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被誉为改编自德国浪漫派作家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的童话《胡桃夹子和老鼠国王》,以及柴可夫斯基编曲、“古典芭蕾之父”马里尤斯·彼季帕编导的舞剧《胡桃夹子》。
女主角克拉拉继承了母亲留给她的一只珍宝盒,然而,她必须先找到钥匙才能将其开启。
克拉拉孜孜不倦地寻找那把能解锁宝盒的钥匙,就在此时,她的教父赠予她一根神奇的金绳,这金绳引领克拉拉找到了钥匙,却未料钥匙被跨越时空的另一端,一只聪明的老鼠窃取,克拉拉紧随其后,踏入奇幻的平行世界。
这个世界由四个瑰丽的王国组成,克拉拉在此地结识了众多伙伴,以及三位国君。
为寻找钥匙,她必须接受第四位国君,姜母女王的试炼。
这场视觉盛宴五彩斑斓,四个王国充满无尽想象力,细节精致至极,让幻想世界呈现出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人们赞誉这是一部少女心炸裂的佳作。
电影配乐悦耳动听,服饰设计时尚精美,演员阵容强大。
也有人称画面美轮美奂,景色如诗,人物更是美得令人陶醉。
迪士尼的电影总能让人目不暇接。
然而,尽管有人钟爱其精美的视觉效果,也有人认为故事内核空洞,缺乏连贯性,难以成为经典。
一部中规中矩的迪士尼童话真人版电影,剧情毫无新意,演员演技也并不出彩,不过这并不妨碍我精精有味的欣赏女主和凯拉.奈特莉的美貌以及服装道具场景的精致美丽,沉浸在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
当糖梅仙子领着克拉拉进入教父家的钟表内部时,我不禁想,作者本人一定幻想过这样的场景:如果人们缩小后进入钟表内部会是什么样。
兴许这就是这部童话故事的起源,毕竟很多精彩的故事最初的起点只是一个奇妙的畅想。
电影里也有令人倒胃口的部分,两个黑人演员(士兵和芭蕾舞演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这根本不是19世纪的英国,只是一部zzzq的作品。
另外,电影里老鼠王抓住女主时,成堆成堆的老鼠跑过女主身体,一瞬间令我汗毛倒立。
女主初次进入姜母女王的剧院,5个小丑的表演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怖和诡异。
突然想到一个串戏的情节,当女主去教父的工作坊找他时,那只猫头鹰从她背后掠过停在架子上。
随着镜头拉进,猫头鹰的形象越来越突出,我脑海中浮现出猫头鹰幻化成人形的画面(参考麦格教授从虎斑猫变成人形的模样)。
最后一点感慨,不知是妆造还是年龄的原因,达西先生在这里的表现可不如《傲慢与偏见》里深情,而且和自己两个女儿的对戏总让我感觉他们不是父女,有一种似有若无的暧昧。
凯拉一如既往的富有魅力!
整个观看过程非常难受,剧情没有逻辑性,牵强推进,她的妈妈和王国的关系交待不清,感觉不到他们母女之间所谓的爱,女孩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而且他的长相不知道为何我非常不喜欢,缺乏女孩的天真和柔和,像个成年女人的脸,孩子的身体。
童话要的不只是甜腻的外表,更要有神奇的内核,这片子纯粹美国式傻白甜玛丽苏,浪费了这个还算不错的设定,四个国家并没有很好的展现,剧情简直和没有一样。
这个应该是《胡桃夹子魔境冒险》的续集吧。
魔境冒险是讲玛丽在四个王国的经历,这个是讲玛丽死后,她的女儿克拉拉再次去四个王国的冒险。
奇幻类童话故事中有一段时间非常流行写穿越,通常都是主人公在阁楼上(《胡桃夹子》),在地下室(《潘神的迷宫》),在衣橱里(《纳尼亚传奇》),在镜子后(《爱丽丝梦游仙境》)发现了一片奇幻的新大陆,然后在这片奇幻的土地上冒险+建功立业,有的成为女王或王后,有的成为国王或英雄,再不济也是走失的公主。
这些白日梦式的逃避类型的奇幻童话小说创作背景都是世界大战期间。
胡桃夹子的世界设定充满了简单的童趣,糖果仙子,姜母女王(姜饼)、雪花国王,茶花国王,锡兵、老鼠战士,以及胡桃夹子。
就像是小孩子在阁楼上玩玩具时做的一场白日梦。
这部电影制作很棒,背景、特效都做的很好,但是剧本还是太差了。
女主聪明勇敢,又是理科学霸,人设还是挺赞的。
就是胡桃夹子让一个黑人来演有点违和,金发碧眼的小帅哥更香啊。
女主他妈死了,圣诞节的时候他爸给了他们三兄妹一人一个礼物,都是他妈留给他们的,女主拿到的是一个蛋一样的机关盒,打不开需要钥匙,然后女主就去找制造这个东西的人,然后那个人叫他上楼顶,去到楼顶女主就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里面住着四个国王,其中一个被认为是反派住到了森林里,女主一进来就看见了钥匙,但是被一个老鼠抢走了,一路追呀追没差点被宰了,然后逃到了另外三个国王住的的地方,然后其中一个糖果国王告诉他现在的情况,而他妈妈曾经是这里的女王,厉害的不行,然后要打败那个住在森林里的坏女巫,有个机器需要钥匙,那个钥匙和他妈给他的机关盒子是同一个钥匙,然后女主去找那个女王,很容易就拿到钥匙了,然后回到了城堡,没想到那个糖果女王居然拿那个机器疯狂造兵,准备统治这里,然后还把女主其他两个国王抓起来了,然后被女主打败了,机关盒子就是个音乐盒,啥也没有。
高清剧照上一波
剧情真的一般般啊,艺术设计舞美啊都有点像爱丽丝的风格了,但还没有超越女主很漂亮但是去全程有点面瘫,感觉演技不在线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今天又是努力搬砖的一天!
根本没时间摸鱼,中午只能休息两个小时,虽然五点就能准时下班,但早上十点就得到公司,还容易堵车迟到,开兰博基尼有什么用,要不是公司是自己家的,工资早就扣没了。
今天上午看完这部电影,服装和特效非常惊艳,给人“这就是迪士尼的童话”的感觉。
但作为迪粉,看来是对这部电影抱有的期待值过高了,这部电影在剧情上完全没有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如《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一样的惊喜感,看完后缺少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虽然用动画和真人对比显得比较不恰当,但迪士尼近几年的真人电影里缺少比较好的正面教材。
提前说明,我不是专业影评人,只是一个迪士尼粉丝讨论一下迪士尼真人电影的事情而已,欢迎客观讨论,喷子勿扰。
先谈一下这部电影(剧透预警)时间线大概是这样的:克拉拉母亲被克拉拉教父收养——克拉拉母亲进入四大王国的世界——克拉拉母亲发明“The engine”,给予玩具生命——克拉拉母亲成为四个王国的皇后(这里的剧情应该是暗示《胡桃夹子》原著的剧情)——克拉拉出生——克拉拉母亲暗示克拉拉四大王国世界的存在,但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能和克拉拉一起去四大王国世界——克拉拉母亲去世——克拉拉收到母亲留给她的圣诞节礼物,一个上锁的金属蛋状物(一个音乐盒)——克拉拉想要开这个锁,但被父亲带到教父家参加宴会——克拉拉和教父谈音乐盒的事情——克拉拉和父亲的矛盾爆发——教父为了履行克拉拉母亲遗愿,以钥匙作为线索让克拉拉进入四大王国的世界——克拉拉在四大王国世界的冒险——离开四大王国,和父亲和解女主克拉拉,开场的在阁楼的“机关捕鼠”剧情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女主的智力上的天分,然后接下来的剧情说明了她未能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
这种有性格一点儿怪的角色检验出了麦肯吉弗依的演技是非常不错的。
克拉拉和她的父亲的矛盾体现在在已经失去了挚爱的情况下如何度过圣诞节,父亲试图“显得让自己高兴一点”而克拉拉则将其视为“这只是做给别人看”“只想到自己”;接下来的冒险则是克拉拉成长与自我发现的过程,她曾经过于在乎母亲而忽视了自己,这场冒险让她明白自己是和母亲一样好的人,最后她与父亲的和解,理解父亲的苦衷便是自我发现带来的结果。
女主一开始的服装和她的姐姐比起来显得非常简陋(截图自预告片)
蓝色礼服
作为四大王国女王穿的礼服
最喜欢的是女主穿这套军装的样子
第二个角色是克拉拉的教父,这个角色请摩根弗里曼来演显得有一点浪费。
他是一个发明家的形象示人,他的豪宅里的机关和华丽的工作间就能体现这一点,是他引导克拉拉进入四个王国的世界,克拉拉的母亲进入四大王国也是拜他所赐,这个角色原本应该只是一个指路人一样的角色,但是他的“女主母亲养父”“女主的教父”“发明家”的身份以及一直知晓四大王国的存在(四大王国世界的入口都在他家房子里),并且派猫头鹰跟着克拉拉进入四大王国的剧情让这个角色显得太过于全知全能,算得上是剧情上的一个大坑,不过这部电影剧情上的坑太多了,这一类东西尽量不去深究。
他让女主帮忙修理音乐盒的剧情和《美女与野兽》真人版里贝儿修理音乐盒的剧情及其相似,似乎是迪士尼为了打破“女性不适合弄机械”的刻板印象的PC(政治正确)剧情。
第三个角色是胡桃夹子士兵,男主角(演员是谁啊)。
和女主克拉拉的关系由一开始的主仆变成朋友。
从见面对女主说的“叫我克拉拉就行”回复“这是命令吗?
”到后面告诉女主“叫我菲利普”体现了这个转变。
总体上这个角色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惊喜。
第四个角色是《糖梅仙子之舞》里的糖梅仙子,把她和姜母女王一起讨论,电影里暗示她在原著也就是克拉拉母亲经历的剧情里是正面角色,和克拉拉母亲一起“管住”了姜母女王。
不过这个妖艳做作的形象果然符合“粉色切开是黑色”定律,反转成反派意料之中,动机比较牵强:既然克拉拉母亲去世了,那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同时对应的姜母女王在糖梅仙子和其他两个国王口中都是“背叛者”的形象,她的老鼠兵给密恐观众和怕老鼠的观众带来了足够大的心理阴影更不用说小丑手下给那些“小丑恐惧症”患者们带来的冲击了;但是她一出场时就很明显,就差脸上写着“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了;她和胡桃夹子士兵提到了的各个王国定下的“保卫四个王国”的誓约,这说明在克拉拉母亲的时代,姜母女王被洗白过一次了,不过糖梅仙子后来如何利用另外两个王国抹黑姜母女王,并且完全改变国内舆论(芭蕾舞剧的片段可以看出来)就不应该去考究了,将其归于剧本问题即可。
粗糙的分割线—————————————————————————————————————————————接下来谈谈迪士尼真人电影的问题,以下资料的来源是《迪士尼的艺术》,和各种迪士尼电影的设定集迪士尼早期真人电影里最为知名的应该是《欢乐满人间》
华特迪士尼在世时拍摄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特色在于音乐剧和真人+2D动画,在当时是极大的创新,这比较符合迪士尼本人善于创作领先于时代的作品的特点,所以《欢乐满人间2》预告片里的2D加真人的部分能够勾起不少人的情怀。
不过后来在华特迪士尼去世后,迪士尼进入了一个低谷期(70s-80s),这个阶段无论是电影还是动画,都相对平庸,虽然在这段时期拍摄了《电子世界争霸战》 TRON (1982)这种及其先锋的电影,
电子世界争霸战
2010年翻拍的作品:创战纪当在当时网络不普及的年代,“赛博空间”题材过于前卫,导致不被同时代观众理解,票房惨败。
这段时期迪士尼公司靠着电视+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在世期间创作的动画带来收入才挺过去,直到89年《小美人鱼》带来迪士尼的“文艺复兴”时期,在90s,迪士尼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动画电影,一转颓势。
这一段时期迪士尼主打的是《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飞天巨桃历险记》这一类合家欢电影。
还有就是开创《风月俏佳人》这种爱情喜剧类型片。
没错,这是迪士尼拍的同时的迪士尼通过自己在英国的子公司——试金石公司拍了一些不那么“迪士尼”的真人电影(包括一部食人族题材的R级片)。
但在90s末期和00s,随着3DCG技术的冲击,再加上迪士尼管理层的一些问题,先是逼走一批迪士尼动画元老(后来他们有的人成立了梦工厂有的人成立了蓝天工作室)然后和皮克斯工作室决裂(分成和IP归属问题)导致迪士尼在这一段时期陷入低谷,此时迪士尼真人电影收益属于有得有失得的状态,首先是一场豪赌:根据迪士尼乐园里的一个游乐项目拍了一部电影——那就是《加勒比海盗》,融合海盗,魔法,冒险以及亦正亦邪的主角等元素,感谢德普(虽然他因为给迪士尼拍了《圣诞夜惊魂》,吓到小朋友,被迪士尼赶出去了一段时间),这部电影成为了迪士尼的救命稻草,如果没有加勒比海盗,恐怕迪士尼在后来收购漫威时也不会那么容易。
接下来考虑到隔壁《魔戒》电影化赚翻了,迪士尼也想拍一部小说改编的魔幻史诗,于是拍了一部《纳尼亚传奇》,由于剧情和角色过于低龄化的问题,票房不够理想
这段时期迪士尼开始瞄准青少年群体,拍摄了具有青春偶像片+歌舞片元素的《歌舞青春》,在青少年群体里得到了不错的反响。
这部电影的内核与迪士尼的《汉娜蒙塔娜》电视剧较为相似。
后来的迪士尼使用了较多青春偶像片+歌舞片的组合来拍摄电影与电视剧。
在同一时间段内,迪士尼一直奉行的童话题材的喜剧似乎少有真人电影,再加上“迪士尼公主”品牌的成功,迪士尼终于拍出了一部影响力较大的童话题材的浪漫喜剧片《魔法奇缘》,这部电影采用音乐剧的风格,由艾伦门肯编曲(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的编曲),但故事采用的是反套路的剧情,童话里的公主坠入一个“没有幸福的在一起的剧情的世界”——现实世界中的曼哈顿,王子和公主没能在一起,但结局仍然皆大欢喜,同时该电影对迪士尼以往的童话题材动画的元素进行自嘲:女巫继母,可以和动物说话的公主,毒苹果,水晶鞋,恶龙,真爱之吻等元素在现实世界中显得非常滑稽,虽然这是一部迪士尼自黑的作品,但最终的Happy ever after结局说明了迪士尼自嘲归自嘲,童话还是要继续拍的态度。
即使在现在看来,07年的《魔法奇缘》在迪士尼的童话题材真人电影里算非常成功的了
艾米亚当斯的这套衣服非常惊艳了在10年及之后,迪士尼收购漫威开始启动MCU,开启票房吸金模式,MCU影片的成功不用多提;与此同时迪士尼在真人电影一边在继续拍儿童向电影如《仙境之桥》,合家欢电影如《豚鼠特攻队》一边似乎开始走向动画电影真人化翻拍的不归路。
首先是一个翻拍痕迹非常不明显的电影:《魔法师的学徒》
可以理解为迪士尼1940年《幻想曲》中《魔法师的学徒》部分的翻拍:最经典的这个片段进行了真人化
真人翻拍效果:(这是工作照,请自动使用绿幕功能)
这部电影出现了剧情俗套的问题。
接下来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是迪士尼的真人翻拍的另一个套路的开创:即翻拍电影的剧情是原片的后续故事。
童年进入过仙境的爱丽丝在成年被逼婚时再度进入仙境;这部电影有着蒂姆伯顿的黑暗诡异的风格,服装特效比较令人耳目一新,但“屠龙”剧情难免会陷入爆米花电影的俗套。
(题外话,华特迪士尼在40年代拍《爱丽丝梦游仙境》动画电影时被当时指责脱离实际,后来才被评论家们发现这部动画的价值,也就是超越了当时的时代;而真人版俗套的剧情对比起来显得非常讽刺),真人电影后来拍了续集,剧情和口碑都下滑了。
然后接下来是迪士尼公主电影真人化翻拍,首先是颠覆原著,将原版动画中反派玛琳菲森改为主角的《沉睡魔咒》,剧情有巨大魔改,再加上原版动画中的其它角色存在感太低导致评价有一定的两极分化。
客观地说,至少这是一部足够有趣的电影。
领教了《沉睡魔咒》魔改剧情带来的后果,迪士尼决定拍出一部“平衡经典童话和现代情感来创造一部温暖,人性,能够吸引各个时代的观众的电影”,《灰姑娘》真人版在不改变原有故事框架的前提下,增加了许多细节来完善人物形象,配乐和服装设计也十分用心,但这部电影按照原著的剧情似乎已经不能讨好现代观众了。
不过,这也许会成为一部禁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吧,毕竟总得有人来讲这个故事。
《奇幻森林》也是一部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的迪士尼动画的电影,靠着强大的特效和中规中矩的合家欢的剧情再加上情怀加分,取得了比较可以的票房和口碑。
这一类电影真人化算得上“不会太坏”,关键是特效有着较大的加分项。
在上个世纪的迪士尼公主电影中《美女与野兽》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迪士尼翻拍了对应的真人版,由于《美女与野兽》动画版的故事内核已经是符合现代价值观的了,所以真人版似乎显得束手束脚毫无作为,未能跳出动画版设下的天花板,虽然添加了一部分剧情,但不怎么令人印象深刻;再加上艾玛沃森演技导致的争议,观众反而会倾向于和91年动画版去进行比较,以及强行加入的LGBT剧情,显得这部电影各种不讨好。
在油管上关于主角贝儿的视频中,每当视频是关于动画版,评论区中高赞往往会有“Better than Emma Watson”这句话。
通过上面的总结,可以发现近几年来,迪士尼在拍摄童话改编真人电影的过程一直是艰难的,剧情平庸或者中规中矩一直是童话改编真人电影摆脱不了的噩梦。
不过也只有迪士尼会始终坚持那种“童话感”,让“happy ever after”的故事不断延续,我们对迪士尼的期待也是在这一点上,这也就够了,对吧?
高清剧照上一波
剧情真的一般般啊,艺术设计舞美啊都有点像爱丽丝的风格了,但还没有超越女主很漂亮但是去全程有点面瘫,感觉演技不在线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今天又是努力搬砖的一天!
根本没时间摸鱼,中午只能休息两个小时,虽然五点就能准时下班,但早上十点就得到公司,还容易堵车迟到,开兰博基尼有什么用,要不是公司是自己家的,工资早就扣没了。
讲真,只有我一个人看《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时,觉得摩根.弗里曼的造型很雷人吗?!
他那大脏辫再配上奇怪的绣花长袍,还有一个独眼罩,加上他那特别的老人斑,真的很违和了。
还有还有,那群老鼠组成的巨型老鼠,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起鸡皮疙瘩吗?
看的时候虽然尽量避开,但还是打了寒颤。
虽然说迪士尼出品,不能必属精品,但必定是大制作。
现今的迪士尼集团,俨然已经是超巨型电影公司,最早吃掉了皮克斯,然后收纳了漫威和星战,去年吞并了福克斯,迪士尼的的电影在服道化的制作水准,绝对是顶级水准的。
胡桃夹子源起于德国ETA.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之后法国大仲马创作舞蹈部分,由俄罗斯柴可夫斯基作曲改成了著名的芭蕾舞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百花圆舞曲》,大家一定听过但不会记得这名字。
如果大家去过迪士尼乐园,就能感觉到影片就像是迪士尼乐园分支出来的影片,不管从城堡的设定,到服装的选择,再到配乐的格调,甚至是故事人物的情节等,都包裹着浓浓的迪士尼乐园情怀。
影片从第一秒开始到结束的最后一秒,一直有交响乐的配乐贯穿着,配合着每一处画面的动态。
在视觉呈现上,迪士尼算是下了大工夫,从开头跟着猫头鹰视角长镜头展现大环境,再切换到小房间老鼠视角展现小环境,就定调了本片镜头语言流畅的运镜。
《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只有100分钟,100分钟的视觉效果做得相当精致了,在真人版营造童话世界中,确实只有迪士尼做得最好,而且那些欧洲童话宫廷服饰,也只有歪果仁穿上去最和谐。
而我们想要打造这样的感觉,就算请来国外服装团队原班人马,穿在我们身上还是感觉各种别扭,讲真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吸睛一个地方,还在于女主选择了当时年仅17岁的麦肯吉.弗依。
当初小麦肯吉在《暮光之城》饰演了贝拉和爱德华的儿女,一双水汪大眼睛迅速吸粉。
真正让国内观众对麦肯吉有印象的,应该就是2014年的《星际穿越》饰演的小墨菲,在《星际穿越》中不管是演技还是颜值,都得到了大众的肯定,星途无限。
《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是麦肯吉长大初成人的作品,在她脸上少了几分稚嫩,多出了几分气质,演技也能独当一面搭载一整部投资巨大的影片。
所以从大角度去思考,不得不佩服好莱坞一整套从电影制作,到演员培养和调整的成熟工业体系。
而国内在这方面有待形成行业标准,我们国内也有很多演员从童星出发,但要么不知不觉消失在了时间里,要么就是沉沦到流量中,反正没有多少是和演技有关系的。
除了麦肯吉绝对女主,还有凯拉.奈特莉英国国宝级演员,争气脸的她没想到还能演这样神叨叨的角色,而且还演得要酥软有酥软,要反转有反转。
虽然《胡桃夹子》在视觉和舞蹈上都非常养眼,但还是少了《爱丽丝梦游仙境》当初惊艳的色彩,也没有提姆伯顿独特的导演风格,《胡桃夹子》总体来说中规中矩。
而且同样是迪士尼爸爸出品制作,从《胡桃夹子》的美术来看,多少杂糅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影子,所以《胡桃夹子》很多场景,都让人错觉看了外传版本的《爱丽丝》(连海报都好像)。
或许《爱丽丝》的成功,让迪士尼想要在《胡桃夹子》中再造口碑票房丰收。
就连在剧情上,《胡桃夹子》和《爱丽丝》都有几分相似,同样是女主拯救童话世界的故事,这样的结构同时也是迪士尼传统的剧情套路。
迪士尼结构百用不厌,因为确实经典,比如女主起先一定要有所迷茫,不管是失去至亲还是对现实感到无聊,然后主人公会突然闯进一个童话世界,而这个世界和主人公还有着特殊的关系。
于是主人公开始在这个童话世界找到自我,或者得到救赎重拾信心,顺便拯救了这个童话世界的子民们。
不信大家可以用这个结构,套用到迪士尼绝大多数片子中,都是一样的感觉,包括《爱丽丝梦游仙境》,《灰姑娘》等等。
不过因为《胡桃夹子》相比其他的童话故事,原著更是简单直接,因此在看这部电影时,也会觉得剧情有些低龄,但也印证了《胡桃夹子》就是为了圣诞节而打造的。
在西方有句俗话,翻译过来就是“无胡桃夹子不圣诞”。
由此可见胡桃夹子在西方的魅力,简直就和国内春节要贴对联一样。
胡桃夹子其实一开始是夹核桃用的利器,但因为造型可爱,深受小孩喜欢,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装饰品。
胡桃夹子在国外圣诞节一直是标志性的IP,在西方圣诞节来临之时,不去看一场《胡桃夹子》的歌舞剧或芭蕾,都称不上过了过圣诞节。
所以说今年这部《胡桃夹子》意图十分明显,要的就是老少皆宜全家一起进电影院感受过节气氛,因此在剧情上也必须是简单易懂最重要。
在原著里,当初霍夫曼的《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剧情更加低龄,在当时故事刚发表,就被专业点评人批为“幼稚”,“无趣”,“无情节”。
但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传送了几百年,然后变成了圣诞节必备。
《胡桃夹子与老鼠王》说的是在日耳曼小镇的圣诞节,克拉拉收到了一份圣诞节礼物是军官造型的胡桃夹子,因为克拉拉太喜欢便抱着胡桃夹子睡着了。
当大钟敲到12点时(灰姑娘梗很实在了),一群老鼠闯入,并开始攻击克拉拉,这时胡桃夹子活了过来,并带领着一群玩具,和克拉拉一起战胜了老鼠军团。
胡桃夹子打完胜仗以后,变成了英俊的王子,王子为了感谢克拉拉,并带克拉拉去到他的“糖果王国”,克拉拉在那里穿过圣诞树林,看到花仙子哼着歌,还有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克拉拉的糖果王国之旅,后来就是歌舞剧主要组成部分。
克拉拉游历完糖果王国被送回来以后,第二天早上克拉拉抱着胡桃夹子醒来,发现原来是梦一场,梦一场,一场,场。。。
因此原著都如此简单直白,大家也不要想着电影的剧情能有多丰富了。
我们在贺岁档的时候,总能配上一两部欢乐养眼的贺岁片,那么在西方也是一样,《胡桃夹子》的圣诞欢庆氛围一定是大于剧情的,在西方观众眼中,胡桃夹子的故事已经熟烂于心,他们看这部电影,要的其实就是一种过圣诞的仪式感而已。
所以如果大家也需要感受圣诞来临前的节日气氛,或者你是视觉控,那么《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会满足你。
但你要看到饱满的人物,还有丰富符合逻辑的剧情,抱歉迪士尼这样的圣诞片从来没有过哈哈。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不知为何打分如此之低,看过柴可夫斯基作曲三个版本在马林斯基剧院的芭蕾舞剧,我个人认为编剧非常大的尊重了原作曲编曲,也非常巧妙的改编了剧情。
把一个公主王子和老鼠大战的童话改编成了一个勇敢女孩探索未知世界,找回失去母亲的爱的励志故事。
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故事,而不是早恋堕胎打小三的电影,告诉当代中国的女孩要勇敢去探索,勇敢去突破,认真去辨别,也值得去拥有。
烂剧情和烂剪辑如何打败好特效和好服化成就烂片。很适合小朋友,嗯。
挺喜欢童话的,去看之前看了很多评价都说不好,所以自己也放低了期待。看了之后真的觉得还行,只要把剧情讲完整了我还是比较宽容的。不过我也不喜欢那个黑人男主,毕竟谁不喜欢帅哥呢
不可避免的,每次看胡桃夹子都会想起初恋。找寻自我,获得成长的部分可以写的更用心,而不必用某个角色突然发狂,要毁天灭地的方式来推动剧情。不过圣诞和童话的氛围感做的很出色,特效也非常棒,一部孩子看完可以触发想象、成年人看完会对童年产生nostalgia的电影有什么不好呢?全片一直觉得女主身上有安妮海瑟薇的影子,查了一下发现小朋友当年居然真的在星际穿越里扮演过安妮海瑟薇小时候的样子!得知这个彩蛋的感觉就像中了胡桃夹子里的魔法一样神奇。
女主好评!故事无聊
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在同一部戏里相遇了 然而两个人没有一秒钟的对手戏 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不好看吗?
还没芭比娃娃那版好,全剧老鼠最可爱。
emmm…小姑娘简直神颜,但全程面瘫…凯拉奈特莉浓妆艳抹也盖不住她的美,演得超棒,把那种神经质的感觉演出来了,各种脸熟的演员,用脚写剧本,导演只管怼到小姑娘脸上拍大特写就行了,毕竟大家都是颜狗🤪看完影片我最关心的是,化妆师给Philip用的什么高光啊太好看了叭😱看着好像是日婆的fenty???跪求了我全程看他嘴尖的高光🙊
现在的孩子真可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3981816刚在曲阜新世纪电影城2号厅看完3D英文版。小小的2号厅只有我一个人。片尾没彩蛋,出字幕就可以退场了。4星给视效和芭蕾舞。老鼠和猫头鹰做得很真实,无可挑剔。无论是动作还是毛发,足以以假乱真。合成也没什么问题。虽然芭蕾舞演员不好看,但是舞蹈很美。看的时候让我想起了《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不喜欢Keira Knightley,无论是颜值还是演技,我都不太认可。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4935174
sorry,芭比版本比这个好看十倍。不是色彩堆砌和舞台剧式表演就可以讲好一个童话故事的,不推荐观看。更别说black nutcracker了。我的建议是直接改成暗黑童话就好看多了,毕竟有些场景吓到我了。
瞎JB玩儿吧,还有现在美帝的电影不塞俩黑人进去可能是过不了审啊?!
本来就是童话剧嘛,剧情幼稚简单也是意料之中的——现在100分钟怎么拍剧情片?我只要看看华丽服饰,女主清秀的少女颜,和KK穿着大裙子扮演一个拿腔作调的仙子就足够了!何况穿插的芭蕾看看也不错嘛。话说我实在实在太喜欢漂亮小姐姐穿上夸张的娃娃一样的大裙子,捏着嗓子演装模作样的仙子或童话人物了。比如这次KK的糖梅仙子,比如之前安妮海瑟薇在爱丽丝漫游仙境里雪白纱大红唇的白皇后。真的是爱得要死!!❤❤❤
6.0分 迪士尼一贯的作风全都在影片中呈现了出来。可惜这次把《胡桃夹子》的故事拍得过于低幼。剧情也有所欠缺,故事发展太快,所有剧情基本可以猜到,没什么反转。就连商业片的形式也没有完全遵循。毛病挺多的,这次这电影算跪了。希望以后还可以看见《胡桃夹子》重启吧!
画面唯美,剧情老套,中间一度睡过去了
我所爱的心灵,总留有一片纯洁之地···看迪士尼的动画,从5岁看到25岁,可能依然会一直看下去,因为是童话教会了我最初的爱与勇气。服装、画面、音乐都好美!
没想到达西先生在《安娜·卡列尼娜》后,跟伊丽莎白三度重逢在一个古典时空中。可惜这一回,只许她遥望一眼那个独坐角落的他。而他,始终没有抬头……跑偏了惹。这电影,讲的是攀岩圣手克拉拉遇见黄金眼影菲利普,闯入二次元,见识SM女王大姜母,朵蜜天女糖梅梅,以及冰冰、花王两位摞衫基。服饰跟逻辑一样童话,米伦女王最后的发型真心羞耻play,但场景实在是美得不行。被禁室培育了一个多小时的少女心,片末还要猝不及防地撞见一个身材爆好的半裸芭蕾舞男,只想对迪士尼说一句,呸,请继续这么不要脸。
这种青少向真人童话电影就不要强求什么剧情啦。服化道和特效精美无比,麦肯吉妹妹的颜值也是正到不行,非常符合本人儿时对真人公主形象的幻想。以及,这其实是个技术宅拯救世界的故事吧。
很好睡的片子,迪士尼近年来的真人公主们,都乏善可陈。
要是这部片子交由蒂姆·伯顿制作,那该多好啊!