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田的丛林万夜
Onoda,一万个丛林夜(台),小野田,丛林中的一万个夜晚,孤军山林一万夜(港),10000 Nights in the Jungle,ONODA 一万夜を越えて
导演:亚瑟·哈拉里
主演:远藤雄弥,津田宽治,足立智充,伊岛空,尾形一成,井之胁海,カトウシンスケ,岛田久作,吉冈睦雄,森冈龙,松浦祐也,仲野太贺,千叶哲也,诹访敦彦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日本,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柬埔寨语言:日语年份:2021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个月,22岁的小野田宽郎被征召入伍,并在日本军事学校接受了游击战斗与情报训练。他的训练与传统武士道并不符合,就在被派遣到菲律宾卢邦岛作战时,他唯一接到的命令就是“绝对不准自杀”,无论发生任何状况、都要努力活下去。 小野田登岛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摧毁卢邦岛 的机场和码头,反制试图降落的美军战机..详细 >
日本军国主义把人的思想荼毒到了什么程度了?
20230109 15.01-15.49 四十来分钟看完167分钟的版本,日法合作的二战最后一个日军的故事。想起了竹野内丰的太平洋的奇迹。
以白描的方式笨拙地还原了小野田宽郎战后三十年虚妄的抵抗,但这种创作最终也限制本片仅停留在整个事件的奇观性表面——一个丛林中的孤胆传奇,一个猎奇且略为空洞的东方故事。事实上,小野田在70年代回到日本之后,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一个符号,一个政治世界里的棋子。但这部欧洲制作欧洲视野的电影也注定与小野田的内在世界错失,严厉地说,本片甚至有抽离政治,站在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上重塑“英雄”的无知嫌疑。这像极了在小野田放弃抵抗时,为其三十年鼓掌和动容的菲律宾总统夫妇,而讽刺的是,小野田三十年丛林抵抗杀害大约30名菲律宾平民,但他从未道歉也未受到刑罚。
浮于表面的简单和扭曲,几乎是失职的观察偏倚,却又可以说是天真的直达主题,基于反战出发营造的奇观着重于内在的精神异变,小野田于丛林中对处境的认知和丛林外早已天翻地覆的世界间形成的错位,让这个本已足够传奇与荒诞的真实事件更加难以置信,也因此实现了电影本体不同于文字和舞台的无限逼近真实的惊世骇俗;另一方面,史实同样是魔幻的,但创作者对战犯的态度仍是微妙的,可能是出于对个体的盲目关怀,但也让电影在舆论环境里变得如同结束自己的“战争”后的小野田般同样无稽起来——历史从来都只是一册消磨时间的连环画;深受战争之苦的上原正三,早在小野田投降前的1968年,便已为『怪奇大作战』写下了一个类似的空想故事『第24年的复仇』,故事的结局以士兵发动自杀式攻击而身亡结束,人类被蒙蔽与自欺的悲哀宿命,现实总是能击败幻想。
摄影好棒
#CannesIntheCity 幸好不是看online 可对比《犬与狼之间》
故事与结局是早年就知晓的,只是想看导演从哪个角度去阐述它。结果很让我失望。不管是反战,反思,还是人文关怀的角度都显得成色不足,苍白无力。哪怕是单纯当成一部野外求生记也是不合格的,建草屋与挖水渠,野外保温宿眠的片段感觉像在开玩笑。最真实的算片尾,小野田等人在岛上的29年里,枪杀了逾130名菲律宾人,其中不乏手无寸铁的平民,当他离岛时竟然被视为英雄,军队举枪欢迎,岛民夹道欢送。能说什么呢,腐败的菲律宾政府与不可一世的美国就是这场闹剧的导演。活到了91岁的小野田是彻底的右翼,至死也没有为罪行忏悔过。
其实就是一个西方导演,用架空的方式去塑造小野田这样一个人物,好在这些男演员的颜值很耐看,否则很难让人坚持看这么久。
小时候看过的故事,小野田回国后说:很抱歉活着回来了。
就这个主题来看几乎完美,但我不知道能不能描述唯一的不完美或者限制就来自这个故事书写之初本身的限制,就是如果你要这么写就一定会让人觉得有点单一视角了。
如果日军四分一人是这种军人,中国就亡国了,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也是可怕的军人,信念是支撑他生存的唯一希望。可怕可怕~~~~~
二战以后的那些阵痛与迷茫,隐喻到了一个战败国,战争发起者的缩影之中。但是它却依旧很动人,并不是觉得他们如何,而是觉得我们不要再只拍神剧了。
平白直叙记录这个孤独的战士
很难评价这种信仰
日本二战最后一名士兵的真实故事,在菲律宾偏僻小岛丛林中坚守了二十九年。他的经历很有意思。一是他对所谓使命的坚守,其实也断送了他人的生活与生命。二是他给自己所构筑的信息茧房,真诚地相信自己所推演出来的一切,拒绝一切真相。当他回到正常社会时,他会否思考自己一生中最黄金年华,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坚守中虚度?他会否认为自已浪费了生命以及别人的生命?也许不会,他毕竟活到了九十二岁才去世。
从调侃的角度而言,这就是一部二战老兵的荒野求生,但却真实存在过。对于多数人而言,小野田的榆木脑袋执着于在菲律宾岛屿上荒野游击三十多年,除了觉得不可思议之外,总觉得小野田脑子似乎出了问题。但于日本文化,是非常推崇这种执着到有点神经的民族气质,侧面也能证实日本技术工业发展的基础扎实与其传统文化保存的完整性,百年老店随处可见的实况坐实了日本顽固执着认死理的国民性。结尾稍显粗糙,没把那种忽然意识到战争早就真的结束了那种状态细腻表达,虽然全片拖沓缓慢,但过程还是比较重视了过程的细节与人物塑造的复杂性。
困在自己执念里有多可怕。觉得别人都在骗他,其实是怕自己信仰崩塌,自己骗自己,不去求证事实,陷在自己的逻辑循环里。
他是孤独的,他是可怜的。
军国主义的悲剧述
信仰是火焰也是碳灰,可怜的是随风生长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