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很复杂》(《It’s complicated》)的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讲述的是JANE与离异10年的前夫JACK以及她的房屋建筑师ADAM之间的三角恋情。
JANE身上具备普通女人的性格特点,每个人都可以在她身上寻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这也是大家观看电影,或者说,看别人的故事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共鸣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孤独。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都可能同时具有相互冲突的几种性格,心中的欲望与接受到的道德教育之间也可能存在矛盾,更或者,这种矛盾源自于对世界的未知和猜测。
“我在搞婚外情,你知道是和谁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是因为我还没想通为什么会离婚吗?
”“我真的想复合吗?
”“我们之间还有感觉吗?
”“我是在报复吗?
”“或者是我太寂寞了?
或者母性的本能?
”JANE带着这些疑惑找到了自己的心理医生,那个一直为她治疗,帮助她走出离婚阴影的心理医生。
她甚至于把这些话写在手机里,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自己。
如果说,她是希望心理医生能够给她这些问题的答案,倒不如说,她只是希望找一个人肯定和支持她继续和JACK约会的人,当然,除了那三个疯闹在一起的姐妹。
和JACK约会是一个冒险的行为,至少,是超越JANE道德底线的行为,这让JANE神采奕奕,对生活充满了新的渴望和追求,有了重新更改自己经营的甜品店菜单的念头和行为,也正是因为自己的这种改变让JANE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具有冒险欲望的,只是,这与她一直以来胆小怕事的性格相矛盾,她是一个从来没有做错过什么事情的人,循规蹈矩。
也许是女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女人具有被动的天性,而这种被动在感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或者说,女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女人在感情世界中的被动。
JANE被动地游走在JACK与ADAM的感情之间,尽管内心保守道德的谴责,尽管每次都下定决心不能回到离异前的复杂心境,但是,仍然无法抵抗JACK那抚在腰间的手以及俯身时亲吻自己的双唇,仍然愿意在家中穿着高跟鞋喷着香水烤好巧克力蛋糕等待JACK的出现。
现代都市不允许女人完全被动,但是,在感情上,大多数女人在许多自己真心期待的事情上仍然表现出被动,而她们主动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自己真的希望或者喜欢做的事情。
在女儿为儿子举办的派对上,JANE赌气约了ADAM作为自己的伴侣一同前往,并且,还和他一起抽了点大麻,为的是让彼此更加兴奋。
也许是ADAM比JACK更大气,也许是ADAM没有JACK爱JANE,当ADAM看见JANE与JACK跳舞时,只是摆出了一个钓鱼的动作,JANE就主动向自己走来,而此时的JACK眼中满是失落。
张信哲唱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尽管JACK离开了现任妻子,但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在花园的躺椅上睡了一夜的JANE第二天早上找到了夜里突然离去的儿女们,倾诉、总结并解释着自己现在与JACK之间的微妙感觉,“你们无法体会离婚的痛楚。
”“这些年来,有时候,我想过你们的爸爸和我没有完全结束,所以,我不安于现状,我想知道,这过去几年,我们之间是否有丝丝牵挂。
”谁都不是JANE,也许连JANE自己也并不是很清楚,她和JACK之间是否还有爱情,尽管JANE用“只是想知道她与JACK之间是否还有牵挂”来解释这段日子以来的与JACK的约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份感情已经掺进了许多其他微妙的元素,而阻止他们重新走到一起的正是这些微妙元素。
我不相信破镜重圆的童话。
放弃了的就放弃了,永远永远不要吃回头草。
很喜欢女主在julie and julia那个开朗乐观积极的样子。
神奇的是都和食物有关。
男主跟30 rock里面的样子比起来,再也没那么成功那么无往不胜那么算计清楚了一切。
却也让这个人物更可爱。
我想我是长大了吧,把时间往回拨一年,我肯定不愿意看这种“老人”的感情故事,但是我得承认 It's complicated.很喜欢一个女人到了50岁还能有这种风韵,而且自立,有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可爱地房子,三个可以畅所欲言的闺蜜,而且冷静理智懂得自己要得到的是什么。
规划自己房子的时候,问心理医生意见求个究竟的时候,拒绝前夫的时候,跟儿女解释的时候,有勇气跑去找Adam的时候。
那种面对感情面对生活得豁达,还是有资本才办得到我喜欢她的笑。
对人性的复杂似乎又理解了半分…但男性和女性的境遇总是如此不同:女性总是要承担抚养孩子照顾家庭的责任,那是梅姨在与ex在酒店开房的时候不得不接听的孩子的电话,是年轻的妻子在排卵期不得不放弃的外出就餐…同时女性也要承受道德观念的约束和患得患失的痛苦,比如梅姨和ex约会后内心不安去心理医生处寻求建议,比如做了一桌子ex爱吃的菜,但他却因临时有变不能赴约,她只好失落地把菜放进冰箱、脱下喷了香水的性感的裙、熄了蜡烛,再如年轻的妻子含泪看着丈夫与前妻跳舞时爱意满盈的眼神…而另一方面,男性似乎总是有机会逃避孩童成长时带来的麻烦事,最后只需要出席在儿子的毕业典礼,就算完成家长的一部分责任…只是不知道男主更留恋与三个成年子女吃爆米花看电影一家人和和美美度过温情的夜晚,还是更在意5岁的小儿子在朦胧的睡梦中把他的大手搂在怀中的纯真…似乎不管怎么选,给孩子们带来的都会是伤害…只是成年的子女们已经治愈,尽管那用了10年的时间。。
所以是不是男性总是会在被家庭责任严重束缚的时候爱上其他人,比如男主在三个子女成长期爱上年轻的女孩,后来又在5岁小儿调皮捣蛋的时候、妻子想再要一个孩子而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感受到“令人压抑的家庭氛围”而重新爱上前妻…幸运的是几个主角的经济能力都在线,不然也许会是另外一番鸡飞狗跳的场景…与内容无关:1. 梅姨也是个Hermes carré的深度爱好者,以前看《大小谎言》就有很多出镜;2.二女儿好美;3.女婿穿白t+女睡裤的样子好可爱;4.居然昨晚梦见牛角包,今天看的电影里就在做chocolate croissant;5.“下雨天开工会获得幸运”。
我都能想象,如果这部片子和我娘一起看的话她一定会非常费解简最后的选择。
她可能会支持杰克的回归。
但是,爱很复杂,简和杰克在离婚10年之后再度走到了一起,这次无意之中达到的酣畅淋漓的报复:年近黄昏的她把曾经的小三“三”了!
女人永远都是有报复心的动物,所以她在和那堆老闺蜜聚会时才会这么洋洋得意地宣布——我知道她的本意不是如此,但是客观上的报复还是很爽,其实这种爽是10年前被挫伤的尊严不小心找回来了。
东墙还是西墙,缝缝补补过日子呗,老式的中国女观众一定会这样认为。
但美国人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传统的中国子女也一定希望父母破镜重圆,全家其乐融融,可美国人却能把这其乐融融处理得那么富有喜感——爱吗?
不爱吗?
轻浮的老杰克这次与其说是爱简,不如说是爱上了简在10年后轻装上阵的潇洒,没有子女的缭绕,也就没有子女的羁绊,没有生活的压力,也就多了个人风采的引力,隔岸观火,或坐享其成,或别的,当过逃兵的男人永远不值得信任,尽管一度作为观众我都开始同情他了。
简最后没有选择杰克,孩子们也没有选择杰克。
伤痛永远存在,即使他们表面上原谅了父亲,却没有办法割去少年时代被父亲背叛的疼痛。
而杰克的年轻娇妻,她还需要养家糊口的丈夫,杰克也爱那个非亲生的调皮捣蛋的幼儿,他们可能还需要继续去孕育中心一次次接受检查,创造试管婴儿……杰克自有他的可爱之处,但他回不去了,人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付出代价——新的家庭就是代价,而非逃回前妻的身边。
老亚当,哦,当然我们希望他和简在一起,电影的结局似乎是这样暗示的。
生活有无限的可能性,美好就隐藏在相视那默契的一瞬间。
美丽而斯特里普,亚力克鲍德温,斯蒂文马丁,三个人一场戏,轻松而游刃有余,纵然老去,也要像他们一样那样有生机地衰老。
爱很简单,不过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
一个是曾经的白马王子,你们相识三十年,曾经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于他携手走过。
他爱过另一个女人然后返回来找你,因为终于明白了你真正的美。
只不过世间之事白云苍狗,此刻的他皱纹爬上了眉目,四块完美的腹肌也变成了啤酒肚,往昔的俊郎少年郎早已是个标准的中年大叔。
可当你们纵情歌舞,双臂相环,那些早以为割裂后消失不见的情感碎片又一点点拼凑聚集起来,你才发现原来他的身影原来一直都在心间从未抹去。
你知道的,有时候生活就象是一个圆,兜兜转转之后才发现还是走到了原点。
另一个是和沉默寡言的设计师,离婚两年多还是始终放不下的专一。
他默默的阅读你写的四十七封电邮里每一个字符来细细揣摩你的心意,可你总是会忘记与他约会时间,不过没关系,你会发现他总还在约定的地方等你,无论多晚,然后与你一起描绘你所期盼的未来预想图。
来,若与我一起携手站在窗台,每日清晨都会看见那么美好的风景。
一个代表美好的青春,一个代表沉稳的未来。
你看,其实根本没那么复杂,说穿了也只不是一支红玫瑰一支白玫瑰而已。
复杂的是年岁,年近半百的你,爱与不爱都是尴尬。
明明下定决心一个人独居终老,却又抑制不住想要恋爱的心情,明明知道他是有妇之夫,却又无法抗拒温热的双臂,明明想要心理医生告戒自己,却又发觉心防早已沦陷,明明开始喜欢上另一个人,却又无法在孩子面前拒绝前夫的任性。
于是就摇摆不定,两若相轻,越不想让所有人都受伤,乱麻就越滚越多越滚越大。
其实爱很简单,无非爱或不爱。
看清楚了以后就象亚力山大一剑斩裂戈耳迪之结,何不干脆的坦白自己的心意,然后选在一天清晨,让雨水把所有纠结所有过往都洗刷干净,再让我们重新相识。
早安。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你有巧克力牛角面包吗?
其实是很俗气的故事是吧,很常规的人物设定是吧。
可是,世界上只有一个梅丽尔·斯特里普。
中文翻译实在太差了不忍打出来今年金球的大热Meryl大姐出山那必定势不可挡她所有的片子其实就是她职业生涯的编年史而已Nancy Meyers继爱是妥协之后再次涉足黄昏恋题材非常温馨的中老年三角恋,太可爱了Meryl在每部电影里的表演看起来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看似本色又似烙上他人的灵魂所谓炉火纯青不过如此吧
宋代王楙在《野客丛书》的《心坚石穿覆水难收》条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姜太公妻马氏不堪忍受他的贫穷而离去。
待到太公伐纣灭商、富贵显赫之后,马氏追悔莫,找到太公希望复合。
姜太公取了一壶水洒在地上,冷冷地说:“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简•阿德勒若是听过这个故事,就断然不会接受杰克的要求,所有复杂繁冗的纠结也自然会化为乌有。
然而故事开始时,她在儿子毕业典礼上与亚历克•鲍德温扮演的前夫杰克重逢。
10年前杰克抛弃了简和三个孩子,同另一个身材火辣的拉丁女郎结了婚。
十年时间自然可以让任何美女变得寡然无味,比如乌玛•瑟曼、妮可•基德曼、莎拉•布莱曼最终都离婚了;当然事情本身的原因可能复杂无比,但纵使千头万绪的线索,最终都离不开人类强大的感受器阈限自我适配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审美疲劳。
于是前妻的出现让杰克无比兴奋,而在杰克的死缠烂打下,长久匮乏肌肤之亲的简也没能把持自己,同他一拍即合,无辜地做了一回自己前夫的情人。
杰克不光彩的回归,对亚当又产生了极大伤害,亚当是简聘请的家庭装修设计师,几年前旅游时老婆勾搭上了自己的铁哥们就把他甩了。
杰克出现之前亚当刚刚和简有所发展——于是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怪简太软弱也好,怨简太贪心也罢,儿女情长的游戏已经不再属于她。
作为一个女人,简最大的梦想也许是修补当年造成的裂痕——电影中最伤感的一幕出现在三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最大者27岁)在谈到父亲时,表示十年来他们一直没有从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走出。
然而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女性永远带有睿智的眼光,在看清现实后,她也明白复合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憧憬,当杰克复燃的激情退去之后,他口口声声念叨的“爱”也会不复存在。
导演为杰克和亚当安排的座驾也煞费苦心,红色的敞篷卡雷拉代表了杰克轻浮冲动的性格,而黑色的A6却暗示了亚当是一个沉稳、有责任心、有事业感的男人。
人生乐在相知心,对于简来说,只有同她一样经历过痛苦和彷徨的人才是正确的选择。
如同《日落之前》一样,电影留给观众的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当我们目送简和亚当踏上崭新落成的走廊时,对他们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去年6月刚满60岁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是一个传奇式的女演员。
我并不觉得她美——直到上个月看《法国中尉的女人》时,从她更为年轻的脸上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艾娃•加德纳的味道,当然,能在好莱坞叱咤数十年这本身也是一种魅力了。
斯特里普曾在82年获奥斯卡女主角,但在最近的11次提名中均告失败。
今年她在两部电影中大走“食神”路线,扮演的形象都是受男性青睐的烧得一手好菜的完美主妇,不知奥斯卡的评委会不会买单。
爱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过去的即使再好也是过去了的,一切都该重新开始,生活依然要继续......
这片子其实蛮老的,2009年的圣诞节上映,而以前我并没听说过,结果是非常巧合地在一次跨国闺蜜大闲聊中有朋友提起,一看介绍我就很是喜欢,赶紧找出来细细观赏。
记得刚看完时我就在朋友圈里嚷嚷:这是我所看过的爱情轻喜剧中,THE BEST EVER.回过头又去查了一下,出演此片时梅姨已年届60岁,片中女主角便也就是一个50多岁的风韵犹存老妇,梅姨本色出演,挥洒自如……酣畅淋漓之余,不用说,技巧已臻化境。
影片讲述的,其实是非常严肃的主题,也是非常沉重的现实,可细节超级爆笑精致,无一处闲笔,每个角色都如量身定做,很容易就让观众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然后,还可以象我题头选择的那张照片一样,余情未了的前夫前妻,相敬如宾地坐在门前草坪的秋千椅上,云淡风清那样感叹一句:It's complicate. 爱很复杂。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爱应该很简单,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泾渭分明,拿得起更要放得下,别勉强,别纠结,别迁就,别含糊。
慢慢年纪大了,才真正意识到,哪儿有那么简单。
不过,这也正是代沟之所在吧?
无关乎年龄,只关乎心态,当你在感叹生活中的一切其实并不简单也并不明晰的时候,你也就等于正式向自已宣布:你已告别青春。
当然,也有人一辈子都不会告别青春,比如本片中那个开着骚包跑车、养着娇妻幼子,且同时还能对靓丽不老前妻重燃火热爱情的前夫,只要你一辈子别同他谈什么责任担当+生活琐碎,此人简直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大概,真的要到生活够久一段时间之后,女人才有可能会明白,有一种男人永远也搞不清楚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事实上也没办法通过交流或者沟通让这种人明白,他的个性他的经历他的价值观,已决定了在这方面,他永远会跟他的身边人保持鸡同鸭讲的状态。
不能说他人不好,也不能说他没用心,似乎更不能扣上他不懂感情的帽子,他只是永远对“责任”和“担当”的具体内容(基本上也就是指所有生活琐碎小事)保持白目。
就如片中,有一处极其触动我的细节:前夫跑来前妻的厨房,站在地板中央,对着她深情款款倾诉爱意,而前妻忙前忙后清理,就在前夫眼皮子底下熟手熟脚为饮水机换上一只满满水桶……这两个人都明显已习惯成自然,女的已彻头彻尾没想到要这男人搭手,男人更是彻头彻尾都没有意识到眼前这件事似乎是件男人本不应该当作没看见的事。
如果日子到头来真就过成这样,一边自然而然再也想不到需要帮手,另一边自然而然再也想不到应该帮手,那还有什么所谓家人、亲情甚至彼此的亲密接触,能够挽救这样一段实质上双方已完全了无瓜葛的关系?
荷尔蒙的吸引力,的确是爱情的起始,也有可能成为婚姻的基石,但在日日夜夜的生活过程中,如果再没有任何琐碎细节能由两个人自然而然想到去共同应对,那么“爱”这个字眼,就会成为最虚伪的幻象。
爱到底是什么?
如果爱是指两个人在一起很开心,那么抛开生活细节不谈,仅就肉体欢欲而言,前妻跟前夫重修旧好简直不要太开心了(连报复撬墙角小三的目的都达到了啊,心理满足感简直不要太爽);如果爱是指包容和接纳,那么前夫回头深情更甚,只要肯原谅过去,则前妻与前夫一家人和美大团圆,不正是对真爱的最佳注解?
如果爱是指灵魂相契,19年婚姻两人彼此已是非常熟悉,前妻偶尔想放纵的欲望前夫再了解不过,还善解人意送来加料香烟,比起另一边虽厚道朴实却总显沉闷的亚当,最明白前妻的那个人只怕仍算是前夫吧。
如果上述种种就是爱,那么为了爱,前妻应该和前夫在一起吧?
但奇怪的是,无论如何,和前夫在一起的前妻,却怎么看怎么不对。
是编剧太过保守传统?
还是是我这类女性观众太过挑剔苛刻?
到底是有爱就应该不要计较太多,还是无论有没有爱,生活细节中,该计较的,都需要计较到底?
计较这种事嘛,如果夫妻都计较在同一个逻辑里,用同一种标准计较并自觉接受化解计较的后果,大概也就能算是相处得道了吧?
如果永远是你计较的地方他觉得不该计较,他计较的后果你觉得无法理解接受,那么,无论爱还是不爱,相处起来都会变成灾难吧?
没有爱,但可以相处,日子似乎也仍能过下去……有再多的爱,却无法相处超过十分钟,那日子还能怎么过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无法相处,还怎么能算是有爱呢?
爱到底是什么?
活到现在这一把年纪,我终于算是明白:爱这种东西,有或者没有都无道理可言,更无因果规律,不必再问自已这个问题,也同天天24小时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必要的联系。
生活中有没有一个可以朝夕相处彼此搭手照应的人,大概才真正值得去用心思考:有这样的人该如何过日子,没有这样的人又该如何过日子,这才需要形成真正清晰的思路……相爱绝对不会自动解决过日子的问题!
而上帝最喜欢对人类心灵设下的考验,就是给人以美好的感觉,却从不告诉人如何去解决与美好感觉如影随形而来的所有问题。
梅姨在片中饰演的前妻,就在前夫再一次归来饷她以人生暮年极大乐趣的同时,面临着相处之道将再次混乱不堪的问题,纠结难决。
奇怪的是前夫并不怎么纠结,如同他在十年前可以潇洒与带着三个孩子的前妻离婚另娶一样,现在的他也可以迅速与带着幼子的后妻分居并立马赖回到前妻的床上……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中,纠结的永远是在顾虑未来的那一方,得过且过只管眼前舒坦的那一方才不会纠结。
倒也无关男女。
能说前夫不爱前妻么?
是说,这种爱又值得去留恋吗?
前妻最需要人共担责任的那十年,这个男人逃跑到不见踪影,如今前妻已完全适应没有这个男人也过得有如山花般灿烂的日子,这个男人倒是回来添上了蜂飞蝶舞的一道风景,那要留住他吗?
平淡的日常生活里有那么一个人,存在总比没有强,不存在也完全不影响什么,这样的生活,到底算简单,还是算复杂?
梅姨给出的答案,是不要这个男人,也不要这份已经太过复杂的爱。
相处需要磨合,而复杂是件太过累心的事,如果长长久久的时间都没能让两个人完成磨合的工作,到最后两人只能对彼此间的“爱”做出“complicate"的定义,那么,最好还是,放弃了吧。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一种自已内心接受的生活模式,不要纠结,不带压抑,不必勉强,亦不觉复杂,且乐在其中。
然后把这种生活模式简简单单地重复过下去,日日年年,周而复始。
在这种生活模式中,有一个可以共同相处的人那自然是大幸……如果没有,其实也没关系。
爱,就是对自已内心真正接受的那种生活模式的纯净喜欢吧?
有某个人刚好在这个模式里,也就会真心纯净地喜欢上这个人,而某个人如果不在这个模式里,则无论男女,就注定只能是彼此的过客,缘份尽了也就各分东西。
前妻离婚的那十年,把自已生活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最爱的就是她真心享受的这个生活模式吧?
虽然这模式里的确还缺一个男人,可如果选择回头的前夫,这个生活模式就必将再次被摧毁……于是,已经被前夫摧毁过一次生活模式的前妻,这一回,总算有了不再饮鸠止渴的智慧。
能有这样明智的选择,是因为电影里还是给前妻安排了一个亚当吗?
现实生活中可大抵多半没有一个知疼知热又肯支持配合的亚当来完美前妻的生活模式……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无论有还是没有亚当,只要不选择那个年过半百却仍不知生活应该怎么过的前夫,前妻自已的生活模式都不会再受到负面打击,这,才是影片想要告诉给观众的答案吧。
爱很复杂,无以言述……但生活,却应该谢绝复杂,保持心明眼亮,神清气爽。
话说,我超级喜欢影片里那个小女婿,贴心暖男天字第一号。
发现梅姨和前夫偷情简直比梅姨自已还紧张,梅姨要跟前夫单独聊聊时,听到语气不对,第一时间上前去不露声色先把梅姨手里的切肉刀接下来放过一旁,又好笑又让人感动。
另外,影片里的甜点看上去非常好吃,我倒是一直也想自已能有这种手艺,惜乎眼下耐心还不够,也许再老点可以试试。
哦对了,我还喜欢梅姨家的大大房子,居然有能按照自已喜欢重新设计的闲置地块,做糕点师傅看起来好生赚钱的样子嘛……说到这个忍不住想起那块地上暧昧十足的两管喷泉,总是恰到好处的出镜,笑到喷饭啊,嘿嘿。
這電影我分五天看完的。
本不打算看,因為熊告訴我她看了一半就gave up on it.但MTR不斷播出它的trailer,過幾天就要在香港上映了。
支持一下。
還好,我是在迅雷看的。
愛很復雜,我們都知道。
你也要記住,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重頭再來,不是所有人都會在你回眸的時候一如舊人,不是所有路都可以轉彎掉頭。
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請你不要再回頭。
可以嗎?
我其实不太喜欢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喜剧。
老太太疯狂起来有点……
在出神入化演技下 梅姨还是那个梅姨 电影就。。。
妮(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与前夫杰克(亚历克•鲍德温 Alec Baldwin 饰)20年的婚姻因后者的外遇而解体。十年后,三个孩子均已长
想过老梅戏瘾的可以一看。
要是每个小品剧都像这样不俗气就好了~
跑龙套的hunter parrish 好可爱的pedro
没什么感觉。。中年人三角恋情。。只不过三个主角都很大牌而已。。
老年人电影。。。
爱其实不复杂,剧情一般,梅姨出色。
谁还继续织毛衣?
一部完全不好笑的喜剧片 好讨厌女主那种“苦涩的微笑”
看爷爷奶奶级的人物演爱情轻喜剧还是很不习惯,两人都是老戏骨了,这种角色驾驭起来驾轻就熟,反倒给人一种玩票的感觉
Nancy Meyers作为chick-flick专业户,作品横跨青年恋如《恋爱假期》和中老年恋如《爱是妥协》两种类型。这部电影显然是后者,但是角色关系差不多是浪漫爱情轻喜剧里最复杂纠结的了,不过对剧情真是下笔很轻,梅姨的演技也基本上没有太突出,总体不温不火。更喜欢《爱是妥协》
试图深刻的结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
果然是老年人的爱情,必须要有沉淀才能看得下去
老年回春偶像剧。既然是偶像剧就有捧脚的,虽然梅姑不算臭脚。
估计等我也羞于给男人看我裸体的时候 我会懂得这种复杂的爱`..
结局让我失望了
是爱情类型里,值得5星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