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闭的空间,所有故事都发生在破败的大楼里面,紧张压抑,同时对动作场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一波接一波才能撑起故事。
2.人物的情感鲜少展现,主角的逃生意志不过靠两个他怀孕老婆的闪回镜头展现。
对方的打手原来是主角大哥的那个反转也全无废话。
3.打斗真凌厉,咱们顶多是拳拳到肉,人家这个是刀刀到肉,片尾字幕上的半页医生足以说明打斗的激烈程度。
昨天逛豆瓣预告片,本来是看无人区的,结果看到了突袭2的预告片,第一个画面就让我惊叹,那拳法。。
然后看下面的回复我就下决心看了。
这部电影剧情暂且不论,有些地方没看明白,主要是因为印尼话让我出戏了,一个字总结就是帅!
真男人!
十分钟感叹一次动作戏的精彩,基本上人人都有打戏。
男主角用刀插人的时候愤怒的刀法帅死了!
看到热血沸腾。
话说,应该是成本不高,因为血浆虽然飙的多,但是颜色怪怪的,而且地点设定在贫民窟,道具飞应该也少,钱估计都花在枪上了!
感叹动作指导的实力!
ps我没看过拳霸,所以不知道托尼贾的厉害!
男主角打戏相当出彩,拳拳到肉自然不必说,套招的流畅性和细节动作,让我不禁说一声,我艹!
超屌!
特别是刀插进墙壁擦过男主角的脸,然后拔出来的时候,再痛一次!
啧啧啧,我都忍不住觉得肉痛!
兄弟相见的剧情,额。
不该是弟弟是警察的设定更时候煽情吗?
老头第一眼看就不像好人。
男主角抱着一人摔下楼,然后那人腰断的时候,飞身拖着对手然后把他脖子插到门上的那个动作帅尿了!
抱摔这个动作太帅!
虽然知道谁是男主角,但是队长也太逊了。
挂的好早,他挂的时候,我都觉得脖子痛。
小辫子太屌了,非要用拳脚,插死他的那根灯管,男主角扔掉的时候,听声音是塑料的。。
最后大boos原来是炮灰,吧唧就死了。
记忆点还不如小辫子。。
虽然这电影的血腥程度还不能让我满足,但是我觉得似乎比杀死比尔更精彩,这种动作戏,拳拳到肉自然不必说,流汗流血喘息声,都性感的让人觉得兴奋。
动作帅不花哨,而且让看的人都觉得痛,我太喜欢这种封闭大逃杀了。
看完以后还久久不能平静啊,第二部希望可以更厉害。。
更残忍,更肉痛,更少子弹更多人。
不得不吐的槽,行动意见居然还能起争执,谁才是指挥官?
这栋楼的外围居然没有布置火力对面楼的制高点被毒枭的人占领了特种部队居然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见了小孩居然让同伴把枪口压低,然后小孩子跑了。。
这哪是特种部队,就是送了一群笨蛋进去。
弱智啊弱智,看了二十分钟我就坚持不了了。
整部电影的色调很是阴暗,给人以一种压迫感,并不太强烈,但是时刻存在。
故事情节也是十分的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总之就是打打打,看起来就像是过关游戏一样,一层一层的向上打,还有好多的人来送人头……当然主角是不会死的。
电影完全就是动作戏,全部都是武打动作,不过对于这部电影,也不需要其他的。
虽然对于武术,格斗并不太了解,但总觉得其套路有一点泰拳的感觉,因为打斗之中大量运用了肘击,膝盖等,还有好多的其他的东西,猜测应该是某些综合的格斗术。
电影之中的格斗动作很实用,经过设计,看起来也是有一定的观赏性的。
整部电影也十分的血腥,各种场面十分的暴力,近距开枪杀人镜头十分的真实,格斗之中吧对手的头部向墙上撞击,用刀割断喉管,动脉,扭断脖子等随处可见,因此电影很是血腥。
主角剧烈打斗了那么久并没有显示出很累的迹象,个人认为是一个小小的瑕疵。
从那种拳击比赛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结论,或是某种印象,像是这种十分剧烈的运动对于体力的消耗是很惊人的,事实上很快人就会累的动不了的,在这一点上,电影洛奇就表现的十分真实。
总而言之,在格斗类的电影之中,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1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座楼感觉这样的高楼离市中心应该不远,成为法律的室外桃园太不可思议。
这个剧情里一直有解释,楼长收买了上层。
而且最后大哥对兄弟说:关闭了这座楼,他们会另外找个地方。
2为什么不炸掉大楼既然这个楼这么危险炸掉不就可以了吗。
那个买药的手里拿着大门钥匙,说明这个楼里不仅仅是住着犯罪分子。
其实这栋楼跟普通的棚户区没有什么区别。
把地点改成贫民窟,剧情同样成立。
这就是不派军队剿灭,或者直接炸掉大楼的原因。
3为什么不派增援这个可能大家都知道。
不过细节是这里危险,但是并没有危险到电影里表现的那么可怕的地步。
副队长被质问过一次,说主谋绝不会干这种冲锋陷阵的事。
事实上副队长恰好是被利用被陷害的主谋。
这也是他抱怨队伍里有新手的原因。
电影的剧情还是可以的,并不是非常简单。
4为什么开始枪战精彩觉得这部片子不合逻辑,可能是被剧情简介误导了。
主角小队并不是因为小孩偶然发现陷入埋伏的。
剧情里有交代,主角的行动早已通知了楼长。
楼长早已设好了埋伏,相反,是小孩按响了警报,让主角小队误以为被发现,警觉起来,才没有被团灭。
楼长通知住户去六楼,也说明埋伏圈在六楼以上。
楼长不想动用自己的力量在六楼硬碰硬。
5为什么突然改打斗了改成打斗发生在煤气罐爆炸之后,楼长做了一次损害评估,准备黑吃黑弥补两间房子的修缮费。
这也是不动用重武器的原因。
爆炸之后,已经进入打扫战场阶段了。
主角昏迷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足够楼长手下把尸体运到楼下对方。
说明时间不短了。
而且楼长还是有所顾忌的,事情闹大了,需要更多的钱收买。
电影里还有个细节。
有个装受伤的手下,袭击了五楼的看守,然后汇报5楼解除。
说明6楼7楼也应该有人清理。
楼长派两个手下下楼,是为了抓副队长去的,他认为大局已定。
6打斗精彩吗我也觉得前面枪战部分和中间打斗部分精彩。
到最后boss战似乎俗套了。
如果能接受爆炸后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就好理解持枪的手下都去哪了。
因为发生爆炸,楼长的部署也被打乱了。
楼长由暗转明,主角小队由明转暗了。
楼长的人手被分散了,一部分搬尸体去了,一部分把守要道了。
剧情里有交代,楼梯间有看守是拿着枪的。
主角打斗的应该都是住户,而不是楼长手下。
一直到双战疯狗,剧情都非常精彩。
但是之后就俗套了。
8.5分个人认为很恰当。
这部电影有个基本设定是警匪一家,警队上司想灭口才派这队警察去攻击dufan窝点。
了解这个设定就能解释为什么不派大部队,不派军队,不用大杀伤性武器,这是警队内部某人的私活而已。
这个设定是在行动开始前和最后白头副队长的话里交代清楚了的。
不要自己不看剧情就说剧情不合理。
本片里所有角色用的都是班卡西拉(音译过来的,叫法不同),是印度尼西亚(不是印度!
)传统武术,特点是以快速击打对方身体结构上弱点以及快速擒拿为主体风格的格斗术。
不是泰拳,不是空手道,也不是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武术。
印尼传统武术,班卡西拉,不是泰拳,b站有关于班卡西拉纪录片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武术,菲律宾有棍术,缅甸有缅甸拳,印度有 卡拉里帕亚特,巴西有卡波耶拉。
一对一地面技没问题,一对多地面技太危险了,当你刚要完成腕缄,敌人的同伴会踢爆你的脑袋。
还有一点这是电影不是教学片,电影逻辑确实有点问题比如:明明可以用踩的,非要把对方拉起来打(也可以用怕被抱腿打关节)。
班卡西拉与咏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快速击打弱点为主,配上匕首短刀更能提现班卡西拉的精髓。
(特战匕首都有血槽,拔出来并不是很费劲的)关于出阴招这事,这种招式也就是平常学生们玩闹才会出现的,正常打架都不适合。
首先是攻击范围的问题,那里占人体面积(正面)5%都不到,踢那里一般都是从两腿之间踢,这么小的攻击面积对面随便就可以躲开,然后你就要面临出脚后重心不稳基本没有防御的窘境,不如低横扫踢或者正踹。
关于葫芦娃救爷爷,群殴只适合非常开阔的场地,并且手里不能有刀具,人堆在一块很容易误伤。
狭窄地段是群殴不了的,除非你想把对面挤死。
关于防弹玻璃防弹衣(影片中特警小队的运输车和防弹衣很轻松的被打穿),一般武警所配发的防弹衣防弹效果有限,而且不能消去子弹冲击作用,骨折内脏破裂是家常便饭,防弹玻璃只能挡一两颗子弹,口径大点的都挡不住,除非你的防弹玻璃有两板砖那么厚。
关于电影里警用配置的问题,看到很多弹幕都再问为什么不丢手雷不放火不带夜视仪。
电影里的那种楼在全世界都很常见,地形复杂,由非法势力控制,潜藏着各种罪犯,普通居民的数量级也非常大,作为警察按照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是不允许有平民误伤或死亡的,所以行动以逮捕优先。
并且武警携带爆破手雷全世界范围非常少,顶天带个瓦斯或闪光,爆破手雷特种反恐都带的不多,放火就更不可能了。
夜视仪你上网多查一下价格,美军每年几千亿的军用投资夜视仪数量连特种部队人数1/3都不到。
其实也没什么,无非就是国情不同,你还真别说,毛子,美国和我国大部分都是这样,你让一个生活在强国的想象弱国的情况也很难啊。
像什么弹幕里的警察攻楼必须人手一把突击步枪和手枪 防弹衣 防弹头盔 武器 夜视仪必须配件齐全 见到可疑人员就杀 还必须有手电筒 战术握把 防弹盾 破门器 奥 忘了还需要带手雷 攻不下来 军队就过来把这栋楼给炸了 。
你想让印尼这样的国家给武警配备怕是八辈子做梦都等不到。
纯粹的东南亚动作电影。
本片的制作成本很低,但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异常的好。
其因有两点:第一,好钢都用在了刀刃上 。
虽然整部影片的取景地都在一个烂的不行的居民楼里,但是枪战和打击效果却一点没落下,拍出了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开头的警队集结就一下子把观众带入到了紧张刺激的环境中,几个经典的对冲视角也拉的到位,把警察们精英干练的感觉体现了出来。
进入楼里以后的枪战场面也相当出彩,以低位视角拍警察,高位视角拍悍匪,直接把警察在冲突中处于劣势地位表现了出来。
几个跨楼层的枪战设计也非常有新意,不仅给残存的警察一个合理的理由去暂时脱离混战,还巧妙地将枪战转为了格斗戏,不显得生硬。
第二,本片的动作设计非常亮眼,不论是主角在狭窄的楼道里面对四面而来的敌人,还是跟疯狗在审讯室的搏斗,都十足地凸显出了本片的动作导演深厚的功力。
虽然剧情一塌糊涂,但是动作片只要动作设计得足够出彩,那么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了。
在国内,影迷们接触的东南亚动作电影基本上都是来自泰国,最广为熟知的就是托尼贾和他的拳霸系列。
吃腻了泰国菜,偶尔尝一尝印尼的佳肴,调整下味蕾,也是相当不错哦
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有不少华侨移民且掌握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但也正因如此,历史上曾不止一次的爆发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虽然这个国家岛屿也不少,而且也号称旅游国家,但怎么都觉得不是太安全。
再有就是这个国家出过不少羽毛球高手,尤其是男子选手,总跟咱们国家杀个你死我活。
再有就是这个国家出过一个名叫苏哈托的独裁者,前几年才刚被整下台,这老先生祸害了这个国家好些个年头。
综上所述有关这个国家的一切,在我的脑海中怎么着都不会搭上电影这条线,然而2012年上映的这部电影,在我的世界电影拼图中有增加了一个国度。
艺术是不分国界和语言的,尤其是在如今这个被网络覆盖着的世界里,但凡有点像样点的作品问世,那肯定是能被发掘出来的。
动作片作为现代电影中一个重要的门类,无论是古装的也好,还是现代戏也罢。
以各种华丽、劲爆的搏击动作来博得观众们的电影票和眼球,在强烈刺激视觉乃至听觉神经的同时,还能够激发起观众们极度紧张、亢奋的情绪,在享受那令人眼花缭乱、充斥着暴力美学的一招一式,为着那招招到肉、鲜血飞溅、肢体变形甚至四分五裂的残暴动作而热血沸腾。
有了这些个激动人心的镜头,对于一部分影迷来说已然就足够了,至于故事情节上的复杂程度,那权当做赠品,有则最好不过,简单到无脑也无所谓。
当然这其中以男性观众占绝大部分,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动作影星买单的也肯定是大有人在。
在每年上映的不知道多少部的动作影片中,冷兵器时代的古装题材,占据其中的一部分。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本片这种时装片,在这类电影中,与暴力动作像伴随的往往还有激烈的枪战、飙车、爆炸以及枪林弹雨的间隙中,哪怕是忍受着遍体鳞伤也不忘了激情一下的男女主角。
这些个完全的雄性元素被一一的拼装在到位之后,一部劲爆的动作影片就算是能够下线包装了。
然而就算是按照同一模式,甚至是同一条流水线生产出来产品,也有好坏优劣之分,这动作电影也不外如是,在动作设计、打戏的激烈程度以及打的时间长度上都还是有所区别的。
本片就是那种少许铺垫之后,就正式开打,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最后尘埃落定。
男主角和最终BOSS轮流出场,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那是打个没完,一个个看着都觉得疼到不行的镜头屡屡出现,真不知道那些被男主扔出去抡在墙上或者家具上的龙套们是怎么个感受。
一路碾压之下,男主终于迎来了与BOSS的最终对决,这场戏实为本片的最高潮,别看这位大反派是位一头长发且略显瘦削的小个子,这打起来真的是猛到不行,男主要不是有兄弟帮忙指定是悲剧的货,这三位那除了能打之外,还有就是都实在太抗打了,尤其是大反派,那被各种大招命中依然是几乎跟没事一样,倒地之后瞬间弹起立刻继续战斗,要不是那灯管,这结局还真就难说。
反正最后这通打,是看的真够带劲。
死亡之塔在强悍的男主面前终告沦陷,在意料之中的背叛以及男主的强力平叛之下故事宣告完结。
情节的简单以及其他所有元素的苍白,在精彩之极的动作戏面前都显得无关紧要。
此片一出来各种叫好,什么史上最强动作片,香港那些全部out了之类言论各种出来。
亲自看过以后才发现,首先根本不是动作片,其次一比较就知道了香港那些根本永远不会out,真是太搞笑了,唉。
太不至于捧得那么高,当然我打三星半也不低了,但这是在另一个维度上讲的。
世界范围内的动作片(包括武侠功夫)基本上都能分为两类,一类强调演员本身的技能,另一类强调电影的技能。
也就是忘了之前在哪儿看过的两个方向,卓别林和格里菲斯,虽然概括起来并不是完全恰当,但也颇能说明些问题。
好了,先看美国,美国人当然走的是后一个路线,因为本身动作比较笨拙,动作明星都是肌肉男,没什么格斗功力更别提好看养眼的招式了,什么史泰龙、施瓦辛格......额......总体看来美国动作片打的都是相当难看的,毫无美感,又笨,然后其实暴力程度也就soso,但是他们的长处就是电影技巧,不但启用亚洲好的武指,更是大搞高科技(黑客帝国),演此类影片的演员只需短短的培训就能做出高能的动作了。
当然这是比较low的例子,更高能的电影技巧案例来自于剪辑,这一点就更格里菲斯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谍影重重系列,通过抽掉零点几秒的剪辑把马特·达蒙的动作塑造的又快又准又狠,当然也就增强了动作场面的震撼性和真实感。
和美国相比,亚洲普遍都偏重前一个路线,也就是演员本身的技能以及硬件设施,这首先从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就能看出来。
在总结长镜头的个案时就发现,无论枪战还是动作,只有亚洲敢用长镜头,美国是断然不敢在这个情形下用长镜头的,没有那么靠谱的演员和排练,纵然你怎么升降摇臂也不灵的。
枪战场面的长镜头前有[辣手神探]后有[大事件],动作场面泰国有[冬荫功]韩国有[老男孩],都给长镜头所能拍摄的素材库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而长镜头要求的正是调度和表演本身的天赋,这一点很能区别美国和亚洲的倾向。
具体到亚洲本身,也各有不同,日本比较好的武士片是电影技巧派,因为武士格斗一招或几招就完事儿了,主要是出刀之前的紧张感,所以拍好这个是一定要很电影化的,用电影技巧来完成。
小林正树的[夺命剑]就是典型代表。
韩国其实是左学学右学学,就不说了。
泰国的风格显然是走身体技能的路线,因为拍电影本身比较low,加上泰拳又很发达,有牛逼的人才,何乐而不为,电影拍的很low但牛逼的动作明星确实很强悍啊,能完成那些高难度动作,看的是硬件条件。
香港的情况就更复杂了,李小龙显然是身体技能派,无法超越无法复制,有些打斗场面用一个全景固定就好了(当然剪的也很多),仅仅是这样就能看得人心潮澎湃,因为真的是太能打了,又有个人魅力。
之后的动作片基本上分为北派南派,北派袁和平,南派刘家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北派走花拳绣腿路线,实际上是戏曲动作,南派走硬桥硬马路线,强调真功夫。
刘家良自不必说,袁和平培养出来的就是成龙,招式胜过实用,pose较多,当然后来成龙老是作践自己以证明多真实多能吃苦。
刘家良担任张彻的武指,情况就发生了些改变,因为狄龙姜大卫这些人其实也不能短时间速成,所以卖点其实已经不是动作本身了,卖点是惺惺相惜血染白衫......这......然后楚原的其实离动作已经很远了,打的都超级难看,摆弄摆弄完事儿了。
然后的然后,胡金铨大师,哇塞,当然是电影技巧派,各种神剪辑啊,明星也比较弱,故事也比较弱,但是电影感最强。
之后的情况,徐克是电影技巧派,李安(华语电影范围)也是电影技巧派,以强烈的风格取胜。
真正让香港动作片脱离花拳绣腿好看不好用太务虚名号的,必须只有甄子丹和叶伟信的组合。
其实故事也就那样,但实在是打得好,自由搏击+泰拳+巴西柔术的混合格斗还真是人家的发明独创,然后真实性大大加强,拳拳到肉的fu出来了,这个不解释,当然叶问系列的剪辑也是大大增色了。
好吧铺垫完了。
[突袭]根本就是两头不靠。
故事层面,不说了,不仅是弱,其实是没有,[冬荫功]最起码还有个“找象”(汗)。
电影技巧方面,镜头不算太弱,但也确实没对动作起到什么切实的促进作用,没有营造出特定的动作风格出来,空间的调度也欠考虑,打斗的出新也没看出来多少。
身体技能方面,既没有花拳绣腿的目眩神迷,也没有高科技的酷帅,没有泰拳的强烈的本土风格,也没有混合格斗的独创性,更没有截拳道的唯一的快准狠,把任何一个打斗场面单抽出来其实都是soso的感觉,只不过堆砌在一起就比较刺激了。
所以单从动作片好看的角度,根本没必要看[突袭]啊,有n多电影的动作都比它好看的多多多多了!
那么[突袭]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像打游戏一样的杀人,不用管为什么就是个杀杀杀,然后不是简单地机枪横扫就行了,还有点科技含量,例如老子就不用枪,来和你一对一,来和你一对二,就譬如一款新出的游戏,玩过比较难了而已,要你操作主人公使出高能招才行。
此片完全就是为了刺激肾上腺素,众多动作造成的暴力场面先是密集堆砌,然后就是渲染残暴,各种割喉戳眼各种奇葩的死法,脖子上插一个塑料管还各种打之类之类的,这些不得不承认做的很好,比较真,然后节奏也好,让你看着看着就适应了,审美疲劳了,根本就到了杀人和杀蚊子一样了....这......根本是各种cult啊!
如果光看这个,那真是特别好看的,别当个动作片,就特别好看了,联系完全没有的剧情,更为cult之感增加了浓重的一笔!
越没剧情就越cult......总结起来一是密集二是凶残......这......那为什么不可能超越香港甚至泰国,就是因为不在同一个体系,动作片之所以称为动作片,剧情可以稍弱,但绝不是没有。
出色的动作明星的身体技能是唯一的不可被复制的,这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奏效的,不可能过时的,无论高科技怎么发展,真实表演出来的高难度动作一定有观众,真实感和牛逼的身体永远有人看。
另外就是电影之所以是电影,就是有其独特的技巧手法,如果不能表演牛逼,通过发明创造勇于创新,一定能拍出有电影感的酷炫动作。
以上两点香港都可以做到。
像叶问这样的影片,故事层面在一个还行的基础上,既有酷炫纷飞又有真功夫拳拳到肉,既有丰富复杂的动作设计,各种场景各种空间各种形式,又有精妙的镜头设计和剪辑,根本要啥有啥,比这好了N倍好么!
简直了!
底下有很多人没搞懂,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
我来给你们解析一下。
首先是警佐他的性格是嫉恶如仇的,在任务交代时,就表现出只杀坏BOOS不想伤害无辜,也是为什么放小孩走的原因。
是整个当中最有领导力的人,几次危机都是他带领突围的。
别说打散了,寡不敌众,这个情况谁都顾及不了,最后死在疯狗手上也是运气不好,但尽力了。
白发老头,级别比警佐高,所以这次行动本由他向上汇报,当兵的只会执行任务。
但他没有汇报,所以这次警员阵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一心向想升官。
特别能打的警员,他是得力警员,是队中担当副手和最后据拐杖出来的一个级别,但两者性格不同,他是机警和实力派。
死在白发老头手上的警员是当中最倒霉的一个,他也很优秀,但他忘了出了这么多事,自己人肯定有问题,结果白死了。
疯狗,因为是低级层次人员,所以不会玩谋虑,他是实力派他让跟他打的心服口服,如果你遇到在我们社会上的,保证会阴你。
他是一个可造之才,但关键他不动脑筋。
众多阵亡的警员,有人说他们不行,但白发老头一开始就说了,“这帮小子会坏事的”说明他们都是新兵,或经验不足的兵。
所以当中犯的任何错误都是符合当时场景的。
唯一犯大错的就是警佐,他是行动执行官,没有考虑周全,低估对方实力,没有实地观察,没有线人。
但考虑当时条件,警局腐败,犯罪分子能盘踞一栋楼,没有人能帮他,他只有信白发,但白发没通知其他部门。
其实这次行动应取消,但警佐太想除害,直接一车人就上了,不过他的部署是正确的,楼下留人,保车。
房里留人,保证。
只是没想到对方实力这么强。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不拿枪而用刀,大家看用枪交锋的都是吸毒居民,而坏喽喽都是用刀会手枪,为什么?
因为在楼栋战中,攻击间距太小,步枪优势明显不灵活,手枪第一个动作是瞄准,而刀是直接就可以伤害了,在拐弯都能被杀的环境中是不是刀的优势巨佳啊!
谈下动作,非常流畅漂亮,有人说太华丽,你要看一下哪有人这样打都还能爬起来,要是打在我们身上,一招失去战斗力,三招致残,后面就看他心情了。
主要大家没有实际打过,一拳打在头上就蒙了,后面的招数就看你平时有没有苦练了。
总之,人物刻画有鼻子有眼,剧情以下应大,唯一要说的就是这次行动太冒险了。
欢迎大家补充。
真所谓进朱者赤,我最近看片真是毫无底线可言啊。
两年里最好的动作片。媲美拳霸、13街区。
真人版的暴力游戏,反恐特警突袭黑帮攻占大楼,无需对白,无需情节,无需角色,无需人性,只有逼真残酷无休止的暴力,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会是一次饕餮的暴力盛宴,无需脑子,只需眼睛。有时候“简单粗暴”是个贬义词,但当这种游戏兼MV式的拍法成了一种贯彻始终的风格和特色,那就叫它CULT神作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1MDQwODky.html
打的时间太长也不好看
100分钟的片子里面光摆pose就有20分钟,真没见过如此213的警匪。
日光灯管切开整个喉部,甚好。那个瘸腿警察好像哈维啊。
故事薄弱的程度可謂難得一見,格局跟隨荷里活式動作片,剪接以至情節推進全靠動作主導。早陣子看過拍攝花絮,滿是土炮的拍攝技術和粗糙的演繹技巧,最後成片則儘量以激烈的打鬥掩飾庸俗的電影質素。整體而言,本片只有動作和槍戰著稱,可能是很愛打電動的影迷的至愛。
这100多分钟的打戏太凶残了......o(╯□╰)o
太能打了,真是太能打了!!!
剧情你还能再傻逼点吗?
除了打斗什么都没有
呢出嘢真系交足功課,由頭打到尾,個個都好似勁量兔咁唔識停嘅。劇情基本欠奉,成部戲死咁打都打曬時間,無機會亦唔需要交代劇情了。
气氛不错,动作不错。
动作片叙事也不能弱成这样吧!
场面很劲爆,但剧情实在是太弱太弱了
打的够狠,但是一直一个打法看着也挺没劲,故事更没劲。
从头到尾就是打 印度尼西亚的九龙城寨么
动作场面小有特色,但大脑得短路成什么样才能编出这么一个低能的故事啊?
挺无聊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