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叙事手法,既能引导观众展开联想,还可以缓解低潮时期的阅片疲劳,并为人物特色的塑造留有空间。
但就故事的走向而言,逻辑上存在的漏洞还是很明显的,比如,结合黑女主的身份背景,她是如何转向圣母心态为爱冲锋的,又如何能够骗过对面两个老奸巨猾的高手。
就智商而言,麦克斯表现出的魅力更甚,如此碾压,造就的结局完全没有信服力啊……
改不了,还是一如既往。
一段没有头,没有尾的多角形故事。
一个个有情,有爱,没有仇恨的人人之初,性善亦或性本恶电影其实,说不明白也道不清楚一本哈姆雷特,千万个to be or not to be.我以为广为涉猎可以开悟性看完以后还是,意识到,成长是一个一生的话题Open the eyesBloom the mindStrength the heartFeel happiness二月二0221/
有点像《低俗小说》,但是不是像那种故事之间有联系,每个主人公有自己的事件联系起来形成主要的脉络。
这部电影围绕着一件事情从每个人的视角展开,人物之间有联系。
一开始从Tom讲的时候,还以为会是爱情主线,不过真的好甜呀,结果是骗局,到电影后面Tom重新上线知道他因为被抛弃情绪崩溃了,有点伤心。
在剧情片里重点还是看爱情情节,我的爱情鸦片果然摄入太多了唉。
到最后Sandy的部分有一些虎头蛇尾,处理的很粗糙,比如行骗高手玛德琳怎么会被假血骗到,Max怎么会不作妖,签财产转移合同的场景闪过太多次,本不靠谱的逻辑更是雪上加霜了。
大结局,Sandy重新约Tom,男生竟然会同意,也太傻白甜了,好好哄的男生呀……Whatever, 希望Tom感到幸福吧,放过自己也很好。
表现的也很出彩啊,是不是新人演员,演技也很了得,我都差点信了…而且其实感觉女二有点像这个故事的主角,挺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一开始因为已经知道电影名字,所以很容易的就猜中女二是骗子,但后来她被抓到关禁闭,犯毒瘾要见骗子男开始我都以为她是真的被摆了一道,直到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她早已开始布局,其实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女二所饰演的角色到底是为了爱情,还是为了tom的财富。
结局女二说金盆洗手跟中间女一说金盆洗手的桥段很像,虽然说是不再骗了,但其实是为了更大的在装,有可能女二确实是天赋型选手?
真是不好说。
整体拍得挺不错的一个小品,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这几年悬疑类作品都比较难得到高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短视频时代,大家已经习惯于一惊一乍的反转,对于悬疑作品好坏的判断就只在于反转够不够刺激。
当然,还有一部分喜欢刨根问底的bug党,总是在追究“这个不可能”“那个有bug”。
然而电影终究是艺术作品,属于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那点闲。
不管是情节、配乐、演员,这部片子都不枉费我闲闲度过的两个小时。
唯一一点略有不适的是好莱坞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确。
为了肤色平等总是要安插一些莫名其妙的黑白couple,本片的黑人小伙有个白人爸总是有点让人出戏。
年初看的另一部美剧《扑克脸》也是这样。
不知道是我政治觉悟还不够高,不能完全welcome这样的生硬搭配。
说回剧情,海报上大大的朱利安摩尔让她最开始的出场已经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小白单亲妈妈,但在有心理预期的情况下还能看到一个不错且合理的故事,在最后有些微的爽感和“本该如此”的畅快感。
不认同一些评论里说的小黑哥是大boss或是小黑妹还是在骗,前面其实草蛇灰线已经埋了小黑妹并不是以钱为最高目标,比如她对Max动心的一瞬间等等(其实Max也是爱朱利安摩尔),所以最后的结尾还是让大家相信还有爱吧,比钱更重要的是还有爱。
首先不能说很出彩的设计,从第一个仙人跳就知道大概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但到了摩尔也是骗子的一环,我觉得还是合理且出彩的。
尤其是摩尔与老富翁相处的时候对其心理的揣摩,让老富翁付钱给自己的假儿子离开,都是很有意思的设计。
最后tom的反杀很多人也猜到一二了,但摩尔吐钱的速度太快了,资本主义哪有那么高效率,92亿美金几张纸几分钟就能处理完?
我看的津津有味,整部片子质感极佳,叙事的节奏和方式我也很喜欢。
这部影片的演绎,其他都还好,虽然谈不是惊艳,但是至少剧情流畅,看起来舒服。
但是结局前的反转完全将影片的整体结构拉低了至少一个档次。
具体为:继承了近10亿美元的Madeline,做了一辈子老千,绝对不会被汤姆这么一个书呆子轻易骗到。
有些东西可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不会因为继承10亿美元,一下就变傻了。
而Madeline以为自己枪杀了汤姆,首先汤姆表现情绪激动,拿枪威胁众人,枪不慎掉在地上,Madeline捡起来保护自己,汤姆上来抢枪发生枪击。
这是典型的正当防卫好吧。
连龙哥都是白死的,米国那边有什么好说的。
即使Madeline运气再差,过失杀人罪,她这个财产层次都不会坐牢,缓刑或居家带个脚环就行。
当然更大概率连刑事起诉都不会有。
再强调一遍,人是不会随便放弃财产的,何况是10个亿,拼死都会紧紧抓着,甚至马上要死了都会想着自己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
所以结局假到让人不能接受!
所以本来还想推荐给朋友看的,这结局强行让Madeline把钱还回去,那就不用了,看完写个影评就删了,估计很快就忘记看过这部影片。
骗术局中局的设计很精彩,尤其有无数骗术电影的珠玉在前,设计出新意、讲出新意,需要水平。
影片讲述的也是行云流水,悬念迭起,从影片的故事性来说,确实很成功。
不过结尾,桑迪和被骗过的富二代又从小书店重新开始了幸福生活,让人觉得生硬了一些。
不觉产生疑惑:桑迪就算好人吗?
他们能像啥都没发生一样吗?
中学辍学的桑迪一直混社会,又有毒瘾,有前科,机缘巧合,成了骗子麦克斯的徒弟,天赋异禀,骨骼惊奇,骗起富二代和酒吧大叔,眼都不带眨的。
而且她爱上了骗子师傅。
干骗子这行,确实必须把良心全喂狗,一点都不能剩。
但凡剩一点都是后患无穷,麦克斯和玛德琳都很专业。
桑迪在骗富二代感情这一段,确实也表现的很专业,拿上钱转身就蒸发了,可谓名师出高徒。
桑迪的转变立场也仅仅是因为麦克斯甩了她,她后来也发现富二代对她是真感情,她走后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这才决定重新设局,返回富二代身边,让师傅和前辈都掉坑里了,把本属于富二代的遗产全拿回来了。
钱这种东西,失而复得可以高兴,感情的伤害也可以无痕修复吗?
个人觉得应该比较难。
回到影片本质,其实所有人都围着亿万富豪的钱在打转,包括抑郁的开书店的富二代。
我对这个富二代疑惑最大,他究竟还有啥想不开的?
观众:毫无意义,不知道在哪里看过多少次类似的自我感动的结局。
在冬兵全力支持后妈的这个前提下,让这两人同时降智的同时,还要保证要让Tom达成极其苛刻的“被杀”条件。
后妈在接受Tom已经死了的这个前提的基础上,竟然对让自己脱罪的理由是:“把钱还回去”这个脑残的设定丝毫不怀疑!!!
当你坐拥90亿刀,并且得知自己最大的对手已经死了的情况下,这个开局跟出门神装有什么区别。
主子都死了,手下还心心念念要给主子讨回钱???
后妈面对这种局不是随便玩?
警察来了又怎样?
那几个手下是要守着一个死去的主子,还是接受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最后一堆人开车走了,把“尸体”留在野外也不怀疑?
就算这是真尸体,尼玛这不是给自己挖坑???
警察找上门怎么解释??
警察TM已经在路上了,你们所有人都跑路??
本来就不是自己射杀,Tom还在身边,自己有90亿刀,警察来了不是正好给自己完美的脱身正当理由???
一个顶级骗子,既然知道基金会受托人的规则,难道一点都不怀疑这个规则触发的前提?
现实我连接到真警察电话都要盘问对方几轮,并且打110确认过后,才确定之前打给我电话的是真警察。
而这后妈这位职业骗子,对于一个如此明显的受托人规则的触发条件丝毫不怀疑。
Tom面对一个极其难翻盘的局面。
编剧只能用如此无能的方式来实现。
话说,我守到最后还在冬兵是不是最后的大BOSS。
是我想多了。
简单来说,就这就是一个骗中骗的故事。
行骗者也可以叫做高明的盗窃者,不同于以往电影过多展现骗子的手段和成功后的潇洒,这部电影中的骗子是狼狈的、孤独的、心碎的,对于满足观众爽点的类型片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看看如今世界的江河日下,这样的角色无疑是贴合时代的。
既然心碎的骗子已经让人“失望”了,那么只有靠骗中骗的结构来吸引人了。
但无疑,这部电影又让观众失望了一次。
这类行骗的电影为什么火?
那是因为观众是喜欢骗子的,这样看来,这类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骗局,观众在坐下来看的那一刻,现实的道德已经被抛在一边,心理上开始偏向骗子。
朱丽安·摩尔饰演的Madeline,能够骗得过亿万富翁,可想而知,是个魅力十足的女骗子,而塞巴斯蒂安·斯坦饰演的Max,一副愁眉苦脸,是一个心碎的骗子,电影让这两个骗子入计被骗,觉得合理吗?
设计他们的还是一个经常心理崩溃的富家子弟,一个为爱改邪归正的瘾君子。
所以导演才是最大的骗子,从头到尾,被骗的是看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观众。
“正直的人是不会上当的,对吧?
所以我们永远不会对目标感到抱歉。
”偏爱骗子的观众,大概是不正直的,所以导演也不会感到抱歉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justbychance
本届电影节截至目前最喜欢的一部。在网上搜影讯时才发现,影片捷克语原名 (英译 Nobody Likes Me) 是「四百下」在捷克发行时的译名,这样看来其内核倒的确有共通之处。考里斯马基式的疏离感以及层次分明的前中后景,侯麦式的明快配色,「绕路而行」式戛然而止的分场与诗意表达,「肉与灵」式的寡淡交流。孤独美学从第一眼浓郁的胶片颗粒就爱上了,最后收场也收得极为漂亮。忘了提声音,拟音厚重又漂亮,干净沉闷的底噪在氛围营造上收效甚夥。希望北影节也能引进这部片子。
性冷淡的室内装修 画面色彩和整体氛围都是阴郁坚硬的 我说女主怎么看着眼熟 原来是Perla的女主
好喜欢好喜欢。看着太舒服了,捷克变得像阿基镜头下的芬兰一样冷峻,但色彩却又很敢用,结合起来就真的是有点晕晕却又恬静的中欧异国梦质感,在人物间冷静的对视中体察到一些死气沉沉的幽默感。而刚看开头还以为是体制内版《世最糟》,结果看着看着看到最后才发现是《我想结束这一切》,所有感受到来自外界和自我的压迫,最后变成某种原谅和逃离,“我们一起离开吧”“我觉得没有必要把身上发生的所有不幸归咎于你”,游离在当下和复古影调中做出、令人不舍的抉择,怎么总结下来像在听MLA。总之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