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
9分。
斯蒂芬·加汉导演,马修·麦康纳、埃德加·拉米雷兹主演作品。
时隔6年,再次重温。
依然如初次观看,十分震撼。
很久以来,都没有一部电影,像这样能够在每一次情节的转折处击中我,虽然一度我其实只是想看马修那肥大肚子的床戏,而其实什么也没看到。
可能要简单剧透,但不影响大局。
这么多年,我依然坚持认为马修饰演的探险家威尔斯是无辜的,从他在父亲公司帅气的出场花式表演追求凯,到7年后他父亲去世已经大腹便便秃顶稀疏圆滚油腻的他依旧和凯在一起,再到他穷尽家产甚至拿走手表典当去找埃德加饰演的地质学家迈克联手合作发掘金矿,哪怕中途差点送命,他依然把发掘一座金矿当成自己毕生的梦想——毕竟他的曾祖父他的父亲都是直到去世前手指甲里还有泥巴。
一个有着真诚梦想的探险家,是不会痴迷于去织一张弥天大谎的网的。
所以虽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虽然原案件令人触目惊心,但这个故事依然处理得像传记一样,在威尔斯失落时、奋斗时、迷茫时、迷失时、一无所有时、喜从天降时,它真的每一次都击中了我。
我看着马修·麦康纳就像一个伟大的舞台表演艺术家一样,大腹便便,烟酒不离手,那样飞扬跋扈、那样真诚求进、那样不可一世、那样失魂落魄的演绎着威尔斯这个角色,我忽然心生感动。
而片尾曲响起时,夕阳正好挂在屋顶,它让我感到温暖。
“公司是属于我的,是我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淋雨、在泥浆中翻滚、得的疟疾”——记拥有大心脏的伟大演员Wells我相信,他面对3亿美金的buyout提案,还能“义愤填膺”的说出上边的话的时候,内心不会“想到那里一无所有”,而只有“拼了命一般的自己的苦”——————“on the way to the Gold, I found a friend”——送给外表酒鬼浪子内心深沉的信任自己伙伴的“热血”的Wells50/50就在一张餐巾纸上约定,还交给对方保管——风控完全不合格,但却“俘获”了伙伴的心协会颁奖致辞时候,如果用“早已知晓一些”的眼光看来,就是对自己行为的“明示”。
Wells和伙伴都知道,这一刻是最高点,they sell the news(金镐头奖)一个选择“去赴死”(毕竟军政方大佬的小儿子已经套现,真弄死自己也是分分钟一转念的事),一个选择“接受调查,了结这一切”——哪一个都难可他们居然都完成了,最后的支票,也实在太温暖——算是“搏命版”的高山流水,对于另一半的交代——剧情上,不确定的是:1,拒绝3亿offer后场地被收,究竟是同军政大佬公子的“自导自演”(以便制造利空,让公子低位可以接盘),还是真的是被对手放的陷害,不得不去求助于军政大佬公子“与虎为伍”?
2,知道场地被军队接管后宿醉给ex女友电话(事后是证据可以摘出来ex女友清白),醒来后同伙伴一顿打架是为了啥?
(后边引出来那句I found a friend那句话)3,找军政大佬公子,究竟是事前(3亿offer前)就想好了,还是事后的补救(反而成了神来之笔)?
如果是事后,Wells当初拒绝的怎么那么硬气?
等等我之后二刷解答
发现很多人没完全看懂电影,可能是因为现在网上的版本字幕翻译太差(我在B站看的那个直接是机翻的,只好努力屏蔽中文只看英文……)。
当然我也不敢说自己就完全看懂了,结合手头能找到的资料说一下我的理解吧。
首先本片改编自真实故事,为了避免法律上的争端,把原型企业和人物都名字都改掉了。
故事的原型是一个叫Bre-X的加拿大矿业公司,他们在1993年买下了位于印尼Busang的矿场(和片中一致),两年后宣布在印尼发现了大型金矿,随后他们的股票一度涨到最高286.5加元,总市值突破60亿。
但是1997年,他们的金矿样本被发现存在伪造之后,公司就破产了。
看完电影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主角Kenny到底有没有主动参与诈骗。
个人认为是有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你回过头来看电影的开头,会发现从一开头Kenny就在用画外音倒叙这个故事。
你可以理解为整个呈现在银幕上的故事都是他在影片结尾接受质询时说的话,这样一来,镜头上的那些情节也就不能100%作准了。
从Kenny的角度来讲,他肯定会想尽办法撇清自己的嫌疑,所以他在故事中会把所有的诈骗行为都推给基友Acosta。
事实上我们在影片结尾之前也都是倾向于相信这个故事的。
但是结尾的餐巾纸和8200万美元支票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反转,我们看到Kenny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说明他对这张支票的出现并不感到意外。
换句话说,支票的出现是计划的一部分。
至于这个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写在餐巾纸上的协议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Kenny在质询中说:“我不关心钱,我只关心黄金。
”综合他在志得意满时沉迷于酒色的丑态,这句话我们当然是只能听听就算。
他真正的想法应该是把这句话倒过来:“我不关心黄金,我只关心钱。
”他去找Acosta的时候,已如同孤注一掷的赌徒,Acosta当时也嘲笑他看上去“就像是得去抢劫才能出得起来见我的路费”。
Kenny把他当时所有的身家都投入了进去,这意味着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在这种境地下,Kenny不择手段也要成功,诈骗当然也就成为对他来说正常的选择。
至于Acosta到底有没有死,这个不好说。
因为支票的开具日期是在Acosta被处决的日期之前。
所以至少从理论上来说不存在先后矛盾。
但是考虑到Acosta的死亡确实存在很大的搞猫腻的空间(印尼政府的腐败、遗体脸部被破坏),所以就算他还活着也是完全正常的。
可能部分观众会觉得,如果Kenny真的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在筹划骗局的坏蛋,那这个故事的结局岂不是一点都不正能量了?
怎么说呢,毕竟这并不是励志电影,这个故事的主要目的是向我们揭露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唯利是图的丑恶面。
我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对Kenny产生同情,觉得他或许真是为了梦想在奋斗,也恰恰从反面证明了这个骗子的手段是多么高超。
但是骗子毕竟是骗子,如果Kenny是个彻底的正面人物,马修·麦康纳也就没必要为了这个角色自毁形象,狂吃汉堡狂喝奶昔增重几十磅还剃秃头发了。
如果仍然有人为Kenny在影片结尾的逍遥法外耿耿于怀的话,那么最后补充一下,Kenny的人物原型David Walsh在逃脱了法律制裁后的第二年搬家到了巴哈马。
在那里,两名蒙面持枪歹徒闯入他的家,向他勒索钱财。
虽然他平安度过了这次危机,但仅仅三个礼拜之后,他就因动脉瘤去世,年仅52岁。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作为商业电影来说是一次相当成功的改编,影片中的情节起起伏伏都让我们随着主角的心境变化而提心吊胆,他对于采矿这份事业的认真超越了他的生命,两代人的传承让他不敢松懈,但是没办法时运不济,他陷入绝境。
影片在前小段的篇幅介绍了他的事业起落,面对病痛缠身,一次次糟糕的检测金矿让他孤注一掷,好在很快发现了希望,但是在我们观看的时候察觉事情应该不会如此简单。
影片很长的篇幅都围绕着男主发现金矿后,华尔街的各大公司对他这块金矿的虎视眈眈,他也是很快沉沦在这种即将成功的喜悦中,但也是一直担心这个骗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后半段中用了倒叙的手法,在拿到奖杯的那一晚发表了自己对这份事业的演讲,直到翻开最后一张牌才是最重要的,当时以为就是坚持到发现金矿,结果这个反转真是让人大跌眼镜,金矿是假的。
一切都被配角骗了,那个充满魅力的地质学家,骗了整个华尔街的人甚至是连自己的伙伴,那个完全无条件相信他的人,最肉麻的话是那句我原本是去寻找金矿,但是找到了你。
正当我们还在为这个可怜人叹息的时候,导演又给出几个让人怀疑的细节,直升机没有摔下人,发现的尸体也没有能够查到身份的脸和指纹。
在最后一刻才揭露出答案,原来那个挚友没有放弃他,早就在谋划好一切即使是把朋友算计在内,但他并没有忘记那个约定,五五分成。
宏观来看,男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找到金矿,给自己有了足够的信心,迈克尔赚到了钱并给予男主,可谓是双赢了,输的只有华尔街的人,太戏剧性了。
华尔街的人没有在意金矿的真假,只在意是否能赚到钱,金融可以被随意玩弄。
在男主对女主这条线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心扎进这个事业,面对诱惑没有丝毫的抵御,很难想象我们面对这种巨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变化。
关于配角的描述,其实我们在主角的影响下忽视了他的重要性,甚至有些被边缘化了,以为他只是受到男主的精神所感染,但结果确实一个足智多谋的欺诈师,偶然的一次铜矿成就了他,他懂得包装自己,即使逐渐慢慢理论落空,但还是吸引了像男主这般有梦想的人,可能正是两个极端的偏执才造就这一出骗局。
一部精彩的故事性极强的电影,基于真实资本市场案例改编,看完后还让人不断回味其中的关键情节,因为一遍看下来,只有真正到最后看到嘴角那个微笑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
不得不说,剧中的骗子和导演都很高明。
重点说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点吧。
骗局被戳破之后,很多分析师反过来说很多疑点被人们所忽略掉了,比如说土里挖出来的金子的形状不可能是这么圆滑的,明显是河里冲刷出来的金子假装的。
然而这么重要的一个造假细节,却被人们所忽略。
或者说,即使有人发现了,在巨大的狂热下,也没敢说出来,或是即使说出来了,也没人当会事儿。
People only believe what they want to believe!巨大的利益时长蒙蔽人们的双眼,在巨大的上涨面前,人们往往选择性的乐观,忽视了明显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说,始终能够保持理性客观,不受近因效应的干扰(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和大众情绪的裹挟,是成为一个能够靠投资生存的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其实故事很精彩,只是很多人没看懂!
要真正理解故事先明白两个前提:第一,整个事件就是主角、迈克和公子哥三人实行的一场骗局;第二,整个故事除了最后三分钟,其它的情节都是主角对FBI的审查的回答。
先说第二个前提:故事从一开始就有主角第一人称的旁白,我开始也以为是正常的叙述,电影看到一半以上我才明白,原来从一开始就是对FBI调查的审查回答,然后又从头开始看电影,没理解电影的朋友建议也回头重新看一次。
因为调查问答,主角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主谋,所以很多情节都说了谎,骗了调查员也骗了观众。
可以这么说,有许多人证的情节,都是事实,主角没说谎,而关键的情节,只有两三个人在场的情节,主角都说了谎,也就是说不是故事真正的发展过程。
比如他和老婆关系破裂、他和迈克的见面、他在深山里得病以及他和公子哥去公园摸老虎重新拿回开发权等等。
而电影最后的三分钟是真实的情节,也正是这最后三分钟透露了主角许多地主说谎的情节。
首先,他在审查中说自己和老婆关系已经破裂,因为他和漂亮公关勾搭在一起,又发现他老婆和她上司勾搭在一起。
他老婆甚至连他电话都不接了,审查中他说,他没有因为诈骗受益,相反因为诈骗他失去了一切,包括家庭。
而事实呢?
审查一结束,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开车前往老婆住处,他老婆也没任何惊讶的表情。
最重要的是审查是10月18日结束的,而迈克的支票寄到的时间是9月25日,寄往哪里?
寄往他老婆住处,8200万直接寄她家,你说他们关系破裂了吗?
还有一个细节,审查中他说,他老婆的邻居只关心树会不会长到他家去,而主角发现金矿后,不再关系树的问题,而是关系金矿的事。
事实呢?
电影最后三分钟,主角回到老婆家里时,她邻居仍然只是关心树的问题,一点儿也不知道金矿的事的样子。
关于他是主谋的最直接证据当然是最后收到的那8200万还有他的笑容。
当然电影里也有些暗示,比如审查结束时,他抬头看到两只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他在审查中提到他梦到自己是一只没脚的小鸟在天空飞翔(暗示捉不到把柄);审查中,他强调老员工们一定要先卖出一部分股票,没卖出的那位一直责怪他,问他是不是知道真相;还有审查员的劝告,劝告他不要出国,不要购物,不要飞行(我知道是你,只是没证据而已)。
关于迈克的死,FBI都说很不可思议了,都分钱了还不逃跑,还回工地,捉住了也不关起来直接送上一架直升机,摔死了刚好脸被吃了,还没确定身价就火化,还多细节都不对外公布。
整个事情就是主角主谋,迈克配合,公子哥协调及扫尾
如果只看到1/3,我会觉得这是一场典型的American dream式的电影,资本的梦想,让人狂热,也让人癫狂。
可是当看到3/5,编剧开始让你感受什么叫做黑金政治,什么叫做万恶的资本,纽约的资本家们和野心家们联合起来,一出手就豪夺了马修的 American dream。
接下来,按照常理,你以为秃头马修要展开绝地反击了,确实他也开始了反击,只是最后五分钟,我们才了解到,从两位落魄主角在餐巾纸上签合同的那一刻起,整件事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从来就不存在金矿。
这场骗局,由两位主角发起,女一和官二代配合,骗过了资本家们,野心家们,骗过了FBI,当然也骗过了屏幕前的我们。
其实面对FBI的调查,马修已经道出了骗局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人们在面对巨大的财富时候,根本就没人看一眼真相”,是人性的贪婪,导致他们面对一个明显的骗局还依旧上套,马修和伙伴从一开始,就利用了一点,并且很成功。
没有最后五分钟,这是一部好电影,一个好的故事,有了最后五分钟,这简直是神仙剧情啊!
只有最后一张牌才是最重要的,伏笔最后的支票以及迈克的留给他的残念:相信金子。
其次还有女主奔溃的和马修说:你会被他们(资本)害死的…马修说: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其实马修真的不知道吗?
只是他选择不知道。
甚至马修和公司员工说卖掉一些股票,以防万一?
其实故事很多伏笔,只是马修的演技蒙蔽身边人的直觉,甚至是观众的直觉。
最后FBI听完全部故事,问他你没有参与吗…印尼政府发了财,迈克卷走近2亿,没有完整尸骸的迈克,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的。
我觉得看懂这部电影主要分两部:1、印尼的发生的事基本全是男主编造的。
2、美国发生的事情基本是真的。
首先男主必须骗过fbi,如果在美国发生的主线事情胡编乱造有旁人作证,比如对老员工说为什么不抛售一部分,其实这里他完全可以不交代这个,因为这样就让自己很可疑,但是有旁证,fbi也调查过公司员工,他不能撒谎; 印尼就可以胡编了,因为没人去了解,迈克也设计“已亡”。
整部电影都充满讽刺意味,就像男主说的,可能中途有人去关心一下那个矿产样本整个事件就会捅破,但是没人关心那个,甚至没去印尼实地看过,人们只相信自己能赚钱,这就是贪婪的力量。
最后想由衷说一下马修麦康纳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控场能力太强了,由他主演的电影基本给你拿捏得死死的,甚至华尔街之狼里几分钟的戏把小李子主演的光芒都抢了,真是少数能一个人拿捏一整部电影的演员。
华尔街之狼
仔细想想,这几句台词可不仅仅是肉麻那么简单。
“你去寻找铝土矿却找到了铜矿”,说明没有铝土矿只有铜矿。
“我去寻找金矿却找到了一个朋友”,等于就在说根本没有金矿只有朋友那个摸老虎头应该也是编造的,回想一下前面很多细节都在反过来印证这是个骗局。
马修演技太好,我完全被他骗了!
男主神演技,故事讲的很好
好故事,导得差强人意。
看解说吧
不喜欢片中马修麦康纳的扮相,和他的演技一样过于浮夸。人设上把马修塑造成一个流氓一样的人物,这与他嘴中一直念叨的为了家族的成就间显得格格不入。另外我觉得对于这个骗局马修是不知情的,不然麦克是在寄给他支票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把那张“合同”也寄过去的
真实故事改编,80年代一场金融骗局。电影拍得相当的好莱坞,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名一文,屡败屡战,忽现曙光,一夜暴富,认识新欢,人生鼎峰,交友不慎,生意停滞,一落千丈,众叛亲离,打回原形,回归家庭。换个名字和主题,又是另一部戏。影帝马修麦康纳的造型真是地气十足,秃头就算了,肚腩大得像怀孕三个月,还真有一股探矿者的疯癫痞气。空手套白狼的秘诀就在于人的贪心,就像到现在还有人相信什么富婆求子之类的圈套,从老农到大学生都有人中这个计,除了色字当头恐怕还是贪。当巨大的利益放在眼前,人就会失去正常思维的能力。
看了别人的影评,或许这整部片子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骗局,从剧情上来说是有构思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就真的欣赏不来Matthew的演技,能感觉到很献身卖力,是敬业的……但是给我的观感就很不好可能是比较疯癫?唉
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作为一个国家政权的苏哈托不可能为了几百亿美刀就参与这样的骗局,得不偿失~除此之外还算通顺流畅
跟基顿的大创业家一样,除了男主演技在线外其余的都乏善可陈了,印尼的部分拍得特别潦草,城市戏码虽然有几次商场交锋,但最后还是不得不靠个“同谋”副线达到讽刺的目的,只能说马修为这戏秃头大肚的牺牲有些可惜了。
好演员遇到了一个烂剧本,不扑才怪
金子的诱惑是人原罪的本源。前半段略沉闷,后半段反转略生硬。只剩下马修的演技在撑着。华尔街只适合野心家混迹,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全靠演技。被出卖的梦想,金钱真可蒙蔽双眼,现实往往比电影更精彩。
一般,不上不下,干脆拍成探险片能好点。
能赚到大钱的都是说谎精
且不论一些瑕疵和不合理,这样的友谊让人感叹。我来挖金矿,却得到你这么一个朋友。想必没得到过肯定的麦克一定很感动,不然也不会这样了。
一般吧,只是好奇最后那个钱该怎么用掉……
7分吧,如果我没有看过华尔街之狼、血钻之类,或许我会给4星。内容很流畅,但是总体没有做到张弛有度,这部片缺乏一种电影艺术感,非常中规中矩,更多是靠马修·麦康纳的演技在增加电影的虚构性,但是高潮感不足。此片从头至尾都是主角在阐述半真半假的剧情。我想看这部电影 2023-08-19
割韭菜的故事 带我们看如何被割韭菜的 玩还是欧美会玩啊 所以说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最会讲故事 忽悠人
节奏有点拖
real拜金主义。
就马修得演技值这两颗星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