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早春看完了这部蝉鸣夏意的日剧,2003年,播出的时候我还在读四年级,那时的夏天就像剧里一样悠长,生活也只有眼前的细碎,十几年过去了,还是在眼前的方寸间绕,人生的阅历累积了薄薄一页,那些远方也走出去过一些,但并没有看到所谓的意义。
‘原来坟墓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啊…’,选择了远方的马场再也回不到生活里了,在生活里囿于昼夜的教授最后也踏上旅途了,基子最终是留下来了。
每一种选择都不是停留在原地,日复一日一个夏天接着一个夏天,日子不是在原地绕圈而是螺旋形上升着。
每一种选择也都会单调,都要厌倦,而过去的都不会再回来了。
期初是在微博上看到博主山猪嚼细糠推荐了这部夏天必看的剧其实零几年的剧我一般是看不进去的 浏览一遍大致的介绍后在评论区看到b站有资源就去搜着看了起来第一集就感觉一般般地好看 四星左右但后面渐入佳境了当对剧情里的主人公开始感兴趣开始共情时 就无法放下这部剧了由加 绊子 基子 教授 感觉每个角色都有我的一部分或者说我有他们四个人各自性格中的一部分上周天和大学同学聚了一下 结婚了的带着一家三口 没结婚的带着男朋友其实我也想知道 如果没有恋爱 生活该如何进行我想西瓜给了我答案
夏天就要看《西瓜》这样可口清甜又治愈人心的剧啊如果你看到“Happiness三茶”在招租,不要犹豫,一定要成为他们的房客,因为,那里的人都很好很好啊。
每一个房客都很喜欢,大学里面的教授优雅知性,喜欢读书的教授;厨艺很好有点蠢笨的小房东;和家里闹别扭的有钱小姐,靠画小黄漫画营生的手工一级棒的由加;大龄单身母亲粘人的工作稳定的银行职员基子;超搞笑又嘴碎整天不回家的间间田先生,以及象征着随性与自由基子唯一的好朋友携款潜逃的罪犯马场,每一个都个性鲜明,让人喜爱……喜欢她们琐碎的生活,喜欢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
讲独立与寻找自我,讲自由与职业,讲朋友爱人和亲人,讲失去离别与重逢,讲希望憧憬和未来,他们把对生活的热爱倾注在每一餐的餐桌上,倾注在每一处埋葬的土地上。
在平淡中向我们讲述人生的道理,在眼泪与欢笑中迎接早升暮落。
西瓜给人的感觉就是外表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内心是丰富的果实,是可以一起分享的水果,也可以是一个人独自享受的每餐。
正如我们每一个人存在这个星球上,需要个体独立的空间也会需要朋友家人的分享陪伴。
好治愈的剧,可以每年回顾一遍系列。
经历了一段过早的秋意时光后,炎热回归。
九月恢复到了原本应有的样子。
对于这座城市而言,九月是夏季的谢幕。
暑热仍是主角,只是不再凶猛。
三天前,看了日剧《西瓜》的最后一集。
一部以夏天为背景的剧,很适合在这个时候做个“了结”。
对于这部剧之前一无所知,只是在社交平台上被人反复提及。
都是“再次回味”、“适合夏天”等褒奖的字眼,于是下定决心细细欣赏。
这部剧于我而言最特别的,是它已有整好20年的历史。
于是光画面,就颇有年代感。
看剧之余,我不由得搜索20年前——这部剧刚上演的时候,我身处何地。
答案显而易见,我正在大学念书。
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恰好对应上剧中同样风华正茂的“她们”。
不免又稍觉感伤,因为她们,因为我,都不再青春。
剧中有一段颇有意味的桥段。
女主角基子(小林聪美饰)在车站附近,被突然出现的记者团团围住。
女记者举着话筒问她:“你20年后在干什么呢?
”基子一边支支吾吾,一边想象着20年后的自己在看着报纸。
报纸上的日期是“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她盘起头发,面带皱纹。
但这样的想象不能给她明朗的答案,于是她愣住了,一声不吭。
那群采访她的记者也“知难而退”,转身离开。
摘自日剧《西瓜》第9集
摘自日剧《西瓜》第9集 然而当下我正处于2023年9月,基子的想象如今成为了真实。
不知剧外的小林聪美能否在拍摄《西瓜》时,想象得到自己20年后现在的样子。
而我,回首20年前那个在大学正彷徨的自己,“他”能想象得出20年后我如今的样子吗?
当“他”知道答案之后,是欣喜,还是失落,甚至绝望呢?
忽略这20年中经历的风雨,如今的自己,孑然一身的自己,是本就悲观的20年前的“他”应该能预料到的。
但除此之外的一切,必定会让那时的“他”,惊异不已吧。
相信这种惊异不是慌乱,而是略带惊喜。
但任何的哪怕一点点的惊喜,必然有惊喜背后的艰辛。
我想20年后,如今的我与大学时的我最大的不同:一是深知时间的宝贵,因而不愿荒废地争分夺秒;二是不再像那时的自己,多愁善感地频频回顾过去。
现在很少回首往事,也不为未来过多焦虑,我更看重当下。
因为唯有当下,可以触摸,可以把握。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水曜日)
每年夏天听到蝉鸣,脑海中便不自觉浮现出剧中的某些画面片段,这已成了内心默认夏天到来的某种仪式感。
教授人间清醒,潇洒自我,爽爽利利,从不拖泥带水,不知道内耗为何物,笃定过好当下,决定了就去做,简直是偶像级别的人物。
太喜欢教授,想成为这样的女性,并为此付出努力,从今天开始。
夏天很长,长到适合尝试着去发生一些改变。
剧中的每个人在夏天都获得成长,有所突破。
日子如流水,每天相似,却又真切地不同。
人都会死的,分离是常态,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妈妈一直没完成和早川基子的亲子分离,活在执念和痛苦之中。
因祸得福,因为癌症住院而重新看到了生活的新视角,交到新朋友,而不再把全部注意力投注在女儿身上。
分离的过程必然痛苦伴随着难过,妈妈瞬时冲出去买回红白馒头庆祝早川基子的独立日,妈妈终于放手。
妈妈和女儿之间的爱和纠葛,三天三夜说不完。
这可能是东亚女性的共同点吧。
在这个星球上发生什么都不足为奇。
坏事也不全是坏事,像极了阴阳两极原理,西瓜的坟墓抽出新芽,是结束也是开始。
下定决心烧掉好久没回来的冈吉猫猫的坐垫,接受猫猫离开这件事,却意外迎回猫咪的回归。
这世界上的事,谁说得准呢。
屋外的向日葵田和菜园子,门前潺潺流水的夏日小溪,窗外聒噪的蝉鸣,蓝色的晴天,微风吹气白色的纱帘,吃完放在碗碟中的乌梅籽,摆放在一起待洗的杯盘碗碟,西瓜的坟墓,无聊重复没有意义的工作,走不出的情感魔障,勇敢踏出改变的第一步,每日见面一起吃早晚饭分享日常的好朋友,搬进来又离开的租客,忙忙碌碌的日常。
如此平凡的日常,如此珍贵的日常。
对于baba桑却是从此只能奢望的日子。
选择了不平凡的路,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探寻人生的旷野,baba桑充满了勇气,痛并自由着。
这个夏天好长,希望它永远不要结束。
美国拍群居的生活就是《Friends》,日本拍群居的生活就是《西瓜》。
日式的小温暖,人与人之间不会过于亲密,礼貌长存,但又互相关心。
要是我能写出一本这样氛围的小说该多好呀。
每一集都有好多经典的话。
最后小泉今日子说的那些,最幸福的是平凡日子里的小细节,说的多好呀。
向着光明奔跑过去的结局却是死亡,而活着的人却总以为生活是暗无天日。
矛盾呀。
“又开始了相似的一天啊”“虽然是相似的一天,但是是完全不同的一天呢”。
虽然不能每时每刻都记住这句话,但是,还是努力不要忘记吧。
毕竟,和你一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迎接第二天的人,还是有很多很多呢。
PS:原来木星这么伟大呀。
真是辛苦你了。
PPS: 小泉姐姐在新剧 监狱的公主 里也叫马场!
好怀念啊!
感觉是西瓜里的马场在监狱里认识的朋友之后的故事呢!
2003年,模糊地好像只有中午放学回家看那个时候还不叫ics的频道放各种国外电视剧。
也有可能不是这一年。
喜欢的日剧是染着各种金毛的日本男女青年在炎热夏天奔跑流汗的样子,甚至一点记不起剧情。
Lyman说最近在看《西瓜》,还不错。
于是一口气把10集看完。
我喜欢夏天是因为夏天有强烈的光线,可以把所有人都照得美美的。
之后就好像整个夏天都过去了,在夏天得到或者失去,然后不管怎样只要地球不毁灭,人类不毁灭,秋天一样会来。
不喜欢基子。
默默无闻的普通上班大龄女青年。
14年兢兢业业做着相同的工作,却从来没有听到过赞扬,所以“出卖”马场得到“除了不违法的事情都可以”的奖励之后,她居然写了一个表扬自己的稿子要上司读。
莫名戳中泪点。
再普通的平凡人,也需要一点点肯定(所以任何人还是需要精神生活的?
)。
基子对自己认识很清楚,知道自己平凡平凡最平凡,却还是不愿意像大多数这个年纪的女性一样就婚生子,相夫教子。
从一开始,一直都强调着自己有想要做的事情,到剧终,也没说是什么(也可能是我走神了)——大概是那种自己眼里无比理想,说给别人听可能会遭到嘲笑的理想吧。
所以索性不说,至少,自己有“理想”。
马场一开始出现就是偷了公司3亿的犯人,整个剧集都在不停奔跑,一停下来,就会被抓起来。
日剧里大概不奇怪的人如基子,就很少会有人喜欢。
各种各样的角色不论好坏,想要人喜欢,就一定要有鲜明的特点或者说怪癖。
大多数日本人在现实中应该像基子,所以可以展现一点点有个性人的时候,大家基本会选择“看起来不那么好,甚至坏,单至少有特点”的人。
基子马场两个人在贴着节电a4纸的、黑乎乎的房间里吃便当的时候无比压抑:看似开心的对话;彼此没有坐过飞机;没有结婚;谈论新进公司的女孩子等等。
灰尘都在这样的氛围下凝固了。
两个人之所以成为朋友,不仅仅因为两个人一样什么都没有,更多的是因为彼此觉得是同类。
所以马场在逃亡的沿路会以各种方式联系基子,甚至希望和基子一起坐飞机,到没有人认识的地方一起生活。
马场很多场景都用犯罪所得无私提供朋友,甚至陌生人一些物质,自己却一直军靴军裤坦克背心随便一件外套无比帅气又有点邋遢的样子。
她把lv给小朋友装东西,自己一路买一路扔,对钱,对物质,马场的欲望不那么强烈。
3亿不过是能让大家都知道她的一件和平时不一样的事情而已。
几天的各种报道之后,周围还是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不再谈论马场,只有利益相关的还有唯一的朋友,一直记着自己的存在。
马场中间想要去自首,对着没人的值班亭坐了很久看到有人进来却选择来遮挡通缉的画像。
刷够了存在感之后(无意识的),她要的应该是像她穿着般的自由?
所以基本没有可以牵跘她的东西。
教授就是成功女性的典范。
职业领域出类拔萃,对自己一丝不苟,可以自己掌握一切,可以因为原则和素不相干的人打架,对扬言为了学分要跳楼的女学生坦然处置,可以接受其他大学的offer却因为小时候对由加的承诺她记得而留在happiness三茶,可以来一场说走说走的旅行,却也会因为终生好友的重病内心无比柔软,做强者可以幸福,和喜欢的人一起做豆腐也可以幸福。
没有哪一种幸会更高级,卑贱或者顾影自怜是因为你比较了。
黄色漫画家泮子是个隐形富二代。
小时候和双胞胎姐姐在三茶前面遇到了想烧28分试卷的基子。
一直想摆脱家里的背景,或者说忘记姐姐去世的事情,努力成为有想法的可以养活自己的黄色漫画家。
一直都活在优秀姐姐的阴影里,直到后来,明白姐姐的优秀不过是父母期望的“优秀”,姐姐其实也不开心,自己的性格反而比姐姐享受了更多的快乐,因为单纯美好暖男(必须要那么多好的形容词)的温暖,慢慢释怀以前的一些,为了基子,甚至还回好几年没回家的家拿瓷娃娃给基子赔客人,感觉不再孤独一人的立志故事。
不过讲真,真心不喜欢有钱富二代还有才华,还性格好还有超级暖男喜欢,剧情要不要这么傻白甜(纯粹就是嫉妒,跳过吧。
)每集总结发言以及做菜的房东由加也是超级无敌美少女加各种傻白甜。
这个姑娘真心可爱,吃了一整集中奖冰棍停不下来以至于要祈求神灵不要再中奖那集实在太妙。
竖条红白连体裤长手长脚的由加穿着实在妙不可言。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末了,终于没有吃到中奖冰棍的由加馋长舒了一口气。
有些人看起来那么神经大条,其实细腻着,有些人看起来那么无忧无虑,其实隐藏着许多不开心。
只是掩饰着掩饰着,有些就忘记了,有些就转变成了其他的爱好,再次打开的时候,不再那么疼了。
第一集的时候看片头动画觉得弱爆了,而且本来对西瓜没什么好感。
然后西瓜君出现了那么几次,泡在小河里冰镇的,切成块大家一起享用的,放在公司柜子里烂成一堆水的,西瓜之墓后来长成的小西瓜。
从相信1999就要毁灭的那个夏天,到2003还没毁灭的秋天,到2015什么也不想做,也不知道要做什么的夏天。
西瓜一路滚了过来。
所有的事情,因为时间,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
1- 人是没有年龄差别的,只有追求自我和不追求的区别。
逃离控制,去做自己。
2-要学会原谅矛盾的自己,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没出息也是可以的。
3-生活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你也会拥有意想不到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可能是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的东西。
4-寻找自己的才能,可是万一没有才能那又怎样呢?
即是没有才能,也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那样也会有无数个宝贵的生活瞬间。
才能只是加分项,无论如何也可以很好地生活啊,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帮助其他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单纯的生活的美好随处可见,为什么非要用才能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5-用真诚之心交朋友。
不需要用华丽的语言,而是用实际行动。
6-如果想象自己20年后的生活,假如自己可以想象地来,未来的生活,和现在完全一样,也是简单的重复,做着相同的工作,那该怎么办?
你到底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你想要做什么事情?
可是,无论怎么想象以后,那都只是想象啊。
谁也无法预料到真的会发生什么事情。
20年后的生活和现在是一样的,都在过着为自己负起责任的生活,否则自己是不会满意的。
也就是说,无论怎样,只要把握住—生活就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学会知足,开心地生活,那重复又怎样?
只要自己是满意的。
所以,还是内心的问题。
活在当下就好。
7-遗忘吧。
已经丢失和失去的东西,就应该忘记。
不然自己会非常痛苦。
“坟墓”的目的是告诉人们“请忘记吧”,而不是“我会记得的”。
跟过去好好告个别吧,不要执着于过去,应该选择放下、舍弃,而往前看。
8-人和人之间,只要把自己想传达的话传达给对方,对方就会感受到的。
9-那些被我们抛弃浪费的每一天,其实都是平凡日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是任何金钱都无法替换的财富。
10-年龄不是束缚。
只要想,就什么也可以做到。
去勇敢去闯,去看外面的世界,都可以。
11-我们总是经历着,看似相同但是又完全不同的每一天。
12-生活永远都充满惊喜。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未来的惊喜是什么。
这些天都在看<西瓜>,非常好看。
记录生活中细微的瞬间,然后是后知的无尽感慨。
台词也写的非常有哲理,即使是一些难得引人注目的话,仔细回忆起来,也是应该被细细咀嚼的吧。
“去世的人和活着的人混杂的晚上,我们吃的饭团就像这个世界没有般的好吃。
吃到不能吃为止我们都睡熟了,如果宇宙人看见这天晚上的我们的话,他们肯定能一眼就明白幸福是怎么回事……或许只有远离幸福的人才能看到活着的人的幸福,身处幸福中的人肯定是意识不到的。
” “每个人无论多大年纪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么一点不切实际的童真吧,也许很多人因此而嘲笑你讽刺你.你自己也开始不认同自己,但是做人干嘛要这么看不穿呢?对丫,只活在现实里太辛苦了吧...那些人不在你的世界里,你的快乐他们不懂! ” “ 才能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只是即使没有才能,也有就这样摆在漂亮的宝石盒里面无比宝贵的瞬间。
在非常寂寞的时候,有人对你说 很寂寞吧!
炎热的一天结束了。
被舒服的风抚摩的舒适心情,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 。。。
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后自己的影子,正是如今活在虚构情节里的人物。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每天不停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丝不苟的专注的人,明天,后天,便开始一点一点忘了那些辛苦。
在真正的幸福还未降临以前,请封存好早已期待的渴望吧,平静又安详的对着面前的事物或人,一直就这样幸福下去。
微小的画面,比如望着心爱的人狼吞虎咽的吃东西,为他轻轻拭擦嘴角不小心沾上的碎渣;还是打着同一把不大的伞,相互扶持着跑远了;在夕阳的微风里遥望远方,使信念变得更加坚定。
脑子里描绘着这样的意境,比起那些死掉的人,就感觉活着真好啊,内心又再一次被深深的钦服。
总之,容易捕捉大条神经无法领悦到的幸福,感受一场夏日当头的崭新的人生,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将它磨灭。
“木皿泉”的名字也象sing dog的叫声一样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夏天才是吃西瓜的时候。
夏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从五月份就开始打算想着买一顶新的帽子或者凉鞋,但是往往是夏天结束了帽子也没有买。
所以常常游完泳回来时被晒得很黑。
每次这个时候就会和妈妈吵架。
为什么不给我买帽子?
然后在天台上发脾气,觉得自己是不被疼爱的小孩,迁怒地往隔壁楼上养的鸽子笼里扔石头,直到那个秃顶的养鸽子的大叔气急败坏的爬上来制止我。
尽管这样我还是很喜欢夏天。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西瓜的时候,由父亲切开,怀着忐忑的情怀看着那个绿色略显憨傻的水果的内在的时候,大概是夏天最标志性的记忆。
很多时候都是我和妈妈两个人吃一整个西瓜,如果爸爸回来,就给他留一部分,第二天看到瓜皮就知道,哦,昨天晚上他回来了啊。
有一天我很晚睡,想去厕所时发现坐在餐桌边吃西瓜的父亲。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的因为我的房门关着,一开门看到他庞大的身躯不协调地挤在高背椅上,很专心致志地啃着,西瓜汁流了一手也不管,身上穿着最普通的大叔白背心,勒着啤酒肚。
和父亲不亲近,讲几句话也会尴尬的不知所措。
而一直爱逞威风的父亲,挤在小小的餐桌前吃西瓜的样子,让我不知道为何感觉格外蹩脚又难为情。
那么爱面子的一个人,就这样坐在昏暗的灯光里啃着西瓜。
而妈妈吃西瓜的讲究和一成不变让我有时很恼火。
买的时候要精挑细选,甚至常常听说哪个市场又有一批最新鲜的西瓜上市,立马拖着我一同前去。
两个人死命背了五六个回家,几次就吃完了感觉真让人绝望。
为什么不能吃完了再去买?
我总是问。
先准备着总是好的,她说,又或者说,那么便宜又新鲜,买了总没差。
切的方式也规规矩矩,三四口就能吃干净的小块,绝对不可以切一半用勺子舀着吃因为不好。
为什么不好?
就是不好。
她的所欲和不所欲都要施于我,我也不情不愿的接受了。
自己做决定的日子总有一天会来到的,我那么兴奋地脱离了她的保护,任何一次成功和失败都让我感触良多。
有一次一个人一边用勺子大口大口吃着西瓜一边无拘无束地看着电视剧,电视剧那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看着试图逃离自己的大龄未婚女儿说:啊……现在你身上有股人的味道呢。
以前身上都是奶味,小宝宝的样子。
啊……做母亲真寂寞,又开心又寂寞。
和西瓜一样圆圆的,是木星。
木星是强大的,可以吸引着周围的陨石不至于坠落,它是地球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伟大星球,是地球的母亲,但是却少有人提到并感激它的存在。
木星本可以提升自己的温度变成太阳,却为了避免人类的毁灭而选择放弃成为太阳,过着低调的人生,也是寂寞的人生。
为人父母大概也和木星一样吧,无聊透顶,但是又不得不为了那个脆弱的地球旋转,看着它长大后却挑衅味十足地偏要用勺子舀西瓜吃。
今年夏天第一个西瓜,想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不用勺子
像绊子小姐那样活着
没有说来话长好看
现在就已经快到2023年了啊!遇到的时间太不对了吧
夏天似乎是适合发生故事的季节 恋爱 辞职 离家 每天都如此相似 却又发生着不同的小事 夏天结束 生活已然改变
第一集很好看,一如既往的小林聪美出演剧的治愈与探寻人生真意的风格,可惜diao导演就是diao导演,即使鲜花堆满表面如何宣传的美观都无法掩饰其臭味熏天,从第二集开始diao臭味已熏的人🤮,弃!远远无法与“面包与汤与猫咪的好天气”等小林聪美与女导演合作的剧相比,真可惜了好剧情被猪拱了!
在我心里可以说是排名第一的剧了,印象最深的是警察和基子的对话。是阿,毛巾里可能还包裹着钱枪或者刺绣,但也可能包裹着毛巾。这是大部分人的现状,但是如果想着如何突破这种平凡,是没有意义的,毕竟平凡就是平凡,怎么从平凡里找到让自己舒服和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当下才是最好的时候 每一天的快乐郁闷挣扎平淡就是一天天坚持的动力 做什么都不会太晚而不做什么也要自由地过
日剧里的夏天总是最美好
聊胜于无小清新……
木皿泉の诗意人生,精准捕捉那些隐于平实日常下不易被发觉的小确幸,宽容人生观、豁达生死观和淡然处世观全部温柔地无以复加。碗里吃剩的梅干核包裹着生活的本质,土里掩埋的腐瓜肉萌出希望的新芽;想以雪糕上终于没有再来一根时的那种松口气感结束自己的人生,想迷上未来能够让人想要活下去的那种、只要有它就很幸福的事。纵尘缘聚散离合悲欢,能问心无愧过让自己认可的人生最重要。穿过浸泡着西瓜和汽水的小河,沿着开满向日葵花田和菜园中间的小径通过,坐在happiness三茶的檐廊下,听着远处呼啸而过的列车和清脆的风铃声,捧一席蔬果大快朵颐。炎热的一天结束后,被舒服的风抚摸的舒适心情,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夏日伊始,萦绕旧梦。
非常温馨的片子,很舍不得的看完了最后一集,很开心点开了第一集,再看一遍^^
看了好几遍
好庆幸自己迟了20年才开始看这部剧,20年前过于年轻的我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从第一集一开始就有这么强烈的共鸣。women=我们,女性的田野牧歌,女人们天生就互相联结、互助、守望,现实再多委屈,也有人与我们一起分享共担,这不仅是物质层面更是精神与灵魂所在理解与碰撞。PS:人类学教授的原型是上野千鹤子吧,第一集吐槽那本破破烂烂的书的瞬间我就想到了《厌女》中的段落。
闪光的细节,松散的结构。气氛很夏天,03年的老剧,现在看倒也不过时。
不喜欢
不想被别人过分期待,也不想对自己过分失望,不想规划明确的未来,也不想在意他人的目光,原来成为大人是这么麻烦的一件事情,偶尔也想拥有永不结束的暑假。1999年的末日预言,不断出现“再来一支”的冰棒,抽干又注满水的游泳池,习惯性说着“请你回去”的“泥舟”店员,开满向日葵的happiness三茶入口,打下“星。”后离家出走又归来的纲吉,二十年后依然印着平成年号的报纸,说出口的“喜欢”与届不到的拥抱,在火星遥望蔚蓝的地球,平凡的我们说不清楚人生这件事,是寂寞多一些还是美丽多一些。尽管如此,去坦然接受吧,那些精彩的未知与想象的未来,满怀希望又绝望地好好活着,毕竟,“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到!”
一般吧
没有想象中好诶……当然还是很可爱的。
是我没有看懂么?
“不到外面去看看是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的,当然不在里面也有不知道的东西。不会晚的,我们什么都能够做。我可不能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踉跄啊”~大爱,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