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神奇马戏团》是一个很神奇的电影。
因为除了呆萌可爱的人物,还有一个颇为魔幻的设定,那就是吃了动物饼干,就会变成动物,而且吃了什么动物就会变成什么动物。
最后只要吃一块人形饼干,就会变回自己的人形。
听起来是不是惊喜、刺激、过瘾?
让自己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完美转换,恐怕是无数孩子儿时的幻想吧,毕竟我们从小都在扮演各种动物的角色,时至今日,我们也愿意自诩单身狗,相亲喵,程序猿……而之所以给自己这样一个称谓,其实本质上是一种苦中作乐的情愫,一种乐观主义的精神。
把自己的苦逼比作是动物,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活得还不如动物——于是也有了蜗居和蚁族。
就好像电影里的男主角,帅气的欧文,欧文是一个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还要依靠岳丈大。
他以前在神奇马戏团表演,但为了能够给喜欢的人稳定的生活,他放弃了马戏团的颠沛流离,进入了岳丈大人的狗饼干工厂做了一名试吃员。
然而离开了自己深爱的马戏团,他过得并不快乐。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叔叔和婶婶留下的动物饼干,吃了之后变成了仓鼠却逗笑了女儿,而给女儿带来了快乐的欧文发现,自己最爱的依旧是神奇马戏团的动物表演。
就这样,内心泛起了涟漪的欧文辞去了狗饼干工厂的工作,回到了心仪的马戏团。
这一点,其实就好像吃了动物饼干变成动物,吃了人形饼干变回人形是一个道理。
那就是人生是可以有后悔的机会的,只要找准了自己要走的路,多晚启程都不算晚。
然而,动画片毕竟是动画片,我们的人生其实并没有撤回键,我们纠正自己的错误抉择,就一定会付出时间和金钱的代价。
而面对失去,又有谁可以像电影里的小丑那般一直保持乐观?
人生没有撤回键,这一点欧文的叔叔和婶婶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变身之后变回人形的饼干被烧掉,导致他们以后再也不能变回人形。
而我们做出的选择,走过的路,错过的人,也都没有机会去弥补,但好在,我们前进的方向依旧由我们自己做主。
所以,我们也要像电影里的欧文和乔伊一样对前途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而《神奇马戏团》的动物表演,不就是让观众全身心的放松,享受这百忙中的一刻轻松么?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谁都没有打算活着回去。
那么既然不高兴是一天,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能高高兴兴的把正能量散播给周遭的小伙伴们呢?
这也是电影带给我们最大的感悟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完全由好莱坞金牌团队操刀制作,动画导演是托尼·班克罗夫特,他曾执导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并荣膺动画业最高荣誉——安妮奖最佳导演奖。
形象设计则由设计了《寻梦环游记》、《海底总动员》、《怪兽公司》、《怪物史莱克》等大热影片的人物形象的卡特·古德里奇操刀。
因此在视听上绝对可以震撼到你的心,所以,说它是暑期档动画最强音也毫不为过。
那么,就请大家带上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到影院里享受这部动画片带给你的身心双重放松吧!
我是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18级的新生,很幸运还没入学就收到了这样的福利,并由此上了大学第一课。
作为看着狮子王、花木兰长大的一代,或多或少还是带着些许童年情节与期待的走进了电影院。
结果当然是没有让我失望。
整部影片除了笑点不断,从中更是有许多引人思考的问题。
欧文在试吃狗饼干的生活中早已忘记最初的梦想,在马戏团面临危难之时,通过妻子的支持担任起马戏团的重任,才找回了自我。
这一点启发了许多在追梦路上陷入困境的人们,面对错失的梦,多一点勇气,没什么不可能的。
对了,还有“万磁王”伊恩·麦克莱恩的配音,歌剧桥段尤为惊艳,还会再刷!
对了,这个电影的导演竟然是大学的导师,可以说既有缘份有很幸运了
中年危机一直是当下电影和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
但是,在每一个中年油腻男女的心中,其实又都还存留着一颗渴望自由的童心,只是被各种俗世缠身,他们始终无法迈出那一步,也不知该如何迈出那一步。
动画电影《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用一种阴差阳错的方式,解决了欧文的中年危机,让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初心,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妻子乔伊也始终站在他一边,回归初心,同时也能照顾好家庭成员,这大概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
当然,电影只是电影,在现实生活里,要想摆脱我们的中年危机,最需要的其实还是勇气和家人的理解,支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作为一部动画电影,主要面向的还是儿童观众,所以尽管有关于中年危机的主题隐喻在其中,但是整部影片的切入点却是色彩斑斓的童心,不仅让小观众能够在缤纷的童话世界里感受到愉悦,另一方面也能传递给成年观众找回初心的信念。
故事从欧文接到叔叔给他的动物饼干开始,吃下动物饼干就能立刻变成那种动物,并且具有那种动物的特质。
影片在这里让欧文刚变成仓鼠,立刻就被妻子和孩子认了出来,传达出家庭关系牢不可破的观念。
好莱坞电影惯用这种套路,但是这种套路在当下确实也屡试不爽,正因为有了家庭的支持,才能让寻回初心,战胜大反派的任务完成的一波三折,却有惊无险。
不同于以往好莱坞动画片,女性角色处于从属地位,在《神奇马戏团》中,或许是受近年来女性地位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潮流影响,乔伊这个角色设置得非常有趣。
首先,欧文是在乔伊家的狗饼干工厂工作,每天做着乏味无聊的试吃狗饼干的工作,心中却怀念着童年时呆过的叔叔的马戏团。
但是当危机来临,马戏团必须要欧文去拯救时,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的,恰恰是妻子乔伊。
看似只是推动欧文站出来面对危机的助力,但是从家庭关系而言,正因为有了妻子无怨无悔的支持,才有了欧文面对外面风风雨雨的勇气。
这方面,乔伊身上所体现出的现代女性的勇敢和独立,可以说是完全区别于以往好莱坞动画片中女性形象的。
所有的中年油腻男都是从心怀梦想,清新勇敢的少年长成,只是当他拥有越多,就越害怕失去,尤其是还背负着家庭、妻子和孩子的重担之后。
《神奇马戏团》用梦幻的视角,展现一个恰好遇上中年危机,无法自拔的男子欧文一家的奇妙冒险过程,告诉我们,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一家人好好商量、沟通,总能找到共度艰难的办法,而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童年时的梦想,与跟家人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我是2018年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18级的新生,作为18年新生有这样的福利很幸运。
是什么这么吸引我去看这部电影呢?
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托尼.班克罗夫特,大家对他的作品绝不陌生,《花木兰》、《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这是我童年的回忆,就是抱着这样激动的情感带我走进了电影院,果然,托尼导演没有让我失望,相信大家也像我一样爱上这部电影。
如果你以为这部电影只有笑点,那你就错了—搞笑,感动,温情……欧文的勇敢、小猴子的可爱单纯、妻子的支持……不要觉得通往梦想的道路坎坷而不敢前进,多一点勇敢,雨过总会天晴,一切皆有可能。
另外马戏团里不只有小丑,还有中国杂技演员!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有点小激动呢!
中国杂技演员太可爱了,很想象啊!
还有托尼导演居然是我们学校的导师,托尼导演撑起了我童年的半边天,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进入大学了!
哲学上有三个经典而终极的问题,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概括,看似这样:1、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
2、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
3、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体现在唯心主义的角度则是这样: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唯物主义试图通过了解宇宙苍生,进而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人生定位。
而唯心主义,则首先通过认识自我,和自我的能力及优势,来定位自己的人生走向。
两者探讨问题的顺序不一样,从本质上说,是对应的。
或许,宇宙时空和人类世界宏大而博渺,我对于哲学终极问题的分析结论过于牵强,甚至有所歪曲,可是,人类相对于宏大而博渺的时空,毕竟是渺小而微弱的。
落实到个人,便是我有多大的能力?
我是否真正做过自己?
或是受制于外力约束而委屈求全?
我到底喜欢做什么?
问题看起来简单,却没有标准答案,落实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不同的。
《神奇马戏团》是个童话故事,完整、可爱,人物形象突出,冲突设置惊险而合理,解决过程和方法令人大快人心。
精巧而神奇的画面布置和喜剧元素,让观影体验酣畅淋漓。
但本部影片,在热闹的背后,却巧妙地隐藏着哲学上唯心主义的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主人公欧文,与大多数人并无区别,只是从小生长在马戏团,看着马戏长大。
在他懵懂的少儿世界里,遇到一个心仪的异性玩伴儿乔伊,两小无猜地快乐着,颇有青梅竹马的意味。
那时的欧文,单纯而简单,像我们一样,并没有清晰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
慢慢长大之后,他和乔伊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一直走到谈婚论嫁的三叉路口。
向左走,是美满的爱情,却伴着无法左右自我的委屈求全;向右走,是无限的快乐,却有着与情人分道扬镳的痛苦。
像我们大多数青年一样,欧文同样选择了爱情。
贫富的冲突也是中外故事里永恒的主题。
当欧文选择了乔伊,贫穷攀上了富有,则意味着需要依附在妻子的身边,需要匍匐在其岳父的脚下,在他的狗粮公司部门里品尝出炉的狗饼干。
狗的形象在人类的世界里永远是善良和忠诚。
但是,倘若把人比做狗……欧文并不喜欢狗饼干,但他却眷恋着乔伊,像我们很多人一样,因为友情、亲情或爱情,而委屈着,隐忍着,迷茫着,并试图在某一天能够突破自己,脱离当前的尴尬境地。
痛苦使人变成哲学家。
我想,欧文在品尝每块狗饼干的同时,其脑海里势必会撞击着痛苦的追寻声音:“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去向哪里?
”随着他研发的新饼干的逐次失败,和来自外界内心险恶的小人的阻挠,欧文的信心似乎要崩塌了,他的命运被推送到要么转折要么毁灭的风口浪尖。
可是,人生往往因为险境而转折,因为痛苦而改变,因为爱而坚守。
欧文的叔叔鲍伯的马戏图在一夜之间被烧毁了,始作俑者竟然是鲍伯的亲哥哥霍勒肖。
霍勒肖企图夺取马戏团的拥有权。
马戏图烧毁后,乔伊接收了马戏团,并希望重振马戏团的生意。
恰在此时,欧文得到了一盒神奇的动物饼干,在吃了一枚饼干变为仓鼠后,知晓了动物饼干的秘密。
马戏团因为动物饼干奇迹般的复活了,重振了当年的声威,欧文的自信慢慢回来了。
在后续的过程中,又组织妻子、女儿和全体团员,共同击败了霍勒肖的篡夺阴谋,从而牢牢掌控了马戏团,并延续了叔叔和婶婶的希望。
在马戏团里,欧文重又找回了少儿时的欢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每个人都会走弯路,可贵的是能否在屡次碰壁后知道在适当的时间绕回来。
影片围绕一个马戏团和一盒具有魔力的饼干的故事展开,人吃了饼干就可以变成各种动物。
影片想象力丰富,节奏明快,既有亲情的温暖,又有事业的勇气。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中国元素太少了。
从导演到剧情,从人物形象到道具元素,完全西方化,这不应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拍摄的导向。
希望导演下次拍出更高水准的片子吧。
我是师范大学商学院2018级环艺设计专业的学生,还未入校就收到了学校发放的免费福利,让我看到那么好看的电影。
表白学校❤❤电影全篇以马戏团和一盒饼干展开,萌萌的小仓鼠,憨的憨大熊,勇猛的狮子,还有猩猩,老虎,章鱼,骏马,金鱼,小猴、大象…神奇的饼干,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脑洞大开,电影的风格很符合迪士尼,电影里人设圆满,故事情节有趣幽默,电影中的一家人给人一种温馨感,是一部合家欢电影。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是由托尼·班克罗夫特执导的动画片。
该片讲述了从小由叔叔鲍勃带大的欧文在马戏团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长大后虽生活美满、却只能靠试吃狗饼干为生。
鲍勃的意外去世打破了欧文平静生活的故事。
该片于2018年7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1960年,亨廷顿兄弟的马戏团开张营业。
几年间,马戏团越做越红火,因为有哥哥霍勒肖精明能干,和弟弟鲍勃的悉心经营。
但兄弟俩后反目成仇,自立门户的鲍勃因没有经济头脑而使经营陷入困境。
之后他偶然得到了神奇动物饼干,在妻女以及马戏团众多团员的帮助下,他了解了动物饼干的功效,也在保护动物饼干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马戏团的生意也回复了往日的辉煌。
国权像字:54-2021-1035号新出像进字:(2021)535号深圳市激光节目出版发行公司出版广东飞仕影音有限公司发行优酷土豆和A站、B站网友制作ISRC CN-F27-03-0015-0/V.J9
自从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设立“最佳动画片奖”以来,金爵奖展映中的动画作品片单亦成为了观众一种有趣而别样的选择。
在“最佳动画片奖”创立之初,即颁给了几乎可以给之打满分的爱尔兰动画电影《海洋之歌》,去年则诞生了《至爱梵高》这样的真人演员与油画笔触融合的爆款作品,最终有幸走上院线。
《神奇马戏团》背后拥有着好莱坞级别的制作团队支撑,导演托尼·班克罗夫特与形象设计师卡特·古德里奇合作,前者曾执导《花木兰》并荣膺安妮奖,后者则操刀《寻梦环游记》《海底总动员》《怪兽公司》的人物设计。
而它作为入围金爵奖的身份最值得期待的地方在于,相比《海洋之歌》《至爱梵高》这样更加偏向私密空间中作者电影风格的表达形式,《神奇马戏团》充分显示了商业制作的效果,足以见得幕后的创作团队之于票房的野心与全年龄段受众的口味把握。
因为一盒神奇的魔法饼干而使得马戏团重回辉煌的欧文,好像是不小心闯进马戏大棚却阴差阳错成为救星的卓别林,呼唤着神奇动物回归的观众也与20世纪20年代疲于枯燥无味老套表演的剧场光景如出一辙。
不同的是,欧文和鲍勃叔叔都在马戏团寻觅到了爱人,卓别林却留给我们一个落寞的背影。
为了获得乔伊父亲的认可,欧文选择放弃继承叔叔的马戏团而进入伍德狗粮工厂成为一名试吃员。
和无趣的狗饼干不同,鲍勃叔叔留给欧文的神奇盒子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梦幻变化。
各种动物形状的神奇饼干意味着身份的变化,终日疲惫的欧文与为马戏团重新开业奔波的乔伊在平行剪辑的蒙太奇中形成鲜明的对照,欧文不自知地丢失了他真正喜欢的东西,他童年最珍贵的马戏团。
他的人形饼干从盒子里丢失,只能以各种动物的形象生活,需要以一场“战争”即霍勒肖叔叔的出现来化解这一次危机。
可以说,由于这一段尘封往事而导致霍勒肖叔叔的介入,恰恰成为使欧文最终勇于实现梦想的激励事件。
欧文在不停变换身体形态的过程中开始身份的探寻,在经历风波之后最终回归“家庭”。
这个“家庭”的概念已然拓展了小家的范围。
欧文保护了自己的家人,还守护了马戏团这个大家庭,守住了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并能够与一群自己真正爱的人一同为这个世界带来笑声与欢乐。
作为动画的这样一种看似充满想象的视觉形态,从叙事角度来说却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
欧文的变化与成长承载着观众去追寻现实与自己,尽最大的努力挖掘人生的真谛。
同样,乔伊与小猴子的角色设置相伴,她们的勇敢与担当完整地呼应了当代思潮进程中的女权意识崛起。
乔伊与小猴子在欧文最消沉的时候承担起复兴马戏团的重任,而在与霍勒肖叔叔对决的最高潮一场戏中,乔伊在关键时刻咬下饼干化身大象挡住进攻,高呼“谁也不许伤害我的家人”;小猴子为了塔利亚奶奶奋勇上前,更是帮助大人们令大反派落入陷阱。
迪士尼所定下基调的公主形象几乎已被消解,传统的女性形象在历史嬗变中成为真正具备主体性的存在。
非常有意思的是,恰恰是从托尼·班克罗夫特导演的《花木兰》开始,木兰作为女性角色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
从《公主与青蛙》的解构叙事到《勇敢传说》的“王子”形象缺失,再到《冰雪奇缘》中对于女性强大力量的细致描述与展现,动画作品中与男性不相上下的女性形象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鼓励每一个女孩做更强大的自己。
融入诸多符合时代特征的类型元素,探究其内核,《神奇马戏团》依然传承的是好莱坞经典的传统家庭情节剧的叙事框架,将之投放进由“马戏”所带来的视觉奇观中。
各色人物悉数粉墨登场,仿佛一出可爱版本的《马戏之王》。
不同的是,对于欧文来说,即便有鲍勃叔叔角色的短暂出现,“父亲”角色一直处在缺席的状态之中,小丑先生以戏谑的姿态承担着欧文“人生导师”的身份。
红鼻子这一道具作为故事的发展线索,见证着主人公的成长与变化,但我们甚至从头至尾没能够见到小丑褪去浓妆的样子。
在费里尼的《大路》中,朱丽叶塔·马西纳所饰演的杰索米娜与藏巴诺以两种意象化的“小丑”形象一直延续到《甜蜜的生活》《阿玛柯德》《八部半》等等的作品之中。
马戏团是费里尼童年记忆中的乌托邦,帐篷仿佛是父亲坚实的臂膀,是随时能够歇脚的家。
《神奇马戏团》一如所有的合家欢动画,拥有着明朗的团圆结局,构建了一出银幕之中的幻梦。
拥有大量歌舞元素置入的《神奇马戏团》,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美国传统类型片衍生与回归的意图。
它所呈现的姿态是一种将“表演艺术”推至“叙事艺术”的模式。
两段霍勒肖叔叔的唱段分别在开篇与最后调整整体结构,唱词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叙事功能,将之与镜头设计结合起来,一同推进情节故事。
当然,除却叙事角度,传统好莱坞式“后台歌舞片”的回溯更是加强了现实与幻梦的融合:如同讲述电影的电影总是令人陶醉,歌舞片作为拥有最为完整身份的类型片,《神奇马戏团》不仅聚焦“幕后故事”,更是将高潮段落作为马戏团“表演”的一部分放置在舞台之中。
灯光亮起来,镜头拉远,观众起立鼓掌,他们意识到今晚的表演也许再也无法超越了。
在古典百老汇风格后台格式的基础上,更为特别的是在美学特征上对早期伯克利式歌舞片的致敬与运用。
截了一些动图直观感受下——在画面构图上使用了几何与对称,在动作设计上则使用了重复的形态变化,这些都是古典百老汇戏剧舞台所使用的常规手法,在升格镜头所带来的节奏调度中甚至出现了许多漂亮的伯克利式经典顶拍镜头:
动画的形式为道具与布景,摄影与灯光调度提供了最大程度上的便利,画面美学的规整与考究似乎令人追忆起《第四十二街》与《1933年淘金女郎》。
表演空间与叙事流程两相区别,欧文第一次变身表演的重要高潮段落——马戏的展示——创造出了抽离于现实世界的一场幻梦。
巴斯比·伯克利所开启的对于戏剧传统的延伸与发展在构建摄影机流动化特征之外,更是一种美的进程。
这一种令人心生愉悦的画面表达与创作笔法为何会让那我们觉得美?
这大概是一种来自埋藏在全世界与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它从遥远的梦工厂穿越历史的尘埃而来,在新世纪的银幕之上依然带给我们感动。
本文首发于幕味儿,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作为一部暑期档动画片,《神奇马戏团》是典型的合家欢电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各种萌态十足的动物们,愚蠢可笑的反派团,互帮互助的小伙伴,当然最重要是“邪不压正”的美好结局。
所以,这部影片,值得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去看。
剧情的设定很有趣,因为一盒充满魔力的动物形状饼干,而引发出一场马戏团生存之争,故事的核心是“家庭”,这个“家庭”有两重含义,小家是两代传承和一家三口血浓于水的亲情,大家是马戏团一众小伙伴,不离不弃的友情。
男主角欧文的人设经历了成长,他迷茫过,也放弃过,最终通过神奇的动物饼干,在不断变化身体形态的过程中找回自我,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的家人,也带领马戏团重回辉煌,守住了梦想,给身边的人带来欢笑和感动。
毫无疑问,可以变换身体形状的魔法饼干满足了大观众和小朋友的“愿望”,现实中做不到的,让电影来实现,所以,这个梗非常聪明,就好像小时候憧憬自己穿上隐身衣去行侠仗义是一个道理。
电影用丰富的细节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欧文的画外音讲述了马戏团的前世今生,辉煌和没落,希望和坎坷。
狗饼干试吃员和魔法动物饼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伴随着欧文平淡无味的生活,后者则是带着父辈重振旗鼓的期冀,在一场惊心动魄又妙趣横生的追逐和争夺中,一切都按照观众的美好愿望去发展,当然,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片中塑造了一群鲜活生动的人物,欧文和乔伊夫妇,以及古怪精灵、可爱到爆的女儿“小猴子”;越吃越胖金句频出的马戏团元老小丑;忠心耿耿的台柱子子弹侠,还有各怀绝技的演员们,当然,那些中国杂技团员更是让我们倍感亲切。
这样一个充满团队精神的大家庭,自始自终都在爱与勇气的信念支持下一路向前,满满的正能量。
除此之外,片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了,呆萌的小仓鼠、憨态可掬的大棕熊、勇往直前的犀牛、壮硕无畏的大象、霸气十足的狮子,还有落难化作了猫狗形象的叔叔婶婶,以及大反派最终因吃了碎饼干变成了四不像的怪兽,人设细腻入微,且赋予每个形象以突出的个性,拟人化的处理也令小朋友们容易接受,看得非常开心,就如同马戏团重获观众认可的首场表演,化作骏马的欧文从高空一跃而下,落入鱼缸之前又变成一尾金鱼,神乎其技的表演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出色的幕后团队保证了这部动画电影的质量,而这样一个老少皆宜的故事更是合家欢观影的首选,影院里小朋友的笑声不会撒谎,这确实是一部真正适合亲子观影的动画片,炎炎夏日,热辣暑期,来看魔法饼干和神奇的动物吧!
之前看剧照和片名,以为这就是对《马达加斯加3》简单的山寨,然而实际上故事和设定还真没有前者有意思,哄小孩看看得了。
看了开头还以为是川宝跑去马戏团再就业。典型的中美合作的俗套电影,中国电影人想通过中美合拍电影来偷师这条路子,早就证明是失败的很。反派中有个角色长得太像傅满洲了,男女主女儿昵称小猴子,难道不知道在国外,黄皮猴子是对亚洲人的侮辱吗?竟然连半点的自觉都没有,也难怪现在的国漫里面能出来《雄狮少年》。
合家欢类的动画片,就是乔伊夫妇的狗粮有点过了
有点难看啊!没笑点也不感动。女主画的可真丑,他给她老公偶尔的温情互动我真是看不下去。。。。
故事比较幼齿,几次想睡着了
挺好的
Emmmmmmm,普通吧.
确定反派原型不是塞缪尔·杰克逊?Bullet Man好评,配音好评。
三星半,还不错,神奇的美妙人生
我也想知道,这么伟大的发明,用来马戏团没问题,也用来发明不好吗。
想象力蛮丰富的
还挺萌
感觉还可以呀(小米电视)
陪大小姐看的…只有我觉得男主角脸长得很像林更新吗…动物表演确实挺精彩的…
一般拉,最后他叔他婶为什么还是还没变回来。
挺好玩的。欢乐动画
娱乐性还是可以的,合家欢系列
动画片儿我都看不懂了
这是一个关于放弃梦想选择爱情家庭和妥协,坏人毫无缘由而主角的亲戚一定会死,宠物立功且穿插了很多低级笑话。哦,那个重新选择对手的半个人类,我真羡慕你。
哈哈哈😄很好笑,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