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一季

航拍中国 第一季 Season 1,Aerial China Season 1

主演: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航拍中国第一季》剧照

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3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4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5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6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3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4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5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6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7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8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9航拍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0

《航拍中国第一季》剧情介绍

《航拍中国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看《航拍中国》有感

大自然给与了人类太多的馈赠,上亿年间他永远只是默默的给,看似无所图。

而人类这个物种向来别具一格,他们挖空心思想要“得”,却在短暂的数十年后不得不被迫将全部的自己还给大地,想来也是有趣。

纪录片之于我最大的收获大概可以用两个词来描述吧,一个是“敬畏”,另一个是“通透”。

时常会被生活的迷雾遮住了眼,然后将为数不多的大好时光消耗在于衰颓的状态里,仿佛当下面对的是一个跨不过去的关口。

时常会陷入对自身无所长亦无所为焦虑里,惶恐于时间无情的流逝终日终日找寻不到内心的安宁。

于是很多个这样糟糕的日子里,那些记录有祖国大好河山的影像成为我人生的“救赎与信仰”,或许换一种说法来讲,纪录片本身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镜头划过的山川湖海草木丛林,他们无-不在告诉我:沉稳些,再厚重一点,生命短暂的意义是为了让你明白,大自然会赋予每一个生物感知这世界的机会,可惜的是这是记得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

那么,为何不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真真正正的去感受并且热爱生活呢?

 2 ) 《航拍中国》除了颜值外,拍摄思路更有魅力

要说中国今年比较火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国》。

《航拍中国》的每一帧都能截图做桌面,从文案到配乐到画面都是惊艳到没朋友。

除了这几样外,其拍摄思路更是让人折服。

以航拍为主题的纪录片,首先得有颜值,这点《航拍中国》做到了,精致的画面,每一帧都是视觉的极致体验,再加上文案和配乐,看得你内心激昂澎湃。

有种中国的大好河山就是为航拍而生的感觉。

这不是人物纪录片,也不是动物纪录片,“航拍”主题大而难捕捉,第一次看到《航拍中国》这个名字时,我大脑静止了好几秒,如果这个主题扔到我手上,我还真的无从下手。

用航拍的形式,将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的国家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只是仅仅将航拍的景物展现出来,那未免显得单调,也枉费了人力物力,也称不上是一部走心的纪录片。

所以《航拍中国》的走心,不仅体现在画面、音乐与文案上,还有贯穿整部纪录片的拍摄思路。

《航拍中国》的拍摄路线囊括34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主要以省份展开,再从省份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再从地区继续深入到代表性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观,再从自然景观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人文历史文化,这便是《航拍中国》整体思路。

下面就举《航拍中国——海南》为例。

观看纪录片的时候,其文案的解说就是其拍摄思路的文字展示。

第一站是海南的马鞍岭火山、海口、三座具有代表性的灯塔。

进入画面之前,用小地图进行简介,给人整体感和方位感,让观众跟着小飞机的飞行航线慢慢进入画面。

海南第一站紧接着便是马鞍岭火山的介绍,先从海南火山的形成,然后介绍火山群,最后便是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火山进行介绍。

这便是海南第一站第一个航拍对象的介绍。

接下来的海口,便是从海口的全景切入,进而追溯海口名字的由来,涉及经济、文化,揉进人文历史,将整个画面感丰富起来。

最后便是三座最具代表性的灯塔。

之后《航拍中国》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拍摄。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整个海南省重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都被一一拍摄和介绍。

这种拍摄思路我们可以借鉴到一些地方。

一、写游记喜欢旅游的朋友当然也会习惯写游记,但是游记如果还是写成了旅游攻略,那未免有点愧对于自己这趟旅行了。

每到一处旅游景点,我们除了美食和玩不可辜负外,其人文历史也是不能忽视的。

为了让自己的游记更有逻辑和深度,不妨借鉴一下《航拍中国》的拍摄思路:1、画出自己旅游的地方;2、选择其中感触深、印象深的一个或几个地方;3、发散性思维。

详写与这几个地方有关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亦或感受等。

二、拍摄区域性地理视频无论你要拍大区域亦或小区域的视频,《航拍中国》的拍摄思路无疑是一个教科模板。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拍《母校一日游》的视频。

这个题目很明显,那就是将游览母校里的重要景点。

首先得有一个母校的版图,然后是将重要的景点标注出来,接着便是相关景点的拍摄,拍摄不能只是单单景点的采集,还要介绍,毕竟将其作为介绍景点定有其原因。

这部纪录片,除了能够尽情地欣赏其中美景,开拓眼界,也是思维逻辑的一场取经之旅。

这是我看完纪录片的一点小收获,与你分享。

【我是小璃,感谢您的雅阅!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打个赏、点个赞、加个关注、或留个言吧❤欢迎交流^o^】

 3 ) 解构《航拍中国》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

近几年,在国内纪录片开始从小众领域进入大众视野,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再到最近的《航拍中国》,都能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部《望长城》打开了中国纪录片的转折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纪录片的标志。

与一些综艺娱乐节目不同的是,纪录片是对真实素材作有创意的处理,其首要原则是真实和立于现实基础。

《航拍中国》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9.3分,超过72%的人给了5分。

这部作品实现了创作理念的精细化和观众口碑的双丰收。

所以,想借这个机会学习一下这部优秀的纪录片。

一、创作背景1 纪录片创作整体氛围随着新世纪经济文化水平显著发展,社会文化思潮的多样化,观众审美水平也在显著提高,著名的剧作家罗伯特·麦基曾说,现在也许是有史以来,对有志于当一名作家的人要求最严苛的时代。

今天的观众饱读故事,与几个世纪前的观众相比,他们一天的阅读量相当于他们一个礼拜的阅读量。

所以观众的品味越来越高,对于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今天观众掌握遥控器和鼠标的世界里,如果前30s没有吸引观众的兴趣,那么观众会迅速转移阵地,寻找能够刺激他兴趣的作品。

除了观众的审美水平在挑战着创作者的水平,创作者内部的江河里,也在踊跃着大量的生机,越来越多优秀的创作者,他们富有才华,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他们不断地推出大量卓越的作品问世。

2 作品的创作缘由2015年秋天,中央电视台找到了从事纪录片行业13年的优秀纪录片导演余乐,想让他拍一部反映中国整体风貌的片子。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近些年来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越来越重要,以往的反映中国风貌的纪录片基本都是国外,而且都是立足于某个片面的点来谈的。

比如,BBC的《野性中国》(Wild China) 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美国国家地理的《鸟瞰中国》(China from Above)讲述中国大江南北人文历史,以及日本《中国力量》(China Power)、韩国的《超级中国》(Super China)等等。

其中,《鸟瞰中国》这部纪录片是中美联合拍摄,2015年时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

不过这部片子只有2集,对于展现整个中国,从宽度和广度来说还不够,因而央视在这个启发下,想要拍一部属于中国人的航拍中国。

二、立意构思关键词:中国、航拍、大众1 中国这是这部片子的核心内容,题眼。

就像我们拿到作文题目一样,导演拿到这样的题材需要深思熟虑,他需要展现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好拍吗?

中国这么大,随随便便拍一拍剪一剪,片子就出来了。

但如果只是单纯堆砌风景的话,这样的风光片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题材,一方面,横向来看,中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地域类型又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化聚集地会很不一样。

另外一方面,纵向来看,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内容上要体现历史的更迭、文明的进程。

所以,这个难度是挺大的。

要拍一部反映中国整体风貌的片子,就需要这部片子必须立于足够的高度去纵览整个中国。

既要把中国丰富多彩的地理地貌展现出来,又要从历史文化角度纵览整个全局。

所以,余乐选择按照省份地域划分去解决广度的问题,在每个具体的点里面解决深度的问题,是很明智的选择。

2 航拍这是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拍摄的方式,而是这部片子的一个总的视角,就像一双纵览中国的眼睛,从空中的视野高度把握全局。

从前期构思的角度来说,要充分运用航拍这种形式,去挖掘其背后可以利用的资源。

正像开篇解说词所说的:“当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空中,你会看见专属于空中的奇观 。

”航拍,会带给观众一种全新感受,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一层一层揭开大地的面纱,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中国。

这种空中的视野不仅让你能够看到更多平时所看不见的景象,比如新疆的八卦形状的村落,陕西华山的巅峰,也会让你对片朝夕相处的土地自然流露出别样的感情。

我在看弹幕的时候,很多人留言说离家在外,从来没有过这样看过自己的家乡,想念。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导演会有意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会告诉观众这是一次精彩的空中旅程,带领观众从一个地点飞往另外一个地点,去看不同的奇观。

另外,从天空俯瞰,整个眼界会不一样,会弥补观众很多知识上的空白。

3 大众这是这部片子的受众,一部片子导演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它的受众,不同的受众它的基调是不一样的。

这部片子,导演在采访时说,这是面向中国大部分百姓,从7岁小孩到80岁老人。

“这个片子非常具有家庭观看的可能性,怎么去争取老人、中年人、小孩?

让他们的观看变得轻松,而且喜闻乐见?

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观看——我们正是从这种角度去考虑旁白、音乐的。

”所以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整个片子会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去处理,选取一些大众感兴趣的点,知识内容上也简单有趣,尽量贴近科普,解说词的部分远离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而是选用朴实简单的部分。

导演的想法是不给观众上课,而是呈现一部五十分钟精彩的演出。

所以在看这部片子时候,留心这些细节可以发现导演的立意和想法。

三、谋篇布局《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整体风貌的纪录片,总共分成34集,以行政区域为划分,展现中国34个省市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景观以及城市改革变化。

导演的价值观念基石是“自然决定人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以及位置等等,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人文。

所以放眼中国整个地域,你会看到幅员辽阔的面积底下是一个一个别样精彩的小区域,不管是靠近沿海形成的探索精神,还是山谷里形成的勤恳风貌,这部纪录片会抽丝剥茧,将那些能够看得见的自然风貌和看不见的历史底蕴联系在一切,揭开这层面纱。

1 篇章结构这部片子的叙事结构,和《舌尖上的中国》有些类似,总体上没有一个宏观的逻辑,而是通过故事组合的方式,将几个零散的相近的点以一个小主题串联起来。

再把这五六个小主题摆成一个立体的拼盘。

在这里面,每个小主题都有自己各自的精彩。

由于每集都是介绍一个省市地区,所以这里我以第一集海南来剖析他的内容和结构划分。

首先,每一集开头都有个统一的片头,整个片头制作非常精美大气。

以疑问句的开场,和观众建立对话。

在娓娓道来的诉说中,邀请观众踏上这次空中旅程,而不是僵硬地给观众灌输知识。

这和前面的受众定位有关系。

这个片头奠定了整个纪录片的基调,向观众清楚地展示了整个航程的目的。

其次这部片子的内部结构是总分的结构,先整体介绍区域特点,再按照五六个小故事群来阐释。

第一,地理位置介绍。

这是很多宣传片惯用的开场方式,开篇用一句简单的话语告诉观众具体的地理位置,配上卫星地图。

我们来比较下,这部纪录片和许多宣传片在这常见的点上的差距在哪。

一般宣传片介绍地理位置开场都是一个地球三维图形,然后聚焦到地球上的某一点,解说词:“XX(城市名),,一座美丽的(形容词)城市,坐落于XX。

”那么同样的内容《航拍中国》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用动画逐渐生成的方式展现这个地方的地域,画风自然清新,独具特色。

来看它的解说词的部分:“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

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

”整个解说词的部分做到了平铺直叙,没有过多的形容词烘托,避免了假大空的形式。

,简单的四句话,每句话都很实在,向观众传递了不同的信息点。

好的解说词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把感情部分留给观众,让观众通过你的描述和画面语言去感受。

而不是硬生生编织了一张华丽的大网,看似华美,但又感受不到这个地方的特色。

分镜头脚本2 小故事群就像旅程安排一样,每一段小的旅程会告诉你这一段需要去哪几个地点,这些地点有哪些特色。

比如“我们的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

沿着北部海岸线,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画面上也会按照地图的形式,标注每个地点,然后一架飞机按照先后顺序贯穿这些地方。

这些独立的景点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比如这一集《海南》里面树木与岛的关系,还有第二集《陕西》里面各种动物组成的小篇章。

让观众有种宏观把握,大致地理位置怎样,主要看点是什么。

据介绍,前期每集会选取100多个预选拍摄地点,实地拍摄约40个地点,后期剪辑筛选30多个。

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选取的地点是否有代表性以及这个地方一年四季的景色画面大概什么样子,都要清楚。

在选取拍摄过后的地点,还要进行深入的挖掘,看看人文历史方面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比如,里面讲述一个山林深处的小山村,东方市白查村,这里生活着海南岛的第一批拓荒者。

并且通过一个有趣的传说讲述这里的一个独居特色的建筑——船型屋。

这也是自然环境决定这里的人文特色。

每一集里面大约有六七个这样的小故事群,这些故事群展现了这个地方不同的侧面,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白查村·船型屋3 结尾“飞行在这片蔚蓝之上,我们可以听到大海平缓的呼吸。

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

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愈加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

”一部片子如何收尾是很重要的,就像一个展馆尾厅要让人流连忘返念念不忘,并且引人遐想。

所以在一部片子尾部,一定要简短有力,并且点明整个片子的基调。

从音乐来说,片尾音乐明显悠扬舒缓许多,解说词部分以抒情收尾为主,片尾立意提升到海洋在整个时代的高度。

和前面对比,做到了松弛有度,有张有弛。

总之,在看完这部片子之后,反思自己现在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要做到创意构思,思想情怀,又要注重观众的观感和体验,把这两者达到一个平衡。

好啦,下次再学习其他的优秀作品,希望有你喜欢的。

 4 ) 笔记

“大美中国” 看了之后才发现原来中国可以这么美,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

随记1海南,海口的骑楼,三亚108米南海海上观音像,船型屋将船上岸后倒过来就成了房子,海南的环岛高铁,大洲岛两侧不同的风景,三沙市七连屿,“蓝洞”大海的瞳孔。

2陕西,因为秦岭中国有了南方和北方,朱鹮是日本的圣鸟亦是国鸟,终南山隐居的高人,“自古华山一条路”,大雁塔是玄奘保存经书与佛像的,日本的京都是依照长安城为模板,建造的城市,地坑院—另类的窑洞,黄河九曲。

3新疆,天山天池,棉花糖是制作人民币的一种主要的成分,辣椒制作口红的成分,伊犁的八卦城,“天使的眼泪”塞里木湖,蓝绿色的湖水—罗布泊盐湖,楼兰古城丝绸之路。

4黑龙江,雾凇奇观,在库尔滨长达4个月的“花季”,哈尔冰的冰雪大世界一年一度的盛典,雪乡,冰瀑奇观,火山口中的寺庙和天然湖泊,壮观的冬捕,哈尔滨的中央街国际味十足。

5江西,江西庐山诗词文人墨客,轱岭cooling避暑圣地,庐山西海的心形岛屿,徽派建筑“马头墙”,“”舞龙凳”习俗一家出一人一灯一凳子连成长龙,“晒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天井的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段佳话“在女儿出生的时候都会在后院栽种一棵樟树,和女儿一起长大,到女儿出嫁时便砍掉樟树做成一个樟木箱陪着女儿出嫁”,鄱阳湖的永吴公路,鸬鹚捕鱼,垂直落差约千米的上堡梯田,客家人的围屋防御工程,客家人的烧瓦塔加硫磺,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上海,外滩临江20多栋西式建筑,外滩海关大楼的时钟,苏州河的白渡桥,朱家角古镇“小苏州”,豫园灯会,石库门,上海影视城老上海的样子,上海中心大厦穿越云海,上海国际动物园有来自五大洲的动物们,“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佘山法国人的天文台,上海跨海大桥。

 5 ) 解说词分析

《航拍中国》是我国第一部全部采用航拍摄影全景展现中华大地自然风土 人文历史、社会风貌的航拍纪录片,从"上帝之眼”的角度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风貌及社会形态,让观众以一个全新的的角度看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而且解说词特色鲜明,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避免了单靠视频带来的审美疲劳。

《航拍中国》将画面做为解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形式美、听觉美、侧重语言和词汇的选择。

追求语言的声调、色彩、感触以及解说词的精确、精瘦、精致和精神。

“一路向北,大西洋的水汽在盆地边缘聚集成一滴最美的眼泪。

万里之外的大西洋,在伊犁河谷大展魔力,向西打开的谷口,最大限度迎接了大西洋带来的水汽。

丰沛的降雨和雪山融水,打造了这片塞上江南。

”“杏花从开放到凋谢,只有短短一周时间,尽管如此,杏花依旧演绎了一幕别有风情的春意盎然。

”简练的语言渲染异域风情并且语言生动传神,让观者听后为之一振。

《航拍中国》讲究语言的声调、节奏和韵律,与拍摄画面完美补合,形成整齐回环、抑扬顿挫、优美顺畅的视听美感。

航拍不同于平时的拍摄视角,其视觉影像“奇观”特征,给予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新疆人民将放到太阳下晾晒的红辣椒,摆成了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的图案,镜头运动从五星迅速拉升至整面的五星红旗,航拍的视角拓展能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黑龙江的那一集中,在拍摄野生东北虎时,航拍就捕捉到了精彩的画面:老虎从警觉观察飞行器,然后开始追逐飞行器,最后纵身一跃,将利爪在空中挥舞。

独特的视觉画面需要优秀的解说词加以补充说明,“沿天山北坡向西飞行,峡谷是常见的景观,发源于雪山的河流从陡坡冲下,在大地上切出万丈悬崖。

从高空看,安集海大峡谷色彩最为丰富,河流将不同颜色的砂岩和泥岩冲刷溶解,形成了一副大地抽象画。

”解说词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视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

《航拍中国》解说词的叙事方式故事化、片段式,却不失细节描述,不缺情感表达。

把不会说话的景色装饰得有血有肉,“在新疆,万物都是色彩搭配的高手。

”万物成为主角,他们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正契合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在介绍石河子的棉花、番茄、辣椒时是这样说的,“跟棉花相比,番茄是这片大地的新移民,它来到新疆只有短短几十年。

番茄这类红色作物,喜好充足的日照和剧烈的温差。

新疆全年日照时间超过2500小时,昼夜温差高达十几摄氏度。

来到新疆,番茄算是找对了婆家。

”“并不是所有辣椒都甘心被吃掉,这里的辣椒尤其爱美。

它们被做成色素,成为口红的原料。

”“跟随塔里木河,探访一种会装死的树木”。

解说词运用拟人化的叙述手法,与地理知识相结合让它们拥有了代“言”人。

 6 ) 天地大了,我便渺小了

这几天,哦不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在为工作的事情烦扰,逃离了一个苟且之地,幻想诗和远方,但社畜的良好素养还是让我无缝地投入到下一份工作中,还是跨市换工作。

以前志气满满,身为一个大写的自由的人,必然行走四方。

而今还没出省,只是跨了车程不到两小时的城市,心里已经生发了分别之情,好像走了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似的。

这时看到航拍中国,算是一种宽慰,所以人在低落的时候要多读书,多体验,说不定就能在书里或影视剧里看到那句属于时下心境的话语。

最近看《还珠格格》竟也看到了这样一句,“告别也好,告别了过去,才能创造未来。

”说者无心,听者却听进去了。

不禁感慨中国地大物博,而我们坐在格子间里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7 ) 航拍的全新高度,整体不错

拍的确实很不错,已经属于在央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尤其是解说员能够穿插历史、地理、人文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在这方面在深入一些,在播放时长能延长到90分钟,内容在细腻一些更好。

另外强烈建议能出个1080P以上版本的。

目前记录频道播放的和央视网站上的都不是太清晰。

据说有4K版本。

 8 ) 我要去旅行不要拦我!

1.我之前去过华山,在上面爬来爬去各种溜达都没觉得什么,为什么这个片子一拍出来就觉得脚软呢?

(伦拍摄角度的重要性,排得好威慑力就是这么大)2.第一次知道一个新的称呼,由于兵马俑之多赢政居然有个外号叫手办狂魔?

b站的朋友们太可爱了!

3.原来秦直道这么漂亮,修长、延伸,真的像连接了一个时代。

4.一直印象中的新疆是大漠黄沙,然而没想到茵茵绿草、冰山白雪也是新疆的一部分。

太让人惊讶了,太让人感叹了!

看完真的很想背着包就去旅行...大美中国啊!

 9 ) 与天地之间的对话

《航拍中国》是由余乐导演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记载祖国大江大河的一部优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综合类地理纪录片。

第一季记录了祖国的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

正如影片开头旁白所说,带你领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国》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加入独具魅力的视听语言更能突出祖国的神奇壮丽。

余乐团队使用无人机用俯拍的方式展现出每一个省份地区的地形地貌,更能给观众营造一种震惊的视觉效果,采用推镜头的拍摄手法更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影片大部分是解说词,时而也会有无人机轰鸣的声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实感。

拍摄每一个地区都会先展示出该区域的动态,地形图。

旁白解读出所要经过的路线以及该地的人文历史地理。

之后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拍摄 多采用推拉镜头的手法拍摄。

在新疆的那一期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拍摄新疆的特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红色,从上空拍摄给人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随着无人机的下降逐渐看清原来红红火火的红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

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觉。

在很多时候纪录片中缺少的就是这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

影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关于各地奇妙传说,从而满足观众的好奇感,更能激发观众到此处游玩的兴趣。

在影片中,看着能“上天入地,无岁不能”的无人机,带我们领略之前难得一见的风景。

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岭,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

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无人机带我们穿梭于不同气候,不同纬度之间,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航拍中国》带领我们认识了解了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经过工作人员数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呈现给观众如此优秀的文艺作品。

之前看到《航拍中国》的豆瓣评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确确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如果没有如此优秀的团队拍出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许多美丽的景观不被人熟识,欣赏,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10 ) 大美中国!!

才看第一集新疆,真是美哭了!

以前没到过新疆,从屏幕或镜头里看到新疆总觉得是滤镜效果。

当我从天山山脉一路奔驰到阿尔泰山,沿着G7从最东边的哈密途吐鲁番葡萄沟一直到最西边的赛里木湖,果子沟大桥走过一遍北疆之旅后,再回头看看航拍新疆,我想我还会再去一次或再去两次新疆的!

带上航拍器,记录美丽,辽阔,让人流连忘返的西域美地。

《航拍中国第一季》短评

都说吊打BBC,谁说中国拍不出好看的纪录片,我真没看出来哪吊打,感觉一点深度都没有,还是国外的纪录片好看

5分钟前
  • 特别无聊的我啊
  • 还行

文案写的真好。海南那集特别好看,满足了在家旅游的愿望。

10分钟前
  • 杨淇羽
  • 推荐

3.5

15分钟前
  • 天生我狂
  • 还行

本身喜欢看纪录片,第一季海南,时间很短,从航拍的角度去看海南的历史文化和故事,配音走心,内容用心,值得一看,就是太短了……

16分钟前
  • CL
  • 力荐

视角是绝对独到的,可是上海的解说肤浅了点,看得出没有认真做足功课,为了航拍而航拍。

21分钟前
  • Raison d'Être
  • 推荐

刚想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时候就结束了 中国的纪录片还得努力啊 太碎片了 根本没意思

22分钟前
  • 小土豆
  • 很差

2017-5-1: 航拍中国第一季:黑龙江,新疆,陕西,海南,江西2022-3-2:上海 全季看完

27分钟前
  • Jerry
  • 力荐

下饭视频 旁白感觉略拖沓 导致我吃了两顿饭也没看完第一集....

30分钟前
  • mistygreyeyes
  • 还行

大美中华!

32分钟前
  • 陈小憨˙Ꙫ˙
  • 力荐

喜欢不起来。

33分钟前
  • 手目
  • 很差

希望有一天我们原创,他人模仿

37分钟前
  • pangshr
  • 还行

斥巨资了,很不错,看得出来用心了。

41分钟前
  • 南安
  • 力荐

终于播完了,期待四川。

45分钟前
  • Hachiko
  • 力荐

可谓形散神也散

50分钟前
  • 烟水六朝
  • 还行

可能是预期太高了…航拍局限了深度表达,好看是好看的

52分钟前
  • 鲁不逊
  • 还行

无意中在电视上听到配乐。。被吸引了。。结果发现宝藏。。感叹一下。。航拍真的太适合展现中国的山川大地了。。角度不同。。反而有更多新奇的美。。很喜欢新疆和陕西。。我有一颗西北心。。

56分钟前
  • 草莓公主
  • 力荐

上海算了吧,野生动物园竟然拍了十多分钟

60分钟前
  • Dr.ice
  • 还行

看了海南黑龙江两集,高清太美!东北虎好奇地追无人机一段特别可爱~

1小时前
  • #瞬间收藏家#
  • 推荐

新疆那一块简直美得不行了。但是就是整个片的节奏没把握好。感觉节奏带得有点乱。

1小时前
  • 曾曾该曾
  • 还行

镜头很差,全靠动物拉分

1小时前
  • 九畹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