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渐逝的年代
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In Times of Fading Light
导演:马蒂·格肖内克
主演:安吉拉·温科勒,布鲁诺·冈茨,亚历山大·费林,西尔维斯特·格罗特,皮特·布科夫斯基,叶夫根尼娅·冬妮娜,娜塔莉亚·别利茨基,施特凡·格罗斯曼,索斯藤·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17
简介:在1989年初秋的柏林,威廉·鲍威列特的家人正在为他庆祝90岁生日。威廉曾是一名抵抗战士,去过国外的他坚信斯大林主义。尽管外面的世界已然山雨欲来,他的妻子夏洛特仍在操持着生日聚会,维护家中的宁静。然而威廉的小孙子萨沙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失踪了——没人能想到萨沙竟然在几天前逃到了西柏林。影片通过萨沙的父亲——历史学家科..详细 >
整体一般,应该是只撷取了原小说的片段。也许想表达的内容太多了,层次感反倒没有拍出来。还算是值得一看的三星电影,为了结尾的场景和音乐加一星。
四代人的态度,正是日渐落去的东德和苏维埃政权的写实
东德西德,北韩南韩,北中南中,北越南越。。
隐喻众多。
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作为铺垫,不仅里面的大量隐喻难以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情绪也会很含糊,毕竟电影只截取了原著的的一部分,原著的时间跨度可是从东德建立开始。没能展现出历史光景的厚度,即使表达清楚了主题,让我想起茶馆,以及生活与命运,倒是对原著有了更多的期待
一脸东欧社义国家的苦逼样,阶级沉重感夸大,百姓在任何国度里都会有人编织新明天的梦,所表达的仅供参考吧
盼着自由来临,为何又害怕自由时代来临?那是因为,出生在威权社会,生长在威权社会,服务于威权社会的人,一旦跨入自由时代生活,便是那个最不合时宜的人,他的一生就被如数否定了。而这个故事就是如此一簇群像的悲剧。
东德喜宴
聚焦于东德一位共产主义革命英雄九十岁生日宴会时的人和事,勾勒出一幅反映民主德国垮台前夕关于家庭和社会的众生相,让观众得以窥视那个特殊年代社会上层阶级老中青三代对于未来所饱含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情感,并体味到导演对于逝去岁月的那种批判与缅怀、伤感与希望、爱与恨交织的暧昧态度。(74)
前一秒还想下毒毒死他,后一秒又忍不住去到他的房间看他没喝毒药才放下心来,握住他的手。/一年后,那个逃去西德以为再不会团圆的人回来了,在家的妈妈却因酗酒死去了。/以为出个门就迷路回不了家的老奶奶,不久后却走了最远的路,回到了她遥远的苏联故乡……
1989,不遥远也快30年了!
东德瓦解前那即将消失的余辉。那是光芒渐逝的年代。土豆藤在田里焚烧,白天变短,夜晚变凉。
最后为什么是伊琳娜死了?酗酒而死?
一般。
不知道详细的历史背景,当个闷片品。
再见,墙,再见,铁幕,再见,过去的好或者不好的回忆
通过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折射出一段历史~
四世同堂的生日宴,不同身份的祝寿来宾构成末日东德里的社会群像,弥漫着对风雨欲来的历史变动可察觉又不能把握走向的迷茫,共产主义老战士诉说的旧日荣光如挽歌一曲/叛走的孙子轰塌的餐桌渗水的墙壁,走失的苏联老母亲/“我可以过去吗”黑幕转场至白雪皑皑/最有激情的人最先离开了,而幸是魂归故里
在影片的结尾,事实上导演还是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望,毕竟,最黑暗的已经过去,新的黎明,如期而至。
以为出个门就迷路回不了家的老奶奶,不久后却走了最远的路,回到了她遥远的苏联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