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聊到了印度神片《女生规则》,这部剧让我们真正看到了法律是如何维护女生们的权益,电影的结局也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结局,女生们战胜了那些男生,也让很多观众觉得女权的重要性,法律维护了女生的权利,但是,最可悲的事实不在这里,女生规则的最大悲哀,是他们在电影里面赢了,可在现实中却输得很惨。
电影的结局的确很美好,但现实却完全不一样,大家可能不知道,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NCRB,大家都知道了,这个部门曾经在2021年公布过一份数据报告,明确提到了一件事情,那便是,印度平均每天报告,请注意,这里只是说,报告的强奸案是87起,而全年是31677起,可想而知这个案件发生率有多高了,而且这还只是报告的,那些没有被报告的案件有多少起,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现实中的印度,社会对于女性是极其不尊重的,大家别以为现在的印度跟我国一样,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然后,印度女性就和我们国内的一样,彩礼钱要到一个天文数字,其实不然,因为印度的法制建设并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在印度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法律在这里几乎形同于虚设,这就造成了印度农村如同是丛林社会,在丛林社会里面,弱肉强食才是王道。
这是很残酷的现实,没有法律保护的印度女性,注定了只会是一件商品或者财产,电影里面发生的桥段,尽管,电影结局是好的,可在现实中的印度,这样的事情却在经常发生,哪怕是再出几个像剧中那样为女生伸张正义的老好人了,恐怕也是很难再解决印度如今所面临的问题,没办法,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印度现状。
有人可能会觉得印度可以学习中国,开展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再搞几次像我们国内这样的严打,通过严打可以让整个社会都更加安全,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在印度根本不可能搞得起来,很简单,印度的社会跟我国社会完全不一样,我国社会那是因为中国有着超强的动员能力,再加上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也充分带动了整个社会治安的改善。
可是,我们再来看看印度这些年的情况,我们很明显能看得出来的一件事情,印度根本没有表面看到的那样好,甚至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都是有可能的事情,没办法,这就是现在印度所面临的问题,的确,电影里面的她们赢了官司,也维护了正义,可在广大的印度,又有多少这样的事情还在发生,她们的正义该如何维护呢?
剧情3.5(支线完整度待补充,老律师过于厉害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虽然有爽感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服化道3(可能是偏生活化的拍摄),镜头感2.5(太晃了!
也许是刻意的?
还有就是远景/空镜头没有给我留下记忆点)。
观点/立意5,社会(无关性别,就是社会的所有人)应该要尊重并接受女性说不的权利!
之所以说“社会”而不是“男性”,是因为剧中也提到了“该拯救的是男性”,男性需要被教育,被告知“女性说No就是拒绝!
不是欲拒还迎”。
为了个人安全,女性被告知“好女孩不要做……”,但犯罪仍在发生,也许可以让“好男孩应该……”这个发生。
这些是需要女性先开始!
(一位辩手曾说过,男女平权一定是从女性觉醒开始的,既得利益者会在什么时候损害自己的利益呢?
)女性朋友告知异性,女朋友告诉男朋友,妻子告诉丈夫,母亲告诉子女,社会告知众人“你需要尊重每一个人说不的权利”。
(不是打拳!!
如果觉得有所冒犯,请先放下你的防御,想想你在为什么不舒服?
谢谢,如觉得实在冒犯,抱歉。
)丢开了常见电影的转折,感觉更像是生活化的叙事,法庭辩护与律师妻子两条线,一些细节的地方没有交代。
但瑕不掩瑜,在已经知道结局的前提下还是被老律师帅到了。
跟法学专业的朋友一起看的,后面交流两位律师都是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展开辩护,年轻的律师善用“规则”(无论是证人证词,还是证据,亦或是隐形的性别规则),老律师用“规则”回应“规则”。
两个人都非常优秀!
最后庭审结束后年轻律师主动握手老律师。
在印度,大家都知道,种姓问题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事情,在电影《女生规则》里面,尽管,编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故事圆满而且还丰富的电影,再加上编剧强大的逻辑自圆其说,使得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比我们想象中要好很多,但是,尽管电影内容很圆满,而之所以能拍出这样的作品,也是因为电影的发生地印度有这么多的案例可供参考。
印度的女性问题有多大,甚至作为印度国宝级演员的阿米尔汗,在参加节目的时候,都直言不讳说出了一句经典台词,他说身为印度女性真的是不幸,85%被夫家家暴过,是附属品。
能让一个一线明星在采访中说出这番话,可想而知印度的女性到底受到了什么压迫了,这还不是阿米尔汗乱说,因为此前就有过消息报道,印度女孩五岁前的夭折率是男性的五倍以上。
甚至,一位印度的大法官曾经在一场听证会上直言不讳表示:如果你想娶她,我们能帮你,否则,你就会丢掉政府的工作,还会被送进监狱。
我们不会强迫你结婚,如果你愿意结婚,请告诉我。
这番话的用意可想而知了,明摆着就是让大家获得了合法的强奸许可,足以证明印度的女性压迫得有多严重了,但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
可能很多人会说是种姓问题,在印度,种姓是很多人一辈子都逃脱不了的事情,印度政府层面虽然早在建国后就已经从法律层面消灭了种姓问题了,但是,法律废除了种姓问题,事实上,人民心中的种姓问题却从来没有根除过,种姓问题已经是深入人心的那种了,很难从表面破开,可种姓问题固然占到了一定的程度,但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印度女性被压迫,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印度可不是什么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他们更像是一个宗教国家,跟中东那些伊斯兰教的教徒差不多的,在一个宗教国家里面,男女之间的地位是完全不平等的,这也是早已在我国消失的陪葬制度,在如今的印度仍然存在的一个因素,当丈夫死去之后,他的老婆要为自己陪葬,因为印度教是推崇女性是男性的财产。
更可怕的是印度政府禁止了这种陪葬制度之后,可在各地仍然保留了诸多的潜规则,更怕的是印度能改变女人不平等的局面吗?
答案是不能,此前,媒体报道过一件事,喀拉拉邦议会领袖说一个女人被强奸一次,可以理解。
但是她却一直哭诉说自己一次又一次被强奸了。
如果一名女性被强奸,有自尊的话都会去死,或会尽量避免再次被强奸。
连上层精英分子都这么说了,印度的女权问题可想而知了。
印度这个国家真的让女性很绝望,片中各种求助无门,全社会的人都在劝受害者算了,有的甚至还认为是受害者的错,不是每个受害的女性都能那么幸运,拯救女性首先从破除直男癌开始,女性说不就是真的拒绝,所谓的女生安全守则只是变相的看低女性,人生而平等,希望能将这部影片在印度国内以及其他女性地位低的国家带去一些好的影响,警醒他们!
印度的女生遭遇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吧。
整个影片看的过程很揪心,好歹结局是好的。
男性导演拍的女权主义题材,是挑战。
只有律师为这些女孩子辩论,要打破“女生规则”!
法庭辩论是为女生们正名,是对施暴者有罪的反击!
电影给了一个满意的结局,女生们战胜了那些犯错的男生,使很多观众认识女权的重要性,法律维护了女生权利。
看完电影我觉得实在震撼!
女生在文明社会里还要遭受多少的歧视与压迫!
看完电影同为女生的我,沉默了!
电影当年在印度上映票房一路飘红,引起印度社会的墙裂反响!
☘️电影背景发生在印度,一个女生地位普遍低下的国家。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印度电影为女性发声!
《女生规则》讲了3个女孩在一次聚会因为被骚扰欺负,失手弄伤男生却反被起诉说故意伤害男子,颠倒是非黑白的故事。
··电影的节奏不快,在法庭辩护的时候缓慢讲述着案件的真实情况还原。
女孩们是幸运的,她们遇到善良的房东不至于流落街头,有隔壁老律师的相助不被坏人得逞。
老年律师在法庭上思想碰撞和手术刀式的分析方式让人动容,他总结出四点所谓的女生规则:规则1⃣️:女孩绝不能单独与男性出行。
如果她那样做了,人们就会假定,既然她自愿去那了,他们就有理由可以不恰当地触碰她规则2⃣️:女孩绝不能主动对男性微笑。
因为他会把那当作是暗示,她的微笑会被认为是同意。
规则3⃣️:女孩绝不能夜晚独自外出。
因为时钟决定了一个女孩的品质,好女孩晚上不会出门。
规则4⃣️:女孩子绝不能聚会上倒酒饮酒。
因为如果她喝酒了,那男生就会认为,她都能和我一起喝酒了,那她不会介意和我睡的。
对女孩来说,喝酒意味着有机可乘。
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达普·巴强饰演的老律师,他铿锵有力的在电影里说出这些所谓“规则”。
他的演技是让人动容的,激昂又有爆发力!
-女生要抗争的路还很漫长,但未来却是光明的,如同电影蕞后的画面,阳光照耀下的姑娘们重新绽放光彩的笑脸😊!
印度电影,大致讲的就是三个年轻的女生,接受了几个刚认识的男生的邀请,去酒店吃饭、喝酒。
这些男生觉得有机可乘,想做龌龊的事,结果遭到反抗,一个男生被打伤眼睛。
被打伤的男人家里有钱有势,就开始报复,甚至聘请无良律师颠倒黑白,将打伤他的女生告上法庭,想让她坐牢很多年。
女生们扛住了种种压力,在一个老律师的帮助下,最后反败为胜。
这是一部反映印度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的电影,当女生受到有钱有势的男人的侵犯时,警察选择和坏人同流合污(哪怕那个警察自己也是女性),家人也劝她们息事宁人,社会舆论也认为“谁叫她们接受了男人的邀请,被侵犯也是活该”。
影片很不错,揭露了印度社会的黑暗面,不过好在是good end,结局令人舒适!
美中不足的就是,影片长达2小时,前一半基本都在铺垫,可能会比较乏味。
不过后半部分,是法庭的辩论环节,正义的老律师vs无良油腻的坏律师,情节超级痛快,节奏感满满!
侵犯女性的男人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女性也要注意好保护自己。
保持警惕,预防受到伤害,更胜过被侵犯后再去制裁对方。
作为女性,我们总是被教育生活作风要检点,出门要注意安全,下班早点回家。
为什么从来没人教育男性不要随便开带颜色的玩笑,器官不要乱勃起,晚上不要出门容易犯罪?
推荐一部印度电影《红粉惊魂》,女人说“不要”的时候就是不要,是拒绝,请不要自以为聪明的意淫“女人说不要的意思就是要”!
影片结尾交代了三个女孩受到侵犯的经过,三个女孩在参加音乐会后,受邀与三个男性去度假村喝酒,但是三个男性却对她们动手动脚,企图侵犯女孩们。
害怕愤怒的女主用酒瓶打破了其中一个男性的头,从而引发一场男权女权对立的官司。
作为被攻击的男性,他们的男性权威受到了挑战,竟然被一个女人给打了,这让三个男性很不爽,企图找女孩们报复。
因为“男人要向女人展示他们的地位”。
来让我们看看这些自诩受过高等教育,来自良好家庭,有着社会地位的男孩们都干了什么?
首先是污蔑三个女性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是正经女孩子,在电话里威胁房东让女孩们搬走。
房东和女孩子相处了三年知道女孩们的品行,所以拒绝了男孩们的威胁。
接着,男孩们给房东安排了一场车祸,继续威胁,如果不让女孩搬走,下次就不是一场车祸这么简单了。
打电话给女主威胁她,让她准备好接受羞辱。
画个圈圈,让我们记住这个男人的脸。
以为朋友出头讨伐“不检点的坏女人”道德制高点的身份,前期上蹿下跳的就属他最活跃,各种威胁绑架报复,但是有意思的是,他根本没参加当天的聚会,根本不知道事情的发展过程。
其中一个男人指出他的举动太过偏激,反而被嘲笑没有男子气概缺乏勇气。
像不像前段时间校园霸凌报道中,那个泼女同学九年脏水的男同学?
同样是各种P图造谣到各个社交媒体诋毁王女士,但是可笑的是当事人王女士根本就不认识犯罪者蒋某,上学时没有交集,更没有嫌隙,只是因为大家都说王女士作风不检点,就让以蒋某为代表的雄性团体,有了“替天行道”的勇气,即使自己更下三滥也做的理直气壮。
果然天下男性都一个大脑,以为朝女性私德上泼脏水,自己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了。
恶心。
所以他们变本加厉的陷害女孩们,P图说女孩子们卖淫并将图片发给女孩所在的公司。
再绑架其中一个女孩恐吓威胁她,甚至侵犯她,让她害怕,让她为划伤他们朋友的脸付出代价。
女孩们经历了这些本已经不幸,但是身边的朋友社会舆论却告诉她们,是她们做错了。
男性朋友让她们主动道歉,然后忘记这件事重新开始生活。
警察先是告诉她们得去发生地立案,他们不受理,接着指责女孩们,不该和男孩出去,这全是她们自找的,如果告上法庭所有人都会知道她们的事,对她们没好处,建议最好睡一觉忘记这件事。
本来就不是她们的错却让女孩子们认错,本来应该主动讨回公道的事情却让她们息事宁人,这就是正义,这就是女性该做的事,这就是正常社会秩序吗?
做了这一切男孩们还是不死心,家境良好的男孩家长买通的警察局,试图压下男孩们绑架女孩的罪状,接着又恶人先告状,以女主卖淫对他们进行敲诈勒索意图谋杀的罪名,将女主告上法庭。
影片真正精彩的地方,现在才开始。
首先出场作证的是餐厅服务员,论证的观点是“她们不是正经人”,证据有二:①衣服不检点;②单独和一个男性去了一个房间。
女孩给出的答案是:①衣服是正常的衣服;②和另一个男性单独出去是因为想去上卫生间,而旁边的带卫生间房间的门是锁的,而那个男性有房间的钥匙。
律师接着从地理上论证,她就是以卖淫为生的,因为她来自梅加拉亚邦东北地区!
所以女主就是卖淫的。
嗯?
地域黑?
那么广东人真的吃福建人吗?
女主回答:作为一个东北地区的女孩,在街上被骚扰的次数确实会高于普通印度女孩。
但是因为被骚扰,所以就会卖淫?
什么逻辑?!
针对上述的当事人询问,女孩方律师得出的结论是:《女孩安全手册》第一条:一个女孩不应该和男孩去任何地方,度假村不行,也不能单独用卫生间。
如果女孩单独去那里的话,男孩就会被默认有了对女孩动手动脚的权利。
接着被划伤脸的男孩出庭作证,自己挨打,先是受到某种暗示,接着是因为拒绝女孩提出的有偿服务,所以女孩才恼羞成怒,并强调自己“被强奸”,是受害的一方。
女方律师质疑,你是从哪种暗示证明女主想提供有偿服务的?
男主回答,因为女主对他笑了,说话的时候还碰他了。
女方律师质问,所以男主觉得女主对他有暗示的理由只是因为对他笑并且接触了他的皮肤?
那么基于上述男主的陈词,女方律师又得出《女孩安全手册》的第二条结论:当女孩和男孩说话的时候,女孩不能笑不能有身体上的接触,这种人类自然的行为会让男孩认为女孩的品行不端。
为了证明女孩们的私德确实有问题,男方找来了女孩的邻居,因为邻居看到经常有男孩去她们的公寓。
女方律师指出,邻居做出的证词只是一种猜测,看见男方出入女孩们的公寓就猜测他们是在一起睡觉,却没亲眼证实。
但是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就是女孩回家的时间确实有点晚。
那么女方律师又得出《女孩安全手册》的第三条结论:社会在用时间决定女孩们的性格,女孩晚上单独走在路上,车会慢下来,车窗会摇下来,但是白天却不会。
男方律师继续咄咄逼人,询问父母在附近住,自己还搬出来?
女孩回答,自己是一个独立工作的女性,搬出来是怕打扰到父母。
而在律师的意淫里,女孩搬出来只是为了方便卖淫,因为“成千上万的独立女性都好好住在自己的家里,为什么就你特例?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概就是这样的。
接着继续YY女孩就是因为知道男孩有钱有背景才应邀聚餐的,因为她主动给男孩倒酒了,这就是蓄意计划的证明!
女孩解释自己受邀是因为对方盛情邀请,而且男孩里有自己认识的大学同学认为他们是安全的,倒酒是因为对方拿不到,自己帮忙倒的。
和男主单独在房间是因为她的朋友都先出去了,所以男主开始对她动手动脚,再警告未果后,用酒瓶砸了他。
从上陈述的表述里,男主从一开始就设定女孩们不是什么正经姑娘,所以才会无所顾忌的上下其手。
因为正经女孩不会在深夜的时候受邀去度假村和他们一起喝酒!
但是在女主说了不要之后还是继续对女主进行侵犯。
针对上述陈述,女方律师又总结出《女孩安全手册》的第四条结论:女孩永远不能和男孩喝酒,因为喝酒了男孩就会想着“如果她都愿意和我喝酒了,她就不会介意和我睡觉”。
所以无论在哪个国家,男性的大脑构造想的果然都是一样的,比如我国著名的韩寒,也说过相同的话:“跟一个男人单独吃饭单独看电影,就是答应跟这个男人上床了,可以牵手就可以做一切。
”???
懒得分析这句话,知乎有专题帖子分析韩寒这番言论。
回归正题,女方律师继续询问男方证人,“如果一个女孩坦率的聊天,偶尔有肢体接触,是否就是暗示她想睡你?
”这次男方否认了,但是提出一个新论点,“在哪里遇见的”。
所以,遇见的地点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行?
男方给出的另一个观点是:好家庭的女性是不喝酒的!
自己的妹妹母亲都不喝酒。
但很快被女方律师拿出男孩妹妹喝酒的照片打脸。
所以女方律师试图得出结论,好的家庭里不喝酒的女人就是得体的,去派对喝酒的女孩就是不得体的,最容易下手,所以就可以为所欲为。
而且因为女孩穿了某种裙子喝了酒,就可以判断她们天生行为不端。
被激怒的男主最终说出心中的想法:“如果一个你根本不认识的人同意出去喝一杯,任何有理智的男人都会觉得她是愿意的,不然为什么会跟你出去开房?
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会去碰碰运气,这样的女孩被称为妓女!
”
现在我们提倡独立想做一个自由的女孩,但是有些封建的思想还是桎梏着我们的生活,女孩子们被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一旦我们有任何违反男性观念里的行为准则,就会成为我们被侵犯的借口,也是他们肆无忌惮“惩罚”的权利。
所以女孩就不该独居,男孩可以;女孩不可以穿短裤背心,男孩可以;女孩就该下班早点回家关好门窗,男孩可以半夜回家;女孩谈话时不可以微笑,男孩可以;女孩不可以喝酒,男孩可以……只要我们违反上述条约,就是我们活该?
之前丽江被划脸的案子,人血馒头也是这么吃的吧,人家脸都人划成伤残,却被一群以道德自居的男性讨伐“为啥你半夜约男人出来吃烧烤”。
呵呵哒了。
明明犯错的不是我们,我们是受害者,为什么反过来却成了“活该被害”,“罪有应得”呢?
女孩子们被教育注意安全,不要随便打顺风车,不要自己一个人住酒店,不要晚上单独一个人行走,为什么没人教育男孩们管好自己的下半身,不要随便意淫,学会尊重女性呢?
该拯救的是男性的思想,而不是女性的自我防御技能。
我们有权利说不,不的意思就是不行不可以我拒绝,无论是女朋友、妻子、熟人、或者性工作者,如果我们说不,男人们必须停下来!
如果再三拒绝却仍不能阻止对方侵犯的行为,那么这就是犯罪。
错就是错,不要拿任何私德说事,退一万步说,即使私德真的有问题,那也是个人的问题,容不得他人来多管闲事,打着“替天行道”的借口做违法乱作奸犯科的事。
所以,受到上述律师大叔的启蒙,容我写一下《男孩教育手册》:①一个男孩不应该和一个女孩单独去任何地方;②一个男孩不能在任何社交媒体上与任何陌生女性进行交流;③当男孩和女孩说话的时候,不能说笑,更不能有任何肢体上的触碰;④男孩永远不要单独邀请女孩喝酒;⑤男孩子不要很晚回家或者晚上在大街上溜达;⑥男孩不应该穿短裤背心喷香水;⑦身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生理反应……如果一个男性违反了上述几条,你看,他不就是想要犯罪嘛!
《女生规则》印度是一个女性社会地位普遍低下的国家,德里也被戏称为强奸之都,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性别歧视相当严重的国家,却诞生了大量极为优秀的女权作品,“不管那个女孩是熟人,朋友,女朋友,妓女,甚至是你自己的妻子,不就是不,当别人说不的时候,你就必须停止”这是最简单又最深刻的对于女性,对于人的尊重!
最近,印度一部8年前的老电影,经过这么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是被我国引进到了国内,没错,这部电影就是《女生规则》,电影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想必很多观众都或多或少通过各种渠道看完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算是可以的,至少给个7分不成问题,既然提到了印度女性的问题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印度也有彩礼问题呢?
在我们国内,因为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再加上所谓的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我们发现,那个彩礼是越来越夸张了,有的地区甚至彩礼钱夸张到了一个极点,但是,大家知道吗?
印度那边的彩礼,可一点都不比我们现在国内的情况好到哪里去,甚至从某种形式来看,比中国老百姓支付的彩礼费用还要高,只不过,付彩礼的一方不是男生,而是女生。
大家可能不知道,印度彩礼是由女方来支付的,因为根据印度传统的风俗来说,印度女人要支付彩礼钱给男方,原因就是因为当地的男女之间是极度不平等的,结婚的时候,男女之间差距非常大,虽然,印度法律已经废弃了所谓的种姓制度,但人们依旧是愿意遵循这一套种姓制度,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那真的是不允许的,而且种姓之间是非常严格的。
假设剧情里面的那个女主角,现实中的演员好像是刹帝利,而剧中的反派是婆罗门,因此,他们两个人如果真的放在现实中的话,不仅女主角要被侮辱了,而且还要给人家倒贴钱,这不是我瞎说的,因为高种姓的人和低种姓的人结婚,低种姓必须给彩礼给高种姓的人,请注意啊,这方面只针对女性低种姓的情况,那有人肯定会问了,那如果女方是高种姓呢?
如果女生是高种姓,比方说女主角是婆罗门,那不好意思,你绝对不能嫁给低种姓的,这样的话,你的种姓就会沦落到最低一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不可接触者,叫做达利特,所以,一旦你敢跟低种姓的男生结婚,那么,不可避免的事情,你很有可能会被你的家人杀死,这不是我瞎说的,在印度有个说法,叫做“荣誉谋杀”,就是高种姓下嫁遭到家人杀害的事情。
当然,了解完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说说印度的彩礼问题,根据此前英国的那个BBC,就是那个经常黑我们的BBC,他们就曾经公布过一份印度彩礼的数据,根据数据上记载,女方家庭平均要向男生支付3.2万卢比,大概是2781元人民币,看起来是不是不是很贵,但别忘了印度农村人均收入5009卢比,如果是人均收入算上去的话,这个彩礼钱就有点贵了啊!
我们一直都在朝错误的方向努力。我们应该拯救的是男孩,而不是女孩,因为如果我们拯救了我们的男孩,那么我们的女孩也就安全了。把你的围巾变成旗帜,挥舞它,开始革命吧,天空也会战栗。如果你的围巾掉落了,它会引起地震。开启自我探寻的旅途吧,你为什么抑郁?开始跑起来吧,时间也在搜寻你的存在。
里面男的想法太典了!拍的虽然不如人意,但有总比没有好
她们是不完美受害人,但她们不该是受害者。 请记住,“不”的意思就是“不”,当她说了这个字,你就要停止。 不管这些女孩是熟人,朋友,女朋友,还是性工作者,甚至是自己的妻子。
为现代印度的女性人格理应受到尊重,跟男权社会传统观念开辩的立意是好的。但表达的方式还是靠情感打动,代表男性的控方尽量使得观者感到恶心,但同时也使得庭辩似答辩。所以只能说,在可见的结果里,戏里戏外都一同忍受二小时的言语侮辱为代价,让观众受到现代人如何懂得尊重女性的基本教育。
[6.3]总感觉被删了点剧情,不是很流畅
单纯从影像看几乎就是好莱坞复制品,本土化做得实在太糟糕,三个女主的设定就非常脱离印度现实,过程和结局更是一厢情愿,女性权益的实现不能只靠嘴炮和说教。印度很多揭露社会弊端的电影一概如此,充斥着政治正确和话题消费,除了假大空外毫无实际操作价值。
50分的电影吧,极其抓马的的对话和镜头,NO的含义和人猿星球一样,就算你老婆或者妓女说出了NO你就应该停下来
太过刻意,不喜欢,这个老律师是败笔
今年印度片额度还没完啊……
老头儿太能装了
国内院线看的。删减导致剧情有点脱节,而且实在太单薄,就是命题作文…人物拿来即用,用完就扔…比如那个从未出现的患病的弟弟,比如那个明明就像路人甲的教授…而且剧情都是靠庭审单线发展,比同题材的《闻香识女人》差太多太多。还有人物都不够真实,胖子,律师妻子,都是扁平的…包括律师本身,到底没说清是什么病啊…Pink这个片名也不知所指。最后强行升华No Means No…感觉就像普法栏目剧,说印度宣传部联合拍摄我都信…Crazy.
为女性污名化发声,法庭辩论振聋发聩,输出价值观铿锵有力。
想说的太多,索性还是用片中正气凛然的白发爷爷律师的台词:“不”不只是个单词,还是个完整的句子。这不需要进一步解释。“不”就是“不”,男孩必须意识到,不管这些女孩是熟人,朋友,女朋友,还是性工作者,甚至是自己的妻子,“不”的意思就是“不”,当别人说出来,你就必须停止!
这大爷的前期安排有点故弄玄虚,整部影片像一盘散沙
两趟飞机上接力看完的 白发长者演得很棒 搜索才知道是国宝级演员 讲的维护女权反抗性骚扰的故事 记忆最深的是最后的结案诉词 大意是这样 "不 不仅仅是一个动词 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当她说不 不管是你的情人 女朋友 甚至妻子 你也必须停止"
将矛盾冲突放在了后半段和结尾,前期一直来铺垫事件发酵的过程,以为是坏人的律师帮了很多忙。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不清人的真面目,表面上衣冠楚楚,实际上就是不要脸的臭流氓。女生一直在被逼问,往性交易上引导。她们的生活以为这个意外被打乱了。别人说不就是不,拒绝,反对。再怎么受折磨也不能认你没做过的事,特别是还会连累朋友的,问了可以想想再回答,冷静,别轻易被激怒。最后的审判得偿所愿,我还一直害怕因为他们的势力而造成无辜的人坐牢呢,女生的权利应该被维护,尊重女性,人人平等,不要因为职业场所服装评判一个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高质量的电影。从印度国情上题材的选取,一些细节的把握,台词的斟酌。结尾一段振奋人心的独白设计得相当好,像“新经文”一样,代表我们对过时的礼教不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老头带面罩出场后来摘掉面罩应该是影射印度女性不应再被社会无形的面纱束缚。近几年印度女权题材也是层出不穷
时至今日哪怕是在国内也很多男的是这样的想法吧 ...应该给女孩子看看 很多点都现实... 阿米达普·巴强神一般的演技 被征服了...
音乐很棒,男主老律师演技很赞!
感觉像ppt ,想表达的思想是好的,所以对案件细节很轻描淡写,不能当成悬疑犯罪片来看,两颗星都给女生的律师,表演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