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嘲讽韩国政府部门腐败无能的喜剧片,男主人公是警署里难得的尽职尽业的好警察,正因为他是这般正直的人,所以受到了另类的排斥,仕途坎坷。
整部戏的精髓就是一次抢劫银行的演习,正直的男主人公戏剧般的被要求扮演唯一的抢匪,当开始真的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认为这次演习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就是一场无关紧要的闹剧,谁知道,好戏现在才开始……男主人公通过他率真的性格,和对每件事情都认真对待的态度,成功的扮演了一位比劫匪还要劫匪的劫匪,呵呵,很喜欢剧情的安排,整个演习让人感觉时真时假,男主人公的表情,手法都相当专业,但是周围又是一群很不专业的人质,挂着各种状态的牌子,笑死人了。
最喜欢强奸人质那段,表演的太有趣了,还有最后逃走时在雨中打伞的音乐配上镜头的组接,很有味道;完美的结局,男主人公将人质杀死后并自杀,虽然看起来很幼稚可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又深深的痛击了那群无能的警察,过瘾啊。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拍出这样的好片呢?
期待中……
看完《率性而活》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看韩国电影了呢,从什么时候开始逢人聊起电影必称韩国电影如何如何,导演XXX怎样怎样,演员谁谁谁......什么时候呢?
记不清了.....往前追溯,只记得看过的第一部韩国电影应该是《恐怖直播》。
那还是上大学的时候,一天无聊问身边的人学播音的看点什么电影好呢,有个大神推荐我看,我当时竟然脑子进水去看了。
结果显而易见,既不恐怖也不播音更没有大学生元素。
但是,真好看,看完咂咂嘴回味了好长时间。
多年之后我开始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看世界了,阅片量上去了,对电影的理解多多少少成了体系,回过头再看《恐怖直播》,诶,有了点感觉,原来一个好的编剧可以那么牛。
说了这么多,在回到《率性而活》,其实,它,也有一个牛编剧。
这位编剧大大叫做张镇,没错就是那部《欢迎来到东莫村》的编剧张镇。
看过他的照片,笑起来像个入了戏的喜剧演员,那时候我觉得这个编剧自己比演员还有喜感。
可能张镇大大觉得自己长得挺乐呵的,要么写部黑色幽默吧,又可能觉得写得太黑色自己的人设是不是有点不清晰了,就加了点让人哈哈笑的桥段进去,然后《率性而活》诞生了。
电影讲的故事很简单,在一个银行抢劫案频发的小城,有一群就是不去抓坏人的警察油子和主角,主角是一个因为只知道坚持原则不变通,被领导设计同事排挤的楞头警察。
一天,那里新来了一个警察署长,说是来过渡一下就准备飞黄腾达了。
署长来了几天发现这帮警察油子不上道啊,心里犯嘀咕,你们破不破案我不管,但老百姓天天骂警察,我这个当署长的还腾达个屁了。
于是,在现有力量根本抓不到犯人的情况下,署长决定搞一次演习,一来稳定民心,二来给政绩贴金。
说白了就是真劫匪抓不着,抓个假劫匪大家伙先过过瘾吧别骂警察了。
而那个在演习中扮演假劫匪的就是我们可爱的主角愣头警察郑度满。
于是在愣头的强势扮演下,整个演习开始朝着一个失控的状态一步步走去。
整部电影以略有些黑色幽默的手法,讽刺韩国的职能部门,尤其是愚蠢的警察和他们的署长.....。
但又在里面加了很多让人捧(pen)腹(fan)的笑料,让整部片子轻松了很多,虽然主角从头到尾都苦着一张棒槌脸,但是真的好好笑,想起来我就忍不哈哈哈哈哈哈哈.....停!
我们别忘了,讽刺才是这部片子的主旋律,不要把主旋律都哈哈丢了.....当当当当!
踏着BGM的旋律,署长李承宇入职,电影正式开启了360度无死角的讽刺模式首先是欢迎署长的警察。
从署长进门上楼直到来到办公室,迎接人员那一副副奴颜媚骨在几组镜头之下,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夸张的表情,微微下弯的腰条,和那种虽然前呼后拥着署长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自持的尴尬状态都被看得一清二楚,不得不佩服韩国演员的敬业和导演对场面的把控能力。
然后,编剧时刻到了,安排了两个蠢得最有特色的警察出场“开讽”。
首先是瘦警察,通过投影为署长做连环银行抢劫案的调查报告,在报告中分析了劫匪作案地点的特点,然后将作案地点连线画出了一个螺旋丸一样的图形,最后得出结论,“这对我们而言是好事....根据我的直觉,在百花盛开春日复苏的明年三月中旬,即使我们不去可以追捕,这群劫匪也会脱离我们市的范围”,意思就是劫匪的作案地点正在呈螺旋形离我们市越来越远,马上就要不归我们管啦欧耶!
噗!
署长喷了.....然后是胖队长,搞出了一套理论,这块地过去就经常有抢劫案的发生,很有可能是风水不好的说......然后被署长打断了。
当时署长的心理活动应该是这样的,我一个署长十分钟之内连着喷了两次是不是有点太说不过去了,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发生,胖子你就别tmd说了。
接着署长问队长,值班表有没有安排好,胖子带着一脸无知虚妄的肥肉说,恩!
危险时段都加强了没事儿放心吧,紧接着电话响了,劫匪没被螺旋丸吹走又回来了。
对话期间还穿插了瘦警察站在投影墙前半尴不尬的镜头,那表演真的是传神,几个眼神动作就能把一个蠢货身上的“蠢”点完全表现出来。
再次为剧中的优秀演员献上双膝。
电影中类似细节无处不在,痛骂主角不应该给署长开罚单的小头头,衣着浮夸带了个小红帽穿的像个马戏团逃出来的特警指挥官,照本宣科貌似得了喉癌的谈判专家,营救人质警察连大巴都借不来结果来了一辆灵车.......每个细节都充满讽刺意味,每段讽刺又刚刚好就是电影的笑点,可以说是十分爆笑的。
看看人家看看你看看隔壁大老李,咱们中国的这些个那些个部门能不能经得起这么玩呢.....这部电影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署长李承宇一个是警察郑度满先说说署长,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差点被他骗走了我的小心心。
迷人亲民不带一丝傲气的微笑,拒绝了欢迎大会而要求直接开始工作,上来就先查过去的案子,这明显是颜值智商双在线的高水平警察队伍领军人物啊!
BUT!(⊙o⊙)…还好我提前看了剧情简介,对署长提高了警惕.....上任署长不知道是哪方面不在线,给我们的署长留下一个烂摊子,警察愚蠢慵懒不作为;劫匪活动日益猖獗,用电影里的话说“大胆到猎奇的程度”;民怨四起警署网站上面骂声一片。
署长也真不容易,明明想着清闲个半年不出事,就可以飞黄腾达去总部了,这可倒好民怨不平哪个领导敢提拔你?
通过对警署现状的了解,署长深刻的认识到,以署里这几头烂蒜想抓劫匪还不知自己去。
劫匪肯定是抓不到了,那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可以如愿腾达呢,平民怨吧,于是像上文介绍,真的抓不到咱们抓假的。
那还等什么!
二话不说搞演习!
但是署长明白演习这钟东西,如果戏太假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流于形式,达不到平民怨的目的。
增加难度,如上文所述,就那几头烂蒜根本指望不上,于是署长想到了愣头青主角郑度满,利用这个一根筋来达到他的目的。
上面说了,署长是有风度,有内涵,有气量的警察队伍领军人物,可是当郑度满一次又一次对着他领导下的警察们连带着他一起piapia打脸的时候,当他发现郑度满的一根筋远远超出他的想象的时候,他开始坐不住了,愤怒、控制再到最后的爆发,他的彻底失态被同步直播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这是编剧对他的惩罚。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当署长在跟朋友说出自己其实就是来这过渡一下之后,镜头转到郑度满查酒驾现场,一个喝醉的老大爷说“我在这不知道生活了多长时间”最后郑度满无奈亲自开车送大爷们回家。
这组头的拼接导演应该是想说,警察是为了这些不知道在这生活了多长时间又将继续生活多长时间的人们服务的,所有一心只为自己没有公众的公职人员,都将受到惩罚。
署长这个角色我认为是整部电影中刻画的最成功的角色,甚至超越了主角。
因为真实。
真实在于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像其他韩国电影里那种为了上位、钱、利益等等不择手段的高官们的阴冷气质署长身上并没有。
工作来了他会好好干,让他抓坏人他也会抓,更懂得微笑以待平易近人,但是骨子里他就是一个投机的“仕途行者”。
之前说的那些,都是他在仕途中顺手做的,或者是为了仕途必须做的,他不会去做那些大奸大恶的事,但是也不会完全遵照着职业道德行事,利益在哪我去哪,剩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其实在我们现实的官场之中,哪有那么多坏蛋、阴谋家,最常见的就是这种“仕途行者”。
电影中的描写,没有一点夸张,这就是真实,真实的描写,就是最大的讽刺。
当然,讽刺归讽刺,可是在政治场中,这样的人确实很吃得开,总是属于最容易上位的那一拨。
所以,电影的最后也没有让署长太难堪,还给他送了市长这么一份大礼,说到这还是那句,真实!
在来说说我们的主人公,有人评论说,主角郑度满这个形象,就好像《硬汉》里面的老三,傻,但是很执着,但是真傻。
这个观点我并不赞同,执着是真的,但是同署长一样,他其实也很聪明。
首先,他原来在刑侦科,是因为查市长受贿,才被调到交警去,如果真是一个人情世故不懂、只知道刻板死撞不会换位思考的愣头青他拿什么脑子破案,连刑警的大门他都进不去。
从后面的剧情我们也不难看出,他真的很聪明。
几天的时间,能够从一个警察成功的变成一个劫匪,而且是一个难倒了全市警察、特警的劫匪,实数不易。
真正的劫匪是有利益驱使的,什么他们都能干出来而且动力十足。
但是他不一样,他是警察,没有源动力难度更大。
在处理人质的过程中,他能想到用挂牌的方式来代表人质的状态,当特警潜入金库后门的时候他及时察觉并且关闭了氧气,当署长试图用他的母亲作为漏洞来攻击他的逻辑的时候,他冷静的回应“我的母亲没有流下一滴眼泪,那是因为她是警察的母亲而不是强盗的母亲,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强盗,任何父母都会伤心流泪,这就是破绽,我是强盗但我的母亲还是警察的母亲.....我发誓如果我的母亲真的哭了,我会投降的”。
还有最后利用人质人数上信息的不对称迷惑了警察,让警察误以为自己上了车,而被一路支到海边。
这一个个展示主角智慧的地方,正好对应着电影一个又一个的高潮点,看得观众拍手称快,频频点头,啧啧咂嘴。
度满很聪明,但是他身上的品格让他只想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做好一个警察上,对于其他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摆不上台面的事情,他懂,但是他不做。
当署长找他当劫匪的时候,几句话说下来他就看清了形式,接着他自己小声嘀咕了一句,您会后悔的,最后他确实做到了,署长的肠子都悔青了。
郑度满和署长这两个任务的碰撞让我们不由得反思,以前老底子的那种,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就会成功的道理,放到现在好像并不那么适用了。
记得窦文涛举过一个饭店的例子,用心做好每一道菜,就意味着你挣不到钱,因为价格会高,客人会少。
开分店挣钱,但是质量就被牺牲掉了,很多人连眼睛都没眨,就把质量牺牲掉了。
名利、权力、压力、欲望、生存当这些都和你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是做郑度满还是做署长,这样的问题人这一辈子总要问上自己几遍的。
最近看了几部韩国电影,其中两部让人印象深刻。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下其中一个:《率性而活》。
故事其实很简单,甚至用一句话就能概括:把一个错误的人用在一个错误的地方。
好吧,别打我。
其实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治安混乱银行劫案频发的小镇来了一个新的警察局长,正在这位帅气的大叔信心满满,踌躇满志走上人生巅峰,哦,开车去警察局的第一天,就开始他与我们男主角的第一次邂逅,嗯,警察局长被小交警拦下开了罚单,两人擦出(爱的)火花。
当然了,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大人物怎么会对自己的下属生气呢,不是银行劫匪多吗,那就拿你们撒气,不是,拿你们捍卫正义了。
局长大人妙计频出:一场没有剧本的银行抢劫演习,既可以震慑那些无胆匪类,又可以挽回我大警察最近萎靡不振的形象,最主要是提现我这新上任的局座的机智无双,一石多鸟,天衣无缝,离人生巅峰一步之遥。
作为一个行动派,局长大人马上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抽签决定每人在演习中的角色, 当然,各自的角色保密。
作为一个尽心尽力的小交警,主角怎么可能不到场呢。
但是主角就是主角,即使你穿的再普通也会像黑夜中的萤火虫闪闪发光,嗯,你被局座大人盯上了。
经过一番短暂的交流,局座大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支票,不是,一张上上签,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跟我学做银行劫匪吧。
喂喂,局座,说好的公开透明呢,好吧,你在作,你知道不,我都已经提醒你了。
如此受局座器重,主角自然表示要努力完成任务,保证不让党和人民失望。
回家之后,主角苦学劫匪技巧准备回报局座的器重。
终于到了规定的演习日,主角如期而至,却不知银行内部早就有便衣执勤。
喂,说你呢,不明对方底细就把腰间的枪露出来,你这便衣也太不专业了吧,看看人家劫匪多专业,一枪就把你蹦了吧,乖乖躺着吧。
银行劫案演习正式开始,好戏开场。
据可靠统计,这次绑架涉及无辜群众演员若干,警察演员3名,警察与劫匪斗智斗勇,甚至到最后特警出动,场面一度失控,好吧,其实场面一直处于失控状态。
为了大家的观影感受,具体内容我就不一一剧透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一气呵成的片子了片子的内容情节不用多说,简介里已经很详细。
前二十分钟的铺陈虽然稍长,不过从演习开始一直到最后结束,每分钟都够精彩。
其中的幽默也用得很妙:男主角存折上一张张五颜六色的恐吓词,每个人质胸前挂的代表当前状态的牌子,被俯卧撑“强奸”的女职员,最后十三位人质上车前的集体舞……也正由于这些精彩的幽默,整个片子看下来,很多人甚至感觉不到的黑色。
直到男主角“自杀”前的那番话,我们才略有所悟:虽然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做个称职的强盗,但他并没有想过一定要杀人,而且是杀了八个,这八个人的死,究竟是谁之过?
其实仔细一回想,一切都很清楚明白:两个一开始就忽略事态严重,轻率行动而被杀的警察一个被狙击手误杀的职员四个因为指挥官未考虑周详而“牺牲”的冲锋队员一个被杀的摄影记者(因为外面的警察不拿绑匪的要求当回事儿)一个城市,连续发生五宗银行劫案,警察却没有认真想去处理这个问题,演习过程中到处都可见警方的轻率与不专业:好大喜功的指挥官、冲动鲁莽的警员、照本宣科的谈判专家……一大队人马被一个已经十分善良的抢匪搞得团团转,最后几乎让其逃脱,不能不说是一种深深的讽刺。
不过片子的喜剧元素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不喜欢沉重的人,把它当作纯喜剧片来看,似乎也无妨,无论如何,你不会失望的。
查了一下维基百科,这部韩片的英文名:Going By the Book。
翻拍自1991年日本电影『遊びの時間は終らない』。
《游戏的时间不会结束》是都井邦彦的小说。
另外,作为该影像化的作品,还有1985年制作的电视剧版、1991年上映的电影版,电影十分著名。
原著1985年发表于《小说新潮》。
获得第2届小说新潮新人奖。
日版的故事是: 某日,警察以提高国民形象为目标,进行了毫无头绪的防盗训练。
但是,被选为银行强盗一角的警察·平田(本木雅弘饰),性格认真、完全没有通融。
他认真地制定了抢劫计划并执行了犯人。
本应很快将平田逮捕的警官因为踩踏了漏洞,被平田拿着的模型枪击中而被当作死人看待,和人质一起陷入了被银行笼城的破绽。
而且这个事,根据祭祀志向的导演(萩原流行)被电视转播,银行前大量的看热闹的人纷纷来到。
警方随意平息想方设法平稳地结束训练的意图一个接一个地被挫败,防盗训练成了前所未闻的展开。
谁怎么落幕……1985年日剧版与电影版不同,女职员和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交织在一起。
小西饰演的主人公围绕香坂的行员,设定为与精英刑警是情敌。
最后,是小西诱拐香坂在车中做爱的地方(车上下摇晃着),机动队包围这样的景色。
小林克也扮演了与『广播时间』的播音员相似,严厉地审查泉谷茂对上司谄媚的懦弱的警察,一边看监视器训练的架空的设定的警察。
也有小林正确地发音「unfair」的言词,宣布擅长的英语的段。
我是被"率性而活"这名字吸引进来的,只是看到了一个"认真生活"的警察。
后来跑来看影评,发现居然影片又名"认真生活"。
为什么会采用率性而活这个名字呢?
我想我要是看到认真生活这名字,我一定不会下载这片子来看,认真生活这名字太教条太无趣了。
那为什么看了片子不觉得教条呢?
因为这个认真生活的警察有一种魅力,即使做抢匪也要追求每一个细节,力求完美。
也许他的人生信仰就是认真吧,原来所谓的率性而活,就是按照你喜欢的样子,去追求自己想过的人生。
这样一根筋有超强执行力的人,不是活得很好,就是死路一条,但无论如何,他只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任何想改变他的人也只能碰壁。
要和这样的人对抗,也只能按照他的方式,针尖对麦芒,原则对原则,认真对认真。
我想,我是不会想嫁给一个如此死板,不懂变通的人,虽然我爸爸,我爷爷,都是这样的人,而他们,无一在社会适应良好,因为不懂人情和圆融事故,只知道原则和认真工作。
所以,电影只是理想主义吧,把行不通的理想放在电影里,让认真工作的人觉得,人生还有希望。
片子拍得真有意思。
现在社会,“认真”成了埋怨别人“太较真”“死心眼”的委婉用语,而懒散才是人们生活的常态。
差不多就得了——你我也许都是这种人。
警察局长开车违章,是被机灵的交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过,还是自上而下地施加压力将这事抹掉,或者是,收到罚单?
以前大家都说公务员是铁饭碗,后来各种政策限制,可公务员热潮还是不曾消退。
看到谁多拿了两包烟,谁给谁多送了两张购物卡,大家都心照不宣,又笑而不语。
互相为难,大家都没什么好处,这大约是种处世智慧。
电影里,郑度满把一次抢劫演习做到极致,对大家又会有什么好处?
似乎是没有。
劳民伤财——银行无法工作,警力被动员,交通被封锁,特警队员差点憋死,十几名人质被困在银行整整一天。
又似乎有。
真的遇到劫匪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惊慌(反而懵圈的是劫匪)。
而郑度满重新被调回刑侦科,还顺便找到了市长贿赂案的最关键线索。
好处坏处确实是大家爱谈的事。
分析形势的利弊再做决定,是爸妈对孩子,领导对下属常嘱咐的话,几近真理。
什么时候可以不谈好坏不谈利弊?
艺术作品里,比如电影。
对于“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解里,我想可以有这样一种:生活中发生一件事,人们往往只会关注到与自己相关的事,而电影里从其他人的视角来讲故事,让我们尝试着去理解别人;生活里我们讨论谁对谁错,讨论后果,而电影里所有角色的心理活动都可以被反映出来,于是我们知道了所谓“错的”人也会有苦衷,而“对的”人也可能面目可憎。
郑度满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一定存在。
更准确地说,这种偏执的特性肯定会存在每一个人的性格里,或多或少。
这种特质,或是执拗,或是坚持,或是耿直,或是“率性”,有时招人厌,有时又特别可爱,甚至可贵。
正如胖警官吴班长在“逃亡”过程中依然坚持不闯红灯。
一开始,“人质”被“绑架”之后还和“强盗”商量坐地上会凉屁股还是坐沙发比较好,记者一本正经地报道完马上翻白眼吐槽,扮演“强盗”角色的郑度满还一直和局长打电话汇报进展——还是薛之谦总结得好: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
到后来,度满的认真感染了所有人。
大家都开始严肃起来,巴士被调来,人质们举着黑伞卷着裤脚上车,扮演“普通银行客户”的胖警官也真的按照度满的指示把车开到三浦海港,警方也真的为他准备了一艘中号船。
笑点非常足。
“人质”死了要躺在地上,头下还垫张报纸;而银行员工李小姐忍受不了发飙,度满居然给她带了个“被强奸”的牌子;大家“绑架”累了还冲咖啡喝;局长安排度满妈妈来感化她,而妈妈最想跟他说的话是“你把章放哪里了啊我找半天找不到”。
片中轻快活泼的音乐和鼓点,与哭笑不得的情节搭配,相得益彰。
看似荒诞的故事越看到后面越发觉其合理性,耐人寻味。
2016年9月26日东莞
看电影之前猜度这部电影会是一部很摇滚的电影,然而电影开场从男主角拦下警察局局长的车子并开下罚单之后,就意识到这是一部轻喜剧。
每个人身边应该都有这样的人,那就是轴。
什么是轴,轴就是认死理,脑子一根筋,认定的事情别说八匹马了,就算再加九头大象都拉不回来。
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往往会把你气的不行,但是作为观众再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情景,则会被逗的不行。
电影故事其实很简单,一场警匪游戏的演戏,但是因为主人公的轴,导致这场演习直接成了一场真正的银行抢劫,全国媒体直播,全民关注,让局长苦心酝酿的一场政治秀则因为主人公入戏太深的情况下,给了警察局很是响亮的一个大巴掌。
在中国这种电影绝对是通不过审查的,更别说要进入大荧幕。
不过香港电影里,倒是有一部电影与这部有点类似,那就是杜老大的《大事件》。
其实《大事件》里的大事件也不是什么大事件,只不过是几个悍匪劫持了人质和警察对峙罢了,只不过当时的情况和这部电影有点类似,那就是警察局都陷入了信任危机,人民群众安全感极低,对警察信任度不高,于是警察局就想把这次事件作为一次公关事件,通过媒体直播,好提高警察的形象,展示警察的办事能力。
唯一不同的是《大事件》里是真的悍匪,而这部电影里是一个入戏太深的悍匪。
忽然想起了这部电影的名字,率性而活,究竟什么是率性而活呢?
想想男主角一生做警察,碌碌无为,各种被坑,倒是这一个客串的悍匪做的有声有色,把警察同志们耍的团团转转,甚至完全有可能逃生扬长而去的,所以有时候觉得不是男主入戏太深,是他的人生本身就适合悍匪这个社会角色的。
但是又不能这么说,毕竟男主虽然有点轴,当毕竟是个善良的人,从头到尾都是善良的人,善良到就算只是演戏做悍匪,就算演戏杀人,就算做戏去犯罪,心里很都有负罪感,这样的人,你又如何真心希望他成为悍匪呢?
忽然想起了以前和朋友讨论的话题了。
自己擅长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事情更想做哪一个?
我记得那时候自己想都没想的答案就是当然是做自己喜欢的,因为那样才是才是率性而活不是。
但是现在回想,那是的自己还真是too young,too simple,就像一个明明没有游泳天赋的人非要去做世界游泳馆们,就像是一个没有文学天赋的人非要去写小说,这又是何必呢?
对得起了自己的梦想,却糟蹋了自己的天赋,也糟蹋了自己的人生,所谓的率性而活也不该付出这样的代价吧。
率性而活,也不过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生活状态罢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本身就仿佛笼中鸟,狱中人,谈率性,总有点魏晋文人谈玄学的感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枷锁,永远是脱不掉的。
“先把肠粉儿虾饺什么的吃个饱,再琢磨琢磨哪有菠萝油可以买到。
”有一段时间没看电影,随即看了部据说能笑出六块腹肌的片子。
腹肌没笑出来,到是亲自给我的显示器做了一次SPA。
前一段时间没看电影,忙这忙那碌碌无为。
只想喝碗粥,可又是这又是那又是什么七分西冷的,志玲姐姐才七分儿,你跟我说这一小块半熟的肉有七分儿,逗呢?
有位哲人曾说过:雾霾天出门要带口罩。
他还说过: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
2007年的《率性而活》讲的就是一个简单事儿外加一个简单的好人,可这人实在太简单,简单到把人笑翻。
当然笑翻的程度与观众的情商成一定比例关系。
夜幕下一排警车跟着一辆中巴缓缓行驶,极具浪漫主义。
僵持中银行女职员细心冲调的几杯咖啡,颇显人文关怀。
实力演员郑在泳饰演的男主正是在这部温馨浪漫的电影中,一个镜头不浪费、一点能量不保留,毫不留情、肆无忌惮、声嘶力竭的将自身的表演实力与搞笑能力展现到了观众面前,不仅让稍微有点儿情商的观众笑的找不到北,甚至笑到喷水。
轻轻松一句话使警察母亲晕倒,几个简单而内涵的动作迅速制服泼妇。
逼得警察局长精神恍惚,自行脑补。
如果他想,全世界都要为其让路。
后来呢,后来大丈夫行得正坐得直,自是得了好归宿。
前面的小伏笔,后面就借坡下驴。
到是这次事件的最后,主角富有感情的将自己眼珠子都说红了,然后举起手开枪。
嘭!
嘭!
两声,我怎么又乐出声来了有一个词儿我个人比较反感,就是“再说吧”,现在人都委婉,委到了碗里来,一句“再说吧”基本就等于遥遥无期了。
我说什么再说不再说的,就那个时间,那个地方,事儿就这么定了,多好。
不知这算不算率性而活。
前两天我岛雾霾不小,啥啥都爆表。
山东烟台也是沿海城市,比河北秦皇岛的雾霾小很多,有次我岛的战斗力已经突破三百,啥重度污染根本就不够看,在室外也看不清什么了。
我问烟台的老虎,老虎说他那里的战斗力才一百左右,也就轻度污染。
他上下班骑自行车带个防毒面具,透明罩的那种。
用了两个月,其中的滤棉都黑到家了。
他还说,他带防毒面具骑车上下班时,路上的人看他都跟看神经病一样。
我说我在外骑车时带3M 9002口罩,路上的人也会多瞅我几眼。
不知这些在污浊空气中不带口罩的人算不算率性而活。
当然顶着雾霾晨练跑步的,肯定是率性而活了!
不管是没心没肺的窝在沙发里长肉,还是丧心病狂的琢磨着好吃与好玩,都会引起外在的反对声。
先把肠粉儿虾饺什么的吃个饱,再琢磨琢磨哪有菠萝油可以买到。
黑色幽默的一剧挺有意思的会让人在某个莫名的时刻“哼”地笑出来看了之后最大的感叹莫过于 认真的固执的人其实很可爱死心眼的做一件事 不懂得转弯 也不会妥协但又在这种执拗中 率性得很明亮
仿若是恶搞版的《热天午后》,是归根到底还是对韩国警察的揶揄批判。
和大玩家一样翻拍日本电影游戏永无结束时,感觉不如大玩家
好久没看到这么过瘾的片子了
智商高的话就算人情世故有点不懂,也能很合理地凭对局势的把握搞定许多复杂的事,亚洲人容易太注重揣摩人心能力而轻逻辑。想东想西多琢磨多盘算,越受牵制无法遂愿。这就是许多老外到中国任职虽说不通潜规则跌过几次跟头,也能在难以理解国人小九九的前提下博弈得很成功,当然这方面我有点扯远……
“其实我是个演员。”沉闷的30分钟过后越来越精彩,俯卧撑闪亮。
呵呵,其实还能更加搞笑,不过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以为认真的人不是有性情的人,人家较真起来不是你能搞定的
为了小黑幽加一个。210608UC1:38:52再刷,没啥印象了,整体感觉很一般,减一个。
从哪个角度能给的五星啊……
正在看。挺沉重。韩剧总是明明知道夸张,也演的很真实。
整个演习中,只有扮演强盗的是在认真工作。其余的警员,探长,局长,银行职员,群众开始都把这场演习当成了玩乐。很具有讽刺意味。那个俯卧撑是亮点!
漏洞太多又不好笑
很聪明的喜剧,最精彩的是在银行里部分,在一个警民过家家的设定下,用角色扮演和真实身份的跳进跳出和两种心态的碰撞制造喜剧效果,反而出银行后的高潮段落走低了。
不知为何想看里有这部电影。所有角色都在装腔作势浪费时间,快进看完。这个点其实可以拍黑色一些,弄假成真也是俗套,起码比这刺激。
虽然是一部喜剧片,但讨论的是关于我们每个人应该坚守如何的职场原则。该片的男主人公坚持自己的原则,认真做事,即便是面对领导也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虽然因检举道知事(省长,片里翻译成了市长)而被从刑警贬为交警。但他还是一贯如此做人,命运也给他了公平的对待。
3.5,其实可以拍的更好。
有其母必有其子啊妈妈太好玩了
人质出了银行,劫匪没上车为什么还一直开着大巴往前走,不科学,没啥意思
警署抢劫银行演习活动事件。非常精彩的黑色幽默。抢劫之前的铺垫有些小啰嗦 电影在三十分钟之后才开始闪闪发亮。在演习中假扮强盗 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抢劫人物。郑在泳啊郑在泳 你要我今年看过的韩国好片全部演完吗。编剧非常之牛逼 懂得峰回路转又会把玩小幽默。还有还有 那个不得不提的“俯卧撑”~
前半段太好了,故事人物都很有趣,讽刺意味十足。但是后半节奏突然坏掉了,拖沓到我都想快进了。不过这个结尾倒是蛮喜欢的。
没有想象中的好,就说一点,如果他真的那么较真,那射杀摄影师之后为什么还允许他继续拍摄现场的情况。编剧技法不足导致没有把核心概念执行彻底,但还是值得一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