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好看,但是太短啦!
除了第一个故事的女主的恐慌障碍没看明白到底是来自于自己与前婆婆的内心竞争,还是前夫的出轨,感觉另外两个故事都是跟原生家庭有关的。
生小孩养育小孩真的是很复杂的一件事,不知道父母们怎么老是说就一双筷子的事,明明要思考很多东西。
对孩子很好的父母,好像孩子有时候也不能长的很好,更不用说对孩子不好了。
第二个故事的大哥,因为父母的抛弃,从小就很努力坚持对妹妹的责任,所有的累与苦都自己扛着,然后出现了躁郁症。
情绪果然是需要宣泄口的,如果身体这个容器承载了太多,就会坏掉,虽然可能别人不理解你什么的,但是有时候说出来,就会容易忘记一点,自己也没有那么累。
第三个故事就是相对而言在新闻上常见的有病的父母养出来有病的孩子,幸好最后女生意识到了,斩断了跟父母的关系。
所以,不要害怕,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重要的没错,只要没有影响到别人,尽量对自己好一点吧,这没有错,不必心怀愧疚。
2025.4.9日【焦虑症】总觉得看不到未来,生活没有劲头,不知道如果才能缓解这种麻木的情绪...今天早上骑自行车上班路上,有了当年在校园里跑操的强迫停滞感,心理会觉得紧张,想要强迫自己刹车,有个四五次,刹车瞬间刺耳的声音也意料之中的没有缓解我的压力。
昨天晚上在家哭了,情况也没有好转,我也有保持间接运动,一直挺紧张的
出了这么一部正经科普心理知识的剧,立马看了,才三集,短短的,可是每次都是静下心才会看,拍得用心的剧,值得慢慢看。
最有共鸣的是第三集,心理学知识常学常新,永远都有未学的知识点。
小伊也可能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前面的几十年,过得很艰难,明明不缺吃不缺穿,却常常哭泣,内心的批判者疯狂责备自己,有一个控制焦虑型的母亲,最常说的话是,“别人怎么怎么,你怎么不这样”,她会为了达到自己控制的目的,刻意把情形夸张到焦虑的程度,就像长大后,为了劝女儿在商场买下衣服,会故意嘲讽,“大家都会分辨你穿得好穿得不好”,营造职场环境的不安全感,似乎同事都在心里批判她穿着廉价,却不说。
小孩自己也会内化母亲的话,内心形成一个严格的批判者,一旦达不到既定的目标,就会斥责自己,不如别人,哪里都差,忽视自己的正常需求。
直到那时候,完全撑不下去的时候,疑惑为什么自己永远在黑暗中哭泣,好像被所有人遗弃,遇到的恋爱也是这样子,极端疯狂,明明是捕风捉影的恋爱,明明知道他人并不爱自己,却好像疯狂的爱恋。
会有离开家的分离焦虑。
害怕和人相处,后来发现原来自己随身携带一面棱镜,照出自己怯懦自卑的样子,和剧中一样,别人对自己好的时候,好像春暖花开,把人上升到圣人的地步,一旦通过放大镜找到一丝不好,他人被判死刑,还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所有人都是自私的。
世界在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眼里倾斜。
在痛苦中长出血肉,决定相信自己一些,给予自己多一些信任和鼓励,保持运动,维持多巴胺,自我批评时,立刻纠正,“这是不对的”,即使还没做得很好,世界已经回到平衡状态。
回到平衡态的世界,发现身边人也没那么危险,不爽的时候,不必忍耐,有脾气就发,他人也会增加边界感。
坚持自己的需求,即使因此会和别人不一样,对自己更宽容,因为理解一路走来的难,一旦有了理解,其实也没什么,不必恐慌,失眠,早上一样可以起床,夜里痛苦得要死,清晨照样神清气爽,不要躲在夜里疯狂自我谴责,都不是什么大事,像无赖一样活着,没有正确态的人生。
还是有分离焦虑,对伴侣有控制欲,控制不住会发脾气,但是可以隐匿在人群,平常生活了。
爱里才会长出真正的血肉,跪着向在初中被欺负,惶惑的自己道歉,安慰她,她好像才从坑里爬出来走掉,不然她会一直呆在原地,不知道去哪里,一被触发就会哭,就会情绪失控。
我也想变成大人,不是因为大人很好,只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还得走下去。
这个剧拍得太好了,其他人往往不能理解心理上的障碍,第一集的恐慌症,类比强迫症,心理上的问题真实存在,不是开个玩笑,鼓起勇气推向害怕的事物可以解决。
慢慢来,接受它,不要过快推进,执行baby step,过快的世界留给人们过重的压力,留一点耐心给周围的人,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
第一集,惊恐障碍。
如果总是逃离,活动范围就会逐渐变得更加狭小,那不安的感觉就会更强烈。
如果一直逃避会导致症状加重恶性循环要有意去尝试会让你感到不安的事情,借此让大脑切实地感受到,你是可以完成这件事的。
如果能完成,就表扬一下自己,也可以用奖励作为激励自己继续的动力第二集:双相情感障碍。
第三集:边缘性人格障碍。
反正大家到头来都会离我而去。
其实你真正想说的是:你是我很重要很珍惜的朋友,就算你对我做了这么过分的事情,我还是希望你能陪在我身边。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们一直都在与害怕被人抛弃的不安作斗争,所以反而会去考验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
其实你们只是想让对方说一句:没事 我会陪在你身边的割腕的原因每个人都不同,想要活着的实感, 想要贬低自己,想要别人看见自己。
但是深处的共同点是彻底失去自信,也有人越是自己都站不稳的时候,越是执着于想要帮助别人。
所以没有自信的人容易相互依赖。
一共只有三集,很快就刷完了。
温柔敬业的医生和护士组合很治愈一集一个案例,分别是恐慌症,躁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呈现的病症表现蛮典型的,希望能继续拍下去。
不过电视剧大大浓缩了治疗过程,看起来简单又顺利,实际上大部分的治疗是漫长而艰难的,而且会反复,需要长期的坚持,很不容易。
第三集里很精彩地重现了患者被父母抛弃的童年创伤事件,以及糟糕可怕的成长环境。
爸爸很可能是个未确诊未治疗的边缘,软弱的妈妈常年忍受着爸爸的情绪暴力,无力支持和保护女儿。
找回内在小孩的那个瞬间是全剧最打动我的地方……当我们看到童年时受伤的那个小小的自己,那个恐惧无助难过的自己;当我们有力量抱住她,保护她,成为自己的依靠,不再寻求、依赖其他人作为自己的依靠。
就不再会被困在过去,才会开始成长为真正的大人,找回本属于自己的力量,独立而勇敢地向前走。
❤️第二集中的哥哥也很令人心疼,他和妹妹之间的感情好感人。
要强的哥哥总是默默承担一切,对于过早就不得不成为大人的哥哥来说,学会依靠别人、接受别人的帮助,反而是他的课题。
哥哥一直以来都独立自强,他慢慢学着接受自己的无力与软弱是一种成长。
“互相信赖、互相帮助、共荣共生。
依靠别人也是一种力量。
” ❤️病耻感是妨碍我们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因素。
身体的病不会令人羞耻,心理/精神上的疾病却一直被诟病。
精神疾病患者受到偏见和歧视,这实在是一件坏事。
人生有时候就是一个圆,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终点。
既然向死而生,那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
怎么去认识精神类的疾病?
这部片子虽然只讲了三个例子,但是却完美形成了一个哲理的闭环——什么才是真正的共荣共生。
一、避无可避的焦虑——恐慌症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别人的评价是一面反射自己的镜子,因此,别人的话慢慢内化成自己内心的审判标准。
把他人的期待和标准看作是圣旨,犹如在自己头上悬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把自己置于黑暗而危险的境地。
焦虑犹如黑幕一般慢慢笼罩着自身,逃避——动物的趋利避害的本能,造成了——恐慌症。
恐慌症不仅缩小了活动范围,还缩小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当害怕的东西过多,人必然会进入被围困的死循环之中,避无可避。
破局——就是按照害怕程度,一点点脱敏。
不断试探和拓宽自己的界限,挑战自己的极限,换来新的可能性。
就像溺水的人不停挣扎,拼命喘息,最后学会了游泳,方才真正摆脱溺水的困境。
这便是精神疗法的第一步——面对。
只有面对,才能继续往下走。
就像是精神病一样,多么难以启齿的病,这并非是“心灵的感冒”,还有东亚耻感文明之下的他人异样的审视。
面对是走出的第一步,也是社会应该正确面对的精神疾病的第一步。
二、 难以启齿的求助——双相情感障碍 有些人天生就有高自尊,高敏感性,他们趋利避害的方式不是直接的躲避,而是以自己默默承受为代价去逃避过高的压力。
他们有超强的忍耐力和能力去做事,对自己也有极高的标准,他们是外人看起来可靠又努力的代表,甚至通常还带有一部分的完美主义。
他们是勇于面对的代表,但是,人并非是一个机器,人生在世,需要支撑,他们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抗下所有。
这就到了第二部,面对不能只是一个人的课业,还有家人、朋友和亲人的支持,精神类疾病之所以会成为肘腋之疾,也是因为它的孤立无援,这是一个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产生于个人,也需要社会的结构性支持为其撑起一片天。
破局——寻找支撑,在他人的帮助下,学会自我调节和判断。
给情绪打分,不让自己的情绪过分起伏,让自己一步步找到自己情绪的平衡器,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填补那一个个人生的破洞,化解情绪黑洞。
三、浑浑噩噩的找寻——边缘性人格障碍如果说有些人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脆弱,那么有些人就无限放大自身的无力感,用各种方式寻找支撑,用一系列疯狂的行为去试探,去寻找大海中可以依附的浮板。
这种令人难以招架的性格使他们走向社会边缘的同时,也会吸引一部分愿意被吸血的人的靠近,形成有害的共生关系。
而这部分愿意被吸血的人实际上内心也非常的脆弱和不自信,之所以愿意帮助是因为自己内心极度匮乏的自信心。
因为极度匮乏所以拼命给予,以显示自己的富足,自我满足。
人犹如海上的孤帆,永远都在找寻灯塔。
有些人找错了,陷入了迷茫,有些人找不到,陷入了慌乱。
破局——正确的认识自身,然后找到目标。
风花说,她想要做一个大人。
那么什么是一个真正合格的大人呢?
做事有担当,不患得患失,有强大的自我和精神力。
就像是儿童学步一样,第一步是依赖别人扶,迈出第一步,然后模仿走路,自己去慢慢走,最后脱掉拐杖,成为能自己行走的人。
人从猴子进化而来,就是学会了直立行走,而不只是只在树上晃荡。
四、共生共荣的境界身体上的感冒,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痊愈,那些病毒也并非完全被清除体外了,而是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
体内的抗原能在下次进攻之时良好的抵抗住病毒的攻击,这就是身体上的“痊愈”。
心灵上也是,很多精神类疾病并不是正常人身上就没有,只不过他们能得到有效控制而不破坏自己的生活。
因此,心灵的感冒也是如此,面对-支持-控制,才能达到真正的共存。
社会亦如此,人生病了,通过社会支持力量能够再次在病愈之后返回社会,继续为社会做贡献,这才是真正的治愈。
心灵上的疾病破坏的不仅是患者自己的社会生活,还有患者家人的社会生活。
因此,病愈的代表就是能重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这才能真正去耻感,从而真正达到共荣共生。
三个平静的,治愈的日常故事,带来了三个不同的人生,都在诠释着 【依靠别人】 这个主题。
每个人都是战士,或和压力斗争,或和过往斗争,抑或是和无聊的日常斗争。
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合适的善良的医生,但是合适的善良的人一定在自己身边。
治愈的日剧就是这样,每每迷茫,焦虑,沮丧,绝望或着无所适从时,一想到这阳光的午后和那些平静但温暖的笑和话语,一切又没有什么大不了。
每个人都是战士,致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影片名字:Shrink―精神科医ヨワイ―⭐️国家和上映时间:日本 2024⭐️影片时长:50min/3集⭐️出演人员:#土屋太凤# #中村伦也# #竹财辉之助# 作为2024年难得好看的日剧,这个是真的推荐。
本剧改编自原作七海仁,漫画创作月子的同名漫画,讲述的是现代人(日本社会背景)生活中面临越来越多问题后,产生了精神问题,去精神科寻求帮助的温暖医疗科普故事。
第一集讲了恐慌症,第二集讲了双相障碍(躁郁症),第三集我目前还没看到。
中村伦也饰演的医生非常贴合角色,慢悠悠的却很能让人安心。
这个剧虽然演技有点尬尬的,但是主要看得是故事走向,而且这个故事感觉能在每个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怎样的选择造成了怎样的结果,又给人带来了怎样的压力。
我们要怎样舒缓这种情绪,这些情绪是什么,又能寻求哪些帮助。
非常推荐的一个日剧,体现了当今社会问题的一个日剧。
5⭐推荐。
昨天看了一集,感觉真的不错,第一集是夏帆,很喜欢的一个女演员。
中村伦也这样憨憨的聪明也不错。
剧中关于恐慌症,预感焦虑症都有具体的演绎,可贵的是,中村伦也在和患者解释中,循循善诱,通俗易懂,让观众也能够学习一把。
(其实和前面心疗内科的程式化治疗有了一个明显的对比。
也从侧面告示,心理原因造成的身心疾病需要一个更自由随意的环境,即使是医院。
)真正的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并且最重要的是告知了观众,如果自己和身边人出现这种情况如何去慢慢地化解。
有一个外来词我很喜欢,babystep!
真的很贴切,就像婴儿学步一样,对于心理原因造成的障害,化解需要慢慢地来,不仅仅是慢慢地来,也可能是走两步退回原点,然后走三步又退两步的状态。
虽然让人颓废但是还是有一星半点的希望让人欣喜雀跃。
有一点是挺吓人的,日本是每12个人里有1个人有精神障害的人,美国则是每4个人里就有1个精神障害的人。
日本是患病率低,但是自杀率高(世界第六),美国是患病率高,自杀率低。
所以中村在说到这一事实的时候,问身边的土屋太凤(护士),你觉得是身处在哪个环境里更好呢?
这也值得我们观众去深思。
美国的shrink们会把患者扩散的繁杂思绪逐渐收缩,这样的专业人才,才是现今社会中不可多得的出路。
所以看这部片子给人一种新风拂面的感觉!
第二集里这个双相精神障害,演员虽然不是名演员,但是表演的张力很到位。
就是那么一回事的感觉。
故事开端还是悲伤的原生家庭,拉面店经理(?
)在患病后才被揭开的过往事实,原来他一直是勉强自己来支撑着这个兄妹两个人的家庭(所以还是第一集说的那样,精神坚毅的人反而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
躁郁症是一个不算新的名词,不过我实话实说只是看了这集才真正了解。
并且这个大脑里的疾病和糖尿病,心脏病是一样的,需要长期同它共存。
中村在这里说到,“你其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战士(fighter)。
”很恰当很有趣的比喻。
和这些慢性疾病长时间相处的过程中,你必须了解你的敌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会出什么样的招,然后就是你接招拆招的应对。
拉面经理在准备去青森县树海赴死的时候被强制带回了某家医院,后续就是他在这家医院里的种种,他从心里不愿意和这里的人相处,把自己仍然区别出去。
到后面变成入乡随俗。
“习惯了吗?
”这句问的怎么那么像新人刚入职一家公司啊?
哈哈哈,看样子现今社会中只是环境不同,本质说不定都一样。
😄其实日剧里的社会已经很好了,再看看自己身处的这种环境。
真的是🐺窝虎穴一般,如何自救,00后已经给出答案,社会蠢人,就穿的花里胡哨地去上班,不做那个能者,而是做忍者,能够隐身🫥就隐身。
管中层拍脑袋想政策的,如何加钱给哪些一根筋的冲头们。
管你什么编制还是萝卜坑🕳️,衮!
完全没看出来早乙女医生是竹财辉之助。
这造型也太那个了。
肯定不只有这一季的,什么时候会续订呢?
整体平淡得有些无聊了,冲着"火出圈"的对BPD的介绍看的,怎么说呢,还是很意外的,果然亚洲和欧美对于这些疾病的侧重点完全不一样。
不过还真的没想到日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度这么高,还拍了这么完善的电视剧,可能也是因为是个自杀率很高的国家吧。
第一集看得很压抑,感觉相比于惊恐发作,改为介绍幽闭恐惧症会更好?
演员演技都很在线,尤其是第二集的男演员,把抑郁状态演得入木三分,其实整部剧的科普意义也完全集中在第二集体现,我完全不知道躁狂发作的时候,人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竟然是那个样子,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
大名鼎鼎的第三集,对于BPD这个人格障碍其实说来说去永远都是那些东西,一开始还觉得"就这啊?
",后面看到她男朋友自残的时候才觉得剧情被拔上来了一个高度,虽然最后又回落了就是了。
别的不知道,但这部剧所呈现出来的BPD在某种程度上是以障碍的外在形式为出发点探讨的,也可能是剧集限制只能笼统带过,BPD在爱情这方面是具有毁灭性力量的,剧情中把女主对于医生所表现的示好简化为了BPD的不安全感而实际上所掩盖了BPD在结识初期所能表现出超强的吸引力以及mirroring,对于人际关系的理想化与贬入地狱也都是老生常谈了,被抛弃的惨痛经历也都表现出来了,其实作为科普是完全共用的,但如果是病友想要找共鸣的话,可能就有些困难了,尤其是女主和男朋友的关系处理。
男朋友觉得女朋友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而自残的时候,其实非常能说明BPD在爱情里的模式。
他们总会与相似的或者是npd这样的人纠缠。
但并不是说她的男朋友就是npd,只是BPD很难在正常的情感关系里获得满足,他们必须要寻求激烈的毁灭性的关系才可以,而她的男朋友会看着她变好而自残,那种对他来说强烈的不安全感以及不被需要感和后面医生提到的共依存其实才是对BPD更加深入的探讨,而这些都只是一笔带过了,最后男朋友的问题也没有好好写出来,两个人分道扬镳了。
再就是BPD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云霄飞车般的情绪变化,这也是为什么BPD很容易被误诊成双相,还以为这个剧集设定会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没想到也没有,只是单纯地处理成脾气爆(甚至还是被父母影响导致的),我更倾向于还是剧集的限制,毕竟第一集的时候,那个女主角也是很快的就走出了阴影,第二集也是好像很快就皆大欢喜,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有意义的剧却被压缩到这么短的集数和时长,其实这种心理问题甚至演化到疾病的程度,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哎,不过说到底这也只是个科普剧,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
医生也蛮可爱的。
不过我还是很好奇他自己是什么问题。
感觉他不像是有具体的病症,而是拥有一些创伤后的表现,只吃固定的食物,在房间里囤积的东西看起来可能是强迫症。
也不好说,或许是思念亡妻导致的不愿意丢东西吧,也许他也是在建立一个锚点,让自己能够不在生活里失控。
内容很普通但是很高兴有科普精神病的剧
现代人越来越需要正视精神疾病 拍得非常有意义
一般吧
啊?只有三集啊…………给四星是因为,剧的题材,这年头,没有谁完全正常,如果能遇到温柔而专业的疏导,而不是半夜emo消化该多好。
题材好,拍得糙。
恐慌症、双相情感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剧集从科普的角度切入这三个案例,还原了真实的心理疾病及其患者。NHK已经尽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但这部剧的社会价值可以更高——弱井医生和向阳处诊所是非常理想化的医疗环境,现实里我们面对的心理医师却是早乙女医生。
很日常温馨。把覆盖面最广的惊恐、双相、边缘都简单科普了。减少病耻感,用日常生活,积极关注都挺好的
可能对题材感兴趣的观众会觉得好看吧。
真的很有意义且很温暖的一部剧啊,角色也都选的不错,三集太短了。最后一个故事讲边缘人格障碍的有点泪目,中村伦也好适合这个角色QAQ,医者仁医,虽然剧情里很多过于理想化的东西但在当下这个时代这种科普真的显得格外珍贵,跟当年看17.3一样(另外想吐槽一下客串的竹财近几年在日剧里真的把各个领域的辣鸡人都尝试了呢( ͡°ᴥ ͡° ʋ)
第一例的烈度和第二三例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虽然都很痛苦)。冲题材加一星,期待拍下去
三集确实太短太浓缩。
不喜欢日剧里面一本正经的科普,还是喜欢那种在絮絮叨叨里面的小知识。真的很不喜欢别人教我做事啊,但是里面有些真的泪目,可能遇到父母亲情就会忍不住。
恐慌/双相/边缘人格弱井医生能不能去隔壁丑岛那里把神堂医治一下
日剧总是能找到各种切入点 可惜的是 每次都浅尝辄止 只能算是科普的程度 也正因为只是科普 只剩刻板印象 不管是病人 病人家属 还是医生 写得很烂演得很烂 就只是把刻板印象从文字拍成视频的程度 纯靠题材加分 还不如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呢
怎么说呢,剧情很寡淡也很压抑,几位主演表演痕迹都太重了,中村和土屋的演技也不突出,其他几位客串的名优表现也很一般,而且只有3集太短了!总评:7.8分、3星半。
这也太短了。。。
浅薄的科普 不如问DeepSeek
还不错的精神疾病科普剧,可惜有点太短了主线人物基本没挖掘,但看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悬浮,注意力时不时被现实生活又拽回地面,居然有这么多医疗资源可以用在一个人身上吗?治病的钱医疗保险给不给报销呀?
只看了两集,三集都看不完,太流于表面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