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我的战友……"看完最后一集,这首歌在脑海中盘旋,久久挥之不去……06年看过老版《亮剑》,李幼斌塑造的形象那么深入人心,听说出了新亮剑,心想怎么又一个翻拍的,行吗?
挑战经典啊!
五年过去,老亮剑在脑中留下的只剩下几个人名,几个故事节点和李云龙鬼机灵的硬汉形象。
或许就是这种渐已模糊的印象和我对新版挑战经典的好奇心给了《新亮剑》一个机会。
故事真好啊,哪天不看就觉得少点啥,以致于有一天没的新剧集可以看了,我又吵嚷着把老版亮剑给翻出来对比着看了一集,是楚云飞找李云龙要求撤出自己安插被困的两个营;丁伟去找楚云飞还人情,不让扫平谢宝庆的那一集。
发现新老版的台词竟然一模一样!
但同样的话从不同演员口里说出来就不太一样,老版的说话硬气的棱角分明,新版的面带笑容,软中带硬,绵里藏针,似乎更有味。
不论怎么说,《亮剑》的故事是个好故事!
特别是在艰苦环境下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更让人回味无穷……最后一集,很多话让人久久回味:*国民党当时武器装备、军官学历资质、士兵技术样样比解放军强,怎么就被赶到了台湾偏居一隅呢?
是因为国民党的军队缺少军魂,缺少逢敌亮剑的精神!
*国民党兵败还有一原因,就是高级指挥官的瞎指挥……楚云飞的战情分析蒋介石听不进去,只是告诉大家作为作战报告的格式模版——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很像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受。
*129师老师长在李云龙的毕业典礼上说,你们很庆幸在最后一次战斗中没有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不由想起了郑芳、沈泉、柱子、孙连胜、和尚……*另外,赵刚的最后一句话似乎很悲的感觉,他是不是在文革中遭遇了什么?
李云龙说他还会出来为赵刚挡子弹,无尽的悲催……
所以我要给这部新的平反,可能会被人喷,可能会没人看到这个评论,但是还是要写。
我还是喜欢新亮剑,看了旧亮剑的第一集,我想说 ,李云龙怎么这么苍老,讲起话来怎么都觉的别扭,就知道撇着一张嘴。
张大彪眼睛那么小,没有气势,和新版的落差太大了。
我讲到这里肯定 就有人骂我了,但是我的第一反应确实如此。
所以我想说,大部分还是先入为主了,正如我一样,我觉的新亮剑好,正是由于我是先看的新版。
还有,新版日本人是普通话怎么了啊,你看嘴型也能看出来他是说的日语,只是为了便于观看翻译成了普通话,至于有些人这么纠结这件事。
黄志忠的声音说模仿,你去看看他以前的片子,在来说说他是不是模仿。。
骂这部片子的人骂 的太狠了。
还非说自己不是先入为主。
明明就是潜意识里先入为主了,自己还不承认,然后就开始各种无意识找茬,举个例子,刚才看到一个评论说新亮剑以节节败退开场,就开始否认新亮剑体现不了亮剑的精神,这是什么逻辑哦。
还有个评论居然说新版李云龙是莽夫,麻烦您别断章取义行嘛,你见过一个莽夫打鬼子的主意打的头头世道,让人由衷赞叹的么。
在你们眼里旧版亮剑已经是个神一样的存在了。
我承认我带着很强的主观性来评论这部电视剧,但是我想总比那些自以为自己很客观的人稍微强那么一点。
最后我想说,亮剑再拍确实没什么创意。
一直在追新亮剑,来到豆瓣看到评论这么差,而且骂的这么不堪,实在是看不过去了才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都是随想随写的,没有逻辑,不专业。
现在什么翻拍都加个新 可以连老片一半的水平都达不到 当初看宣传片的时候就对该片不是很期待 - -!
尤其是果静林演的楚云飞 我勒个去我只能说丑就一个字 我只说一次 老版本的楚云飞黄埔毕业 又是老蒋的嫡系虽然隶属晋绥军 但是给人的洒脱 军官的气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倒好我怎么看新版的就像个猥琐的普通军官形象 而且还一脸苦瓜相 给人的感觉很呆 读台词很是刻意 尤其是第三集在渡口 我姑且不说李云龙拿着20发的“捷克式”突突了2分钟 无限的弹药 但是你丫的也太没主见了吧 看到云龙兄 突突 你也跟着突突 两个人就在那里无限子弹的打飞机 并且还击落一架 最后你放李云龙渡河 云龙兄竟然还蓦然回首 丫的两人对视良久 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真是一对好基友 你说你个213导演 想体现他们英雄惜英雄也不是这么体现吧 再者 导演 找个女的来 我不反对 但是你丫的 安排那么多感情戏干嘛?
你想让主角 能武 能激情(包括基情)是不是还想弄个自学成才的完美人物出来?
刚才说前两集就开始了爱情的萌芽 虽然被浇灭 但是我琢磨着 往后还有更多女人们等着云龙兄 兄弟我真为他捏把汗 身体能吃得消不?
一部纯爷们的电影 你整那么多感情戏出来干嘛?
35%的战争戏份看出来了 但是特效我也不敢恭维 尤其是李云龙第一次在峡谷伏击战的时候 歼灭日军先头部队 那个特效看的我一愣一愣的 我仔细看了好几遍 那个峡谷是干燥的 没有水源 但是里面的特效竟然炸出了水花!!!!
而且不止一两个????
这个是神马情况???
难道是传说中的圣水手雷(CSOL里的道具)看到这里 我也理解了为什么两个好基友40发的捷克式能打下一架电脑特效出来的“零式”战斗机 说到台词 基本就是按照老版本的 甚至可以说是照抄 但是说起话来完全就没有那个其实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老版本的山本特工队想偷袭八路军总部结果和孔捷的部队遭遇战了 特工队几乎零伤亡安全撤退 孔捷伤亡却很大 总部领导很是震怒 发飙了“发面团”这几个字吼出来恰到好处 但是新版本的发怒归发怒但是说出来的话软绵绵的 没点杀伤力 还有请李厂长出来当独立团团长的那段 旅长陈赓训示的那选我就觉得很精典 把旅长对独立团打了败仗 被领导训示为发面团而异常愤怒的心情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脸上的表情和说话的声段大小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个观众我都能体会到旅长的心情同时也体会到他的愤怒 反观新版本我感觉不出来 而且213导演你既然连对话都山寨过来了 怎么把大名鼎鼎的山本一木给改了名字 叫什么正雄的 忘了 还把人家原来大佐的军衔降到了中佐 完全无语 在看看他们特工队的作战服 前面的弹夹套 到底是不是56 还是81的弹夹套 武器以前的是老美的M3 现在用的是神马?
因为只看到第六集 鬼子的冲锋枪有点像“百式”冲锋枪但是要是背景是40年以前的话也不符合 说是德国的货色 貌似我没见过弹夹是旁边插的 MP系列也不对 求高手解答哈哈 本来不想再往下看了 想想现在的战争剧 爱情 悲情 基情 三要素缺一不可 还是算了筹和着 就当是爱情动作片吧- -
寒假时我奶奶来我家住,老人家八十多岁了,手脚也不太灵活了,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爱看抗战片。
现在的电视台放抗战片的倒是不少,但广告也奇多,而且时间还特长,我就想到了在机顶盒里看看有没有《亮剑》,这部电视剧质量高,而且在机顶盒看没有广告,一集挨着一集也方便。
但找来找去,只有《新亮剑》,我想着题材差不多,新亮剑就新亮剑吧,反正我也不看。
结果点开了第一集跟那放着,我本能的坐在那看了一会,虽然一开始很不适应,但没想到这一看就是好几集。
到后来,我奶奶都不怎么爱看,我倒是都看完了……老剑亮珠玉在前,品质和口碑在那摆着,而且先入为主的概念深入人心,这是谁也磨灭不了的,新亮剑的品质虽比不上老亮剑,但在目前众多国产电视剧中,也称得上一部优秀的作品,对比老版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总的来说,我认为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气质上的区别,老版给人的感觉是“风起云涌的战场上英雄会聚”,而新亮剑给人的感觉像是“残酷战场上谱写的英雄挽歌”。
老亮剑的画面里那种尘土味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飘到鼻前,每个演员也是怒目圆睁,说话一个比一个大声,仿佛在都齐聚在这风起云涌的战场上。
而新亮剑的尘土味少了许多,随着战争场面和爆炸的增加,焦土味取代了尘土味,再加上背景音乐的不断出现,弱化了人物身上的那种凌厉的气息,多了一丝柔情,这仿佛给每个人物身上都披了一层悲情的色彩。
但这种“挽歌”一般的悲壮柔情气质可以说既成就了新亮剑,也让其落入了窠臼。
许多人喜欢老版亮剑就是因为其开创了把将领当人演,把士兵当人演的先河,那种不矫揉不造作的感觉,流畅度极高的台词,让人发自内心的喜欢。
而新亮剑无时无刻的背景音乐和经常插入的闪回画面,台词的表演味较浓,给人一种十足的“设计感”,说白了就是做作。
新版中添加的多首背景音乐确实能更加煽情,促使观众情感的释放,而且加入的好多生活场景的戏份也使人物更人性化,这都是新版的优点,但有的生活场面的戏份过于人性化,把将领士兵当人演指的是当凡人演,而不是当俗人演,这些戏份都降低了新亮剑那股的“豪气”。
演员的表演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李云龙作为整个电视剧的灵魂人物,在李幼斌先前的完美演绎之下,新亮剑里的李云龙选角肯定是个难题,不论谁接演李云龙都会背负巨大的压力。
黄志忠作为当前国内非常优秀的演员,在《大明王朝1566》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都贡献了极高水平的表演,饰演的海瑞和杨立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敢于接演李云龙,我对他充满了信心,同时我也佩服他的勇气,可谓是艺高人胆大。
总有人说李幼斌是在演李云龙,黄志忠是在演李幼斌,在大部分观众心中李幼斌已经和李云龙画上等号了,可以说李幼斌已经和李云龙合为一体了,既然李幼斌就是李云龙,那演李幼斌就是在演李云龙啊,再说李云龙本来就是有这么一种基本的内在气质,你能让他怎么再发挥再创作?
到时候演的不像李幼斌,观众说瞎演,翻拍的不好;演的像李幼斌吧,观众又说就会模仿,一点创新都没有,怎么好话都让他们说了呢?
如果以李幼斌的李云龙为标杆,10分的话,那黄志忠的李云龙少说也得8分,基本上可以说9分,基本再度诠释了李云龙这个经典角色。
黄志忠自己也说过,他的李云龙最大的特点(其实也是一大优势)就是年轻。
按小说来看,李云龙刚出场也就30岁左右,李幼斌由于年龄问题(1958年生人)其实年纪上是有点大了的,但靠出色的表演让人忽略了这一点,而黄志忠1969年生人,既年轻又十分精神,在形象上十分符合当时的李云龙的形象。
说黄志忠演的不如李幼斌那是实话,但要说黄志忠演技差,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无脑黑。
可以说,我就敢说,除了黄志忠以外,再也挑不出一个演员能再把李云龙演到如此程度。
赵刚的扮演者是任泉,也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
对于任泉的赵刚,可能是新亮剑里对其非议最多的角色了,好多人说任泉演的赵刚跟何政军演的差远了,这倒是实话,任泉把赵刚演成了夹杂着脏话的公孙策了。
但我又要说,任泉的形象倒是非常符合原著里赵刚的形象,不看演技的话,可以说是从书中跳出来的人物一样。
书里写赵刚初来独立团时大学毕业没多久,任泉那个干净整洁的形象活脱脱一个大学毕业生,何政军当年背着书包去独立团报到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何政军也是吃香在他的形象上了,他长得太像一个政委了!
感觉能演各种政委都不出戏。
所以说何政军演的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独立团政委“老赵”,你对着任泉那张清秀的脸喊“老赵”倒不合适了,所以新版中称谓改成了“小赵”,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新版的楚云飞可以说是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果静林的演绎简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相对于张光北的楚云飞来说多了种沉稳,睿智,还多了一丝阴鸷,使这个角色充满了魅力,和李云龙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说张光北的楚云飞散发的是“豪气”,那么果静林的楚云飞身上散发的就是“英气”,各有特色。
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孔捷、丁伟,孔捷和丁伟在老亮剑里作为配角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提起孔捷,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孔二愣子”,老亮剑里的孔捷一出场和李云龙对骂就表现出了那股愣劲,被降职为独立团副团长,李家坡没当上先锋部队又是不由分说直接和李云龙对骂。
而新亮剑的孔捷愣劲没看出来,完全就是一股傻劲,最令人可笑的就是和李云龙抢酒喝那段,分分钟出戏让想我到“入口柔,一线喉”那广告。
丁伟,给人感觉是一名智将,身上有股儒雅之气,老版的丁伟诠释得十分到位,尺寸拿捏到位,新版丁伟开始较弱,但后期放开了,所以两版相差也不是很明显。
张大彪、和尚、段鹏也是戏份较重的角色(新版中还增加了二营长沈泉的戏份)新版的张大彪和段鹏整体上不如老版,张大彪少了股军人的气质,留着长头发越看越像《让子弹飞》里的麻匪。
段鹏则是少了一丝平民气息,蔫头耷脑的不如老版段鹏有精气神儿,像土财主家出来当兵的小儿子,总感觉不知道打到哪个县城就要被病重的老财主父亲叫回家继承财产了,而且怎么看也没看出来他身上有功夫,连点基本拳脚功夫都没有,全靠剪辑。
和老版差异较大的就是三人中的和尚了,新版中的和尚感觉和旧版中的完全是两个角色,老亮剑中的和尚身材较瘦,一看就是苦出身,但目光坚毅,给人很可靠的感觉。
新版中的和尚完全成了个鲁智深,身材壮硕,但戏份少了,出现时多扮演一个调节气氛的角色,插科打诨的时间居多,但这也说不上是演员的问题,是角色设计的问题,所以也谈不上哪个版本更好或更坏,观众各有喜好。
多说一句二营长沈泉,这个角色在新版中塑造的非常成功,和张大彪之间的情义也很感染人,情真意切,最后阵亡时也能赚观众一把眼泪。
新版亮剑的是个女导演,总感觉她在有意强调战友情,经常有意营造二人或三人聊天的场面,借此来增进彼此间情谊,这就属于导演赋予了电视剧的一种柔情气质,这在张大彪和沈泉冰释前嫌那段戏中很有体现。
陈旅长、刘师长这两个角色谈不上好坏,不好评价,新版的彭老总我看了好几集才反应过来是老水浒里的军师吴用,自从发现这个,我就特别期待老总的出场,有种看到吴用指挥现代战争的穿越感,私心太重,更没法评价了。
要是还有什么角色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黑云寨的灵魂人物,谢宝庆。
记得老版中的谢宝庆演的简直太传神了,那烟熏嗓加上大结巴,把这土匪大当家刻画的活灵活现,这点真的是在比较过新版的谢宝庆之后才能深有体会。
剩下的人物,新版的秀芹比老版差了几个档次,其余的如田雨、冯楠、孙铭上尉、方立功参谋,新旧两版没有太大的明显差距,就不说了。
新版亮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战争场面更加真实,丰富了不少情节。
旧版碍于资金问题,战争场面全靠黑烟、炮火音效和士兵的嘶吼,而新版财大气粗,战争场面一点不含糊,场面真的是很激烈,随处的爆炸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战场的危险和残酷。
在情节方面,被无数人诟病的前三集其实是原著作者都梁写的《李云龙前传》里的内容,也就是说和郑芳的感情戏和机枪打飞机都是原著作者写的……累不累赘先不说,但不能把锅单方面扣到新亮剑这个整体身上。
旧版亮剑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忽略了很重要的围点打援的情节,这在打平安县城这段戏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情节,其余部队为了阻止日军支援平安县城,拼命阻击,有的甚至把人都打光了,这段在新版中刻画的非常好。
都说拍亮剑不拍书中后半段就没用,但你一想就知道这后半段怎么可能拍的出来呢,但新版中还是有几个地方稍微影射了书中后半段的内容,一处是在和田雨在医院时,有个王副军长也喜欢田雨,来医院找田雨,李云龙看不惯这种一要胜利就换老婆的行为,和其理论,发现竟然是之前肃反运动时枪毙了好几个属下的王特派员,相认之后李云也表达了不要窝里斗,过去了就过去了,就怕以后再来这么一回……还有一处是在北京和赵刚告别时,一身整洁的赵刚在李云龙眼里突然面容憔悴,衣冠不整,好像在和老朋友托付后事,联想到书中赵刚的结局,心中无限感伤,觉得这段戏简直是神来之笔。
还有人说日本人说话都用中文,又敷衍又可笑。
其实我开始也以为日本人交流都用中文,但越看越发现口型不对,而且拍戏时就用的中文的话,为什么还要再配一遍中文,我查看了演员表,发现主要的日本军官和特工队都是日本演员,配一遍中文就是为了方便观看,这根本不是硬伤,这明明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嘛。
其实新旧两版的亮剑中,导演的刻画人物的方法都不一样,水平也有高有低,咱们挑出亮剑中非常经典的一段戏来对比一下就清楚了,就是和尚被杀,李云龙收拾行李时下意识喊和尚帮忙拿东西的那段。
老版中:
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
还是特写镜头在这种情境下,特写镜头是最能体现人物情感的,能让观众一下就感受到李云龙当时的那种战友死去的悲伤心情,在特写镜头下通过演员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动交代人物情感,而没有过多的语言,这就是让观众自己去体会,没有人去催你的泪。
新版中:
上来是中景镜头
还是中景镜头
竟然拉了个远景
切回中景
还是中景
慢慢上摇到和尚用过的枪的一个特写镜头,算是睹物思人新版中一直在用中景,还切了个远景,就是不用最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演员情感的特写镜头。
这几个中景镜头强调的是环境的变化,而不能让观众最直观感受到演员的心情,导演是想让观众感受到和尚死后物是人非的那种感觉,是站在第三人称的视角上感受,但这远没有面对面般站在第二人称甚至是第一人称的视角上那种情感上的强烈的冲击。
没想到这女导演倒还不如老版中那两个男导演感情细腻,这是导演水平的差距。
同时这也是新版中比较通病的一点,就是导演总是推着观众去感受。
我认为情感这方面还是由观众自己去感悟就好,不需要别人去帮你,但这也是时下观众越来越懒什么都要靠喂的一种体现。
总的来说,老版亮剑是很伟大的一部电视剧,但新亮剑也是一部在当下国产抗战剧环境下非常优秀的电视剧,只是这优秀和伟大之间,也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看了看都是干掉新版的评论,似乎捧得不多,那我客观的说两句:老板无非是李幼斌个人的胜利,新版则是集体的光荣,而亮剑反应的TG军队的亮剑精神,本就是集体创造的光荣。
老板的亮剑在当时电视剧主旋律方面无异于异军突起,在万马齐喑的主旋律题材领域,犹如一记惊雷。
他相当真实的还原了TG军队开国中下级将领的面貌。
粗鲁,狡诈,胸有城府而极为精明。
李幼斌的演绎堪称中国影视剧表演的里程碑!
但是,李幼斌竟似完美的演绎,却衬托出老板集体的不给力。
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导演热衷的手持摄影机拍摄,亦或是导演极其热爱的脸部大特写,都难以给人在视觉上以冲击。
本身,电视剧的制作不应该只是演员的信息传递,还要以整个场面的应用来突显其表现的主题。
(参照黎叔的大作们)老板另一处的不给力在于演员的选择,何政军的赵刚演技中规中矩,当然任泉的也是半斤八两,因为都梁原著中的赵刚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物,长得帅,有文化,前半段和你谈论诗词歌赋,后半段看见鬼子立马能抄家伙上!
此等人物,我认为在TG的将领中,厄。。。。
木有!
但是新版的任泉还是要胜于老板。
为何?
人长得帅啊!
就这一条起码也和原著对上眼了。
你想啊,能够领导129学生运动,你整一个大叔去,哪个学术跟你混啊!
任泉出场,从马上飞驰而过,下马报道,英气扑面而来!
特别是那场战场动员,激情给力!
像个学生政委的话,反之何政军嘛。。。。
就真是政委了,扑克脸。
老板另一些演员的选择,比如八路副总指挥,386旅长小陈同志,表演的太过头了,副总指挥虽然地球人都知道的形如烈火,但也不是时时刻刻的发飙控啊!
另外386旅的小陈那是出了名的幽默搞笑,人缘极好,哪会对下属要么一个瞪眼,要么一鞭子。
大家对老板的怀念更像是对初恋的刻骨铭心,先入为主自然就容不得他人。
但是客观的说。
老板成功的是李幼斌,而不是整部剧作,这一点李幼斌自己也对老板的导演颇有微词。
至于大家对新版的挑刺无非是李云龙的演员选择和三段爱情因素以及对大部分观众都陌生的西路军溃败。
从演员上讲,黄志忠的演技毋庸置疑,人间里,作为在一台播放的TG宣传电视剧竟然以挂民党军官的身份赢得头彩,其功力可见一般。
至于演绎的李云龙,窃以为浪漫了一点,比李幼斌有那么一点点不真实。
但是反过头来想,革命浪漫主义题材的片儿嘛,浪一下未免不可。
至于感情因素的加入嘛,这个更多是投资方的考虑,纯爷们儿戏风险太大,还是得来点花的。
而事实上,我TG将领的这方面新闻,那真是很有料的,从这个角度说爱情因素也算合情合理。
至于最后的西路军溃败为什么要放到第一位:严肃的说,展现这段历史是对全体西路军将士的尊重。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至今对西路军仍然还是停留在隐隐约约,打擦边球阶段。
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75年前数万红军将士在大漠西北同装备精良的马家军集团进行了残酷悲壮的斗争,那场战斗没有目标,没有希望,没有退路,面对强敌毅然亮剑!
最终近似于全军覆没!
都梁心中的亮剑精神,我想正是来源于此。
(我很是怀疑都梁老师是否为四方面军后代)有鉴于此,我认为老板无非是李幼斌个人的胜利,新版则是集体的光荣,是属于全体西路军四方面军将士的光荣,正是他们开创了我TG军人真正的亮剑精神!
第一集阻击战的时候,为神马他喵的我堂堂国军将士一个一个都是畏畏缩缩的小日本样????
拜托!
21世纪了正常点好不好亲
我就不明白了,一星的是30%,五星18%,再加上其余的评分。
无论怎么计算,这个8点7分是怎么来的?
莫非豆瓣后台数学不及格?
如果不是计算问题,那就是人为操作,也就是花钱买评分了。
这我又要鄙视下豆瓣了,收钱就要帮人把事办好,你怎么着也把数据修改下啊?
就换个评分太不讲职业道德了吧?
最后再仔细想一下,对于如此不靠谱的豆瓣也不知道监督一下,这样的剧组拍出来的东西又要多靠谱呢?
当然,懂得送钱是好事,起码证明这是个大制作,人家不差钱。
当年一部《亮剑》真的是风靡荧屏的,众多卫视争相转播。
有些人会说,旧版的情节很多不符合情理,但请想想旧版的时间还有当时的一些新闻。
如果旧版有新版这样的投资,战争场面会没有新版的好?有些话还是思考了以后再来发表高见吧,别随便就来装什么高人! 旧版说实话我是看了很多遍的,尤其是李幼斌老师表演感情戏的时候,确实堪称形神俱似,入骨三分!当然很多人说旧版的情节十分粗糙,但是如果旧版投资够的话应该是不会出现这问题的。
新版不是不好,但相对旧版来说,真的是少点“精髓”。
有人说,旧版里面的群众演员表演的不够到位,请问你看了几遍?那个群众演员演的不怎么样?旧版当时能如此风靡(不风靡何来翻拍?),若那些群众演员十分垃圾,怕是整部戏会被毁的吧? 《亮剑》其实可以作为一本教科书,尤其台词,新版里面很多台词直接套用旧版,实在是因为旧版台词确实够绝,没必要改!新版确实加了很多感情戏进去,但论感情表演,李幼斌老师的诠释才叫到位。
想想李幼斌老师,李幼斌老师是厚积而薄发,表演了二十多年,才在一部《亮剑》中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此之前,李老师也有一定名气,但确实是一部《亮剑》让李幼斌老师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一线实力男星,堪称大器晚成! 新版若没有老版做对比,确实是一部很不错的电视剧,也只能说是不错!
就是因为有老版做参考,所以很难成为经典!虽然在奇艺的点击率上亿,但是那可能是因为有很多《亮剑》迷的原因,翻拍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不想吸引眼球都不行!有些时候不能光靠数据。
一部电视剧不是靠一个人就可以支撑起来的,不说任泉那正在逐渐“进步中”的演技,先看看楚云飞的扮演者吧,新版和旧版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新版里面虽然加进去一点感情戏,让楚云飞的个人形象更加饱满,但要论对角色的诠释还得看旧版,旧版不论从个人气质、语气来说,明显比新版更胜一筹,更是对一个热血军人的诠释。
回头在说说政委这个角色吧,何政军的表情可谓该内敛时候内链,该爆发时候爆发,拿捏十分到位,反观任泉,虽然其演技比以前有所成熟,但还是不能完全表现出政委的那种气质来,明显何政军演绎更到位!再说说田雨的扮演者吧,旧版中的童蕾真的给人感觉是眼前一亮,怎么说呢?正所谓不施粉黛,出水芙蓉,完全是一番江南美女那种清秀的本色,再看新版,好像很少有震撼的感觉!核心角色李云龙更是毋庸多言,孰好孰坏更是一目了然! 有时候很难说清楚是演员成就了一部戏还是一部戏成就了演员,比如电影《英雄本色》和影帝周润发,话说当年周润发拍《英雄本色》之前,江湖号称“毒药发”,几乎部部都是票房惨淡!一部《英雄本色》成就了发哥,成就了其在江湖中无人可敌的地位,谁敢说《英雄本色》中的情节没有任何纰漏或者瑕疵,但还不是同样风靡整个时代!同样,李幼斌老师的《亮剑》虽然也有不少漏洞,可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对这部戏的喜欢。
谁敢说有十全十美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有时候缺陷才是真!就好比《英雄本色》一样,《亮剑》也是剧本好,演员(李幼斌老师)更好!
翻拍剧从来都是恶评比好评多,这部剧的李云龙,个人以为太猥琐,痞子气息较重,整部剧给人山寨的感觉,可能我比较喜欢李幼斌版的亮剑。
对于新亮剑有点以偏概全。
但我们不能在老版的亮剑上对新亮剑进行评价,这对新亮剑是不公平的,所以对没看过老版亮剑的观众可以去观看新亮剑后再评价好与不好现在的电视剧,电影的质量实在恭维,经常看到某某片子花了多少多少钱,但看了片子之后,整部片子的主题就两个字,坑爹。
扫了几眼心亮剑后,诸多思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人物角色: 李云龙:黄志忠也算是个优秀演员了,看过他演的《大明1566》的清官海瑞,一副慷慨正义,不畏强权,不畏生死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肃然起敬。
可是到了新亮剑里面,怎么感觉你还是那个清官海瑞,一副老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从内到外充满正义,是个至正至刚的人。
可是李云龙这个角色,是个7分正,3分邪的人,黄只演出了李云龙正的一面,没有演出邪的一面,跟李幼斌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点,举个例子,和尚被土匪杀了,李幼斌完美诠释了生死兄弟被杀害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愤怒,以及不顾一切报仇的急切心理,而黄志忠演的李云动明显让人感觉不到那种痛失生死兄弟的绝望和愤怒,倒是给人感觉兄弟被人揍了,要出去约架找回场子。
总评:黄的表演感觉痕迹太重,刻意和做作更多,让人有点倒胃口,李幼斌,活脱脱就是李云龙啊。
赵刚:任泉,不老容颜啊,阳光帅气,《少年包青天》里面的公孙策演的很好,风度翩翩,斯文得体,应该很受女人喜欢吧。
但是八路军独立团政委赵刚=任泉,感觉怎么这么别扭,导演解释下啊,赵刚可是能文能武,战场上能杀得鬼子,生活中能治住李云龙,张大彪等等这些独立团的骄兵悍将,没有点真本事,真脾气,怕是早就被李云龙赶出独立团了吧。
何政军的赵刚演的很有水准,有柔有刚,绵里藏针,很好的表现了战争岁月一个团长和政委,能互相骂娘也能同生共死的革命情谊。
总评:角色选的很失败,不过任泉不背锅。
楚云飞:张光北的演技太精湛了,新亮剑的比不上无可厚非,这个没什么好吐槽的,因为不是每一个演员都叫张光北。
丁伟、孔捷:老亮剑的角色个性分明,让人印象深刻,和李云龙是晋中铁三角,能力,脾气,心术等综合素质都不比李云龙差,丁伟,聪明,会打小算盘,高傲;孔捷,耿直,脾气暴,他们的经历其实也同样反印了亮剑这个主题。
新亮剑,完全没有人物特点,沦为群演了。
和尚:人家可是少林寺吃了10年素的,又在国民党部队当兵打战的,这一身健硕的肌肉是怎么来的啊,一边打战一边健身么?
还有就是和尚是个年轻的当兵的,需要找个这么成熟粗犷的演员么,比团长看着还年长,还时不时撒个娇,卖个萌,好想吐有没有。
旅长,师长:你确定你是统帅几万人,有着生杀大权的一方长官,不是政府机关看人脸色的基层干部,不怒自威,雷霆之怒,这些东西怕是导演想像不到的吧。
看老亮剑李云龙见旅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神情很是到位,在战乱年代,违法纪律,战场抗命,这些是要掉脑袋的,长官可以随时枪毙你的,所以属下对长官毕恭毕敬,可不仅仅是做做样子,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看新亮剑,李云龙见旅长,感觉就像做错事的儿子见爸爸一样,你爱怎么批评怎么批评,反正你不能把我怎么样,长官毫无官威,属下更是肆无忌惮,这旅长,师长是不是是个人都能当啊? 秀芹:找个大学生冒充农村妇女?
这么水灵的大眼睛,细嫩的皮肤,俊美的外貌,竟然是农村妇救会的领导,不得不说,这个角色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提高一点收视率吧,毕竟美女还是人人想看的。
总结:新亮剑只是看了一点海报和短视频,就把我恶心到不行,要是看完整部剧,我感觉能写出一篇长篇吐槽小说。
给老亮剑导演点赞,良心作品,必能流传后世,新亮剑,狗屎一陀。
我喜欢这个版本的楚云飞~
模仿是无法超越的,此剧翻拍失败了。
好看和老版一样
给两星是因为还有一版更差的要打一星
黄志忠演的是李幼斌,果静林演的是楚先生,任泉似乎是照着公孙策的路子去的,给李云龙安排一个牺牲的红颜感觉没啥必要。秀芹有点太“洋气”了,甘婷婷是那种长相比较“现代”的美女,也许演的是不错的,可我实在没法坚持到田雨出场了(弃剧)
经典无法超越,谁去拍都会遭受诟病。这点我们清楚,演员也清楚。放下这点去看,也还不错。黄志忠是谁?那是大明王朝1566的海瑞,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立仁,是中国最顶级水平电视剧里的绝对主角,说没演技的可以回家了。只有一点匪气不足而用力过猛,也不算硬伤了。
侮辱了亮剑2字
所以新版存在的意义何在?
05版至少还能看。这个就真的……
喜欢新亮剑的楚云飞
其实不应该这么差的,但确实不如老版
翻拍或系列片都只看第一部,
总体感觉还可以吧。
垃圾
新版气质和话语与老版相比不太足,狭路相逢勇者胜,不亮剑,敌人就不知道你的厉害;首届将领对于手下人员的思想文化建设很重要,将影响战士的一生。你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象啊,猪八戒带眼睛充什么大学生啊
这版亮剑最大的优势就是情节逻辑紧密,这也许是由于老版亮剑删减过多所致。老版亮剑看的是情怀,新版亮剑看的则是故事。虽然隐晦的十年无法直接展现在大家眼前,但剧中尤其是后半部分,多次从政治层面提点到战争的负面作用,无时无刻不在暗示将军难两全的悲惨结局。在能过审的条件下,剧组在尽力为我们展现一个将军从白骨累累杀出神话到罗织罪名难辨真假的传奇一生。而不再是像老版亮剑那样单纯的将军百战一腔热血功成名就。从效果上也能更深一层的扣住小说的中心思想。当然也不能否认老版亮剑,因为真正的老版亮剑50集全集再也看不到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看的还行啊😂
不烂啊 就是个先后问题 至少7分吧 很多烂剧分都比这个高 演技都在线啊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你们打分的人真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