纽带混杂于其中,“我不想要那样的生活”其实从头到尾都在践行,但是说出的情况却如此令人心痛。打败对手的方法是以为羞耻的方式羞辱回去,面对不听话的妹妹采取了和哥哥一样暴力的方式,这是必经的发现自己被有毒的男子气概浸染的方式。从一个伤害源逃离到另一个伤害源并不是一个疗愈的方式,但是在历练后,即使孤身一人也坚定向前,她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成熟的道路。
好喜欢里面的小姑娘
想起阳光姐妹淘
通常来说看一个女孩“堕落”的过程会让人觉得惋惜,但这部电影看下来,比起惋惜更多地是看到她突破生活桎梏的勇气。未来会更好吗,电影没说,我们也不知道,但至少她是自由的。
橄榄球场的凝视(意外开篇就让人想到《悲惨世界》)、跳舞时的凝视还是有,但少了点有趣的细节。相较席安玛的前几部作品,女孩羁绊在这片其实显得要薄弱得多(只有为她fight back和remember perfect moment),频频闪现的异性恋本位倒是让人有点皱眉,但或许席安玛更多希冀关注的是黑人女性被压抑贬低的社会处境(社会性强烈)-You're a decent girl if we marry.-I don't want that life. 剪辑风格突出,每一次黑幕都是一个断点。马丽梅的背影,镜头拉远,第一次决定加入帮派的时刻。最后一镜,镜头跟随,哭着出镜,背景模糊,再入镜,她的表情已然转为坚毅。
better than boyhood
少女的迷茫青春,没有方向也要向前,头破血流后回到原地却还是同一个自己,甚至更凄凉。剧本很有问题,聚焦少女而把其他的东西全都弱化,偶尔还来个煽情桥段却没感染力,其他方面也无亮点,很套路化。[C]
3.5 “Diamonds” 当闪耀的钻石破碎成零星光芒,当肌肤被笼罩变成了蔚蓝色,当舞姿被侵犯的动作打断,人物抵达了未能实现的理想与割裂的现实,一种无比真实/真诚的状态视点,绝不是一次失败的创作。从懵懂的意识到自我身份的构成。席安玛眼中的青春是肆意律动着的能量,如同影片的混沌性,是坚韧脆弱同在的矛盾体,它构筑了这个世界的力量所在,大多崭新形态和反抗压迫的源头精神皆来源于此,但又因其燃烧得过于耀眼总是转瞬即逝,最终只够照亮自己的那片地域,还算保持着痛苦与快乐的纯粹性。摄像机几次将焦点放置于群体之中,同样也是放射串联起了环境中的所有形象和人物。女孩皆是如此,丧失了与现实谈话的资本,只剩下些许尊严和燃烧过后点点仅存的星光。迷茫、坚强,那一刻的坚毅眼神足够击穿所有腐朽,最终拥有成为其想成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