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环球银幕》12月号,如果有转载请一定说明并告之本人,谢谢。
--“我说了我刚从夏威夷回来,穿的夏威夷衫。
”“哪有夏威夷衫外面穿个背心的啊。
”“现在的年轻人不都这么搞吗?
”……儿子、媳妇一大早为龙三的大花臂纹身斗嘴,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整个后背纹着一条龙。
儿子焦虑无奈的表情,配合龙三固执强硬的霸气,显得这位黑道爷爷有不合时宜的滑稽感。
这种从台词到表情、动作的滑稽,源自北野武早年演小品、说日本漫才(相声)的功底,此番喜剧风格贯穿整部电影。
他拍过喜剧,拍过黑帮,但黑帮喜剧其实算他近年的突破,要是你知道《极恶非道》系列有多冷酷的话。
喜剧离不开讽刺、错位、出格。
无论是嘲讽政客“微笑麦克”,扯扯昔日弟兄茂吉被做陪酒女的孙女养活,还是把右翼分子塑造得像亢奋老疯子,对日本社会各面都相当了解的北野武,说起任何世情都像老人拉家常,还是毒舌家常。
儿子就职的公司被右翼老弟兄带群众围攻,龙三和他重组的黑帮先是帮兄弟,发现局面乌龙后,将错就错转而敲诈儿子的公司。
龙三轻看人妖拉客,自己也很快穿着女睡衣和高跟鞋仓皇从妈妈桑家逃出,反被人妖们笑话,错位,讽刺又出格。
老年人组黑帮已够离谱,茂吉的错位更是悲喜交加。
开场十几分钟提到茂吉曾是“茅坑的茂吉”,即蹲在茅坑下端等对方老大蹲厕所,再一刀刺进肛门。
殊不知这是伏笔。
当茂吉知道与老头们针锋相对的新兴犯罪团伙要绑架自己孙女之后,便潜入他们的大楼,企图复制年轻时代的茅坑刺杀。
误入女厕已是乌龙,想躲在抽水马桶后方更是滑稽,最终被抓被杀。
他死于无法适应的现代变化,他的死也完成了“男主角的好兄弟都是要死的”这一功能,这帮打不中目标还要带面具进攻的老年人终于爆发了。
最后的公交车追奔驰车大战,虽非日影首创,但剧情推进流畅,还不忘揶揄老人家中途憋不住屎,出格也真实。
北野武所熟悉的仁义黑帮已没落,此片更是以“没有黑帮”为讽刺性背景,暴走族也已没落,这批人中转型做犯罪勾当的年轻一代,已失去底线。
爷爷们教训了小辈,伸张了正义,警察叔叔在黑社会火并结束后驾到,一如既往。
四颗星亮点:漫才味十足的台词需细品才好笑。
要将七八个人纳入一个镜头的摆位,足见导演用心。
北野武饰演的老警察或许才是坐观虎斗的幕后大赢家。
你还可以看:大佬,性爱狂想曲,真幌站前狂骚曲
管虎最近在拍老炮儿。
宣传吹得能把天吃了,预告片里又是跑车又是冰滩,冯小刚手持日本刀有如鬼武者。
张涵予扮演双刀流武士,打遍京城无敌手。
打住,真以为画漫画呢?
你们人生都是在幻想中度过的吗?
蛊惑仔电影为什么火知道吗?真实!
电影里没拍漫画里的什么老挝神拳,寒冰烈火掌,电影里陈浩南打架都是抡板凳砸啤酒瓶子。
人多就打,人少就跑。
这就是真实,观众买账,影响一代人。
魔鬼龙三吊着一身赘肉,肚子上绑着报纸去砍人,这叫细节。
不是非得飞天入地才有力量的。
孙悟空对弗利萨说,你把这个星球毁了我也不会死。
听着酷毙了,但就是感觉假大空,没有力量。
蒋天生是洪兴扛把子,他被乌鸦袭击的时候,他没有飞上半空浑身冒火变成超级赛亚人,而是就地被打死了。
骆驼是东兴扛把子,被枕头就给闷死了。
这就是力量。
当年的剑豪拔出杀人无数的拐杖剑,扎起地上的烟头抽。
当年的暗器高手准头全失扔光了暗器打不到人。
一群行将就木,说死就死的老头,有精气神反抗黑社会,用帕金森症的手拿着左轮枪抢劫公交车追敌人,这就是力量。
所以这群根本没有明天的老人会让年轻的黑社会感到恐惧。
这是一部能让人从头笑到尾的喜剧。
而且竟然三观奇正,老头儿们最后被抓去坐牢了,北野武扮演的警察没有像某些电影里拍的那样,说今天的事我什么也没看见,你们快走吧。
我不知道管虎创作的过程到底有没有从这部片子里获得过灵感,但从他的预告片,就能看出是多么愚蠢的一部片子。
冯小刚扮演的老炮儿拄刀冰河,冰层碎裂,有如魔兽争霸冰封王者。
我只有一个字,靠。
导演: 北野武主演: 藤龙也 / 近藤正臣 / 中尾彬 / 品川彻 / 樋浦勉 北野武的这部新片还是黑帮题材,但不再用《极恶非道》般正襟危坐的态度来表达世道的变迁,本片则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诙谐的讲述了几个“老家伙”的故事。
喜欢北野武的观众应该对他这样的处理并不陌生,几乎在他每部电影中都少不了喜剧的成分,但真正的喜剧片并太不多,本片可以看成一部比较纯粹的喜剧片,只是依旧有着北野武老爷子一贯的那种不屑劲儿。
北野武将自己的愤世嫉俗放在了不与这个时代妥协上,其实从《极恶非道》开始他便有那么一种看不起如今黑社会的劲头,说白了还是要跟自己较劲,本片中他更直白的讽刺了如今社会的现象。
当然,老爷子不是要说一段颇具教育意义的单口相声,而是要以暴制暴般的告诉观众旧时代的余晖。
从戏外的老当益壮,到戏里的生龙活虎北野武总是不服老的摆出一种不屑一顾的表情,似乎别愤青还“愤青”。
这些年越发觉得老爷子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看不惯这个与他渐行渐远的社会,就连黑社会如今干的那些偷鸡摸狗欺善怕恶的勾当实在让这个日本“传统行业”所蒙羞,所以必须让老江湖出马来个整风运动,金盆洗手的几位大哥重出江湖教训了一下这些毛头小子,故事就这么发生发展结束了。
北野武的电影很少卖弄和炫技,几乎都是用一种平和的态度来将故事,就连煽情和高潮都来得很克制,所以喜欢北野武的电影一般都会喜欢老爷子的那种冷幽默,很明显的便是在《菊次郎之夏》和《座头市》结尾的玩笑。
这部《龙三和他的七人党》也算得上是整部电影都充满活力,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大胆夸张的表现成那种老人的固执的自大,尤其是对旧时光毫不吝惜的骄傲自满,也正是因此这个故事才能成立,北野武导演多少也接着这么一部电影抒发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吧,只是在本片中红客串的有点儿少了。
«龙三和他的七个伙伴们»,日版老炮儿,北野武无懈可击的写实演出和日式幽默。
与北野武之前的黑帮片的黑暗沉重的风格不同的是,这部黑帮电影是以喜剧的方式呈现。
只是依旧有着北野武一贯的那种不屑劲儿。
在一出出荒诞不经的戏下,总让人感叹时代的变迁。
黑道,其实核心含义就是日本黑帮的“仁义之道”。
作恶的人们充满人性,遵守社会法则的人们人面兽心。
这不是时代的鸿沟能阻挡的。
不是老头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可能有人说是武士精神,可我看到的是傻帽不怕死,只有片尾才有些武士的味道。
北野武都如此年纪了还不甘寂寞,连导带演。
北野武在当代日本电影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样性的,他除去知名国际导演身份,也是名出色的演员,同时能胜任编剧和剪辑角色。
在电视上,他对别人的电影百般挑剔,甚至把这些东西汇集成杂文出版。
他的电影无法分类,包括动作片、黑帮片、青春片、时代剧、温情片、搞笑喜剧等等,2007年的新片更是要综合众多类型电影一起做番展示。
《堂吉诃德》的滑稽,源自于堂吉诃德陷于骑士的梦幻,文学式的想象使得人物言行脱节于日常生活的舒散。
《龙三和他的七兄弟》中的人物同样脱离了现实:颐养天年被黑帮的回光返照所笼罩,迷失于对往昔的眷恋。
龙三作为父亲显出的不务正业与童稚,与儿子的循规蹈矩、安分守职形成反差,传统的“父正子反”的逻辑被倒置。
如同僵死突现于一个活体上,龙三脱离了现实的运作逻辑;虽然事实是现实的僵硬与节段与龙三的活力形成对比。
但这对滑稽的产生并无影响。
一个脱离现实的个体显示的滑稽感随着具有相似倾向个体的集聚而增加,八个人显然已算一个群体,尤其当他们一同活动的时候,其滑稽感远非个体乘以七的效果所能比拟。
这里显示了滑稽效应的重复逻辑。
茂吉的形象是通过借钱这一事体展示出来的,每当遇到一个熟人,他就把这伎俩展露出来,殊不知但凡人有自知之明,便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自讨没趣。
但喜剧的逻辑显然要有异于日常生活的逻辑。
茂吉的这一行为显示了某种无动于衷,他就像一架机器,见面开启了他的条件反射,每次都将借钱的伎俩重演。
这种重复加剧了硬化的速度。
当观众渐渐熟悉滑稽的这种运作逻辑,结果显而易见:每当茂吉出现之际,观众就开始期待旧戏重演,然后在得到满足之后,放声大笑。
全片最为滑稽的段落莫过于最后“决战”之际,死去的茂吉尸挺着坐在轮椅还被刀和子弹误挨。
先是被自认为百发百中的投标手直直地将钉子飞入后脑勺(显示了言语与实际的倒置),然后是被神枪手的子弹射中身体。
面对死人一次次受到的伤害,我们丝毫没有响应同情,反而发出了最为快意的笑声。
原因何在?
首先,一具尸体已经象征了彻底僵化,那包裹严实的尸布加剧了硬化的程度;其次,射手们言语上的自夸与实际现状的反差:射击不仅没有伤到敌人,反而让无辜的同伴惨上加惨,从而部分消解了敞露的伤口展示的残酷程度;最后,是重复的机制所制造的滑稽效果。
这里我们想到了周星驰在《功夫》中使用的相同技巧:愚蠢的同伴不慎将一筐蛇洒到阿星身上,不仅没能救他于水火,反而两次把飞刀刺中他身上。
同样是小人物反复落难的逻辑,同情被消解了,现实转变为游戏。
(原题目本来相称称他们一群人为流氓,后来想想很不准确。
流氓无组织无纪律,散兵游勇,还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成不了带大气候。
而黑社会则不然,虽说也干些违法乱纪的事,但都是大买卖。
最为不同的是有规矩,等级严明。
甚至其中的成员严格遵守着“义”,更偏向于“侠”,行侠仗义。
但下面流氓和黑社会混着叫,因为现实中我们几乎不去区分这两个行业,毕竟都不是好东西。
)混社会的到老了会成为什么?
成立一个老年黑社会吗?
大多黑社会成员无法善终,早在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当了炮灰。
除了组与组之间的械斗,还有组织内部的争权夺势。
总而言之,死亡的几率大于一般人十几倍。
少数幸存者可以当元老,各组起冲突闹矛盾都来找元老裁决,信得过。
在等级制度严明,或者说是在还讲究老幼尊卑、仁义道德的时代,元老们的生活还是不错。
就像杜琪峰拍的《黑社会》,几个老头子安度晚年的同时还有小辈儿的来“贿选”。
除了这些能在组织中当元老的人,无名小辈混不出头的就比较惨了。
对家庭的亏欠,比如影片中的龙三,这还算好的,有儿子家人。
其他的人呢,妻离子散,只剩一人,靠补贴过活。
除了孤老终生,最为悲惨的还有时代的更替。
当几十年上百年流传下来的规矩崩盘的时候,初生的牛犊不再讲究、认可那些老理儿的时候,老家伙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其实电影中的后起之秀还算仁至义尽,只不过有些事情做得不讲究。
很明显,影片试图在营造出新老交替时产生的冲突。
而老流氓还活在记忆里,认为世界的运行法则还像他二十岁时的那样。
但是世界早已变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
能说世风日下吗?
不能。
因为这个社会从来没有变好过,也从来没有变坏过。
它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生长。
8位平均年龄72岁的老爷爷们出门打架、在酒馆闹事,大家都还勉为其难地尊称其欧吉桑。
加上日本人重视辈分,更是不敢怠慢。
但是看到这帮老流氓反倒来劲的时候也是让人蛤蛤大笑。
影片前半部分展现了老流氓们人老心不老,还想折腾折腾。
老人家大多谨慎稳重,做事情不慌不忙。
但老流氓不一样,脾气爆惯了,老了也改不了。
尤其那个据称用刮胡刀弄死数人、闻名于世的老爷爷。
反而在给自己刮胡子时,哆哆嗦嗦见了一脸血。
用反差制造笑点是北野武的长项,总是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龙三这个角色其实更像北野武,可能他不愿意重复这种角色,就去客串了个无趣的警察。
龙三这个老流氓企图和当年崇拜自己的小姑娘走上一遭,本还盼着见识见识老头金枪不倒的雄姿。
谁知杀出个程咬金,把好事搅和了。
但现实中,68岁的北野武可不服老,被爆出与小18岁小三同居,尽管经纪公司否认,但我觉的北野武干得出来这种事。
他说过,无趣的人生我才不想要。
影片后半段有些荒唐,玩笑开过了就不好玩了,成了一出闹剧。
管虎也拍了个新片,叫《老炮儿》,北京话里老流氓的意思,主角由冯小刚饰演。
当初冯小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饰演的道貌岸然的老师,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让子弹飞》片头的师爷也让人留下不错的印象。
希望可以在《老炮儿》这部电影看到消失殆尽的仪式感和英雄末路的悲壮。
后记,看我的预测能力,冯小刚得金马奖了
时代更替,新的暴走族占领了老黑社会的地盘以及社会地位,老黑社会不满现状想重新建立往日的制度但却被看低,老派的做法已经彻底过时,麦克的自我介绍就像鸡同鸭讲,茂吉从前的壮举被现代马桶抛弃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命。
茂吉事件发生的非常快和平静,这些本来就要被遗忘的老人,他们的生死对社会不会有一点影响,对死亡的表现,平静比壮烈更刺激人,冷漠才是现实的人性。
最后老黑社会和暴走族一起进了警局,龙三他们的生命也许终点就在这里,但对这个社会的改变可能微乎其微,这个暴走族被送进了警局但新的小混混总会登上舞台,一个时代的过去是不可改变的,曾经强大的力量在更加荒唐的新时代显得无力。
科技在越来越进步,人性隐藏在素质教育下仍然黑暗
前几天,广场舞大爷大妈围殴篮球小伙,引起广泛的热议。
评论更是一边倒,纷纷谴责那帮老人。
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在这个“风口浪尖”,淑芬跟大家分享一部电影,正好是说“流氓”们变老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名字是《龙三和他的七人党》。
讲述的是曾经是黑帮老大的龙三年老以后,不甘寂寞,找回昔日的手下,组建帮派,想着重塑昨天的“辉煌”的故事。
电影导演北野武,被称为“日本电影新天皇”,还是公认的黑泽明的接班人。
他十分擅长表现暴力,从他导演的处女作《凶暴的男人》开始,《奏鸣曲》、《大佬》、《花火》、《极恶非道》系列,都被打上了“黑帮电影”的标签。
但北野武展现的杀戮不同于昆汀·塔伦蒂诺的鲜明直白。
他镜头下的事件常以猝不及防的方式出现,黑帮人物的描写也更生活化,真实又可怕。
侯孝贤评价北野武说:“他的电影一直处在现实的冰冷,北野武很小心的避免过度倾泻像悲伤或渴望之类的感情。
”在电影《大佬》中,剖腹、剁手指、筷子插鼻孔等元素的设置,原生态的把黑社会的残忍、嗜血展示出来。
但北野武的电影风格又不仅限于“暴力美学”,黑色幽默也是他的一大特色。
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很暴力血腥的电影里,也时常会有一些荒诞不经的片段。
《花火》中,被黑社会追债的西佳敬,抢劫银行之后,带着患病的命不久矣的妻子去旅行,在景点合影留念时,费劲心思终于摆好姿势和表情,按下快门的瞬间,一辆汽车从镜头前开过,这个情节的设定,打断了之前的沉重伤感。
在《座头市》中,盲剑客座头市在打败数个高手后,却在胜利的归途中,不慎自己绊倒。
观众在哄然大笑后,从血腥中解放出来。
北野武的电影中总是流露出“自嘲精神”,《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
》和《阿基里斯与龟》,也被称作北野武的“自嘲三部曲”。
虽然北野武长了一张恶人脸,生活中却是一个逗老头。
早年的时候,北野武是一名喜剧演员,与人搭档说相声,并以毒舌和冷幽默饱受欢迎。
他还出演搞笑节目和短剧。
北野武在电视上模仿体操运动员高叉裤的动作,淑芬觉得又古怪又搞笑。
由于一次醉酒后的车祸,导致北野武半边脸面瘫。
在他出演的很多部电影中,冷漠的表情加上脸部的不时抽搐,和机关似的说话方式,这种反差,让人忍不住想笑。
威尼斯电影节上,北野武发表获奖感言:“你看,我的一半脸笑了”。
在一次回母校做讲座的时候,北野武回忆刚拍电影时说:“那时会叫我一声‘导演’的,也只有流氓。
”
他的话,总是流露出黑色幽默中的自嘲。
北野武在没出名之前,幻想有一天如果有钱了,一定要买一辆保时捷汽车。
但当他终于买到保时捷后,他觉得开起来的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于是,这个“逗”老头,把车借给朋友开。
自己打车跟在后面,向司机炫耀:“看,那是我的车。
”
电影《龙三和他的七人党》中,他将自己两个最突出的特征“暴力、黑色幽默”,融合在一起。
一帮曾经是黑社会的年过七旬的老人们,厌烦了晚年的无聊生活,决心再组帮派,重出江湖,不料却与新帮派发生种种斗争的故事。
与北野武之前的黑帮片的黑暗沉重的风格不同的是,这部黑帮电影是以喜剧的方式呈现。
看着一群站都站不直的老人,还要去打劫、恐吓别人。
这种表现出来的荒诞和反差,使电影笑料百出。
龙三招待昔日道上的好友,来家里做客,并热情的给他们做了一盘烧烤,当下酒菜。
于是龙三和他的儿子展开了下面的对话:儿子:白腰文鸟怎么不见了。
龙三:我给他喂食的时候跑掉了。
重组黑帮的老大爷们,商量怎么选老大。
来自龙三的回答,直击心灵,震碎五脏六腑。
一行人骗了黑公司一笔钱之后,开心的跑去赌马龙三冲着茂吉摆出两双手,要他全部买55号马,这匹马果然不负众望的赢了。
不过,这次茂吉“听话”的买了35号马。
虽然龙三已经隐退多年了,但江湖上依旧有他的传说。
龙三去会所碰到一个崇拜他的妈妈桑。
妈妈桑一顿献殷勤,想看龙三身上的纹身,作为黑社会老大的标志,龙三也很骄傲的向她展示。
不料中途,妈妈桑的金主上门。
不得已,躲在卫生间里赤裸的龙三,就地取材,成功伪装逃跑。
这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识,就问你服不服?
据说,这是导演的亲身经历。
不同的是,北野武忘带家门钥匙了。
原以为只是小打小闹的“一龙会”,却在中途引起新帮派的不满。
茂吉的孙女被新帮派的掌控,茂吉深入贼窝报仇,却不幸被新帮派的人打死。
“一龙会”的老大爷们,终于可以去搞些上头条的大事情了——为茂吉报仇。
不要以为茂吉死了,就帮不上忙了。
生前为兄弟两肋插刀,死后还可以被兄弟再插两刀。
新帮派的人扛不住疯狂的“一龙堂”的大爷们,开车逃走。
一行人劫持一辆公交车追击奔驰,上车还不忘出示老年卡。
《龙三和他的七人党》中,搞笑艺人出身的北野武,用他擅长的黑色幽默贯穿全片。
但电影又不仅仅是笑料的简单堆砌,《龙三和他的七人党》其实表达的是被时代远远甩开的人们的失落,和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无可奈何。
这帮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大爷们,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的荒诞,实际上是对这种“无奈”命运的奋力反抗,他们看似滑稽,却又让人感到悲壮。
父子关系决裂、兄弟惨死、自己有可能蹲监狱到死,这些严肃又沉重的事情,在电影中,都不算什么。
要知道, 生活会让你苦一阵子,等你适应以后,再让你苦一辈子。
香港导演高子彬的《杀出个黄昏》默默无闻,所描写的情节和主题,正好与日本导演北野武的《龙三和他的七人党》相互照应,仿佛两个心心相印,英雄惜英雄的暮年好汉,在夕阳下互相扶持。
老派的地下结社运动随着东亚国家经济泡沫增长期的放缓,战后社会管制力量由松到紧,法治的健全,已经逐渐消亡,正象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走向了暮年。
随之走向衰弱的,还有地下结社运动初期所倡导的侠义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五六十年代时,东亚的国家地下结社运动高涨的时候,所秉持的传统侠客精神,也已经日趋衰落。
随之而来的是,纯粹以利益为追求,以暴力为支撑的社会边缘犯罪组织价值观的形成。
北野武的作品秉持了他一贯的冷峻,即使用戏谐、滑稽的形态来描写老派结社组织的衰弱,也充满了冷峻的笑话。
日本的结社形态在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泡沫的破灭,以及社会反暴力法的实施,基本走向末路。
几个老人组织起来的地下结社形态,己结成为社会的边角料和笑料,但同时,影片也向原有的侠义价值观做了致敬。
高志斌的作品加入了温暖的感情主题,从音乐、色彩,以及描写的歌厅、小饭店这一类的场景,也充满了浓浓的老式港片的味道。
同时也怀念了老派地下组织所秉持的侠肝义胆,兄弟情谊。
影片还模仿了法国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当中,杀手爷孙之间的细腻感情色彩,为这部怀念题材的作品,增加了一丝黄昏的温暖。
龙三穿着女装被三个人妖拦下问话那段笑死我了,北野殿没少拿这个经过艺术再加工的梗揶揄自己23333333
北野武显老了,演警察还像黑社会,一帮老头玩得开心,黑帮迟暮心不死,坑蒙拐骗不成功,坐吃等死被人嫌,气场罩身不走样,出门还能抢地盘,暴走喜剧,老年纹身,昭和残侠,故事有些简单、情感分量不足,不过还是挺乐。什么时候吴宇森拉上谢顶的狄龙、扑克脸的发哥也拍个这种戏,就好玩了。
一直觉得很揪心,不知道这帮老头子会拼个什么结果出来。明明是喜剧,完全笑不出来。
有趣,有趣!
北野武的喜剧。
老人们会开始缅怀自己的青春,特别是一些老头子们,他们会顽固的坚持自己曾经的生活,电影里面表现了他们的索坚持的理想,也表现了他们对于自己亲人的不合
鞭尸的一段不错
明明是喜剧却流露出因岁月老去而无奈的悲伤。老家伙们热血又可爱,北野武自己演警察还是一股黑帮范儿,话说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很喜欢史蒂夫麦奎因吗。。。
中开低走
老头纯在玩,没办法
失望 人终究会老去 北野武也不例外
北野武难得没拍打杀到底、无逻辑的黑帮片,可能因为本人没有出演什么重要角色,看着反而顺眼一点。
没看完,就那样。
挺欢乐的,中途有开怀大笑过。
10s的北野武一面挥洒着对贯彻义理的理想主义日本黑帮梦的想象,一面重塑人们对迟暮之年的思想烙印。影片中不仅暴力如此,就连喜剧包袱也如即兴般突如其来,不做埋设。高潮部分捧腹大笑。
“没有的东西,就是没有!”整个电影好看到飞起!!!!!!!!果真,不会说相声的演员不是好导演!
被时代抛弃却一身正气,讲究义理的一群老顽固们公开向抛弃他们的时代挑战。用笨拙较真的方式去干自己认为是对的事,真是又热血又可爱。很严肃的胡闹可真是北野大爷的风格啊,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也不忘调侃自己:“等你出来大家都挂啦!”超龄少年断指的潇洒定格,帅掉渣!
笑话不太好笑了,吐槽也没那么犀利了,毕竟谁都会老......
日版老炮儿!!!
北野武是個懷舊的老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