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是一部温暖的高品质良心剧。
这部剧表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家庭矛盾以及友情和温暖。
1.深厚的闺蜜情。
闺蜜的友情能直到各自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都不变质,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
2.乐观的人生态度。
就像剧中嘉一所说,老年人应该是越来越怕死的,可是她的阿姨们所表现的是对死亡的坦然和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父母与孩子之间逐渐会形成屏障,就像剧中的阿姨们和她们的孩子一样,甚至有些儿媳妇会禁止婆婆搬来同住,这样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
4.家庭暴力。
许佳雯对他的丈夫敢怒不敢言,同多数社会中的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一样。
剧中也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对父母的担心和父母的不信任。
5.男女朋友的结婚问题。
嘉一和安宁争吵的原因是安宁不愿意考虑结婚,剧中多次体现安宁对见家长和结婚问题的抗拒,最终引起了情侣之间的争吵。
剧中的老演员们生动的表现出了上述的各种社会问题,青年演员也演技在线,这不得引起我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这部剧不仅是在灌输一种正能量,也在提醒我们重视这些看似离我们生活很远的问题。
目前看来,这部剧还是挺成功的,不知道后续发展如何,那就只能拭目以待了,希望不要让观众失望。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慧贞阿姨知道佳雯被家暴的那一幕。
那一刻,想起了妈妈。
不听妈妈的劝告,嫁到外省。
当时妈妈问,以后会不会后悔。
我说,过的好久不会后悔。
妈妈说,你早晚都会后悔的。
怪只怪自己悟性差,明白的太晚吧。
在看电视的时候,我在看什么?
看的也是自己吧。
晓得时候有一个愿望,有一个大大的房子,能亲戚们都住在一起,外婆外公、姑姑们,都可以在一起。
渐渐长大后,就明白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生活在一起算什么?
现实生活里没有童话世界啊。
但是那些家长里短却很真实,有一些些夸张的地方,还是可以理解。
今天是平安夜,节日的气氛很浓厚。
祝愿大家都能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感受到一份温暖,用力拥抱生活。
没看过也对韩版没有兴趣,因为国情不一样不论。
抵制国产家庭都市等等糟心戏的我,要为她们打call。
作为同嘉一一样的年纪,类似的家庭,“她们”真的是在中国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的原型。
当你老了,儿女不在身边,独自一人或老伴不给力,朋友们的互帮互助是最后且唯一的救赎。
剧中出现的母女矛盾不愿跟老人一起住的儿女婆媳矛盾...在30岁的年纪体会颇深。
我是跟妈妈一起看一起讨论的,剧情仿佛是我们生活的镜子,我们看后能理解彼此的一些立场和想法,是这部戏很成功的地方。
瑕疵肯定是有的,广告硬直入,某些剧情的不合理。
但老戏骨们演技在线、人物刻画精准,中国的妈妈们怎么就不能在糟心的生活中保有环游世界、寻找自我的心愿和想法?
怎么就不能有第二春?
多个人照顾关心他们不好吗?
我憧憬着她们的生活。
我希望我以后不是在照顾子女孙子们、每天烧饭做菜打扫卫生的生活渐渐老去,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希望有自己的生活,我希望能和朋友们经常聚聚出去玩。
以及西方开始出现的老年社区。
到了年底,荧屏里的合家欢气氛越来越浓,跨年演唱会热闹造势,压箱底大戏也纷纷登台亮相。
就连一向主打青春偶像的芒果台,也用电视剧《亲爱的她们》打起了温情牌。
改编剧的“国际惯例”不够接地气这是一部赢在起跑线上的作品,改编自去年的热播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以原版豆瓣9.5分的高分,受到了颇高的期待值和关注度。
聚焦老人年生活,探讨社会最迫切的老龄化危机,引发共鸣。
不过,《亲爱的她们》与大部分改编剧一样,遇到了口碑两极化的问题。
不够接地气,将原版剧情生搬硬套,丢失了独立精神意识,这是汉化版豆瓣评分与原版高分形成强烈反差的原因。
韩版讲述的一群迟暮之年的老朋友,仍旧面临着承受着生活中不断产生的烦恼,或悲伤或难以言说或无能为力,最后相互携手共同面对的故事。
它用非常真实的手法,将友情亲情一一展现让人动容。
(关于《我最亲爱的朋友》小编已经强势安利过了,详情请看点击链接吧。
你知道吗?
给人添麻烦是美好的事情)在国内的版本中,所有角色设延续了原版的人设。
宋丹丹饰演的马卫华能熟练的操作微信,经营一家简单洁净的餐厅。
控制欲极强,不仅会因为女儿不接电话,而跑去派出所报警,而且还是“老年姐妹团”中的大姐大,啥事都要管一管。
刘莉莉饰演的石慧贞对丈夫言听计从,内心还怀着环游世界的浪漫幻想,可丈夫却是个吝啬的“务实派”。
朱茵饰演的颜舜华,因为老伴离世独居的她有些郁郁寡欢,差点寻短见,还好有姐妹团的陪伴走出悲痛。
翁虹饰演的老板娘木子扮演着老姐妹之间的和事佬,调和关系化解矛盾全靠她。
人物关系照搬,可环境背景却从原版的都市底层,变成了中产阶级。
在深圳这样的国际都市,老太太们,有车有房,拿着退休金。
在物质层面生活惬意,少了一些韩版最动人的烟火气,有些老年版欢乐颂的意味,这就是这部电视剧最大槽点。
老年版欢乐颂很酷啊抛开原版光环,这部剧真的一无是处吗?
那倒未必,至少很多年轻人都愿意陪着父母一起来观看。
社会话题足,这是《亲爱的她们》开播以来,取得高收视的主要原因。
妈妈们集体相约拍“遗照”的情节,触动人心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舜华阿姨轻生被救,几个老朋友再聚在一起,没有重逢后痛哭流涕的画面,而是轻松地聊起自己将来追悼会的情景,平静的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突然有一件事情打破了这种平静,就是她们意识到,居然找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放在告别式上让人悼念。
这对几位老太太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于是她们立刻画着美美妆,穿上压箱底的衣服,心情像出游一般,去拍了自己的“遗照”。
在中国的文化里,人们很忌讳谈论“死”,它不吉利,不受待见。
但岁月流逝,生老病死是早已注定的结局,而且它不能被预知,也无法控制。
那为什么不在有精力的时候,提前将让这场终将到来的告别式,安排的随心一点呢?
提前准备一张好看的遗照,不是一件沉重的事情,而是一种健康乐观的心态,直面死亡反而会让你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所以说这群老太太们活得洒脱,透彻的让人羡慕。
这样的生活观念,可能对电视机前大部分的观众来说它不接地气。
但它传递的是老年人“向往的生活”,不再是孤独凄惨而是有好友相伴,过着酷酷的“欢乐颂”般的晚年,给丧气十足的社会带来希望,让年轻人向往。
这种超前的价值观,值得赞叹。
除此之外,《亲爱的她们》还有一条故事线,是探讨80、90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大姐大马卫华的女儿顾嘉一也是故事主角之一,已经30岁的嘉一还活在妈妈的掌控之下。
随意出入女儿的住处,掌控女儿的行程,不留空间的爱压迫的嘉一只想逃避。
马卫华与顾嘉一这对母女的设定,让观众有共鸣的同时,也带来了反思。
会让人站在不同的对方角度,去理解父母或者子女,给彼此更多的空间。
所以这是一部很适合与父母一块看的电视剧,通过影视剧的潜移默化,让双方去理解彼此。
区别于婆婆妈妈的八点档,这也算是“客厅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一种改革。
看到六分的豆瓣评分我还是很不理解,可能是豆瓣的受众还是太年轻了吧。
这虽然是个有无数bug的翻拍剧,但是一群老戏骨的演技和故事传递的真情足以弥补这些bug。
我可能还没有剧中这些主人公这样老,但是却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了现在的妈妈和三十多年后的我。
我也有一群相依相伴二十多年的闺蜜,只是这几年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走着走着就散了,记得上个月和曾经最好的闺蜜大吵一架,我们三观不同了,无法达成共识,在一起如鲠在喉,最后无奈的约定今后不再见面,也许老了可以再见,也许经过更长的岁月更多的磨砺,我们才能放下中年危机中的种种功利和浮华,在更多的沉淀中彼此坦然面对,不再有那么多的挑剔和不屑。
其实看第一集开头的时候,觉得有马卫华这么个母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掌握女儿的事情,不过看到后面她给员工送礼物的时候,我发现她其实也就是个把母爱无线放大的普通母亲罢了。
第二个出现的是一个企图自尽的女士——颜舜华,她看起来似乎是有些抑郁,因而要自杀,可惜最后被送到了警察局。
其实剧情里面的人物设定还算不错,就是有些地方不太贴合实际。
特别是马卫华的女儿,为了去见男朋友,而不顾工作还没受到责罚那个地方……不过具体如何还要看之后的剧情,先来个三星保底。
《亲爱的她们》真的是一部温暖的高品质良心剧,像是一群老人演绎的欢乐颂,老戏骨的汇聚就是看剧的动力。
有友情、有亲情、有爱情,每一面都能照射出生活本身的样子,他们都在极力挣扎,逃不过生老病死,却想活得更加自如一点、更加开心一点。
我看到了十一集,基本上每一次放插片曲当你老了,都会使我泪目,可能这就是情感的共鸣,真爱的共振吧。
我向来对国产电视剧很宽容,作为追过原版《我亲爱的朋友们》的一枚粉,对这部翻拍剧还是依然很喜欢。
当看见某综上作为评委的宋丹丹同学,还是看见作为母亲角色出现的宋丹丹同学更为亲切,也更加自然,几位阿姨如同韩版一样都是老戏骨,妈妈专业户的角色,当几位阿姨作为主角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很惊喜了。
看惯了电视里面各种小年轻谈恋爱,当初tvn出亲朋的时候,我就不时感叹,应该多一点这样的剧。
tvn擅长的生活化,无论从亲朋还是1988都可以展现出来,所谓的生活的味道,用色用调,都是精心,翻拍剧画面的确很漂亮,但是却没有原版更真实味道。
剧中依然插有广告,终于没有像以往芒果台剧中插播广告那么直白显露,这是值得鼓励的,这些年广告在电视剧中插播得肆意妄为,作为观众其实真的感觉很...em...恶心。
在此之前没有看过姜妍的戏,只在花样姐姐中看过姜妍,对这个女生还是很惊喜,演戏和本人来说给我的感觉就是分得很清楚,很少带入自己的感觉,和我们张若昀大大扮演的情侣真的太甜了,再次打起旗号,张若昀太帅了。
原版中高贤贞是几乎素颜以四十多岁的年龄饰演三十岁的姑娘,但是没有违和感,很自然且美丽,而张若昀那个角色是同样帅到让人想犯罪的赵寅成饰演。
好像扯远了...总之很满意。
目前来说没有太大的bug,会继续观望。
我特别喜欢这部剧,当年的韩版我看了好几遍,看到中国翻拍又都是老戏骨可以说是相当开心了、又有张若昀演也不差~但是看到那个看不见眼睛的发型,以及装13的演技我就真的看不下去了,没有CP感,感觉太端着~闺蜜团这边,嗯怎么说无功无过吧,看韩版的会被他们之间的小举动感动哭,会感觉他们是扶持彼此后半生的家人,可是感觉我们拍成了两个小团体,外加卫华~哎,演员是真的不错,但是不知道为啥就是看不下去~
真的很暖心的一部剧,看得我频发感触。
很多细节都处理得很好,也有很多贴合实际的情节,看了过后,分分钟想回到妈妈身边。
曾经想漂泊的心瞬间就想定下来,离父母近近的。
当时分分钟就想到了自己老了以后,马上就给闺蜜几个发了消息,畅想我们老了以后。
真得挺感动人心的,让我更明白生命的可贵,更珍惜亲情友情,更理解生死。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先来,所以要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什么破烂玩意,把中国女人糟蹋成什么样了
陪老妈看的。没看过韩版,但觉得剧中不老戏骨飙台词还是不错的,不少场景和台词确实打动我了,关于生老病死和亲情间的理所当然值得深思
对姜研实在喜欢不起来啊。
了解妈妈们的世界和喜怒哀乐
剧情拖沓,屁大点事儿好几集都说不明白,比韩剧还慢。
超好看的 很日常化 很生动
真心不够符合我国中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华丽的场景整齐的一切,真的接地气吗?翻拍要注重本土化啊,把本国的文化和生活拍出来,这才是翻拍的价值啊。不过老演员演技还是不错的
好看,剧情很好,好多老演员都认识但是叫不出名字来,金太郎的爸,宋丹丹,翁虹,岳跃利,剩下的叫不出名字来了。
为是我自己也是很多正在老去,却越来越年轻的老妈们打call
陪老妈看~很多彼此说不出来的话就听着电视上的人说吧
审美堪忧 不知所云 一星给张若昀
很温情 还蛮喜欢的 宋丹丹老师演技真的没话说👍
又逗又温馨,没看过原版,虽然是买的版权,但更接国内地气不是。
看不下去
不好看
挺喜欢看这类生活剧的。居中的几个妈妈挺好,只是宋丹丹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吧,不管演啥都是这样吧,至少电视剧里是这样子的格式化。
接地气的片子,很多情节都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不经意间的感动,很久没这么追国产剧了。反正我陪老妈看的挺起劲儿。
演技在线
跟着我妈一起追的这部剧,认识了一个新演员姜妍还挺好看的。看到宋丹丹和姜妍的角色仿佛看到了我妈和我,挺有意思的。演员们演技都可以,题材加分。
这改的……好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