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参加了《荒诞剧团》的超前点映本来不抱太高期望,两小时点映结束后有蛮大的改观。
现如今动则五六七八十集的“长篇巨制”大环境下,港剧一直维持着小而精的体量,tvb这次这套剧拢共才8集,篇幅短小精巧,情节紧凑,话题也够吸引:故事起源于一场浮夸的饭局,买单金主意外未能到场,众人囊中羞涩情急之中编剧提议吃一场霸王餐。
接着铺开故事主线:七个落魄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为了筹备资金布下一个个不可以NG一次过的荒诞“骗局”。
这部剧集从从业者角度出发,香港电影工业的没落,疫情过后电影行业愈加受挫,心怀梦想的从业者是造梦者也是普通的打工人,如何曲线救国,能否实现最后的职业梦想未知(其实会希望是个现实特别点的结尾,不用一贯的tvb合家欢收尾。
除了主演敖嘉年,郑丹瑞,演员表一眼看过去一种“这都是谁?!
”的感慨,半集过后人物悉数登场,“啊原来是他!
”全部熟面孔,本tvb拌饭选手倍感亲切。
看过两部巾帼枭雄,对敖嘉年一直都很有好感,正直憨厚可,吊儿郎当亦可,正反派无缝切换,说起来义海豪情似乎是港剧最后一个高光剧集?
也是我情真意切入坑追过的最后一部tvb的剧集,再之后十年间好像再无一部港剧集让我那般入戏。
所以十年后见到敖嘉年担纲主演,还是蛮期待的,广州站有做艺人现场连线,好像还是第一次见到敖嘉年本人(只粉角色没有粉本尊),不得不说香港艺人更多都是把艺人身份当成一份普通工在打,勤勉敬业接地气很多,演员身份加之低调,落魄导演演的不错。
港剧迫于制作环境限制,尤其擅长螺蛳壳里做道场,本剧集角度细小精巧但特别,打破tvb传统范式剧集制作套路,是香港电影人一次自黑式的反思。
人物树立丰富,配角形象立体多样,廖廖几笔台词,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故事,形象就丰富起来了。
仅仅前两集,副线就有了蛮吸引人的情节,譬如貌美神婆和小孩的几句对白,身为妈妈会格外触动,对人物背后的故事更有兴趣。
特意留意了上线时间,4月16号埋堆堆独播,到时应该会追。
希望不会烂尾啊!
#短评##荒诞剧团#由剧名到画风,《荒诞剧团》都有种黑色幽默的意味,有丹哥#郑瑞丹#坐镇,#敖嘉年#领衔主演,每个角色都在平凡里带有自己的光芒,#蒋家旻#继水姐之后又一个好期待的角色。
还有#林伟##林秀怡##张秀文##刘颂鹏#,不知道这个"黄金梦"到最后能不能实现呢?
我们来期待一下吧!!
《荒诞剧团》
《荒诞剧团》
《荒诞剧团》
《荒诞剧团》
《荒诞剧团》
《荒诞剧团》
《荒诞剧团》
《荒诞剧团》
《荒诞剧团》
这是一部八集的精品短剧,通过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经历的荒诞故事,聚焦香港影视人的困境状况,影射当今娱乐圈的种种乱象。
剧中的七位主角分别对应电影七大基本元素:落魄监制、失志导演、失意编剧、失业武指、被封杀美指、过气女艺人、无知副导演。
七个虽然没有江湖地位、但依然心怀电影梦的娱乐圈loser,为了圆自己的电影梦,共同策划了一系列荒诞、滑稽、无厘头的骗局。
这部剧一共有八集,每集都通过爆笑和夸张的桥段,隐藏着不少对香港影视圈的暗喻,同时反映娱乐圈的真实现状,令从业者感同身受。
剧中的很多情节都来自真实事件,比如监制揶揄颁奖礼是“小圈子游戏”,编剧被黑心老板拖欠工资,落魄导演被迫把文艺片改编成无脑偶像剧…… 真实到无情的揭露了香港电影各种不为人知的秘密,更加是扯下了香港电影最后一块“遮羞布”。
昨天受邀参加了《荒诞剧团》的提前点映,一向很少发言的我居然也有不少感慨,虽然是一部剧集,但深入我心更多的却是这个世界原本的样子,似乎每个人都在坎坷泥泞中行走,找寻那遥不可及的梦境。
剧集本身是利用虚拟的表演来映射现实,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也在做着同样的事,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写过的另外一篇关于《假面》的影评,人生也本是一场没有NG的演绎,我们在随时随地转换着不同的角色,不论故事多么荒诞离奇,那也只是现实的一种缩影,是最平凡不过的生活本源。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一家小剧组的制片,据我所知她跟随剧组至少有三年时间,这三年里,他们拍过不少文艺短片,而且也获得过很多国际影展的奖项,但若转化为现实利益,那么结果可能就会大相径庭。
简单来说,她们所做的事,完全出于对艺术本身的一种执念,当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越来越向财富靠拢时,她们也不得不选择妥协,开始了商业片的试探,而且比较成功的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拍出了一部体系完整,情节连贯,内容夯实又深入人心的作品,我也同样参加了提前的点映,并且给了我与《荒诞剧团》类似的心理冲击,冲击我的,虽然有关于影片本身,但更多的是片中所蕴含无处不在的对于梦想的不甘与倔强,这正如《荒诞剧团》中的人们,虽然相比影视而言现实故事要平凡的多,但埋藏于梦想深处的种子却如此的相似。
回到《荒诞剧团》本身,很喜欢国昌对志扬说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讲,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着苦难与挫折,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遭遇,只是在危难之际选择面对的方式有所不同。
一群不得志的电影人在因为一次意外之局后重燃对“梦想”的希望,无疑是让我动容的,既然都是表演,何不将舞台扩大一点,生活的点滴都是剧本里的元素,每个人都是剧中的主角,《荒诞剧团》利用独辟蹊径的表现手法,将这一理念扩大化,利用演绎回归真实,构造出一幅生动又荒诞的画卷。
每个小角色都赋予了真正的使命,看似戏里,又在戏外,对于观众而言,看似戏外,又仿佛在戏中。
实现梦想的方式有很多,只要用心努力过,那又何尝不可。
《荒诞剧团》就像深夜里独行归家的孩子,让人们在黑暗之处寻找希望,生活本不是那么如意,因为我们不能拥有一切,又不是那样不堪,因为我们并未一无所有。
太久没有为理想而奋斗过了,总觉得人到了三十岁以后就会早早的“死去”,那种感觉如慢性毒药,随着这个世界一并沉沦,想大声的呼喊,想用力的奔跑,那些年少时的往事,总会如幻灯片一样在眼前闪现,点燃着温暖着我们所有摇摇欲坠的梦,但不论如何,我们仍是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不要因为短暂的停歇而失去生活原本的动力,就像《荒诞剧团》一样,当挫折如同大山一样挡在了前面,我们就拓出另外一条路来努力前行。
从一个影视爱好者、从业影视行业或在读相关专业的观众去看会很有共鸣。
无可置疑是一部强烈感觉到幕前幕后的新鲜感、充满活力的团队,这个对于所有戏剧而说是踏入成功的一步,“欺诈”团队做到了,而且给更多人认识影视制作人员的工作,一部作品的成果除了幕前的演员背后是劳苦功高的幕后精英们。
整个故事扎实,根基牢固,没一点是散漏,角色层次丰富饱满。
但一切都掩盖不了剧情的无聊,全部只是用“欺诈”这种方法去包装整个情节,沿用回《原来爱上贼》的剧情。
重点主题“欺诈”这部分做得实在难堪,“欺诈”方面弱势,反而讲电影人的热爱这方面更注重和着墨,是比较好看的一面,既然是“欺诈剧团”为什么不放多一点去“欺诈”,剧集不是讲电影人追梦。
总的来说,这部剧对于普通的观众会觉得单调无聊泛味,没太大的惊喜,换汤不换药的老套路,但对于热爱电影、热爱影视,怀着一颗艺术梦想热血的心的人,这部剧会有得着,令他们更有冲劲,更有热诚,更有火继续前行,就像《欺诈剧团》一群年轻活力满满的团队一样,至少对我是的。
很少给大家安利剧集,更少安利港剧,但这部TVB新剧《荒诞剧团》值得特别来说说,带人走进这不再被神化的娱乐圈,感受黑夜里依然发亮的彩虹。
娱乐圈,很容易被视为天空中的海市蜃楼,摸不着的彩虹,而在这行业里的各式从业人员,其实也都是需要吃饭睡觉的普通人,同样也会遇上工作生涯中的困难、坎坷甚至不公。
TVB新剧《荒诞剧团》把目光聚焦到这群普通人身上,通过他们一次天方夜谭式自筹电影资金的过程,让观众在嬉笑中感受此圈的艰辛,即使是让我们仰望的作品,其实也是身边同样的普通人,奉献脚踏实地的工作搭建起来的楼阁。
剧集集诙谐与现实于一身,再加上一点悬疑色彩的点缀,加上剧长8集短小精干,可口度相当值得期待 荒诞剧团口碑。
感谢江湖观影团的邀请,很高兴能参加 荒诞剧团点映会北京站,早赏前两集的精彩。
电影说到底是造梦的艺术,做电影的人是孵化梦境的人,《荒诞剧团》第一集,电影兼职Herman(郑丹瑞饰演)说“电影人是最好的‘老千’”,就是为别人为自己营造愿意看到的梦境,而剧中“Ocean 7”(7位剧组成员)需要筹拍的电影也定名为《黄金梦》。
而梦,即使有多荒诞,也许就是自己在现实中所热爱、追求的事物最美好的反映,可能有逝去的亲人、无望的爱情、触手不可及的前途/金钱,但为了这份热爱,你可以承受多少打击,还可以不轻言放弃,也许从《荒诞剧团》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4.16埋堆堆全网独播,作为本身就爱用埋堆堆刷港剧港片的我,自然不会错过这部新颖短剧,上线后必然第一时间刷完!
期待《荒诞剧团》完整剧集,也期待与江湖观影团再次相见!
去年最中意的一部剧,是来自TVB的《香港爱情故事》。
说是“爱情”,剧集讲述更多的是港人买房背后的血泪。
与以往的港剧相比,它提供了非常独特的气质:现实、戳心,同时又描画出一种凄冷而温存的浪漫感。
这也许是TVB的“破立之道”。
主创希望打破既有模式,寻找新意,触摸到更能让人产生共情的现实议题。
而眼下的这部《荒诞剧团》,也印证了这样的变化脉络。
《荒诞剧团》聚焦于一帮失意的影人。
故事开始时,鸡血注满。
监制Herman找到老板投钱,于是召集导演陈志扬、编剧莎莎、武术指导文师傅、美术指导Shell、女明星家龄以及副导阿乐来吃一顿饭,喜迎金主。
意外的是,这位老板离奇去世,面前的天价菜单没人可以负担。
鸡血撒了,徒留一地鸡毛。
千钧一发之际,编剧莎莎开了急智,她写了一出戏,让Herman和家龄假扮美食家品评菜式,然后假装中毒,从而大吃一顿霸王餐。
在这场骗局中,原本颓丧无力的导演陈志扬突然焕发了神采,众人也跟着卖力配合演出,最终逃出生天。
七个落魄的电影人汇聚起来完成一项任务,在此过程中,现实(人)和戏剧(角色)打通。
如此的人物结构和剧情推进,颇有些《七武士》+《喜剧之王》的意思。
此后,他们有意组成一支“荒诞剧团”,布局骗案,筹措资金,从而把好剧本《黄金梦》拍成电影。
荒诞,却热血。
这正是新锐剧《荒诞剧团》的底色。
此外,它还有自黑的娱乐态度和反思精神。
剧中,有一家很大的影视公司,管理层的大佬不注重品质、不相信团队,却将精力花在了请神婆上。
神婆随意指点,办公室的风水要变、员工要裁,甚至剧情、片名都要改。
这种桥段无疑是爆笑的,同时它也揭露了影视行业的乱象。
被鬼神之说哄骗的还有一帮愚蠢的中产人士,神婆利用玉饰内的窃听器获取私密信息,以打造自己的“活神仙”人设,于是,钱多,人傻,速来。
如今回想起神婆对着教众说出“愿原力与你同在”仍然禁不住爆笑。
类似这样天马行空的情节,剖开了现实的荒诞一面。
与他们相反,这帮电影业的“七武士”面对的是最最基础的生存困境。
过气导演陈志扬,好多年接不到戏,唯一出路是消费自己曾经的经典作品;编剧莎莎,在资本面前只是工具人,任人差遣,无限卑微;美术指导Shell遭行业嫌弃,只能打些零工,无力照看女儿……他们一无所有,只有梦想。
但他们还想赢一次,人生本不该一败涂地。
而“荒诞剧团”正是要以骗治骗,从而对抗生活的窘迫,注入奋进的能量。
他们的戏,被搬演进了人生里;他们的人生,也成了戏。
领略到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剧本《黄金梦》就是个麦格芬,它能否拍成并不重要。
《荒诞剧团》最可贵之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这帮穷困却赤诚的追梦人;看到了有人即便身居泥沼之中,仍要挣脱、仍要飞翔的动人模样。
TVB剧一直在80,90后的心中享有“高光时刻”,对内地剧相对贫乏的年代来说,大家都是追着TVB剧长大的。
TVB推出的时装剧,口碑都十分过硬,豆瓣评分都很亮眼。
这次最新推出的时装荒诞黑色轻喜剧《荒诞剧团》能否再次掀起港剧热潮,拭目以待!
全剧共八集,将于4月16日0点在埋堆堆独家首播。
本剧最先吸引我的是身居幕后久违电视剧屏幕七年之久的郑丹瑞,全能艺人多栖各个领域发展的他曾出演很多耳熟能详的角色,此次回归在剧中扮演郁郁不得志的电影监制郑国昌,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喜感,你说不上他哪儿好笑,但就是一看到他就想笑。
剧中为了电影拉投资找赞助,求爷爷告奶奶后又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搞笑场景。
最后不得不与落魄导演陈志扬共组诈骗剧团后的系列荒诞故事。
做为配角为我们熟知的敖嘉年扮演男一落魄导演陈志扬,短暂离巢tvb此番惊喜归来,相信是作品足以打动到他。
剧中饰演的角色陈志扬出道即是巅峰,斩获最佳新导演奖,始终无法超越而不得志,怀揣着象征心中梦想的剧本黄金梦,和志同道合的几位伙伴以诈骗剧团的形式,追逐每个人心中的黄金梦。
《荒诞剧团》虽然是一个群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你看的时候不会因为是群戏而忘记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性格鲜明、非常立体的人设,不是工具人,也不是主角的陪衬。
很多人说港剧的黄金时代已经停留在观众的回忆里,而我始终是“意难平”,坚信那些年曾经陪伴我长大的港剧能再创辉煌,期待港剧能够再次崛起。
《荒诞剧团》在拥有一定香港影视文化的题材之下,描绘的是一群“电影人”决定通过“诈骗剧团”继续坚持并追求梦想。
具备极其不近情理的荒诞喜剧,除了快乐与温馨,我觉得更多的是对电影人的探讨。
这样一个充满文化底蕴荒诞喜剧,这样就显得它比纯喜剧,比黑色幽默更有高级感。
《荒诞剧团》作为TVB大尺度另类的短剧,毫无疑问是一次大的创新,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是融合了TVB向来辉煌的港匪片形式,具有的观感甚是让我赞叹不已。
首先,从选人,不管是导演、监制、编剧,还是美术指导等,这些都很符合我对电影行业各人员的认知。
这些都是电影本身的根基,所以在我看来,《荒诞剧团》整个团队还是完美的。
所以,在这些基础下,我充满期待着。
而剧集本身开始,从辉煌变到无,又把不可能变成希望,短短两集更是把整个剧情的曲折与荒诞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其中有叙写不少对经典港片的致敬,这是此片大胆创新很好的一个过渡。
让我最深刻的台词是“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电影本身就是靠电影人来演,而好的电影需要电影人与现实的完美融合,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它没有表演的痕迹。
这本身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依然有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也是我理解的荒诞,所以不是荒谬。
其中有关于“为什么想做导演”,“为什么想做英雄”的两个问题也有许多感触,它们有一个不谋而合的见解,就是让人快乐。
快乐的本身即放下,所以剧中有一个回应“有些东西要放下才可以继续前进”,也有行动……。
还是诠释得挺好。
记得看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电影本身就应该含有一点“性”与“欲”,才能把电影的艺术,表达更极致”。
看到里面的一小“颜色小段”,还是处理得很好,没有把话说满,却把表达推满。
映后交流得知,后面还有感情戏,这我就放心了。
大体上还是能说明,这次TVB做这个大尺度大创新的荒诞喜剧,也是有一个全方位的构思。
最后,看了两集,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对后面的故事也是充满期待,特别是影剧中一直提及到的《黄金梦》,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出现,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剧本呢,我还是充满好奇心,出于好奇喜欢推测,我甚至怀疑《黄金梦》这个剧本就是《荒诞剧团》这个剧,因为荒诞,那就让观众更加的出其不意。
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现场一切工作秩序还是非常不错。
因为疫情防控,每个人都有按照规定一直带上口罩,而且害怕因为观影时间过长,给我们安排每人分发一杯柠檬茶。
还有制定的帆布包,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常拥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更让人激动和庆幸的是,还能跟主创敖嘉年老师连线,无比幸运的我,还能向主创提了个小问题。
尽管场地没有那么宏大,但现场的氛围非常的愉悦,还是会不断听到观众的笑声,想必这个影剧口碑不错。
最后,希望《荒诞剧团》,口碑炸裂。
【欺诈剧团】挺好看的,一共8集,最近的电视剧都没有国语版的,我看的可慢了。
一位曾经拿过奖的好导演敖嘉年,一位曾经的大监制郑丹瑞,一位有才华但总被欺负的编剧蒋家旻,一位梦想能成为好演员的张秀文,一位有原则有技术的龙虎师傅林伟,一位才华出众的美术指导林秀怡,一位因为看了敖嘉年的电影而梦想成为导演的现在当副导演的乐仔,几个人为了筹拍他们心目中的最棒的电影《黄金梦》组成了欺诈剧团,他们几个人希望以“骗”筹钱,每一场“骗局”都是一场戏,都有剧本、演员,外加一位编外的守证物房的冷板凳警察张达伦,开启了荒诞之旅。
《黄金梦》正如其名,应该只是寄托了一代或者几代电影人梦想的电影的代称,香港电影曾经辉煌过,不止是电影,香港的电视剧,香港的音乐,香港的综艺,都曾经辉煌过。
剧本很有趣,看样子也会拍续集,这种题材内地是不会拍的,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其实生活中能调侃的事情越来越少了,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了,如果能有什么事情或者什么爱好,让你肯花精力和时间去做,那么,请一定要珍惜,这简直是生活的恩赐。
#我的第181个剧评
只能3.5吧,剧本的大纲是不错,但是细节太糟糕了,里面的骗局怎么看怎么弱智,但优点是融入了旧TVB比较擅长的人情味,而且这班演员真的都演得很不错。所以从这部试水剧也能看出,拍港式人情味才是TVB的强项,大制作和高智商的剧本你们根本搞不来。(另外豆瓣连人家剧名都要改,这可真是亲身表演什么叫“荒诞”啊。)
编剧和美术真帅,开头还不错,后面还行,算是TVB近期难得用心的好剧。
荒诞到有d格硬黎…… ps:JW角色好盏鬼
轻松有趣,港剧的精髓啊。
TVB也是可以拍出优质短剧的…
相当好看,就凭零注水的剧情,值得5星
挺喜欢这种短剧的,短小精悍,剧情虽然有点熟悉但演员的演技都很在线。
剧情逐渐乏味……充满爱……
四集后我觉得有点垮,选角是真不错,敖嘉年演技越来越好了。
8集都能烂尾?!三色不愧是你
节奏太拖沓,情节不合理,充斥着港灿影视圈的自怨自艾、自哀自怜、自以为是,格局甚小且不合逻辑。香港电影?别惋惜怀念了,赶紧彻底灭亡吧,垃圾。
烂尾了
曾经辉煌过,怀念难免的,但总是追忆惋惜过去,还有时间向前看吗。
不行。
荒诞无厘头讲述香港电影的落魄史,全程高能,本来可以打⭐⭐⭐⭐⭐,结果一如既往地域黑(云南人顿顿吃虫他们自己知道吗🤨🤨)
系好荒诞,拍摄节奏好西方feel,不过有少少低能……
对有小酒窝的女生完全没有抵抗力。。。例如贾晓晨,例如这部戏的张秀文(虽然完全不认识。。。)
能见证港片的兴衰也是幸事
不好看,弃
去年没看,最近无聊了就补了,最近TVB短剧都很好看啊,这个类似行骗天下的故事是我喜欢的~~超级后悔我为什么在播出时没看这个!这样就可以抚慰我受失忆24小时的伤害了!失忆24小时,你这里欠我的用什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